1958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辩证法谈钢铁
李凡夫
全民大搞钢铁,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仅仅三个月,已经获得很大成绩,摸到一些初步经验,也产生一些新问题。因为是新问题,人们有不同看法是很自然的。这篇短文为自己提出一个任务,就是把钢铁生产中的几个问题提到哲学上来讨论,把务虚与务实相联系,把钢铁与哲学相联系,这只是一些粗浅的意见,是否对头,希望大家来讨论。
一、土洋结合问题
钢铁生产必须采取大中小并举、土洋结合的方针,这一点是没有争论的;但土洋如何结合,对小土群如何看法,特别在今后是否还要大量发展小土群,土高炉是否应当逐渐提高,则有不同看法和做法。一种看法和做法:一开始只搞小土群,今后还要大量发展小土群,认为洋的(即现代化的或高级的)建设慢,不能等待。另一种看法和做法:一开始就搞土洋结合,今后要多建小洋高炉、小转炉、小平炉,并且要由小洋群逐渐发展为中洋群以至大洋群。这两种看法和做法哪一种对呢?我们认为,后一种是正确的。小与大,土与洋是对立面的统一,它们可以结合,也可以转化。如何结合,如何转化,则要看条件。在全国,在全省,在一个地区,在一个炉子中,土洋都可以结合,也可以转化,关键在于条件。安徽省土洋结合的做法是这样的: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也就是凡是电力、鼓风机、铁管子、一定技术条件能够解决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方,一开始就建立了一批八立方公尺以上的小洋高炉,这种炉子初建时,当然有一定困难,但建立起来以后,好处很多,产量高,质量好,生产稳定,而且可以大大节约燃料和劳动力。目前如何节约劳动力,是一个大问题,根据巢县县委的计算,用小土高炉生产一吨铁,最少需七十四个劳动力,有时多至一百四十七个劳动力,而用小洋高炉生产一吨铁,只需十个劳动力左右,仅此一端,即可见小洋高炉的优越性。这种小洋高炉已逐渐增多,现在已占全省钢铁生产的主要部分。但在广大农村中,在建立小洋炉的条件还不具备的地方,开始还是要搞小土群。比如在大别山地区,他们有铁砂,有木炭,有土法炼钢铁的传统,因此他们使用经过改革的两截小土炉,很能解决问题。这种炉子产量不低,质量也很好。如果这些地区一开始就强调搞洋的,而放弃土的,就不对头了。但在全省的钢铁生产比重中,小土群已不占主要的地位。在大别山区,在现有基础上,也已逐渐建立一些半土半洋的炉子了。因为即使在那些山区,木柴也将逐渐发生困难,条件起了变化,大量使用两截小土炉也就难于持久了。我们主张土洋结合,但是从全省来说,应以洋为主,而不应以土为主。我们对小的、土的不能轻视,特别是开始阶段是如此;但必须逐步提高,不能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为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工业,要搞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的目的。开始从土洋结合着手,从小到大,这是建设步骤问题,这样做是对的;但不能把小的土的看作可以长远不变或不需要提高的。对洋的我们也不要迷信,看作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东西。我们对洋高炉也可以改造,可以简化,如炉形的改变,管道的改变和少用钢板等。根据安徽省几个月来的经验,小土群必须结合小洋群,小土群必须发展为小洋群,小洋群今后还要发展到中洋群以至大洋群。这个办钢铁的方向,并不是凭主观任意想像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到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当然,我们中国很大,各地的条件不同,做法也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安徽的经验证明,这样的做法是合理的、正确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愈来愈证明这种做法的正确性。
二、数量与质量的统一问题
今年全国要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一千六百九十万吨铁,安徽省要生产十五万吨钢,一百零三万吨铁,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既要求我们在数量上一吨不能减少,在质量上又必需合乎规格。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物。如果我们只注意数量,不注意质量,或只注意质量,不注意数量,都是片面性。如果在指导思想上有这种片面性,就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在开始大搞钢铁时,由于没有经验,有些地方只追求数量上的高产,忽视了质量问题;另一些地方,重视了质量,但在数量上赶不上去。这两种做法哪一种对呢?两种做法都是不全面的,两者都不能完成任务。但这里有一个摸索过程,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经过这一时期的实践,大家已有了经验,对于既要重视数量,又要重视质量这个问题,在认识上已经解决了。
但是,我们又怎样才能保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完成任务呢?
