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国务院关于做好夏粮征、购工作的指示
各地夏收新粮(包括小麦、元麦、大麦、蚕豆、豌豆、早稻等)即将陆续登场,做好夏粮征、购工作,是当前农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特作如下指示: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夏粮征、购任务应该及时下达到农业生产合作社(户),农业生产合作社(户)完成国家夏粮征购的任务数,为全年应该完成的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的一部分,在秋粮征购时统一合并结算。
二、夏粮征、购工作必须同农业生产合作社内部的夏收分配工作密切结合进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夏收分配工作中,对粮食的分配,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956年11月21日关于当前粮食工作的指示中规定的粮食分配顺序,即:农业生产合作社先按实际需要留足种籽;保证完成国家的夏粮征购任务;按照粮食“三定”时规定的用粮标准,留给社员口粮(需要留牲畜饲料的地方并留饲料)。计算社员留用夏粮的消费时间,一般以能接上秋熟为原则;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比重较大的地方,计算留用夏粮的时间可以适当放长一点;具体留粮消费时间和留粮数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凡是有余粮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留下种籽饲料和社员口粮以后,仍有余粮的,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由处理,在这个时候,可以对劳动强和出工多的社员给以照顾。由于秋季年景未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进行夏粮分配的时候,必须作全年安排,并且要注意节约,既要防止浪费,又要防止社员之间分粮数量悬殊。
为了适当照顾群众粮食品种调剂的需要,各地粮食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库存力量的可能,向群众换购一部分粮食;在限于力量而不能照顾的地方,也应该向群众解释清楚。
三、在去年夏收当中,有些地方因缺乏经验,收割、打场、分配和征购工作结合得不好,以致发生很多问题,不仅造成了夏收作物的严重损失,还影响了国家的夏粮征购任务的完成。因此,今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夏收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一面向国家缴纳公粮和交售统购粮,完成夏粮征、购任务;一面把应该分配给社员的口粮及时分到社员手里。必须防止由于收获和分配工作组织的不好而造成损失和浪费。国家粮食部门应该尽可能地及时派出检验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地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检验粮食质量,正确贯彻执行依质论价的政策。并且要认真做好优良种籽的检验、收购和保管的工作。
四、夏粮征、购工作必须与夏季农村粮食统销工作密切结合进行,同时做好。过去几年的实际经验证明,夏粮集中产区在夏粮登场以后,秋粮登场以前,农村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供应粮食;对于少数缺粮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户),应该根据夏季粮食生产收获的实际情况,按照“三定”时规定的各项用粮标准,核定其接上秋季新粮期间须由国家供应的粮食数量,按照“何时缺粮何时供应”的原则进行供应。
五、在夏粮统购期间,必须加强国家粮食市场的管理工作。凡属国家统购粮食的品种,在统购结束以前不得在市场进行交易;统购结束以后,应该以县为单位宣布统购结束,允许群众相互之间进行有无调剂和品种交换。与此同时,必须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和个体农户说明,不许以口粮、饲料和种籽用粮去市场出卖或者移作他用,以后又向国家要求供应粮食。对于以粮食进行投机买卖,从中牟利的非法行为,必须严格制止。
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一方面,应该向基层干部说明国家必须向农民征购粮食和农民有义务交售粮食的道理,具体地交代政策界限和工作方法,使他们充分了解国家夏粮征、购工作的重要性,吸取去年夏粮征、购工作的经验教训,认真克服主观片面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正确贯彻政策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夏粮征、购任务。另一方面,应该教育广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干部和社员以及个体农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使他们在夏收时能够积极自觉地做到细收细打,颗粒还家,并且将粮食晒干扬净,完成国家夏粮征、购任务。
总理 周恩来
1957年6月11日


第4版()
专栏:

  通过整风推动增产节约运动
  长春市委要求各单位全面安排工作,做到整风生产两不误
本报讯 中共长春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通过整风,进一步推动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
