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公共食堂怎样提高巩固?
种菜养猪让社员吃好吃饱
本报讯 浙江省临安县天目山人民公社在进一步搞好生产、巩固公社的同时,建立公共食堂的“试验田”,重视解决公共食堂的吃菜问题。
天目山人民公社已建立了八十一个公共食堂,实现了食堂化。据最近检查,其中有六十五个食堂由于蔬菜缺乏,只管饭不管菜,这就影响了妇女劳动力的彻底解放;其余十六个食堂虽然既管饭又管菜,但是在蔬菜的供应上也发生困难,普遍的情况是数量不足,花样也少。由于吃菜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各家各户自己烧菜,分散吃饭,社员之间吃饭时间迟早不能统一,有的迟早相差一、二个小时,这就使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
这个问题引起了公社领导上的重视。党委副书记俞茂堂同志亲自动手,到办得比较好的里畈食堂去总结解决吃菜问题的经验,建立了食堂“试验田”。里畈食堂解决吃菜方面有不少好办法。他们根据群众过去吃菜的习惯,组织蔬菜生产专业组,现在已种菜十八亩。同时还发动全队队员利用起早落黑时间突击培育蔬菜,解决专业组劳力不足的困难。现在完全可以满足社员每天吃新鲜菜的需要,每人每天供应一斤半。最近,食堂为了有计划地改善社员生活,已先后建立了“四场一塘”,即:蔬菜、养猪、养鸡、蔬菜加工等四场和养鱼塘。食堂计划养三十只猪,二百只鸡,二千条鱼,达到每月和过年过节都能吃到猪肉鱼、鸡蛋等。社员对这个规划都表示满意。规划订出之后,生产队把它纳入计划性生产,并立即行动起来。
公社党委在搞好食堂“试验田”以后,于10月15日在里畈食堂召开了现场会议。就怎样巩固提高食堂、怎样解决蔬菜问题进行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在辩论中,大家对“只要给社员吃饱饭,有没有菜没关系”、“公共食堂总要比家里吃得差点”,以及“当前钢粮生产紧张,没有时间种菜”等思想进行了批判。经过辩论,大家认为要办好食堂,解决吃菜问题,必须采取以下三个措施:①领导挂帅,经常讨论食堂工作,并分配优秀党员干部加强具体领导;②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办好食堂;③公社党委确定专人负责搞“试验田”,抓两头,及时总结交流经验。
会后,各食堂之间已开展了竞赛。(附图片)
江苏江阴马镇公社食堂菜蔬组组员们在菜地里捉虫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第3版()
专栏:

关心集体生活是当前大事
平江展开辩论改进食堂托儿所工作社员个个干劲冲天
本报讯 湖南平江县各级党组织扭转部分干部不关心公社社员集体生活的现象,认真加强对集体生活的领导。现在,全县十四个人民公社,社社有一位党委书记负责组织社员生活,还抽出一千五百多名共产党员、三千一百多名共青团员,专门负责搞好公共食堂、托儿所等工作。社员们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又省钱,人人精神愉快,个个干劲冲天,生产高潮一个赛过一个。
9月底,全县以人民公社为单位,办起四千五百四十四个公共食堂、九百八十二个幼儿园、三千五百五十四个托儿所、四百九十八个缝纫组和四千五百多个洗衣组,全县实现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10月上旬,县委第一书记王效良和其他县委委员,到公共食堂、幼儿园等生活场所,检查集体福利事业。发现大多数公社集体生活组织得井井有条,生产搞得很好;但也有部分公社集体生活管理得不好。关键问题是部分干部把管理集体生活看成是件婆婆妈妈的小事情,不关心社员生活。县委分析当时干部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看法:一种人认为生产忙,收的要收,种的要种,那有时间去管这些“生活小事”;另一种人则认为公社实行了粮食供给制,吃饭不要钱,社员不愁吃、穿,用不着去管;还有一种人强调生活事难办,“一人难合千人意”,要管也管不好。县委根据上述干部中的错误认识,连续召开了三次电话会议,进行了批判,强调指出组织好公社的集体生活,是一件有重大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的大事情。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前生产好坏和人民公社的巩固,而且关系到向农民显示集体生活的优越性,关系到培养和锻炼农民集体主义思想。为了统一干部思想认识,在全县干部中开展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焦点是:集体生活问题是小事还是大事?实行粮食供给制后,群众生活还要不要关心?集体生活能不能管理好?
屈原人民公社第四生产队开始辩论时,三十一个队干部有九个认为生活小事,抓不抓无关紧要,用不着讨论。会上,大家摆出队里事实驳倒了“生活小事无关紧要”论。全队二十八个公共食堂有十二个没有得力干部,办得不好,每天因为开饭不及时误了工。第十连八十七户一百八十三个劳力分成四个公共食堂吃饭。第一食堂办得好,出工早、出工齐,四十五个劳力在10月13日那天,一个早上就扮晚稻谷六千三百多斤;其他三个公共食堂开饭不及时,一百三十八个劳力早上未出工,那一天就少收回近两万斤谷。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会上还算了一笔账:全队有一百八十七个有小孩拖累的妇女,如果不把托儿所办好,妇女们不能安心生产,六天就要少做八千九百多个工分。灯不拨不亮,事不辩不明。干部思想统一后,全队就抽出二十九个党员、十一个团员,加强集体福利事业部门工作;并调整了十栋光线好、空气好的住房做托儿所。妇女们都积极出工了。全队出工人数由一千二百多人增加到二千多人。
关于集体生活能不能管好的问题,平江各地经验证明,只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充分发动群众,是完全能够把集体生活管理好的。如长寿人民公社志福大队第一公共食堂,原来办得不好,群众反映:“还不如各搞各的好!”社里把共产党员喻名兴等派到食堂工作后,首先召开一百六十二人的积极分子会,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讨论如何搞好伙食。群众贴出二百六十三张大字报,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食堂工作人员根据社员意见,定期公布账目,还订出“五好”公约。食堂共养猪二百五十头、鸡鸭三百二十五只,种蔬菜三十五亩;并设立男女洗澡堂;每餐起码有两菜一汤,又便宜。社员都高兴地说:“到底是公共食堂好。这下,我们只管安心乐意搞生产了。”
现在,全县各公社公共食堂都由社员自己选举了伙食管理委员会,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全县食堂种菜一万多亩,养猪六万八千二百多头,鸡鸭四十一万多只,养鱼四十八万多尾。
平江各地经验证明,书记挂帅,在服务员中开展评比竞赛运动,拔白旗,插红旗,是推动当前集体福利事业的一个好办法。梅仙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戴开发在团山大队,亲自下厨房,和群众一道办好了伙食,被群众称为“十好”公共食堂。全社一百六十一名炊事员在这里开了现场会议,鼓舞了大家搞好伙食的信心。接着,在全社服务员中,开展了服务态度好、清洁卫生好、钱少菜好、菜蔬多样味道好和茶水用水及时好等“五好”评比竞赛。结果,评选出十一个“五好”单位,插起了红旗;许多炊事员被评为模范。
平江县通过组织集体生活,全县出勤率由原来占总人口50%左右上升到占74%。到10月23日止,全县三十万亩晚稻、十万亩红薯及豆子、花生、棉花等作物,都及时抢收完毕,其他秋种、深耕等工作也开展得很好。
(李沁源)


第3版()
专栏:

千年猪瘟一扫光
全国有七省一千多个县消灭猪瘟
本报讯 在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的同时,1958年我国防治猪瘟的工作也取得空前巨大的成绩。经过半年多的苦战,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控制了猪瘟的大面积流行。据农业部最近在河南荥阳县召开的全国防治兽疫现场会议上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一千一百四十八个县、市基本消灭了猪瘟,出现了黑龙江、辽宁、甘肃、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七个基本无猪瘟的省。
由于猪瘟流行范围的大大缩小,今年各地死猪头数显著减少。辽宁、黑龙江去年上半年死猪各占当时生猪总头数的4.6%和3.7%,而今年上半年死猪头数不到0.6%,6月以后,已没有死亡了。山东省沂水县连年猪瘟流行,1956年死猪一万五千头,1957年上半年死猪一万头,今年一头也没有死。
防治猪瘟工作的大跃进,有力地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全国生猪头数1958年8月已由1957年底的一亿四千多万头发展到二亿零一百多万头,增加了38%。消灭了猪瘟的地区生猪增长更快。河南省1957年底有猪七百三十一万头,目前已发展到一千六百万头,增加了119%。这个省荥阳县由于消灭了猪瘟,生猪头数已经达到每户三头半,提前超额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1967年的指标。
在今年防治猪瘟工作上,各地都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首先训练了大批的防疫员,上半年全国农业社、人民公社的防疫员队伍已发展到一百万人。其次,开展了大规模的预防注射。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国生猪预防注射头数达到九千五百多万头次,比1957年全国预防注射头数多三千五百万头次,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预防注射总头数的84%。再次,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地改善了生猪的环境卫生。许多农业社、人民公社建立了定期注射、定期消毒、定期检疫、定期检查的兽医卫生制度,达到了防疫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第3版()
专栏:

十七种兽医生物药品达到国际水平
本报讯 我国兽医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最近召开的全国防治兽疫现场会议汇集的材料证明,我国已有十七种兽医生物药品达到国际水平。牛瘟绵羊化兔化疫苗、牛瘟山羊化兔化疫苗、牛瘟弱毒反应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疫苗、羊痘鸡胚化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结晶紫疫苗等七种超过了世界水平;前五种为我国所独创。
兽医科学研究工作的巨大成果对我国畜牧业生产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不同地区我们分别使用牛瘟山羊化兔化疫苗、牛瘟绵羊化兔化疫苗、牛瘟弱毒反应疫苗消灭了流传几千年的具有毁灭性的牛瘟,送走了牛的大瘟神。1956年培育成的猪瘟兔化弱毒安全有效,注射后三、四天内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长达一年半之久,同时制造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并可以就地生产。现已推广到全国一千四百多个县,有些人民公社已建立了制造厂进行制造。新制成的羊痘鸡胚化疫苗,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在防治羊痘上已起到重大的作用。


第3版()
专栏:

一定要管好食堂
程浦
大量的农村公共食堂举办起来了,它们已经成了农村的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目前在农村干部中还有些人对办食堂这件事不大愿意管。不愿意管的理由有种种,比如有些人说这是“生活小事”,办好办坏无关大体。本报前些天发表的文章中曾经批判过这种看法。除此之外,有些人还有另一种说法:人民公社实行了粮食供给制,吃饭不要钱了,社员不愁吃饭了,用不着再去管了。在这些人看来,似乎只要实行了粮食供给制,就万事大吉,就不用领导干部再为群众的吃饭问题操心了。问题真的是这样简单吗?
谁也不否认,实行粮食供给制以后,人人有饭吃,这是破天荒的大事。广大农民也的确十分欢迎这件事。但是,从领导者来说,决不能就此满足。实行了粮食供给制,办起了公共食堂,领导者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从前是每个家庭自己安排自己小厨房里的一切,吃好吃坏,是每个家庭自己的事。现在,成立了公共食堂,安排群众吃饭的事情的责任就落到领导者的肩上了。农村党组织和人民公社的领导干部怎么可以不管呢?不但要管,而且一定要管好,管好公共食堂的标志,是让大家吃饱和吃好。吃饱和吃好是分不开的,吃不好,也就难以吃得饱。比如有一个公共食堂把伙食办得很糟,经常让人们吃夹生饭,吃冷饭,或者只叫人们喝着白开水啃馍馍。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不但吃不好,能否吃得饱,也是个问题。这样的公共食堂怎么能在群众中生根呢?要使公共食堂在群众中生根,就必须做到使群众感到在公共食堂吃饭,比在家里吃饭更舒服,更满意。吃饭不要钱,是一种最先进的分配制度,但是农民群众衡量任何制度。都不是根据制度的条文,而是根据实行的结果来评判的。只有把公共食堂办好了,让农民真正看到它的好处了,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承认公共食堂和粮食供给制的优越性。
在某些不关心群众生活的同志的思想深处,可能还有点“恩赐”观点在作怪。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从前多少人为了吃饭问题而忧愁,多少人因为没饭吃而求亲告友;如今实行了粮食供给制,白给饭吃,你们还不知足吗?”这是很要不得的。今天农民所以能享到吃饭不要钱的福利,决不是由于什么人的“恩赐”,而是由于农民群众自己在党的领导下猛干苦干,使粮食产量大量增加的结果。因此,吃饭不要钱这一点,决不能成为领导干部可以对公共食堂不负责任,不操心的理由。农民既然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才创造了今天这个吃饭不要钱的物质条件,他们就有权利要求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吃得更好些。如果他们因为吃得不好而提出批评,那么领导干部就理应接受群众的批评,努力把这项集体福利事业办好。
今天,农民的生活已经集体化了,集体化的生活同集体化的生产紧密相连。集体生活组织得越好,群众的生产劲头就越大,群众在劳动中的组织性、纪律性也就越强,结果就会使整个劳动生产率越来越快地提高。所以,是否关心群众生活,能不能认真地组织集体生活,是群众观点问题,也是生产观点问题。在今天,在农村生产建设正在一日千里地向前跃进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和人民公社的领导同志一定要把眼光放远些,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今天的农民生活问题,而不能老拿过去的标准来应付今天的新需要。


第3版()
专栏:

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
山西低产区落后面貌彻底改变
本报讯 记者杨义报道:山西省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的“基本农田”制度收到了巨大效果。地广人稀产量较低的地区变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少种多收,生产大放光芒,长期以来生产的落后面貌已从根本上大大改观。
山西省今年初建的三千七百多万亩粮食作物“基本农田”,获得了山西省历史上从所未有的大丰收。夏收作物产量一般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山区水平梯田翻两番、三番已成为普遍现象。秋作物增产效果更为突出,截至10月中旬统计:太行、吕梁等山区已出现了十多个夏秋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千斤以上的县。以低产称著的晋西北、晋西地区,有许多县今年由过去平均亩产数十斤一跃而提前实现和突破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四百斤、五百斤指标。雁北古长城塞上地区低产面貌也得到改变。吕梁山区石楼县全县一千五百多条大沟壑纵横交错,绝大部分耕地是陡坡、垣地,土地瘠薄,产量很低,历史上平均亩产最高也没有超过七十五斤。今年弃耕了二十多万亩耕地,在垣沟地和平川地上建立了十二万亩“基本农田”,全县亩产平均到一千零四斤,比去年提高了十九倍半;总产量上升到一亿多斤,比去年增产了五倍以上。由于贯彻“基本农田”制度,各地低产区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全省今年夏秋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达到五百斤,相当于去年平均亩产的四倍;总产量比大丰收的1956年提高了130%。
随着“基本农田”制度的推行,对山区三大改造工作(水土保持、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晋南地区在规划、建立“基本农田”后,到目前已集中治理了大、小河流一千多个,控制面积达到七百四十一万多亩,几个月的成就相当于解放以来控制面积的103%,并出现了十个地埂化和十八个梯田化的县。忻县地区为了保证“基本农田”增产,全区新开发山区水利面积三百五十九万亩,连同原有水利面积,半数以上的“基本农田”已变成了水浇地。晋西北高原缺乏水利的五寨、神池县也已基本实现水利化。另外,全省绿化面积达到了宜林面积的70%,有三十五个县在今年完成和基本完成了全境绿化任务。
山西省过去共有耕地六千八百万亩,其中半数以上是坡地,产量低,大部分亩产在百斤以下。这部分低产区的特点是:地广人稀,地力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加以劳畜力不足、三料(肥、燃、饲料)俱缺。因此在农业生产上长期是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产量低。晋西北地区每个男劳力平均负担五十亩耕地,好年成亩产不过数十斤,坏年成亩产十多斤。由于这部分低产区的牵扯,全省粮食总产量近五年来一直在七十亿到九十亿斤之间摇摆不前,从未突破百亿斤大关。因此,随着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发展,改变低产区落后面貌,就成为山西省农业增产中的关键问题了。
“基本农田”制度,就是要在耕地多、劳畜力缺乏的地区,采取革命的方法停耕一部分不适宜种农作物的耕地,还草还林;保留一定数量的优等地,称之为“基本农田”。集中人力物力作好“基本农田”,加工管理,实行精耕细作,用少种多收的办法代替广种薄收的沿习。这一重大改革是中共山西省委通过调查研究群众经验逐步总结出来的。省委在调查研究宁武县前进农业社、中阳县米家塔等农业社连年增产的经验措施中,发现这些农业社针对土地多、劳力不足等情况,有计划地停耕一部分耕地,建立“基本农田”,精耕细作,结果少种比多种强,由低产迅速达到高产。省委总结、发扬了这一经验,然后自上而下地发动群众结合当地情况大鸣大放大辩论,经过各地讨论,普遍受到欢迎,认为这是改变低产区生产面貌的一种多、快、好、省的道路。于是从1958年起普遍推广。
山西省各地今年推行“基本农田”制度主要抓住两个环节:第一是大力开展建立“基本农田”运动。各地普遍把原有离村远、坡度陡、产量极低的劣地有计划地退耕,挑选了距村较近、集中连片、适宜发展水利、交通方便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在“基本农田”里普遍实行培地埂、修梯田,水利上山,大量增施肥料,进行密植,精耕细作等五项建设性的措施。另一环是大力进行了退耕土地的利用,作为牧草、农作物的轮作田和用作造林发展果树生产。因而今年各地是大大改变低产面貌的一年,同时又是多种经济大发展的一年。


