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多列士抨击法政府政策
号召全党加强行动争取变革
新华社19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18日讯: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多列士抨击法国现政府的政策导致了种种有害的后果。例如劳动人民生活条件的恶化、阿尔及利亚战争的继续、法国在“小欧洲”范围内丧失民族独立、策划原子战争以及侵犯民主自由和法西斯主义危险的加强等等。
多列士是在5月14日到16日举行的法共中央全会第一天会议上发表的长篇演说中对当前政府的政策作出这一估价的。他强调指出,除了这些事实以外,在法国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更广泛的居民阶层,包括中产阶级在内,已经开始愈来愈清醒地意识到这种政策的后果。他说,群众意识的这一改变,首先是客观条件发展的产物,其次是共产党活动的结果。他说,特别是现在,加速事件的发展有赖于全党的活动和每个领导群众的党员。我们必须不辜负群众的愿望,行动起来,迈出新的脚步,使决定性变革的时期早日到来。
多列士继续说,为了决定性地改变法国的政策方针,必须吸引社会党工人群众和他们的党来参加到共同的斗争中来。他强调指出,在这方面必须向社会党普通党员做一系列的解释工作,使他们认清,社会党的领导人对待阿尔及利亚问题的立场的虚伪性以及他们为法西斯助威的行动。
多列士驳斥了殖民政策有助于维护法国尊严的论调。他指出,那些高喊维护法国在非洲的尊严的政客们正竭力使这种尊严在欧洲化为乌有,法国的切身利益在欧洲正遭受着牺牲。
多列士说,反动分子被历史的进程引上了背叛民族利益的道路。这一旗帜应当掌握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手里。他还号召加强对任何一个法西斯危险的斗争。
多列士指出,从前工人阶级的斗争局限在经济方面,但是,目前这个斗争正在往更广阔的方面发展,包括阿尔及利亚战争问题、裁军和保卫和平的事业。
多列士说:加倍努力建立工人阶级的统一阵线,联合所有民主力量,以便改变法国的政策,实行人民在1956年1月2日所同意的纲领和达到社会进步、自由与和平的胜利,以便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的时刻已经来到了。我们应该动员全党来进行最广泛的宣传和组织群众的工作,这样,我们党就能够顺利地完成它面临的有决定意义的任务:建立、组织和发展工人阶级统一阵线,建立致力于社会进步、自由、民族独立和和平的广泛的民主联盟。


第3版()
专栏:

伏老满载友谊离开印度尼西亚
苏加诺说印度尼西亚人民对苏联永远友好
据新华社雅加达19日电 今天早上八点一刻,伏罗希洛夫主席和他的随行人员坐图—一○四喷气式专机离开雅加达。
伏罗希洛夫主席在雅加达机场向苏加诺总统和印度尼西亚人民致告别词说,他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看到印度尼西亚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他说,他相信印度尼西亚和苏联人民的友谊是巩固和牢不可破的。他感谢苏加诺总统和印度尼西亚人民对他和代表团人员的热情招待。
苏加诺总统以充满着感情的语调说,基于共同的理想,印度尼西亚人民对苏联人民的友好的、兄弟般的感情是不会改变的。他说,由于科学上的成就,喷气式飞机的产生,已经缩短了两国的距离,但是人类的共同的思想感情,将会使两国的距离更加接近。印度尼西亚人民将会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地想望着苏联人民的理想和感情,以及他们为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苏加诺祝伏罗希洛夫健康,祝他和他的随行人员一路平安,并且祝苏联人民生活繁荣幸福。
伏罗希洛夫同在场的印度尼西亚军政领袖等人一一握手告别。群众挥舞着两国国旗,高呼“和平、友谊万岁!”“伏罗希洛夫万岁!”
在上飞机以前,伏罗希洛夫和苏加诺一再热烈握手,紧紧拥抱,依依惜别。
鸣礼炮二十一响以后,伏老座机在跑道上疾驶。伏老一行满载着友谊,离开了他们逗留了十三天的印度尼西亚。
据新华社仰光19日电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和他的随行人员在5月19日中午从印度尼西亚到达仰光。到明加拉顿机场欢迎他的有缅甸总理吴努、副总理藻昆卓和缅甸政府的部长们。
伏罗希洛夫主席在机场停留了一小时以后,就离开仰光前往昆明。(附图片)
伏罗希洛夫同苏加诺在雅加达的独立宫亲切地谈话。苏加诺将他收藏的名画珍品介绍给客人。(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昆明人民腾欢迎伏老
本报昆明19日电 下午六时五十分,伏老的专机穿过了几朵低矮的白云,出现在昆明上空。这时,金色的阳光照射着机场上欢腾的人群,成群的百灵鸟在上空飞鸣着,和人群一起迎接中国人民的贵宾伏罗希洛夫主席。伏老摘下了白色的草帽,在机舱口向欢迎者答礼。下飞机后,他同从北京专程飞来迎接的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云南省代省长刘明辉、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谢富治等一一握手。
伏老走到那里,那里就伸出了手,送上鲜花。当他走到由五十二个民族组成的云南民族学院的行列前的时候,他停住了。伏老亲切地抚摸着一个献花的傣族姑娘的肩膀,用中国话说:“你好,谢谢你。”
七点十五分,伏老登车去昆明市区,登车时,伏老和司机握手表示感谢。伏老将于明日启程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


