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要求政府拒绝“艾森豪威尔主义”
苏丹各地举行保卫独立群众大会
黎巴嫩政界主张保持中立反对接受美援
新华社3日讯 据塔斯社开罗2日讯:据报纸报道,苏丹各政党全国大会在喀土穆和国内其他城市组织了保卫苏丹独立的群众大会。这些群众大会都通过决议,要求苏丹政府坚决奉行中立和不参加外国军事集团的政策。
群众大会就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一事通过决议,一致谴责这个侵略性的集团。苏丹人民要求苏丹政府拒绝殖民主义的“艾森豪威尔主义”,不接受附带有政治条件的外国援助。
群众大会听取了苏丹各党派代表的讲话。参加大会的人都要求加强苏丹同埃及的友谊和合作,主张两国缔结防御同盟。
新华社3日讯 贝鲁特消息:由黎巴嫩许多政界领袖组成的“全国阵线”向黎巴嫩总统夏蒙提出请愿书,要求黎巴嫩在东方和西方之间保持中立,不要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经济的和军事的援助,并且谴责巴格达条约。
“全国阵线”包括三个前总理,两个前议会议长,四个前部长和六个政党领袖。
请愿书要求黎巴嫩不与外国缔结任何条约和协定,要求政府立即废除在去年英法和以色列侵略埃及时所实施的紧急状态和新闻检查。
请愿书要求将黎巴嫩议会的议席从现在的四十四席增加到八十八席,要求现任萨米·索勒哈内阁辞职。
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前总理是雅非、萨拉姆和欧魏尼。
新华社3日讯 据塔斯社大马士革2日讯:由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联合组织的反对党——黎巴嫩民族阵线党在最近发表告黎巴嫩人民书,呼吁不要接受损害黎巴嫩独立和主权的任何外国“援助”。
告人民书强调说,“黎巴嫩的政策脱离了黎巴嫩获得独立时明白规定的方针”。
民族阵线党号召黎巴嫩人民支持这个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争取执行积极中立政策的斗争。


第6版()
专栏:

苏伊士运河清除最后一个障碍
新华社开罗3日电 沉在苏伊士港的“阿布赫尔”号快艇已经在2日打捞起来。至此,苏伊士运河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已经清除。“阿布赫尔”号快艇上的大量炸药是由埃及海军潜水员清除的。
在去年12月运河清理工作开始时,运河中共有四十个障碍。


第6版()
专栏:

埃及外长接见美国大使
新华社开罗3日电 埃及外交部长法齐2日接见了美国驻埃及大使赫尔。据报界消息,他们就苏伊士运河问题作了会谈。
“金字塔报”对于美国坚持要用安全理事会去年通过的六项原则来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态度表示惊讶。这家报纸在2日发表的一篇社论中说,美国这种做法“就是把应当由双方履行的义务强加在一方身上”。


第6版()
专栏:

谁破产了?
蒋元椿
最近,“纽约时报”派了一个记者到埃及去。这位记者到了埃及以后,要求访问纳赛尔总统。纳赛尔总统虽然很忙,可是仍然抽出时间来,一连三天接见了他,同他作了长时间的谈话。不久以后,这位记者所写的关于埃及的文章在“纽约时报”上连续登载了。可是奇怪得很,纳赛尔总统对他说过的话,他却一个字也没有报道。
“纽约时报”为什么不愿意让它的读者知道纳赛尔总统说了些什么,这事情当然可以作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过,“纽约时报”自己提供了一个线索。它满不在乎地打了一个公开的电报给它的在埃及的记者说,请他运用他的“想像力”,报道埃及经济“破产”的情形。
如果埃及的经济的确到了“破产”的程度,那末“纽约时报”的记者只要用他的眼睛观察,就可以写出一篇文章,要“想像力”干什么?作为一个记者,我在埃及根据观察而不是“想像”所得出的结论是:埃及的经济并没有破产,虽然它的确有困难。而这种困难是英、法、以色列的侵略、英国和美国冻结埃及在这两国的英镑和美元存款、帝国主义者们对埃及的经济封锁所造成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帝国主义者们想尽办法要使埃及经济破产,以便利用这种情势来侵犯埃及的主权和独立。
然而埃及在全世界都有着朋友。依靠埃及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它的困难一定可以克服而且正在克服。这种情况使得美国殖民主义者很不称心。美国之所以要在中东叫嚷什么“共产主义威胁”,其目的之一就是想破坏埃及、叙利亚这些和平中立的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上平等互利的合作,来实现它的使埃及经济破产的阴谋。可是这一着也没有成功,这就使得“纽约时报”只好乞灵于它的记者的“想像力”——说得坦白一些,就是“造谣本领”——来编造埃及经济“破产”的鬼话了。
可见,“纽约时报”刊载稿件的标准并不是它是否符合于事实的真相,而是它是否符合美国殖民主义的意图和利益。照这样看来,它的记者浪费了纳赛尔总统的许多时间而一个字也没有报道出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当然,这位美国记者发挥“想像力”,写出一篇报道埃及经济“破产”的文章,大概不成问题。可是,埃及的经济是不会因为“纽约时报”的这种咀咒而就此“破产”的。真正破产了的倒是“纽约时报”自己和它的后台老板们。


