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条条动员 块块领导 居民积极 干部带头
南京六十万人痛歼四害
争取1958年成为无蝇城 1962年成为四无城
本报南京1日电 曾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的南京市,目前正在开展一个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市城区已有六十万人民投入了除四害战斗。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1958年。
南京市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自去年12月中旬全面动员后,立即卷入了以消灭蚊蝇为主的第一个突击浪潮。由于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和各级党政负责干部亲自动手,并采取了“条条动员、块块领导”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居民积极,干部松劲”的现象,把全市所有的机关、工厂、学校和居民全部发动了起来。因此第一个浪头就来势勇猛,劲头很大,到上月28日为止,城区80%以上的居民都进行了一次到三次的室内大搬家的彻底大扫除,全城区九千二百多处粪坑、厕所已彻底地挖过一次蝇蛹。据26日不完全统计,已灭蚊四十八斤,灭蝇一百一十二斤,灭蛹二千七百斤,捕获老鼠十三万八千三百多只,麻雀近二万只,清除垃圾三万六千余担。
在第一个歼灭蚊蝇的突击浪潮中,解放军及各机关、工厂、学校的干部、工人、学生和居民一起,发挥了很大的力量。他们不论是哪一级机关,哪一类工厂,都在当地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下,和居民一起组成上千个突击队,分工包干,展开了规模巨大的清扫工作。解放军某部汽车连、无线电工业学校、南京机床厂等二十个单位负责人率领了近万人,不仅和居民一起把几条大街和公共场所全部清扫干净,很多干部、学生还积极参加挖蝇蛹。冶金工业部地质局华东分局的百余干部,分头在光华门的八百多个粪坑旁挖蝇蛹。南京市副市长陈立平一边在粪坑边挖蝇蛹,一边还介绍经验,向周围群众做鼓动工作。秦淮区一百多个突击队26日一天灭蝇蛹两百多斤,清除垃圾和污泥十八吨。大街小巷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这次突击中群众还采用大字报的形式,互相督促推动。全国甲等卫生模范单位五老村附近有个屠宰场,卫生工作搞得差,五老村的居民就敲锣打鼓,把大字报贴在屠宰场门上说:“我们轰轰烈烈搞卫生,你们制造细菌”。场领导上接受居民的意见,彻底地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在“搬得好,洗得清,摆得齐”的口号下,家家户户做到大小物件搬家清扫,捕打残蚊残蝇。淮海路七十六岁姚老太的床铺,三十年没有搬动过。在这次“大搬家”中,她也亲自动手,搬动了床铺,进行了彻底大扫除。
现在全市的运动还在继续,市人民委员会要求各区在春节前再搞三个内容不同的突击运动:组织力量向一切蚊蝇越冬场所和蚊蝇孳生地进攻;开展一次大规模宣传检查运动;再进行一次室内外大清扫和个人卫生活动。运动的目标是争取1958年实现“无蝇城”,到1962年成为“四无”城市。这个奋斗目标,大大鼓舞了群众的热情。走在最前面的全国甲等卫生模范鲁大妈,已提出了争取1958年将她所在地区变为“四无”地区的倡议,这个倡议立即得到各区响应,秦淮、鼓楼二区已有一百一十七个居民委员会应了战。
(张竞)
(附图片)
南京市五老村居民为经常保持环境清洁,每天打扫街道三次。居民们正在打扫街道。
本报记者 曹桂江摄


第2版()
专栏:

五万人挥动扫帚
福州大街小巷都干净
本报福州1日电 福州市在省市党政机关负责人带头下,掀起了一个以除四害为中心的清洁大扫除运动。这一运动是从12月20日开始的。全市组织了有五万多人参加的除四害大军到大街小巷,清除垃圾,整理环境卫生。中共福州市委副书记王洪祥,副市长孙同温和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李惠、吴云鸿等都扛着扫帚到街道参加了清扫。省卫生厅副厅长李惠、吴云鸿分别率领了两支有五百八十六人参加的突击队,前往市区南台西门居民委员会参加了灭蚊清沟填土倒垃圾箱等工作。居民们十分感激,在打扫完毕时,放着鞭炮欢送他们。中共福州市委副书记王洪祥,副市长孙同温打扫完毕后,还邀集附近街道居民开座谈会,征求居民们对卫生工作的意见,鼓励居民坚决消灭四害,搞好环境卫生。广大居民、工人、学生和机关干部除四害劲头很大,台江居民和干部七百多人,仅三、四天中就清除垃圾、沟泥三千五百多担,运往市郊板桥供作植桑用肥。据统计,到12月29日止,全市已清除垃圾一万三千六百多担,挖沟土一万六千一百多担。