第3版()
专栏:

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意共联合声明
号召加强工人运动的国际团结
反对宗派主义、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
新华社柏林19日电 德意志通讯社18日发表了以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为首的德国统一社会党代表团和以意大利共产党领导机构成员斯巴诺为首的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会谈后的联合声明,这次会谈是在5月9日到14日在柏林举行的。
声明谈到了重要的国际问题。它指出,西德军国主义的复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直接危险。使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日益增长的原子战争的威胁。因此,两党号召全世界劳动人民进行坚决斗争,争取停止试验一切原子武器和氢武器,争取放弃生产和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
两党号召进一步加强工人运动的国际团结。它们表示,要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和学说,全面地发展和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并且要竭力使它们的政治行动同本国的经济和历史情况相配合。它们强调,要使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要使它能够表达全民族利益,共产党和工人党就必须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就必须吸收各国的经验,特别是苏联的经验。
最后,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意大利共产党声明:它们要坚决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反对宗派主义、教条主义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左倾机会主义,并且反对任何形式的修正主义,因为修正主义可能导致否定工人阶级在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的领导作用,从而导致分裂和投降。


第3版()
专栏:

南朝鲜警官金龙学
拥护和平统一被捕
新华社平壤19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讯:汉城东洋通讯社报道,南朝鲜全罗北道警察局保安课长金龙学因为赞成和平统一朝鲜在17日被捕。
自从今年1月以来,金龙学曾经写信给他的朋友,拥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和平统一政策。东洋通讯社还说,金龙学支持在北部的前南朝鲜政治活动家促进和平统一协会所提出的和平统一计划,并且向他的朋友们介绍这个计划。


第3版()
专栏:

美国政府大量挥霍 国内人民日益不满
本报讯 美国人民反对艾森豪威尔的和平时期空前庞大预算的愤慨仍在继续增长。根据最近“纽约时报”的报道,尽管在第八十五届国会复活节休会以前,众院已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的八项拨款法案(ㄔ颊既?吭に愕奈宸种?唬┫骷趿耸?灰诿涝?ㄔ嘉?7.6%),但是复活节休假回家的议员们却发现选民们因他们削减预算不够努力而深表不满。许多议员都看到,由于生活费用上涨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人民已开始为这样一件事感到震惊:联邦支出连续三年上涨,并打破了和平时期的纪录。
在人民反对预算的压力下,许多参议员已经感到,要维持选民的信任,必须在削减预算上作些认真的模样。
一些报纸对美国总统的言行不一,也发出了怨言。例如“芝加哥论坛报”就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在竞选时艾森豪威尔先生所说过的话,那么现时政府的计划就同当时总统的话极少相似之点。……选民们相信艾森豪威尔先生的话,因此才委任他继续当政。现在他们却发现他在实行一项政策,这个政策所要实现的,大部分正是原先他将其归之于民主党的那些意图。……艾森豪威尔先生的大量挥霍计划可能代表今天总统的计划,但是它却不能代表就在几个月前他所作的诺言。”


