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安理会讨论苏伊士运河问题
埃及指责法国蔑视国际公约
苏联代表认为会议是多此一举
据新华社21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月20日举行会议,讨论苏伊士运河问题。这个会议是应法国代表的请求而举行的。
苏联代表索波列夫在会议开始时发言指出,理事会目前并没有必要举行会议,因为埃及政府已经按照理事会通过的六项原则来解决运河问题,目前再次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只会增加中东局势的复杂程度。
法国外交部长比诺在发言中硬说埃及的宣言是“单方面”的,它不符合安全理事会通过的六项原则。法国认为应该举行新的讨论,设法找到符合六项原则的解决办法。关于这个问题的磋商可以“采取我们能够在我们之间讨论的形式”来进行。
英国代表狄克逊支持比诺意见。他说,英国将继续谋求同埃及政府磋商协议。
埃及代表卢特菲对法国把苏伊士运河问题提到安全理事会表示惊讶。他说,理事会所有成员国都已经有了机会表示它们对于埃及宣言的意见。这个宣言重申了埃及决定要尊重1888年君士坦丁堡公约的文字和精神以及这个公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埃及认为这个宣言是一个包括义务在内的国际文件。如果法国认为安全理事会去年10月的会议毫无结果,那么法国自己要负责任,因为打断这次会议的是对埃及的侵略。
苏联代表索波列夫在再次发言时指出,法国要重新就苏伊士运河问题展开辩论,是想在苏伊士运河航行问题上强加一些同埃及的主权不相容的条件。他说,运河的管理是令使用国满意的,在他看来,埃及的宣言对将来提供了一切必要的保证。他只希望巴拿马运河等其它水道的管理工作能够像今天的苏伊士运河一样令人满意。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古巴、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代表。
理事会下次会议在5月21日举行。


第6版()
专栏:

埃及港口对英法船只解禁
叙利亚允许英国航空公司飞机通过领空
沙特阿拉伯抗议以色列在亚喀巴湾演习
新华社开罗21日电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当局5月20日撤销了一切对英、法两国船只的惩罚性措施。
埃及允许英法船只今后可以进入埃及港口,卸下运往埃及的或准备转运到其它国家的货物。埃及还将允许英法船只装运埃及的出口货物。
埃及对英法船只惩罚性的措施,是从去年11月英法对埃及发动侵略战争之后开始实行的。
同时据报道,美国军舰决定从5月22日起恢复通行苏伊士运河。从去年11月以来,美国军舰一直停止通过苏伊士运河。
新华社21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海外航空公司发言人5月17日说,叙利亚政府已经允许英国海外航空公司恢复通过叙利亚领空的航线。
在英法进攻埃及以后,叙利亚政府就在去年10月30日宣布关闭叙利亚的所有机场,并且也禁止外国飞机飞过叙利亚领空。
据新华社开罗21日电 中东通讯社报道,沙特阿拉伯已经就以色列在亚喀巴湾中举行海军演习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抗议。沙特阿拉伯驻埃及大使馆已经把抗议照会的抄件全文送交埃及外交部。
照会说,以色列海军部队最近在亚喀巴湾进行的演习是挑衅行为,目的是企图得到自由通过沙特阿拉伯领水内的亚喀巴湾的权利。


第6版()
专栏:

一个美国特务分子在印度尼西亚落网
据新华社雅加达21日电 据报纸消息,一个名叫萨莫尔斯基的美国人最近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摩鹿加省省会德那第被宪兵扣留。从他那里搜出的物品有测量仪器、装有无线电收报机的橡皮摩托艇和药品等。
这个行踪诡秘的美国人在摩鹿加群岛上已经一年,据说他在那里是为了“研究当地方言”。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这种外国“科学家”、“猎人”以及有军衔的“社会学家”,曾经不止一次到印度尼西亚来从事间谍活动。


第6版()
专栏:

砍掉英国殖民者的锁链
乌干达要求马上独立
本报讯 英属东非的保护国乌干达人民要求独立的运动,有了新的进展。
乌干达国大党从5月13日起,在坎帕拉(布干达省政府所在地和商业中心)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会议。同时,乌干达各地也举行了一系列的群众集会,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争取“马上独立斗争”周。
乌干达国大党在会前发表的一项宣言中,概括地阐述了这个党的实际纲领。宣言说,乌干达国大党要求实现乌干达的完全独立和成为英联邦的一个正式成员。为此目的,乌干达国大党提出当前的四点奋斗目标:在普遍有选举权的基础上在全国进行直接选举;乌干达各部落在各保留其原有制度的条件下统一成为一个统一的非洲国家;乌干达充分“非洲化”和创造条件使非洲人充分参加工商业领域内的各项活动。
乌干达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泛地展开了要求独立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乌干达国大党成立于1952年。这是乌干达最大的政治组织,据说有党员约十万人。它的任务是联合乌干达各族人民为争取自治、普选权利和由人民掌握经济而斗争。1955年6月,它曾派代表团到伦敦,向英国提出一份要求政治独立的备忘录。之后,1956年4月,乌干达人民再次展开了要求自治的群众运动。


