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日本人民将强迫政府改变政策
  日本共产党第一书记 野坂参之
我国人民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发展,不仅感到惊异,而且寄予很大期待;同时在这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里,也看到了为美帝国主义夺去了独立的我们祖国今后所应走的道路。我国人民为了维护和平,发展我国的经济,要求同中国恢复邦交,建立友好关系。目前这一运动正在日益壮大,日益发展。这一运动也包括了一部分资本家以及自由民主党人士。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的急速发展,想要同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配合起来,打开我国经济的困难局面。英国退出巴黎统筹委员会的中国委员会,更加强了日本的这种趋势。
我国人民认识到:要求恢复日中邦交运动,乃是维护世界和平运动的重要的一环,乃是使我日本民族从屈从于美国状态下获得解放的运动的重要的一环。
日中两国处于比邻,有两千年来长期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的交往关系,在其他方面也有很深的关系。我们两国处于分离状态,只对美国的侵略和它的准备原子战争的世界政策有利。这是以日本垄断资本为中心的反动势力,出卖日本民族和日本人民利益,追随美国政策的结果。但日本政府的这种政策,必不免归于破产。这从下面这点看来,也是很明显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要求恢复日中两国邦交,呼吁掀起恢复邦交运动的,只有我们共产党;而八年后的今天,要求恢复日中邦交的运动,则已发展成为广泛的全国性的运动,以工人阶级为首,从社会党到一部分资本家都参加了进来,政府和自由民主党也日益感到了这个运动的压力。
我们为了促进日中恢复邦交,将努力更加广泛紧密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这个运动里树立起工人阶级的领导,以迫使日本政府改变它的政策。


第6版()
专栏:

  力促日中邦交正常化
  日中输出入协会理事长 南乡三郎
日中两国是同文同种的民族,两国间虽然有过波折,但时间很短,而保持着友好关系的历史却是很长的。将来我们两国应是永远亲善友好的近邻。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固然不同,但正如新中国领袖们屡次表明的那样,互相尊重彼此的立国精神乃是两国友好相处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去除农产品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东西。但是现在中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还有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的丰富资源一旦和近代科学结合起来,我相信,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久将来将可与欧美各国并驾齐驱。
日本土地狭窄,人口众多,缺乏资源。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必须依靠海外贸易,特别是要从近邻中国输入必需的各种原料,另一方面还必须向中国输出各种工业产品、建设资材等等。有无相通,扩大彼此所需要的物资的贸易,这对两国的繁荣和发展都是有利的。
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有悠久的历史。两国间有着这样唇齿相依的关系,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国际形势,至今两国间还没有恢复邦交,也没有缔结通商航海条约,这是非常遗憾的。我确信,两国间进一步发展贸易,将是铺平日中两国恢复邦交的道路的最有力的手段。(附图片)
  日本工人起来了,他们要求恢复日中邦交


第6版()
专栏:

  全体日本国民的愿望
  日本法政大学文学院院长 谷川微之
我在去年8月访问了中国,得到了深深的铭感。作为日本亚洲团结委员会文化代表团的一个成员,我从印度经过埃及到达希腊的时候,因胃溃疡而病倒,切除了胃的六分之五,身体尚未完全复原,比大家迟了两个月才只身到了中国。因而我把参观的目标主要放在博物馆、古代遗迹等等上面,但即使如此,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地,我还是接触到了伟大的新建设的一面。我多少了解解放前中国的一些情况,因而对于那在多方面进展着的新建设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就不能不更加惊叹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在其他许多古代文明国家灭亡了的今天,中国由于它几次重新取得了青春活力,迄今仍然保持着它伟大的民族力量。长久以来,我一直对中国的古代文物怀有特殊喜爱,同时我也一直用惊异的眼光看待着中国的这种奇迹。这次在中国逗留了十四天,在这段时间里,我到处看到了青年男女的蓬蓬勃勃的朝气。这更使我感到,这个民族正在空前巨大的规模上恢复着它的青春。
在今天,我想没有一个日本人是不愿意恢复日中两国邦交的。可是,这种全体国民的愿望为什么没有实现呢?其原因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这是由于日本还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而在目前的国际形势和日本国内形势中,又存在着种种阻碍日本获得真正独立的重要因素,这就是我所说的复杂的理由。然而,只要国民的意志集中起来,就能够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而现在国民的意志还没有集中起来,这就是我说的简单的理由。不过,网罗了国民各阶层代表人士的“恢复日中邦交国民会议”即将成立,时机已近成熟了。
总之,从东京可以直接飞向北京,而现在却必须绕道香港。这种不自然状态是不能长久继续下去的。归根到底,水总是往低处流的。


