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不要只追求大水库而误了防洪排涝
  电力工业部水电总局设计总院专业总工程师 陆钦侃
在长江流域的规划工作中,防洪问题是作为首要任务提出来的。但是,对于怎样合理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各方面的看法还不一致。这个矛盾应当怎样解决呢?我根据自己一年多来参加长江规划工作的体会,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去年,负责长江流域规划的领导方面,从防洪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库的方案,想以长江干流大枢纽作为长江流域规划的第一期工程,以此来防御长江的千年一遇的非常洪水。这个工程完工后,不仅可以控制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还可以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巨型水电站,并使万吨海轮直通重庆。显然,这是一个震动人心的大工程。
修建三峡水库用来防洪所需物力财力短期办不到
但是,要建设三峡这样巨大的工程,所需投入的物力财力却不是我国短期内所能办到的。三峡工程估计造价达百余亿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建设巨大水电站的同时,必需建设能够消纳如此大量电能的工厂企业来配合。否则,工程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要建设相应的工厂企业,投资量一般要达到电站本身投资的五倍到十倍。只从投资而言,这样集中的投资是否我国近期所能负担,还是规划中一个关键问题。作规划工作的人员当然不能只看到效益如何大,而不考虑国家投资的可能性,不考虑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三峡工程决不是近期所能兴建的。
水库的淹没损失也很严重
三峡工程不但投资庞大,其水库淹没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如三峡水库的正常高水位达到吴淞基面以上二百三十五公尺,将淹没宜昌以上沿长江的二十四个城市,其中特别是重庆市要大部被淹掉。重庆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为了保护长江中下游的荆江大堤及武汉市等地区防御几百年或千年一遇的洪水威胁,而淹没长江上游的重庆市是否合理呢?同时,三峡水库还要淹没农田一百六十万亩。以淹没损失一项来看,从防洪出发要求兴建三峡大水库,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就是很大的疑问。从发电来讲,最近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内没有必要兴建这样大的电站,将来建设三峡水电站也不一定需要这样大的水库,为了航运也不可能花费这样高的代价。
修建水库所需的时间很长不能解决迫切的防洪问题
再说,修建三峡工程所需的时间很长,并不能解决迫切的防洪问题。三峡工程中,有很多技术问题都是超过现有世界水平的,虽非不能克服的困难,但终究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才能使我们的技术水平赶上并超过世界水平,决非一蹴即就的事。在这些技术问题都得到顺利解决,国家的经济能力也能够投入这样多资金的时候,据估计至少还要经过五年设计十年施工才能将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在此十几年的过程中,自然不能依靠三峡水库来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长江的洪涝灾害是很频繁的,平均五、六年就可能发生一次比较大的洪水,1954年洪水已经过去了三年,说不定那一年再来一次大水,还有更经常的一般洪水和内涝溃灾。那么,应当用什么方法来及时防止或减轻这些水灾损失呢?当长江规划的领导思想集中于三峡工程的时候,对这样的问题就考虑得比以前少了。或者认为唯有大水库才能彻底解决洪水问题,而轻视了其他的有效措施;或者认为大水库以前的过渡时期很短,可能不致发生大洪水。这些想法,对真正解除长江的洪水灾害是不利的。
利用堤防和湖泊、洼地是切实可行的防洪措施
为了解除长江的洪涝灾害,是否非靠大水库不可呢?如上所述,不论从投资、淹没损失或建设时间来看,依靠大水库来防洪是既不现实,又不合理的。1954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利用堤防与湖泊洼地,应当是长江的切实可行的防洪排涝措施。有人认为这是过渡时期的临时措施;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过渡时期可能长达数十年,在数十年内,这是很重要的防洪排涝措施。遗憾的是,这一年多来,对于堤防和湖泊洼地的利用,几乎没有进一步加以研究,存在的问题没有设法解决,有些应当快做的工程,也因对修建大水库的乐观估计而没有积极进行。荆江大堤的堤基堤身质量不佳,领导规划者常说这是长江防洪的最重要堤段,万一溃决会造成大量淹死人命的毁灭性灾害,以此为修建三峡水库的主要理由。但是在三峡水库还没有修建起来的长时间内,怎样防止荆江大堤的溃决呢?
