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春天,在一个普通的农业社里
今天是清明节,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春耕播种工作在这一天前后进入更紧张的阶段。在这个日子,我们向读者介绍一个普通的农业社——江苏省松江县新乐农业社今年春天组织生产运动的一些情况。
正像全国各地许多农业社一样,这个社去年的工作有很大成绩,也有不少缺点。从这个专页上,大家可以看到,在这生机萌动的春天,这个社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他们的夏熟作物田间管理和春耕准备工作都比去年做得更好了;社干部比去年“变得聪明些稳重些了”。他们认清了去年工作中的缺点,分析了产生缺点的原因,找出了克服缺点的办法,把去年失败的经验变成了今年争取大丰收的有利因素。办法是什么?最根本的,还是紧紧依靠群众,实行民主办社,坚持勤俭办社。
新乐社男女社员的劳动热情和社干部的民主作风,就像这些时候江南正在盛开的花朵。看这些花朵开放得多么鲜美健壮!我们预祝它们陆续变成丰满硕大的果实;同时希望各地的读者也能从这里吸取一些养份,增加一些力量。


第3版()
专栏:

向老伯伯学农业技术
新乐农业社社员 陆婉英 曹珍珠
今年,我们社里筑渠道的任务比较重,大部分男社员在渠道上,于是,田里的很多活,像锄秧田、挑河泥等等,都由我们妇女担当起来了。我们从来不会做的活,今年也一面学一面做起来了。
这里的男人们一向总说我们妇女生产技术不好,比较复杂的活都不愿多给我们做。尽管我们很积极,劳动报酬总比男人少得多。大家心里都不服气。我们两个商量:本领不会是天生的,我们下决心向有农业经验的老伯伯讨教,走一步学一步,拚上两三年功夫,不怕学不出本事来!我们把这个主意同生产队里的青年姊妹商量,她们也很赞成。于是,我们大伙儿就定了三条学习生产技术的章程:第一、要虚心、态度诚恳,主动向老伯伯请教;第二、初学手做得慢点,宁可少评些工分,不要去争工分;第三、要吃得住批评,做得不好挨骂也不灰心。这样,我们生产技术就渐渐有了进步。例如,做小麦田里的勒子(就是行距)过去我们差不多都不大会做,男劳动力一天做半亩,我们只做二分地。今年我们请老伯伯在旁边指点,一面做一面向他学窍门。果然一开窍,就有了很大进步。我们一天可以做四分地,质量也和男人做的一样。又如种油菜要先打出一个个的潭(即菜窝)来,然后把菜秧种进去。打潭很费力气,也要技术;过去全由男社员打好潭,妇女去种菜秧。今年,我们便放弃了田间休息的时间,男人们坐下来吃烟,我们却拿着工具学打潭。起初做得很慢,打的不齐整,还累得要命。但是,我们坚持天天学。慢慢地熟练了,今年我们一个大队种四十亩油菜,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妇女打的潭。我们大队的刘光辉老伯伯,人挺和气。他教我们很耐心。一次,他站在田头看我们做活,看着看着就笑起来说:“姑娘家倒灵巧来,要不了几年功夫,我一肚皮老经验统统要被你们掏光了!”
现在双季早稻快要播种了,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呢!我们今年还准备向老伯伯学习插秧、拉线等技术,争取把种稻的几种基本技术掌握起来。


第3版()
专栏:

有办法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
新乐农业社副主任 王树生
正当社里生产急需大量款项的时候,资金来源却发生了困难。每天早晨,会计室里像小茶馆似的,人们进进出出,多是来要钱的。有的是生产队长来领修理农具和购买肥料的费用;有的是困难户来要求预支;也有的是社外的人来讨欠款。会计简直没法应付!
为什么会这样困难呢?首先是因为去年开支过大。去年上半年,合作社过多地进行了基本建设,光是购买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抽水机、买大船、造牛棚、鸭棚等项,就用了三万四千三百多元,现在还欠国家银行的贷款九千多元;去年种双季稻计划偏高,糟蹋了一万一千多斤稻种,约值一千元;盲目种植马铃薯(本地土质不适合种马铃薯),又亏本一千六百多元。类似这样事情还有不少。
生产成本很高,又必需照顾社员增加收入,合作社留下的流动资金就更少了。尽管这样,在分配上还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在宣布决算结果的时候告诉社员说,每个劳动日报酬是一元一角九分;可是随后又发现不该把一部分不能分配的固定财产的价值计算到社员分配的数目里,于是不得不把每个劳动日的报酬降低到一元零六分。就是这样,现款还是不够,只好欠下社员九百元钱(后来还了五百元)。这一下子,有些社员可就大不满意了。后来经过许多解释,大家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
我们原来把解决资金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副业收入上;可是,这方面也遇到困难。社里养的一千三百多只鸭子得了传染病,从1月以来,死了八百多只。编织的草包、竹篮,原来销路很好,最近积压了一部分。
根据初步计算,全社在春耕期间大约需要六千多元资金。这个困难究竟能不能克服?用什么办法去克服?最初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后来,我们发现社内还有不少的潜力,便发动社员想出了许多节约资金的办法。例如:计划买的船棚、船绳和粪桶索,现在不买了,由社员们利用麻皮、糯稻柴来绞;水车上的连头板子等等零件,也由社员自己制做;多积自然肥料,少买商品肥料。加上其他方面,大约可节省资金五百二十九元。
在生产方面也可以争取增加一部分收入。计划把三十多亩芥菜和小白菜种好,很快就可以得到一千多元的收入。购买饲料需要很多钱,如果利用一部分荒塘和旱地多种些瓜菜,就可以得到大量饲料。全社有二百多亩油菜,目前摘油菜心卖,也可以收入几百元。
在副业生产方面,我们正在教育社员提高产品质量,并且积极找销路。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副业产品积压是暂时现象,4月间就可能卖出去。因此,我们社春耕期间所需要的资金问题差不多都是可以解决的。当然,眼前的资金困难,必须积极设法克服。现在,合作社领导上正在号召社员投资。据我们了解,社员手里是有一部分余钱的,但是因为去年年终分配的时候发生了那件减少劳动日报酬的事情,社员们有些顾虑。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群众,多做思想工作了。
(程月思代笔)


第3版()
专栏:

去年碰了钉子,今年变得聪明
新乐农业社主任 彭兴余
“三日冬至四日年,过了清明才下田”,这是我们农民多少年传下来的老规矩。可是,今年却破了例。农历正月初三那天起,我们就陆续开始搞春季生产了;“清明”还没有到,我们社里的各项生产活动已经是热火朝天了。
今年生产战线上的头一仗,就是争取小熟(小麦、油菜等)丰收。这对于增产粮食、积累大熟(主要是水稻)资金、巩固社员情绪都有很大的作用。开春以后,全社种的九百一十八亩小麦,已经普遍施过两次肥,有些已追肥两次。因为在小麦田里采用了宽垅小沟的办法,排水容易,管理方便,今年雨水虽多,田里积水却很少,一撮撮麦苗都伸腰抬头,碧绿可爱。全社三百五十四亩油菜田,已经上过两次河泥,浇过两次粪。新种的胜利油菜长得叶绿棵肥。今年只要管理得好,每亩可收一百六十斤油菜籽是有。
今年全社种植双季稻面积是四百九十五亩,各生产队正在浸种催芽,五十五亩秧苗田也已经锄好,有的稻田已开始三耕四耙,即将放水播种。秧苗田所需用的草灰,双季早稻要用的肥料,都已经准备停当。全社七十八条耕牛,也都安全渡过寒冬,开始耕秧田。
我们修筑的抽水机灌溉渠道,有四里路长,已经在3月27日提前完成。
人等季节
为什么今年的春耕生产准备得这样充分?去年的教训帮助了我们。去年生产领导上最大的教训是各方面的准备都很草率,就仓促投入了春耕大生产。如去年种双季稻,直到临播种的时候才去市场上买种籽;没有经过选择,就播了下去。结果生长不齐,每亩就少收二百斤。在双季稻早稻抢收和晚稻插秧期间,劳动力调剂不过来,又耽误了时节。前期稻收上来来不及打,又遇一场大台风,稻谷稻草吹掉不少。在生产组织管理上,我们也没有经验,弄得很乱,有时候一块田里聚了四、五十人,人碰人,脚踩脚,简直赛过正月里串花灯。我们干部忙得日夜不得休息,工作仍然很被动。
今年我们接受了这个教训。春节一过,我们就和社员一起讨论了今年的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在生产、财务、劳动力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接着,就把春耕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排出来,各生产队再分期分段排好生产进度,定期进行检查。种子、肥料、耕牛、农具都事先作好计划。种双季稻的田和秧苗田,我们也根据土质、距离等条件一块块作了选择。3月29日,有一块秧苗田先播种示范。到清明前,全社五十五块秧苗田就可以播种完毕。今年再不是季节催人,而是人等季节了。
今年我们及早确定了“三包”指标,交给各生产队讨论。我们接受了去年包工、包本偏宽、包产指标偏高的教训,今年全社单位产量是六百二十五斤,比去年增加3%。这数字比较符合实际,对鼓舞社员的生产情绪也起了积极作用。新民生产队包产后,就增积自然肥料二千五百担,改良土壤十八亩,争取今年超产得奖。
为了提高今年农活的质量,提倡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又在各生产队试行了田间责任制,定人定户划定责任田,监督田间质量,负责管理的拨发一定的工分报酬。这办法试行后,社员都满意。
依靠群众
去年领导生产上的第二个教训是我们社干部的主观主义盲目性太大,决定生产上的重大问题都没有同群众商量;特别是忽视了老农的意见。去年种双季稻,没有周密地考虑人力、物力和季节等方面的条件,只是盲目地执行区里的决定,结果浪费了一万一千多斤稻种。在种双季稻时,秧苗田还没有做好,就过早地把田里的红花草统统锄掉,有些老农很不同意这种做法,我自己也种了四十年田,心里很怀疑,但又怕人说我有保守思想,也只好闭起眼睛跟着跑。造成我们主观主义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同社员商量得太少。去年我们干部布置工作是“一只手任务,一只手帽子”,谁要不接受任务,就是保守思想。这样做,当然就增加了群众的顾虑。再加上我们不参加生产,决定错了自己不知道,群众又不愿反映,结果生产受到了损失,干群关系也疏远了。
我们决心改变这种情况,凡是决定社里的重大事情都先找群众商量。今年我们已开过两次社员代表大会,讨论了生产计划、三包、筑渠道和春耕生产等全社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又开过三次老农座谈会,研究生产技术上许多问题。这几次座谈会,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根据代表和老农的建议和群众的意见,今年我们把双季稻的种植面积从20%减少到12.9%,使它同劳力状况和季节相适应,保证农活的质量,提高单位产量。社员在研究今年的生产计划时,还出了不少的好主意。如大家出主意研究缩短筑渠道的路程,利用空地,就比原计划节约六十二亩土地,而且还扩大了耕地面积七亩;在研究旱地生产时,群众建议把二熟地改为三熟地,这样可比去年增加一万元收入。这些办法要不是发挥群众的智慧,凭我们几个干部是想不出来的。而且因为事事和群众商量,及时采纳了他们合理的建议,社员当家做主爱社如家的思想也加强了。社员们今年生产情绪这样高,道理就在这里。
去年我们社干部不参加生产,也是犯主观主义毛病的一个大原因。今年我和副主任王树生都脱掉鞋子卷起裤管下田去了。大家和我们在一起干活,劲头更加足,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更亲切了。我们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最近我参加新库生产队的生产,发现有十亩油菜地的油菜发黄,就立即找生产队长商量,第二天便追了一万六千斤猪肥,发黄的叶子很快就转青了。
克勤克俭
经营管理上缺乏精打细算,贪多图大,造成浪费,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今年我们紧紧掌握了勤俭办社的精神,在今年的行动中,首先抓紧了勤俭备耕这一环。我们修补了旧农具,利用旧器材搭好八个牛车棚,还自制了槤头三百个板子二千四百张。今年不需要添购新农具,就可满足生产需要。在肥料准备上,我们也以增积自然肥料为主。今年每亩田农本可以从去年的十二元降低到六元二角。
现在我们感到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缺乏。全年资金还缺少六千多元,我们正从各方面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依靠全体社员的支持,估计是能够解决的。
假使说,去年我们是热情有余、经验不足,今年我们就变得聪明些稳重些了。去年工作上得到的许多教训,都会变成我们今年领导生产的有利因素,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社员的积极支持,我们有百倍的信心来争取今年的大丰收!
(沈仲篪整理)


