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编者按: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早的自治地方,从1947年5月1日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项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绩,自治区的面貌起了根本变化,蒙古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管理本民族的事务;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一天比一天团结;农业、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商业贸易日趋活跃;人口下降趋势已被遏止、并且开始兴旺;文化教育等等事业也都有飞跃的发展;自治区各项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也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内蒙古自治区的建设成就是我国蒙古民族和各族人民的骄傲,同时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
十年和十倍
谈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建设的发展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工业部部长 权星垣
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工业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年来,经过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工业建设已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这里有迅速发展着的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有正在建设的包头钢铁工业基地;连接中、苏、蒙三国的集(宁)二(连)铁路去年已经通车联运;直通祖国西北兰州工业基地的包(头)兰(州)铁路又在紧张施工;包头糖厂和海拉尔、平地泉两个肉类联合加工厂已经先后投入生产;呼和浩特、河套地区的糖厂正在筹建。地方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十六个农具制造修配厂和牧业机械厂同遍布全区的手工业合作社一起,组成了三百九十个农具修配站(组)。同牧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乳品、皮革、毛织工业发展也很迅速。1949年,全自治区只有一个乳品加工厂,只有两三种产品,现在整个乳品工业已经拥有一千名职工、四十个大小加工厂了。在皮革工业方面,以先进技术装备了海拉尔皮革厂,扩大了包头皮革厂。过去只能输出原皮的锡林郭勒盟,现在已经在锡林浩特建立了皮革厂;牧民们喜爱的香牛皮靴子和马鞍具,能够就地制造了。呼和浩特除原有的毛织厂以外,现在正在新建一座三千六百锭的毛织厂,今年可以投入生产。适应自治区建设的需要,建筑材料工业从1952年到1956年发展了十六倍多。印刷、被服、制鞋、食品等工业也都有二倍到六倍的增长。自治区还有这样一部分工业,像赤峰制药厂、牙克石色酒厂、伊克昭盟的制碱厂和硫磺矿、昭乌达盟的宝石矿,以及分布在平地泉区和乌兰察布盟的云母石棉工业等,它们的产品在自治区内虽然销量很少,但是为国家所需要,我们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使他们得到发展。另外,自治区还积极发展了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
在1947年的时候,内蒙古全区工业和手工业总产值是五千三百多万元,到1956年底就增加到五亿八千多万元,比1947年增长十倍以上。地方工业的主要产品,在1947年才有四十四种,1956年已经增加到二百三十二种。
工业建设的发展,正在改变着自治区的面貌。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了。1956年底,全区有工矿企业职工七万多人,比1947年增长六点六倍;国营、地方国营建筑安装企业的职工,还有八万多人。职工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1956年职工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一点三倍,职工住宅从1952年到1956年,增加了一百八十九万多平方公尺。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历史上连手工业工人几乎都没有的蒙古民族,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人阶级。据初步统计,厂矿企业内蒙古族和境内其他少数民族的职工,现在约有八千多人。在包头钢铁公司的技工学校里,现在有将近四百名蒙古族学生。
自治区原有的一些消费性的小城市,正在逐步变成生产性的城市,许多荒野农村出现了新的城镇。两年前还是一片荒滩野地的包头新市区,已经初具城市规模,原来没有人家或只有很少住户的二连、赛汗塔拉、土木尔台,由于集二路的修筑和通车,已经变成了繁荣的城镇。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里,过去人烟很少,现在已经拥有三百多公里铁路、二万多林业职工,出现了八个五千人以上的市镇。
几年来,自治区的工厂生产了各种大中型农具十六万多件,很多农畜产品和副业产品都可以在自治区内加工了。这就支持了农牧业生产,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仅乳品工业从1950年到1956年就处理奶六万六千多吨,牧民和牧场收入的牛奶费近一千万元,可买三十三万多匹细白布或六十多万只羊。