三峡工程的美好远景,年来在报纸杂志上也曾有过不少报道,大家看到后是很注意的。假如对于三峡工程的现实意义不说清楚的话,也会引起广大群众的误会,以致等待大水库彻底解决洪水问题,而忽视了加强现有堤防和湖泊、蓄洪的必要性。假如再发生大洪水时,就会陷于被动。因此,必须唤起大家注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依靠现有各种防洪措施,而且应当不断加强它们的作用,决不应当期待着遥远的水库而放松了目前应做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三峡高程二百三十五公尺方案的提出,曾经影响到重庆市及四川省其他城市工业扩建计划的安排,早一点把问题说清楚是有好处的。
投资不多工程又简单能及早发挥防洪作用
利用堤防与湖泊洼地,是我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与洪水作斗争的有效工具,曾经产生过极大的防洪作用。即以1954年长江的洪水为例,这一年的洪水比1931年为大,由于堤防的及时加高和认真防守,湖泊洼地的有计划运用,使得淹没损失反较1931年为小。1931年武汉市被淹,损失极大,1954年临时加高堤防一公尺五,还是保护了武汉市没有受淹。1954年以后,长江重点地区的堤防已作了进一步的加强,今后把堤防再修好一些,湖泊洼地再控制得好一些,还可以提高防洪能力,大大降低水灾的损失。长江的堤防与湖泊洼地具有很大的潜力,只要花费较少的投资,加以整理加固,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据估计长江中游堤防相差一公尺高程的下泄量,相当于水库或湖泊的蓄洪容量约四百亿公方。由于长江的洪水特点是洪水量特别大,所以更显出堤防是很重要的防洪措施。
利用堤防来防洪,目前最困难的问题是现有堤防质量较差,因此每遇大洪水要动员数十万人上堤防汛,紧张斗争,才能防止它溃决成灾。这是因为过去对于堤防的修建一般没有经过很好的规划设计,农民堆土筑堤也不考究质量,因此挡不住巨大洪水的冲刷。经过解放后几年来的整修,长江堤防已经大为改善,并已取得相当经验。假如我们认真吸取过去劳动人民利用堤防的丰富经验,并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加以总结提高,我们应当有信心有把握将现有堤防逐步改善,加以充分利用,而且防汛负担也是可以减轻的。
利用湖泊洼地来蓄洪排涝,乃是结合长江具体情况的有效措施。长江中下游原有很多湖泊,是一群天然调蓄洪水的水库,由于长远以来不断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所淤积,特别是近代无计划地人为围垦,使湖泊面缩小,蓄洪作用逐渐降低。不过,长江中下游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的湖泊洼地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中游防洪排溃方案中所拟利用的就有四百多亿公方的有效容积,而三峡大水库正常高水位二百公尺的时候的有效库容,也不过四百多亿公方。可见湖泊洼地的潜力是很大的。把这些湖泊洼地加以人为的控制后,大洪水年利用它蓄洪,一般年份可以增垦和排涝。由于湖泊洼地蓄洪的机会减少了,还可以减少泥沙淤积,延长它们的寿命。所有中游区的湖泊洼地蓄洪垦殖工程,包括整修堤防工程在内,所需投资共计约六亿元(其中有一部分工程已经完成),比修建大水库的投资要少得多。而且所有工程比较简单而分散,可能在二、三年的短时期内完成,及早地发生作用。完全符合“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可以保证重点地区的安全
利用堤防与湖泊洼地,不仅可以防止长江的一般洪涝灾害,减轻特大洪水的淹没损失,而且可以保证重点地区的安全。如荆江区利用解放后新建的荆江分洪工程以及计划中的加固大堤及其他分洪措施,就可以防御二百年一遇的洪水。武汉市的堤防已经加高加固,根据1954年的防汛经验,即遇特大洪水也可以有计划地在其上下游采用分洪措施,保证武汉市不致被淹。这是不需要修建水库而在最近时期就可以达到的防洪标准。这种标准,是完全符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关于防洪要求的精神的。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负责长江防洪的水利部门,目前应当以主要力量积极研究利用堤防及湖泊洼地等的防洪排涝措施,并促其早日实现,以便实事求是地解除长江的洪涝灾害。如果投入太多的力量研究远景的大水库大工程,就可能因此而贻误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防洪问题,这样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不利的。