第3版()
专栏:

一个减收户的新打算
新乐农业社社员 周云良
我家是个中农户。去年大部分社员都增加了收入,和我们同时入社的几户中农,也有五分之三增加了收入。但是,我家算起来,却比前年减收了一百元。我和爹爹一时想不通,曾经打算退出去单干几年再说。
去年为什么我们一家会减少收入呢?仔细想起来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的田产量比较高,平均每亩收成五百八十斤。可是,我们劳动力少,七口人吃饭,只有一个整劳动力,三个半劳动力。我们这一小队,过去产量高劳力少的户很少增加收入;劳动力多,田底子较差的收入就增加得比较多。这样的情况,在入社第一年也是难免的。第二、去年我爹爹生了一场重病用了二百块钱。第三、社里去年管理不得法,种子、人工等浪费了不少,田里的农活也做得很马虎。我们去年一共做了五百个劳动日,并不算少,就因为劳动日价值降低,我家的收入也就比前年减少了。我们并不怨合作社的制度不好。去年第一年办高级社,社里就有好多本来生活不好的都喘过气来了,从来不做新衣服的去年也添了好几身。这种景况我们都看得很清楚。只要合作社今年能够改正工作上的缺点,我们自己再勤一点,今年是会增加收入的。
看最近这几个月的样子,我们社里的领导上是有决心改正错误的。我们的社主任彭兴余,年纪大,有经验,也肯听大家的意见。别的社干部现在做什么事也都要同我们商量,不像去年那样自作主张了。
看到社里当家人有决心把社办好,看看今年生产比去年希望更大,我们也不想退社了。我和爹爹算了一笔账。我爹爹虽不能下地,却会做篮子,一年做十个月,就可以挣到六十元。他还可以替社里养一只牛,一年可得五十五个劳动日。我老婆在家再养五只鸭子,十来只鸡,还有两只猪,又可收入一百元左右。我和我女儿再加紧点劳动,今年争取做五百个劳动日(连我爹爹养牛的工分在内),估计到今年秋收分配时,一个劳动日单价即使按去年的计算,我们还是可收入七百四十多元,比前年未入社时还可增加一百二十五元。
开春以来,我和我女儿已经做了四十多个劳动日。我爹爹编的第一批篮子马上可以拿上街去卖了。


第3版()
专栏:

生产队长要多同社员商量
新乐农业社新民生产队队长 王伯兴
我们新民生产队是1955年组成的。一年多以来,我们的生产领导工作,因为没有经验,有了许多缺点。但是,好好吸取去年的经验教训,在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多同社员商量办事,就可以办好一个人想不到办不好的许多事情。从今年准备春耕工作的种种情况看来,我感到生产队长倒是比去年好当一些了。
让我先从队里今年订生产计划谈起吧。去年制定计划,社员说我们是“做好圈子套在群众头上”。群众这样说也有理由。那时,我们根本没有和群众商量,只是叫喊“双季稻要种42%(指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每亩包产一千斤”。结果,计划落空,工作被动,群众不满。今年制定生产计划就不同了:社里交给我们一个初步方案,要我们跟社员商量。我们在队里先后开了骨干会和队员大会,让大家对去年盲目扩大双季稻的缺点提出批评。在批判盲目冒进的同时,又批判了保守思想。我们队里有六亩双季稻,去年亩产八百斤。我们就讨论如何使其他的双季稻田也能达到这样高的产量。大家认为:我们这个队土质好,今年肥料又足,每亩双季稻施四十担猪粪、二十斤化学肥料,产八百斤没有问题。我们队根据自己的条件,把双季稻种植面积从社里最初要求的20%缩小到13%,但各项农作物的单位面积增产指标,却大大提高了。全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六百八十四斤,超过了社里提出的准标。
制定生产计划以后,我们又推行了“三包一奖制”,鼓励社员多劳多得,争取超产奖励。“三包”工作去年没搞好,于是有人说:今年还包它做什么?后来,我们也在队员大会上说明:今年要包得合理,并且一定坚决执行。包工包产包成本的指标经社员讨论以后,社员对于争取超产也有信心了。为了加强社员的责任心,在推行“三包”的同时,我们又把适宜于包给小队或个人的农活,如车水、锄田、耙田、麦田管理、养牛和保管农船等,合理包给社员个人或小队。有的社员说,今年一定可以更好地做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了。
实行“三包”以后,不仅社员劲头大,我们也再不用“早派工、晚评功,吵到东方红”,可以多参加生产了。我们这个队住户分散,南北有三里长,我每天跑二、三趟,就没有很多参加生产的时间了。因此,我去年只做了八十个劳动日。今年领导上号召干部下田,乡的支部书记、本社主任彭兴余都下田生产了,我也参加了生产,从年初到现在,两个多月已经做了六十几个劳动日。这样,领导生产也更有办法了。
要把生产队的生产搞好,一定要大家齐心。因此,就需要抓紧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大队里的第一小队过去是个互助组,去年初参加高级社,对集体劳动不习惯,对社里去年的分配有意见。今年年初就有十户人家,成月不肯下田生产。富裕中农钱川英想退社不干,“超支户”钱川桃粮食不够吃,情绪也动荡不定。那时候,我就跑到钱川桃、钱川英家里,帮他们算账,给钱川桃向社里预支了一个多月的口粮,对社里去年收益分配工作的缺点也作了检讨。这样做了以后,他们都比较满意地参加生产了。现在全队九十多个劳动力,有八十五个参加筑渠道、浸种催芽、锄秧田等生产行动。3月24日这一天,出勤率几乎达到100%。


第3版()
专栏:

新乐农业社的一天
长江三角洲南部的春耕生产开始了。就在这个美好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江苏省松江县新乐农业社,同这里的农民一道分享春天的劳动带来的喜悦。
清晨,我们走出门外,一片朝雾弥漫了田野。在离我们住处不远的打谷场上,有几个黑影在闪动。走近一看,原来社员们一天的劳动已经开始了。这是几个男女社员在为双季早稻选种、浸种。一个社员正用竹筛捞去泥水中的瘪谷,另一个社员正从河边挑来两桶水,倒在盛着良种的缸里。人们都在忙碌着。
早饭后,我们走出新乐生产队所在地的姚家滨。
晨雾渐渐散去。雨后的江南原野分外美丽。一片片的小麦、油菜、红花草(绿肥)遮盖了黑色的土地。
站在姚家滨向西一望,阳光下新乐生产队一群穿红着蓝的姑娘们正在锄翻秧田,为双季早稻做秧池。在姚家滨的东头,新乔生产队的耕牛正牵引着水车,戽水灌溉新翻的秧田。社干告诉我们:“我们社的播种工作3月29日开始,4月4日就可以全部结束,到那时你们再来看看,我们这里又有一番气象了!”
在新民生产队的时候,我们到六十多岁的老农柳琴来家里做客,同他谈今年生产和去年的不同地方。这是一位富于幽默感的老农。他一开头就说:“去年生产只有干部下命令,没有我们社员讨论的余地,干部叫立正就立正,叫稍息就稍息——生产?,那能像解放军出操一样!”这一个譬喻,一下就道破了去年领导生产上的缺点。谈起今年的生产,柳琴来兴奋地说:“今年大不相同了,社里的社员代表大会上,让社员民主讨论:今年全社究竟种多少双季稻,怎样种法。我在会上提了几条意见:第一条是双季稻要种,可是不能一下种得太多;第二条是秧田要选靠宅基近的小块肥田。如果这两个条件做到,我保证一亩双季稻收八百九十斤。这两条意见全被社员代表大会采纳了,真称我的心!现在,生产队又在搞‘三包’了,小块田由各队自己选择,翻好,锄好;不做秧田的,留着红花草。”这位老农越说越高兴,索性拉我们到门口土场上指点着说:“你们看,这红花草田里插的竹标就是做秧田的;那边竹竿上绑草的地方就是绿肥田。今年社员不会像去年那样,不等绿肥长成就全部翻耕掉了。”
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场边上一条膘满肉壮的大犍牛吸引住我们。老人说:这条牛是四年前他从别乡买来的,长到现在才不过八岁口,去年它就耕了一百多亩秧田。正说间,老人的小儿子柳道荣端上一桶上好的草料。说也奇怪,那牛用鼻子在草料桶里拱来拱去,却不吃料。我们以为这条牛生病了。柳老伯笑着说:“它不会病,是放刁,看见你们几个生人,怕是来买它呢!你看它眼都红了。”说着,这个老人牵着牛往棚里走。等到老人再把草料端到它面前,那牛竟大嚼大吃起来了。老人拍着牛颈,亲热地说:“辛辛苦苦养你这个哑吧儿子,那里还舍得卖你呵!社里春耕生产还得派你大用场呢!”
我们走过这个社的好几个生产队,社员对我们都显得十分亲热。据干部说:这是民主办社,特别是干部下田参加生产以后的新气象。
去年是建社第一年,又是第一次大面积种双季稻,社里有时候一天要开三、四个会。主要干部不参加生产,也牵连到全社二十三个社务委员和生产队长都没有整天参加生产,群众很有意见。
今年春节后,干部参加了生产,他们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我们接触到的几个干部,都曾不约而同地讲起社主任彭兴余在参加生产过程中就地同群众研究出夏熟田间管理新办法的事情。今年春节后,积雪融化,夏熟田急需开沟排水;可是许多社员节后不愿下地。彭主任带领一些社员在大年初三就下田去排水,同时向老农彭进泉请教怎样才能叫大家对夏熟田关心。这个老农说:“要是各人分工包管就好。”于是,他们就共同商量出一种“以人定田,以田定工”的夏熟田间生产责任制。
听说这种田间生产责任制还准备推广到稻田管理上,我们就去找彭主任谈谈这个问题。但是,这一天我们白跑了好几个地方,好容易才在新乔生产队的麦田找到。这位五十七岁的老主任正在他自己负责管理的地边排水。他告诉我们:“现在有了田间责任制,好多了,你看,难得有一块田有积水。只要雨一住,家家户户都来开沟。真是雨过田干。”
紧张而愉快的一天过去了。但是,为全社辛苦奔忙的干部们还在讨论着加强生产队的领导,建立田间责任制的问题。
我们参加了这个会议,会上没有大报告,没有中心发言。会议上,大家对怎样加强社员生产责任心的问题发生了争论。起初,田间责任制并没有得到队干部的同意。有人说这样太麻烦;有人说这样是不是又要单干了;有人说这样做懒汉一定不同意。终于意见渐渐接近,一致公认田间责任制的六大好处是:加强社员责任心;保证做活质量好;避免天天派工、日日评工现象;干部工作省力;社员可以发挥主动性。那么这样做是不是会回到单干的路上去呢?“不”,社干部又解释说:“定人定户责任制只负责已耕作好的田间农活管理,每个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社里拨发一定的工分报酬。至于每亩田的单位产量、农本和耕作还是由各生产队计划好,由集体劳动集体分配的,这样不会走到单干去。”
要是有人问我们,这个社的春耕生产活动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今年这个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工作,比起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1956年来,已经踏踏实实地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了。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第3版()
专栏:

这就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普通农业社——新乐农业社的一个村庄。


第3版()
专栏:

发展副业,解决资金困难。女社员正在整理稻草,准备编织草包。


第3版()
专栏:

修筑渠道,引水灌田。男女社员们正在紧张地挑泥打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