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矿山用机械 钢锭轧成材
机械部门赶制全副披挂武装钢帅
新华社2日讯 全国机械工业在大量提供炼钢炼铁设备的同时,正在突击赶制一批矿山设备和轧钢设备,加强钢铁工业的两头——矿山生产和轧钢的生产。
矿山生产和轧钢生产是目前钢铁工业的薄弱环节。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要求增强矿山生产能力,开采更多的冶炼原料、燃料;另一方面也需要设备,把已生产出来的钢及时轧制成钢材。因此,迫切要求机械工业提供大批矿山设备和轧钢设备。为了动员全国机械工业职工完成这一任务,第一机械工业部已在10月中旬召开了省、市、自治区工业厅、局长电话会议,部署了这一工作。最近这个部和所属有关部门,又相继派出工作组到重点地区去,进一步检查和组织这一工作。
目前,许多省、市、自治区的机械工厂,已经紧张地行动起来。仅据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初步安排,今后两个月制造的破碎设备,就相当于今年1月到10月总产量的两倍左右。有些地方把其他企业的机修部门也组织起来,为钢铁元帅赶制矿山和轧钢设备。安东市的造纸厂、手工业社、商业部门的机修车间和修理工厂,都承担起制造破碎设备、卷扬设备、轧钢设备的任务。
承担制造轧钢设备的工厂,都把制造轧钢设备的任务排在第一位,并且自己动手炼钢炼铁、制造大型土机床,猛冲大型设备和原材料不足的难关,力争超额完成轧钢设备的制造任务。沈阳矿山机器厂职工创造了“茶壶煮猪头”的经验,用两吨电炉炼出七吨多钢水,战胜不能铸造轧钢机大部件的困难,提前完成两台轧钢机的制造任务。洛阳矿山机器厂在10月份一个月里就制造好六套轧钢机。
在赶制矿山设备特别是破碎设备方面,更形成了群众性的运动。一批手摇破碎机、马拉破碎机、简化的洋破碎机等结构简单的破碎设备,已由各地机械工厂和手工业社制造出来。无锡内燃机厂职工制造的一种“斗牛式”破碎机,只要五个人操作,可以代替一百个人劳动。一些大专学校也在积极设计和制造破碎设备。北京矿业学院采矿选矿教研组,已经设计出七种简易的破碎机,供各地选择制造。河南偃师县李村乡钢铁团自己制造成功一种吊弓飞锤破碎机,由四个人掌握,十六小时能破碎两万多斤铁矿石,比手工劳动效率提高十倍,现在他们破碎矿石已经基本上做到机械化。


第2版()
专栏:短评

坐等不得
我们的商业工作,对于处理物资缺乏的情况曾经取得了一些经验,至于在物资丰富了的情况下怎样搞好商业工作,经验还不多。今年,各地农副产品空前丰收,但是,怎样把大量的农副产品及时收购起来,调运出去,满足各方面迫切的需要,这在当前经济生活中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
有人说,钢铁、粮食“元帅”升帐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再加上收购工作插进来,这个矛盾就不好解决了,不如等一等再说。我们说,收购工作是坐等不得的,必须乘着空子插进去。10月22日中央关于突击收购和调运农副产品的指示明确地指出:在当前农副产品的收购和调运工作必须发动群众,把突击收购和经常收购结合起来,突击运输和经常运输结合起来。在大搞钢铁大搞农业同时,插入收购和调运运动,大运动套小运动,长运动套短运动。许多地区的事实证明,只要认真执行中央指示精神,依靠群众,把时间、劳动力、运输力作合理的安排,收购和调运工作是无碍于“元帅”升帐的。而且农副产品采购工作本身就带有突击性,每年第四季度都是最紧张的时刻,现在不抓采购和调运,物资会造成损失还不算,更严重的后果是将要影响广大人民日常生活,影响某些工厂的正常生产,这对于支援“元帅”也是十分不利的。
有人说,又要“元帅”升帐,又要大抓收购、调运工作,“岂不是太紧张了?”当然,在“元帅”升帐以后,呈现空前紧张的局面,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紧张是愉快的紧张,是繁荣的紧张。我们国家建设事业许多伟大的成就都证明了,越是紧张一些,就越能促使人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克服紧张的办法想出来了,新的工作规律摸着了,工作任务也完成了,紧张也便随着转化为轻松和愉快。所以,广大人民是喜欢这种紧张的,只有那些有严重右倾保守思想的人才骇怕紧张。其实,越怕紧张,工作就越被动,办法也就越少,工作上的包袱也就越背越重,到一定的时候就会转化为更不愉快更加紧张。
当前的问题,还是右倾思想作怪,他们只看到紧张的一面,却看不到紧张规律性。农业和钢铁搞长运动、大运动,商业工作搞短运动和小运动,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今年如此,明年仍然如此。认识这个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并在批判右倾保守思想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我们的收购工作就会大踏步前进。信阳专区党委挂帅,建立专门机构,召开现场会议,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基层商业部门并进行了清仓、准备磅秤、安排资金、组织运输等作法,大大加快了收购和调运进度,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参考。