第4版()
专栏:

  任务大、时间紧、耕畜瘦弱怎么办?
  河北省对夏收夏种采取具体措施
据新华社讯 河北省农业厅最近召开夏季生产会议,以整风精神检查和改进领导,布置夏季生产工作。
河北省今年夏收、夏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当前工作任务大,时间紧迫,耕畜又普遍瘦弱,困难很多。会议接受去年因雨减收的教训,要求各地提前准备防灾、实行随收随打随分。会议特别提倡改变过去集体收割的作法,分生产小组分小场收打,作到收、打、分迅速,避免损失。要求各地吸取去年生产组织机械地强调集中统一的教训,在夏季生产工作中以田间生产小组为单位,按农活种类分别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劳力,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克服近年来生产上的粗糙现象。
河北省当前农村耕畜瘦弱情况很严重。会议针对这一情况,除已经过有关部门调往各地一亿多斤饲料粮外,决定迅速改变耕畜喂养管理形式,说服所有集体喂养不好的社,采取各种办法分散喂养;并要帮助农业社完成今年繁殖三十八万头幼畜的配种任务。奖励喂养种畜、幼畜。
河北省领导部门为了调动农民在夏季生产中的积极性,在召开会议的同时连续发布了许多决定:垦殖空闲地在三年内免征免购;认真执行“三定”政策关于薯类折粮的规定;并提出彻底执行发给社员5%到10%自留地的规定,改变有些农业社社员自留地由社或队掌握的办法等。
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参加了这个会,他在报告中指出,作好夏收夏分和夏种工作对缓和当前农村粮食紧张情况,对争取今年丰收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号召全党要作好这项工作。省农业厅为了推动夏季生产工作,决定会后立即抽派二百多名干部,深入到各地农业社生产队,加强具体领导,改变过去只听汇报,只抓重点和只重视生产数字、规模、进度的领导方法和作风。并教育下派干部在领导生产当中要研究生产组织,宣传各项农业政策,多做政治思想工作。


第4版()
专栏:

  广东食糖增产
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五十七家糖厂和上万个土糖作坊1956—1957年的榨季已经结束。本榨季糖的总产量达到四十一万吨,比上一个榨季增产两万吨。
国营顺德、市头、东莞、紫坭等日榨千吨以上的四大糖厂和五十三家地方国营糖厂的机制糖产量,共二十八万六千吨,超额一千二百多吨完成了国家计划。土糖产量共十二万多吨。本榨季还比往年增加了赤砂糖和片糖的产量,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广东是我国的制糖工业基地之一,这里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蔗制糖经验,相传它的制糖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解放几年来,这里新建和扩建了许多糖厂,目前正在兴建中的还有七个日榨一千吨到三千吨的大糖厂;到明年年底以前,这几个厂将先后投入生产。


第4版()
专栏:

  解放军帮助农民抢收防汛
据新华社10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部队在“支援农民争取大丰收”的口号下,积极参加各种季节性农业劳动。近日福建、广东地区阴雨连绵,当地解放军部队抽出大批人力帮助当地农民抢收、防汛。驻守福建某岛部队在狂风暴雨中帮助农民收割小麦、豆子一千三百多亩。驻闽江口外一个前哨地区的部队,在三天中替农业社抢收了岛上的全部小麦。驻广州地区某部全体官兵和一部分家属,连日帮助珠江黄埔岛上的农民防汛,抢修了危险堤段二十二处。驻福建漳浦地区的某部也配合当地人民在汛期前完成了海堤加固工程。
在云南边疆的苍山脚下、洱海岸旁,解放军官兵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度着紧张的麦收季节。每天都有大队官兵到农业社去参加收割劳动。驻在保山的某些部队甚至背着背包、炊具,不远数十里到各村庄去帮工。在四川璧山、江津等地区的驻军,目前已帮助抢收了当地的大部小麦,可以保证农民们及时地转入插秧。此外,在山东、河南、安徽和江、浙等省的解放军部队,也先后投入了帮助农民麦收的活动。
许多驻在比较干旱的地区的部队,目前正帮助当地政府和人民展开抗旱、防旱活动。