市委提出了今年增产节约的指标、重点和措施。在基本建设方面,以增产节约精神,修改了十个单位的基本建设计划,减少了五万一千八百平方公尺建筑面积的建设任务,共削减投资四百三十六万元。在工业生产方面,根据全市绝大部分工业是加工性的企业、工业原料几乎全靠国家调拨和外地采购的特点,确定以节约原材料和改进产品质量为重点。此外,在设备、资金和机构等方面,也提出了节约的办法。采取这些办法,全市地方工业可增产八百五十万元,节约三百七十四万元,降低成本8.25%。
为了进一步推动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中共长春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全市经济工作的计划性,特别要注意掌握和研究各种经济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生产任务安排与原材料供应之间、购买力变化与物资供应之间等等的比例关系,及时地加以调整。并且要根据增产节约运动发展的情况,及时检查,调整计划,使计划更能切合实际,以便不断推动运动的深入开展。二,组织全市性的生产协作。根据各企业的任务、设备能力、物力等情况,组织全市的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手工业之间的生产协作,尤其是要组织有材料而设备不足的企业和设备能力有余但缺材料的企业之间的协作。三,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安排工业生产与基本建设材料。对于国家调拨的材料,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必要的调剂;对于地方材料,统一分配,互通有无。同时,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要互相协作。四,逐步解决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方面的体制问题。
目前,全市整风运动正在开展,各单位要本着整风生产两不误的方针,全面安排工作。通过整风,推动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各级领导人要有步骤地解决在整风中发现的问题。同时要以整风的精神,教育全体干部克服盲目追求大规模、现代化、机械化、正规化等脱离实际的思想,真正树立起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优良作风。


第4版()
专栏:

  半月农情
  小满(5月21日)——芒种(6月6日)
这段期间,各地农事活动的基本情况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长江以南地区,一般都在积极进行早稻田间管理工作,部分地区在栽插中稻,不少地区为栽插晚稻作准备;长江以北地区的夏收夏种工作,已经陆续开始。
夏收夏种陆续开始
各主要冬小麦产区田野一片金黄,夏收夏种工作陆续开始。江苏、湖北、安徽等省的麦收工作,已进入紧张的阶段;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麦收工作也已经逐渐展开。
在麦收中,各地一般都努力作到快割、快运、快打,并注意颗粒还家,还注意了同夏种工作紧密结合。湖北襄阳县牛首乡黄丰、五星等四个农业社,采取边割、边犁、边种的办法,两天割麦七百多亩,并抢种了四百多亩芝麻、粟谷。
为帮助农民及时地进行夏收夏种工作,各地省、专、县的领导机关,还抽出大批干部下乡,留在机关的干部也到驻地附近的农业社,帮助农民收麦。
加强早稻田间管理
南方各省的广大农民,正积极进行早稻的田间管理工作。有些农业社,为使早稻棵棵苗壮、亩亩丰产,提前进行耘草和追施暖性肥料。广西容县专区各农业社,还提出要在禾苗装胎前大量追肥。
在加强早稻田间管理的同时,除一部分地区在栽插中稻、一部分季节较早的地区在栽插晚稻以外,不少地区在进行晚稻栽插的准备工作。福建南平专区占水稻面积80%的单季晚稻田里,已经陆续插下了秧苗。四川省有些地区还推行在玉米行间育秧苗的办法,来解决晚稻秧地没有留足的问题。
当前出现的问题是:有的地区水稻秧苗生长得并不怎么好,烂秧现象还比较严重,肥料也很缺乏。
消灭撩荒地和缺苗地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春播工作已经结束或接近结束,目前正是大秋作物出苗生长的时期。有些地区在春播工作基本结束后,还深入检查了播种情况,发现有撩荒土地的现象。许多地方分析了具体原因,采取了鼓励把撩荒地种上的措施,已有很好的效果。吉林东辽县有些农业社利用撩荒地和地边、场院等闲地,种植了各种油料作物。河北、山西等省的不少地区普遍地开展了查苗补苗工作。
烤烟苗成长情况良好
今年,全国烤烟的种植计划为五百四十五万九千亩(比去年略有减少),除个别地区完不成种植计划外,估计大部分地区可以完成。当前,西南各产烟省的早烟,已开始移植;北方烟区烟苗已间过两次,禾苗生长情况良好;福建永定的冬烟已经开始烘烤,预计可比去年增产四成左右。
在种植烤烟中,各地进行了烟区的调整工作。山东、安徽、云南等省,都适当地缩减了集中烟区的种烟任务,并发展了新烟区;河南省把部分低洼地区的种烟任务,调整到其它地区。
目前,烟区存在的问题是肥料和烤房不足。
向水、旱、虫灾作斗争
5月份以来,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因为降雨量少,曾经影响到春播作物的播种和幼苗的成长;广东、福建两省的部分地区,则因为连续遭到暴雨,使部分农田受淹。上述地区的农民,在当地党、政领导机关的大力领导和扶持下,都积极地向旱灾、水灾进行了斗争,战胜了灾害或缩小了灾害。最近,华北、东北、西北不少地方已普遍降雨,旱象已有缓和,这些地区的农民正在积极补种和抢种。