第6版()
专栏:

在英国殖民者统治下,乌干达人民过着穷苦和落后的生活。


第6版()
专栏:

伦敦和波恩间的“妥协”
何疆
莱因河流域下着五月雪。麦克米伦先生在这种罕见的气候中到了莱因河畔的波恩。这是战后十二年来英国首相第一次访问西德。
人们谈论着:他和阿登纳在两天里达成了“张伯伦时代”以后的第一次“英德妥协”。华盛顿方面密切注视这种“妥协”的活动,看它是否会危及美国的利益,因为英国和西德政界很久以来就有人在谈论着两国采取某种方式的“合作”来对付美国的可能性问题。
这次“妥协”的背景是什么呢?
西德是所谓“小欧洲”计划中的主要成员。而在这个计划的背后,是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近来,报界盛传:麦克米伦正在筹划一个由北欧和西欧十几国组成的“大欧洲”来对抗这个“小欧洲”。
再者,西德参加“共同市场”;而英国则在加紧推行“自由贸易区”方案。西德指望通过前者在经济上称霸西欧,而英国要用后者来保持和加强它在西欧的经济地位。
英国正在积极发展原子核武器,并且要裁减常规军队人数和减少军费开支。英国这种“军备革命”使阿登纳感到不安,因为波恩当局正在大力鼓吹加紧建立西德军队,并策划通过原子能的联营来开始在这方面赶上英国。
同时报界还传说:麦克米伦政府正在考虑重新提出以德国“中立化”和“统一”为内容的“艾登计划”。这又给西德亲美派添了一桩心事。
就是这重重矛盾,促使这两个相互勾心斗角的“盟国”的领袖,聚到一起来试图找到某种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妥协。
会谈的结果是:西德表示支持英国的“自由贸易区”方案,双方认为它可以成为“共同市场”的“补充”。阿登纳还表示赞同麦克米伦的欧洲机构“调整”和“简化”计划。作为交换条件,英国首相答应支持“共同市场”计划,并把“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行放在“共同市场”条约之后。英国还在德国统一问题上表示支持阿登纳的政策。
双方在英国裁减军队问题上的分歧却没有解决。英国不愿延期执行它的从西德撤出部分军队的计划。西德国防部长施特劳斯不久还要到伦敦去继续谈判。
看来,阿登纳的着眼点是要勉力度过今年9月的大选,力图减少不利自己当选的阻力,因此乐于得到英国的“谅解”和支持。而麦克米伦则无非是设法要维护英帝国的利益。特别是在关于“美国—西德轴心”的消息传出之后,英国极想能够同西德获致某种妥协和默契。
要说麦克米伦此行不虚,那还是很难的。局部的、暂时的妥协不能消除两个帝国主义世仇之间的根本矛盾。但是对于战后惯于顺从美国和缺乏独立步骤的西德以及虽然受尽了气但仍然把住美国大腿的英国说来,这倒不失为外交上的一点新迹象。


第6版()
专栏:

抗议继续试验核武器
锡兰挪威展开签名运动
据新华社新德里21日电 锡兰六十一位知名的政界领袖5月21日在锡兰和平委员会发起的禁止原子核武器试验的呼吁书上签了名,其中有八位内阁部长,众议院的副议长、各委员会的副主席和几十名议员。
新华社21日讯 奥斯陆消息:挪威已经有十万人在反对原子武器的请愿书上签了名。签名运动是在5月2日开始的,将继续进行到6月1日。挪威首都市中心广场5月20日还举行了数百人的集会,抗议继续试验核武器。


第6版()
专栏:

印共中央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
喀拉拉邦新政府有利国内民主运动
需彻底进行土地改革解决粮食危机
据新华社新德里21日电 印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德里举行的会议已经在5月19日闭幕。会议进行了一个星期,这是最近印度大选以后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会议。
印度共产党总部5月20日晚上发表公报说,中央委员会在回顾这次选举的时候,满意地注意到印度共产党所获得的票数比1952年大选中增加了一倍,而且有些邦中,民主反对派的力量有了加强。公报说:“所有这些说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的进展。”
中央委员会还通过了六项决议。在关于发展党的决议中,中央委员会决定立即发动一次运动,争取到今年12月的时候党员的人数能增加一倍(目前的党员为十二万五千人)。中央委员会还建议实行某些组织上的改变,以便加强党的支部,并且着重把党的活动放在地区基础上,而不仅仅是放在工作地点的基础上。
中央委员会还通过决议,祝贺共产党领导的喀拉拉邦政府在喀拉拉邦人民和印度全国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同情下建立起来了。中央委员会认为,这个邦政府的成功将有助于国内民主运动的继续增长和巩固。
中央委员会在决议中表示,赞成印度共产党奥里萨邦委员会为了维护人民利益拒绝同右派民主大会党成立联合政府的立场。
在另外一个决议中,中央委员会强烈地抗议在预算中提出的关于税收的新建议。中央委员会要求印度政府使富人拿出钱来,而不是把重担压在普通人民的身上。
在关于粮食情况的决议中,中央委员会对好几个邦缺少粮食的情况和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表示严重的焦虑。中央委员会说,这个危机再次说明迫切需要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委员会还要求开设廉价售粮店、开始救济工作、免征土地税和制止投机者。
在中央委员会开会期间,传来了英国政府进行氢弹试验的消息。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谴责英国这一行动。决议欢迎苏联政府为就禁止原子核武器达成协议所提出的一系列创议。
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阿约艾·高士5月20日晚上向印度通讯社发表谈话说,印度共产党在今后几个月中,将集中力量展开反对热核武器试验、反对新赋税措施和要求解决粮食问题的运动,此外还将发起一个支持喀拉拉邦政府的全国规模的运动。


第6版()
专栏:

岸信介启程访问东南亚
铃木指责利用美援开发东南亚的计划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讯:日本首相岸信介5月20日晚上从东京羽田机场动身,到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泰国和台湾进行访问。岸信介在行前发表声明说,他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增进日本同这些国家的友好亲善关系。
日本内阁会议当天已经指定国务相石井光次郎为副首相,在岸信介出国期间代行首相和外务相的职务。
日本社会党委员长铃木茂三郎在评论岸信介到东南亚访问时指出,日本政府主张用美国的资金和日本的技术来发展东南亚的经济的政策将“使日本在亚洲孤立”,因为亚洲有许多国家不欢迎美国的“援助”。他并且指出,如果岸信介想让美国投资于东南亚,那么他自己就会发现他对现实是“十分无知的”。
另据伦敦消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岸信介访问东南亚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好感”,并且恢复日本因为战败而在亚洲丧失了的“面子”。“经济学家”指出,日本想在美国支持下在“非共产党亚洲地区”起领导作用的愿望,并不是能够很容易就让其他亚洲人接受的东西。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什么是“近东”和“中东”?
近来有不少读者来信询问:什么是“中东”、“近东”和“远东”,现简复如下:
“近东”、“中东”或“远东”这些名称,最初是西欧人根据他们的地理观念而制造出来的。离西欧最远的东方被称为远东,包括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靠近西欧的东方国家被称为近东,其中包括西亚北非地区和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即希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今天的南斯拉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巴尔干半岛就不再被人们称作近东国家,而通常被列入“东南欧”或“东欧”的范围。同时,欧洲人把近东与远东之间的地区,包括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当时印、巴尚未分治),称为中东。
苏联百科全书上对“中东”和“近东”所作的解释大致和欧洲人的说法相同。具体地说,近东地区包括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埃及、苏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也门、阿拉伯半岛上英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以及巴林群岛。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和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在内)。现在在国际上所称的“中东”和“近东”一般地就是指上述地区,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中东和近东已不再加以严格的区分,常常是把这一大片地区统称为“中东”或“中近东”,有时并包括巴基斯坦和北非一些国家。
有些读者来信说,所谓“中东”或“近东”地区从方向上说,实际上在我国的西方。因此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该跟着别人称这些地区为中东或中近东。这当然是言之成理的。但是由于这些名称已经成为国际上习惯通用的地理名词,而这个地区的国家也常常自称为“中东”国家,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反对使用这些名称。当然,我们称这个地区为西亚和北非地区是更为确切的。
(东)


第6版()
专栏:花絮

“多心”的狗
美国有两个医生最近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一只狗身上移植了其他动物的四颗心脏,狗身上五颗心脏一起跳动,输送血液,移植的心脏中有几颗一直保持跳动了十天之久。
这四颗心移植的位置是:两颗装在狗的头颈的两侧,另外两颗装在狗的后腿上端的鼠蹊部分。
他们作这个试验的目的,是要确定妨碍顺利地移植人的心脏的因素。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关于印度的第二次大选
李丁