第4版()
专栏:市场巡礼

  川、滇、黔调整毗邻地区物价
  接壤县将建立物价联系制度
四川省和云南、贵州两省毗邻地区商品价格不合理的现象,经过三省商业部门协商后,最近已初步纠正。四川和邻省在价格上发生混乱的二百八十多种商品,有90%以上获得调整。这些商品主要是和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粮食、油料、副食品、药材、畜产等。
四川和云南、贵州两省有很长的接壤地区,各毗邻区群众之间经济联系密切。但是过去各省商业部门对接壤地区的物价往往只从本单位业务出发,很少考虑到对方的困难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如四川省古蔺县的赤水河同贵州省毕节县的南关,两地仅相隔一条河,而贵州南关农、副、土、特产品的价格,却比四川赤水河的高,仅生猪收购价格每百斤相差近十元。
在协商中,各省商业部门检查和批判了过去只顾自己多收、多销,不顾邻区的本位作法。本着次要产地(市场)服从主要产地(市场);非统购区服从统购区,以及服从商品自然流转路线等原则,调整了价格。
四川省叙永、古蔺、纳溪等县和贵州省毕节、金沙、大定以及云南省威信等八个县,还共同规定在三省有关接壤点、县,每季召开一次物价联系会议,并且成立接壤点、县物价协商小组和建立了经常的物价联系制度等。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市场巡礼

微山湖的松花蛋
驰名中外的山东微山湖的松花蛋,已进入紧张的加工制作时期。
立夏以后,微山湖的十四万只鸭子的每天产蛋量,已增加到十二万至十三万个之间。为了把这些鸭蛋尽快加工制作成味美、可口的松花蛋,以完成出口的任务和满足国内更多的人的需要,微山县的加工单位正在积极加工制作。现在,已有九十万个笼岗牌的松花蛋被调运出口。 ·马玛·


第4版()
专栏:市场巡礼

  “万宝全商店”
豫康东是一个较小的百货商店,原来只有两个从业人员,儿子刘凤鸣是经理,母亲是售货员。因为扩大了业务,区店又调来了一个售货员。豫康东座落在北京东安市场北门靠东的第一家。凡是从这里买到物品的顾客,都是面带笑容的走出商店。过去人们称它为“母子商店”,现在群众称呼它为“万宝全商店”。
“万宝全商店”的称呼是有来由的。因为他们经营的是零星日用杂货。如人们在大商店里买了袜子,就到这儿来买上袜底用的袜底板;买了罐头,就到这里买开罐头的小刀;买了毛巾、药皂,也要到这儿来买块丝瓜瓤子,才能凑成一套洗澡用具。这个商店在去年一年中就增添了别家不大愿意经营的零星商品三百多种。那怕是三、五个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刘凤鸣也设法到各处寻找;寻找不到现成的东西,他就设计出样子,由手工业者代做,用这种办法添了一百五十种从前没有经营过的商品。许多冷门货,像老太太们专用的发架子,南方人使惯了的淘米箩以及茶漏子、小喷壶等都添上了,大大地便利了顾客。 ·孙祖年·


第4版()
专栏:

  勤俭持家
  本报记者 余药夫 张基福
  上海的姐妹:我没有辜负你们的热望
1954年,王佩珍鼓动自己的丈夫黄若梅,到河北承德市寿王坟铜矿参加了重点建设。第二年11月间,上海徐汇区的妇女们又欢送她北上。
久居上海的王佩珍来到铜矿,感到生活处处不方便。在上海,睡的是棕床,这里睡的是土炕。在上海吃的是大米,这里吃的是高粱和小米。在上海烧的是煤球,这里烧的是毛草。在上海晚上用电灯,又明又亮,这里用的是油灯和蜡烛,又费钱又不亮。在上海吃的是自来水,用起来很方便,到这里吃的是井水,井筒很深全凭自己打、自己担。在上海出门走马路坐电车,这里到处是石头,没有一条正经路。人地生疏不要紧,主要的是水土不服,生病,越躺在床上越想上海,越感到上海好。有一次,她无意中对丈夫说:“这里条件这么不好,恐怕这条命要送在这里了!”老黄说:你不是在信上说:“不管人家怎么样,坚决不作建设事业上的逃兵吗?”这一句话勾起王佩珍的回忆,她想起了亲友们对她的希望,想起了自己曾向大家宣布的决心。“我回到上海怎么见人呢?难道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连这一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吗?”于是她下定了决心,坚持下去。
王佩珍在上海是市妇联会候补执委,徐汇区人民代表,居民委员会主任,工作积极,得到群众拥护。她在寿王坟这一新的岗位上,向困难展开了斗争。口音不懂,她就先跟别人学习北方话,孩子们闹情绪,就教育他们,分配他们做点家务劳动,大的做饭、洗衣、挑水、扫地,小的看孩子。为了节约买柴的开支,她上山学习打柴。像王佩珍这样久居城市的人,打柴真不容易,不会爬山,不会使镰刀。别人打一大捆,她只打一点。但是她没有灰心,也不怕吃苦,在邻居们帮助下,她很快学会了爬山的方法,学会了打柴的技术。除了刚到矿上时花了五元钱,买了四百多斤柴以外,一直到今天没有买过柴烧。王佩珍又利用空地种了窝瓜、豆角和高粱,自己翻地,自己养种,过秋有了足够的蔬菜和粮食。王佩珍靠着自己的双手,克服了种种困难,一家七口过的很好。再加她丈夫在去年又升为八级工,两人的工作和生产情绪更加高涨起来。
王佩珍的工作也逐渐从个人的家庭范围扩大到全矿中去。她说:“寿王坟铜矿是一个新建单位,陆续从湖南、杭州、沈阳等地调来的工人家属跟我一样,起初情绪总有些波动,我就根据个人的体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烧开水,腾房子,借烧柴,送油盐,使他们感到温暖,介绍克服困难的经验,减少工会和行政的麻烦。”
王佩珍受到了全矿的赞扬,现在已经被评为铜矿先进家属工作者和省、市工会积极分子。她是承德市的人民代表、寿王坟矿家属委员会副主任、镇里的副镇长,并且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她对记者说:“请你告诉上海的姐妹们:我没有辜负你们的热望”。
安心农业劳动
朱玉荣的家住在唐山市郊王辇庄白道子村,全家九口人,有一个婆婆,六个孩子,只大女儿十七岁。她的丈夫杨年是开滦赵各庄煤矿三级选煤工人,每月收入四十五元多。朱玉荣说:“不用看我家人多,可是我从来没有申请过劳保补助,有困难靠自己克服,现在我们的日子过的一年比一年好,有吃有穿有富余,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了。”
朱玉荣和大女儿都是农业社员,她自己还是个生产队长,栽白薯、挑水、倒粪、扶犁、点种、插架,样样都会。她们娘儿俩,1956年共计两千四百多个工分,实分各种粮食三千多斤,人民币二十三元多。今年到五月底已做了一千多分了。朱玉荣自己还养着一头肥猪。她满意地说:“我把猪喂的滚瓜园,杀掉一秤一百七十二斤,除了留下吃的还卖了五十多元”。朱玉荣从来不浪费一个钱,棉线自己纺,麻线自己搓,衣服鞋袜全靠母女二人缝补,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已做了大小鞋十四双,布袜两双,把十九件棉衣拆洗得干干净净。这样省吃俭用,每月有五元存在银行里。去年朱玉荣又把和别人合买的小车和毛驴投入了合作社。同时,在朱玉荣的影响下,全村二百八十多户的工属,有75%都参加了农业劳动,她还从矿区公家宿舍里动员了一户工属,回来参加了社的劳动。
朱玉荣的丈夫杨年因为没有家庭负担,工作积极性特别高。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脱班,从去年第二季度起到今年第一季度,季季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说到这里,朱玉荣兴奋地说:“我认为这不仅是杨年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今后,我要帮助他保持这个光荣称号,帮助更多的工属搞好家务劳动”。
爱人——助手
陈梓北教授的“珠算速成简明教程”一书已经写好了,就是其中的图式还没绘好。像逝去的几百个白天和夜晚一样,现在,他还伏在案上苦思苦想。他徒手绘着一个一个的算盘子,总绘不怎么圆,弯弯曲曲的,大小不一。他再一次把自己刻的和请人刻的图样拿来试印,结果,还是失望:线的粗细不一,有的地方太浓,有的又不显,非常难看。怎么办呢?
“你歇歇吧。”他的爱人孙淑芳,把一杯快冷透了的开水倒在痰盂里,给他另倒了一杯滚的搁在书桌上,貌似埋怨,其实是关心地说,“老坐着,不走动,身体还要不要啊!”
说着,她坐在床边补衣服去了。他没作回答。
孙淑芳跟他结婚,已经三十多年,夫妻头发都斑白了。三十多年来,他们之间,从没闹过架。在生活上,她无微不至地关怀他;在工作上,她也是他的一个助手。她常常向亲友说:“我的爱人虽然是大学教授,但还像用功的学生一样,一下课回家,不是钻书本,就是拿起小刀子、小钻子、刻刻这,钻钻那,有时连吃饭、睡觉都忘掉了。”所以,家里的事情,柴、米、油、盐也好,教育子女也好,她总是主动地把这副担子担着,免得他操心,影响了他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虽然,当她社会工作繁忙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他要是帮帮我,买买菜,做些杂事,该多好啊!”为了不致影响他的工作,她从没说出口,自己努力把困难克服了。她唯一焦虑的,就是自己文化低,除了给他做些研究中的事务工作外,别的就爱莫能助了。但是,他做研究工作,无论做到多夜深,她总是陪着他,好像这样可以帮助他抵御那无声地向他袭来的冷热,疲惫和衰老似的。
自从他参观农业社回来,时常跟孙淑芳说:农民弟兄记账、算账有困难,他要加速把“珠算速成简明教程”写好。最近,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也来催过稿。图式绘不好,书还是出不了。他着急,她也着急。
“用个什么东西才能解决绘图式的问题呢?”她边补着孩子们的破衣裳,边寻求着答案。由于一心二用,针时常刺痛她的手指。“用麦杆点行吗?”她想起小时用麦杆点圆圈玩的事来。
“梓北,用麦杆筒来点算盘珠行不行呢?”她好像豁然开朗,赶忙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告诉他。
“找来试试。”
她找了麦管来,剪齐了,他就忙着往墨水盒里蘸,忙着往纸上印。
“好,很好!”他看见两个线条显明、匀均大小合适的圆圈,十分高兴,“这下可有办法啦!”
屋子里弥漫着这一对老夫妻高兴的笑声。
书出版后,他总是向给他祝贺的人说:“这是家里帮的忙。”
  (附图片)