第6版()
专栏:

杜勒斯对埃及进行恫吓
叫嚣支持以色列强行通过运河和海湾
新华社3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4月2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对埃及最近提出的关于使用苏伊士运河的备忘录表示不满,认为这个备忘录没有满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去年10月通过的关于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的六项原则。他说,美国对运河的目标是:确立运河使用国的权利,并且建立使用国的某种组织来和埃及办交涉,而这些方面是六项原则所要求的。
杜勒斯说,美国政府已经向埃及指出了美国认为埃及备忘录没有满足六项原则的方面以及“补救这些欠缺”的方法。在运河的问题上,埃及目前正在面临一个抉择,这种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埃及的未来。杜勒斯还表示全力支持以色列享有派遣船只在苏伊士运河和亚喀巴湾通航的权利。
有记者问杜勒斯,如果埃及拒绝改变它的立场,美国将怎样办?杜勒斯回答说,美国在军事威胁或者抵制运河方面是没有什么压力可加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美国决不会参加对埃及的经济制裁。至于抵制运河,这是一个主要应该由经济上依赖运河的国家来决定的事情。而美国的经济是不在任何可观的程度上依赖运河的。
杜勒斯谈到,美国所以拒绝援助埃及建立阿斯旺水坝,原因之一是当时“埃及正在同苏联集团国家发展愈益亲密的关系”,同时“埃及承认了共产党中国”。
谈到亚洲问题,杜勒斯重申美国政府要继续霸占台湾和中国沿海岛屿的政策。在这方面,他否认美国曾经给予蒋介石以协助防守金门和马祖的保证,而认为美国政府“唯一的义务”是国会法案中所授予的权力。根据这个法案的规定,美国将“防守沿海岛屿,如果这些岛屿的防守看来同台湾和澎湖的防守有关的话”。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蛮横无理
拒绝联合国部队驻在境内
新华社3日讯 耶路撒冷以色列区消息:以色列外交部长梅厄夫人2日在议会说,以色列已经坚决地拒绝了让联合国紧急部队驻在以色列境内的建议。
以色列的态度是坚持要联合国紧急部队占领加沙地带。梅厄夫人这样说,自从埃及人回到了加沙以来,那里的局势“恶化”了。
梅厄夫人还要求“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承认以色列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权利。她坚持以色列要在亚喀巴湾自由航行。


第6版()
专栏:

西哈努克将重任柬埔寨首相
新华社金边3日电 据柬埔寨新闻社2日讯,苏拉玛里特国王已经完全同意两个议会的议长推荐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相的建议。
议长们认为,西哈努克是唯一能够迅速解除内阁的危机并且能够给民族带来最大利益的人。
据可靠消息说,西哈努克已经接受了这项任命,新阁将要在两三天内组成。


第6版()
专栏:

巴基斯坦政局动荡不安
西巴的政治危机尚未获得解决
东巴执政党内部面临分裂威胁
据新华社卡拉奇3日电 西巴基斯坦的政治危机尚未解决,而在东巴基斯坦执政的人民联盟内部又受到了分裂的威胁。
苏拉瓦底总理去拉合尔同共和党和穆斯林联盟领袖商讨解决西巴基斯坦政治危机的办法以后,已经在2日回到这里。
据报道,在会谈期间,穆斯林联盟领袖重申他们在省议会中占多数,并且再次要求让穆斯林联盟组织新的西巴基斯坦省政府。
在东巴基斯坦,人民联盟常务委员会3月30日在支持苏拉瓦底政策的人民联盟总书记、东巴基斯坦省商务部长拉赫曼的建议下,停止了人民联盟的书记阿哈德的盟籍,理由是他“不守纪律”。人民联盟常务委员会的九个常务委员已经以退出委员会的行动来对停止阿哈德盟籍的措施表示抗议。
“巴基斯坦时报”指出,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目前的局势是由于执政党内部的矛盾日益增长和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而产生的。


