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森林小学
黄永玉
我是第三次来到森林了。
在森林里我有许多工人朋友。采伐场常搬家,我每次都得费好大劲才找得到他们的场子。大家重新见面是非常高兴的,他们的性格是那样的豪放,有时甚至不能不用当胸几拳来表示他们对我的友谊。
森林的变化很大。前几年,任务紧的时候,白天晚上地干,人们的眼睛充满血丝,嗓子沙哑,动不动就光火生气。现在呢?任务紧的时候也是白天黑夜地干,但却是开着电灯轮着早晚班干的。星期天有休息。食堂附设小卖部。同志们,别以为小卖部卖香烟糖果是平常事,你得考虑这是在大森林里,走几天几夜才到得了的地方。过去吃饭,老是豆子、豆腐汤、豆腐花、炒豆腐、煎豆腐、煮豆腐、焖豆腐……现在呢,山上有甚么,这儿就有甚么。不希罕了。
过去,人们脾气躁是有心事,想家,想山外的老婆孩子。年青的就担心这样干下去,几时才讨得了老婆?
现在不怕了,伐木场到哪里,老婆孩子就跟到哪里,哪里也就盖上家属房子。没有老婆的呢?因为家属一多,媒人也就多了,问题也不大了。
现在麻烦的是孩子们读书的问题。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起来了。没人管教,成天在林子里跑来跑去,像个小野熊似的。
工人们有意见了:
“好啦!好啦!我们这些‘老盲’扫掉了,‘小盲’又出来了!”
森林采伐工作很特殊,流动性大,一两年或几年搬一次家;又分得散,有时人多有时人少,这样情况怎样建得校舍?离开城市又远,四、五岁大的孩子,怎么能送到百里外去念书?
孩子是重要的,有的是因为孩子念不到书回乡种庄稼去的工人。
记得去年我上森林来的时候,就碰见一个赤着脚在林子里跑来跑去的孩子,十一、二岁了,会玩,会说会笑,就是认不得字,他父亲要他搭火车上百里外的地方去念书,带了钱,过不几天,花完钱光着身子回家来了。做父亲的气得狠狠地揍了一顿,又给了一些钱,又是花完了钱光着身子回来。今年我没有见到这对父子,听说已经回乡生产去了……
但是,这个问题今年顺利地解决了,并且弄得非常之好。
从我的窗口望出去,朝南的那间原来做浴室的小木屋,现在是森林伐木场的小学校了。从里头不时传出读书和唱歌的声音。中午,孩子们排着队从屋里出来,小鸭子似地,回家属宿舍那边吃午饭去。
在森林里办小学,钱没有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老师,规模又小,学生少,弄不出个名堂。像这样形式的学校还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先进经验可学。办这种学校不能按照办学校的规矩的,建校舍,请教员,买校具甚么的,这都没啥用处;学生人数又不一定,有时是三个,有时又是十一个。……
根据森林采伐队的特点,办法到底给想出来了。
“先别想建校舍,买教具请教员吧!找个地方先上课再说!”这儿的领导同志这么说,说完就干,事情也就成了。
书是从森林外的一间“大小学”里要的,先生呢!麻烦了一下,后来才想起家属中有念到小学毕业的人,这不就好极了吗?
过去先生怎么教她,现在她就怎么教好孩子,她上午上课,下午仍然管家务事,孩子们很喜欢她,家长们也觉得由她来教导孩子们读书是很能胜任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朴素这样有勇气的学校,连个上下课铃噹也没有,“好!下课啦!”老师总是这么说完就下课。
这有甚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学校办起来了。(附图片)
森林小学幼儿班(木刻) 黄永玉


第8版()
专栏:

从“少先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谈起
陈文澍
时当“六一”国际儿童节,忽然提出少先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即使不是令人大吃一惊,至少也是不合时宜。但是,事出有因,有报为证:
“少先队是从苏联搬来的,我怀疑这样的组织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孩子们能入队,固然好;但是不能入队,就使得孩子们的小心灵上受到刺激,受到压力,造成自卑感,很影响他们的成长”。(5月27日“天津日报”,女三中教师黄心平的发言)
“从苏联搬来的”,为什么就成为有些人“怀疑”一切的前提?我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问题不在于从“苏联搬来”,而是在于是否适合中国的情况,在于如何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学习苏联经验。说到少先队,谁只要稍为考察一下事实,就会发现:一,我们有从三十年前武汉劳动童子团就开始的革命儿童组织的传统,三十年来,少年儿童在自己的组织的领导下,获得深刻的革命教育,健壮地成长起来;二,建队八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已经成为团结教育广大少年儿童的教育组织,正如列宁说过的,它“是教育共产主义者的好办法”。
反对少先队存在的人还有具体理由,就是如果不能入队,就要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这些同志大约没有看到,少先队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广泛性组织,凡是适合队龄,愿意入队的孩子,都能带上红领巾。自然,在实际工作里,有没有不按照队章吸收儿童入队、或者随便提高入队条件的呢?有的。但这只是工作中的缺点、偏差,应该改正。有没有讥笑、嘲讽那些还没有戴红领巾的适龄儿童呢?不仅是学校里有,家庭里、社会上也是有的。这是由于少数人对少先队的组织还不了解,还抱有不正确的态度。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不妨去问一问孩子们:“少先队究竟要不要?”我想,不管队员还是非队员,他们的回答,都会是肯定的:要!如果再问一句:“有人主张取消少先队,你们看怎样?”——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回答。
我看,这种意见,也同那些主张公方代表撤出合营企业等等意见一样,是属于因噎废食论者的意见。而因噎废食,我们是坚决不赞同的。噎,要避免;食,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的。