第4版()
专栏:东鳞西爪

用机器初制红茶
本报讯 浙江省诸暨红茶初制厂已投入生产。这个厂每天能初制青叶一万至一万二千斤。今年可生产干茶一千二百七十担。过去我国出产的红茶,除精制过程集中在城市用机械操作外,初制过程全部分散在产茶农村用手工操作。因此,初制成的红茶,不但质量差,而且成本高。这个厂初用机器制的红茶,品质既好,成本也比手工初制的低30%以上。
(蔡凤乾)


第4版()
专栏:东鳞西爪

铁路修到平顶山
据人民铁道讯 通往平顶山煤矿的铁路支线,已经基本建成。这条铁路由京汉线孟庙站出岔,跨过汝河,伸向正在紧张兴建的平顶山矿区,包括矿区专用线全长近八十五公里。到目前为止,全线除汝河大桥和部分给水工程外,其他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并开始运送一部分货物。
这条支线的建成,对加速平顶山煤矿的建设和支援武汉钢铁公司用煤起着重要作用。


第4版()
专栏:

  咖啡园的早晨
广东省澄迈县国营红光垦殖场的咖啡园,已有二十二年的历史,它是海南岛现有咖啡园中最老的一个。解放后,园地面积已扩大到五百多亩,预计今年可收获干咖啡豆一千七百斤。
左图 当晨光曦微的时侯,场里的工人们便走进咖啡园采摘咖啡。
上图 从华南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派到场里进行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正在和工人一起记录咖啡果实的生长情况。 赵慕志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