第6版()
专栏:

违背多数工会坚持罢工的愿望
英工会领袖决定结束罢工
据新华社伦敦3日电 造船工人及机械工业工人工会联合会所属四十个工会的领导人2日在这里开会,以七十一万票对四十四万九千票决定结束机械工人和造船工人的罢工,并且下令工人在4日复工。事实上,大多数工会想继续罢工,但是大工会的集体票把它们的意见否决了。
造船业和机械工业中最大的工会混合机械工业工会主席威廉·卡隆投票主张复工,在联合会总共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五百票中间,他占了五十万票。所以在三个小时的激烈争辩以后,他一个人的投票便决定了复工的命令。一部分罢工工人2日中午集合在伦敦黑衣教士路联合会会议厅外面。当工会领袖们离开会场时,罢工群众高呼:“你们把我们出卖了。”“我们被抛弃了”。威廉·卡隆的帽子被打掉了。要不是警察赶来护送他,他可能挨揍。


第6版()
专栏:

印共在喀拉拉邦组织政府
新部长们将在明天宣誓就职
据新华社新德里3日电 印度喀拉拉邦长已经要求印度共产党喀拉拉邦议会党团主席南布迪里巴德在4月3日提出他的内阁名单。喀拉拉邦政府的新部长们将要在4月5日宣誓就职。
喀拉拉邦长没有同新的喀拉拉邦政府磋商就任命了一名英印混血族居民的代表参加邦议会。这样,邦议会的席位就增加到了一百二十七席,其中共产党人和支持共产党的独立人士占六十五席。
喀拉拉邦的人民社会党领袖们拒绝了共产党所提出的欢迎人民社会党参加喀拉拉邦政府的建议。
有消息说,目前有人在活动,要联合一切反对党派在邦议会中结成联合阵线,反对共产党政府。共产党总书记高士3月31日在德里的记者招待会上批评了喀拉拉邦长不经过同新政府磋商就任命英印混血族居民代表的那种作法。他希望,喀拉拉邦长和新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融洽”的基础上。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印度的喀拉拉邦
在喀拉拉邦议会选举中获得大多数席位的印度共产党,即将组织新的邦政府。喀拉拉邦成了印度第一个由共产党人领导的行政区。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部。它是去年11月印度调整行政区后新成立的一个邦,面积共一万五千零三十五英里,是印度十四个邦中最小的一个邦。全邦居民共一千三百五十六万人,人口密度之高为印度各邦之冠。居民是马拉雅拉人,主要操马拉雅拉语。60%的居民是印度教徒,25%是基督教徒,其余是伊斯兰教徒,首府是特里凡得琅。
喀拉拉邦是由原来的特拉凡哥尔—科钦邦的大部分地区加上由临近的马德拉斯邦划进来的一小部分地区而组成的。喀拉拉是古代印度南部一个王朝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特拉凡哥尔邦在1888年便成立了议会。
英国殖民势力很早便侵入了特拉凡哥尔邦,1684年英国资本在该邦的安占格建立工厂,掠夺那里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1795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同特拉凡哥尔邦签订正式条约,把该邦变为英国的保护地。从1805年起,该邦每年要向英国上交八十万卢比的贡金。由于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直到1923年,特拉凡哥尔邦才和印度政府发生直接关系。现在,英国资本在喀拉拉邦的主要经济部门中仍然占着统治地位。
位于热带和沿海地区的喀拉拉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的主要物产是椰子,还盛产茶、咖啡、胡椒、槟榔、橡胶,并出产蔗糖、葛粉、小豆蔻、芝麻、花生、生姜、柠檬草、郁金等多种多样的物品。大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沿海广阔的沙洲中,还蕴藏着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主要有铁、钛、矾土、钴石、柘榴石等。广大地区有着洁白的粘土、是陶器工业的原料。这里还有广阔繁茂的森林,盛产木材、木炭、竹子等林产品。
工业在这个邦里也有相当的发展。据1954—1955年印度年鉴材料,原特拉凡哥尔——科钦邦注册的工厂有九百九十二个,在这些工厂中工作的工人有十一万一千多人。主要工厂有棉织厂、发电厂、瓷器厂等。农村的手工业和种植园很发达,最大的椰子皮纤维工业中,经常雇有五六十万名工人。喀拉拉邦的水陆交通都较便利,交通事业已经国有化。有一条从东到西沿着海岸通向首府特里凡得琅的长达一百英里的铁路。
在印度各邦中,喀拉拉邦的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识字的人数的比例最高,约占60%—70%。据1954—1955年印度年鉴统计,原特拉凡哥尔—科钦邦有小学四千零八十六所,中学一千二百六十五所,特别学校一百六十所,高等学院三十九所,并有五所女子高等学院。这个邦的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免费的初级义务教育。对地方语文的重视是喀拉拉邦教育的特点。从初小起地方语(马拉雅拉语)便列为必修科,初中起印地语文也是必修科。英文是学校中主要的外国语文,但只在大学中才列为重要课程。
