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劳动就业的门路是广阔的
本报评论员
目前,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失业和无业的人要求就业。国家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那些就业门路?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党和国家,对劳动就业问题一贯是十分重视的。全国解放初期,社会上大约有三百万失业者。国民党反动统治机构的几百万人员也面临失业危险。党和国家对于国民党机构遗留下的旧人员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使他们免于失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职工人数已经从解放初期的大约八百万人增加到1956年的二千四百多万人。其中经过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的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青年就有四百万以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安置。劳动就业的人数和增加的速度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各国也是少有的。这种成就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任何对劳动就业抱悲观、怀疑的态度是没有根据的。
但是,这绝不是说目前在劳动就业方面已经毫无问题了。劳动就业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国家全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原有经济基础十分落后,目前生产水平还不高,因此企业、事业单位吸收人员的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我国是六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据估计,仅中等以上城市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青年就有一百万人左右。第三,社会上原来还剩下一部分失业无业人员。这样,每年要求就业的人数,就超过了可能就业的职工人数。由此可见,要想在最短时间内由国家安置全部要求就业的人,显然是不可能的。要求把所有失业无业人员都安置在城市和工矿区,当然就更加办不到了。
城市中的失业和无业人员应该从多方面寻找就业的门路。今后解决劳动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农业生产。家在农村的,可以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家在城市的高小和中学毕业生,也可以到农村去当有文化的农民。最近各地动员部分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也是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方面。此外,如街道托儿站、文化技术补习班等等,都是很好的就业途径。
劳动就业的门路是广阔的。但是,目前有一部分失业和无业人员有单纯依赖政府和要求过高的倾向。他们要求只在本市不去外地;只愿做固定工作,不愿做临时工作;只愿从事脑力劳动,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只愿做轻活,不愿做重活;只愿做干净活,不愿做脏活;只愿做待遇高的工作,不愿做待遇较低的工作。有的人百般挑剔,长期无法分配他的工作。北京市有人甚至被分配过十三次之多,仍不接受工作。显然这种情况是从多方面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重大障碍。各地劳动部门应该向这些人解释清楚。各地的报刊和热心的社会人士,也应该协助政府做好这件工作。要对这些人讲: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受劳动的权利,政府也有责任安置失业无业人员就业,谋得生活出路。但是,每一个失业无业人员更有责任接受政府的分配,同时积极自谋生活出路,协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那种单纯依赖政府的等待思想是错误的。同时应该对他们讲清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分工的不同,各种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受到尊重,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是多方面的,各人就业条件又各不相同,因此,就业的途径也应该从多方面去开辟。有些人可以在本市就业,有些人需要到外地就业,有些人要作工人,有些人要作农民,有些人要从事文教卫生工作。只讲个人主义不讲集体主义,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品德不相符的。
从各地的材料中看出,目前向劳动部门登记要求就业的,有一部分实际上并不是失业人员。其中一种人是根本没有就业条件的;一种是已经找到了职业的人,因为不满意现有职业要求改行。据上海市去年12月的调查,已登记的失业人员中,现在是小商小贩、临时工和从事主要家务劳动的占50%以上,身体残废和年老体弱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占16. 9%,有就业条件的仅占30%多一点。其中全家失业的为数更少。其他城市情况也与此类似。由于失业人员登记不够切实,便造成了失业人口过多的假象。因此,各地对失业登记人员作一次清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生活来源的人,不是就业问题,而是应该和过去一样,由当地民政部门进行救济。对于已经有了职业的人,应该教育他们安心生产,不要改行。对于从事主要家务劳动的妇女,应该动员她们管好家务,教养好子女,使自己的亲人安心工作。只有具有劳动条件又无职业的人,才能够算做真正的失业人员。至于个别的全家都没有职业的人,劳动部门在介绍就业的时候,则应当在同样的条件下给以适当照顾。
今年1月间,国务院指示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私自招收人员之后,还有一些单位私自到农村乱招人。据安徽、南京、山东和北京等地检查,仅今年第一季度就招收了五千多个农民。还有的单位多方设法为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办理转移户口手续,冒领粮票,或阻碍农民还乡。这种行为,不仅引起农民盲目流动,影响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而且也影响城市失业无业人员的安置。这种作法同动员城市失业无业人员参加农业生产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全局的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应该立即纠正。各个地方的农村干部,特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干部,也应当配合政府,向农民进行教育,劝他们安心生产,不要盲目流入城市,以免徒劳往返。
总之,虽然今年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停止招收工人,但是失业无业的人只要根据各自的条件积极寻找就业门路,大多数是可以找到适当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逐渐缩小。今后各企业事业单位仍会按着需要有计划地招收一部分人员。在我们的国家里,劳动就业问题一定能得到完满的彻底的解决。对于这一点,应当充满信心。