第2版()
专栏:

一百个突击队深入薄弱环节
上海千余领导干部带头除四害
本报讯 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上海市党政领导干部带动广大市民展开冬季卫生运动。
上海市党政领导方面,根据上海市具体情况和目前季节的特点,这次冬季卫生运动决定以“三洁”、“四不”、“五光”为行动的目标。“三洁”是发动人人动手,打扫清洁,做到室内外洁,厨房洁,厕所洁;“四不”是提倡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不乱丢果壳、纸屑,不随地吐痰;“五光”是处处动员、全面突击,做到蝇蛹灭光,缸罐积水倒光,小量积水除光,灭鼠把洞堵光,捕雀把窝掏光。
去年12月19日,市委、市人民委员会负责同志亲自带头参加了由一千多个处、科级以上干部组成的一百个突击队,分头到工厂、里弄、禽兽副产品加工行业、饲养场、农业合作社、牧场、工地、菜场、学校等三十八个单位,进行了突击义务劳动。这些单位大半是平时对卫生工作不够重视,或者是孳生蚊蝇的场所。通过这次突击,不仅使这些领导同志认识蝇蛹是什么样子,怎样挖掘,怎样消灭;也使他们了解到有些单位为什么爱国卫生除四害搞得好,有的单位为什么搞不起来。更重要的是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单位的爱国卫生除四害运动。
陈丕显、曹荻秋、魏文伯等市委负责同志组成的突击队在国营第三牧场挖蝇蛹除牛粪的时候,不仅感动了该场全体职工立即投入战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劲头;而且这个场的卫生工作原来只由一个副场长挂挂名的,当天就决定由正场长直接来抓,还发动全场职工讨论,提出了保证。在12月底前,全场的环境卫生面貌就焕然一新。
求新造船厂是由刘季平副市长率领的一小组前去突击的。当时发现了该厂有一条孳生乙型脑炎媒介——黑斑蚊的污水浜,就立即把这条浜的污水垃圾进行了清除,引起了厂领导的重视,在全厂进行了广播动员和卫生宣传工作。他们决定立即填没这个蚊虫大本营,并建立自己的卫生制度和劳动计划。
曾经被评为卫生优秀单位的福州路小菜场的设备条件是很好的,但这两年来因为对卫生工作松了劲,卫生情况变坏,顾客们不得不穿胶套鞋去买菜。这次经过以宋日昌副市长带头的突击队前去参加整理环境卫生之后,这个场的负责人就连夜开会研究怎样恢复原有荣誉,想出不孳生蚊蝇和不招引苍蝇的办法。
在市级领导同志的带头行动的影响下,该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也都迅速地行动起来。黄浦区除了在一百六十四座大楼地下室进行了六六六烟熏杀灭过冬蚊虫外,在八个办事处地区重点灭鼠工作上,已将原来有鼠户70%,做到下降为11%。闸北区部分学校,已有数千学生每天轮流清扫附近街道。普陀区组织了机关干部五千人的劳动大军,准备到各重点单位和四害孳生场所进行突击义务劳动。
(文)


第2版()
专栏:

西宁城卫生景象
本报特约新华社专稿 西宁市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正在蓬勃展开,在元旦和春节期间,全市将要掀起一个高潮。连日来,在西宁市的大街小巷,在机关的办公室、宿舍和院落以及在居民住宅里,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清扫街道、清除垃圾的人们。
正在度寒假的西宁市中、小学生,分别在市区街道办事处的指挥下,组成了“清扫突击队”,每天清晨,突击队员们就携带着扫帚分头出动。机关干部和市民都分别进行了室内外大扫除和捕捉麻雀、老鼠。西宁市市长叶锡彭带领了西宁市人民委员会各局、处负责人和全体干部捕捉麻雀。青海省公安厅对面几年来遗留下的数千吨垃圾已被清除。70%以上的市民都已拆洗了被褥。通过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不少机关已经把清洁卫生除四害订成制度。