遍布全区、已经合作化了的四万二千多手工业者,在支援农牧民生产生活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据1956年的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共修配新式农具十九万多件,旧式农具二十一万多件,制造出新式农具的零件四十多种、二十三万多件。在牧业区,手工业的发展,还可以帮助经济中心点的形成。历来在牧区活动的手工业者大部分是春来秋去的流动人口,现在由于合作化,有的已经开始固定在牧区,拿出积累建筑简单房屋。现在已经初步形成的三十多个牧区经济中心点,都证明这种作法有利于改变牧区的面貌。
自治区对祖国建设的贡献将日益增大。如果说历史上内蒙古只能输出原料的话,那末现在就不同了。自治区现在每年以上万吨的砂糖、肉食,成百吨的乳制品和大批硫磺、烧碱、云母、石棉、萤石、皮革等产品供应国家需要。木材供应量几年来已达六百八十多万立方公尺,如把这些木材全部作成枕木,可以铺二万四千多公里的铁路。
经过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以后,处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将不仅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牧业,每年能供给国家以更多的粮食、牲畜、皮毛等农畜产品,她还将以大量的钢铁、机械、煤炭、木材和更多的轻工业产品——毛纺织品、食糖、肉类乳制品等供应国家的需要。内蒙古自治区将成为祖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深切感到,上述成绩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的伟大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带来的。这些成绩也说明自治区的领导机关是正确执行了党的政策的。
广大职工的英勇劳动,是上述成绩的基本源泉。几年来,各族职工经过各种斗争和学习,政治觉悟和技术文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在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竞赛、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挥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劳动积极性,显示了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他们在工作中揭发浪费、批评官僚主义,提出积极建议,改进生产技术,创造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大。仅地方工业职工从1952年到1956年,就提出合理化建议六万五千多件,已经实现的共创造价值七千六百多万元,工人劳动生产率,七年间(1949—1956年)也提高了一点九倍。
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建设几年来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现在自治区的工业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在工业建设工作中也还有若干缺点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做一系列的重大努力,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党的领导,依靠群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继续发扬勤俭建设、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全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进一步发展自治区的工业建设而奋斗。(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请看今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副市长 荣祥
祖国人民特别是长城线以南广大地区的人民,一听到“塞北”这个字眼儿,总是不期然而然地要用荒凉、冷落、贫瘠、不毛等极衰飒的词汇去形容它、去推想它。其实,给祖国人民造成这种根深蒂固的消极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塞外地区自然条件的本身,而是完全由于二千余年以来,中国的文史学者们把不确实的传闻,著之史籍,形之诗歌,一唱百和,成为典要所引起的。司马迁是汉代最伟大的史家,他虽曾游览名山大川以充实其文章,但也没有亲自到过塞北,所以他所著“史记匈奴列传”就不能把这里的山川形势如实地描绘出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不甚可爱的北狄所居之地而已。从这以后,历代的文学作家就更变本加厉地给以主观想像的渲染,什么“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啦,什么“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啦,什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啦,什么“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啦,真是想尽方法,搜尽词藻,要把长城以北这片辽阔的宝地形容成非人所居之区,才算心安。请想,中国各地人民在这种恐吓性的无休止宣传之下,怎能不把塞外视作人生畏途呢。