由于今年上半年气候有些反常,部分地区降雨量又少,各种农作物病虫害比往年发生得早。到目前为止,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山西、辽宁、青海、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已出现蝗蝻、螟虫、粘虫、红蜘蛛、蚜虫、立枯病、炭疽病等危害幼苗。这些地区的广大农民,正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大力扑灭和除治。
整风、生产两不误
正当紧张的夏收夏种季节到来的时候,各地县以上机关的整风运动已经逐步展开。为了作到既不误整风又不误生产,不少省、专、县的领导机关,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安排。中共河北省委决定凡有夏收夏种任务的专、县两级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整风检查,推迟到7、8月前后进行。


第4版()
专栏:

  搞好家务劳动 支援国家建设
  ——蔡畅同志在全国职工家属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在这个会议上,大家对于家务劳动的意义和它与妇女解放的关系问题,对于如何帮助国家克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我现在就这两个问题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意见。
家务劳动是光荣的劳动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随着国家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人们的思想意识、习惯、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歧视和侮辱妇女被看成是不道德的;男人尊重妇女,丈夫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妻子,才是高尚的。新中国建立以前,我们职工家属和职工群众一同受压迫、受剥削,我们妇女更谈不到什么权利地位。现在我们在家庭里,得到平等的待遇,过着互助互敬和睦团结的新的家庭生活。我们在社会上同男子一样地作国家的主人。很多家属当了街道干部、陪审员、人民代表。现在全国的女职工已经达到三百多万,比1949年增加了六倍;连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女社员,总计有一亿一千三百万工农劳动妇女参加了各方面的生产劳动。社会上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的风气已经基本上树立起来了。
我国妇女已经得到解放,但是不是在我国就没有妇女问题了呢?不是的。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的统治给予人们在思想习惯方面的影响,绝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肃清的,比如旧社会遗留下的男女不平等的痕迹还没有完全消灭;在一些人们的头脑中还有歧视妇女的思想和习气的残余;比如像同志们说的,少数姐妹还受丈夫的歧视虐待,在社会活动中还会遇到轻视妇女的困难等等。同时,我国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妇女们的一些特殊困难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妇女的文化知识,还跟不上男人。这些问题都是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逐渐解决的。首先是要依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更加提高,才能使妇女不仅在政治上、社会上和男子有平等的权利,而且在经济上文化上能逐渐和男子有同等发展的机会。要达到这个目标,特别需要全国妇女自己的努力。
职工家属大部分是家庭主妇,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在旧社会。剥削阶级看不起劳动人民。不劳而食、靠剥削生活的人成了上等人;一年到头辛苦劳动,用双手创造了财富的人倒被压迫被剥削,被看成下等人。作家务劳动的人,就更加被人看不起了。可是在新中国,情况就不同了。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成为最光荣的事情,一切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益的劳动,都是光荣的。职工群众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劳动;我们职工家属进行家务劳动,搞好家庭生活,也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种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劳动。因此也是光荣的劳动。
我们知道,农民、手工业者,当他们是个体经营的时候,他们生产劳动只为自己一家,他们家属的家务劳动,也只是为一个家庭的人服务;可是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了合作社以后,他们家属的家务劳动虽然还是为这一家人,但是她们的亲人的生产劳动已经是为了集体的劳动,所以这时的家务劳动,也就变成为集体服务的劳动了。我们还晓得:在旧社会生儿育女是为了自己一家的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我们现在教养儿女就不单是为了这个了,还是为我们的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呢!因为社会制度变了,家务劳动的性质和意义也就跟着变了。家务劳动在新旧社会中的这种变化、这种区别,不是很明显的吗?