第3版()
专栏:

豢养捣乱社会主义国家的鹰犬
美国搜罗叛徒建立特别部队
新华社19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18日讯: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报道,美国军队目前正在建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破坏活动的特别武装部队。这些部队有些类似美军的外籍军团,也像臭名远扬的法国外籍军团。
据杂志报道,每隔三、四个星期就有几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叛徒从美军在西德法兰克福设立的集合点悄悄地乘飞机来到美国,并且在杰克逊堡(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军事基地受军事训练。
在杰克逊堡已经设立了专门学校和步兵中心来训练这些人,美国当局计划把他们组成一支一万二千人的部队。
杂志在谈到这些破坏部队的目的和任务时指出,他们将被派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去从事军事行动。


第3版()
专栏:

各国科学家探索南极奥秘在零下七十度中坚持工作
新华社19日讯 异常的严寒正在侵袭漫漫长夜的南极地区,坚守南极的各国科学考察人员一刻也没有放松他们的观测和考察工作。
苏联和平村气象台长期以来一直用无线电探空仪测量大气情况。最近,观测站传出了一个引人注意的消息:5月9日,东方一号科学站记录了一个寒冷的新纪录:气温达摄氏零下七十点一度,比到目前为止的世界寒冷纪录还要低两度多(六十五年前在西伯利亚雅库季亚的维尔霍扬斯克曾经纪录过摄氏零下六十八度的最低气温)。据和平村气象台领导人塔乌别尔预测,到南极大陆最冷的8月份的时候,东方一号科学站还可能要遇到摄氏零下八十度的严寒。
在这样酷寒的气候中,飞机已经不能在东方一号科学站降落,因此必须用空投办法接济科学站的研究人员。和平村的一架飞机最近载着物资、科学研究人员和仪器在南极的上空飞行了七个小时,不但完成了空投的任务,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在东方一号科学站上空三百六十公尺的地方测量空气的温度是摄氏零下三十七度,和科学站的温度相差达摄氏三十度以上。
苏联的科学家们正在同外国同行们进行频繁的接触和合作。目前,他们正在和美国在和平村的代表、气象学家卡特拉特一道绘制可以分析大气和预测气候的概要图。苏联考察队的队员还和法国、澳大利亚考察队的队员交换了有关电离层研究的资料。和平村的苏联科学家同法国在南极的考察站的科学家之间,还常常就有关南极考察的一些问题进行无线电谈话。
不久前,建立在南极海岸边的一个美国科学前哨站附近发现了一处高级锰矿。这种锰矿在世界还很少见。美国地质学家梅桑说,在南极发现的锰矿本身可能没有商业上的价值,但是却表明这个地区是很值得勘探的。
英国皇家学会最近已经派出一个探险队到南极去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地,并且将要和已经在南极的英国福克斯率领的考察队合作,完成横越南极的壮举。
最近在南极斯科特基地的新西兰考察队里,流传着一件很有趣的新闻,这个考察队的医生马尔希和远在英国施留斯柏雷附近的亲戚通了长途电话,通话情况良好。电话传递的路程约达一万六千多英里。据说,这是到目前为止的世界上路程最长的长途电话。


第3版()
专栏:

埃及总统和阿富汗首相联合声明
坚持积极中立政策和万隆会议原则 必须结束外国统治并建立集体安全
新华社开罗19日电 埃及总统纳赛尔和阿富汗首相达乌德在5月18日晚上发表联合公报,声明两国坚持积极中立的政策和万隆会议的原则,以致力于巩固世界和平。
达乌德首相在埃及访问了五天以后已经在5月18日离开开罗。在这期间,达乌德首相同纳赛尔总统举行了会谈,研究了国际局势,特别是中东的局势。
联合公报说,两位领袖一致同意:
一、努力巩固世界和平,并且以坚持积极中立政策和万隆会议原则来促进世界和平。
二、和平不能通过分裂和建立集团的办法来实现,而只有通过在全世界的基础上建立集体安全并且结束一国对另一国的统治来实现。
三、一切形式的帝国主义都是一种罪恶,必须早日结束它。对人民进行奴役、施加外来的控制和外国的剥削,都是侵犯基本人权、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并且障碍国际和平和合作的发展。
四、相信各国有权利得到完整的主权和独立,并且尊重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平等。
五、支持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
六、认为剥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权利的行为加剧了中东的紧张局势,并且构成对于世界安全的经常威胁。
七、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并且加强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以求得阿富汗和埃及两国的繁荣和共同福利。
达乌德首相在开罗访问期间对“晚报”记者说:“阿富汗不是任何条约的成员国,并且将永远保持中立,因为参加外国条约是同阿富汗的利益相抵触的。”
达乌德说,阿富汗力图同一切国家友好。他说:“我们同苏联的关系是以友好、睦邻和互相尊重的原则为基础的。”


第3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将访朝鲜
平壤讯: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的邀请,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将在5月底6月初来朝鲜访问。
苏和平拥护者代表团到日本
东京讯:以苏联商会主席米·维·?斯捷罗夫为首的苏联和平拥护者代表团应日本亚洲团结委员会的邀请已经在17日抵达东京。
西哈努克接见中国佛教代表团
金边讯: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首相18日上午在王宫里接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中国佛教代表团赠送给西哈努克首相一些礼物,并且感谢他邀请代表团到柬埔寨来参加纪念佛教纪元二千五百周年的活动。


第3版()
专栏:

苏伊士运河航运趋正常
新华社开罗19日电 18日有三十七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这是自从运河通航重新开放以来的最高数字。在英法对埃及的侵略战争爆发之前,每日平均有四十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
5月16日以来,从塞得港南驶的两个船队的制度和在夜间通过运河的制度已经恢复。往北开的船只每天仍然只有一个船队。


第3版()
专栏:花絮

冷气植物园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植物学家在一座大冷藏库内设立了一个植物园。园中的温度,冬天保持在零下,夏天不超过摄氏十三至十六度。北极、加拿大、挪威各地所产的植物种子,在这种冷藏库内都能欣欣向荣,迅速繁殖。为了促使格陵兰植物生长,还安装了日光灯加以长时间照明,因为在格陵兰夏天太阳是不落的。冬天则在这些植物上铺盖人工雪,移植园中暗室中。


第3版()
专栏:

纳赛尔总统下令
埃及七月三日选举议员
新华社开罗19日电 埃及政府18日公布了纳赛尔总统签署的一项法令,规定在7月3日投票选举埃及国民议会。
在埃及二千三百万人口中,将有四分之一的公民有权参加投票,选出国民议会的三百五十名议员。据“金字塔报”5月初报道,在选民名单上登记的共有五百八十六万四千四百二十四名男女公民。
打算参加竞选的人们从19日起开始申请被提名为候选人,为期十天。然后,将由不久即将成立的民族联盟选择提名。
据开罗报纸报道,以前各政党的众议员和参议员以及已被解散的各政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都不能作为候选人参加竞选。
那些被剥夺竞选权利的人,包括前王室家族在内,如果在选民名单上有他们的名字,可以参加投票。


