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
专栏:

回族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马坚的发言
解放了的中国人民,无论工人、农民、妇女、少数民族,都要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他们绝不愿意走回头路,绝不会受右派野心家的诱惑,走资本主义道路,转回到漆黑一团的旧中国的苦海里去。
道理很简单,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是不可设想的。在解放后短短的八年当中,我们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起了根本的变化,大大改变了落后贫困的面貌;在政治上,我们获得了平等的民族权利;在经济上,我们脱离了极端贫困的生活;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我们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和发展。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让我来谈一谈我们回族人民在这八年期间的变化。在清朝统治下,我们回族人民屡次起义,反抗清朝的压迫,屡次遭受大屠杀,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事实,不必多说,就说辛亥革命、五族共和吧。那五色国旗上虽有白色代表回族,但是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在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时代,“回族”和“回民”的名称都不许使用,说我们少数民族是汉族的大小宗支,根本不承认我们回族是一个民族,说我们是“国内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我们回族中的败类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之流,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还随声附和,说自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民”。现在右派分子又在重弹否认少数民族的旧调,我们少数民族表示坚决的反对。
(一)回族人民在政治上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承认我们回族是一个民族。在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回族与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并且日益增进着亲密的团结,回族内部也真正团结起来了。回族人民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居住最分散的,但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了充分保障散居各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我们回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受到了保障。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各届的委员中和地方的政协委员中,回族代表人数都大大超过了一般比例。
在党的帮助下,回族干部成长得很快。据一九五五年底的统计,全国国家工作人员中已有回民三万六千五百七十人,其中有不少的妇女干部,他们分散在全国的国家机关、部队、学校、工厂、矿场、企业、铁路、交通、医务等各种工作岗位上。从中央到地方,并有不少回族干部担任领导工作。据不完全的统计,县长级以上的干部有一千八百多人,其中有副部长二人,副省长三人,市长一人。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和祖国各项建设事业中,涌现了大批回族积极分子,其中大量的优秀人物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据一九五六年底的统计,已有回民党员六万一千人。千千万万优秀的回民青年参加了共青团的组织。仅据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和甘肃、河北、青海、辽宁四省一九五五年的调查,就有回族共青团员二万七千多人。回族少先队员更是不计其数的了。
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受到法律的保障,也受到各方面的尊重和照顾。一九五三年五月,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以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宗旨。一九五六年又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来培养下一代的宗教人材。回族的宗教界人士,有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和人民委员会中也有回族宗教界的知名人士。
一九五二年九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国回民工作的指示,指出:无论机关、部队、学校、生产部门,对回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均应予以尊重,不得嘲笑、讽刺。在生活上应给以照顾,使能达到一般人员的生活水平。在回民较多的单位,应建立回民灶。后来,中央财政部、劳动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又联合发出关于回族职工伙食补助费的决定。各省市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也根据中央这一指示的精神,结合当地情况,作出了关于单独设立回民灶和不能设灶者发给伙食补贴的决定。执行的结果,给回民解决了生活方面的很多困难。
