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宁乡双江口粮站
为什么突破售粮指标六十多万斤?
本报讯 湖南宁乡双江口粮站到7月9日,已突破销售指标六十六万九千多斤,估计到接新时要突破一百二十万斤。
双江口粮站,负责双江口、莲花山、泉塘三个乡的粮食供应,这三个乡是稻谷集中产区,去年征购后群众实留粮平均在六百斤以上,月星农业社留粮达到了八百斤,留粮应该是够吃的。但是,在入夏以来,这个粮站的供应便开始紧张,供应量急剧增加,6月份日销平均达十万余斤,最高时达到十五万斤。随着供应紧张市场出现了黑市,每百斤稻谷黑市价高达十六元七角,高出牌价两倍。周转粮证贩卖的也很多,买一百斤周转粮证,可得三元至五元。出现这样严重的情况,据检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一部分地主富农分子和有资本主义思想的农民,趁着少数户缺粮,制造粮食紧张空气,进行粮食投机活动。投机活动的方式主要是拆换和涂改粮证,有不少的户将旧粮证拆开,把买了的抽掉换上空的新页;把数字小的抽掉,换上数字大的页码;有的从空格中加数字,增加购粮数;有的用墨笔改水笔字;有的进行挖补更改;有的甚至用化学药水非法更改;有的私刻粮站干部图章,在粮证加盖已经改大的数字。如月星社地主张鉴钦出卖了三千六百斤周转证,获利八十元。由于这几个乡去年丰收,粮站干部因此盲目乐观,甚至周转粮的数目当时就没有登记,以后发证是由各农业社“凭良心”办事。另外还多发和遗失了一些周转证。
干部对发生的粮食投机活动存在右倾情绪,对严重犯法分子也不进行打击。有的社干部还带头和鼓舞社员搞粮食投机。致使邪风猖狂,个别社还把粮食投机作为副业生产的门路,社干亲自出马,如月星社主任胡福生(党乡支书记)就是这样。
目前宁乡县委对这些违犯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已采取措施纠正。
(程国清)


第5版()
专栏:

不卖余粮给国家能算爱国吗?
津郊某些社干部应检查个人主义思想
本报天津10日电 天津市郊区统购小麦八百万斤的计划,到5日只完成六百六十六万九千斤。计划完成得不好,原因之一是某些农民滋长了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个人主义思想。国家早就发放了预购粮款,但东郊星光农业生产社收了五万多斤小麦,生产队长们一粒也不愿卖给国家。西郊路碑口农业社的统购任务只完成一半,其他的麦子社员们就随打随分了。西郊区有80%的单干户不按规定把麦子卖给国家。北郊区金星农业社卖麦子给国家时掺假。朱塘乡卖给国家的麦子中掺有10%砂土,被发现后,社干部就赌气不卖,要把麦子分给社员。目前,领导机关正准备在郊区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批判粮食问题上的资本主义思想。


第5版()
专栏:

夏粮征购任务平山县五天超额完成
新华社保定9日电 河北省平山县开展粮食问题的大辩论后,五天内超额一万多斤完成了夏季粮食征购任务。
早在麦收期间,平山县县、区级干部曾分片到乡、社、队帮助收割打场,了解粮食实产情况。但是由于有的社干部有意瞒产,叫喊困难,社员也反映粮食不够吃,使得这些县、区干部对完成夏粮征购任务信心不足。中共平山县委员会听了汇报,也一度认为今年夏粮征购数字无法完成;但在进一步仔细研究汇报的情况以后,发现部分村、社的实产数字有矛盾。经过调查,实际上全县小麦实产数字远远高过估产数字,完成今年夏粮征购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中共平山县委员会根据这种情况,立即批判了县委和县级领导干部的右倾情绪,指出这是由于没有对农民进行艰苦的思想教育工作,迁就了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与此同时,全县分成八片召开了各农业社主任、中共村支部书记和一部分生产队长参加的会议,由县领导干部报告了国家粮食情况和政策,用新旧对比的方法,按照粮食“三定”具体地算了细账。然后,大家展开讨论、争辩,用事实驳斥粮食不够吃的论点。经过争辩,大家认识到本位主义思想是错误的,纷纷在会上作了检讨,并且保证回去给社员讲清道理,完成夏粮征购任务。这些干部回社后,各社普遍展开粮食问题的大辩论,使社员们认清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好处,明白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因此,各社都自动核实了产量,迅速超额完成了夏粮征购任务,还降低了一些粮食统销指标。