第2版()
专栏:

人民除四害 请来长寿星 杨小寨清新整洁 一家家快乐健康
安徽省界首县杨小寨村是一个基本消灭了四害的村庄。
从1952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杨小寨的群众五年如一日地坚持了这一运动,养成了喜爱清洁卫生的习惯。他们已做到房内顶无蛛丝、屋衣,地无堆积尘土,家具物件整洁有序。村内道路平坦清洁,水沟畅通,无积水坑,杂草也很少。公共饮水井的井台都高出地面,井口上加盖。每户院内小粪池全部垫平,全村建有两个公共积肥所和二个公共厕所,厕所内经常保持清洁无蝇蛆。他们并做到了人畜隔离,牲畜有圈,畜栏每天打扫,保持干燥清洁。
杨小寨村由于注意了除四害,保持了清洁卫生,历年来的发病率大大减少。以苍蝇蚊子传染为主的疟疾、痢疾来看,1951年全村患疟疾三十九人,痢疾二十二人,以后逐年减少,1957年患疟疾已减为七人,两年来未发现痢疾。该村由于清洁卫生搞得好,1957年的积肥数量比1951年增加了一倍,因此,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老年农民于绍治说,“过去每亩麦收四斗就是上等的收成,1957年麦子合五斗多,红芋过去只千把斤,1957年达到了二千多斤,这都是因为打扫卫生多攒了粪土的缘故。”朱文仲说,“人民除四害,请来长寿星。我这七十三岁的人,这几年也没有害过病。”
杨小寨村四周圩堤环绕,一条整洁的大路贯通村内,一簇簇的粉墙草屋分散在绿树中,处处清新整洁,人人健康快乐。从外地走到这个村里的人,都感到心情特别舒畅,有的赞扬说:“这个村庄怎么看怎么好”。
(于风)


第2版()
专栏:

用革命干劲除四害
江望
除四害、讲卫生运动的高潮,正在全国各地相继掀起。许多地方,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都表现出一股不怕困难,朝气蓬勃的干劲。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干劲,在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有这种干劲,在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也必须有这种干劲!
我们知道,除四害、讲卫生是一件消灭疾病,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大事,是广大人民的愿望。为了做好这件大事,实现广大人民的愿望,我们就必须鼓起干劲,克服困难。许多省市党政负责同志都亲自动手,为大家做出了榜样。许多工人、农民和学生,数年如一日,在除四害战线上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这都是有一股社会主义干劲在支持着他们。凡是出现这股干劲的地方,我们就看到改变了旧的面貌,出现了新的景象。相反地,有些地方党政负责同志,有关部门缺少这股干劲,认为除四害除不清,不去认真发动群众,不去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不去提高他们对除四害的认识,不去加强领导,自然,除四害运动也就不能很好很快地开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四害也就难除,办法也就很少,困难也就重重。为什么呢?这就是缺少社会主义干劲的缘故!
四害能不能除尽?不仅是现在,就是过去也有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四害是可以除尽的。南京市五老村早在1952年爱国卫生运动中,就被评为全国甲等卫生模范单位,广东省乐昌县岐乐农林业生产社在去年被评为甲等模范单位。他们在除四害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而且,现在四无村、乡、镇、街道……正如雨后春笋,一个挨一个地露出头来。群众消灭四害的办法和经验也愈来愈丰富。我们还能有什么理由来推托和拖延呢?
让我们发挥社会主义的干劲,批判那些不相信能够消灭四害、而有意和无意丢掉了除四害运动,或者对除四害运动缺乏信心,措施不力,或空口叫喊而不发动和依靠群众的思想。领导带头,全民动手。这将是保证除四害运动持久和顺利开展的重要关键。