第2版()
专栏:

高产周后连续高产
山西一天生铁产量等于全年任务
 安徽月底产量比高产周提高一倍
湖南日产三万多吨产量多质量好
 四川大小铁炉日产超过二十万吨
本报太原2日电 山西省提前两个月超额六十七万九千吨完成国家分配的全年铁的生产任务,钢的全年生产任务也接近完成。
中共山西省委在全国钢铁高产周以后,接着又组织了自10月25日到31日的全省以钢为纲的全面高产周。在这一周里,全省近四百万钢铁大军,奋勇地战斗在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中条山、恒山等新型的钢铁基地上,集中全力,保证重点地区、重点县市、重点乡社,以及重点企业,大大地发挥了“小土群”和“大洋群”的威力,使钢铁产量,在全国高产周的基础上飞跃上升。铁的平均日产量十一万吨,比上一个高产周增长了八倍多;钢的平均日产量一万七千四百吨,比上一个高产周增长80.7%。10月31日这一天,全省生铁产量达到六十九万四千六百十六吨(另外还有烧结铁二十二万四千三百三十七吨),比国家分配给山西省的全年六十八万吨铁的生产任务还多出一万四千六百十六吨;钢产量达到八万九千八百八十一吨,创造了全省空前纪录。31日,这一天,长治专区日产钢七万零一百二十二吨,超过了河南省信阳专区在全国高产周中创造的最高纪录;日产铁三十九万三千五百四十八吨,跃居全省第一位。全省涌现出日产万吨到两万吨钢的有晋城、阳城、长治、太原等四个县市,日产生铁十二万吨到十七万吨的有阳城、晋城两个县,日产钢一千吨到七千吨的有晋城县、巴公等八个人民公社,日产万吨到五万吨铁的有阳城、次营等十二个人民公社。
和钢铁高产的同时,山西全省煤炭产量也有飞跃的增长。
新华社合肥1日电 安徽省五百多万钢铁大军进一步巩固和发扬钢铁生产高产周的成就,在10月28日,使全省生铁产量达到一万三千多吨、钢一千六百多吨;比10月15日至21日钢铁高产周的平均日产量分别提高一倍多和六倍多。
在这场钢铁大战中,芜湖专区后来居上,在铁的产量上一跃而居全省之冠;合肥市铁的日产量已突破千吨关,钢的产量已跃居全省第一。六安专区钢铁产量分别比27日陡增一倍和两倍以上。安庆专区在这一天中,共出现了七十四个“卫星炉”,有一座零点五立方公尺的小土炉达到日产生铁二十吨。
安徽省钢铁生产取得了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在矿井和矿山上,在木炭窑旁,在交通运输线上,到处都有配合钢铁大军作战的人群。从25日到27日三天中,全省各地共开采矿石九万三千多吨、石灰石二万二千多吨、淘铁砂二万七千多吨、生产煤炭九万六千多吨、焦炭二万多吨。全省一百多万钢铁运输大军,日夜兼程,在三天之内及时把各种物资赶运到工地。现在各地正乘胜前进,决心夺取更大成绩。
新华社长沙2日电 湖南省在钢铁高产周中创造平均日产万吨铁的基础上继续前进。10月31日,全省又发射了日产生铁三万七千七百四十二吨、钢三千三百五十三吨、煤八十一万七千九百三十九吨的“卫星”,并且完成了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七吨的生铁外调任务。
在31日的高产日中,全省出现了八个日产生铁千吨以上的县。其中,涟源县最高,日产生铁一万二千六百七十七吨。有二十四个县达到日产万吨煤的水平。
湖南省31日的钢铁高产纪录,有着如下显著的特点:不是一炉高产,而是炉炉高产;不是小片丰收,而是大面积丰收;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好。这一情况标志着全省钢铁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比9月份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生铁、原煤产量不断增长,10月份全省已超额70%以上完成了国家生铁产量计划,超额145%完成了原煤生产月计划。目前,全省钢铁大军正在继续努力,力争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的钢铁生产任务。
据新华社重庆2日电 稳步上升的四川省生铁生产,在10月31日又向前跃进了一大步。这一天,全省十多万座炼铁炉和大小炼铁窑一齐点火,共产生铁二十万零三千八百五十八吨(其中一类铁为八万一千六百六十六吨,二类铁为十二万二千一百九十二吨)。
10月份以来,四川省采取“炉前整风”的办法,在六百多万炼铁大军中开展了全党全民大办钢铁的辩论。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整风,进一步增加了大办钢铁工业的信心,因此出现了全党全民钻技术和采矿、采煤、炼铁、炼焦同时跃进的新局面。全省从10月下半月起,生铁的产量、质量就不断提高。在10月份的最后一天创造了更高的纪录。
四川省这次生铁大面积丰产,是在统一调集优势的人力、统一利用煤铁资源,联合作战的情况下取得的。为了更快地提高铁的产量,各地还选择铁矿集中、品位较高和燃料供应方便的若干点,搞大窑炼铁。各地都组织大批远征军,开往矿石、煤炭丰富的地区,就地采矿,就地建窑、冶炼,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动人场面。