第5版()
专栏:

批判了农业社干部的本位主义思想
陕西省扭转粮食夏征夏购迟缓现象
新华社西安9日电 在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后,陕西省夏粮征购工作进展迟缓现象已经得到扭转。全省7月下旬平均每天入仓小麦两千多万斤,比7月中旬每天入仓数增加两倍多。截至8月5日止,全省入仓小麦数量已达国家征购任务的52%以上。
中共陕西省委员会在7月上旬曾就粮食问题专门召集全省地委书记和关中地区的县委书记开会,着重检查和批判了干部中的本位主义思想,并决定加强教育农民,克服只顾个人、不顾国家的错误想法。会后,一个以推动粮食工作为中心内容的宣传运动就在农村中展开。南郑、城固等十八个县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向农民进行了国家、社和社员三方面兼顾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号召农民认真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原则以后,7月下旬征购粮入仓数就比中旬增加了一点六倍。富平、华阴两县的二十多个农业社全面进行了夏粮夏核工作以后,不仅给一般社员留够了口粮,给劳动好的社员适当多分了粮食,而且向国家多卖小麦四十七万多斤。
此外,各地对不法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在粮食统购统销方面破坏活动的揭露和打击,也有力地推动了夏粮入仓工作的进展。


第5版()
专栏:

沙漠里建水库
科尔沁左翼后旗三刀乡农民在政府和邻近各乡农民协助下,最近在沙漠里建成一座农田水库。
这座水库是民办公助的,在去年4月动工兴建。水库的蓄水面积有四华里,可贮水二百一十九万多方,能灌溉数万亩稻田。
过去这一带的农民因河水不足,多种旱田,但十年九涝,没有收成。自去年水库开始蓄水后,附近各乡大力发展水田,提高了粮食产量。1955年三刀乡只有两千亩左右水田,打粮食不到六千石。今年水田增加到九千五百多亩。去年打粮食八千九百多石。这个水库还供给辽宁省康平县一些农民的稻田用水。(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烟雾剂杀松毛虫
林业部去年曾在河南省商城县进行了一次用(26)111—A杀虫烟雾剂毒杀幼龄松毛虫的试验,今年6、7月间分别在湖南省桃源、益阳,浙江省的余杭等县又试用了(6)111—A杀虫烟雾剂熏杀松毛虫和竹蝗。试验证明烟雾剂具有很高的杀伤力。
这种药剂,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为林区的防虫工作带来很大方便。(林)


第5版()
专栏:

现代化种牛场
一座现代化种牛场最近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建成。
谢尔塔拉种牛场是去年8月下旬动工兴建的,建筑面积有五千多平方公尺,包括乳牛舍、犊?、产房、调料室、治疗室等六栋建筑。两栋乳牛舍和一栋犊牛舍可以容纳三百五十八头牛,完全是现代化建筑。不久还要建筑一栋人工授精所。
这座种牛场专门培育著名全国的三河牛,供应各地牧区。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供销社积极组织旺季购销工作
上半年农产品采购情况不好,部分农民的资本主义倾向应受批判
据新华社讯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始准备旺季农产品采购和物资供应工作。
全国总社在最近召集北方各省、市供销社负责人,座谈了旺季的采购和供应问题。与此同时,还在上海、长沙、西安、成都等地,分别召开会议部署这项工作。
根据各省、市汇报的材料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供销社系统仅完成全年采购计划的33.7%,主要农产品如烤烟、麻、茶叶、棉花等的采购情况都很差,大部分任务要集中在下半年完成。供应方面,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44.7%,其中主要是生产资料中的新式农具和磷肥销售的少,棉布及其制品和糖等日用品则供应不足。
北方各省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反映,今年除部分受灾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情况良好,这是下半年完成农产品采购计划的有利条件。但是工作还是相当艰巨的,因为国家要按计划多收购一些属于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而部分农民还有惜售情绪或者想拿到自由市场去出售。
各省市供销社负责人认为克服国家同农民之间的矛盾,是完成今年农产品采购计划的关键。因此,要教育农民认识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好处,批判部分农民中的资本主义倾向,也要克服干部中的片面群众观点、本位主义、个人主义等等非社会主义思想倾向,对于该管的物资坚决管理,该开放自由市场的物资坚决开放。对于私商,要教育他们遵守国家政策和市场管理。
供销社必须配合有关部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培养烟、麻、茶、毛竹等生产基地,从发展生产中解决货源问题;其次要到山区和边远地区去寻找新的货源。
在物资供应方面,北方各省、市物资供应量同群众购买力之间还有距离,各地必须自行积极地组织地方货源,发掘新商品和代用品。


第5版()
专栏:

当前农业生产上应注意的事情
治虫不可半途而废草率收兵
许多情况表明,不少地区在防治农作物虫害工作上又滋长起来一种麻痹思想。有些同志满足于防治虫害工作已经得到的成就,不再把治虫工作放在心上了。
不错,相当大地区的夏蝗已经被我们扑灭了,许多地区在防治棉蚜、玉米螟、稻螟虫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这只是我们和虫害斗争的一个回合。害虫的发生是彼伏此起的。随着季节的变化,一些害虫被消灭了,另一种害虫又会接踵而至。河北、山东等地扑打夏蝗,是不久以前的事;可是,现在这些地方的秋蝗又发生了。河北秋蝗发生的面积有二百七十四万多亩,山东聊城专区发生的面积有一百多万亩,都不比夏蝗少。第一代玉米螟和粘虫的为害过去了;可是,第二代玉米螟、粘虫却已发生。普遍发现第二代玉米螟的地区,有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山西、河北、山东的第二代粘虫已经开始为害谷子。根据南方一些地区的预测,三化螟正在为害晚稻本田。现在已发现的棉花主要后期害虫不下十多种。棉红铃虫现在为害相当普遍,棉铃虫在北方棉区相当严重。在这些事实面前,怎么能放松治虫工作呢?
也有人认为,现在虽然有虫子,但是为害不大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秋蝗生长迅速,扩散能力比夏蝗快的多。从今年的发生情况看,如果防治不力,8月中就有起飞的危险。第二代玉米螟、粘虫,威胁着上亿亩的夏播谷类作物。南方地区大面积晚稻,正是三化螟的为害对象。如果红铃虫、棉铃虫等为害严重,棉株前期生长得再好,也会减产甚至失收。总起来说,现在盛发的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程度,是不小于前期许多害虫的。
现在,北方地区的夏播玉米、谷子都进入生长旺期,眼看就要抽穗结实;南方北方的棉田普遍在开花结铃。大好的庄稼,已经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在快要收获的时候,怎能让虫子把劳动果实夺去!早期万一受了虫害,季节尚早,还比较容易补救;现在再受严重虫害,要补救也很难了。从这些方面来说,当前的防治害虫工作比前一阶段还要重要。
今年夏季,不少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有些地区忙于防水、防旱,而放松了防治害虫。应当了解:旱涝可以使我们的庄稼减产、失收,虫害也具有同样的破坏能力。1954年湖南、广西、福建、安徽几省就因为螟害严重而损失了九亿斤稻谷。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全面战胜自然灾害,丰收才有可靠的保证;抓紧一面放松一面,就会使农业生产虽然躲过一刀却挨上一枪。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编者按:为了贯彻执行“增产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社会主义商业当前如何克服机构庞杂、重叠和商品流转环节过多的缺点,从而加速商品和资金周转,降低商品流转费用,更好地为生产和消费服务,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目前全国不少地区正在实行商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两篇文章可供各地研究。
国营商业批发机构不需要下伸到集镇
欧阳琸
从去年3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国营商业工业品机构下伸的决定”以后,各省国营商业系统都把公司机构设到县城,有的并在县以下集镇设了批发和零售点。据中央商业部1956年年底统计,国营商业系统(包括今年划归城市服务部的部分)县以下批发机构共有九千七百七十一个,零售机构有三千一百七十五个。下伸到农村集镇的专业批发机构共有十六类名目,其中以专卖、百货、纺织品最普遍;其次为煤建、食品、蔬菜食品杂货、医药等。现在仅就在集镇设置批发点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商业机构的发展决定于零售额的发展,而零售额的增加或减少则决定于生产的发展。1956年农村商品零售总额就比1952年提高了66%,这说明解放几年来农村经济比战前繁荣多了,广大农民生活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另一方面还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的购买力的提高也只能是逐渐的、有限度的。在现阶段的情况下国营商业是否需要在集镇上设置批发点呢?
根据历史调查材料记载,我国广大农村集镇从来没有专营南杂货以及其它商品的批发商店,少数经营工业品的零售商店,其货源一部分来自行商,一部分是自己外出采购的,个别做杂货批发生意的私商,也还是以零售为主。
从1954年起,供销合作社担负了对农村私营商业实行改造的任务;供销社的基层商店还担负了对私商批发的业务。根据1955年7月的统计,农村私商人数为二百六十七万人,这一年农村基层社对私商批发额折成零售额大约占当年私商零售额的三分之一。1956年绝大部分农村私商已经组成了合营商店、合作商店或小组,成为供销社的经销或代销商店,其货物由供销社购进的更多了。这一年供销社对私商批发额约占其零售总额的二分之一。
在零售机构方面,供销社的发展也很快。如以1952年为一百,则1956年农村供销社组织和资金发展指数是:零售和批发商店二百二十,业务人员二百一十九,自有资金三百三十二。这个比例是超过零售额增长幅度的。供销合作社由于人员多,资金雄厚,领导力量强,比起小商贩来力量大得不可计量,有条件自己外出采购,完全不依赖短途批发。前几年一直是这样做的。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商业的现有状况,还没有提出设立专业批发商店的要求。
