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谈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就业问题
柳维光
今年将有一部分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许多社会人士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某些教师、家长、学生对于升学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今年有些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很为可惜,有些教师认为教育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不好说话”,等等。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我想根据现有各国的资料,从各级学校学生人数不平衡的问题来谈谈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就业问题。
1050年意大利建立起第一所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到1600年,欧洲十八个国家内共建立了九十九所大学,于是近代各国普遍实行的教育制度(由小学而中等学校而高等学校的体系),便宣告成立了。自从这个学校体系形成的时候起,每一个国家各级学校的人数一直都是不平衡的。小学的人数最多,中学次之,而高等学校人数最少。这种情况很像埃及的“金字塔”。
我们可以先看看新、旧中国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的数目。
(表一、表二)
(一)旧中国1942—1946年各级学校学生数目统计表(附图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1954年各级学校学生数目统计表(附图表)
从我国历年的统计数字看,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以小学的发展情况为例,1946年度学生数有二千三百八十余万,这是旧中国小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第一年,小学学生数即增至二千八百九十余万,从1950年度到1954年度,在四年之内,小学学生数由二千八百九十余万增至五千一百二十余万,增加了二千二百二十余万,比之旧中国由1942年度到1946年度四年之间的发展速度(这四年增加小学学生六百余万)增大了二点六倍。这个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无比优越,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是十分重视的。但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部分中、小学毕业生仍然不能升学,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要受两个条件所制约:一个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另一个条件是社会制度。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刚刚五年,生产力还不够高。从我国的经济状况来看,1956年国民总收入约计一千一百亿元,以全国六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收入数为一百八十三元。这里边很大一部分要作为国家生产建设的资金及其他公共事业的费用,每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当然不能这样高。而我国每一个大学生每年需要一千二百元左右,每一个中学生每年需要三百六十元左右。但是,1956年农民每人平均消费额为八十一元。这就是说:每一个大学生每年需要的费用将近十五个农民一年的消费额。每一个中学生每年需要的费用等于四个多农民一年的消费额。由此可见,在目前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培养到大学毕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中小学也只能随着生产发展而逐步发展,一下办多了就会大大妨碍工、农业的建设,这个道理是十分明显的。
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全部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不仅中国是如此,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解放较中国为早、工业比较发展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如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也是如此。
我们看看下面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比例。(表三、表四)
(三)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各级学校学生数目统计表(附图表)
(四)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各级学校学生人数统计表(附图表)
从上面两个图表可以看出,美国中学学生数约为高等学校学生数的二点四倍,小学学生数约为中学学生数的三点二五倍;英国中学学生数约为高等学校学生数的十三点四八倍,小学学生数约为中学学生数的二点一三倍。捷克斯洛伐克中学学生数约为高等学校学生数的六点八五倍,小学学生数约为中学学生数的五点四七倍;波兰中学学生数约为高等学校学生数的二点八八倍,小学学生数约为中学学生数的九点八五倍。这种情况说明,当前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的只是一部分人,而另外一部分人是要参加社会生产的。
各级学校学生数不平衡的状况,或者说这种金字塔的形式是不是永远不会变化呢?当然不是的。在我们从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只要普及小学教育,普及中学教育,而且将来还要逐步地普及高等教育。将来,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每一年级的人数就会大致平衡。这种“金字塔”的状态就会被“立体式长方形大厦”所代替。但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现在,就来看看苏联的情况。
苏联在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35—1941年)从各级学校学生人数的对比上看,虽然教育发展得极为迅速,但基本上还是一个金字塔形的。(表五)
(五)苏联1933年和1939年各级学校学生数目统计表(附图表)
苏联自从1930年开始普及七年制学校教育(相当于我们的初中),1951年开始普及十年制学校教育(相当于我们的高中),各级学校学生数目的对比就起了很大的变化。(表六)
