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采取多种办法 加强民主管理
经常检查评比
据安徽日报消息 肥西县肥光人民公社实行管理民主化的两个多月以来,无数事实证明,这是搞好生产、巩固公社的重要关键。
最近该社领导上对民主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检查,他们的经验是:进一步贯彻管理民主化,首先在于干部树立民主作风。全社在干部中,通过检查工作,从党内到党外,加强了思想教育,讨论了实行管理民主化对于搞好生产、巩固公社的重大意义,批判了简单化的做法,并将管理民主化作为经常检查评比的主要内容。其次,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与群众打成一片。公社规定社长、副社长和干部,每年劳动一百天,会计八十天,作业区干部每年劳动一百五十天,生产队长和社员一样参加生产。第三,广泛吸收社员参加公社一切事务的管理。社员代表大会每季召开一次,有关生产计划、财务预算、分配方案、干部任用、劳动管理等重大事件,均经代表大会讨论决议。财务账目一切开支定期向群众公布。食堂、托儿所等公共福利组织由社员选举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工具改革成立专门组织,广泛吸收社员参加。第四,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民主形式,发扬民主如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张贴大字报;在各公共场所设立意见簿、意见箱;各作业区生产队设跃进栏、批评表扬栏、光荣榜、点将台等。此外,各班排还建立两晚开会一次,各连营两周一次的民主生活会,广泛听取社员意见,开展社员与社员之间,社员与干部之间的批评建议。
说清道理好办事
据新华日报消息 兴化县戴窑人民公社最近召开的干部会议上展开了两种工作方法,两种工作作风的鸣放辩论,肯定实行“三化”和发扬民主丝毫没有矛盾,“三化”必须建筑在管理民主化的基础上。
在会上,大家批评了桂山大队支部书记刘书荣在贯彻各项任务中不做动员说服工作,引起群众不满,使得该队每次工作都落在别的队后面,今年秋播质量也是全乡的倒数第一名。
大家举出最近动员群众化验大便检查疾病的例子。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桂山大队根本没有向群众讲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就下命令叫群众把大便送去。干部还挨门逐户的催促,虽然如此,任务还没有按时完成。与桂山大队毗邻的征家大队,由于先把道理说清楚,群众都欢欢喜喜的送大便去化验。
就刘书荣的问题,大家进一步分析了工作作风简单生硬的原因:第一,没有认真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自己的认识未提高,不能以理服人。第二,执行任务开始抓得不紧,不坚决,等到上级提出批评时,就忙于赶任务,不和群众商量。第三,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做出样子,带动群众。经过辩论,大家一致认为要保证更大跃进,充分发挥三化的优越性,必须彻底改变作风,走群众路线,加强思想工作,依靠群众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去完成。
大权归公社 小权给营连
据大众日报消息 莒县爱国人民公社,在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同时,实行了管理民主化。
该社在领导生产上,实行大兵团作战和分片包干相结合的方法时,也给营、连安排生产的机动权。社里在部署各项任务时,先分析一下适合那种作战方法,如深翻地、种麦、秋收实行大兵团作战好,就实行大兵团作战。但像切晒红薯干和储藏红薯等,分片包干甚至包到户的办法比较好,就权力下放,由营、连根据本单位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这样做是大权在公社,小权在营、连,公社研究好,大家分头干。不仅公社调遣力量灵活,完成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等项重大的任务,同时能发挥营、连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完成在他们职权范围的工作。生产连为了完成任务,主动地召开排、班干部会议,或老农座谈会,主动研究完成当前任务,事先打好下一步的生产谱,扭转了过去光听命令安排工作的被动局面,做到生产心中有数。
推广好的管理经验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 东宁县钢铁人民公社在实现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以后,更注意贯彻民主管理化。
很多日子以来社党委就利用各种会议和上党课的形式在全社队长以上的干部中,进行民主管理教育并总结推广了大肚川耕作区实行民主管理的五种方法:①事事经过民主讨论,组织辩论;②按季召开耕作区代表会议,或在一段工作完了时进行民主评比总结;③干部个别访问社员;帮助社员解决具体问题;④社员有意见随时随地贴大字报;⑤各耕作区、各队都设意见箱。
经过认真贯彻民主管理的方针,全社工作面貌大大改观。原来工农耕作区深翻工作进度很慢,干部没信心,组织群众充分讨论以后,群众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七天就完成了任务。