我们必须指出,对于执行这一政策,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例如,北京大学东方红清真食堂,自一九四九年成立以来,就办得很出色。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和北京其他高等院校的清真食堂或回民食堂都是办得很好的。又如公私合营天津市仁立毛织厂,虽然只有七位回民职工,也建立了回民食堂。天津市有些单位因回民职工太少,专建回民食堂或回民灶确实有困难,领导上就主动地和附近有回民食堂或回民灶的单位商洽联系,帮助他们参加了那些单位的伙食。如天津钢厂一分厂、计委会、油脂公司等单位,对回民职工的伙食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没有上述这些条件的机关,工厂和企业单位,一般都实行了伙食补贴的办法。虽然补贴的钱数不多,但是对解决回民的伙食问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做法对回民职工安心生产和积极学习生产技术,加强民族团结,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些单位没有注意解决回民职工的伙食问题,致使回民职工长年吃着冷食和咸菜,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学习情绪。据个别部队的回族战士反映,在大厨房里给他们做的饮食里常常发现猪油和猪肉片。因此,我建议在可能的条件下,将人数太少的回民学生、战士和职工尽量地集中起来,以便更好地照顾他们的风俗习惯。
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回民食堂,但是窄狭肮脏,而且缺乏应有的设备,例如唐山市开滦煤矿和华新纱厂的回族职工普遍的反映是:回民食堂又小、又脏、又冷,简直不像个食堂。回族职工虽然屡次要求改善,但领导干部充耳不闻。我想在全国范围内,像这样的回民食堂也许还有,希望各地的领导同志好好检查一下。
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把钥匙。在过去八年中,我们的国家依照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和宪法的规定,在回民聚居地区执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现在已建立了四个回族自治州,在甘肃的有临夏、固原、吴忠三个回族自治州,在新疆的有昌吉回族自治州。还建立了九个回族自治县,在云南的有永建、寻甸两个回族自治县,在河北的有大厂、孟村两个回族自治县,在甘肃的有泾源、张家川两个回族自治县,在青海的有化隆、舋源两个回族自治县,在新疆的有焉耆回族自治县。此外,在贵州还有一个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在全国各地还成立了百多个回族乡(镇)。自治地方的各级干部,包括州长、县长等领导干部,多数是回民,他们都是有职有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方案后,又将建立省一级的回族自治区,这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也是我们回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建立,不仅实现了回族人民多少年来的共同愿望,而且又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性。我们回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人民敬爱的毛泽东主席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回族人民在经济上的发展
全国回族人口约计三百九十万人,散居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中的约占三分之一,居住在广大农村的约占三分之二。不管他们居住在城市或农村,他们的生活都是极其贫困的,所以“穷回回”的称号适用于全国回族的劳动人民。八年以来,回民从根本上改变着历史所造成的贫困落后状态。几年来,人民政府在培养回民的就业条件,介绍就业方面作出很大成绩。在许多大、中城市和一些回民多的小城市中,采取了举办政治、文化、技术训练班、业余学校,或用带徒弟的办法来对回民青年男女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创造就业条件,并且在劳动就业的登记和录取中,给予优先的照顾。目前一般的大、中城市,特别是东北的工业城市中,已基本上消除了回民中的失业问题,回民中的工人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了。现在北京市回族中的职工家庭约占回民总户数的百分之六十,天津市回族中的职工家庭约占回民总户数的百分之五十三。在东北地区的沈阳、鞍山、本溪、抚顺、安东、海城等六个市的回民职工家庭占回民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强。再以昆明市为例,自一九五二年到现在,已有六百多个回民先后被介绍到工厂和政府机关中工作,百分之九十二的人员已有了固定的职业。
在一九五二年以前,除西北地区外,全国各地回族中的土地改革都先后完成。西北几个较大的回族聚居区,到一九五四年,土地改革也先后完成。土改前后,回族农民土地占有的对比,有很大的变化。回族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他们争先恐后地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到一九五六年底,回族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一般地区参加高级社的回民农户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回汉杂居地区建立的民族联合社,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发展生产,更有很多优点和长处。
回民的手工业生产,在回民经济生活中占相当的比重,最低占百分之一点五五,最高占百分之二十八,平均占百分之三。自一九五五年下半年以来,回民手工业已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普遍地组织了手工业合作社,把原来很小的手工业作坊扩大成规模不小的手工业工厂。例如:临夏回族自治州,已经组织起七十二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入社业户达到百分之八十四点二五。平凉市手工业者已有百分之九十五点六四参加了合作社。
城镇中回民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也完成了。城市中占回民百分之九十上下的面食业、牛羊行、小商小贩等各种行业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1)行业种类多,而情况复杂;
(2)一般是资金缺少,过去大部分靠赊欠经营,一般仅能维持生活;
