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赣南游击词
陈毅
(此词作于1936年夏)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
树间唧唧啼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
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
大树遮身待天明。几番梦不成。天放晴,对月设野营。轻风徐来催睡意,
万松森森若云屯。梦中念敌情。莫玩笑,耳语请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
前面咳嗽泄事机。纠偏要心虚。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
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
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
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
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莫怨嗟,稳脚度岁华。强寇北国问周鼎,
大军西去渡金沙。抗日要开花。


第8版()
专栏:

两条半枪闹革命
——红十军初创时期的片断
邵式平
南昌起义后,1927年底,赣东北地区,弋阳、横峰两县的农民,在以方志敏同志为首的党的领导下,也高举起武装起义的红旗。
起义后不久,敌人就开来了一个团,专门来对付起义的农民。当然,那时敌人是占优势的。农民的起义队伍,名义上说来,也有“五路纵队”,但五路当中,三路各有一条枪,其中一条步枪还被截去半段枪管。所以后来说成: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至于其他两路,则连一条枪也没有,起义的农民,手执着梭标同敌人打仗。
到1928年5、6月间,形势一天天严重了,敌人越来越多,我们凭着那么几条枪,在山上游来游去,跟敌人足足对抗了一个月。敌人步步进逼,我们的游击地区越来越小,渐渐地,我们退缩到了中心地区。
那时,我们的中心地区是在磨盘山。它位在弋阳、横峰、德兴三县之间,是怀玉山脉的主峰。我们可以说是被包围在这块小小的地方。当地的反动派,也嚣张起来。我们走到那里,敌人马上就知道,跟着追上来。就这样天天跟敌人兜圈子,紧张得日里吃不上饭,夜里不能睡觉。
怎样对付敌人呢?大家意见很不一致。有的人流露出了动摇情绪,主张把队伍解散,把枪埋在地下;有的人主张转移到活动地区,跳出敌人包围圈去;也有主张同敌人拼一拼的。各种各样的意见很多。就在这时候,方志敏同志决定召开弋阳、横峰两县的干部会议来解决。开会的地点,挑选了一个敌人不注意的地方。这地方叫方胜峰。方胜峰是横峰与弋阳交界地方的一个小山,山上有座冷冷清清的破庙,这地方很少有人去。
趁夜里天黑,我们悄悄下山去。到了山下,天快朦胧亮了,我们一个个挨着敌人的岗位旁边溜过去,敌人正在换岗哨,却没发觉。他们满以为我们还被包围在山顶上,那知道我们太平无事的到了方胜峰。
大家到了方胜峰,都感到万分疲倦,因为搞了一个通宵,没有休息,身子一倒下去,便都睡着了。一直睡到中午才起来开会。记得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方志敏、我、黄道、邹秀峰、吴先民、方志纯等二十多位同志。其中有一位是湖北黄安(今红安县)来的同志,名字记不起来了,就叫他黄安同志吧。
方志敏同志担任会议的主席,会上,争论很厉害。黄安同志主张埋枪、解散,他的理由是:各省发动了二百多处暴动,到现在先后都失败了。因为他从黄安来,所以把黄安暴动的失败的经验也带来了。