有人说,家务劳动没有钱挣,所以家务劳动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而且不如社会劳动光荣。这种看法对不对呢?这是从表面上看问题,没有从实质上看问题。我们想一想:假如职工家属不给职工作饭、洗衣服,不再带孩子,这些事情都去雇人作,或者是买来吃,买来穿,不花钱能白白的得来吗?反过来说,职工家属不在自己家里作家务活,到别人家去当保姆、大师傅,这样,她挣了工资回来;可是家里得雇人作家务,你得给她工资。这样,你离开自己的家去给她作家务劳动,她又离开自己的家去给你作家务劳动,看起来,都挣了工资,可是这又有什么好处呢?难道这样就算妇女解放吗?托儿所、食堂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服务的,在家里做饭带孩子,不也同样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服务吗?同样的饭,同样的衣服,都是给职工吃的、穿的,为什么在食堂、商店里作饭作衣服同在家庭里作饭作衣服要有光荣不光荣的分别呢?同样是抚育工人阶级的后代,为什么在托儿所带孩子同在家庭里带孩子要有光荣不光荣的分别呢?这没有道理。我们这回在北京开了会回家,一定要在全国各地职工家属中,还一定要在全国职工中,在社会上广泛地宣传这个道理:一切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益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重要的。大家不论在什么岗位,在厂矿企业生产劳动的岗位上也好,在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岗位上也好,在家庭中的家务劳动的岗位上也好,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劳动,都是光荣的。只有那些有劳动力,而不愿劳动,只图享受的人才是吃闲饭的,才是不光荣的。
我们说,职工家属们的家务劳动是光荣的,重要的,并不是就不要职工家属们参加社会劳动了。职工家属们不但有搞好自己的家务劳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责任,同时也有在可能条件下,积极地参加社会劳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责任。
什么叫做社会劳动呢?说得宽一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切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都是社会劳动;所以家务劳动,也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说得窄一些,所谓社会劳动,就是在家庭以外的集体生产事业或者福利事业中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脱离家庭,和职工们一样地参加厂矿企业中的生产劳动,叫做参加社会劳动;不脱离家庭,而是家属们在家务劳动之余,组织起来,团结互助,搞副业生产,办幼儿园、办托儿站,以至于办小学等等,也叫做社会劳动。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可能要我们和职工们一样地去参加厂矿企业中的生产劳动,可是都非常需要我们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来积极地参加我们家属自己组织起来的社会劳动。我们想一想,像这样的社会劳动,不是非常重要,非常光荣,非常需要我们去参加吗!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说一说在座的李昌炎代表等十几位男同志,你们是有着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质的人。当别人在说:“男作女工,到老不中”的时候,你们勇敢地打破封建思想,根据家庭的情况,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工作,帮助和鼓舞了女职工的生产劳动;还在街道上担负了义务工作,为国家出了力量。你们作得很好,不仅女职工应该感谢你们,大家也应该尊敬你们。那些到现在还在轻视妇女,以不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妻子的人,在你们面前,应该感到惭愧。他们应当向你们学习,改变自己对待妇女的态度。
加强团结 克服困难
我国自从解放以来,在短短七年多当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现在我们处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团结兴旺的时代。可是,我们的国家不是没有困难的。当前国家的困难是什么呢?总的困难就是生产的发展赶不上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要的困难。家属姊妹接触到的,有宿舍不够住,某些副食品脱销,子女升学不能完全解决等等困难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困难呢?是不是我们的生产发展得太慢了呢?不是的,我们国家建设事业发展得很快。但是,人民生活的需要一天天增长得更快。拿物资供应来说:粮食在1949年年产只二千一百几十亿斤,现在增加到三千六百几十亿斤;将近增加了一千五百亿斤,棉布在解放前年产五千五百多万匹,现在增加到一亿七千四百多万匹;可是还觉得不够用,为什么呢?因为人民生活改善了,吃的穿的都要多些,好些。我国六亿多人口,每人多消耗一尺布,一斤米,全国加起来就是个很大的数字,消耗量增加了,所以就有点紧张。再拿子女升学来说:解放以前工农子弟上不起学,现在很多人都上学读书了。这当然好得很!但学生增加得多,尽管新建立的学校不少,也还是觉得不够。从这些问题看起来,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些困难是胜利中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跟解放以前的困难根本不同。
幸福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劳动去创造,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就是要不断地扩大生产建设。必须勤俭建国,增产节约。管理国家也像过家庭日子一样,要精打细算、要全面打算,不能光管眼前,不顾以后。现在国家每年积累的资金只不过一百多亿元,全国六亿人平均每人多花十八元,这一笔建设资金就没有了。要是把积累的资金都用来盖宿舍、办学校、吃光、花光,满足一时的要求,那生产建设就不可能。那就不光不能得到将来的幸福,眼前的生活也就保持不住了。当然,国家还是要尽可能改善人民生活的,但人民生活只能慢慢提高,不能提高得太快,既要照顾到眼前,又要顾到将来,这就是人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各位姐妹们在会议上介绍了很多克服困难的办法,像团结互助、集资盖房子,解决了一些住宅困难;开荒种菜,养鸡养猪,解决一些副食品供应的困难;组织储金互助,解决某些人临时用钱的困难;组织补习班,解决子女自学问题;大量办托儿站、幼儿园,补充国家开办的托儿组织的不足;生病、接生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还有许多办法。各位姐妹们办的这些事业贯串着用劳动克服困难的精神,贯串着运用群众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克勤克俭解决问题的精神,这些事业都办得很好。你们埋头苦干做的这些事迹,正是发扬了工人阶级勤劳勇敢、大公无私的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的品质。有了这种宝贵的精神和品质,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社会主义的事业就一定能胜利!