第3版()
专栏:

集中人力物力搞大面积丰产
广东顺德县决定缩小十多万亩耕地
本报讯 中共广东省顺德县委在初步反掉了对待劳动力问题上的新的右倾保守思想以后,通过了明年以缩小耕地面积,使各种农作物的产量翻几番的计划。
中共顺德县委,从16日到21日连续集会,研究今年生产经验,制定明年生产规划。会议是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赵紫阳、区梦觉,候补书记尹林平,监委书记李坚贞等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召开的。
从今年顺德县各种经济作物和水稻都跃进一倍到三倍的事实,特别是大面积丰产田和高产卫星田的事实看,大家认为土地的潜力还大得很。但是,有些同志认为要实现这样规模的大面积的高额丰产,劳动力问题没法解决。因为各种农作物共需要四十多万个劳动力,而全县只有十五万个农业劳动力,尚差一倍多。他们认为没有办法再找到这些劳动力,因而对搞大面积卫星的计划缺乏信心。
会议批判了这种劳动力“过份紧张”的论调,指出今年仅仅由于劳动组织指挥无经验,而窝工返工所费的劳动力即占全部劳动量的50%左右,这说明劳动潜力还大得很。特别应该看到,明年是在公社化的基础上去进行大生产的,这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的最有利条件。
经过批判,那些人的思想开朗了,对明年更大的跃进信心也足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明年的生产规划,要求明年在全部七十一万亩耕地中,以五十四万亩最好的耕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其余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绿肥和饲料作物,实行轮作,以便集中人力物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规划还对各种作物的增产措施作了具体安排。 (杨文全)


第3版()
专栏:

妇女忙秋收  子宜画(原载新湖南日报)