商业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便利群众购买,符合经济核算,合乎商品流转规律。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国营商业批发机构下伸到集镇,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
第一,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安徽省肥东县撮镇国营百货分销处1955年底共有八个工作人员。如由供销社兼批发,至少可以减少三个人。有的地区一个镇上有七、八个国营公司批发点,以专卖、百货、纺织品三个批发组计算,这些机构至少多用九个到十二个人。1956年底,全国县以下国营批发人员共三万八千余人,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是多余的。批发机构增多,商品库存必然分散。因此,农村商品总库存额虽然增大,但由于分散的原故,影响全国调配不灵。
国营商业下伸农村的批发机构,多是业务清淡,有些业务人员无事可做,就经常睡大觉、打扑克,群众称这样的公司为“娱乐公司”。这种业务清淡的情况使人有理由估计赔钱的批发点不在少数。如河北正定县曲阳桥百货批发组仅从1955年5月到12月,就赔了二千零八十六元。浙江商业厅认为,1956年的费用水平高于1955年,主要是因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引起的。
第二,县以下原有的正常的商品流转规律遭到破坏。首先,增加了流转环节。从浙江省商业厅材料看,批发机构下伸集镇后,上海的产品一般要从中央站经过二级站、县公司、集镇批发点,才能到零售单位。如果是兼营商品,还要加上从主营公司到兼营公司一道环节。这就比从前多一至二道环节。其次,批发点设置往往不合理。如江苏苏州市郊冉直、唯亭、车坊、湘城四个点过去一直由上海或昆山进货,这是合乎流转规律的。但现在改从上海至苏州,再分到各点。环节增多了,商品倒流了三十到七十华里,因而加大了费用。
第三,商品品种不全,数量不足的现象更严重了。国营商业集镇批发组人员少,核定的资金不多,又无权向外地进货,库存商品数量和品种、花色比县公司少得多。如广东省和平县百货公司经营二万五千种商品,但各批发组一般只有五百多种。这样少的品种是满足不了零售单位进货需要的。湖南邵东县范家山供销社3月10日要进货五十五种,当地百货批发商店只有三十一种。国营批发机构在资金限制于较小的定额内,要保证数量,品种必然要减少;要使品种全,每种货的数量便不能满足购货者的要求。要使品种和数量都有保证,资金定额必须大大增加。随之,库存积压和分散的程度也要大大增加。这个矛盾显然是不好解决的。
商业机构的设置还必须有利于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特别是自由市场开放后,这个作用就更为重要。但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后,小商贩都按主管行业归口领导了,但国营公司设在镇上无法领导散处四乡的小商贩。又因小商贩跨行跨业,也无法用控制货源的方法控制其经营额,因此小商贩各处钻空子,投机活动也较前大为增加。如山东益都朱崖镇小贩石德俭从周村用每刀四角七分的价钱买来黄表(迷信品),卖价一元五角,毛利达320%。口埠区不少小贩从县城套购自行车高价出售,还有的把废茶叶晒干后和好茶叶掺在一起卖。可见,这个作法也削弱了市场的领导力量。也有的地区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后,只负责对私商批发业务,而对他们改造仍由供销社负责。经验证明这也不是好办法。因为供销社不能掌握货源,改造只是一句空话。
但是,坚持主张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到集镇的同志说“优点大于缺点,下伸还是正确的。”他们有几个基本论点。
第一个论点是:“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后,可以解决因供销社不积极进货而造成的一方面国营库存庞大,另一方面市场脱销的问题”。事实是怎样的呢?从1954年到1956年,供销社几种主要商品在全国范围内库存量超出定额储备参考指标一倍以上,特别是百货类商品,竟超出两倍以上;几年来库存额上升也很快。因此,无论如何得不出供销社不积极进货的结论。
当然,有些商店真的积压了商品,也是事实。河北正定县百货公司经理说:主要是由于公司不计算盈亏,没有核定资金,存有供给制思想,盲目进货所致。这个公司1955年全年销货五十万元,但年底库存高达八十万元。像这样大的积压,就是商品大量下放,也是解决不了的。至于脱销现象,应该说在很多商业部门都普遍存在。但其发生原因,在若干主要商品上是因国家生产不足,而一般商品脱销则多半由于商业方面的措施不当。在后一个原因中,固然由于有的基层社很保守,不愿积极试销新商品,个别甚至听商品长期脱销不想办法进货;但更主要的则在于国营公司调剂不好,库存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不能满足供销社需要。进入去年下半年后,后者的原因显得更突出了。
第二个论点是:“批发机构下伸,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群众需要情况,可以更方便地向生产部门提出改进生产品的意见”。了解消费者需要的一般运动公式是:零售商店——批发站——生产部门。后两个单位对群众需要的了解,主要依靠零售部门的材料。因此,批发部门要深入。广泛地了解这些材料,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改善同零售部门的联系制度,双方主动结合,做到零售单位有材料能及时向批发单位反映(在这方面,黑龙江省绥棱县创造了比较好的经验)。因此,这是一个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问题,而不是体制上的问题。