第4版()
专栏:

人民政府关心失业者
北京等地又有二万多人找到了工作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各地劳动部门在各地党委领导下,根据中央“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加强思想教育”的指示精神,积极组织无业失业人员自谋就业门路。仅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厦门等五个城市就有两万七千多失业无业人员谋得了生活出路。
北京市劳动局从今年2月提出协助失业无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以来,先后在前门等六个城区和东郊区,组织失业无业人员、烈军属、贫苦市民、职工家属六百五十四人,成立了十八个各种性质的服务组。组员收入较好,修理组平均每人每天最高三元,最低一元五角;加工组和服务组,每人每天收入三、四角到二元不等。很多组员就业条件差,另找工作困难,现在有了工作机会,情绪很高,很感激政府。如西四区的金彦斌参加电工组后,五十多天收入一百三十多元;爱人有病,组里还从公益金中补助了他一些。他感动地说:“我要好好报答政府的恩情。”组织无业失业人员生产自救以后,政府也减轻了负担。西四区看自行车组的十二个人当中,五十岁以上的有八人,四人有严重疾病,原有十人受政府救济,每月补助八十五元,现在大部分已经不需要政府救济了。
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市十二个区采取各种办法,解决了全家失业、生活困难的四千三百多名失业人员的生活出路问题。有的组织失业人员为企业回收废品,有的组织他们从事家庭副业,从事码头、仓库、工地、企业的零星装卸、搬运工作。东昌区组织了三百一十四人到上海钢铁三厂拣煤渣、拣废铁、筛莹火石、敲耐火砖、拣氧化铁,每人每月能收入三十二元到四十五元。
武汉市有的失业人员,组织了小型劳动队,承担搬运公司不能做的零星装卸运输任务。旺季时期,每个男工每月收入七十元,淡季也可收入二十元。
到今年4月份止,南京市已经有一千七百名失业人员分别参加了造草纸、打草绳等工作。政府还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无业失业人员疏浚玄武湖、金川河,解决了一两千名壮工八、九个月的生活问题。此外,他们还准备组织一千五百多户参加农业生产,组织一百多人拉三轮车。
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各种生产自救组织同手工业、社会福利事业的分工和配合等等,各地劳动部门也正在研究解决中。(鄢冕周)


第4版()
专栏:小统计

小统计
△据不完全的统计,1945年十个大城市中失业工人有四十七万人,1947年又增至百余万人。
△1943年是伪满各种生产最高的年份,这一年仅在哈尔滨、齐齐哈尔、鹤岗三市即有乞丐二千七百多人,公娼四千七百余人。
△解放后从1950年到1956年,劳动就业的人数达一千三百万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已经基本上得到安置。
△上海在解放前的八十多年内,产业工人只有五十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各工业系统陆续吸收的新职工就有四十六万人。
△上海过去是全国失业人员最多的城市,解放时失业人员有四十二万多人。到去年年底,向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员已减少到十二万六千多人。
△北京从1950年7月到1957年6月,经过政府介绍就业、自己找到工作或生活出路的达二十万人。


第4版()
专栏:

上海市劳动就业成绩很大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在工作
今后就业方向主要是参加农业劳动
据新华社上海17日电 在解放后短短的八年中,上海有八十万人有了职业,其中有二十多万人现在正在外地参加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在上海本地工作的五十三万就业人员中,工业方面占了四十六万人。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上海就业总人数已达到二百三十九万人,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工作。
上海过去是全国失业人口最多的城市。解放以来,全市登记的失业人员累计有六十七万一千多人,其中四十二万三千人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这几年来,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帮助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条件,使具备就业条件的人员绝大部分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中一部分参加了农业生产,还有一部分支援了外地的建设事业,使上海的失业现象大为减轻。到1956年底,已向劳动部门登记而尚未就业的失业人员已减少到十二万六千多人,其中约有一半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妇女以及小商小贩和从事季节性工作的人,对这部分人来说,实际上已不需要另行安排工作了。
目前,上海除了还有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员以外,新生的需要就业的劳动力逐年增加。上海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决定今后劳动就业方向主要是参加农业劳动。今年上海就动员了八万多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失业人员。另外,有关部门最近正在积极指导需要就业的人从事手工业、服务性行业和家庭副业劳动。