第2版()
专栏:编后

新的战役 新的运动
前一时期在工业方面,主要是抓钢铁的冶炼设备。现在这个任务,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解决了,需要及时转移到下一个中心任务上面去,组织一个新的群众运动。
这个新的中心、新的运动就是把钢铁工业全副武装起来:在前面这一头,抓矿山的机械化,以尽量节省人力,保证能够经常地稳定地给高炉供应矿石;在后面这一头,抓轧钢设备,把所有生产出来的钢锭都变成钢材,使钢产量的增长在生产上充分发挥效果。
机械工业部门认清了这个新形势,及时部署了新的中心工作,看得准,抓得快,称得上是“识时务”的“俊杰”。但是,仅仅机械工业部门自动起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各级党组织都认清这个形势,发动全民来抓这个中心。这样,这个中心工作才能够形成运动,才能够解决得迅速和透彻。


第2版()
专栏:

收购工作也要放卫星
信阳专区棉烟猪收购计划基本完成
黑龙江提前完成土副产品收购计划
据新华社哈尔滨1日电 黑龙江省商业部门已经提前在10月20日超额29%完成了今年土副产品的采购计划,给全省农民平均每人增加了三十多元的收入。
黑龙江省商业部门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彻底批判了“搞副业和中心工作矛盾”和“劳动力不足,副业就无法跃进”等保守思想。双城县抓住农业生产空隙,展开了十多次收购土副产品的突击运动,每次有十多万群众和财贸部门的职工一起动手,在10月中旬就超额完成了全年收购土副产品的跃进计划。合江专区把修水利的、搞草炭的、采矿的、放牧的和打羊草的群众都组织起来结合本身工作采集土副产品,解决了搞副业劳力不足的困难。黑龙江省商业部门还从生产入手,结合采购,培植了大量土副产品的货源。
本报郑州2日电 河南省信阳专区采取大放商业卫星的办法,使大购大销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在10月上、中旬短短二十天时间,全专区已经完成第四季度农副产品采购计划的82%,物资供应计划的62%。到20日止,今年的棉花、烤烟收购任务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活猪收购任务也基本上完成。
根据信阳专区的经验,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是大放商业卫星的关键,而活生生的事实则是最有力的思想批判。
10月份是大搞钢铁,深翻土地,秋收秋种最繁忙的季节。中共罗山县委在9月初只顾抓钢铁抓农活,把商业采购工作挤掉了,在全专区财贸系统竞赛中被插上白旗。为了拔去白旗,县委会决定利用钢铁、翻地的间歇时间,开展突击收购日。具体规定收棉、活猪、鲜蛋、麻的日期,全党、全民动员,结果一天便完成了全年棉花、麻的采购任务,鲜蛋、活猪采购工作也大大加快了进度。在全专区——跃成为最先进的红旗单位。
河南信阳专区商业工作大放“卫星”的经验之一是组织辩论解放思想。在中共信阳地委的领导下,各县都以“人家能放卫星,我们能不能放卫星?”、“粮食钢铁能放卫星,商业财贸工作能不能放卫星?”为题,进行辩论。分析人民公社成立和财贸体制下放给采购工作带来的有利条件,批判各种右倾保守思想。到10月11日前后,便在各地掀起大放商业卫星的高潮。全专区11日到15日农副产品采购量,和上五日相比:棉花增加四倍多,烤烟增加三十倍,生猪增加七倍多,鲜蛋上升三十四倍。其他碎铜烂铁等都有成倍增加。