第4版()
专栏:

生产生活同时抓
柳州地委生产生活一起安排,一起检查,一起总结
据广西日报消息 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柳州专区各级党组织不仅抓紧了生产的领导,也注意了群众生活的改善。
柳州专区自今年春季生产开始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负担就显著增加,特别是8月各地工业生产逐渐高涨以后,改善群众生活保证生产向上发展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中共柳州地委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采取了“三抓”的措施:①下乡检查生产必须同时检查群众生活上的问题;②开会研究、布置生产时也必须同时布置和安排群众生活;③总结推广生产经验时也必须同时总结推广改善生活的好经验。各县人民公社建立公共食堂以后,9月中旬,地委又指示各地,要把食堂工作抓好,对办好食堂提出了四项要求:吃饱,吃好,节约,卫生。并且指示各公社要派较强的骨干去领导食堂,建立一套管理食堂的工作制度。地委领导同志每次下乡检查工作,都注意检查公社食堂和群众生活。同时,对“大集体小自由”问题,地委曾经在几次会议上强调过,并且对公社明确规定:①目前公共食堂不要几个屯合并为一个,以方便群众;②食堂应争取做到以一户为一桌,或自由结合编桌;社员可自带小菜,病弱的可送饭到家;③允许社员私人腌制小菜,饲养家禽,节日可以私人加菜,④除了独居户以外,村屯暂不合并。此外,对群众的休息问题,具体指出前方和后方的工农业生产大军,平时要保证每天有八小时的睡眠。各县不仅注意了后方农业生产群众的生活,也注意了改善钢铁前线群众的生活,安排钢铁战士的休息时间,及时把生活资料送上前方。
各县县委在贯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领导方针中,都曾召开了食堂工作会议,研究食堂,推广办好食堂的工作经验。
有些党委书记还亲自搞食堂“试验田”,深入食堂,提出改进食堂工作的办法。柳江红星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杨胜求同志深入食堂,不但抓政治思想工作,还抓食堂的管理,帮助食堂实行了“六连环”(即以食堂为核心,附设供销点、热水房、洗晾房、洗衣室、缝补衣服室、招待室),从而使社员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全专区各公社的食堂由于党委加强了领导,也都大有起色。现在全专区已种下蔬菜十七万多亩,不少食堂还养了大肥猪;一般的都作到了有菜有汤,较好的有二菜一汤,老弱、小孩、病人、来客有照顾。
群众生活改善了,思想觉悟就更加提高,因而干劲日增,新创造、新发明不断出现。10月份钢铁生产最紧张时,“后方”农业生产也能同时作好,晚稻后期的田间管理和秋收工作都抓得很紧,尤其是秋收,各地都能及时进行,使丰收的果实全部还仓。


第4版()
专栏:

又暖又好
张克
在冬天,“暖”和“好”往往是紧密相联的,冷饭冷菜,很难使人们说吃好,房不暖、炕不热,人们也睡不好。这就是说,如果取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好的问题也就要打折扣。现在已有一些人民公社对社员的过冬问题十分重视。为了使社员劳动归来,能够喝到热汤热水、吃到热饭热菜,不少食堂都筹借一批房屋作饭厅,或修建一些简易饭厅,同时还准备了一些饭菜保暖设备。对于社员家庭取暖的问题,有的公社也已准备好大批煤炭或其他燃料,以保证社员睡上热炕。在解决社员冬装问题上,组织了力量突击缝补社员的衣被鞋袜。这样,全体社员就能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地在搞冬季生产。
这些生活琐事在一家一户时代,本来都是社员自己处理的,一交冬季,妇女就洗啊缝啊忙着准备棉衣,男人东跑西走的忙着准备燃料。劳动归来,在热炕上一坐,喝上一碗热汤,吃上几碗热饭,一天的疲劳就消除了一半,再在热炕睡上一夜,一天的疲劳完全消除了。今年大跃进以来,妇女纷纷参加生产,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力和时间都少了,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上就必须关心这些事情,解决这些事情。
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不会没有一点困难,例如修饭厅,既要材料、又要劳动力。做棉衣,既要棉布和棉花,又要缝纫的人。但是只要领导上发动群众,个个献策,人人动手,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山西武乡县城关人民公社本来没有过冬的燃料,发动群众以后,就找出了八种增加燃料的办法。江西龙南县农村办了一千四百多个食堂、饭厅,材料、用具大部分是发动群众筹集的。
在解决冬装问题的时候,也还要提倡勤俭节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这就是能够补补改改穿的,暂时不必做新的;自己有力量解决的,不必要求公社来解决。现在有极少数人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建立人民公社后,什么事都要人人一样,吃一样,穿一样。冬装要就不做,要做就每人一套,否则就不像人民公社。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不要说现在物质财富还不丰富,根本办不到,即使是将来物质财富丰富了,也只能是各取所需,而不是绝对平均分配。
许多人民公社在保证社员吃好、睡好、休息好上,做出了不少成绩。在过冬问题上,只要有决心,一定也能解决得很好。


第4版()
专栏: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五莲农民经济生活改观
本报讯 山东省五莲县改变一条腿走路的老习惯,在大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大抓多种经济生产。这个县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全面抓生产,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的需要。
五莲县多种经济生产多集中于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养鱼等五个方面。一年来,这个县以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创造了良好成绩。在林业上,由于首先抓住了对经济林的培育,今年蚕茧生产情况空前良好,总产量达二百四十一万多斤,较去年增产近两倍半;今年果品收入总值为三十七万元,比去年增收两倍半多。包括牛、马、羊、猪等在内的畜牧业,由于对外地一再支援,现在的存养量虽然比去年增长不大,但收入也比去年增收134%。渔业去年在这个县一点也没有,而今年来了个大发展,全县所有水库已基本达到了库库有鱼。如果再加上养蜂、药材和鸡、鸭、鹅、兔等副业收入,今年全县多种经济生产收入总值达三千四百六十二万元(占农业总收入34%),每人平均八十六元八角,比去年增加两倍。
今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达十八亿八千二百多万斤,比去年增产九倍。农业收入和多种经济生产收入加在一起,今年全县共收入一亿八千二百五十多万元,每人平均四百五十六元多。
多种经济生产的发展,使全县出现了十多:粮食多,钱多,蚕茧多,矿藏开采的多,肉、蛋品、果品多,土产加工多,穿新衣、新鞋的多,盖新房的多,牲畜多,支援国家建设的物资多。这十多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人们在过这样幸福日子中,经常望着现在回顾过去。以前这里到处流传着“金青岛,银济南,不金不银是潍县,至死不在五莲县”的歌谣。现在人们又都唱起了“居山人心快,群英建家园”的山歌。
五莲县大部是山区,物质资源异常丰富。但过去对全面地、大量地发展多种经济生产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深,领导精力多集中于抓农业,因而山区资源没有得到及时开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显著。这就给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只抓农业是否能够高速度的发展生产,是否能够满足人民大量的多方面的需要?去年冬季,中共五莲县委觉察到这个问题,改变了一条腿走路的作法,开始抓多种经济生产,从而取得了今年的成绩。
(曹学璞)


第4版()
专栏:

舟山带鱼汛到了
据新华社讯 浙江省舟山渔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季带鱼汛期。今年人民公社化后的第一个带鱼汛,规模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大,来自浙江沿海和辽宁、山东、江苏、福建等省人民公社的二万四千多条渔船,云集嵊山渔场,目前已捕到带鱼五百多万斤。新鲜的带鱼正源源运到上海、杭州等城市和农村市场,供应公共食堂和居民需要。
今年舟山渔场带鱼汛中出现了“五多”:渔民多、渔船多、渔具多、妇女多、干部下海多。各渔区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管理民主化以后,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大抓钢铁和农业的同时,出海渔民还比过去大为增加。


第4版()
专栏:

自烧水泥 自造炸药
延安兴建百里水渠
本报讯 陕北延安县兴建的大水利工程延惠渠,在施工过程中大闹技术革新,已经在八个方面达到了自给自足。
延惠渠从狱青牢起,伸展到甘谷驿,全长一百华里,中间经过原党中央所在地杨家岭和八路军总部王家坪。这条渠道修成以后,延河两岸将有三万多亩良田受到灌溉。从今年4月起,这个工程就开始动工,到现在还在进行中。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而且渠道沿线多石砭、高山、沟壑、河槽,因此需要开山凿洞,浆砌爆破,打坝建闸。在材料缺乏,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面前,广大民工,大胆地展开了自力更生的运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水泥、火药、石灰、木料、木炭、筐筛、石工和技术等八个方面达到了自足,从而使整个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为了修筑一个拦河大坝,三个大型倒虹和二百三十多座建筑物,一万六千多公尺长的石渠,三个发电站,需要水泥在千吨以上,如果向外面购买,就约需二十四万元,这是自筹自办的延惠渠所做不到的。而且当前从外地购买大量的水泥也是作不到的。出路只有一条:自制水泥。延惠渠上的民工,经过几十次的小炉试验,终于制造成功,水泥质量能达到三百号以上。试验成功后,指挥部立即调遣一个直属连赶建大炉,现在基本上解决了工地水泥供应的困难。
为了保证开凿二十万方石砭和完成二百个建筑物的任务,必须要有四十吨炸药。这个困难也没有难倒延惠渠上的英雄,他们建立了三十二个熬硝场,架设了六十四面锅子,不仅使火药达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能供应其它单位。
此外,他们还专设了一个直属连管理着十三个石灰窑,到10月中旬已产石灰三百万斤,充分保证了工地的需要。
至于木料、木炭、筐筛等也都按照自伐、自烧、自编、自运的原则得到了解决。同时由于工地需要大量的石工,各团战斗员展开了“包打砭、包碎石、包打料、包浆砌”的四包运动。半个月内,他们用带徒弟的方法培养出了四百多名能够掌握“四包”技术的石工。
延惠渠工地上到10月上旬,已经采用了高线运石、高线自动运土、自动洗沙槽、双头钻、土火车、自动打夯机等新工具二十多种。所有这些技术上的革新都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工程开支。
延惠渠的这种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办水利的作法,已经得到了中央农业部和陕西省水利运动办公室的通报表扬。
(冯之丹、贺海)


第4版()
专栏:

绞关运土好
本报讯 据江苏泰兴老龙河水利工地使用绞关运土的结果表明,每部绞关十个人操作(四人推绞关,四人扶车和倒土、二人挖土)在距离一百到一百五十公尺情况下,每人每天平均功效达十到十二方,比人力推车运土功效提高一倍以上。在老龙河工地上还创造了一种大型独柱式绞关,既能牵引车辆运土、又能做起重机,比小型绞关更优越。用于爬坡运土,作用更大。


第4版()
专栏:

常德专区大部水利工程半机械化
本报讯 洞庭湖滨常德专区在冬修水利运动中,大闹工具改革,工效迅速提高。11月20日,在工地上的七十万劳动大军,创造了平均每人运土十五公方的高工效,比去年平均工效提高九倍多。一部分先进小组平均每人工效达到八百公方。目前,全区冬修中已推广的各种新式工具有三百多种、一百多万件。全区已开工的三千多处工程,有80%基本上实现了土机械化。现在,一走进工地,就可以看到今年冬修水利鲜明的特色:平地轨道土火车,高空架索运土忙,水上木船竹筏如梭,爆破取土,机械夯压,自动滑车,自动倒土,基本上消灭了肩挑背负,锄挖手夯的现象。群众形容土机械化的雄伟场面是:“水上漂,平地推,坡上滑,空中飞。”预计全区冬修工程可以提前在六十五天中完成。在这次水利运动中,全区共集中五万多名铁木工,深入工地办起三千六百多个工厂,随制随用,随用随改,随坏随修。
(王达智)


第4版()
专栏:

水牛也能年产一头
东流县水牛繁殖率创全国纪录
本报讯 安徽省东流县打破了千百年来“水牛繁殖慢,三年生两头”的老规矩,树起了一面水牛繁殖工作的红旗。这个县有适龄母水牛三千九百一十七头,今年头八个月就已生小牛一千三百一十七头,并有二千九百八十七头怀了孕(包括今年生小牛后又怀孕的母牛在内),年内还能生小牛七百三十三头,实现了全部满怀的畜牧丰产要求。连续三五年甚至十几年,每年生殖一头牛的“丰产牛”,在全县每个农业社都有。城东社一头母水牛曾创造了二十年连续生了十九胎的高产纪录。
东流县过去水牛繁殖也是很慢的。据1953年调查,母牛空怀率高达73%。1954年遭受了百年未有的大水灾,耕牛损失了15%左右,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从此,中共东流县委就开始重视水牛繁殖工作。各级党委对干部和群众中存在着的等待机械化、“缺牛自繁是远水不能救近火”以及“水牛繁殖慢”等错误思想,开展了批判,并且通过算“缺牛粮食减产”、“繁殖牛粮食增产”和“农牧结合收入大”等三笔账,反复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同时,在组织上加强了领导,层层建立了畜牧生产机构。党委副书记亲自抓,干部分片包干,繁殖任务分配到队,专人负责。建立了耕牛养护、奖励繁殖等制度,社社月月评比,定期检查。到1957年,这个县的水牛就比1954年增加了58.14%,比同期全国水牛增殖率高出十倍以上。
东流县在繁殖水牛中创造和全面推广了几个主要技术措施。首先是实行“热配”。水牛在母体内要十一个月才能出生,所以每当母牛产后不到一个月,第一次发情期出现时,就要给它交配,如果错过时机,就达不到一年生一头的要求。实行人工催情,消灭多年不生育的
“漂?牛”,也是保证水牛全面丰产的重要一环。这个县用黄鳝血、枣树皮等土办法,给母牛催情,效果很好,已促使一百七十三头“漂?牛”怀孕生育。各地还加强了孕牛的养护,订出了防吃霜草、防转急弯、防打冷鞭、防爬陡坡的“四防”规定。随着产期临近,不断减轻孕牛的使役,也减少了流产现象,提高了成活率。 (石正章)


第4版()
专栏:

通道自治县——平均每户两头牛
本报讯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耕牛已发展到三万三千多头,平均每户一头半,年底即可达到四万多头,平均每户两头,树起了繁殖耕牛的红旗。在这个县耕牛不但自给有余,而且可以支援外地。在这次深翻地运动中,就挑出力大、体壮的耕牛三千头,支援了平原、丘陵地区的汉族农民。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边境,是一个高寒山区。居住在这里的侗族人民历来有饲养耕牛的习惯,每个村寨都有人工培育的“养牛坡”——草坡。但是,过去由于习惯放野牛,没有专人照管,每年冻死、饿死、跌死和被老虎咬死的很多,耕牛发展很慢。今年加强了饲养管理,一年增殖一万三千头,较1950年增加三倍,比大发展的1957年还多两倍。
通道人少田土多,每个劳动力平均四亩水田,还有无数山土,历来耕作粗放,平均亩产一至二百斤。由于耕牛大发展,用牛代替了人力肩挑背负,解放了人力,因而今年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县二十一万亩田土获得亩产一千多斤的空前大丰收。这个历来缺粮的高寒山区已经变成了余粮县。
通道的耕牛为什么会这样高速度地发展呢?首要的原因是党委重视,抓得紧。县委把繁殖耕牛当作领导生产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县、乡、社分别成立了畜牧生产委员会、耕牛配种委员会,训练了大批的配种员、饲养员和兽医,建造了配种场,掀起了群众性的发展耕牛运动。
加强技术指导和饲养管理,是耕牛大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全县的饲养员、配种员和兽医都经过训练,大家都学会了人工催情和用土药催情的办法,可以实行复配、双配、血配,使母牛配种率达到93%,百分之百的满怀,并且达到一年两胎。在饲养管理方面,实行了怀胎母牛分群牧放,专人照管等办法,保证母牛健壮,小牛生下后就吃得饱,长得快。今年,全县将在母牛配种、怀仔、产仔、养仔等方面争取四个百分之百,使通道成为全国繁殖耕畜的先进县。
(程坤、李进挺)