第4版()
专栏:勘探喜讯

长白山区发现新矿藏
本报讯 地质部沈阳地质局今年在长白山工作的一一七普查队,在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下,普查了从大连到哈尔滨铁路沿线以东漫长山区里的矿藏。他们在本溪某地发现了四条铅矿脉和三条铜矿脉。其中有一条铅矿脉长约三百七十公尺,品位很高,估计储量可以满足工业部门的开采要求。铜矿脉最宽者达四公尺,最长的有二百公尺。他们在复县某地还发现了四条铅矿脉,总厚度达二十公尺,最宽者达二点五公尺。在临江某地查明了一处有厚的富铁,储量很可观。 (王树修)


第4版()
专栏:

衡阳探矿机械厂
即将全面投入生产
本报讯 新建成的国营衡阳探矿机械厂,就要全面开始投入生产了。
这个工厂是用苏联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式的机器装备起来的,全厂的技术装备都是机械化,这是中南地区第一座机械化探矿机械厂。它将来生产的大、小型钻机和探矿机械零件、柴油机机械零件,除了供应湖南省勘探队外,还要满足中南地区以及贵州和云南等省勘探队的需要。


第4版()
专栏:

荣昌煤矿提前投入生产
本报讯 年产二十一万吨的四川荣昌煤矿一号斜井,已于8月2日投入试生产。这对新建矿井是从1956年2月4日开工的。按原计划应在1958年第一季度移交生产,现在却提前半年投入生产。预计今年可产原煤四万吨,供给成都、重庆、内江等工业和民用煤的需要。


第4版()
专栏:

包头市兴建水泥制品厂
据新华社包头18日电 包头市在16日动工兴建一座水泥制品厂。这个工厂是为支援包钢建设而兴建的。
这座新建的水泥制品厂,准备用九十五天的时间完成全部建厂工程。那时,这座工厂每年就可以生产各种不同口径的水泥管七万二千多公尺,和可以供架设一百五十公里的高压输电线的水泥电柱。


第4版()
专栏:

长江中游一条经济航道开放
据新华社武汉18日电 长江中游一条重要的经济航道正式开放了。从7月下旬起,行驶在长江中游干线的各种拖驳船队自汉口上驶至城陵矶以后就不再溯江上航,而改道向南驶入洞庭东湖,再沿着连贯洞庭湖和长江的松滋河进入宜昌以下的长江江面。长江航运管理局所属汉宜、汉渝等线船队因为改走这条捷近航道,上航时间普遍缩短了一天,缩短航程13%左右(约四十九公里)。同时,因为这条航道的水流较缓,船的航速也比走长江快。这个局预计今年这条航道还可以开放一个多月,连同已经开放的近一个月在内,预计船队因为走这条航道可以为国家节约煤一千二百多吨,增加运费收入四十多万元。


第4版()
专栏:

问题发现得早解决得快
鞍钢许多厂矿建立领导干部深入群众的制度
新华社鞍山18日电 鞍钢许多厂矿贯彻边整边改精神,积极改进工作。
这些厂矿建立了领导干部深入群众的制度,到车间和职工宿舍去帮助解决问题。第一初轧厂的中共党委书记深入车间以后,发现通风机不送冷风反而吹着热风,他立即要设备助理进行修理。这个问题过去三个月没有解决,现在一个上午就解决了,工人非常高兴。
鞍钢最近还抽调十九名处级干部充实厂矿的领导,厂矿企业也将一部分工段长放到班组中去加强基层领导。鞍钢十个职能处的领导干部也带领了十个检查小组,深入到炼铁厂、第二炼钢厂、大孤山铁矿等生产成绩优良和存在困难的厂矿去,帮助总结先进经验和解决生产关键问题,推动了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
现在,各厂矿都开始注意了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大石桥镁矿等单位还在职工宿舍中设立了人民接待室,规定行政和党群领导干部轮流接待职工,解决职工提出的各种问题。
鞍钢领导干部还注意解决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问题。今年由国家投资和利用公司、厂长基金修建的十六万多平方公尺职工住宅,目前正在加速兴建,完工以后,可以容纳五千多户职工居住。各厂矿的福利工作也都有些改进,他们给换班的工人设置了床铺,使工人可以得到休息。工人食堂增添了菜的花样,有的厂矿并且建立了营养食堂和回族食堂,这些都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第4版()
专栏:手工艺品介绍

