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夏秋气候变化无常 多种病虫容易发展
农业部通知加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据新华社5日讯 农业部今天向各地发出关于加强夏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通知。
通知指出,今年南方早稻秧田螟害一般轻微。但第一代螟蛾在本田产卵比较普遍,增加了防治上的困难;北部棉区棉蚜为害时期虽有推迟,而目前增殖很快,棉苗卷叶现象相当严重;沿海、滨湖蝗区夏蝗发生的面积和密度均比去年小;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毗连的内涝蝗区,因发现迟,扩散面积广,密度高,蝗虫十分严重,但经过各地大力除治,夏蝗已基本消灭。目前正开展扫残及准备防治秋蝗的工作。
根据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及夏秋气象变化复杂的预报,估计其他多种病虫有发展与造成较大危害的可能。特别是南方稻区的稻苞虫、稻飞虱、浮尘子、稻瘿蝇及稻瘟病;东北、内蒙古、华北等地的粘虫、玉米螟和马铃薯晚疫病;棉区的棉铃虫及红铃虫;以及苹果食心虫、梨黑星病和柑桔疮痂病等。至于水灾地区,更应警惕可能形成的鼠类集中为害现象。
通知提出,认真做好夏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是有极大意义的。通知中特提出以下几项意见:
一、蝗区各省应继续加强对夏蝗的扫残工作,划出秋蝗防治面积,做好防治秋蝗的药械和人力准备工作;其他各地,应针对不同病虫,抓紧有利时机。使用各种方法,加以消灭虫害。二、夏秋季节农事较忙,各地应根据地方情况,统筹兼顾,妥善安排劳动力的使用。三、今年供销部门药械准备比较充足,对资金困难或灾情严重的农业社,可通过贷款或短期赊销等办法来解决。在使用剧毒性的农药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必须切实作到防治人、畜中毒事故的继续发生。凡接近收获期的果树,要绝对禁止使用剧毒性农药。四、各地必须充分利用病虫情报,及时指导防治。


第5版()
专栏:

向山洪暴雨搏斗
广东水稻生长好
本报讯 广东省今年遭受几十年来罕见的山洪暴雨,但经过广大农民奋力抗御以后,目前大部分地区水稻仍然生长良好。现在,各地农民已经纷纷开镰收割。珠江三角洲最近收割的“南特”早熟种,一般每亩增产五十斤到七十斤。除了受灾比较严重的惠阳专区减产以外,其他七个专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目前台风和虫害对迟熟水稻的威胁仍然很大,各地正在密切注意。        (李少球)


第5版()
专栏:

屋前后种粮食 田地边种瓜菜
鄂城丁组区可增产小杂粮九十六万斤
  本报讯 湖北省鄂城县丁组区全区六十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中共丁组区委“寸土必争”的号召下,把所有的田塍地边屋前屋后都种上了小杂粮和瓜菜(不包括棉花地边)。1956年全区四百多个大小村庄五万八千六百多条田塍地边,收入黄豆、元豆、绿豆等共二十二万多斤,玉米、高粱共二十六万七千斤,两项共计五十八万七千多斤,占全区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8%。此外,还收入各种瓜菜五十多万斤。今年田塍地边的利用有了增加,预计可收小杂粮九十六万斤。
这些小杂粮的种植和分配方法是:田塍地边归社或生产队种植,收获物统一分给社员,不算三定留量。屋前屋后由社员自种自收,同样不算三定留量。去年由于增加了这部分小杂粮的收入,对保证社员用粮需要和完成国家征购任务起了很大作用。全区社员在留足三定口粮的情况下,超额完成了公粮余粮任务,而且粮食供应量大大缩小了。去年春季国家供应这个区七十万斤粮食,今年春减缩到三十一万五千斤。很多社员自己种的小杂粮到现在还没有吃完。       
   (石汉华)


第5版()
专栏:

淮北发现大煤田
本报合肥5日电 记者吴荣江报道:号称工业建设尖兵的地质勘探人员,在千里淮北平原新发现了面积达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大块煤田区。现在已经探明了可建三对矿井的地质资料;关于这三个井田的地质资料报告,不久即可编写完毕,交给煤矿设计部门。
从1955年开始活跃在淮北平原的地质勘探队伍,目前正集中主要力量在濉溪县的闸河平原上进行钻探工作。经过钻探,已经肯定闸河平原是一块大煤田。据初步统计,仅闸河平原南部,煤炭储量就有三亿吨。整个闸河平原,估计可以建设十多对矿井。已经探明的三个井田,是在闸河平原南部;可采煤层主要有三层,煤层厚度比较平稳,较厚的有三到四公尺。这三个井田大部分是无烟煤,三分之一是炼焦用煤。现在,从闸河平原向西向南一千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钻探工作也已开始,并且跨到了河南省的永城县境。
根据淮北平原的地质构造情况,很早就有人认为这里蕴藏有煤炭。但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没有进行过勘查。现在,在共产党领导下,地质勘探人员终于在这里发现了大煤田。将来建井开采以后,华东地区日益发展的工业在用煤方面将可更好的得到满足,因不断遭灾而经常缺乏燃料的淮北人民,也将得到充足的燃料。
为了加速探明淮北平原的煤炭资源,地质部最近增加了淮北地质勘探的投资,并调来了先进的探井测定仪器。


第5版()
专栏:

审查计划 修改图纸 降低造价 节约用地
四川省在基本建设中厉行节约
本报讯 四川省各个有关部门正根据“勤俭建国”的方针,在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计划、设计直到施工)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5月间向四川省和成都市党内外干部作了“在基本建设工作中如何进行整风”的报告以后,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和乐山、宜宾等工业建设重点专区的有关领导部门,都着手重新审查基本建设计划。他们削掉了一些不是必需的非生产性建筑,降低了一些建筑的标准。成都市从原来安排的城市建设投资中削减了一百七十多万元。国营成都热电厂在电力工业部工作组帮助下,把设计图纸作了修改,节约投资约二百万元。重庆市到6月底止,有八十多个单位削减了基本建设项目,降低了民用建筑造价,共为国家节约投资四百零一万元。
四川省城市建筑设计院领导方面根据职工提的八十多条合理化建议,综合提出了十九个改进设计的方案。现在开始在设计中推行的钢筋砖?形楼板、降低层高、无盒门窗等六个办法,就可使民用建筑的造价比去年降低将近40%,楼房平均造价可降低到每平方公尺三十五元左右。这个设计院还根据这些方案修改了十一个开始施工的工程设计,节约了十五万元的资金。
在土地使用方面,重庆、成都两市都进行过专门检查。仅重庆市就有五十个建设单位退出二千二百多亩土地,交给农业社使用。
(程在华)


第5版()
专栏:

山东良庄煤矿投入生产
包头石拐煤田一座矿井出煤
新华社济南5日电 新建山东良庄煤矿在1日正式投入生产。
这个矿井位于山东省中部,由津浦铁路的磁南支线可以直通采煤现场。这里煤藏丰富,质地良好,可供交通运输、电力工业和生活需用。这个煤矿从1954年9月开始建井,是按照苏联最新标准设计的,从井下采煤到地面装入火车,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消除了笨重的体力劳动。
这个矿井经过检查和试运转,工程质量合乎国家规定的标准。它投入生产以后,每年可产煤三十万吨,设计最高年产量达四十五万吨。
新华社包头5日电 在包头附近的石拐煤田一座现代化的矿井1日投入生产。这座矿井一年可以生产三十万吨炼焦煤。
石拐煤田是内蒙古的炼焦煤基地。这里生产的煤,将大量供应包头钢铁联合企业。另外两座新建的年产各六十万吨的现代化竖井,正在这个煤田上紧张地进行建设。
7月1日投入生产的这座矿井,绝大部分生产过程是机械化的。为了把这个矿井生产的大量煤炭运到包头和内蒙古各地,从包头通往矿区的铁路线已经通车。


第5版()
专栏:

梁子湖畔渔民的忧虑
屈仲槐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横套鄂城、武昌、大冶三县,水面六十五万三千多亩,为湖北省主要鱼产地之一。全湖鱼的年产量在一千三百万斤左右,数万渔民依此为生。
近年来,梁子湖鱼产量急剧下降,去年的产量只有六百多万斤,比1953年减少50%;过去湖叉多植莲,但现在相当部分的水面荒芜了。
为什么会如此?原来梁子湖的鱼源有二:从长江灌入鱼苗和靠本湖亲鱼繁殖。近年来长江灌口被堵死,江里鱼苗不能入湖;而本湖的亲鱼和幼鱼,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产卵区被当地农业社围湖捉鱼。仅鄂城县公有乡三个农业社就围湖八千多亩,今年计划捕亲鱼三万斤。我们知道一条亲鱼产卵三十至四十万,以10%成活率计算,一条亲鱼可以繁殖三至四万尾鱼。
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至今没有引起湖北省水产部门的注意,有些农业社还认为这种作法“投资小,收益大”。但绝大多数渔民对这种情况表示忧虑,他们说:“一旦水中无鱼,我们就要喝白水了。”


第5版()
专栏:有趣的新产品

有趣的新产品
信号火柴
黑夜里,假如一艘船在海上遇难,海员和旅客就可以燃起一种信号火柴求救。这种信号火柴发出强烈的红光,可以连续两分钟不灭,十公里远的地方都能见到。在深山里失掉联系的勘探队员,也可以利用这种火柴。
信号火柴是上海火柴工业公司最近制成的,第一批已经送交海运部门去试用。它的外形完全不同于普通火柴,长达一尺,还有木柄,有点像火炬。但是用的药料,和普通火柴差不多。
小机心闹钟
国产的闹钟,给人们的印象是又大又笨重。亨达利制钟厂上个月中装配的一批小机心闹钟,只有电话号码盘那样大小,奶油色的钟面上点缀着金色的字。
这种闹钟的机心部分用的铜料要比一般闹钟节省一半,而机件结构的精密度比较高。许多零件都是用像手表零件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
7月中旬,亨达利厂就开始正式生产这种闹钟。
“牡丹”金笔
一种小巧玲珑,特别适合妇女用的新金笔——“牡丹”金笔,6月份已经问世了。笔杆的中部是双层的透明管,笔内墨水有没有用完,一望便知。两个透明管之间是空层,笔受热也不漏水。
“牡丹”金笔是生产“永生”牌名笔的新华文具厂的又一种新产品。今年上半年,新华厂一共生产了五种新花式的金笔。
马路日光灯
一种装在马路上美化街道用的日光灯,6月底在华德灯泡厂试制成功了,它有九十六寸长,比普通日光灯长一倍。
马路日光灯的光度相当于一只三○○支光的灯泡,耗电量只等于一只七○支光的灯泡用的电。这种日光灯可以吊在街心上空,也可以装在人行道旁。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三社”合一
——农业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合而为一的好处
新华社记者 刘葵华 黄碧沛
编者按:福建南安县部分乡把农业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合为单一组织的试验,是一种新的作法。据这篇文章说,这种做法已经初步协调了过去农业生产、商业和金融工作中的一些矛盾。这是好的一方面。至于“三社”合一以后产生了或可能产生那些具体问题?如何解决?在这篇文章中谈得很少。
“三社合一”的做法是值得注意和加以研究的,希望在农村工作的同志对此发表意见。
福建省南安县莲塘、崎峰、贵峰和镇山等乡试验把农业社、供销社、信用社合为单一的组织,已初步显示出对解决当前农村商业、金融、农业生产间不协调现象有着积极作用。