方志敏同志坚决反对这种逃跑的办法。他说:“这里的群众跟我们一起革命,如果我们在困难的时候,便埋枪逃跑,群众牺牲太大;丢下群众逃跑,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共产党员应当与群众共患难共生死,……谁要是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他可以走!我们不走,我们是要和群众一起坚决斗争下去的。”
大家听了方志敏同志这番话,都一致赞成。会议又讨论到第二个意见:主张带了枪走,离开敌人包围圈,将敌人引到根据地以外去,然后我们再回来。讨论很快就得出结论,一致认为在根据地里,我们有群众可以依靠,如果转移到新地区去,人地两生疏,岂不自取灭亡?再说,就算把敌人引出了根据地,我们回来,敌人不还是跟了回来,引来引去,一点也解决不了问题。
最后,讨论出只有坚持斗争。方志敏同志详细地分析了情况,他说:“我们还没跟敌人正式交过手,而现在敌人兵力很分散,群众又不支持他们,真的打起来,不见得就打不过他们。至于敌人消息灵通,紧紧跟住我们转,那是因为根据地内还有反动派存在,我们想走也走不了,只有打。再说在万不得已时,要转移阵地,那也得事前有些布置,在新地区先做好群众工作。万一仗打不赢,可以按照布置好的步骤转移。……”
听了方志敏同志的具体分析,主张坚持斗争的空气浓厚起来了。同志们充满了新的信心,一致作打的准备。接着,我们就着手来研究敌情:当时包围我们的是敌人一个主力团和地方部队靖卫团,凡是向我中心地区和工作巩固基础好的地区进剿的,都是敌主力部队;我工作较为薄弱的地方,则由地方靖卫团进剿。根据这情况,我们选定了弋阳这一路的靖卫团,因为这路最为群众痛恨,群众曾要求我们打它,打它可以把广大群众争取过来。
打击的目标确定了,接着又研究分工。当时,我们总共有了四十六条步枪,分了六条给方志敏同志,他负责去镇压反动派的气焰。其余四十条枪,交由我带去打敌人。
当晚,部队下山来,天还下着雨,淋着雨走到天亮。我先到金鸡山,等着部队,却不见部队开来。原来这时部队里还没有传达方胜峰会议精神,士气很不好;同时,战士们看见这山上是光秃秃的,没有掩蔽的地方,都停在山脚下,不敢上来。待我知道后,就跑去动员,将会议上的决定跟大家一说,战士们的情绪顿时振奋起来。但我的话还没有讲完,消息传来,敌人来了!
我们隐蔽在竹林子里,从高处望下去,十多里地一片火光。敌人从过港埠出来的一个连,驱逼着根据地内外一万多反水农民,一路烧杀而来。群众扶老携幼,满山遍野的乱逃。眼看着敌人从我们面前追过去,我们这支队伍,就绕到敌人背后,出其不意地杀了出去。一下子,就将靖卫团一个连冲垮,上万的反水农民,更乱了营。敌人拨回身子朝来路奔逃。后面人手中的梭标,戳到前面人的屁股上,前面的人就杀猪似的喊叫起来:“红军同志,我是被抓来的!”
一瞬间,被敌人追赶的群众,也都回过身来,替我们助战。四周山头上,插满了红旗,一片喊杀声,弄得敌人摸不清红军究竟有多少人。
敌人朝来路溃退,我们乘胜追击,一气追了五十里才停止。
这一仗,震动了整个弋阳城,都以为红军要去攻城。城内乱成一团,伪县长怕死,闻风就出南门逃了。城里许多人挤着要过浮桥,人太多,有的就被挤落在河里淹死。可惜我们当时不知道城内情况,只是在城外向着城内打了几排枪就走了。
继金鸡山战斗后,我们又接连在樟树墩和胡家墩打了两次伏击战,都取得了胜利。
坚持斗争的方针胜利了,我们这支红军也在不断的斗争中,发展与壮大起来,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五团”。
(文莽彦记)
(选自“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附图片)
艰苦岁月(雕塑)(八一美展作品) 潘鹤