这就要靠政治与技术的结合。首先必须强调政治挂帅,要贯彻执行正确的方针,要大搞群众运动,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干,就可以发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同时,必须钻研技术,讲究科学。因为炼钢铁是一门科学。从人类发现铁和掌握炼钢铁的方法,并逐渐把它们提高改进,已经过很长的历史过程。这次我国全民大搞钢铁,又使冶炼的经验大大丰富起来。我们对于这门科学必须很好学习。学习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由上到下和由下到上相结合等方法,一切新的创造都要经过试验才去推广,这些学习方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我们提倡敢想、敢说、敢干,但这种敢想、敢说、敢干,又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有些同志羡慕高额丰产,企图放出特大“卫星”,而不钻研技术,不讲究科学,想用不大费力的方法炼出大量好的钢铁来,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三、放高产“卫星”与保证正常生产问题
在大搞钢铁中,全国各地都采取放高产“卫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鼓舞群众的信心,特别在运动初期,是曾经起过一定作用的。但对放“卫星”也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集中一切力量来放“卫星”的方法好处很多,可以放手大干;另一种意见认为放“卫星”必须照顾质量,必须与保证正常生产相结合。我们认为,后一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放“卫星”与保证正常生产的关系,也应该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并应以保证正常生产为主。放“卫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着鼓舞人心,而且是为着促进生产。如果放“卫星”不能使数量与质量得到保证,在放“卫星”后不能使生产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那么,这种方法对于钢铁生产未必是有利的。钢铁“卫星”与农业“卫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农业上,如麦子或稻子的高产“卫星”,不但产量高,质量一般也是好的。钢铁就不同了。铁有一类铁、二类铁和烧结铁等。钢也有高级钢、优质钢、普通钢和废钢等。坏铁不能炼好钢,废钢不能作钢材,所以只说钢铁吨数多少,不说质量如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坏铁和废钢不论产量如何高,都不能算作“卫星”。今后是否还要放“卫星”,放什么样的“卫星”呢?我们认为,对放“卫星”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都是不对的,今后应提倡放质量好、产量高、炉子修得好、原材料(特别是煤)和劳动力又节约的那种“卫星”。在放“卫星”后,不但要能保证正常生产,还要使生产步步上升。如果是这样的“卫星”,是值得继续提倡的。
四、分散与集中问题
我们在大搞钢铁中,是采用遍地开花与抓重点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这种做法,在发动全党全民搞钢铁的初期是对的,今后又如何呢?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今后仍要遍地开花,继续分散,每个人民公社,每个工厂、机关和学校,都要炼铁炼钢,这样才能积少成多。另一种意见认为,钢铁生产已经普及之后,今后应该注意合理布局,适当集中,要在有矿石有煤炭有电力和交通便利的地方(或者就矿石,或者就煤炭,总要具备一两个条件)建立钢铁基地,领导要抓重点,而不应分散力量。我们认为,后一种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不要把分散与集中绝对对立起来,它们是可以互相结合,也可以互相转化的。这里也要看条件,我们既不是盲目的集中,也不是盲目的分散,应该集中的地方就集中,应该分散的地方仍要分散。按发展方向来说,我们既要搞土洋结合,并以洋为主,小土群必须发展为小洋群,又发展为中洋群以至大洋群。这样势必要适当集中,建立基地,加强重点;但重点又有大重点与小重点之分,小重点对原来分散的情况来说,是集中的;但许多小重点对大重点来说,又是分散的。因此,集中与分散,点与面应很好结合。另外,凡是条件具备的学校和机关,可以建立小规模的钢铁工厂;但这不是属于布局问题,这些工厂的作用主要在于使教学与劳动相结合,在于炼铁与炼人相结合,在于锻炼干部。同时还应分清主次,今后学校应以教育为主,医院以治病为主,工厂以生产为主,干部参加劳动时间应有适当安排,对于炼铁炼钢则应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副业。
五、小结
土洋结合、以洋为主、质量并重、合理布局,这是我们办钢铁所采取的方法,安徽省几个月来就是这样做的,经验证明,这种做法是符合当前客观实际的。
我们要搞好钢铁生产,正如要搞好其他工作一样,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也是对立面的统一,要主观正确地或近似地反映客观,解决主客观的矛盾,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反复研究。我们全民大搞钢铁,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有些问题我们已可大体看得清楚,有些问题,还须继续研究。如果我们不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断地去观察问题,深入分析实际,我们的主观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我们就会犯主观主义。
辩证法要求我们用矛盾统一的规律、质量互变的规律、肯定否定的规律去观察事物。这些规律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理论与实际往往容易脱节,遇到实际问题,辩证法往往被打了折扣。比如前面说过,在钢铁生产中,有些同志见小不见大或见大不见小,见土不见洋或见洋不见土;重量不重质或重质不重量;重政治不重技术或重技术不重政治;只图多快,不顾好省,或只顾好省不图多快等等,都是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有些同志看问题分不清主次,看不清发展方向,如对土洋结合问题和对小土群的认识问题就是如此。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简单一句话,就是不尊重辩证法。不尊重辩证法也有不同的情况:或者没有很好学习它;或者虽然学习了,但没有运用它去观察问题,深入分析实际。因此,目前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继续提倡学习哲学,特别要提倡尊重唯物辩证法,用辩证法去分析实际问题,去不断总结经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原载“虚与实”月刊第五期,本报略有删节)


第7版()
专栏:

不“永远需要单纯的脑力劳动者”
王若军
我不同意魏高“永远需要单纯的脑力劳动者”的意见。现在谈谈我的看法。
魏高承认“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平等的原因是阶级”,却又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单纯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仍然存在。这在逻辑上先说不通。阶级造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不平等,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而出现的,但一部分人作为脑力劳动者而脱离体力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受到历史上反动阶级的支持和维护,并用它来服务于本阶级的利益,尽量扩大这种不平等。所以阶级不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不平等就不会消灭。可是在共产主义社会,谁都知道阶级是要消灭了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要大大丰富起来,足以使人人获得充裕的、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这时,还有哪一个社会力量需要保存这种单纯脑力劳动和单纯体力劳动的不平等现象呢?没有!既然如此,这种不平等现象凭借着哪个阶级(社会力量)继续存在下去呢?因此,一面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是阶级,一面又说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需要这种不平等,显然是自相矛盾。