(六)苏联1955—1956年各级学校学生数目统计表(附图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苏联高、初中的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小学学生数。苏联的小学学生数仅为初中学生数的一点三五倍;苏联小学阶段为四年,初中阶段为三年,因此苏联初中学生数比小学学生数约少四分之一左右(三百余万),这就是说他们的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数目大体已经平衡,七年制教育已经完全普及了;苏联的初中学生数仅为高中学生数的一点六六倍,这是因为从1951年开始的普及十年制教育现在还未完全普及。几年以后,高中学生数也就会和初中、小学的学生数相平衡了。换句话说,苏联现在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数目已不是金字塔的形态。但是,苏联的高中学生数目约为高等学校学生数的三点二七倍,相当数量的高中毕业生仍然不能升学,而是参加生产。这一事实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一定有相应的发展,苏联的工人和农民都将逐步受到高等教育,而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为了在我国逐步地建立一座立体式长方形的教育大厦,首先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基础打好,而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力,所以不能认为他们是“可惜”,应该认为这是可喜的好现象。
注:第(一)表根据“中国教育年鉴”材料
第(三)表根据1955年联合国“世界教育年鉴”材料
第(四)表根据1955年联合国“世界教育年鉴”材料
第(五)表根据康士坦丁诺夫著“世界教育史纲”材料
第(六)表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公布材料(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尊重医务人员
本报评论员
在人民的医院里,医生护士“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夜以继日地观察病情,尽心竭力治疗护理,使病人恢复健康,重新走向生产岗位。他们的劳动应当受到尊重。可是,他们有时却受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任意殴打和侮辱,特别是受到一些因病住院的机关干部的殴打和侮辱。这种现象虽然是少数的,但影响却很大,给予医务人员严重的精神上的不愉快,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对于人民的医疗工作是不利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消灭它。
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人确实有旧社会统治者对待劳动者的那种特权思想,把高贵的同志友爱当成庸俗的金钱关系,认为他出了钱,他的要求就应当得到满足,一旦不顺他的心意,就可以任意殴打侮辱别人;另一方面也由于一些人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在社会上形成反对旧思想余毒的风气,使人们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有正确的了解,尊敬医务人员的劳动。
人们知道,我国人民一向是尊敬医务人员的,古人说,“医者仁术也”。今天,人们把医生看作亲人,病人和医生成为挚友。病人尊敬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爱护病人,双方亲密合作,留下了动人的情谊。这不仅因为医务人员的工作是治病救人,表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品德;而且因为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已成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医务人员的工作是社会的分工,他们和病人的关系是同志的关系。那种深情厚谊的同志友爱,是今天人们同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主要方面,抛弃这方面是不能说明今天人们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的。我们应当保持和发扬病人同医务人员之间的友爱精神,要求病人遵守医院规则和诊疗制度,听医生护士的话,同医生护士合作。
至于医务人员的缺点和过失,也不能成为鄙薄医务人员的职业、轻视医务人员的理由,因为今天的医务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负有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使命。正因为这样,对他们的要求是高的。一般地说,今天的医务人员是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可能有缺点和错误,批评他们只是为了教育他们及时纠正这些缺点和错误,教育他们改进工作制度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人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旧社会里,治疗无效而死者或延误治疗时机而死者,不知多少,人们一般只能委之于“命运”。现在,不仅一般人有了严重的病症可以得到治疗,就是一般的轻病和慢性病也有了治疗和疗养的机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今天医学科学虽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还不能把所有的病都治好,仍有不少难以治好的病症;今天的医务人员数量虽然比解放前增加了许多倍,但仍不能满足人民医疗的需要;今天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还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想的程度。人们应当了解并且也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今天的医疗力量和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也应该想到许多医务人员过度紧张劳累的情况,有责任和医务人员共同来克服当前的困难。
对于殴打和侮辱医务人员的事件,应该严肃处理。有人认为病人的无理行为是可以原谅的;或者无法处理,只好听之任之,使这种现象一再发生,影响愈来愈坏。应该说,这种放纵态度是不对的。宪法规定保障人权不受侵犯,难道病人就可以任意殴打和侮辱医务人员吗?特别是一个革命干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失掉革命干部的道德品质,不能因为生病就可以特殊化。杜绝殴打和侮辱医务人员的行为,保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正是为了病人着想。不能强调任何客观原因,容忍这种横暴无理的行为。要把这种行为揭露出来,让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病人所在单位的党和团的组织,要关心住在医院的病人,对他们进行安慰和教育,不能放任不管或一味迁就。为了严肃国家法纪,对于那些侵犯医务人员人权的人,应该给以必要的法律制裁。
医院行政领导方面,应当教育医务人员努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政治水平,更亲切地关心病人,努力改进同病人的关系,在医疗上争取更好的效果。同时,也应当加强对住院和门诊病人的教育工作,教育病人遵守院规,听从医生的指导,等等。
从各方面努力消除造成病人和医务人员关系中那种不正常的因素,使医务人员能无所顾虑地、愉快地致力于治病救人的工作。