可是,我们从今天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场面来看这个问题,那就既不必抱怨历代学者们的文不真实,也更不必抱怨历代先民们的轻信谣传,因为这是我国在封建统治时代必然产生的现象,是丝毫也不足为奇的。其中道理,总括起来说,就是:异族蟠踞,便不值一钱;皇威如被,即龙荒最壤。如此而已。自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彻底的革命胜利之后,不仅政治制度,生产关系起了迅速的变化,甚至山河原湿、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也都很快地表现出它们的无比价值来。这仿佛是春雷一鸣,萌蛰尽发,天容物态齐向光明灿烂中竞进。尤其城市建设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广大草原地带,是从无到有,像雨后新笋似地出现了许多工、矿、林、牧业的中心城市;在原有的古边邑地区,是从旧到新,像返老还童似地改造了若干政治、经济、文化的领导城市。这就充分证明一个地方或民族如果不能推翻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保守,它就不仅是长期处于阴沉惨淡的境地,而且必然是日渐趋于枯萎没落的途径。只有在广大的劳动人民自己掌握了政权之后,一个地方或民族的命运也才能获得新生。因此,我们觉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赢得的革命胜利,在全国范围诚然已经表现出伟大无比的成就,但在从来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表现的情况来看,我们就认为它的发展之快和建设之多,确比前进地区还要惊人。这对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人民是一个很明显的宣教,也是一个很深刻的铭记。
内蒙古地区今天既不是“夐不见人”的异域,也不是“八月飞雪”的胡天,而是一个千村万落、山明水秀的“祖国之锦屏”。关于这里的新兴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真如繁星在天,我们是无法加以指述的。为了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我们打算把最有代表性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扼要地介绍一下,使读者知道它最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也是颇有意义的。
呼和浩特是蒙古人筑成这个城市时的原来名称。汉语译作青城或青色的城。也有个别人以同义词译为蓝色的城,但筑城的土默特蒙古人则从来只译作青而不译作蓝,因为青字包涵了青春、青年等许多生气充沛的意义在里边,而蓝字则有由青变苍的味道。所以土默特蒙古人是不爱听别人把它叫蓝城的。这座城是明代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由阿勒坦汗(明史称他为俺答)的如夫人三娘子依阿勒坦汗的旧营垒改修的。汉民称它为“三娘子城”,明朝赐名为“归化城”。这是阿勒坦汗逝世四年以后的事情,明代诸史把它记在“俺答”封王时是错误的。
自明代硬把这座城叫作“归化”以来,经前清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这个侮辱蒙古族的名称一直通行于统治阶级的公私文牍里,而在蒙古语言文字中则始终叫它呼和浩特,绝不称它为“归化城”。这就说明统治阶级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对立仅在一座城市的名称上就存在了三百六十余年(公元1586—1954)。解放后,政务院通令指示全国各地一律取消侮辱少数民族的各种旧称谓。呼和浩特市人民也于1954年4月25日决定废除“归化”“绥远”两城合称的“归绥市”旧名,恢复了蒙古民族本来的城名——呼和浩特。当这个决定正式宣布的时候,全市各族人民无不欢欣拥护,认为这是加强民族团结的进一步表现。
从这座城市的历史来看,多少年来它就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城市。但在前清统治的二百多年间,却从政治制度上给它造成严重的民族对立现象。那就是:一市之内有三个政治系统,第一是土默特蒙古的土司行政系统,只管蒙古民族不问他族;第二是满洲八旗的军制行政系统,只管满民不问他族;第三是山西藩司所辖归绥兵备道行政系统,只管汉民不问他族。剩下回民,就成为三头不关心或三头受歧视的居民了。在这种人为的划分和对立情势下,民族关系当然是互相讥笑,互相排斥,更哪能谈到紧密团结,亲如兄弟呢?
上述这种现象,在旧社会的人们看来,几乎认为是各民族本身自古带来的天然“锢疾”,根本无法治疗。因此,也就没有人想去治疗它,而只是不自觉地日益加深了隔膜。有许多人在解放前听到共产党有团结国内各民族的民族政策方针,都认为这是一种政治宣传口号,实际上能否做到,却表示怀疑。可是当呼市获得解放不久,原省属民族事务委员会即积极展开活动,首先在市内成立了回民自治区。跟着又在省、市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中选拔了各民族的上层优秀人士任代表。这样一来,各族广大人民才开始相信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要逐步认真贯彻下去的。几年来经过一系列的民主运动,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兄弟民族的真诚团结,都已得到提高与巩固。现在全市三十多万各族居民就以这种坚强一致的精神,跟在党与政府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旗后面,踏着雄健步伐向前迈进。从这些经验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就是:在民族杂居区,民族团结,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
呼和浩特市解放以来的各种新成就,是很难覼缕细说的。我们只用综合性的说法来谈,指出个轮廓。如解放初全市居民共有十二万多人;辖地面积七十五平方公里;没有一座新式楼房;没有一条洋灰马路;没有高等学校;没有近代剧院;没有图书馆;没有公园;总之,凡是现代城市所应该具备的如体育场、宾馆、俱乐部、文化馆、商场等不是根本没有,就是简陋到令人失笑。甚至国民党的“绥远省政府”也没有一个可容二百人的会议室。其他就可想而知了。现在我们的呼和浩特市,号称三十万人口;辖地面积二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您要问有几幢新式楼房么?请您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主楼向四面望吧!真是一眼望不到边,谁也数不清究竟有几幢。至于马路,那就不仅有了洋灰的、石子的、而且最新柏油路也不止一条哩。上面所指那些原来没有的东西,今天都有了。