第2版()
专栏:

各省除四害战报
河北积肥多
河北省以消灭老鼠、麻雀和越冬蚊蝇为中心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已全面展开。
万全县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提出:搞好卫生,支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全县群众向“四害”展开了猛烈进攻,从11月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灭鼠二万八千多只,捉麻雀四万多只。临漳县今冬爱国卫生运动动手早,开展得快,各区、乡、社普遍建立与健全了爱国卫生运动组织,确定了专人负责。仅据城关镇及南东坊、张里集等十五个村,结合积肥,进行大清扫,改修厕所二千五百五十八个,积肥八万二千多车,做到了猪有圈,鸡有窝,街道没粪堆,屋里院落清洁,村村环境焕然一新。
黑龙江打雀
黑龙江省各地正在掀起一个以除四害为中心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高潮。
黑龙江广大农村结合积肥、防治克山病和护秋保粮等工作,热烈地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许多乡社通过座谈、访问等形式宣传讲卫生的好处和卫生知识,提高了社员的思想认识,广大社员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讲卫生爱清洁成了一股风气。东宁县青少年已打麻雀两万余只,捕鼠两万八千多只;东宁县三岔口乡结合积肥运动,彻底清除了垃圾粪便;巴彦县振东乡开展了室内外大清扫和除四害运动,现在有80%社员家室内合乎卫生要求。全乡到现在已捕打了四万只鼠雀。
浙江大扫除
浙江省各地从去年12月11日起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广大群众向四害发起猛烈进攻。杭州市各机关、企业等都进行了突击大扫除。据三十六个工厂检查结果,绝大部分工厂企业负责人都亲自参加大扫除和检查工作。全市三十多个中、小学校也积极投入运动。舟山、金华、温州等地区的运动也都很快的开展了起来。龙泉县城关镇已在十一个选区内毒杀老鼠一千多只。吴兴县南浔镇为了巩固无蝇镇的成绩,进一步地健全了领导。
甘肃除老鼠
甘肃省农村各族青少年在当地团组织的领导下,展开了“出妙计,显身手”的消灭四害运动。
许多地区的青少年根据生产、居住等条件组成了消灭四害突击队(组)、侦察队,提出了“白天探敌情,晚上去偷营”、“家庭与野外消灭相结合”的口号。他们处处利用弹弓、筛子扣、砖压、网捕、手抓、泥窝等打麻雀;利用木猫(打老鼠的工具)打、门扇打、水灌、烟熏、堵、毒等办法消灭老鼠。据临洮、永昌、宁朔等五个县的不完全统计,三万多名青少年在半月内就消灭了麻雀、老鼠等七十二万多只。


第2版()
专栏:

新农村里新风尚
——记山西东李高乡的爱国卫生运动
魏忠秀 吴欣和
“处处无雀叫,户户无鼠跑,茅房没有蛆,家无臭虫、虱子、蚊蝇蚤。”
“毛主席好领导,八害基本消灭了,黑夜睡觉不受咬,白天劳动精神好。”
这两首顺口溜是东李高乡群众编的。
东李高乡是山西省屯留县的一个新型集镇乡,全乡共有十四个自然村,十五个农业社,二千四百户人家,一万余口人。解放前这个乡曾受着日寇、蒋、阎匪帮和地主阶级的长期统治,人民生活悲惨不堪。解放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乡已经基本上消灭了麻雀、老鼠、臭虫、虱子、蚊、蝇、蛆、蚤,并且成为全省的卫生模范乡,先后获得了锦旗等物质奖励。这个乡过去是怎样的情况呢?它又是怎样变成卫生模范乡的呢?
“病魔乡”
在解放以前,这个乡每年要流行伤寒、痢疾、麻疹、疟疾、天花等各种疾病,死亡率非常高。1943年全乡生病的人就占到人口总数的32%,其中死亡率占发病率的17%。全乡原来有八千零三十一人,到解放的时候却只有七千零四十五人了。最严重的是下李高村,全村共有一百一十四户,因患伤寒而死亡的就达八十二人,其中还有邢金科、王来金等二十九户死的绝了后。当时的李高乡被人们称为“病魔乡”,邻近村也流传着“有女不嫁李高村,嫁到李高受灾星”的话。
搬掉“绊脚石”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卫生运动。1952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发动了细菌战,为了反对这种残无人道的行为,东李高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但是这个运动没有顺利展开,受到了当地群众习惯势力的阻碍。当时,该乡的居民并不懂得卫生的好处,他们长年累月就是那么生活着,普遍是清早不洗脸,和面不洗手,人畜同居,成年不洗衣裳,家里六害(臭虫、虱、鼠、蚊、蝇、蚤)俱全。加上不少群众又存在着“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迷信思想,他们说:“吃上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灾的?”“不干不净,吃上没病。”因此,当基层干部去发动群众搞卫生的时候,曾遭到群众的反对,致使一些干部垂头丧气,不愿再干。卫生干部李金娥受到群众责骂后,哭哭啼啼要求辞职。她说:“误了工,碰了钉,惹了人,败了兴,说什么我也不再搞讲卫生!”也有些人感到搞这项工作不但误工,还要受气,是出力不讨好。针对这种情况,乡的党政领导方面及时召开了各种会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整顿了干部思想,接着组织了宣传队伍,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场合,采用回忆对比算细账,个别座谈相互串连等方法进行发动。通过这样比较细致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大多数群众知道了搞卫生运动有益无害,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从而突破了“绊脚石”,开展了卫生运动。起初在该乡实行人畜分居,定期打扫住舍和街头。接着在二百七十八眼井上加高井台,做了井盖,搭起井棚;又组织木匠为二千一百个厕所做了木盖;同时有一千五百九十个青年买了口罩;不少妇女做了月经带。该乡的卫生运动就这样由少到多地逐步开展了起来。
再掀起卫生运动高潮
自从1952年该乡搞起了卫生运动,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以后,在乡村干部中产生了一种差不多的思想,曾一度放松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致使卫生工作处于自流状态。
鉴于这种情况,经乡支部研究,认为卫生工作之所以停滞,一方面是由于领导干部产生了松一口气的思想,放松了领导;另一方面是有些事情做得不切合实际情况,例如1953年到1955年提倡合厕分肥、改造水井的时候,将影响交通和公共卫生的三十二个厕所埋掉,把二百七十八眼水井作了改造。这虽然是件好事,但由于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过多地强调了长远利益,而忽视了群众的眼前利益,使群众负担太重,遭到他们的反对。如农民孙全则说:“讲卫生误工多,负担重,没有厕所怎能行。”找出了根源以后,首先批判了干部中的松一口气思想,接着又健全了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且重新组织宣传队伍,向群众再次进行了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党团乡支部和各村支部还确定了专人负责这一工作。对于群众误工、负担也作了合理的解决,使全乡卫生工作又搞了起来。他们早在1953年就规定了星期日为卫生日,定出“查生产、比代耕,查卫生、比干净,查扫除、比积肥,查制度、比执行”的四查四比制度。在执行中,先后组织村与村、户与户相互检查,观摩评比,先后评出了九十六户模范户和一百七十个模范人物,并且以插红旗和发奖状等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和表扬,使他们带动群众,把卫生工作推向了经常化。
对于领导方法也作了改进,他们以东李高为重点,总结经验,组织观摩示范,以推动全乡。