现在有人想利用我们胜利当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企图破坏人民已经取得的胜利,这就是今天的那些右派分子。他们闭着眼睛说,人民生活根本没有改善,比旧社会还苦,他们宣传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咒骂社会主义事业,宣传要延长资本主义剥削二十年。这几天来,我听到姐妹们对这些错误言论挥泪怒斥,这种忍不住的愤慨心情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工人阶级长期艰苦奋斗、牺牲流血换来的社会主义,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来破坏!任何人想把中国拖回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重新压迫我们工人阶级,我们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不过是他们的妄想!


第4版()
专栏:

  民主评议 以人定量
  ——刘庄村分配社员口粮的办法
  孙德增
刘庄村共有三个生产组,四十九户,二百一十口人,是河南省方城县唐庄乡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人口较多的生产队。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来,社员的食用粮都是根据三定政策的留粮标准,按照各户人口多少、不论年龄大小,平均分配的。实行结果,往往是小孩多、劳力弱的户吃不完,大人多、劳力强的户不够吃;年年夏秋两季吃粮超过定量,春季闹缺粮。不久以前,中共河南省委提出“根据三定留粮标准,按照年龄大小、劳力强弱的实际需要,以人定量”的办法以后,大部分社员和干部都表示拥护,但是小孩多的户既怕自己吃亏,又怕减量过多不够吃用,主张仍然按老办法执行。少数干部怕以人定量定的不准引起社员吵架,提议在队内少扣一部分机动粮,以少扣部分补助劳力和大肚汉。他们认为这样做简单省事。有的小孩多的生产组认为“队里评议,人多嘴杂”,主张粮食按三定留量分配到组,以组为单位互相调剂。究竟采用那种办法好呢?队务委员会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粮食政策与社员生活的大事情,决定提交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队委会首先向社员们详细讲解了国家的粮食政策,又介绍了各种办法的好处和坏处,让大家从有利生产、有利团结、有利节约粮食的原则出发,民主讨论决定分配办法。
国家给社员的留粮一般说是够吃用的,但是,为什么会年年春季闹缺粮呢?大家首先讨论这个问题,并分析缺粮的都是哪些户。经过讨论和分析对比,社员们一致认为这完全是平均留粮造成的。就拿去年说吧,全队十几个小孩多、劳力弱的户,今春都有点吃余的粮食。还有四户把自己吃不完的粮食送给了亲戚朋友,有五户出卖红薯;但是大人多劳力强的十几户,今春都缺粮,由国家统销了一千多斤粮食。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困难,出外拾红薯、买红薯干的就有十二个劳动力,他们外出多则半年,少则一月,直接影响了生产,减少了农业社的收入。另外,劳力强的户因为对平均留粮不满意,经常发牢骚,埋怨小孩多的缺粮户;缺粮户因为常听“二话”,也很苦闷,生产情绪消极。如去年秋季分粮食的时候,小孩较多的社员左春德家,一个刚满月的小孩也和劳力强的单身汉陈金友一样分粮食,陈金友气得五天没有参加生产,又和左春德吵了一架。经过反复讨论以后,大家一致认为实行以人定量的粮食分配办法,不仅符合节约用粮精神,对于发展生产、加强社员之间的团结,也是有利无害的。
究竟以社为单位还是以队或组为单位互相调剂呢?若以队为单位,各队小孩和大人的比例一般悬殊不大,如以组为单位悬殊就大了。他们给第二、第三生产组算了一笔账。二组小孩多,每个劳动力能平均分粮五百二十斤,第三组小孩少,每个劳力只能平均分粮四百一十三斤。如以组为单位调剂,就不能充分发挥以人定量的作用,仍然解决不了社员之间吃粮多少的矛盾,所以决定以队为单位,以人定量,调剂分配。