第3版()
专栏:编后

彻底赶走猪瘟神
全国一半的县,能在短短半年多里消灭猪瘟,送走大瘟神,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奇迹。
我们在消灭猪瘟上取得的成绩小不小呢?不小。够不够呢?不够。现在消灭猪瘟的省只占全国各省区的三分之一多,现在已经消灭猪瘟的县只有全国两千多个县的一半。我们所以说不够的理由就在这里。
冬初是猪瘟开始流行的季节,消灭猪瘟工作又将进入一个紧张的阶段。已经消灭猪瘟的地区准备怎样巩固已得到的成就?还没有消灭猪瘟的地区,又有什么新的计划?现在已经到了具体安排工作的时候了。
在上半年里能有一半的县消灭猪瘟,在又一个半年里怎么不能把猪瘟神赶出全国的猪圈,让它早升天界呢?我们期待着这个愿望很快成为现实。


第3版()
专栏:

群众喜欢哪种形式的食堂?
——从新洲县新洲人民公社所看到的几个问题
中共黄冈地委工作组
湖北省新洲县新洲人民公社已办起三百五十七个农村公共食堂。在食堂吃饭的有四万七千多人,占总人口的93.1%,已基本实行了吃饭食堂化。农民赞述这种情景是:共产主义红花开,幸福生活已到来。现在,人们正以共产主义的热情来关心和扶持这个共产主义的萌芽,使它在同一切旧事物、旧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起来。
事实证明,以食堂为中心的生活集体化,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农民生活中一场最大的革命,因此,两条道路的斗争表现得也很尖锐。有的人在食堂吃饭,心在家里打主意;也有的人认为食堂办不久,私自留一手;甚至有些富裕中农藏米不交,以致影响食堂停火。因此,办好农村公共食堂,使社员比在家里吃得饱、吃得好,生活得更美满,已成为当前搞好生产、巩固人民公社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巩固公共食堂工作中,除了不断地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进行两条道路斗争外,对食堂的规模、形式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等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使它逐步地完善起来。
食堂的规模多大好?
第一,关于食堂的规模问题。新洲人民公社三百五十七个公共食堂,十——二十户的占总数19.6%;二十——五十户的占16.2%;五十——一百户的占61.9%;一百户以上的占2.3%。这些食堂,大部分是在建立人民公社的同时建立的。一般地来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以原来小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垸子几个食堂,生产行动难于统一,特别是新的生产组织建立以后,显得更为突出。第二种是以垸子为单位进行组织的,既未照顾原来生产单位,又未照顾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不论垸子多大,户数多寡,一律以垸子建立食堂。这样一来,生产和生活就很不方便了。如第四大队的刘集街和细任垸的两个食堂比较,刘集食堂有一百一十二户,占用了一个事务长,一个会计,八个炊事员。而细任垸食堂只十一户,亦占用了一个事务长,一个会计,二个炊事员。两者比较,刘集食堂人口比细任垸食堂大九倍多,还负责供应蔬菜,总共只用十人;而细任垸食堂不但未供应蔬菜,却用了二人。这种食堂实际上影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第三种是以新的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组织的,这种食堂好处很多,能将生产、生活、工作统一地结合起来。一般地说,平原地区以新的生产小队为单位建立食堂是最方便的,丘陵地区可以以垸子为单位建立食堂,但应有一个以新的生产小队为单位进行统一的经济计算制度。垸子太小了,应并垸合办食堂。从当前的居住条件、领导水平看,一般食堂以七、八十户或一百户左右为宜。
哪种形式好?