第6版()
专栏:

  衷心的希望
  日本艺术院会员
1955年秋,日本的歌舞伎剧团曾渡海去中国公演,在各地都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1956年夏,中国的京剧团也渡海来日本公演,在各地也受到了广大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尚未恢复邦交的两国间已有这样盛举,这明显地表示出日中两国人民在寻求什么。
我,作为歌舞伎剧团团长,在中国得到了终生难忘的铭感。对于京剧界最杰出的演员梅兰芳先生,对于他的艺术和为人,我满怀着尊敬和亲切之感。我感到超越了两国国情和思想的友谊,通过艺术得到了很自然的发展。
我相信日中两国关系上,尽管有许多微妙之处,但将来将如水之就下,一定会向应进的方向前进的。
我的工作是在舞台上演出,当演员和群众之间出现超越了国境的心灵同心灵的交融那一瞬间,我感到,这才是真正的和平。我在闭幕之后,总是在感到安堵的同时,又感到很大喜悦。
前年,在北京公演的时候,舞台和观众融然一体竟达到了这样程度,以致使我完全忘记了“这是在中国”。这正是日本和中国几千年来分不开、斩不断的友谊的表现。我衷心希望,两国的邦交,能够适应两国人民的这种亲密无间的感情,尽快地正常化起来。
(以上七篇都是本报特约稿)


第6版()
专栏:

  把青春献给建设共产主义的豪迈事业
苏联大批青年专家走上工作岗位
本报莫斯科22日电 苏联高等学校今年将有约二十七万青年专门人才毕业,包括苏联各个民族,比去年增加一万五千人。这是苏联高等教育部部长叶留金发表在“莫斯科新闻”的文章中说的。
苏联高等学校正在举行考试。莫斯科高等学校因为准备迎接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把考试提前了。叶留金说:二万七千多名新毕业的农艺师、机械师、养畜师和兽医将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工作。中学、技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关将增加八万多名教师。二万三千名青年医生将补充到城乡医院去。这批新专门人才的三分之一是不脱离生产地在夜校和函授班学习出来的。他们已经把学来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
叶留金说:苏联政府已经批准一个分配大学毕业学生工作的方案,这个方案是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作出的。毕业生早已经知道他们到那里去工作。在毕业前三个月让他们选择。每个高等学校都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处理这个问题。当委员会给学生一项工作时,要考虑他的愿望、家庭情况和健康情况。如果学生提出适当的理由不能去,那么就给他们找合适的工作。
这次毕业生很快将在他们所挑选的岗位工作了。他们许多愿到远东、西伯利亚、乌拉尔、哈萨克斯坦以及新垦地区工作。根据劳动法,青年专门人才在赴工作以前从他们所服务的单位取得一个月的休养券。在赴工作时,他们及其家庭的旅费由国家供给。
叶留金说,全国高等学校在新学年将招收四十二万五千名学生。将采用新的招生规则,凡在国民经济或文化部门工作上两年者,在考试竞赛中比同等成绩的人有优先被录取的权利。从军队和舰队复员以及参加过卫国战争的战士,也有同样权利。


第6版()
专栏:

  让假期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保大中学生将进行义务劳动
据新华社索非亚21日电 保加利亚全国各地大、中学校的学生已经分别组成了许多劳动突击队,准备在今年暑假中进行修筑道路、公园、运动场和帮助农业合作社的夏收等义务劳动。
索非亚大学的一千二百名学生已经组成了一个劳动突击队。他们将在三十五天的假期内在索非亚郊区的维托萨山上包修两公里多的公路。中国和朝鲜的一些留学生也报名参加了这个突击队。保加利亚大、中学生暑期参加义务劳动的工作是由季米特洛夫人民青年联盟各级组织领导的。在过去从1946年到1949年的四年当中,全国各地曾经开展了一个广泛的青年劳动突击队运动。有五十多万各界青年积极参加了这一运动。


第6版()
专栏:

  德波两党联合声明
决定进一步加强兄弟合作
新华社柏林21日电 今天在这里发表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波兰统一工人党的联合声明说,两党代表团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国际工人运动问题和有关两党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意见交换。
联合声明指出,所有企图在两党之间、在波兰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国之间以及在两国人民之间制造不信任的阴谋,都是毫无希望的。两党认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使和平获得保证,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友谊和兄弟合作。两党坚决反对一切企图通过反苏挑拨来削弱这种团结和合作的阴谋。
联合声明说: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性业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所有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宝贵贡献,是工人运动的知识和经验中的共同财产。
最近期间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伟大高潮,有助于相互交流经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波兰统一工人党非常珍视这种经验交流的意义。
联合声明强调指出,所有兄弟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认为下列原则是共同有效的,即:同劳动农民联盟的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在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中央计划性和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这些原则应该在照顾每一国家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的情况下,作创造性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和可能在每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采用特有的形式和方式。
波兰统一工人党支持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争取德国统一的斗争。它认为,德国统一是德国人民自己的事情。
联合声明最后说:“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代表满意地指出,这一次会谈使两党的关系更为紧密,并且有助于两党之间的完全相互谅解。为了增进和扩大合作关系已经协议交换派遣党的代表团以便相互研究党的工作经验。两党将就与双方利益有关的一切重要问题交换意见。”


第6版()
专栏:

  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八月在基辅举行
新华社22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第四届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将在8月16日至22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主席柏尼尼、联盟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员和苏联青年组织的代表已经到达基辅,共同进行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


第6版()
专栏:

  花钱比去年少 办事比去年多
波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本报华沙21日电 波兰今年度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今年的特点是:既做到少花钱,又做到扩大活动。
出国留学生的派遣数大于去年,今年将派出三百八十二名学生到十三个国家去。派遣这些留学生的费用共计二十六万四千卢布。
今年文艺团体的对外活动十分活跃。今年已经完成的活动有:玛佐夫舍歌舞团和波兰剧院访问了英国,热道夫斯基剧院访问了英国和荷兰,一批独唱家和音乐指挥访问了比、法、土、芬、意、西、瑞士。即将进行的主要活动有:国家舞蹈团将访问南斯拉夫、诺瓦·胡塔的剧院和古典舞蹈团要去意大利,小型歌舞团访苏,玛佐夫舍歌舞团和西里西亚歌舞团访法。
同时,意大利、西德、美国、法国和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许多文艺团体,也将到波兰作访问演出。
有意义的是:虽然活动扩大,但是由于实行了精兵简政的方针,波兰文化艺术部今年对外活动的预算仅为去年预算的60%。
上面这些内容是波兰文化艺术部部长库里卢克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第6版()
专栏:

  意政府放宽对华贸易限制
经济界人士要求承认中国发展两国经济关系
新华社22日讯 罗马消息:意大利政府21日正式宣布放宽对中国贸易的限制。
意大利外交部通知巴黎统筹委员会说,意大利已经在6月18日把它对中国贸易的限制放宽到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一样。
新华社22日讯 罗马消息:据“团结报”19日报道,意大利有影响的经济界人士不久以前在米兰集会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承认中国,以便开展意大利和中国之间广泛而经常的贸易联系和文化联系,使两国关系趋于正常。这些经济界人士建议,意大利各公私工商业组织主动地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来同中国贸易机构建立直接联系,并且采取种种措施,如筹备举行展览会、开辟驶往中国各主要港口的航线以及就两国贸易支付办法谋取协议等。他们还主张,两国互派文化技术代表团,并且签订文化协定,以便经常不断地促进文化交流。


第6版()
专栏:

  张奚若宴请澳工党议员访华团
宾主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
新华社22日讯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今晚设宴欢迎昨天抵京的澳大利亚工党议员访华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出席作陪。
张奚若在致词中说,澳大利亚和中国在地理上并不算近,可是几年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比过去要频繁得多了。张奚若还提到了澳大利亚工党领袖伊瓦特博士的一些主张,如呼吁停止试验氢弹,禁止使用核武器以及赞成承认新中国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等。他接着说,对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主张,我们表示欢迎。
澳大利亚工党议员访华团团长海伦说,这个代表团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工党代表团。他对各方面的热诚招待表示感谢。
在谈到澳大利亚工党的对华政策时,他说:“伊瓦特博士所提出的工党主张是建立澳中两国正常关系、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和扩大澳中两国贸易,这些主张一定能得到实现。”
他最后表示愿意把在中国看到的一切,在回国后尽量通过报刊和议会向澳大利亚人民作报道。


第6版()
专栏:

  “鄂毕号”满载科学资料返国
苏联南极考察队收获丰富
新华社22日讯 据塔斯社里加讯:苏联柴油电动机船“鄂毕号”最近七个半月内在南极海上进行了四万零二百五十浬的航行考察以后,于21日满载科学资料驶返里加。
苏联科学院第二次南极海上考察队的负责人马克西莫夫教授对报纸记者指出,这次为期二百二十五昼夜的考察行程,比1955—1956年的第一次南极行程还多九百二十浬。在完成了南极附近的工作以后,“鄂毕号”在4月28日到印度洋中的可可群岛进行了考察。“鄂毕号”是自这一群岛发现以来的三百多年中第一艘到这里来的俄国船,是达尔文的“猎犬号”以后来过这里的第二艘科学研究船。
马克西莫夫教授叙述了这次考察的成绩和经过。他说,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规定的这次考察的基本任务,是对南极大陆附近的南极水圈进行海洋学研究。考察队共有六十名科学家,分为八个科学组,此外还有六十名老练的海员在“鄂毕号”上工作,他们在这次考察中搜集了丰富的材料。水文学家们对南极海上浮冰进行了八百一十次观测,并且在冰上作了六百多次钻探,取得了五千多种各种深度的海水标本,测量了二千八百个地点的海水温度,拍摄了许多海上浮冰和冰山的照片。地质学家和水形学家作出了三万七千浬的洋底的不间断的地形纪录。地质学家从洋底取得了几百份泥土标本,其中有一份深达十六公尺的泥土标本,这是南半球海洋研究中的最高纪录。高空气象学家们放出了二百三十七个无线电探空气球。考察队收集了几百份海底生物和浮游生物标本。地球物理学家进行了重差测定观测。


第6版()
专栏:

  仰光球赛结果北京今晚听到
据新华社仰光22日电 本社随中国足球队记者李郁文报道,缅甸的电讯当局为了使中国同印度尼西亚足球赛的情况尽快地传到中国,已经答应提供各方面的便利。
仰光的广播电台答应在球赛一结束后,在它的华语节目中给中国方面以五分钟的时间来播送球赛的结果。一小时以后,再用十分钟播送球赛的简况。仰光电报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给中国记者以发电报的优先权,6月23日星期天球赛进行那天将为我们加班加点工作。