第7版()
专栏:

帮助未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学习
南京民办补习学校发挥作用
本报讯 目前,南京城内每一个区都设有民办初中补习班、校,吸收往届没有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居民、干部入学,适当满足他们学习文化的要求。
这些初中补习学校都是“以生养校”。参加补习的,每人每学期交五元至六元学费。有的补习学校对少数家庭经济很困难的学生,还酌情减免学费。补习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失业知识分子。他们大部分能认真上课和批改作业,并且不怕艰苦。各校没有专职的工人和职员,学校一切教务、会计、总务等工作,都由教师分担。教师的工资最多的每月六十元左右,任课少的也可以维持生活。有些补习学校还把节余的钱添置课桌、凳子等设备,扩大学生收容量。建国初中补习学校开办三年多以来,每年添置设备,到现在已能容纳七百多人学习(三班制)。莫愁路初中补习学校每年还节余部分钱作公积金,现在有公积金六百多元。
参加补习的学生,一般学习比较认真,经过补习后,有的考入初中或高中、中等技术学校,有的在初中补习学校升了级,继续学习。


第7版()
专栏:

慰问建设西北的人们
青年艺术剧院将作巡回演出
本报讯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慰问建设大西北的人们,将在5月份组成两个队去西北作为期三个月的旅行公演。第一队将去玉门、酒泉、张掖,演出的剧目有:“洞箫横吹”、“天国春秋”、“钢铁运输兵”;第二队将去西安、洛阳、兰州,演出“西望长安”、“上海屋檐下”、“无名英雄”。此外,他们还准备带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独幕剧,在当地郊区巡回演出。
为向中国观众介绍印度戏曲艺术,该院自2月份开始排练印度大诗人迦梨陀娑的名剧“沙恭达罗”。导演吴雪去年访问印度时,曾访问了印度戏剧专家,搜集了有关的材料。在排练时得到印度大使馆、印度戏剧家、舞蹈家,和我国一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一面坚持剧场演出,一面紧张地进行“洞箫横吹”、“天国春秋”等新剧目的排练工作。 (傅笈)


第7版()
专栏:

轻歌妙舞送黄昏
——观印度卡玛拉姊妹的表演后作
郑振铎
假如有什么好书使你读了一次之后,还想再读两次三次的话,有什么风光明媚的山畔水涯,使你到过一次之后,还想再去两次三次的话,那末,那些好书或那些风景区的确是值得人们吟味和留恋的了,也就是古语所云:“好书不厌百回读”之意。我看了印度婆罗多舞舞蹈家卡玛拉姊妹的表演就有这个感觉。我看了一次,又看了一次,但余味无穷,还想再看三次,四次,以至更多次,如果有可能的话。
那些场极高超的艺术的表演,是那末简朴,又是那末丰富多采。舞台上着不得一丁点儿背景、或道具什么的,几千只眼睛只集中在一位或两位的舞蹈者的身上,随着她或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一转眼的疾如脱兔、宛若游龙的细腻之至,却又是变化无端的动作而移转着,只恐怕疏忽了一个身段,漏掉了一个手势。她们的舞姿,是那末柔媚,却又是那末刚劲;柔若无骨,刚如利剑。也许只有一句话可以描述她们:“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经过“百炼”,怎能如此地颈肩柔转,臂指圆融呢。卡玛拉女士的脸上表情是无穷无尽的,一会儿欢欢喜喜,一瞬之间,又一变而为痛楚凄凉,又一变而为愤怒填胸,你简直有点赶不上她的变化。她的象牙色的十指,会表演出各式各样的姿态。在印度舞蹈艺术里手势的表演本来占很重要的地位。舞蹈家的十指尖尖,是会说出无穷尽的话语,无穷尽的情意来的。不仅如此,全身的各部分,特别是眉、眼、嘴、唇、面颊、颈、肩、臂、足,无不会说出各式各样的话语和情意的。卡玛拉女士的开合迅速的十指和眉、眼、颈、臂,是成功地而且优雅地达到了印度舞技的高峰了。见到她的一场舞蹈基本动作的表演。表演蜜蜂,仿佛就使观众像听到营营之声,渐飞渐近,绕着香花而转,而憩息了下来。表演双角岐嶷的牡鹿,就使我们见到它的确在惊奔着,双眼是那末恐怯。表演孔雀,就使我们觉得它是悠闲而高贵地在散步,在饮啄,在骄傲地张开锦色斑斓的尾屏。
卡玛拉姊妹是从印度的南部大海港马德拉斯来的。马德拉斯是保存着印度风趣最醇厚的地方,也是印度舞蹈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卡玛拉姊妹的婆罗多舞和其他的好些舞蹈都是属于南方一派的。但那不是说,他们就不擅长别的舞蹈了。卡玛拉女士的北方卡塔克舞,是那样地迷人。随着音乐的缓奏,手、足和眼、眉,逐渐舞开了。缓缓地挥着手,缓缓地转着足,铿锵悦耳的脚铃声,有节奏地响着,像天上彩虹似的百褶裙子,也有节奏地时张时合,眉眼之间仿佛含着无限的幽怨。突然地,舞步由缓而疾,乐声也急骤地变快了,表情也顿时紧张起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姿态优美极了,就像一只五色缤纷的蝴蝶,在眼前飞翔着,就像彩色幻变不穷的虹霓在眼前闪耀着。看她那脸部的表情,也便是瞬息万变,和舞蹈的动作紧紧地结合无间,配合得奇妙可喜。
卡玛拉姊妹的每场舞蹈都给予我们以二小时以上的无上的欢愉与欣爱。没有一秒钟容许你转眼他顾。一下子疏忽,或偶然地没有全神灌注的话,便会失去了一段、一节最美妙的柔姿妙态。舞蹈者以整个的身心,整个的感情,整个的灵魂在舞台上舞着,观众们也必须打叠起全副精神来观看。粗心大意的人是不会充分地欣赏得到其细致优美的好处的,但即使是他们,也绝对不会无动于中,不会不屏息宁神在观看着,而到了红幕垂下时才轻喟一口气的。
乐队只有四个人,一位吹笛,一位击鼓,一位击磬兼歌唱,一位是导演,有时也参加歌唱。人数虽不多,却配合得十分紧凑。假如我们能够听得懂那些歌词,一定会更加感动的,但即使是不懂它们,而这场轻歌妙舞已足够使观众度过一个最有意义和最愉快的黄昏了。
印度这个伟大民族,正和中国民族似的,蕴蓄着的是多大的力量,多末繁赜,多末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的遗产啊!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一个世界上最优秀艺术的源泉。