怎样定量?这是社员最关心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社员的要求,他们首先召开了一个扩大队委会,吸收不同类型户的社员代表参加,又聘请了几个对管理家务、支配用粮有经验的壮年妇女作顾问。首先根据年龄大小、劳力强弱的实际情况,本着吃多多分、吃少少分的原则,将不同人的实际用粮数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划等分级,提出了每级的一般用粮标准,提交社员大会讨论。具体办法是这样的:
关于等级的确定:根据社员人口年龄大小和实际用粮情况,共划了六个等级,一岁不吃粮或吃粮很少的小孩为第一级;二至五岁的小孩,他们不参加劳动,一般是两个小孩的吃粮和一个强劳力的吃粮量相等,划为第二级;六至十岁的小孩,除学生外,少数也参加体力劳动,他们的吃粮数量,约占一个强劳力用粮量的70%,划为第三级;十一至十五岁的小孩,大部参加体力劳动,他们的用粮数量只稍低于大人,划为第四级;有些不能参加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他们的用粮数量和十五岁的小孩不相上下,也划为第四级;参加劳动的男女青、壮年划为第五级。鉴于体力强弱对用粮多少影响很大,经社员讨论,决定把劳力分成强、弱两等,分别给予不同补助。对于单身汉,因独立生活,费粮较多,予以特别照顾,不再另划一级。根据以上原则,全队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逐户逐人进行了登记。
每级一般用粮标准的确定:这当中争执较大的是:(1)小孩与劳力的留粮差别问题。因为劳力的补助粮都是从小孩的留量上扣下来的,所以小孩多的户说“劳力能多分增产粮”,主张在国家规定的三定留量内少扣点就行了;而劳力强大人多的户说“增产粮没把握”,主张用多少就留多少。最后讨论决定既要照顾小孩,又要照顾劳力,既要照顾老年,又要照顾壮年,既要看到增产,也要看到减产,总之,以满足社员的实际用粮为原则,小孩可按实际需要留足留够。具体规定第一级每人的一般用粮标准为一百斤,第二级二百五十斤,第三级三百二十斤,第四级三百八十斤,单身汉每人另外补助三十斤。(2)岁数差别问题:级与级之间,特别是上一级的最低岁数和下一级的最高岁数之间,有很多实际年龄只相差几个月,而留粮标准却相差百余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扩大每级的留粮幅度。具体规定在不超过三定留量的原则下,一个等级留量除一般标准外,还有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如第二级一般留量标准为二百五十斤,最低标准为二百斤,最高二百八十斤;(3)参加劳动与不参加劳动的分别问题:有些妇女按年龄应以劳力对待,但他们家务不忙,又长年不参加体力劳动(包括家务劳动)或因病不能参加劳动,大家意见只能按三定留量如数发给,不能按劳力享受补助。十六至十八岁的男女青年,主要按其体力强弱、用粮多少,逐个评议。对于那些体力较弱实际用粮不多、又不参加劳动的,也可按每人三百八十斤留粮。(4)劳力强弱的分别问题:情况非常复杂,很难机械规定标准。如社员权兆峰,虽系壮年,但体力很弱,只能做些轻活,大家评议划为弱劳力。又如社员卢同福,虽已六十九岁,但体力很强,用粮较多,所以划成强劳力。
划等分级的草案经过列榜公布,社员讨论确定以后,即根据大家自报的实用数量,算了一笔全队的用粮总账。全队共有二百一十人,按三定政策,每人全年留粮标准为三百八十斤,共留粮七万九千八百斤。按以人定量办法,一至四级各级共一百二十一人,根据各级一般用粮标准,总计需粮四万零二百八十斤。全队强劳力四十八个,每人全年一般需粮标准为四百六十斤,共需粮二万二千零八十斤,弱劳力四十一个,每人一般需粮标准为四百二十二斤,共需粮一万七千三百零二斤,四个单身汉每人补助三十斤,共一百二十斤,以上共需粮三万九千五百零二斤。全队以人定量结果,共需粮七万九千七百八十二斤,较三定留粮总数少十八斤。分配办法确定以后,又按三分之一的比例确定了夏季每户的留粮数。
由于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了民主评议,这个队的以人定量工作只用四天时间便全部结束了,达到了户户满意。


第4版()
专栏:

  “解放牌”新型公共汽车
这辆用“解放牌”卡车底盘改装的新型公共汽车,是上海市客车修理厂制造的。外型朴素大方,漆有湖绿色和深蓝色。上海市客车修理厂将在今年继续采用解放牌汽车改装一百三十辆左右的新型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来改善上海市公共交通运输。
粟宗泰摄(新闻日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