这些乡每乡都有一个农业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农业社是乡村党、政基层组织领导,供销社和信用社是上级供销社和人民银行领导,农村党、政基层组织无法组织信用社和供销社很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去年莲塘乡建立高级农业社后,需要大量生产资金,而当时信用社的存款被社员们借去,有些社员并不需要用钱,只是看到别人借钱,自己怕吃亏也借了钱,农业社不得不向银行借回大批农业贷款。供销社按照上级社的要求进行供销业务,往往不能符合当地需求。一些干部和群众说:现在农业合作化了,信用社和供销社还是“单干”。另外,三个社各有一套组织、会议制度和领导干部,干部对此有意见,群众也不满意。
今年年初中共晋江地委工作组在莲塘乡进行“三社”合一的试验,把农业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合并为单一组织,但仍留着三个机构。供销社同信用社仍沿用原来名称,保留一定的独立性。基层供销、信用两社仍有系统的垂直领导外,同农业社组成统一的社务委员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农业社、供销社和信用社的代表在一个选区同时进行改选,三个社的社员分别举三次手,可以选一个人担任三种社的代表。选举结果,农业社社员代表同时是供销社和信用社的代表;农业社管理委员同时是供销社和信用社的理事;农业社监察委员同时是供销社和信用社的监事。供销社和信用社的社长
(或主任)大都是由农业社社长或副社长兼任。减少了农村机构和会议,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可以同时解决三个社的问题。一次社务委员会,也可以同时研究三方面的问题。相互通气后,供销社可以随时掌握全乡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情况,及早向上级社或向外地采购,使县、区供销社有计划地开展供销业务。今年春季生产大忙期间,“三社”社务委员会组织供销社干部担货流动供应,增设售货摊,便利了群众购货。社员们可以随时向信用社存款、取款。信用社也可以随时了解全乡全社的资金情况,可以根据全乡生产需要,发动社员存款,替农业社筹集资金。今年春季莲塘乡信用社通过这种信用小组,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动社员存款一万多元,比三社合一前的存款额,增加了二倍多,绝大部分用到了农业生产上。农业社决定在附近山上发展水果生产和在池塘中养鱼,信用社又及时筹集了二千多元资金,帮助农业社购买香蕉、柑桔、桃李等各种树苗和购买大批鱼苗。改变了过去农业社发动社员向社里投资生产资金,信用社发动社员向信用社存款的不协调现象。
三社合一后,除了便利社员购买东西,存借款外,可以节省社员大量误工。据初步计算,莲塘乡二千四百二十八户中,在一年中就可以节省社员上市误工二万一千多工。同时供销社本身也可以节省开支。另外,也便于群众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在当地4、5月份是淡季,今年附近供销部门营业额都下降5%左右,而莲塘四个社两个月来的营业额却比合一前上升了22%,主要是从各方面为社员着想,便利社员的结果。
现在,县、区供销社和人民银行部分干部,有怕基层干部属乡里管理,不好领导,调动和培养不方便的顾虑。三社合一后,上级社和下级社究竟如何衔接,上级社怎样根据新的组织形式布置工作和进行领导,上级社、人民银行怎样和乡村党、政基层组织密切配合工作等,有关部门将在继续试验中。
(本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