第三个论点:“批发机构下伸后,可以解决因供销社力量不足,小商贩进货不便的问题。”首先应该提出,说小商贩进货不便,这不是事实。这可以从供销社对商贩批发业务的开展情况得到证实。1955年供销合作社系统有三万一千个商店,对私商批发了十八亿元的商品。1956年进一步增加到三万六千个商店搞批发,批发额也增到二十八亿元。比起国营公司只有九千七百多个批发商店来说,力量显然是强多了。
其次,批发机构下伸后,小商贩进货倒是不方便了。在公司机构下伸后,不许供销社批发的地区,有不少商贩不愿再做买卖了。广东番禺竹寮圩小商贩过去进货不出村,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后,得跑到钟落潭去进货,来往三十多里。有的批发组在自己货不全的时候,还无理限制商贩从外地进货。这些都影响商贩经营的积极性。
最后一个论点:“供销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利润不上缴国库。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后,可以变零售利润为批发利润,充实国库收入。”应该指出,供销合作社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但它也同样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利润虽不直接上缴国库,但交纳所得税实质上仍是利润上缴,只是形式不同罢了。1957年基层社的利润收入平均将有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作为所得税上交国库。县社以上企业单位的所得税率还要大些。把批发环节的费用变为零售部门的利润,再上缴,对国家难道不是更好吗?
而另一方面,很多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后,虽然把零售利润变成了批发利润,但因开支大、业务小,还是赔钱,而这才是真正不利于充实国库收入的。
有些国营商业部门看到了批发机构下伸后问题颇多,便提出以批发机构兼营零售、进一步接收原供销社的工业品、副食品零售店的办法来解决困难。湖南、广东等很多地方已经这样作了,有的地方正准备这样作。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我认为在当前强调国营批发机构下伸到集镇这一措施,是不适宜的。为了改进农村工业品的供应工作,以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消费品增长的需要,目前的问题不是批发机构下伸,而是如何加强供销合作社的业务,密切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工作联系的问题。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国营零售商业条条下伸的作法值得研究
黎世和 储德淳
今年年初,各省、自治区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若干商业部门经营分工和组织机构的规定”,对农村商业机构进行了调整。目前,河北、山东、湖南、广东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的若干县国营商业部门分别在农村(主要是集镇)接办了原由供销社经营的工业品、副食品等业务。虽然,多数地区的这一改变仍在试验之中(只有少数地区全面铺开),但就国营商业条条下伸的效果来看,有很多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是,国营商业零售机构条条下伸以后,造成了农民购销不便。我们知道,供销社原来是一种购销合一的综合性商业部门,因此农民感到很方便。比如,过去农民在供销社卖出了鸡蛋就能够及时地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现在购销分家,农民喜欢的“鸡蛋换盐,两不见钱”的经营方式取消了。其次,一般农民买油、盐、酱、醋、茶等日用商品都习惯在一起买,现在买一样东西就要跑一家铺子,买一次东西要来来回回的跑好几次,难怪有些农民不满地说:“这真折腾人!”农村市场一般是“逢集忙,背集闲”,过去供销社一家经营,可以抽调一些行政人员和乡村分销店的营业员互相支援,现在国营商业机构下伸后,这种条件没有了,于是形成背集很闲,逢集日就忙不过来。
从经济核算上看,国营商业零售机构下伸,也是不合算的。机构一多,人员势必多,工作量相对地减少了。如江苏大丰县刘庄只有四千多人,就有供销社和水产、食品、百货、专卖、纺织品等公司。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多无事可做。浙江永嘉县碧莲区食品收购站有一天只收购了三个鸡蛋。山东益都县朱崖区副食品商店今年一季度每人平均工作量,比去年同期供销社经营时下降30%。由此,商业利润普遍减少。比如河北省顺义县牛栏山、李桥及张镇三地,预计1957年经营额比去年同期只增加6%,而费用额比去年同期要增加三分之一,利润将比去年减少一半。
国营商业机构与供销社之间扯皮的事也比过去增多,主要是货源分配不当。凡是畅销货,公司总想自己多卖,因此不愿多批发,甚至不批发给供销社。河北沧县沧镇有好几十种商品,公司门市部和公司领导的合营商店都有货,而供销社的门市部则脱销。
这些情况说明,国营商业零售机构条条下伸的做法,既违反了农村市场经营规律,又不符合勤俭办企业的方针,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第5版()
专栏:

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社湖北省鄂城县石山乡华光一社,在早稻丰收季节中,采取边收割、边整地、边插秧的工作方法,保证不误农时,及时插下了晚稻。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第5版()
专栏:

安徽霍山县大别山区磨子澐水库的空心重力坝。
曹克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