陶中珍品
——介绍云南建水的细陶
本报记者 章皆淳
“陶中珍品”四个字,云南建水的细陶是当之无愧的。它质地坚硬,色泽美观,还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用这种汽锅蒸出来肉类食物,汤清味美,放在原锅里,可以保持很久的时间不走味、不变坏。云南省备受中外人士欢迎的名菜“三七炖鸡”、“虫草炖鸡”和“清炖鸡”等,就是用建水的汽锅炖的。用这种细陶壶来沏茶,味道也特别清香,保存过夜,茶水还是甘美可口。用这种细陶花瓶插花,可以养得特别久,在普通花瓶中可以保持一天的,它可以保持两天;普通花瓶可以保持三天的,它可以保持六天;要是插上桃花,还能结上小桃。这种细陶质坚如石,能耐强酸的腐蚀,所以也非常耐用。
这种陶器的制作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技术要求也高。在原料方面,除主料红土外,还有黄土、白土、青土和紫土等。黄土性硬,白土性粘,青土音好,紫土色美,五者配合得宜,细陶就能“坚如铁石、音似金玉、色泽古雅”。在做成陶坯后,俟稍干硬时再经过一道平整的工序,然后再刻上书画,填上白土。在窑中烧时,还要扣在粗陶器内,以免火苗透到。出了窑,在别的陶器就算是完工了,它却还只是半成品,后面还有一道最费工的工序——打磨。烧好的陶器,先用粗砂石把外层火皮磨去,再用细砂石磨清火丝,最后擦上一些香油再用亮光石打磨,一直磨到能照见人影为止,如果不怕费工,再磨上几十天都行,反正是愈磨愈漂亮。
这种陶器解放前就在万国商品展览会上得过奖,1955年1956年又曾两度参加了出国工艺美术展览,并都得了出国展奖金。建水陶器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起初只做一些茶壶之类的粗陶,一百多年前有人开始做大烟斗,到1849年,有一位名叫潘金怀的制烟斗能手,才开始用细陶做出一些用具。之后他又和一位名叫张好的制粗陶的能手合作,做出汽锅、花瓶、茶壶等等用具。接着他们又和两位书画家——王免璋、王完兄弟合作,把建水细陶的技艺又提高一步。1918年以后,向逢春兄弟继续制作细陶。现在这种陶器已可说是种类繁多了。在色调方面,除常见的古铜的枣红的和若红若紫的暗黑外,还有洁白雅致的白陶和大理石一般的彩陶等。在器物方面也已生产到四十多种。向逢春的技艺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只要订货的人讲出所需要的式样来,他就做得出来。
在解放前,这种陶器的产量非常少,除向逢春家外,其余的七家都是在雨季才做一些。抗战时期,驻云南的国民党军官是主要的买主。抗战胜利后,因为没人要,几乎全部停止了生产。1952年才恢复生产。1956年陶器生产合作社成立后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现在除打磨加工的一百五十六个社外妇女不算外,有三十六人专门从事这一生产(烧窑的不计在内),年产两万多件,还是供不应求。(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天津开埠九十七年
新华社记者 尹崇敬 黄军 蒋先凡
渤海湾的波涛,在一个世纪以前也像今天一样汹涌澎湃,起伏万丈,大沽口的炮台巍然矗立,但那时候的中国,是没有力量阻挡住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的,所有外来船只可以不经任何手续一直开进祖国北方的门户天津港。今天的天津港可不同了,它已成为祖国一个庄严的门户,一切外国的船只,到大沽口外就得升起我国的五星红旗,我国边防检查人员、港务监督人员、海关人员和检疫人员组成的“联检队”登轮检查以后,发给一面通航旗,才由我国的引水员引进港。
天津是1860年清政府被英、法帝国主义的联军打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时开辟为商埠的。从那时起,外国商船一艘艘地开进来了,外国银行、贸易行、轮船代理行、油库、仓栈以及商品检验公司等,相继设立起来,他们贪婪地吸吮中国人民的血液膏脂。据天津海关保有的从1861年开关到1948年解放前夕为止的全部历史年册记载,这八十八年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天津港从中国农村掠夺去的棉、麻、花生、羊毛、猪鬃、皮张、蛋品、煤炭、食盐、花边、地毯等珍贵的农、畜、矿产品和手工艺品达六万多船,如果把这么多船只首尾相连排起来,可以从天津一直排到香港。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掠取去大量价格极为低廉的原料,加工后再运来我国倾销,再加上大批毒物——鸦片的输入,使天津港的对外贸易形成连年入超。八十八年间的入超总数达十二亿多美元(大量的走私尚未计入)。这种情况在天津解放以后的第一年——1949年就根本改变了,八年间进出口的贸易额基本上保持了平衡,还略微出超了六千多万美元。
天津港从开埠时起,海关大权——祖国大门的钥匙就给帝国主义掌握去了。他们管理我国的关税,一切货物入口只得“值百抽五”,而且所谓在华外国人需用的许多奢侈品如香水、首饰、皮鞋、雪茄烟等等还一律免税。这种情况直到1949年天津解放后才根本改变。从天津开埠九十七年来进口物资结构的变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港口在我国经济生活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这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61年到1920年,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各帝国主义统治时期,这六十年所有海关年册的进口货表上,最前面的第一栏总是鸦片,表上还美其名为“洋药类”;第二个时期从1921年到1948年,主要是蒋记、汪记国民党和日、美帝国主义统治时期,这时鸦片以走私方式进口,进口的主要商品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品,奢侈品;第三个时期从1949年以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时期,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建设物资占了最主要的地位。