第6版()
专栏:苏联通讯

  列宁格勒的生日
  ——记列宁格勒建城二百五十年
  本报记者 李何
今天,6月23日,全苏联人民都在庆祝列宁格勒建城二百五十周年。这个拥有三百万人口的苏联第二个大城市今天将渡过狂欢的节日。有外国来宾和苏联各地代表团参加的大会将在冬宫广场上举行,在基洛夫运动场上将有戏剧演出和体操表演,在基洛夫岛上和公园、花园里将组织游艺会,在文化宫和俱乐部里将安排演奏会、舞会。人们将欢乐地看焰火,渡过不眠的北国白夜。
我在列宁格勒的生日到来前几天去看望了它。它已经充满迎接节日的气氛。这座经历过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个时代的名城,显得更加年青了。
一天晚饭以后,我从涅瓦大街的这头一直散步到它的那头。这是一条笔直的宽阔的马路,两旁排列着整齐的五层楼房,我一路上东盼西望,足足走了两个钟头。这条大街一直伸到海军府的建筑物跟前,伸到涅瓦河岸。
海军府在全市的中心,它的右边就是冬宫博物馆。冬宫前的广场,由一排三层楼房围成半圆形。在这个半圆圈当中有一道拱门,拱门顶上立着六匹马的凯旋车雕刻。在这个广场中央竖着一根由整块花岗石磨成的圆柱,柱顶站着青铜刻的“天使”。列宁格勒有许多地点,以美丽的建筑和革命的事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冬宫的广场就是这样一个地点。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沙皇政府就是在这个广场上屠杀从拱门走进来请愿的赤手空拳的人民的。1917年11月7日,起义的人民就是涌进这个拱门,经过这个广场,攻击冬宫的。而现在,冬宫已成为人民的博物馆。和平的鸽子在广场上空飞翔着。
在冬宫的对岸,石头砌的彼得保罗炮垒,伸着天主教堂式的塔尖。那是列宁格勒的最早开发的地点。二百五十年前,彼得一世首先在这个涅瓦河口的岛屿上筑起炮垒,然后才开始圣彼得堡城的建设。士兵筑了炮垒,接着俄国各地来的成千成万的农民,在一百零一个荒岛上建设了首都。彼得一世“打开了窥视欧洲的窗户”(普希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思潮从这个窗户流进俄国来了。在二百多年中,彼得堡成为俄国文化的中心。俄国人民的先进分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屈不挠的战斗。他们当中许多追求真理的优秀人物,曾经被沙皇政府囚禁在这个炮垒里,渡过了漫长的黑暗的岁月。俄国在十八、十九世纪文学、艺术、科学、政治思想上发出了那样灿烂的光辉,绝不是偶然的。
我随着人们在冬宫左边的“青铜骑士”
(彼得一世骑马刻像)跟前,在花岗石砌的河岸上漫步,贪看两岸如画的景色。不知不觉,天色已经苍茫,街灯亮了,海军府和北岸瓦西利耶夫岛之间桥梁的中央一段分成两扇吊起来了。看看表,呀,子夜了。但是天色没有见黑下去。不一会,南岸照着一层暮色,而北岸已吐露出淡淡的朝霞了。微风吹皱灰色的涅瓦河面,海军府和炮垒的塔尖上,闪耀出新镀的金光。这就是白夜。列宁格勒二百五十年恰巧在有白夜的日子里举行,庆祝的人们真可以过不夜天了。
在白夜转到黎明的时候,在静静的涅瓦河的北岸,我看到停泊在那儿的油漆一新的三个烟囱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四十年前,它的炮声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阿芙乐尔”现在是海军学员训练舰,在它上面还有革命事迹的展览室。它是百看不厌的。自然,资本主义的卫道者会一看到它就扫兴,会觉得把它摆在美丽的涅瓦河中很刺眼。列宁格勒的二百五十年恰好逢上十月革命四十年。在这个节日到来的时候,在涅瓦大街的起义广场上列宁纪念像的奠基石将要揭幕。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在这里,人们不禁要回忆起四十年前革命的情景。在芬兰火车站和斯莫尔尼宫的前面,都有列宁的纪念像。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两个地方。在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以后,产生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新任务。党和人民需要正确的新方针。列宁在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了。据一位老工人回忆:那时天气很冷。当列宁到车站时,快半夜了。车站前人山人海,人们高呼着“列宁!列宁!”列宁被拥上铁甲车,向群众发表了演说,高呼“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的口号。11月6日晚,列宁从秘密的住所到了起义的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据一位前“真理报”工作者回忆:当晚远远可以望见斯莫尔尼宫灯光明亮的窗户。士兵、水兵和工人们匆匆忙忙地走向那里,从那里取得指示。早晨三点钟,斯莫尔尼宫要求驻在冬宫的临时政府缴械。六点钟,彼得保罗炮垒向冬宫又提出了缴械的要求。临时政府的电话被割断了。彼得堡的命运已定,冬宫成了孤岛。这时开始了对冬宫的攻击。
列宁格勒经历了许多次外来的威胁,最严重的一次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所受的九百天的包围。今天,在中罗加特卡附近将竖起卫国战争胜利的纪念碑。列宁格勒人时常回忆起在被围的两年半中的艰苦斗争。当时苏联全国人民都支持列宁格勒,而列宁格勒居民也全力进行保卫战。许多机关的门口贴着条子说:“停止办公。所有人都上前线了。”基洛夫工厂离前线才四公里,中了敌人的五千多发炮弹和两百个炸弹,但是这里的工人没有停止修理坦克的工作。发电厂被毁了,就利用火车头来发电,使各个工厂能够继续生产。自来水没有了,就从河里提水。有一个时候,全市才剩下两天的食粮。人们每天啃着一点点面包,忍饥受饿地支持前线。
在列宁格勒虽然早已看不见战争的伤痕,然而它确实受过极大的破坏。近千厂房被毁,差不多每栋房屋都中过弹。1945年列宁格勒的工业产量不及1940年的三分之一,职工人数减少了一半。但是不过三年,这个大工业城市的产量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城市也建设得比战前更加美丽了。列宁格勒人在工余作了五千万小时的义务劳动。新的住宅、新的街道、新的区出现了。这里建成了第一条八个站的地下电车道,其中五个站比莫斯科地下电车站还宽敞。
列宁格勒拥有强大的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战后迅速地发展成为苏联技术进步的主要城市之一。由于改进技术和劳动组织,列宁格勒的工业产量在1956年已经增长为战前的二点六倍。现在,世界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正在这里制造。杜布诺联合核子研究所的同步稳相加速器的建成,也有列宁格勒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的一份力量。
列宁格勒,它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革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它虽然远处在波罗的海之滨,但是和我国很接近。这不仅因为这里的工厂为我国制造着机器和仪器,不仅因为这里的研究所和高等学校为我国培养着人才,而且因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这个震动世界的炮声正是从列宁格勒发出的。在这列宁格勒的生日,愿它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附图片)
这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四十年前它的炮声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塔斯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