第3版()
专栏:国际札记

斯揣顿和他的“第十一诫”
据说,南非联邦总理斯揣顿是个虔诚的教徒。然而,他一向信守不渝的倒不是上帝的“十诫”,而是他自己规定的“第十一诫”——不和有色人平等往来。
“我的肤色是白的!”他说:“如果欧洲人失去了他的肤色感,他就不可能仍然是一个白种人。”在斯揣顿看来,白种人命定要做主人,其余肤色的人只配做奴隶。
最近,有一件事情使得这位白种至上主义者大伤脑筋:英联邦总理会议在6月份要开会了,有一个新的人物将出席这次会议。他叫恩克鲁玛,是一个黑人;他所代表的国家叫加纳,是一个由非洲人自己作主人的国家。要同这样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开会,岂非违背了他的“第十一诫!”
怎么办呢?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斯揣顿已经作出了决定:他不出席这次英联邦总理会议了,让财政部长埃里克·赫·劳来率领南非联邦的代表团。
可是,埃里克·赫·劳如果向斯揣顿提出一个问题:“总理先生,您的‘肤色感’是保全了。可是我的呢?我是你的部长呀。”斯揣顿又如何来回答呢?
按照斯揣顿的主张,世界上根本就不应当有像加纳那样的国家。理由很简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选举权扩及非欧洲人,如果非洲人获得代表权和投票权而且非欧洲人是在和欧洲人相同的基础上发展的话,那么,欧洲人如何能够继续做主人……。”但是,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如果”了。
非洲人已经开始觉醒了!加纳独立已经是一个事实。它是一声号炮,跟着将会出现更多的非洲人自己作主人的国家。他们的代表将在国际舞台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守“第十一诫”的斯揣顿又将如何呢?不仅如此,就是在斯揣顿统治下的南非联邦,“欧洲人做主人”的时代又能继续多久呢?
不错,南非白种主义者在维护“肤色感”方面,正在变本加厉。3月25日,南非联邦的议会通过了在教堂实行种族隔离的法案——在上帝面前推行“第十一诫”。
然而,尽管有几十种种族隔离措施,使尽了鞭笞、监禁和放逐等等各种野蛮手段,南非联邦非欧洲人的反抗和抵制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连坚持“如果允许黑人有平等机会,白人就不能生存下去”这种意见的南非联邦司法部长斯瓦特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坐在火山口上”。这是一座活火山。它终将爆发,把坐在它上面的“第十一诫”信奉者化为灰烬。在南非非欧洲人对公共汽车涨价的大规模抵制运动中,人们已经可以听到地浆隆隆翻腾的声音了。
(禄)