第4版()
专栏:

甘南牲畜增加两倍
本报讯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畜牧业高速猛进。解放几年来国家发放贷款九十二万八千八百多元,救济款一百三十一万八千多元,而所收的牧业税仅为一百零五万八千四百多元,还不到国家发放贷款和救济款的二分之一。同时还大力开展兽医防治和增畜保畜工作,提高了畜产品收购价格,这就提高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牲畜总头数比解放前增加两倍多。夏河县上卡加乡窝不日村,1951年有三十六户缺吃少穿,而到1957年户户丰衣足食。1951年该村有羊六百二十只,牛一百四十一头,马十四匹,而到1957年有羊一千只,增加61%,牛三百三十头,增加136%,马二十八匹,增加100%。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广大牧民的政治觉悟日益提高,积极拥护党的各项政策。这里已经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打破了草原的放牧界限,合理利用草原,给定居、分群放牧创造了条件。成立了兽医卫生所,从9月份起,防治的牲畜达六十多万头,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防治的牲畜还多50%。
(鲁夫、济民)


第4版()
专栏:

可尊敬的人
食堂就是我的家
宁夏中宁县东风人民公社长桥大队第九小队的食堂办起不久,管理员师凤义就把铺盖搬到饭厅旁的一间小屋子里。有人劝他:“你这么大的年纪了,家里还有几个娃娃,还是住在家里吧!”师凤义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食堂里堆满了粮食,还有仓库,我不住在这里,万一来个坏人放把火,撒上些毒药,怎么办?当了食堂管理员,食堂就是我的家。”
师凤义是自动要求做食堂管理员的。六十一岁,须发全都白了,可是他精神抖擞,锅里灶下,磨房饭厅,他打扫得一干二净。他找党支部书记徐天成,要求当管理员时说:“别看我老了,做饭炒菜这门我可是个行家。以前我给资本家做饭,侍候了他们十五年,受够了气,今天有了机会侍候二、三百个社员,我还不把我的全套本领使出来!”果然,从他当管理员以后,食堂越办越好了。面多的时候,五天不吃重样饭,甚么长面、花卷、油饼、调和饭,凡是社员想吃的,全都吃上了;现在面少了,可是三天还是不吃重样饭,老人、病号和小孩,还得到特别的照顾。碎米放到锅里就会糊,他叫人磨成面,掺上黑面做成又香又软的馍馍。老吃黄米子容易吃腻,他就用土豆掺着烤成粘饭,又省粮,又好吃,高粱青豆混合做成的炒面,成了孩子们最爱吃的饭食。农收的时候,食堂一个月里吃了五顿肉。不少食堂在为冬菜供应问题发愁,可是师凤义腌好的大缸小罐的江豆、白菜、苦瓜、葫萝卜和面瓜一直可以吃到明年春上。
最近,师凤义又建议党支部在食堂里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设立了食堂意见簿,依靠群众力量来办好伙食。他还十天公布一次菜谱和账目,群众越吃越满意。原来知道他在家里吃饭总是马马虎虎对付着吃饭的人问他,为甚么办起食堂来就这么考究,他笑呵呵的说: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吃饱饭就成;如今二、三百口人,又得紧张搞生产,吃不好还成。几个人吃饭是小事,几百人吃饭就是大事了。
(李洪才)


第4版()
专栏:

每天第一个到食堂的人
王凤英怎么没有来呀!厨房里大家都很关心地问。平常就数她来得早,现在天快亮了……大家都在叨念她。正在这个时候,她的女儿刘从兰跑来了。她说:
“我娘病了,今天叫我来替她,怕耽误了大家的事,我娘把我叫醒来,催我赶快来,我连头都没梳就一气跑来了。”
王凤英今年已是五十四岁的人了,可是干起活来比年轻人还欢,自从中宁县东风公社红光大队第五小队办起食堂后,每天她第一个人来到食堂起火烧水。晚上总是先让别的有娃娃的炊事员先回去,自己留下把锅灶、碗筷、盆洗刷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把锅旁的柴草扫到一堆,案板上收拾干净才算放心。她不但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还经常鼓励其他年轻炊事员努力工作。平常孩子们撒在地上的米、面,她就拾起来,并向大家宣传要节约粮食。
王凤英作这一工作,是经过一定思想斗争的。起初她觉得这个工作下贱,是侍候人的。但后来她想通了。她说:“过去干这活是侍候地主,受打受骂又受气,更没有吃上过一顿好饭好菜。现在是为大家干,大家干活也有我的一份。”这次食堂讨论七天不做重样饭时,她再一次表示要给大家把饭做得更好,让大家吃得更香更甜。
(刘彦廷)


第4版()
专栏:

做得好吃,节省粮食
天不亮,炊事员张全英就起床了。一般女炊事员只能做二十多个人的饭,她却和另外一个女炊事员包了中宁县东风公社上桥大队徐营小队食堂七十多人的全部工作,而且五天不吃重样饭。
无论是大人、娃娃,都说张全英做的饭好吃。早点调和饭,午餐变了面条,晚上又吃上了蒸馍,明天又换了新花样。而且,她每餐总是准时安排得好好的,热饭热菜端到社员桌上。大伙儿在吃饭,她还在四处张罗,照顾老人、小孩,一直到人人吃完了,她才端碗吃饭。人们总看见她围上个白围裙,这里打扫擦洗一番,那里收拾安排一下,厨房、饭厅和旁边的图书室里都经常没有一丝尘土,没有一点菜屑饭粒。人们一进屋,就感到分外清爽。
有些女炊事员总要领导上给配备一两个男炊事员,帮助挑水、砍柴,张全英却把这些事全包下来,顶个男劳动力干。虽然一天忙个不停,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张全英也是个节约粮食的能手,她把碎米粒磨面吃,经常琢磨多出饭的办法。短短的四个月里,就给食堂节约了粮食近六百斤。因此人们谈起张全英时,都说:“没二话可说,张全英样样都好,这样好的炊事员真难找。” (王玉如、景广信)


第4版()
专栏:

粗粮巧作
“张桂英了不起,炊事工作数第一;吃饱吃好吃的省,个个社员都满意。”这个人人夸奖,个个称赞的女炊事员张桂英是安徽省萧县东方红人民公社的社员,今年才二十二岁。
这个食堂六个女炊事员,要做六百四十多人的饭,确实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她想,光靠自己使劲还不行,必须把大家发动起来想办法。于是在她的带动下,食堂采用了连环烧火法,一个火烧三口锅,这样菜、饭、馍都可一次作出来,保证社员能按时吃到饭,同时还节省了柴火。为了使社员吃得满意,她和其它几位炊事员研究出了粗粮细作,红薯巧作的办法。秫豆面按老办法只能作窝窝,现在不但能作锅饼、又能赶面条。红薯能作出蒸包、煎包等三十七样饭菜。由于她的苦心钻研,虚心学习,社员们每餐每桌可以吃到六到八样菜,其中过油的菜每餐二到四个,五、六天还可以吃一次肉,顿顿有汤。幼儿园和幸福院吃得更好,每天给作四顿饭,天天还加有糖糕、粘糕等辅助食品。社员黄开亮感动的说:“想想解放前连稀饭都喝不上,如今可熬到福窝里去啦!这都托毛主席的福。”
张桂英把食堂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了改进食堂工作,她整天忙进忙出,干活时拣最重最脏的活去干,如担水、和面、刷锅等。她对食堂卫生也很注意,饭堂、厨房每顿饭后都要打扫一遍。每天她都把洗脸洗脚的热水准备好,社员从地里回来就能洗手脚。由于她这样关心社员生活,社员普遍反映食堂比自己的家还照顾得好。
(巩超峰)


第4版()
专栏:

湖北应城县跃进人民公社,由于炊事员们积极想办法,做到了饭菜多样化。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