(3)经营随季节变化不定,大部分营业不稳定、不可靠;
(4)由于回民有特殊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故经营牛羊肉、饮食业者多,而这些行业不仅同广大回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着,同时各个行业之间又相互地依靠和支持。
在对回民的各种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政府考虑到上面所说的这些特点,提出特别的指示,各地遵循指示而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回民的衷心拥护,顺利地完成了改造的工作。在国家的领导下,使生产、经营都有了发展和提高,城市回民的经济面貌从根本上改变了——由资本主义经济改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城市回民的职业和生活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在过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回民经营着不稳定的、不可靠的职业,大部分人的生活有困难,现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回民的职业和生活,基本上都有了保障。
在云南回民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有些地区却一般对待,没有考虑到上面所说的那些特点,工作就做得不很好,不仅忽视回族人民的特殊困难,而且对回民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和特长,利用得很不够。例如,在农村中去年只抓农业生产,忽视马帮运输、小商贩和手工业的安排和利用,结果是农业生产尽管有很大发展,但实际收入并未增加。再加以相当多的回民商贩和手工业者,骤然转入田间劳作,困难很多,农具和技术都赶不上汉族,因而造成了减产和损失。在城市中,回族人民多数以牛羊行为中心,也由于个别食品公司部门采取一般措施,未利用回民在这方面的特长,以致形成了人为的牛羊肉供应紧张,引起牛羊行本身和有关的饮食、干巴、牛杂碎、饮食摊贩以及屠宰、皮革等行业营业额的下降和波动。经过去年民族政策的检查,有关地区和部门才开始注意这些缺点和错误。
向西北移民的工作,是于一九五五年冬和一九五六年春进行的。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和北京、天津两市,迁移回民三万多人到甘肃和青海去进行农业生产。他们被安置在甘、青两省的回族自治州、自治县或回民多的地方。他们受到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热烈的欢迎,帮助他们安了家,迅速地投入了生产。
移民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偏差和错误还是值得注意的。由于对移民作宣传的时候,只讲移到西北去的种种好处,却没有说明有些什么困难需要克服,而且把城市的居民移到农村去,生产和生活都不习惯,有些移民被分配到汉民的村庄去,与汉民同院而居,由于彼此的风俗习惯不相同,曾发生了种种困难,也不能安居乐业,希望中央民委会派人去检查这件工作。有些回民不能忍受困难,终于转回来了。我认为移民工作应该有一个通盘筹划,把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安排得更妥当些。
(三)回族人民在文化教育上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去发展回民教育。政府连年来拨发了教育补助专款,补助回民学校的经费;拨发贫苦学生助学金,还给回民的贫苦学生补助衣服、书籍、纸笔等各项费用,以便更多的回民子女能够上学。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帮助回民建立小学、中学或回民班。在一般学校里,还设立了不少的回民灶。
回民的学校教育,在解放后有很大的发展。据一九五六年不完全的统计,全国有回民小学一千多所,回民小学生已达三十多万人,占回民学龄儿童的百分之六十;全国有回民中等学校三十所,有中学生三万四千多人,平均一百零四个回民中就有中学生一人。高等学校的回民学生已达到了三千人。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中都有回民学生。回民教师逐年增加,现在已达一万人以上,其中有高等学校的校长、教务长、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三百二十九人,中等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教员等一千多人,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教员等八千五百多人。
回民的社会教育也有了全面的开展。回民青壮年参加了扫盲学习。各地建立了许多回民夜校、识字班和其他学习组织。回民中识字的人在逐年增加。
在不少地方,回民建立了文化俱乐部,建立了业余剧团和文娱组织。好多地方的文化俱乐部,不仅开展回民的文娱活动,而且进行了各种政策、法令、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在文化、艺术、体育界有很多回族的知名人士,在旧社会里被歧视,艺术才能得不到发挥,他们在人民的新中国已得到了多方面的鼓励和扶持,使他们的才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如京剧界的马连良、雪艳琴、侯喜瑞等都是著名的演员;河北梆子戏的金玉茹、山东吕剧的王俊英等著名的回族演员,都是全国戏剧观摩演出一等奖的获得者。据北京市不完全的统计,京剧界比较有名的回族演员有五十多人,曲艺界和杂技界有一百名之多。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央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和电影界,也都有许多优秀的回民青年演员。
在特种工艺方面,苏州有第一流的刺绣能手,七十三岁的金静芬,上海有擅长象牙雕刻的杨文义,天津有刻砖老艺人八十三岁的刘凤鸣,都是全国知名的回族工艺家。
在卫生事业方面,已建立了回民医院四所,卫生院十三所,卫生所三十所,妇幼保健站十四处,接生站一百二十六处,许多地方还成立了少数民族医疗队。
(四)各条战线上的回民