第7版()
专栏:

印度的舞蹈
印度 克·恩·梅农
看过印度卡玛拉·拉克希曼表演的婆罗多古典舞以后,有一种使人难以忘却的印象。最近,卡玛拉·拉克希曼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到中国进行访问演出。去年底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曾对卡玛拉的表演艺术有很好的评价。
婆罗多舞已被普遍地认为是在所有舞蹈艺术中最细巧和优美的一种舞蹈。著名的批评家有这样的看法,认为这种舞蹈比其他任何舞蹈都富于感情。第一次看婆罗多舞的观众,首先惊奇地感受到的是舞蹈家的别有风格而柔美多样的动作。在古典舞中起很大作用的是脸部表情和颈、肩、臂部的艺术动作。对于那些不常看这种舞蹈的观众,开始时也许会觉得有些不易理解。但不久,人们就会被这种舞蹈技巧的魔力吸引住。舞蹈家创造了维妙维肖的艺术形象。她的动人的表情、柔和的姿势、鲜艳的服装、带有异国情调的音乐形式和曲调、独创的旋律以及有节奏的动作等等,这一切把观众带进迷人的仙境。
婆罗多舞是印度的民族的遗产。据传说,它是由神表演的,后来才传教给人。在印度人的想像中,湿婆神是第一个舞蹈家。据说天神们围着看他表演时,他以狂热的动作和姿势,表现了伟大宇宙的创造、生存和毁灭的种种情景。
印度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自远古以来,这种舞蹈一直是宗教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经过不少年代的提炼,它才具有这样精湛的技巧。在古时候它是由女信徒在庙宇里表演的。
在那些日子里,庙宇是一切艺术和文化之家。诗人们在庙宇里向群众朗诵他们的作品,哲学和神学的讨论也在庙宇里举行,歌曲也在庙宇里创作和演唱。庙宇同时也是建筑和雕刻之家。舞蹈家和音乐家是附属于庙宇的。在做了规定时刻的祈祷以后,音乐和舞蹈便成为人民的宗教和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由于舞蹈是在庙宇里成长起来的,所以它很快地变成敬神的一种仪式,并因而发展成为一种习俗。乐师大多数是男的,而舞蹈者则都是女的。印度舞蹈家从伟大的印度史诗像“罗摩耶那”和“摩诃婆罗多”中选择题材,舞蹈动作是表现对神的虔诚。在后来的几世纪里,皇帝和贵族觉得这些有很好训练的女孩子可供宫廷娱乐,就开始用很多的钱雇用她们。因此职业舞蹈家出现了。各派舞蹈家不仅在皇宫里而且在农村的节日里和招待外宾时表演舞蹈,互相争奇斗胜。从而传统性的舞蹈从庙宇里搬到舞台,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对神虔诚的特色,变得带有色情的情调。以致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期,这种传统的印度舞蹈完全被埋没了。
约在1917年以后,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对这种舞蹈发生了兴趣。闻名世界的俄国巴蕾舞蹈家安娜·潘芙洛娃在1921年又把它介绍到欧洲。这更鼓励了印度人恢复这种舞蹈的意愿,并促使许多热心的人把婆罗多舞恢复了古代纯洁的面貌。