天津解放以后,出口商品的结构也起了重大的变化。解放以前天津港出口的商品几乎完全没有现代机器工业的制品,从1953年开始,天津市对外贸易局才第一次在出口商品分类表上划出工业品作为独立的一项,当年工业品的出口价值占了出口商品总值的6.81%,今年上半年已占到36.36%,超过农产品、矿产品、畜产品、土特产品而跃居首位。据不完全的统计,解放以来,天津口岸变进口为出口的工业品已达二百七十种之多,其中还有一些是被资本主义国家列为“禁运”物资的,如甘油、赤磷等。
在各帝国主义的摧残下,在天津最初兴起的工业只是一些为农畜产品出口作简单加工的行业,后来,设立了造胰、火柴等少数现代制造工业。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英、法、日本等国先后在天津设立了工厂企业,就地摧残中国民族工业。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无暇东顾,天津的民族工业才获得一些发展的机会,一些较重要的工厂,如恒源、北洋等纱厂,久大、永利化学公司,寿丰、福星等面粉厂,仁立、东亚等毛麻纺织厂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我国年青的民族工业立刻就垮了下来。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天津所有工业几乎都为日本人所占,或被迫为日本作军事加工,同时,日本人还在天津作了大量投资,据现有资料表明,1936年日本在天津的工业是一千九百三十四户,1940年就增加到六千八百六十六户,天津的经济完全被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了。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又如排山倒海之势倾销到天津市场上来,品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都是空前未有的,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天津的民族工业在这强大的压力下,已无声无息了,据统计,从1947年到解放前夕,天津市机器制造业从三百六十三户减少到二百一十九户,铸铁业从六十八户减少到四十七户,五金冶制业的五十二家中,开工者仅有二十余家,九十七户的染整业也只有二十户开工,六十三家橡胶厂,大部停工。
解放以后,天津工业才获得了新生。1952年,几种主要产品如钢、棉布、电、棉纱、面粉、卷烟等,都突破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纪录,其中钢增加了二十七倍多。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给天津工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天津地方工业在原基础上新建和扩建了四百多个工厂,总投资额相当于解放前几十年所积累的固定投资总值的二点五倍。许多过去空旷的地方,现在出现了栉比相连的新工厂,一些过去并不引人注意的小工厂,现在也矗立起大烟囱。现在这些新建和扩建的工厂中,正在生产和试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钢材、工作母机、电子仪器、手表、照相机、玻璃纸和高级农药等。据天津市统计局初步计算,1956年天津市工业生产总值比抗战前的1936年增加了八点三三倍,比解放前的1947年增加了五点七二倍。
今年是天津开埠的第九十七年了,解放以后八年多的天津比之解放以前八十八年的天津所起的变化是如此巨大。这一切的变化是怎样得来的?人们不必解释就会得出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斗争得来的。但是,近来很有一批丧心病狂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硬要抹煞共产党领导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好吧!让他们到天津来看看吧! (新华社专稿)(附图片)
今天的新港一号码头 新华社记者 梁一丁摄


第4版()
专栏:

兰州热电站
黛亚夫摄(甘肃日报社稿)
兰州热电站是苏联帮助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一座高温高压电站。自1955年12月动工兴建以来,由于采用了苏联最新技术——组合安装的方法,仅用约一年零十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复杂的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的安装工程。
这座电站第一期工程全部投入生产后,发电量比1949年兰州电厂的发电量,增大一百二十倍。这座大型电站,将来除供兰州新建工厂足够的电力、蒸汽和开水之外,还能供应永登水泥厂、白银市等用电。图为落成后的兰州热电站外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