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千方百计创奇迹 节约钢材称能手
鞍山钢铁公司金属结构制造厂划线工人魏庆余,在三年当中,为国家节约了二百五十吨钢材。这个消息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他被人们称为节约钢材的能手。
一个划线工人怎样能够节约这么许多钢材?魏庆余说:划线工好像一个裁缝,应该处处想到节约。不能把好布当次布使,不能用大块布去补袜子。比方说,在下料以前,要详细研究图纸,熟悉图纸,看图纸上是不是有差误,必须使用那种钢材,是不是可以利用旧料。一句话,要时时刻刻想到国家在大建设的时期需要许多钢材,国家目前生产的钢材还不多,所以要千方百计节约这些珍贵的钢材。
许多工人认为,划线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很难不出差错。但是,魏庆余在划线工作当中,采用一些有效的办法,几年来从未出过差错。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奇迹。
魏庆余在1951年还是一个赶大车工人。当年10月份,他考上了金属结构厂训练班开始学习技术,1952年毕业后,就在该厂当学徒工。到1953年正式作划线工。他努力钻研业务,进步很快,几年来,他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高炉炉体划线、号料工人。几年以来,他和他领导的小组划线、号料的炉体有五个,其中有一个在他的建议下改变了原来的设计,给国家节约了五、六十吨好钢材。1954年,他被评为车间的先进生产者。1955和1956年,他先后出席了鞍山市的先进生产者会议。今年,他又受到青年团中央三大原材料的节约奖励。(附图片)
魏庆余(速写) 路坦作
熟悉厂里废钢材的规格,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利用旧材,这就是工人魏庆余能够经常节约钢材的一个方法。图为魏庆余(右)和马玉成在搬动一块为他们选中的废材
把目己节约钢材的经验介绍给工段和全厂的工人们。
风雪也挡不住火热的心(水墨画)周立作
有一天,魏庆余睡在床上,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来,急忙起身,冒着风雪赶到厂里,复查他交代工作的情况,结果并没有错。
自从魏庆余节约钢材的经验传播开来以后,跟他学习的工人们都有了显著成绩。第二车间里的号料小组,在一个月内就节约了十一吨钢材。
今年3月里,魏庆余受到了团中央的奖励。他把奖状拿回家里,全家都乐了,真是“一人得奖,全家光荣”。


第8版()
专栏:

群众兴办的学校
在沈阳市,群众从1952年开始自己办学。1953年,沈阳市教育局对民办学校进行过一次整顿,到现在还保留着十处。在这些学校里工作的教职员们,本着勤俭办学的精神依靠社会、群众的力量,克服了教学方面的许多困难,使这些学校稳步发展。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了,教学设备逐渐增加了,因此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沈阳八家子文化补习学校教导主任王峙和育群文化补习学校校长杨嘉荫说,文化补习学校有五好:一、办学校不要国家拿钱,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二、解决了失学学生的就学问题,使他们有继续巩固、提高文化水平的机会;三、安定了学生家长的工作;四、解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五、为国家培养了建设人才,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有利。在目前,许多学生毕业后希望继续升学,而国家办的学校容纳不了这许多学生,所以适当成立一些民办学校看来是很必要的。
在沈阳市郊区八家子有一所群众自办的文化补习学校,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多数是高小毕业生。沈阳八家子文化补习学校是1952年初在街道干部的积极倡导下,由李贞一等三位老师开始筹办起来的。当时只有五十多个学生,分两个班。几年来,这所学校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全校学生已有四百一十六名,共分六个班(内有一高小班),有七位专职教师。学校今年又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三门课程。这个学校的学费很低,每个学生每月只交二元八角,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就收半费,另外还有不少免费生。教师的薪金也不高。学校在街道干部的大力帮助下办得很好,教师的教学质量高,学生的进步也很快。
沈阳育群文化补习学校是在1955年9月建立的,这也是一个自费兴办的初级中学。现在,全校共有一千零四十五名学生,有十九位兼职教师。全校设十九个班,实行三班制教学,还有一个附设的高中班。这个学校开始成立时,设备非常简单,只有几张办公桌。现在,全校已有了一套完整的课堂设备。学校开始时是由四位老师集资一千零五十元兴办的,一年以后他们已将原数款项抽回。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学校的全部财产如果估算一下,已经达到了一万四千多元。(附图片)
沈阳育群文化补习学校是三班制,所以组织学生课外自学是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学校还设有一个有六十名学生的高中班,他们的课外学习组织得更好。这是他们自学时由自学小组组长张国才(右)在解答问题。
沈阳八家子文化补习学校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今年还要扩大班次。现在,一所新教室又建筑起来了。
八家子农业社知道这个学校的学生增多、缺少活动的场地后,决定无代价拨给学校七亩地。老师和学生们非常感激农民们这种无私的大力帮助。这是学生们高兴地平整场地。
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植物课时,他们利用了农业社的菜窖进行实物教学。
育群文化补习学校特别设立了一块解答板,学生们解答不了的问题,由教师在此做全面解答。这样,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收获。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纳 一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