印度第二次大选结果已于3月底揭晓。以尼赫鲁总理为首的新中央政府也在4月至5月初就职。各省的新政府在4月初先后组成。
这次选出的是中央的人民院(国会下院)议员和十三个省的立法议会议员以及两个中央直辖区的地方咨询议会的议员。根据印度中央选举委员会统计,合格选民一亿九千三百万人,而参加投票的共有一亿一千四百四十九万人,占合格选民人数的59.32%。
人民院四百八十八个席位的选举结果是:国大党三百六十六席(第一次大选获得三百五十七席)、印度共产党二十九席(第一次大选获得二十七席)、人民社会党十九席(第一次大选后合并而成立人民社会党的社会党和农工人民党,在第一次大选中共得二十二席)、人民同盟四席(第一次大选获得三席)、其他十二个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得七十席。
在选票方面,国大党得五千四百零五万票,占投票总数的47.1%;印度共产党得一千二百一十六万票,占10.6%;人民社会党得一千一百六十五万票,占10%;人民同盟得六百七十三万票,占5.8%;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得二千九百八十七万票,占26.5%。
十三个省的三千零九十五个立法议会席位(包括安德拉省1955年选出的一百九十四席)的选举结果是:国大党二千零三十四席、印度共产党二百零七席、人民社会党一百九十六席、人民同盟四十六席、其他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得七百一十二席。此外,两个中央直辖区的地方咨询议会六十个议员席位的选举结果是:国大党二十七席、印度共产党得十六席、其他小党派人士共得十七席。

从大选的结果可以看到的基本情况是:国大党和它所代表的势力在第二次大选之后,仍是印度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力量;印度共产党在人民中扩大了它的影响,在国会和省立法议会中比以前增加了一定的力量;人民社会党在国会和省立法议会中的席位都比印度共产党为少;而教派势力在国会和省立法议会中的席位极其有限。
但是,另一方面,各党派在不同地区力量的对比变化是复杂的。特别是在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各政党席位变化极不平衡。
国大党在省立法议会中的总席位比第一次大选减少了。在全国十三个省中,它在喀拉拉省失去了多数,降为在野党的地位,在奥里萨省没有获得过半数的席位,而代表旧王公势力的人民民主大会则一跃而成为和国大党相抗衡的第二大党。在孟买省,国大党从原有席位的82.6%降到现在的69.1%,特别是在孟买省的中部和南部(这里说马拉地语的地区要求单独成立马哈拉斯特拉省)所选出的全部省议员共有一百三十四席,其中国大党只得到三十四席;在孟买省的纺织工业中心阿麦达巴,国大党中央劳工部长康杜巴伊·德赛被印度共产党、人民社会党等组成的“大古吉拉特人民阵线”的主席、前全印农民协会的主席雅尼克所击败;而在孟买市国大党领导的印度全国工会大会前任主席安贝卡又被印度共产党政治局委员丹吉所击败。在西孟加拉省,国大党同印度共产党和其他四个民主反对党所结成的统一战线进行竞选,结果国大党受到了挫折,特别是在拥有四百五十万人口的印度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市(这里也是印度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选出的全部二十六个省议员席位里,国大党则由原有的十六席降到八席,由原来第一位退到印度共产党之后而占第二位。被称为国大党“堡垒”的北方省和比哈尔省,国大党在省议会中原有的多数席位则大大地减少了;在北方省,它比原有席位减少了一百零四席之多,而在比哈尔省则减少了二十九席。在过去国大党力量占有强大地位的两个钢铁中心詹雪德普尔(在比哈尔省)和本普尔(在西孟加拉省),国大党的一些工会领袖被印度共产党及其所支持的候选人所击败。只有在拉贾斯坦省和中央直辖的特里普拉区,国大党所得的席位有显著的增加。在其他的六个省,国大党基本上保持了它原有的多数党的地位。
印度共产党在各地的竞选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第一、它所得到的席位无论在国会和各省议会中都比上次大选有所增加,它所得到的票数比第一次大选增加了一倍多。第二、它在这次进行选举的十三个省的立法议会和两个中央直辖的地方咨询议会中都获得了席位;而根据印度政府选举委员会的第一次大选的报告,共产党在当时进行选举的二十二个省(邦)的立法议会中,只在八个省(邦)中获得席位。第三、它在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选区获得了显著的进展。第四、在印度政治生活中成为一个新的特色的,是印度共产党在喀拉拉省议会选举中的胜利。印度共产党和它所支持的无党派人士一起在喀拉拉省获得了过半数的席位,并因此由共产党在喀拉拉组织了省政府。此外,在群众运动比较发展的西孟加拉省和孟买省,共产党都取得了较前更大的进展。在西孟加拉省的立法议会中,共产党由第一次大选的二十八席增到现在的四十六席。在加尔各答市所选出的全部二十六席省议员中,共产党由原有的五席增至十席。在孟买省,共产党由上次大选没有得到席位一跃而到现在的十八席。可是,选举结果也表明,印度共产党在安德拉、马德拉斯和旁遮普三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人民社会党在这次大选中出现了一种衰落的趋势,它在国会和省立法议会所得的总议席都比第一次大选减少了。它的上层领导的一些右翼分子,像阿索卡·梅达这样的反苏反共人物大部分都落选了。但在人民社会党同印度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进行竞选的地方,如西孟加拉和孟买两省,它所得到的席位都有所增加。而在印度共产党力量较强的喀拉拉省,它由于拒绝了同印共合作,而同该省的教派政党穆斯林联盟联合竞选的结果而遭到了惨败。只有在它传统势力较强的北方省和比哈尔省,在当地因粮食不足,物价上涨和税务负担加重等而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的情况下,并在某些地区又和教派势力联合的结果,取得了比上次较多的席位。
人民同盟在这次大选中在国会和省议会中所得的席位和票数都比上次大选有所增加,但它在省议会中所得的席位仅集中在很少的几个省里。如果将人民同盟、印度教大会和太平社三个印度教教派组织合起来看,则它们在国会和省议会中所得到的总席位都比第一次大选减少了。而且这三个组织只在五个省得到席位,在其他个别省份的地区所得的席位有一些增加。印度教大会会长和秘书长在这次大选中也都落选了。