魏高认为,到共产主义社会仍应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是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当然也要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可是,这种社会分工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是两回事,它并不注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要保存下来。并且,共产主义社会的职业分工,跟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两种劳动的分工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完全不同,它不会使人们畸形发展,而是人人专于本行,又兼通其它的行业。
在完备的共产主义社会,职业作家也许会有的,但是,想来会更多的出现业余作家。因为社会产品是如此丰足,人们的教养是如此博深,“劳动者”在开过机器之余,从事一点创作不会是希罕事,而且可以想像得出,他们作品中的生活气息、时代精神,决不会比职业作家逊色多少。职业设计师也许会有的。但是,如果这些设计师想使他的设计最大限度的适应生产的要求,那么,参加一些实际生产操作,对他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又有什么害处呢?原子能专家在这个社会里当然少不了。但是,也可以说,“劳动者”都是这一行的专家。因为这种能量是如此广泛的被应用于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劳动者”又都有高超的文化科学知识,那么,不论解决这方面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去请教那些不参加实际生产、高卧于象牙之塔、面壁虚构的所谓专家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人都可以作文学家、设计师、农艺专家、原子能专家,人人又是实际生产的参加者,即体力劳动者。而这些体力劳动者在一定的时间里又各有专业。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叫缝纫工人去解决土木建筑上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叫理发师去解决理论物理上的问题,但是这仅仅是由于工作上的暂时不需要,绝对不是因为他生就了只配作单纯体力劳动的骨头,而没有研究、精通这些问题的智力水平和社会条件。
魏高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仍应该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的另一论据是:“为了发挥人们更大的作用”。
果真是如此吗?我们不妨想一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保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或差别有利于“发挥人的更大作用”?还是消灭这种对立或差别有利于“发挥人的更大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几次社会大分工的确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到资本主义当前阶段这个地步,可就不妙了。这不能不是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苏联的一大原因。单就美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来说,是可以向消灭这个对立的道路前进一步的,但是腐朽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有所改变,相反地,这种对立越来越厉害,因此引起的社会后果是大家早已看到了的。苏联的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苏联党和政府一贯地为逐步消灭这个差别而斗争。最近苏共中央的关于改革教育制度的意见,就是在这方面又向前迈出一大步的例证。苏联的例子可以充分证明,越是消灭这个差别,越能“发挥人的更大作用”。
魏高还说,“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没有必要掌握太多的理论”。这样的观点更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把理论知识交给那些创造亩产小麦七千斤的农民,交给那些敢于跟传统“权威”挑战的工人有什么坏处呢?他们没有掌握“过多的”理论就已经这样“胆大包天”,一旦掌握了“过多的”理论会怎么样呢?大概有人已经预感到了,那会使那些“单纯的脑力劳动者”、假权威、假专家更加汗颜,可是,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坏处。剩下的问题是,这些缺乏“天才”的体力劳动者有没有能力掌握这些理论。有句名言说得好:“天才就是勤奋”,勤奋的“劳动者”能从大自然中夺取物质财富,也就一定会驯服那本来为他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目前,党号召我们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学校正在大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公社也正在大办学校,扫除文盲、普及教育,这正是朝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条康庄大道迈出的第一步,前景是无限美好的。道路本来是笔直的,可是,看来不是所有的人都愿走直道,思想斗争是不可免的。我们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欢迎人的全面发展和使人们得到名副其实的个性解放,反对违反社会发展方向和背离党的方针的错误主张。


第7版()
专栏:

未来的劳动和天才
宁学忠
我认为,造成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根源,是阶级,是剥削阶级的统治。这和魏高的看法显然不同。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由于觉悟提高,就不会因为从事一种劳动而感到痛苦。我以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只从事某一种劳动,是由于生活的逼迫,这种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无限的痛苦。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的要求是不会以从事某一种单纯的活动为满足的。只做单纯的劳动不能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得到真正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自由。同时,只让少数人垄断理论,广大人民只做科学门外汉,这是不公平的。难道不参加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分得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合理的吗?魏高同学为这种不劳而获做辩解说:“是为了发挥人们更大的作用”;这首先说明了魏高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一少部分人的智慧究竟两者谁对社会能起更大作用没有正确了解。