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走向农村的知识青年
戴月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苏友好农业社,是在1955年12月成立的。现在,这个社有五十多名初中、高小毕业生。他们在劳动过程当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技能,而且政治思想觉悟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果树队的十六名青年中,已经有三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
米丘林的学生
中苏友好农业社计划在七年内种植果树一千五百亩。数字虽然不算大,可是,对这个从来没经营过果树的社来说却是个艰巨的任务。社里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十六名知识青年。栽培果树,对于这些青年来说,还是生疏的,但是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克服了困难。例如果树“芽接”工作,大家都不知道从何作起。果树组长张永平就领着大家到柳条林去用柳条作试验,结果试验成功了一种“芽接”方法,“芽接”的果树成活率达到70%以上。经过他们的努力,第一年就种植了果树四百亩,今年已经植果树一千亩。这些中小学毕业生,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买了许多果树栽培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来学习,有的人还在学习米丘林学说。
推广农业新技术
这些知识青年,比较容易地学会了种棉花,玉米密植,小麦浸种,玉米人工授粉……等等新的技术。在春耕的时候,青年生产队采用密植的方法播种的棉花,每亩地平均比一般棉田增产五十二斤,得到了社里的表扬。在玉米开花结穗的时候,他们还组织了回家过暑假的中学生帮助进行人工授粉。在一大片玉米地中间抽出二十亩进行了人工授粉,到了秋天,棒子上都长着满满的籽粒。许多老农民看到了,很佩服地说:新经验一试一个准,老年人也得学习新技术了。由于知识青年的积极带头,中苏友好社很快地推广了各种先进技术。
向老农民学习
知识青年们也很虚心向老农民学习,他们开始参加农业生产的时候,干活很不熟练,锄地时怕使不上劲,把锄把攥得紧紧的,锄了一天地就磨得满手是泡。老农民看到这种情形,就耐心教他们用锄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了锄地。他们犁地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牲口听不懂他们的吆喝,使用起来乱蹦乱跳,犁出来的地就像三岁小孩子画的线一样,弯弯曲曲。但是他们并不灰心,积极向老农民请教,并且在犁地歇息的时候,就拿起犁来练习。
团结青年安心生产
中苏友好社临近八宝山、老山,那里有一些工业生产上需要的东西,如火石、红土、作油毡纸用的白砂原料——白石等。中苏友好社组织社里的人从事这种副业,对于发展生产和增加社员收入都有很大好处。可是去年白砂生产队的青年当中有一部分人不安心生产,他们有的想进工厂,有的想进城上补习班。因为生产需要,社里不肯放他们走,有的人就闹情绪。初中毕业生周德义调到白砂生产队工作以后,他同队长一起研究办法,对不安心生产的人进行说服教育,并且改进了生产方法,产品质量提高了,产量由过去的八小时生产四千多斤白砂提高到五千多斤。社干部称赞说:青年小组真能干!
一面生产,一面学习
在中苏友好社里,到处可以看到知识青年们在愉快地劳动着。这些知识青年除了直接参加农业生产以外,还担任着各种工作——会计、民校教师、信用社干部、保育员和广播员。
他们都在各种不同的劳动中获得了乐趣,劳动也给他们自己创造了幸福的生活。由于大家劳动好,社里连年增产。1956年合作社里还办了一所业余中学和一所业余小学,他们都在继续学习。有的说:我们一面生产,一面学习,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附图片)
高小毕业生刘延明(左)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一般的农业生产技术。
果树组长张永平(右)和参加生产的高小毕业生研究梨树发育的情况。
浇菜要浇得匀,水的深浅也要合适。刘怀庆正向老农学习浇白菜时的改畦工作。
周德义(左)到了白砂生产队,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使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这是他们改进的打碾子的办法。
他们——知识青年在农村的劳动中获得了乐趣,体会到做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是光荣的。


第8版()
专栏:

三个朋友
张凤兰、何淑兰和丁景林是天津市小关大街第二小学1952年同班的高小毕业生。毕业以后,他们先后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张凤兰在天津饭店做服务员,何淑兰在卫平托儿所当教养员,丁景林是天津市公共汽车售票员。
当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觉得干这种工作“不光荣”、“没前途”,怕在工作的时候碰上熟人丢丑,再加上业务生疏,使他们感到不如干别的工作强。可是,在实践中他们每个人都否定了过去的看法,认识了自己工作的意义。现在,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得挺积极,又都进了业余中学,不久就将成为初中毕业生了。
一天,他们应邀回到母校,和以前教过他们课的老师畅谈离校后的情况。
和母校应届高小毕业生一起合影。
张凤兰由于肯钻研业务,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熟练的服务员了,并且对自己的工作也发生了兴趣。这是她在上菜的情形。
在业余时间里,张凤兰对学习也一点不放松。她(中)经常和同志们一起复习功课。
丁景林每当遇到携带小孩的乘客,他总是来帮忙。由于他们车组同志工作好,今年第一季度被评为先进车组。
何淑兰在去年也被评为本单位的青年积极分子。他感到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最大的愉快。这是她正对一个孩子说:“你来布置一下这个小家庭吧!”(本版照片都是本报记者袁毅平、王志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