第8版()
专栏:

抗联的军田
石不琢
密林深处
树木是一重重围墙
闪光的白杨连成一片
高大的红松
像是牵起手来的山峰……
在这里,就在这里
抗联的英雄们
曾用战刀、用手指头
开出来一块小小的军田
它生过金黄金黄的谷子
它也长过火红火红的高粱
在那困苦的岁月里
它为祖国供养着千军万马
哺育着革命在这里继续前进!
那时每一根细细的松针
每片圆圆的白杨树叶
都时时警惕着敌人
为灾难中的祖国
在保卫着这块军田……
现在军田早又成为森林
像过去长着旺盛的庄稼一样
又长起来茁壮的树苗
一株一株翠绿的小红松
拔着高伸向了晴朗的天空……


第8版()
专栏:

送广东潮琼汉三剧团
田汉
广东潮琼汉剧团来京汇报演出已胜利结束,就要分别离京了。这些剧团成员包含了许多前辈优秀艺人如洪妙、王黄文、王凤梅、黄桂珠等,和极有才华的青年一代。在演出节目的发掘整理,音乐声腔的安排组织,表导演艺术的琢磨都表现了很好成就。对于他们应该改进之处,在昨天文化部、剧协、戏曲研究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也提了些意见。
这些剧团的同志们远处祖国南部边疆,足迹及于东南亚,来一次北京真不是易事。临别依依,送他们什么好呢?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气,就写诗三律,代替柳枝吧。五月三十日
潮剧
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湖边细柳迎环珮?,江上名桥走凤凰?。法曲久曾传海国?,潮音今已动宫墙?。难忘花落波清夜,荡气回肠听“扫窗”?。
?潮州姚璇秋,闽南苏乌水都以演“陈三五娘”著名。尝在汕头观璇秋演此,潮剧本地风光,热情婉丽,不减梨园戏。?潮州西湖相传黄五娘爱游处,西湖志载五娘事,附近有茂园即五娘家。?韩江上有湘子桥,相传陈三、五娘偕遁经此。?潮剧与粤、琼、汉各剧在东南亚各埠都颇盛行。潮剧老旦洪妙就驰名泰国、越南、马来亚一带。?潮剧与琼、汉剧入京曾在怀仁堂演出,毛主席亲到台上给了演员们极大鼓励。?“扫窗会”写高文举认妻,与梆子评剧的“花亭会”或“夜宿花亭”同一故事,而处理不同。潮剧词句雅驯,有帮腔,受南戏和弋阳腔影响。
琼剧
凤梅垂老又红梅?,舞妙歌清几俊材。文秀不堪人盗盏?,茂芳偏遇狗衔钗?。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裁。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
?王凤梅系琼剧名旦,驰名全琼与南洋各地,现已六十余。后起的红梅,艺风流丽而深刻。曾见她演“狗衔金钗”中的反派陈氏。?张文秀寄寓岳丈家,被其襟兄盗玉盏堕害。后成名复仇。红梅与陈华、莫爱花、王英蓉等演此。?“狗衔金钗”写莫子卿妻陈氏疑莫义弟梅茂芳偷去她的义髻和金钗,加以侮辱,使茂卿夫妻失和,后发觉是被狗子衔去,莫氏拾得还给陈氏,一场风波才平息。故事平淡而演出极富波澜和风趣。?琼剧从海南岛民间小戏、闽广土曲、吸取弋阳二黄梆子曲调,改用海南方言,形成今天的形式。表演身段也受昆京剧影响。?海南戏前辈艺人尚多,名旦王凤梅外有名老生王黄文等。
汉剧
罢舞七年黄桂珠?,不将衫扇媚东胡。琶声激越穿云汉,琴语低徊泣鹧鸪。百里紫衣能认妇?,兰贞红泪且盘夫?。年来汉戏流纤巧,古调应弹向楚都?。
?广东汉剧,亦称外江戏,是汉剧入粤后又被潮州音乐丰富了的。黄桂珠系广东汉剧名旦,嗓音能高能低,甜润绝世。在日帝侵陷潮汕时,罢演归农达七年之久,解放后才重上舞台。?黄麟传汉剧名老生,歌喉苍凉雄浑,演“百里奚认妻”与黄桂珠珠联璧合。 ?青年演员梁素珍等演“盘夫”,唱做细腻圆丽,极受观众喜爱。?湖北汉剧老生红净等唱腔调门高,使用假嗓,争论颇多。青衣多走小腔,不甚注意报字,每脱离人物感情。此意曾与吴天保、陈伯华同志等谈过。汉剧团将到武汉演出,我以为应向广东汉剧学习。


第8版()
专栏:

六一颂
 北京国画研究互助组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