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骄傲使人落后
领导方面已采取措施 努力弥补失去的时间
包头许多基本建设单位的领导人觉得“今年力量大、任务小,不用费劲也能完成”,于是松松懈懈,拖拖沓沓,结果上半年只完成全年基本建设计划的25%,造成了“春天窝工、秋天赶工、冬天抢工”的浪费、被动局面。
本报特约新华社包头27日电 包头许多基本建设单位的领导人员对待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有松劲情绪。这种思想情绪所带来的后果是:今年包头市基本建设计划上半年只完成了25%。“春季窝工,秋季赶工,冬季抢工”已成定局。
今年上半年包头市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得不好,虽然有一些客观原因,如计划确定得比1956年晚三个月左右;设计多变,赶不上施工。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本建设单位领导人员有松劲情绪。市的有关领导机关和建筑、施工单位的许多领导人员都认为,今年施工力量大,任务小,不用费劲也可以完成。建设单位也认为,今年施工单位“吃不饱”,任务提早提迟都可以完成,因而不积极帮助施工单位创造施工条件。包头市第一、第二、第三工程公司,到6月份才只同二十八个建设单位订了施工合同;但是,今年计划把施工任务包给这三个工程公司的建设单位,有一百三十个。整风运动开始以后,有些单位更加放松了对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例如,华北包头工程总公司原是今年包头市施工单位中完成计划最好的一个,1至5月份都完成了计划,但在6月份开展整风运动以后,任务反而没有完成。
包头市领导方面现在已经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扭转基本建设工程进度迟缓的状况。
(一)结合传达全国设计会议精神,在职工中进行一次普遍、深刻的“勤俭建国”的教育。各级领导人员都要亲自动手,深入下去,切实检查目前的施工情况和迎接施工高潮的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密切合作,共同克服目前工程进度迟缓的状况。急等施工的设计项目,只要不是浪费很大就不再改变;民用建筑尽量采用标准图纸;凡对施工不利的扯皮事情,应由领导人员出面及时协商解决;双方应建立一定制度,加强联系。
 (三)在建筑材料方面,各单位应坚决克服本位主义,互通有无,互相调剂。


第4版()
专栏:

最老的和最小的
本报记者 艾玲
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的代表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对年龄最老的和最小的艺人,老的名叫魏元泰,今年八十五岁,是天津市著名的“风筝魏”。小的叫陈程鹏,今年才二十一岁,在雕刻黄杨木上有着显著的成就。
“风筝魏”
天津市,有一家风筝铺,经常有一群小朋友围在门前,他们有的要买,有的在观看,也有的要求修理。魏元泰总是热情地满足小顾客们的要求。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买他的风筝,他们亲切地称呼他“魏老爷爷”、“老公公”。
魏元泰制造的风筝独具风格,精巧别致,放起来生动优美,国内国外都很受欢迎,不论小孩大人,都称他:“风筝魏”。
魏元泰十六岁当学徒,当时学糊制的是硬翅的燕子、蝴蝶、蜈蚣……放起来死板,不活动。出师后,他才钻研风筝的原理,研究平拍类,圆型立体类,后来创造出软翅的能活动的风筝。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他将自己的青春全献给风筝这门工艺上。可是,旧时代并不重视他的独技,风筝只不过是给富人欣赏作乐罢了。每年立秋至立冬三个月是销售旺季,过了立冬之后,风筝就没人买了,他们只好做些纸扎人作迷信品来糊口。只有在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才重视他的工艺,给他打开销路,现在全年生产的风筝,由政府包销,大部产品出口换取外汇。从此,魏元泰更加专心研究风筝了。他创造的丈把高的飞机,鸟兽、人物……大型风筝,都可以折叠起来,装在纸盒里,有的还可以装在信封里寄往外地。
六十多年来,凭着一双平凡的手,简单的材料、工具,创制出不知多少只美丽的风筝。人们最喜欢看“天女散花”风筝,当风筝随风升起来;天女足踏着的云彩和淡蓝色的高空相调和,腾云驾雾,两条风带随风飘舞,朵朵艳花将要散下来,俨如仙女下凡一样。有的风筝还会随风发出响铃声,或者像风车一样旋转。
魏元泰还是一位得过“金牌奖”的放风筝的运动健将呢。可是魏老说:“金牌奖又有什么用?我几十年来一家人穿不暖吃不饱。只有共产党来了,才不愁吃不愁穿,好好地过我的晚年。”
初开的花朵
清晨,朝霞初升,海面上一片金辉闪闪。青年雕刻艺人陈程鹏坐在一块石头上,他时而眺望海的远处,时而看着渔民们的操作。忽然,吹来一阵海风,一个青年渔民没有扣钮的衣角被拂卷起来,露出健壮的胸脯和一条粗腰带……。渔民的这个神态,深深吸引住陈程鹏。他根据这个印象创作了黄杨木刻“吹海螺”。这一件作品,在这次大会上展出时,受到参观者的赞誉。
陈程鹏也学习着古典民间的艺术手法。为了探求人物的感情性格,他除了读历史小说、古诗,研究先辈艺人作品外,还到古庙看塑像,参观展览会,看戏……。他创作另一件作品“红叶题诗”非常动人。一个淑静的宫闺,坐在枫树下,无限柔情地叹怨深秋,一首情意深长的诗句,正要提在枫叶上,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陈程鹏从小就跟着父亲学雕刻。小学毕业后,他便决心毕生献身于雕刻事业。有一次,他刻了一个泥塑,父亲笑着说:“这既不是圆雕,也不像浮雕,连手指都刻反啦!”那时刻出的人物,不是头太大,就是手太长、脚太短。他有点泄气了。“怎么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这么困难?”这时父亲又告诉他:“做工艺的人,唯一的窍门就是下苦功”。从此,他一面学习广泛知识,学国画、写生,甚至学人体解剖比例、艺术理论,一面不断实践。八年来,他创作了“秦香莲”、“青年勘测队”、“学文化”、“采茶扑蝶”、“十五贯”、“郑成功”等作品五十件,不少作品曾在省市的展览会上展出。(附图片)
“风筝魏”(左)和他的作品。
本报记者 高粮摄


第4版()
专栏:东鳞西爪

“老牛炉”变成“飞马炉”
据新华社鞍山25日电 今天上午九时五十分,鞍钢第一炼钢厂改建完成的七号平炉,出了第一炉钢水。至此,第一炼钢厂的平炉改建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一位七号平炉的炼钢工人兴奋地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的“老牛炉”变成“飞马炉”了。他说,现在炼一炉钢的时间,要比改建以前缩短两个多小时,所以它每年能为国家多生产七万多吨钢。
用先进的新设备代替落后的生产设备改建起来的第一炼钢厂,今年全年为国家生产的钢,将比1952年增长将近一倍。


第4版()
专栏:东鳞西爪

从没有一个工厂到县县都有厂矿
据新华社吉首26日电 解放前没有一个工厂的湘西苗族自治州,现在各县都有了工矿企业。
这些工矿企业包括火力发电、农具、采矿、桐油加工、织布、造纸、印刷等共六十个。其中电厂有十一个。这些电厂除了供应各城镇照明外,还供给各工厂动力用电。桑植利泌溪和龙山天门山两个铁厂建成后,基本上满足了全州农具用铁的需要。自治州八个印刷厂除了印刷各县报纸、文件外,还给农民代印识字课本和一部分小学课本。


第4版()
专栏:东鳞西爪

用破渔网作原料的麻纺厂
据新华社杭州26日电 一座完全利用破废渔网做原料的麻纺织厂7月中旬在温州建成。
这个厂利用废渔网每月可以生产两万码帆布。
温州是我国著名的渔区之一,每年网具消耗很大。为了充分利用废渔网,这个厂还将试验生产人字呢、各色花毯等产品。


第4版()
专栏:

康滇地轴北段是铜铁之乡
攀枝花铁矿已探明储量可炼一亿吨钢
据新华社重庆26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华东报道:四川省地质局今年活跃在康滇地轴北段的十四个勘探队和普查队,不断传出捷报。
地质学上称为康滇地轴的云南滇池以北的狭长地带,是我国大铜矿和大铁矿的所在地。康滇地轴北段南起金沙江、北到丹巴共三万多平方公里的高山深谷中,各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的矿藏都很丰富,是全国地质勘探的重点之一。
经过今年上半年的辛勤劳动,著名的攀枝花铁矿及其外围可能储量,又增加了一亿五千万吨。第一期钢铁基地所需储量的钻探工作已接近完成。目前攀枝花勘探队的地质人员正在集中力量编写地质报告;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向国家交出经过钻探证实的储量,足供年产二百万吨钢的钢铁联合企业开采五十年的需要。
去年经普查证实的宁南县华弹铁矿,在今年钻探过程中发现矿层稳定,总储量可超过一亿吨。
所有勘探成果证明,康滇地轴北段不仅有很大的铁矿,而且铁矿的品位也很齐备,能满足建立巨大钢铁基地铁矿资源的需要。另外还发现了一些中小型的铜、镍等矿床。
在康滇地轴北段的勘探中,今年上半年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在天全县发现了很大的黄铁矿。这个黄铁矿不但储量大,品位也高,足够建立一个大型重化工工厂,以生产国家十分需要的硫和硫酸,并且满足出口需要。
此外,以提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勘探基地为主要目标的大渡河普查队,也发现了很多铜矿、铅锌矿、铁矿、锰矿、铝矿、石膏矿的线索。


第4版()
专栏:

开平煤田刚进入青春期
开滦煤矿还可开采三百年
据新华社唐山26日电 在八十年前就建设起我国第一座近代化矿井——开滦煤矿进行大规模开采的开平煤田,经过最近四年多的勘探证明才进入它的青春时期。据已查明的煤田储量有三十多亿吨,如以开滦煤矿今年年产量计算,可继续开采三百多年。这个煤田沿京—山铁路横跨在河北省滦县、丰润两县境内,纵横蔓延七百八十多平方公里,比原来的煤田面积扩大了一倍多。仅已提出地质报告书的吕家坨、国各庄、巍山等地区煤层储量,就足够新建五对年产九十万吨到一百二十万吨大型矿井。


第4版()
专栏:

化学原素上百种 湖南地下有其半
据新华社长沙26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海金报道:经过解放以后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勘探,湖南省被证明是我国矿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到目前为止,湖南省发现的有色、稀有和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的矿种已经有几十种,化学原素周期表中所有一百○一种原素,半数以上可以从上述几十种矿种中得到。这几十种矿种在湖南省几乎每种都不止有一个矿床,而绝大多数矿种具有很大的或相当大的工业开采价值。
根据地质部门现有的材料,湖南省现在已知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中,包括有已知的锑矿、雄黄矿、铅、锌、钨、锡、钼矿;有国内少见的铍、铋、锗、镉、锂、钽、镓等许多有色和稀有金属矿床;有长江以南储量较多的煤和很丰富的锰和相当数量的铁矿;还有金刚石,重晶石、萤石、石墨、瓷土和磷矿等非金属矿。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天外飞来一万条麻袋
6月19日,火车站打电话通知我们:前几天旅大油脂工业总厂发来了一万条麻袋,叫赶快去起货。奇怪!我们没订货,他们怎么给发来这么多麻袋呢?为了遵守铁路规章,免得挨罚款,我们用了十几辆小车,足足拉了四、五小时,把货起回来了。为了保护国家财产,我们又把仓库里的货物腾出来装麻袋。
时间过去快两个月了。我们曾数次给油脂工业总厂打电报、写信,要他们把麻袋领回去。他们不但不来人领取,连信都不回。我们真个不明白:他们究竟怎么对待这一万条麻袋?更不了解他们是怎么在为国家工作的?
辉南油酒厂 马福山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江西丰城煤田 储量胜过萍乡
新华社南昌26日电 经过地质勘探人员一年多来的勘探证实,江西省浙赣铁路线上、赣江下游的丰城县有一个大的煤田。据现有资料核算,总储量达二亿吨,大大超过现在开采的萍乡煤矿。
丰城煤田不仅储量大,煤质也很好,接近于主焦煤。这个煤田开采后,对支援武钢生产有极大作用。