其次,要像放钢铁“卫星”那样,书记挂帅,全民动员。放商业“卫星”事前要作好准备工作。县级商业部门要提出放“卫星”的规划,以便于党委全面安排各项工作。要层层建立指挥部,由党委书记挂帅。同时要组织宣传队,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放“卫星”的具体日期、要求和注意事项。基层商业部门要进行清点仓库,安排资金,转账手续、运输等。此外,商业、财政、银行等部门还必须加强协作。
第三,必须依靠群众自己验级、自己收购、自己运输。把采购物资集中到人民公社仓库后,仍由群众自己看管。看管员对国家负责,保质保量。商业部门就仓验收,手续简便。


第2版()
专栏:

四大钢厂夺红旗
电炉利用系数大连超过本溪
平炉产量上钢三厂仍然领先
据新华社上海2日电 上海两大钢厂的平炉车间在争夺炼钢高产红旗的竞赛中,10月份同创奇迹。连续两年多保持平炉高产红旗的上钢三厂平炉车间,10月份的平炉利用系数达到十七点零四六,打破了他们在8月份创造的十四点二二五的全国最高纪录,继续在全国领先。紧追猛赶三厂的上钢一厂平炉车间,这个月的利用系数从9月份的八点四六三跳到十五点七四八,也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两个车间都超额完成了10月份的国家计划。
这场夺红旗的竞赛,在10月份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在10月上半月,上钢一厂的平炉利用系数曾赶过三厂,一路领先。面对着这一情况,三厂平炉车间的工人们又紧张又焦急。他们原来是“班班抓、炉炉抓”,现在又提出“分分抓,秒秒抓,斤两也要抓”。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每炉钢的产量很快就从过去的三十多吨提高到四十吨以上,高的达到四十五吨。冶炼时间也缩短了。这样,这个车间下半月的利用系数很快就从上半月的十四点二六上升到十九点六六,赶过了上钢一厂。全车间钢的产量,在这个月第一次突破了万吨大关,比计划多生产四百八十八吨钢。
上钢一厂平炉车间在“学三厂,赶三厂,超三厂”的口号下,抓紧每班、每炉的生产,一分一秒的时间都不放过。车间领导干部也改变作风,搬到紧靠平炉的调度室办公,不分日夜地和工人一起研究生产。这样,10月份这个车间每炉钢产量就逐步由四十多吨提高到六十吨、六十五吨、七十吨,高的达到七十六吨,平均日产量达到四百八十五吨,超过9月份的一倍以上。
新华社旅大2日电 连续三个月保持全国电炉炼钢高产红旗的大连钢厂,30日创电炉利用系数六十三点一七的最高纪录,超过了本溪钢厂10月21日创造的六十二点五的全国纪录。
大连钢厂9月份电炉利用系数是三十六点九七,在10月15日到21日的高产周里,日平均利用系数上升到四十点二。30日创造的纪录又比高产周高出了二十二点九七,和9月份的水平比较,电炉的产量增加了70%多。这一天,这个钢厂的“青年二号”炉电炉利用系数高达七十七点三三,超过了本溪钢厂“卫星号”青年炉10月28日创造的七十四点四五吨的全国青年炉最高纪录,跃居全国青年炉首位。