长期以来,喀拉拉人民便展开了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1921年和1930—1932年间在马拉巴地区都曾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自1937年起,在马拉巴各区纷纷成立了农会,为争取减租而斗争。自从得到印度共产党的领导以来,喀拉拉的农民运动更为发展。在1946年的选举中,共产党人提出了在印度建立统一的喀拉拉的口号,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特拉凡哥尔邦在1947年并爆发了反对土邦王公和首相的运动,土邦首相甚至一度被迫辞职。工人运动在喀拉拉也有很大发展,共产党在职工会拥有巨大的影响。青年和妇女组织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活动。印度共产党在喀拉拉的组织比较强大。同时,共产党执行的争取和团结一切民主力量的政策,也获得良好的效果。
喀拉拉邦上届政府是由印度人民社会党领导的。1954年选举中,印度国大党在立法议会中未能取得多数,由人民社会党组织邦政府。人民社会党抛弃了在竞选中与左翼联合阵线结成的联盟,排斥印度共产党参加邦政府。但是,印度共产党在喀拉拉邦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群众的拥护,它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去年重划省邦时,印度共产党群众基础雄厚的马拉巴地区被划入喀拉拉邦,更保证了印共在这个邦的立法议会选举中的胜利。
印度共产党领导人说,印共组织的喀拉拉邦政府,将争取人民社会党的支持,在印度宪法的范围内执政,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实行减租和土地改革政策。 (梅)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什么是美英“联盟”的“新基础”?
美英报刊对百慕大会谈的评论
百慕大会谈结束以后,美国和英国的某些报刊欢呼道:美英两国之间的“联盟”已经在一个“新的基础”上重建起来了。美国“纽约时报”在3月25日的社论中写道:“艾森豪威尔总统和麦克米伦首相已经消除了苏伊士运河危机所引起的美英间的不和,并且已经为联系英语世界的特殊关系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泰晤士报”也认为百慕大会谈公报证明英美联盟已经焕然一新和得到了稳定。
但是,所谓美英“联盟”的“新基础”究竟是什么呢?美国和英国的不少报刊也发表了一些文章来加以说明。现在,我们选择其中的四篇摘译发表如下:
美国“商业周刊”说:
按美国条件弥合了两国“联盟” 英国扮演一个显然次要的伙伴
3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以“英国对日渐衰退的权力依依不舍”为题写道:
今天,英国勉强保持住了在世界上的纯粹是二等的地位——远远落后于美国以及苏联。事实上,历史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它势将把英国扔在一旁,使它不与西欧共命运就非成为纯粹的美国附庸不可。
艾森豪威尔总统和麦克米伦首相上周末在百慕大弥合了英美联盟,不过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国的条件这样做的,而由英国扮演一个显然次要的伙伴。在会谈结束时显然表明英国已不再能不同美国磋商而在中东或南亚采取任何行动了,只有在欧洲现在还存在着一种共同政策。
在看百慕大会谈中的挽救工作的时候,应该想到前首相艾登在决定同法国一起进攻埃及时所抱的目的。显然,艾登所想的并不
仅仅是打垮纳赛尔和扫除苏联在那个地区的影响,虽然这对保障英国和西欧的日益增加的石油供应是重要的。艾登还希望恢复英国在那个地区的统治地位,而使美国必须遵从他的政策,而不是它遵从美国的政策。
照目前的情况看来,英国现在在保护它的石油供应和它的石油利润方面,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依靠美国。此外,英国在地中海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自作主张的国家。地中海以及除了伊拉克和波斯湾以外的整个中东地区的权力,都握在美国手中。某些英国人认为,让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是进一步把权力让给美国。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说:
重新结合只是“暂时的搭伴” 美国决定继续在中东“单干”
3月24日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以“分析”为题发表了保罗·伍·罗德的文章说:
英国首相星期三来到了这里(指百慕大),到今晚止,他终于设法结束了(英美之间的)“分离”。但是他并没有使“结合”恢复到接近“既好又新”的基础的那种程度。
而他所做到的,是在有限的或“暂时搭伴”的基础上的那种重新结合。
麦克米伦未能说服艾森豪威尔……重新在同英国和法国合作下……来处理中东问题。
艾森豪威尔政府希望它有自由在中东“单干”。它认为,通过联合国最可能获得这种自由。不管怎么样,表示忠实于这个世界组织将会继续为它提供有效的借口,来拒绝英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任何其他盟国或全部盟国想在中东采取合伙行动的建议。
艾森豪威尔政府将继续采取一种“两个人是友伴,三个人是多余的”态度。它感到如果让约翰牛紧跟在后头,山姆大叔讨好阿拉伯人的行动将会受到妨碍,特别是因为阿拉伯人继续采取了“谁是约翰牛的朋友就不能是我的朋友”的方针。
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说:
美国是“联盟”中的大合伙人 英国至多参加“有限的合伙”
3月25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以“美国是大合伙人,‘一般协议’很一般”为题发表了弗里德曼的一篇文章说:
除了私人关系的恢复之外,在百慕大的会谈中简直没有获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尽管有一些关于政策协议的看惯了的、几乎是官样文章的词句,美国记者却常常提到英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衰落的令人不安的话。
他们说从麦克米伦在百慕大的谈话中可以看到这种没落的又一迹象,麦克米伦说,英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义务必须减少。美国人的结论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只好负起英国扔下的担子。所谓两国政府要特别努力以求在中东政策方面取得一致的声明也没有引起多大热情。在艾登上次访问白宫后发表过更为强调的团结的保证,但是继之而来的首先是这种同盟的无效,后来便是同盟的公然的破裂。
显然英国某部分报纸把美国决定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解释成为麦克米伦先生在百慕大说服力的胜利。但是无法把这种欣悦之情和在华盛顿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调和起来。因为艾森豪威尔政府至少在百慕大会议开始前一个星期就商定了这种政策。这个声明之所以迟迟未发表是要让总统特使理查兹先生有机会把这个消息直接通知巴格达条约中东成员国。
某些记者指出,早先说这个会议已取得一般协议的乐观的报道没有正确地反映出真正的情况。
总的意见看来是:百慕大会谈说明并巩固了美国在联盟中作为占压倒优势的大合伙人的地位。英国至多被允许参加“有限的合伙”。
英国“每日镜报”说:
英国出让了自己的战略独立 国防体系将受美国直接控制
3月26日“每日镜报”以“麦克米伦当时在百慕大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为题发表了理查德·克罗斯曼的文章说:
艾克所做的是把英国紧紧地缚在美国的防御体系里,弄得我们今后完全不可能“单独行动”了。这就是他和麦克米伦先生之间关于导弹的协议的真正意义……。
这种新型原子核武器将以优厚的租借条件供应,完全不需要支付美元……。
所有这些,听起来好像出色地表明了美国的慷慨;但如果我们认识到所谓“英国的威慑力量”将不再由英国控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每个“雷神”式导弹必须由一个英美联合小组来操纵,因为它的原子核弹头仍将是美国的秘密,而且要由美国总统作出决定才能使用。
麦克米伦先生在接受美国这一建议的时候,实际上是出让了英国的战略独立。
按照百慕大协定的规定,我们破天荒第一次接受了美国对我们国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的直接控制。但是我们同时也因为要继续制造英国自己的原子核武器而失去经济恢复的机会。首相实际上在两方面都失算了。
比导弹交易更坏的是关于氢弹试验的协议。他们告诉我们,英国人将继续自己的氢弹试验,美国人将继续进行他们的;而俄国人可以派遣专家观察我们的试验,假如我们能派专家去观察他们的试验的话。
假如这就是英美联盟恢复以后的初步成就,那么上帝保佑我们吧!
总统和首相对于俄国人的建议不是原则上同意从而试探这个建议的真诚程度,相反地,他们的口气听起来好像唯恐它是真诚的。


第6版()
专栏:

我国特使抵加纳首都后,旅馆门前升起我国国旗


第6版()
专栏:

我国特使聂荣臻同加纳总理恩克鲁玛交谈


第6版()
专栏:

加纳独立纪念门


第6版()
专栏:

在加纳首都欢迎大会上举行阅兵仪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