第二,关于食堂的形式问题。究竟哪种形式的食堂在生产上便于领导,生活上便利群众呢?就目前情况看,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卖饭不卖菜。这种食堂形式上办起了,实际上各家还在冒烟做菜。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活方式仍未彻底改变,亦未将妇女从琐碎的家务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群众评述这种食堂有四大坏处:1.社员怀疑,互闹意见;2.吃饭快慢,出勤不齐;3.各家弄菜,仍吵油盐钱;4.妇女未解放,私有尾巴仍存在。看来,群众对这种食堂是有意见的,现在有的地方正在改变这种形式。第二种是卖饭菜,不供应用水。这种食堂,虽比第一种形式有所改进,但群众对无开水、热水供应,还感不习惯。有的说:“劳动了一天,想点热水泡脚都没有,这怎么过得?”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有的地方及时改进了制度,规定每人下畈时,带开水一壶,便于在劳动中及时解渴。但是,有的食堂在供应开水时,却规定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如规定一分钱买一桶开水,这不妥当。第三种是饭、菜、用水同时供应。这是一种较高级的形式。刘集食堂就是这样办的,社员说它有五好:用水供应好,生活过得好,节约开支好,家庭团结好,讲究卫生好。
为了逐步发展第三种形式,新洲社有些食堂采用了一些办法:1.家庭私有炉灶全部拆光,公共食堂设小灶,或五户留一小灶,以备群众使用。群众对五户留一小灶有意见,说有私有尾巴;对食堂办小灶很赞成。如刘集食堂有一位六十三岁的夏海波,打了二十多年单身汉,过去病了睡在床上无人照顾,这次病了,食堂小灶给他弄了一碗肉丝面,他端着面笑眯眯的说:“我一生也只吃到这碗面,有儿子也只有这样好。”2.以食堂为单位,菜园全部集中,实行集体种菜,成立专业蔬菜队,作到自种自给,自足有余。刘集食堂一开始就集体种了二十一亩地的蔬菜,确定六人专门负责,现在不但每天能保证供应六百斤的吃菜量,而且还有蔬菜出卖。他们计划达到每户蔬菜万斤,全食堂达一百万斤,这是一个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好计划。3.在搞好集体种菜的情况下,以食堂为单位购买社员生猪,发动社员投资或者折价入食堂,作到自养自食。如刘集食堂在一月内,改善了两次生活,吃了一次烧鱼和一次蒸肉,群众很满意,生产越干越有劲。
管理制度
第三,关于食堂的一些管理制度问题。如何在吃饱、吃好,不浪费的原则下,管理好农村公共食堂,有很多具体问题值得研究解决。大体上,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实行民主管理?使食堂成为群众自己的食堂,在经济上实行民主管理,是巩固食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关键。据已有经验,有的成立了“食堂管理委员会”或“伙食委员会”,比较适宜的称呼,应是“食堂管理委员会”。一般是五至七人,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全体委员应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众,搞好食堂的管理工作。
二、如何照顾病、老、幼、妇以及各种人。刘集食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病人由食堂小灶供应面食;生孩子每月补助面五——六斤,油面一斤,油票二斤;小孩满周岁补助粮食五——八斤,油票一斤;结婚的,补助粮食二十斤;有丧事,补助粮食十——十五斤;客人,每户每年补助十二——十五顿,大家庭补助十五——十七顿;今年过年,为了照顾群众习惯,每人补助糯米四斤,油面三斤。这些补助粮食,不要国家供应,均由食堂在平日节约下来供应。
三、如何选择食堂中的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食堂工作的事务长、会计、炊事员等人,均需认真地选择,他们对巩固食堂有着重要的关系。
事务长的选择对象,应是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能大公无私的干部或积极分子。他的任务,是管理食堂工作中内内外外一切事务,即是具体执行“食堂管理委员会”的具体事务工作。
会计的条件,除了应与事务长具备相等的条件外,还应加一条,就是会写会算,应由一个非常可靠的人担任。会计应专管账,不管钱。
炊事员,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件很重很脏的活路,没有让中、贫农当,却叫地主、富农当了;还有的轮班值日。可是,群众对炊事员的选择是非常关心的,他们要求被选择的炊事员会弄饭、讲清洁、手脚勤、态度好,要有一定的技术。可见选择炊事员决不能马虎,更不能让地、富、反、坏分子当炊事员。
四、如何作好定期结账,及时公布食堂账目,是群众相当关心的问题。顾岗十一大队四小队食堂,建立了六个账目,即领粮账、收入账、支出账、日常生活账、社员往来账、固定财产账。一月公布一次。这样,反映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