由现代艺术家恢复起来的婆罗多舞,大部分保持了风格上的纯洁性和古代少女们在庙神前演出时的传统场面。它那体现歌声和韵律的舞姿,和协调地伴随音乐节奏的四肢动作,创造了精神世界的诗篇。
包括必要的音乐插曲在内,每表演一次婆罗多舞,需要两小时到三小时,通常由一个人表演,有时两个人或更多的人。
舞蹈者的服装,上身是用金银线绣的紧身丝质胸衣,从腿上一直到足踝,围着有特殊式样的褶边卷布,从腰以下,有褶边的绣花织物一直盖到膝头。赤着脚,脚指甲和手掌心涂一些红色的图案。当手脚快速地舞动时,现出了仿佛是无数火花的闪光。舞蹈者戴着金项圈和耳环,有时也戴鼻环,手腕上戴着金手镯,腰间围着十分精巧的镶有玉石的腰带。头上戴着花,背后拖着长发和花夹在一起编成的很漂亮的辫子。前额戴上镶有闪闪发光的宝石的金色垂饰。
通常所用的乐器主要的是圆鼓和一对铙钹。舞蹈的表演合着这些乐器的节拍。舞蹈者用各种姿势和表情表达歌唱者所唱的意思。她们的两足随着音乐的韵律而移动。爱情、仇恨、愤怒、英勇、忧愁、惧怕、焦急、厌恶、快乐和宁静的内心情感都用眼睛和脸部表情表现出来。姿势能够表示具体和抽象的事物,有些姿势可以表示动物、河流和山脉等,没有哪一种姿势不表达明确的意思的。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极其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伴奏歌曲的确切意思。当一个英雄拿起弓和拉开它时,弓的大小、重量、硬性、拉弓所需要的气力等等,都要舞蹈者在手里没有任何东西的条件下形象地表现出来。这种广泛的形象表现,丰富了艺术。如果没有这种现实主义的创造才能,便不能算是具有天才的舞蹈家。
表演时,舞蹈者的身段变得柔软而轻盈。当表演一系列的姿态时,起初她缓缓起舞,逐渐速度加快,一直到急速的跳跃、弯腰、手脚和身躯的舞动,这些微妙的动作处处都有恰到好处的音乐伴奏。
在印度舞蹈中,音乐旋律的作用在很多方面与西方舞蹈伴奏的作用不同,后者给舞蹈者规定了情调和基本的节拍。但在印度舞蹈中,音乐旋律告诉舞蹈者和观众在每一乐组里有多少跳的节拍,因此当舞蹈者跳错时,细心的观众马上就能听出,倒不一定是看出什么地方跳错了。对于一个舞蹈家来说,动作的灵活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她使得舞蹈成为音乐的具体形象的表现。
在印度的婆罗多舞最杰出的代表中,卡玛拉·拉克希曼享有很高的地位。其他闻名的舞蹈家还有塔拉·乔德丽、印德拉尼·拉赫曼、维贾耶梯玛那和特拉佛科·拉丽塔、巴德米尼和那其尼姊妹等。这次卡玛拉·拉克希曼到中国的访问演出,对增进印、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将是一个有益的贡献。
(李守基译)


第7版()
专栏:

治疟工作在思茅
云南省思茅县过去是恶性疟疾发生最厉害的地区,解放后,人民政府立即建立了防治疟疾的医疗机构,进行扑疟工作,很有成效。最近,思茅县城患疟疾的或者疟疾复发的人数不到人口总数的1%。图中是思茅县疟疾防治站人员用六六六粉消灭孑孓情形。 新华社记者
 牛畏予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