这个选举结果的出现,是有许多原因的。
首先,国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近几年来,在外交方面,采取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增进各国之间友好合作的政策。在国内方面,实行发展民族经济,巩固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的政策,反映了当前印度人民的愿望。这是对国大党有利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已取得国家独立的印度人民,还没有摆脱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目前印度还是英联邦的一员,英国资本在印度的若干经济部门中还居于统治的地位,束缚着广大农民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摧毁,失业问题仍旧严重,加之最近一年来物价上涨,引起了人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这又是对国大党不利的方面。
印度共产党在对外政策上,欢迎政府所采取的和平外交政策,但批评政府执行这个政策不够坚决。它要求印度退出英联邦。它主张印度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在国内政策上,它主张打破英国资本的控制;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限制印度垄断资本的发展;强调优先发展公营部分的重工业和基本工业。它反对采取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的办法来实现第二个五年计划。它表示支持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措施。它要求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这些基本主张是符合印度人民的愿望的,而且是同印度今天维护和平、巩固民族独立和建设国家的任务相一致的。因而受到人民的欢迎。
在对待国大党的关系问题上,印度共产党提出加强民主反对派的团结,以便打破国大党的一党专政,并以此作为它参加这次竞选的目标。它提出在它力量强大的地区,如喀拉拉省和西孟加拉省,争取成立民主政府。在其他省则以加强议会内的民主反对派为主。印度共产党认为,这样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印度政府改变它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那部分政策,并由此加强国大党内的民主力量的发展。
印度共产党在这次大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它在各地的成就也不一样。从基本方面来说,印度共产党自1951年在全国各地公开合法后,它在工人、农民和其他阶层人民中以至在议会里都做了不少工作。它不断为争取和平、巩固民族独立和改善人民生活而进行了坚持不渝的斗争,因此逐渐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在印度共产党的群众工作比较活跃的地区,例如喀拉拉省、加尔各答市等,便获得了重大的胜利。而在群众工作基础比较弱的地区,特别是在某些省份的广大农村中,则没有多大进展,甚至在有些地方遭到失败。
总起来看,印度这次大选所反映出来的最突出的事实就是,印度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正在提高,要求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并坚持实行和平共处与国际合作政策的力量正在进一步增长。这是今天印度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主流,它是任何帝国主义和反人民势力都不能阻挡的。


第6版()
专栏:

英国的自治领南非德兰士瓦的妇女,爱好古老的艺术。当丈夫把房屋盖好了以后,妻子就开始在墙壁、门窗、屋檐下画上美丽的图案和花饰。这是德兰士瓦的妇女在装饰她们住房的墙壁。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