第8版()
专栏:

寄语将军
 纪鹏
福建省永安县新桥镇附近有座古庙,1929年,朱德、彭德怀同志参加古田会议归来,曾在这里宿过一夜。一位给将军警卫的农民,对我这样说……你是北京来的客人,怪不得见你就格外亲近,你可曾参加过国庆检阅?可曾见过我敬爱的两位将军?还是黑暗代替阳光的二十七年前在一个不宁静的晚上,两位将军从古田会议归来,就宿在这座破旧的庙堂。我手持长矛在窗外警惕巡逻,两位将军一直畅谈到夜深,不知是研究怎样贯彻会议的决议?还是讨论怎样创立百万红军?第二天,曙光还没揭开夜幕,青色的温雾亲着将军的衣裳;将军望着稀疏的村庄和遮天的森林,给人们描绘出迷人般的幸福远景。将军的话燃起千万人心里的火种,人们举起刀枪和白匪展开殊死斗争,如今,连排的土地归社员所有,树海中回荡着陌生的火车吼声。我们真希望有这么一天,两位将军再来到这崭新的山区,我们要和他们通宵畅谈,痛饮干杯,我们要请他们尝鲜美的蜜桃和福橘。让漂亮的姑娘们来个“采茶扑蝶舞”,让强壮的小伙子唱个“我爱拖拉机”,白天,请他们参观闪着金光的稻田,晚上,观看群星落地般的辉煌夜景……你这位北京来的客人,我真不愿你离开这幸福的山村,可是我又渴望你能把心里的话,早些带给我敬爱的两位将军。


第8版()
专栏:

长征颂
——看彩色片“在长征的道路上”
陈宗凤
历史是不会重演了,时间也是一去不复返了;但长征的红军英雄们的丰功伟业,将长存在人们的心里,传之万代,与日月争光。红军英雄们所走过的地方,也将永远骄傲地闪射着光芒。千万年后,人们还会记起他们,怀念他们,并且歌颂他们。
这光荣的怀念和这英雄的赞歌,将在“在长征的道路上”这部五彩纪录片中呈现在千万人民眼前,并且将深深地激动人们的心弦。“在长征的道路上”这影片不是呆板停滞地表现水光山色,不是沉寂不动的静物写生;这片子使人们宛如旅行在长征的路上,与当时的英雄呼吸相共,激起人们饱和的斗志,使人们也好像亲临那些地方,跟着当年的红军英雄们一同前进。从井岗山到瑞金,从乌江到遵义,从大小凉山过大渡河到黑水草地,从腊子口过六盘山直到延安,一线相连,章节分明。虽然你看不见当时的英雄人物,但仍然令你激动。
这真是一页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活历史!
祖国有无数秀丽、雄伟的河山,也不知有多少人走过,多少人歌颂过;然而当你看到井岗山的时候,就不光是留恋于它的山光水色,你会很自然地想起,在这里,党创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这地方是今天胜利的摇篮,这地方使帝国主义失色,使封建官僚地主落魄,它是中国人民第一块圣洁的大地!你看到这里,你想到这里,怎不油然生敬哩!
随着影片上显现的长征的道路,走过去,再走过去,走过乌江,到了遵义。
遵义!先前荒凉凄苦,人们被压榨得穿不上一条裤子;然而就在这个地方,毛主席扭转过乾坤,不仅使遵义这个县城变成天天太阳日日晴,而且使中国革命从弯曲的道路上直通到胜利的今天。
这里你就不难想起当年的景况:蒋介石匪徒们那百万残兵,天上炸,地上跟,而我们党内又有着严重的教条主义,那个时候真好像“屋漏又遭连夜雨,船危复遇打头风”,中国革命在内外夹攻中。但我们英明的舵手和伟大的领袖使我们渡过重重险滩,粉碎了敌人的围攻。而今,遵义这地方,城头飞舞着红旗,城头穿梭的行人来来往往。遵义是历史的见证人。
红军走过雪山的日子,雪封满山顶,雪封闭了路,但是雪封不了英雄们前进的心。路是人走出来的,滑倒了自己站起来;草地上到处泥泞,下脚就有陷下去的危险。这些艰难困苦,今天走惯了平地的人,是很难想像得到的。当我们看看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当我们缅怀英雄们的丰功伟绩,我们将如何更好地鞭策和激励自己呢?
红旗飞过六盘山,红旗飞向延安!红旗啊,高高的飞扬在天安门上,这就是“播种机”结的果实;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红军战士的建树!
感谢影片的摄制者们,“在长征的道路上”是一首对红军英雄们的饱含诗意的颂歌,它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