第3版()
专栏:随笔

杜勒斯在“苦斗”中 崔奇
“理由”太多的坏处
如果一个人同另一个人发生了争论,那么是理由多的人有利呢,还是理由少的人有利?这个问题当然是不难回答的。但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谁的理由越多,谁就越倒霉,因为理由太多了,就会“前后矛盾”!
近来,为了替美国国务院禁止美国记者访华的事情进行辩护,杜勒斯提出了一大堆“理由”。他在给“纽约时报”发行人苏兹贝格的信中说:“如果时间许可的话,我可以在这里举出二十种理由来,而这些理由还在逐渐增多……。可是,说来也奇怪,杜勒斯的“理由”越是逐渐增多,他就越是弄得狼狈不堪。美国新闻界指责他所提出的“理由”是一次比一次更“缺少根据”,而且自相矛盾。于是,杜勒斯感到他的身上有个地方实在痛得难挨,不禁叫喊起来了。在5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杜勒斯说:“在我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常常说我前后矛盾,因为理由是太多了,如果我没有一下子把所有理由都说出来,他们就说我老是改变理由。”
说得真是精彩!可是,怎么办呢?如果因为理由太多才造成前后矛盾,那么岂不应该赶快闭口为妙。然而不!杜勒斯还是喋喋不休地提出了更多的理由,于是,又造成更多的前后矛盾。看来,他是决心在这种恶性循环的自我矛盾中“苦斗”下去了。第二十一个理由:出版空白报纸的“自由”
最近,杜勒斯灵机一动,又想出了一个理由。他说,禁止美国记者访问中国,并没有剥夺新闻自由的权利,因为美国宪法上讲的“新闻自由”指的是出版,而不是采访。由于“政策”等等原因,采访本来就不能是自由的,因此国务院不发给美国记者护照是合法的。
但是,这个理由并没有使杜勒斯从地上爬起来。“纽约时报”的社论立即反驳说:“如果像现在这样任意限制记者得到新闻的机会,那么出版权利完全在同样程度上受到了干涉。难道杜勒斯先生一定要说出版一张空白的报纸的自由才是‘新闻自由,吗?”在最近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有人指问杜勒斯:“国务卿先生,如果你能控制新闻来源,那出版权还有什么价值……这难道不是停止新闻出版的典型的办法吗?”
于是第二十一个理由又完了。杜勒斯赶紧解释说:“不,我不会说是这样的。”——果然如此:增加一个理由,就又增加了一个“前后矛盾”。
“一切美国人”都要做外交政策的工具
杜勒斯不得不继续寻找理由。他想:转弯抹角总是说服不了人,那么还不如直截了当地闯过去。他向美国新闻界宣布说:千句话,万句话,反正美国外交政策高于一切,“美国外交政策必然会使得美国人民要接受一定的限制”。因此,杜勒斯索性公开要求美国记者牺牲自己的自由权利,在外交政策的“引导”下而“活动”。应该更正确地说,就是在外交政策的“引导”下而“不活动”!
在5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杜勒斯:“先生,你的政策等于要使记者、美国的记者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工具,是这样的吗?”杜勒斯回答说:“不,因为我们的政策不仅适用于美国记者,而是适用于一切美国人。”一切美国人都要做外交政策的工具,美国记者当然也不能例外。这就是杜勒斯禁止美国记者访华的真正理由。
政策决定人,还是人决定政策?
正是由于美国现在所执行的这种外交政策,美国人的许多自由权利被剥夺了。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最近在美国作家联盟全国大会上指责国务院说,它“干涉美国书籍在国外的流通,干涉美国的音乐和美国的绘画。在目前,由于不许很多外国科学家到美国来,美国的科学家不能在美国国内召开各种国际科学代表大会,这件事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我认为,如果我们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单是高级政策是最神圣的,而任何其他价值可以随便为它牺牲掉,那么,我们就得放弃我们作为作家和公民的独立性。”
美国公众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是政策决定人,还是人决定政策?为什么外交政策不可以为美国人服务,而必须是一亿七千多万美国人为杜勒斯的外交政策服务呢?由此可见,杜勒斯的政策并不是代表美国公民的。实际上它只代表一小群顽固的垄断资本集团的意旨,而牺牲美国广大公众的利益和权利。杜勒斯为什么总是“前后矛盾”呢?就是因为他既要竭力为垄断资本集团服务,却又想掩盖这个事实。
毫不动摇吗?——“我却不知道了。”
但是,杜勒斯关于记者访华的禁令真是永远也不动摇吗?奇怪的是连杜勒斯自己也不敢说一定。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至于你们要不要把它说成毫不动摇这一点,我却不知道了。”据说现在杜勒斯已经表示可能“愿意允许一些美国新闻记者在一项受限制的政策下前往”。于是,一方面,坚决反对去,另一方面,又不能坚决反对去,这不又是“前后矛盾”吗?但是,杜勒斯回答说:“你知道,在生活中,有的时候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可能都是绝对地合乎逻辑的。……我承认这并不完全合乎逻辑,但是在有些情况中,为了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就不能顾纯粹的逻辑了。”好办法,杜勒斯总算给他的“前后矛盾”找到了理论根据,并为他今后还要不断出现的“前后矛盾”写下了伏笔。看来,杜勒斯也并不打算永远“苦斗”下去的。可是究竟斗到何时为止呢?既然杜勒斯自己都不知道,人们还是不忙于下结论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