第4版()
专栏:

面人郎的老师
本报记者 胡道源
在北京街头上,有一个矮个儿、大鼻子的人,背着箱满街走。有时候他在庙会上,有时候就在街头巷尾,放下箱子,打开马扎,坐起来干活。孩子们见到了,就围起来,看着他。他从箱子里挑出一块和好的面,几搓几捏,就成为一个喜笑颜开的罗汉或是黄发垂鬓的寿星了。孩子们花上几个铜板,就可以买个来玩。有些做妈妈的,要他捏个小娃娃,叫他给娃娃穿身什么颜色的衣服,他就可以给她配上什么颜色来。要是多花几个钱,他还可以给你捏个姜太公钓鱼呢。
这已经是十几二十年以前的事了。不久前,他的邻居老太太跟我谈到这位捏面人的时候,就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年头,不知怎的都不见他了!”
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上,我见到了这个捏面人的人。原来他凭借那套手艺,走遍了好几个大城市,现在已经在上海安家立户了。他的名字就叫赵阔明。
用面粉捏个玩意给孩子玩玩,谁也没想到要保存多久。有一次,一个外国商人买了很多回去,过了些日子,赵阔明就接到国外的来信,说是面人都裂了。怎样才能使面人经久不裂呢?赵阔明也像原先琢磨面人的形象一样,连梦里都在想办法。他想到绿豆制的粉条经久不裂,就在面里和些绿豆面;听见有人说是核桃油的粘性好,就买些核桃仁来榨油和面;见到胶水能够补好胶鞋的裂缝,鱼膘能够把两块木头粘在一起,牛油制的肥皂从不裂开,白腊炼的腊烛长久不变,他都一一买来试验,结果都没有成功。最后,他看见中药店里的丸药可以长期保存,就去问他们是用什么调匀的,这样花了五年功夫,才找到了能使面人不裂的蜂蜜。从这以后,他作的面人,就可以保存十几二十年不坏,成为一种可以长期摆设的艺术品了。
他捏的面人神采活现,楼台会、天河配、八仙过海、贵妃醉酒……,都像舞台上的一样。可是,在解放前,光靠这门手艺还不能吃饱穿暖。他被迫当过车站里的脚行,权贵人家的仆役。解放了,他的艺术才能得到发展。在齐齐哈尔、昂昂溪、四平街、锦州、沈阳等城市劳模大会或卫生展览会上,都有他的作品。到上海后,还为肃反展览会和交通展览会做过模型,在1955年到1956年就以制造面塑模型得过三次奖励。这样,他这门原来是用来给孩子玩的手艺,一变而成很好的宣传工具了。
他现在已经是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室的副主任。1956年8、9月间在伦敦展览会上轰动了观众的面人郎——郎绍安,就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徒弟。(附图片)
著名面人艺人赵阔明(左)、郎绍安(中)、汤子博在谈论捏面人的技巧。


第4版()
专栏:

百花争妍
——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上展出的一部分作品
本报记者 高粮 袁毅平 王志渊摄
二乔(泥塑)张景祜 作
九龙壁(象牙雕刻)  邓文利、李洪义、曹斌作
霸王别姬 (皮影)路景达作
仿唐马(泥塑) 王佩章作
明锦地毯 天津地毯社
翡翠花熏蒋通、莫英、乔宝仙等作夏长馨设计
静物(刺绣)   朱凤作
民族英雄郑成功解放台湾(泥塑)
贺钧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