发挥保健站作用
1955年冬,全乡实现高级合作化以后,社员的生产情绪空前高涨,对于卫生医疗条件的要求也日渐迫切,单靠卫生所已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1956年春,由社员集资,成立了乡的保健站,负责全乡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各农业社也都设立了保健室,把分布在全乡的接生员、保健员、在乡医生等四十四人,作了适当的分配和安置。这就为进一步开展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建站之后,发挥了大家的集体智慧,创造和综合了十三种灭雀法,八种灭蝇法和七种灭蚊蛆法。此外,还想出了十二种积肥方法。同时,站内医生孙守信,搜集了本乡马来保谷子被麻雀糟害和卫生模范孙玉祥的事迹,做了十二套模型展出,并且利用会议、民校、饭场等场合进行宣传,仅1956年即展出一百四十五次,使一万余人受到了教育。去年春又将各社社员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儿童挖蛹队、妇女清扫队等,进行卫生工作。乡里对四十六名保健员、接生员也进行了训练提高,培养了一百二十八名积极分子,使他们学会了接种牛痘和饮水消毒的技术。此外还和兽医站接洽好,指导群众进行了畜圈消毒和订立卫生制度。农忙的时候就把站内的医生组成巡回小组,担药下乡进行防治工作。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该乡发病率逐渐下降,深受群众欢迎。
四村麻雀绝迹
麻雀是四害之中最难缠的,但是,在五里庄等四个村已经绝迹,其它各村也被基本消灭。当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公布以后,引起了该乡党政领导的注意,当即研究确定,以东李高、五里庄为重点,开展灭“八害”工作。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党员起带头,团员为骨干,青年为助手,消灭八害不发愁”。但是在进行中遇到了阻力,一部分群众思想不通,认为这是杀生害命。如五里庄崔树成老汉说:“麻雀老鼠都是命,消灭有些丧良心。”东李高金老大娘则阻止孩子灭雀。这时,乡领导上一面组织党团员干部向群众宣传、一面组织打枪能手和青年一百一十七人,分为两个队,利用空余时间突击歼灭。通过宣传教育,金老大娘一夜即掏了两窝,扑捉麻雀四只,掏蛋十二个。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就形成了。经过一个月的突击,仅麻雀就消灭了二千一百零八只。到12月间,五里庄不再见到麻雀踪影。接着,乡人民委员会组织全乡干部、积极分子和青年到该地参观,并交流经验,对五里庄也及时进行了奖励,树立了旗帜。通过这一年来的扑灭,麻雀先后又在东李高、桃园、司徒等三个村宣告绝种。去年夏季,乡里又采取了调兵遣将、无雀村支援有雀村的办法,组织了二十五名打枪能手,由乡文书、卫生模范孙玉祥等带领,分为五个突击队,开展了一个突击周,即消灭麻雀三千九百九十六只,接着其它各村也基本消灭了麻雀。群众反映无雀后的情况是:
“过去推碾轰噪轰噪,
如今推碾静静悄悄,
不用再和那些讨厌东西来往交道。”
移风易俗
现在的东李高乡是到处无垃圾,房前屋后无杂草,大部墙壁粉刷如雪,加上各种树株林木的衬托,显得格外新鲜、清新、整洁。去年秋季全县各乡保健站长曾到东李高乡参观,根本没有发现鼠、雀、蚊、蝇的踪影。有的同志曾访问了几个老太太和九岁以下的小孩,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答复:“讲卫生,不生病,多打粮食没疑问。”在个人卫生方面,有七千余人使用牙刷,人人有洗脸毛巾,衣服被褥勤洗勤晒勤换,根本改变了喝生水的习惯,50%以上的户使用了暖水壶。该乡新法接生的婴儿达到了91%,大多数妇女使用了月经带。总之,东李高乡已经移风易俗地彻底改变了过去的那种不讲卫生的肮脏面貌,破天荒地树立了新的风尚,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辉景象。
继续前进
该乡通过卫生工作的开展,还大大地推动和提高了生产。六年来共消灭了鼠雀二十四万九千四百二十只,蝇蛆六千八百三十斤,积肥达一百一十四万四千二百四十担。同时,出勤率由1951年的55%上升到97%以上,而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单位亩产平均每年增产22.8%。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积肥多、劳动力强、出勤率高。
现在,东李高乡的干部和群众都抱着最大的决心,要把八害消灭净。他们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精神,已经制订了规划,争取在两年内将“八害”中所剩之“五害”全部消灭,使之断根绝种。
东李高乡开展卫生运动的经验证明:只要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密切结合生产,办法切实可行,凭借群策群力,“八害”定能灭后绝种。


第2版()
专栏:

河南省登封县西沟村由于卫生工作搞得好,全村人畜两旺。卫生模范徐瑞端(右)在向邻村参观者介绍她如何做好厨房的卫生工作。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