第2版()
专栏:

活跃在深山荒野里的苏联专家
新华社记者 吕新初
苏联地质科学家在中国完成了任务以后,已经回到他们的祖国去了。但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是经常谈论起他们;不论在紧张的工作中或者在公余休息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缘由、许多事物和景象触动他们想起专家们对我国地质科学无私的帮助、深挚的友谊以及艰辛踏实的工作精神。
还是在1956年的时候,苏联地质学家别捷赫金院士看到中国急需发展矿床科学和锰矿的开发、研究工作,苏联科学院便派了著名的专家苏斯洛夫、安特罗申科夫妇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帮助工作,并且带来了许多矿相和锰矿的标本、图片、资料。两位专家帮助地质研究所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矿相实验室,使锰矿的研究工作大大推进了一步,并且开办了两期训练班,平时还帮助培养研究生。他们对于研究生的学习计划,都要一字一句地修改;同学生谈话时,他们总要充分作好准备,事先起好稿子,并且要修改好几次,然后才谈。别人有问题向他们请教,他们常常不立即答复,而要经过仔细研究考虑后再作出极其负责的答复。有一次,苏斯洛夫被邀请作关于锰矿的报告,他的讲稿反复写了三次,有一天他准备到半夜两点钟,他还要把他的爱人从床上叫起来对他的讲稿提意见。他们出差到野外去,几乎每晚要在帐篷里开夜车。每次上山调查研究后回到帐篷里来,还要给当地的地质勘探队作报告、解答问题和鉴定矿石标本。今年安特罗申科到河南鲁山地区去工作,一天从山上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吃了晚饭开过会,已近十二点钟,那时还有一些勘探队和找矿的群众要向她汇报情况,随同她一起工作的中国地质学家努力劝她休息,但是专家自己却不顾疲劳,坚持在当晚听取汇报和解答勘探队和群众提出的问题。
大地构造专家西尼村教授在野外工作的时候,把应该休息的时间都安排在火车上;下车以后,把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真正做到了“分秒必争”。1956年他回国前,刚结束了野外调查工作。他立即利用从北京到满洲里的在火车上的两天时间,把调查材料整理出来寄给地质研究所应用。
地质学家弗拉索夫通讯院士和别乌斯教授在中国一个半月的野外工作中,为了不使招待人员麻烦同时为了和中国朋友打成一片,不肯吃西餐,经常和中国同志一起吃中国饭,有时给他们预备了西餐,他们还要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在深山中工作的时候,供应细粮和副食品比较麻烦,他们就主动要求把土豆地瓜当饭吃。最近他们两人去东北工作,晚上借宿农民家里,两人睡在一个炕上,因为身体太长,脚露在炕外,因而只好横过身来顺着炕睡。他们不但不埋怨这种不舒服的生活,反而打趣地对一起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说:“我们俩人好像结婚一样”。
8月初来中国帮助调查研究柴达木盆地盐湖的苏联天然盐专家列别希柯夫教授,是一个上了年纪、怕冷怕风、又是有病的人。为了帮助中国开发自然资源,他生病刚好,就立即出差来中国,不怕艰辛,不顾个人的健康,在柴达木盆地工作了两个多月。他和中国科学家一起,在海拔四千多公尺高的阿萨图地区冒着大风大雪工作,那里气压很低,他常常被窒息得喘不过气来。盐湖地区道路崎岖不平,骑马或坐汽车都很颠簸。列别希柯夫教授有十二指肠疾患,一受震动就要疼痛,但是他仍旧和中国科学家一起坚持着工作。他的联系实际的精神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他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他的科学研究迅速推动生产。他对于中国生产建设中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相当了解,他特别注意去发现和研究中国所缺少的矿产资源。例如对于某种矿产,他指点了重要的找矿线索。他告诉中国科学家:凡是有这种矿的地方,都有一种指示植物。这对于我们今后探寻和开发这种国家迫切需要的矿物很有帮助。他在某地公路旁边发现了芒硝矿,他知道这是中国所需要而且缺乏的资源,他就建议中国科学家注意研究开采。
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时间是短促的、有限的,但是他们留给中国人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是中国人民永久不会忘记的!