替钢铁工业算几笔账
范荣康
钢铁工业,常常被人们当作测量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整个工业的水平。当右派分子叫嚣中国的工业化“搞糟了”,污蔑说“成绩是主要的”是“新八股”的时候,我们愿意替钢铁工业算几笔账,来测量一下我国的工业化究竟是“搞糟了”,还是搞好了,成绩究竟是不是主要的?
速  度
先算发展速度。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历史,是从1890年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开始的。1943年是旧中国历史上钢铁工业产量最高的一年,那一年的钢产量共九十多万吨。从1890年到1943年,五十多年时间,九十多万吨年产量,这就是旧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它所达到的水平。
五十多年时间,九十多万吨年产量,已经是够可怜的了。但就是这个数字也还是一种假象。因为这九十多万吨年产量十之八九产自日本的在华企业。至于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不论是官办的也好,是民营的也好,长期以来都是奄奄一息的。
这里,可以引用一些具体材料来说明过去的情况。
193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工业自给计划”一书,曾经列表对当时各炼钢厂的情况作了介绍。这份表上列了六个工厂。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是“停工多年尚未复工”,上海和兴钢铁厂也是“停工多年尚未复工”,上海炼钢厂是“现已停顿”,汉阳兵工厂是“钢炉虽建设有年并未开炼”,太原育才钢厂是“停工”,最后一栏是沈阳兵工厂,“东北事变之后,已非我有”。作者的结论是:“综观上述各厂制产钢锭能力,每年约十一万余吨,但现皆停顿,在市场上并无国产钢材可以购买”。
1946年,“资源委员会季刊”第一、二期合刊所载“抗战八年来之我国钢铁工业”一文,对抗战期间各钢铁厂的情况作了介绍。汉冶萍煤铁公司之汉阳大冶二厂,“以经济困难,贷款拖累,早已停工”,石景山铁厂“其炼铁炉及附属设备完成之后,终未开工”,西北实业公司之钢铁厂,虽然“为山九仞,亦以事变仓卒,未能生产”,至于国民党大吹大擂的中央钢铁厂,则“尚未建厂,即遭事变”。据作者介绍,当时维持生产的,只有一些小厂,生铁年产量约二万多吨,钢的年产量约四万多吨,而“东北之鞍山及本溪两厂,虽有大量之钢铁生产,但俱为日人攫有,非我华夏所能运用”。作者在分述了抗战期间西南诸省建立的一些小型钢铁企业之后,感慨万分地写道:“我国钢铁工业设备之简陋,产量之微小及资源之贫乏,较之欧美,固望尘莫及,即与日本相比,也瞠乎其后。”
到解放前夕,钢铁工业更如风烛残年。1947年,全国生铁产量才十四万四千吨,钢的产量不过七万吨。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们在几乎是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恢复钢铁工业的生产。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钢的年产量达到一百三十五万吨,较解放前经过五十多年的时间,达到九十多万吨钢的历史最高水平,超过4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钢的产量达到四百四十六万五千吨,又较1952年增加了三百多万吨,即增加了两倍多。三年恢复和四年建设中钢铁工业发展的速度,同旧中国五十多年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自 给 率
再看钢材自给率。“自给”,是经济独立的标志。多少年来中国人都做着工业品自给的美梦。上述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工业自给计划”一书,就集中表现了一些中国人对各种工业品自给的希望和他们所拟定的“计划”。据这本书介绍,当时中国“每年消耗钢铁原料总在六十万吨左右”,一年六十万吨的消耗量本来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其十分之九且须仰给于外人”。书中引用的伪海关钢铁材料进口的统计数字,更给我们绘出一幅殖民地的图画。1928年和1929年,进口的钢铁材料都在六十万吨以上,1930年和1931年,进口的钢铁材料也有五十多万吨。其中包括常见的小型钢材、铁丝、洋铁皮、螺丝钉、小钉等等。那时候,我国的土地上铺设着外国的钢轨,我国的桥梁上架设着外国的钢材,我国的纺织厂转动着外国的纱锭,连我国人民的家庭里,冬天取暖的火炉上也安着外国薄钢板作成的烟囱……
新中国几年来进行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钢铁的消耗量与日俱增,早已不是六十万吨能够解决问题的了。可是,我国的钢材自给率却是逐年提高的。1952年钢材的自给率是60.7%,1956年已提高为85%。我们用自己生产的钢材,铺设了数千公里铁路,架起了中外瞩目的长江大桥,竖起了绵延几百公里的超高压送电线铁塔,建设了许多新的工厂,生产了许多新的设备。今昔对比,说工业化“搞糟了”,岂不是彻头彻尾的污蔑吗?
品  种
能生产多少种钢和钢材,也是考核钢铁工业水平的标准。旧中国能生产多少种钢和钢材,这个资料还没有办法找到。1952年,我们能生产一百八十多种钢,1956年,我们已能生产三百多种钢。同钢种的增加相应的,是到1956年已能生产三千七百多种规格的钢材。飞机用钢和汽车用钢特别复杂,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到1956年,飞机用钢国内已能解决58%,汽车用钢已能解决69%。
1955年,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生产的矽钢片,1956年又试制成功两种高级的矽钢片。矽钢片全部依靠进口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技术装备
从技术装备的比较,也可以看出钢铁工业的水平。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很大一部分高炉在七十立方公尺以下,平炉在五十吨以下,电炉和转炉都在三吨以下,轧钢机也大都是手工操作的和中、小型的,甚至还有用蒸汽机传动的。重庆大渡口钢铁厂是国民党常常吹嘘的“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其实这个厂里只有两座十吨平炉、一座一百吨高炉和一座二十吨高炉。日本人在东北经营的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比较好一些,但也只是些一般的机械化的高炉和平炉,轧钢厂最大的开胚机全年处理钢锭的能力也不过一百二十万吨。
我们在发展钢铁工业中,不仅把那些原有的中型的和小型的设备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了它们的效率,而且建设了一些新的,威力更强大的设备。我们有了五座自动化的高炉,有了自动化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有了全年能处理钢锭三百多万吨的大型开胚机。这些大型的冶金设备,是中国的冶金工程技术人员过去不敢妄想的。
× × ×
有了这四笔账,也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我国钢铁工业在短短七年内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旧中国的五十多年。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并不自吹自擂。我们深知,尽管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产量还是很小的,我国按人口计算的钢产量要赶上美国的水平,还需要长期努力,但是谁要抹煞我国钢铁工业的惊人成就,抹煞千千万万冶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我们决不答应。