八年以来,回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各条战线。一九五六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警、治保功臣模范代表大会上,有十三名回民功模代表出席了会议。全国回民为抗美援朝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某团就是回族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曾在朝鲜立下了光辉的战线。自一九五○年以来,就有一团回民军队奉命警卫在祖国的海防上。曾有大量回族知识青年,在参军后被分配到海、陆、空军各个兵种的军干部学校去学习。还有成千上万的回族优秀儿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回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人物。一九五五年九月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代表一千五百二十名,其中有回族代表十多名。一九五六年五月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出席代表六千零一十一名,其中有回族代表五十八名。我国的国家运动员游泳健将穆祥雄是天津的回民青年,曾在国际竞赛中为祖国争取了光荣。
(五)关于教育回族干部的问题
党和政府对于尊重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曾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发布了许许多多的法令和指示,前面已经说过了,但是还有些不明白道理的人在说,共产党的政策是要使回族人民汉化,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说法主要是由于我们对于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宣传得不够普遍深入,某些回族干部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也有一定的影响。王连芳同志在“谈谈云南回族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一文里曾着重地指出这一缺点,他说:“应该肯定,云南回族干部绝大多数是勤勤恳恳为回族和其他民族服务的,不论在游击战争时期,在土改和互助合作运动中,在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其他方面,他们都作了许多工作,并获得了回族人民的爱戴,引以为自己民族的光荣。但是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某些回族干部却滋长着一种脱离群众的倾向,突出的是干部缺乏民族化的作风,不敢真实地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尽管这些干部主观上确是热切地期望自己民族的进步,但常常划不清民族与阶级、民族感情与民族主义的界线,在关心本民族利益和关心祖国利益的关系上,在领导民族前进和尊重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上存在着若干糊涂观念。加以某些汉族领导干部有意无意地抹煞回族特点,鼓励汉化,就使回族干部产生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他们片面地认为不尊重回族的生活习惯和禁忌是‘进步’,照顾回族的特殊需要是‘迁就落后’,甚至以厌烦情绪对待本族群众;结果回族群众对他们大失所望,不仅降低了回族干部应有的作用,而且引起了回族人民对党的不满和离心。这种情况,目前虽是少数的或是个别的,但却是一个带根本性质的严重错误,必须十分严肃的加以批评和克服。我认为除了在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继续克服大汉族主义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在当前是回族干部脱离群众的主要原因之一)外,主要还是应该加强对回族干部的教育,使他们懂得一个回族干部真正宝贵之处,在于他与自己民族有着天然和血肉的联系,在于他能够代表自己民族的利益和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意见,在于能够根据党的一般政策结合自己民族的特点领导本民族前进。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和本民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必须尊重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并和群众共同参加自己民族的宗教的节日,必须体贴回族人民基于历史的痛苦创伤而造成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必须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特有困难。否则就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也就不能联系群众和提高群众。当然,在强调干部作风民族化的同时,应明确其根本目的;回族干部,在代表和反映本族人民的要求时,应善于正确地分析群众意见,帮助群众分清是非,从而进一步带领群众前进;但一刻也不脱离回族群众,是领导回族前进的先决条件,则是不容怀疑和动摇的。我认为这些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在当前确有反复强调的必要,回族干部脱离群众的倾向是必须而且可能加以扭转和克服的。”
我完全同意王连芳同志的这个正确的意见,我希望负责教育回族青年的教师们和领导干部们特别注意这个重大的教育问题。
(六)结语
我们回族人民在短短的八年中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方面获得前面所说的那些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是与中国共产党英明正确的领导分不开的,谁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回族人民一定要与全国的工人、农民、妇女和其他的兄弟民族一起对谁作坚决的斗争。我们回族人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才能创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只有跟着我国各族人民一致敬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走,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