另一方面,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了解得也不够。他没看到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科学文化,科学成就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科学文化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每个人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劳动由于人们觉悟的提高,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习惯。人们都以自己参加这种劳动而感到快乐,都把这种劳动看成是生活的必需。而其余的大部分时间,人们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用来从事各种科学研究、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以及社交等等。那时,探索宇宙空间的秘密或从事其他更深的科学研究工作,必将是最吸引人的工作,必将引起人们的共同努力。(就是现在也如此。只是广大的人民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或很少有知识,所以没法这样做,只让少数的知识者从事了这种工作。)因此在这里也就用不着什么专门的脑力劳动者——有知识的“天才”人物——来专门从事这种工作或指导这种工作,而广大人民就已经能够自然地从事这种工作,并且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地向前发展。依我的看法,这种工作是在人们共同协作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共同努力,并通过最广泛的争论用最大的速度(这种速度是个人“天才”所无法得到的)来完成和向前发展的。这只要从现在全国人民的大跃进所创造的惊天动地的成果上就可以看出。但这还是在广大人民只有很少的文化或有的根本还不识字的情况下。那么可想而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科学技术普遍高度发展,人人都有很高的文化程度的情况下,不是更会创造出更加惊人的奇迹吗?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民大众的集体创造力将是最“天才”的,这种“天才”将是现在的个人“天才”无法相比的“天才”之上的“天才”。
所谓现在的个人“天才”究竟是什么呢?有一位科学家说的好:“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我认为正是这样。所谓“天才”,就是广大群众智慧的积累在某个别人身上的体现。因此它也有一定的阶级性。就拿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天才”来说吧,这种“天才”究竟算是什么“天才”呢?原来,这种“天才”是少数的特权人物垄断了知识而在广大劳动人民忍受资本残酷剥削而丧失了学习机会,“天才”被埋没了的时候而显示出来的。这一少部分知识者自称为高人一等的“天才”。可是他们的这种“天才”跟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真正的“天才”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难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有高度文化,人们对问题的集体讨论,不会比这仅仅一少部人分散地在那里个人钻研,啃书本,累得昏头胀脑地探索某一问题能获得更大的效果吗?不会更显得“天才”吗?因此,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广大人民才能自由地、快乐地发挥他们的最大“天才”。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但广大人民的天才被埋没了,就连这一少部分号称“天才”的人物也不能是自由地快乐地从事他们自己的事业。当然,在共产主义社会也会有的人比一般人在这方面会强些(这就是所谓的拔尖天才),但这对整个社会而言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广大人民没有文化,某个人在科学工作上的作用还很突出的话,那么,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人们的文化普遍提高,它已不再起这种作用。因为这时候人们所从事的必将是巨大的为个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因此个人的作用也只能是提示的作用,而整个的事业还得广大人民集体来完成。在这里,广大人民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同时,这种所谓的拔尖“天才”也并不一定非得脱离只要很少时间的体力劳动(生产劳动)不可。更何况这种拔尖天才也并不一定是那种只从事脑力劳动而不从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的人呢?
总括说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会自觉参加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而不需要任何社会上的强迫。人人也都从事各项科学研究、艺术活动等,将是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劳动力的办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完全应该被消灭,也一定能消灭。
魏高同学提出,财政、交通运输等事业不得不由专门的脑力劳动者来从事管理。这不能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商品货币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各种物品只按其使用价值互相交换,现在很复杂的财政和交通运输等工作就变成所有的人都可胜任的简单工作,用不着什么专门的脑力劳动者。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就是在单纯的物质资料生产上也根本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上海经济研究所
制定调查研究工作规划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制订了1959年年底以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初步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一、当前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人民公社问题的研究,组织三个组分别到工厂、农村、街道里弄进行调查。二、研究上海和华东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关键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包括:上海和内地的关系,上海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华东协作区的生产力配置及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海城市建设和人口,上海经济建设中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商品价格和商品流转的规律等问题。三、研究毛主席的经济学说,特别是两类矛盾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和发展。四、调查研究上海民族资本史、官僚资本史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史。五、调查研究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六、系统地开展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批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