第5版()
专栏:

安徽省今年种植的四百四十万亩双季早稻普遍生长良好,如果没有意外灾害,丰收是完全可能的。这是霍山县佛子岭农业社的社员在水稻田里薅草。


第5版()
专栏:

“一日休养院”
旅大市工人海滨休养院已经开始接待今年的新客人。这个休养院是旅大市工会组织在去年以劳保基金创办的集体福利事业。它是专为恢复职工的疲劳和饱览海滨风光而设立的,因此又称为“一日休养院”。今年休养院预计将接待职工两万多人。图为“一日休养院”的客人们,正在彩色的遮阳伞下用饭和游戏。
新华社记者 贾承滨摄


第5版()
专栏:

不能忽视三类社的增产潜力
中共吴兴县委整顿三类社已收良好效果
本报杭州电 本报记者刘凡报道:浙江吴兴县的八十五个三类社,经过四十天整顿,已经由涣散变为巩固,对争取今年全县大丰收将起显著作用。
这个县的三类社占全县农业社的23%。如去年三类社水稻的平均产量只达四百四十斤,比全县其他社的平均产量(五百五十斤)低20%。今年全县水稻增产指标已从去年亩产五百五十六斤提到七百斤。为了保证增产指标实现,挖掘三类社的潜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从4月间开始,中共吴兴县委组织一百七十多名干部深入三类社,协助社干部解决问题,领导生产,现在工作情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劳动出勤率从过去的20%上升到90%以上;积肥的田由四百零三亩增至一万六千二百多亩;改变耕作制度的面积也有显著增加。经过八十五个三类社社员的讨论,订出了今年水稻增产指标——六百一十斤。现在这些社正在为实现这个增产指标而努力。


第5版()
专栏:

农药、械供应充足
本报讯 为了支援各地农业社大力扑灭病虫害,争取今年农业的大丰收,供销合作社加强了农药、农械的供应工作。
到6月20日,全国各地供销社先后组织到“六六六”、“滴滴涕”、“一六○五”等农药二十七万吨,喷雾器等农械二百一十一万四千架,占全年销售计划的90%以上,比去年同期实销量增加一倍以上。
为了实现“哪里有虫,哪里有药有械”的口号,供销社已经加强了农药、农械的分配、调运和地区间调剂工作。供销合作总社批发站先后已给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主要蝗区,增拨“六六六”农药一万多吨,并计划将该三省8、9月份要的农药提前在7月份内调去。
许多基层供销社为了把农药、农械很快地送到农民手里,采取了“送货下乡”、“夜市交易”等销货方法。湖北随县九个区的基层供销社抽调了五百多干部,组成一百多个送货小组,把货送给农业社,受到农民欢迎。      (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