第2版()
专栏:跃进橱窗

玻璃钢自行车
这辆用玻璃钢做的自行车,是天津市玻璃厂试制出来的。这辆车子全车的主要部件都是用玻璃钢做的。因为玻璃钢强度大,分量轻,对一般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强,所以这种自行车轻便、耐用、不生锈。(附图片)


第2版()
专栏:跃进橱窗

塑料椅子
天津百货采购供应站和天津第一木器生产社合作,用聚氯乙烯人造革和硬管,制成一种式样美观,搬动轻便的塑料椅子。这种椅子柔软有弹力,聚氯乙烯硬管不怕水,所以较木制的椅子坚固耐用。(董智敏)(附图片)


第2版()
专栏:跃进橱窗

活领活袖男衬衣
北京公私合营大华衬衣厂,新近设计了一种活领活袖男衬衣,并已大批生产,供应市场。这种衬衣是根据领、袖易脏和经常磨损的特点设计的,附带领子、袖子两份,可以随意掉换,洗时方便,平整时省力,耐穿率比一般死领死袖衬衣高一倍,但价格比一般衬衣只高20%左右,既省钱又节约棉布。


第2版()
专栏:跃进橱窗

防雨花布
最近在上海试制成功一种防雨花布,颜色同普通花布一样鲜艳美丽。穿上这种花布衣服,下雨天就用不着穿雨衣。·万能缝纫机·
最近,上海公私合营协昌缝纫机厂制成一种新型的无敌牌万能缝纫机。
这种缝纫机,外形美观大方,机上配有特制的“凸轮”,能自动绣出六十种美丽的花纹,还能锁边、钉纽、锁眼、缝衣褶等。
这种缝纫机上还可以安装小型的电动机和照明电灯,适合于家庭使用。


第2版()
专栏:跃进橱窗

雪花毛线
北京清河毛纺厂最近生产了一种雪花毛线。这种毛线是以两种深浅不同颜色的批线拧合而成的。用它织成毛衣,像落上一层雪花似的,十分雅致。


第2版()
专栏:跃进橱窗

活海绵大元宝雨鞋
天津市第一橡胶厂在大跃进中新制成一种灯塔牌活海绵大元宝雨鞋。这种鞋是在大元宝雨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外观,由正底改为反底,将原有鞋楦稍微加肥,适合脚形,另外加一层活海绵。因而,这种雨鞋夏天穿不烧脚,冬天穿可以保暖。鞋的样式也美观大方,而且舒适合脚,坚固耐穿。


第2版()
专栏:

鹿寨英雄
本报驻南宁记者
在湘桂铁路鹿寨车站下车后,举目便可看到对面长古岭上,横排着一幅巨大的标语:“钢水沸腾,铁水奔流,英国服输,美国低头。”在长古岭的北面,是大阳、中渡、英山、响水等钢铁基地的营盘。白天,满山遍野都激荡着山歌声、刀斧声、矿坑爆破声、车轮辗轧声和广播鼓动声;一到夜间,到处火光熊熊,汽灯、马灯、火把、手电,成串连片,千人万马越战越酣,真是美丽而壮观。
飞虎营大战四十八?
长古岭上有个四十八?。荒草杂木,漫山遍野。解放前曾是野兽、土匪潜伏的巢穴。现在,柳江县飞虎营,一千二百一十五名战士扎营山下,不到半月就把十五个山?改变成为柴炭基地。英雄公社的韦绍群曾经烧过十多年炭,他以为到工地上一定是日夜守在炉旁拉风箱,要不就是握着虎头钳,噙着通红的铁块来回奔忙。谁料这次恰好又分配他烧炭,于是,他心里总在打转:过去烧炭,现在还烧炭;烧炭算什么钢铁生产?不久,工地上开办了业余红专学校,他和其他战士在学校里通过鸣放辩论,才认识到伐木烧炭是炼钢铁重要的一环。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干劲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英雄公社参加飞虎营的六百多名战士,一共只带六十二把刀斧,许多没有分到刀斧的,就爬在山坡上用手扯;用破锄头劈;挖炭窑没有利器,就用尖木头撬土,许多人的手心和脚掌虽然磨出了血泡,但谁也不感到劳累。听吧!东山上唱道:“上山砍柴不用刀,全凭脚踢手来摇;不信你来跟我看,一人干来十人挑。”一会儿西边山上唱道:“全体战士急行动,赛过悟空闹天宫;只要大家拼命干,卫星上天有保证。”就是这样,只用十来天功夫,便闹得柴草满?,炭窑遍地。过去烧一窑炭需要八天,逐步缩短到五天、三天,最后只用17小时。
舍掉家园取矿石
哪里有矿石,哪里有燃料,就在哪里炼铁,这是鹿寨钢铁大战中的一条经验。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英山人民公社六末村,地上地下全是品位很高的富矿。要矿呢还是要房屋?舍掉房屋挖矿石能行得通吗?就在去年,村里的社员为了几十株黄皮果树,还闹着要退出农业社,但是,今天却不同了。六末村的公社社员们,在一次动员会上,只经过一小时的商讨,便异口同声地说:搬!17日清晨,他们就把屋顶掀掉,分别迁移到官桥,独寨等村居住。当日,人们就地挖矿,利用原有房屋墙壁,做成九个大土窑,装上矿石和燃料,点火炼铁。20日夜晚,在卢春华的三间房屋基地上出了头一窑铁。这一窑共装六千六百吨矿石,出铁两千多吨,另有烧结铁两千多吨。人们敲锣打鼓写着“房子铁”三字插在铁堆上。卢春华笑眯眯地说:“我为钢铁大战奔忙,我的房屋也为钢铁大战出了力!”
大土窑和“小土群”
在全县八个钢铁基地上,最吸引人的不仅有成群的小土高炉,还出现了一片一片的在过去炼铁史上没有见过的大土窑。这些大土窑中绝大多数是石灰窑式的窑炉,也有把旧房屋、碉堡、炮楼加以改造利用炼铁的,还有利用矿坑、山谷和渠道来筑窑炉。总而言之,凡是能利用来烧窑的东西,都被群众武装起来了。全县新建的八千多个炼铁窑,大部是这种大土窑,平均每个窑的容量是五十吨。当指挥部发出号令:洋炉、土炉、高炉、低炉、大窑、小窑一齐点火,统统冒烟。霎时间,真是到处红通通,遍地热烘烘。四十八峰有个山谷式大窑,窑身两边全是山岩,前后两端砌起窑壁,中段通风孔,下留出铁口和出渣口。装料时,一次就吃下三万来吨矿石和木柴。一下就吐出九千多吨生铁和烧结铁,比几百个小土高炉出的还多。响水工地上新出现的一座矿坑大窑,面积将近一亩大,深约三丈,坑下设有网形火道和烧火口,上有六个烟筒,仅矿石就装填了五万吨,一次能出三万吨铁和烧结铁。战士们称它为“天下第一窑”,两旁贴了一幅对联,上联写着:一个土窑铁水淹没英伦岛,下联是:大放卫星浓烟遮盖美国天。群众这种敢想敢作、力争天下第一的雄心大志,真使风云变色,山河崩裂。
钢铁战士们对紧张愉快的工地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厚的感情。柳江县英雄公社社员韦春修,情意深长地说,像这样欢腾热闹的大乐园,在世上往那里找!他愿把老婆孩子接来,在工地上住一辈子。(附图片)
鹿寨县铁矿处处有,钢铁基地遍山野。   新华社记者 谭志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