工厂,从原来房屋狭小,设备陈旧,职工无多的九个破烂厂子,经过整顿合并,新修扩建等一系列的紧张努力,现在逐年扩大生产的包括国营、地方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四种性质的工厂就已发展到四十一个。随着今后城市总体规划准备将来建设的若干大型工厂,尚不在内。各民族工人队伍的逐年壮大,各民族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市民就业问题的解决,职工文化技术的提高,都已成为全市三十万居民一致歌颂的辉煌成绩。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把全市的情况看出个大概来,那就是:市中心三个区所属四十九个居民委员会的街道活动和扫盲工作,有80%以上是家庭妇女及民校高小、初中毕业的妇女来担任的。这一方面是男子就业的反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妇女争取进步,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表现。
把一个三百七十多年的古老城市,变成一个充满朝气、迸射光芒的民族乐园,谁能不为此空前伟丽的事业而兴奋,又谁能不为提前完成此事业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呢?所以今天呼和浩特市人民不论老少男女,何族何界,都能遵循党与政府的指示方向踊跃前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们也知道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刚满十年,从人生的意义来衡量,也仍然未离孩提幼稚之期。虽然在中国共产党大力培养、扶助、领导之下取得内蒙古地区革命的胜利,但家底基础是微薄的;人材知识是?陋的;各项生产事业是落后的。
我区的自治,只是比其他兄弟民族地区先走了一步,仅仅是一步。这里边并没有什么值得自满的东西。因此,愿我区各族各界人民都戒骄戒满,虚心向各先进兄弟民族学习,更克勤克俭,足踏实地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大业而努力。以此精神来庆祝我们自治区的十周年纪念,是符合于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对自治区的期望的。(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这里已不再是野茫茫的草原
十年,对蒙古民族长久的历史来说是一个短暂的时期;但是,在这十年之间,内蒙古自治区起了多么伟大的变化!本报记者 林 沫
“敕勒歌,
阴山下,
天似穹庐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从六世纪(北齐时代)流传下来的这首古民歌,可能很多人还留有深刻的印象吧!可是,
“敕勒歌”所指的阴山下,早已不是茫茫草原了!这里种植着一望无际的小麦、甜菜和各种农作物,有了现代化的制糖工厂。呼和浩特、包头是两个各有三、四十万人口的城市,包头正在建立一个很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阴山下已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将是烟囱林立见工厂了。
时代不同了,土地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有一百四十余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我们伟大祖国的七分之一。人口八百七十多万。地方很大,出产的东西很多,自然风光也各有不同。这里有丰美的牧场,有大森林,有肥沃的农田,有盐海、鱼湖,还有大小几百个工厂。
大兴安岭林区的面积有九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浙江省那么大。那里密密地生长着几十尺高的白桦树和落叶松。现在森林里修了几百公里的铁路,有好几个万人的城镇。
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区,那里沟渠纵横,用黄河水浇灌着四百多万亩农田,绝大部分种植着小麦。东部的西辽河、新开河流域和大兴安岭周围则是黑土沃野,盛产大豆、高粱。内蒙古全区75%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1956年全区每个农业人口的平均产量是一千三百五十斤,差不多高于全国平均数的一倍。近几年,内蒙古每年都以大量的商品粮外调供应全国,其数目之多,在全国各省和自治区中被列在前三、四位。
蒙古民族经营畜牧业有丰富的经验。有三十多万人完全从事畜牧业,约占全区人口的3.5%,但草原牧区却占自治区面积的60%。在内蒙古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也养有较多的牲畜。据1956年统计,全区有各种牲畜二千六百多万头(包括猪一百六十多万口),约等于全国牲畜数目的十分之一。每年有很多皮毛和乳、肉产品供应全国。
草原牧区的景色也和过去不同了。绝大多数的旗(旗是县一级的行政区划)都可以通行汽车。各旗人民委员会所在地已逐渐形成为全旗人民政治和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过去牧民为交易往往要跑几百里,现在合作社的供销网遍布草原,平均每五百人就有一个供销点。
个体分散经营的畜牧业正在走向合作化,绝大多数牧民参加了互助组,20%多的牧民加入了合作社。草原上有了上千架的马拉打草机。全区已经建立了四十个国营牧场。在一些铁路沿线,建立了四十来个乳品工厂,其中有几处备有新式的机器和较大的规模,利用牧区出产的丰富的牛奶,大量制造奶粉、黄油、酪胶和乳糖。
自治区有广大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草原的载畜量还可以几倍地增加。有千万亩的荒地可以开垦。工业发展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大量的铁、煤和某些贵重的稀有金属正在有计划地开发。
蒙古民族在几千年以前是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许多游牧和狩猎的部落。在十三世纪初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后,就以一个英勇强悍的民族著称于世。但是近三百多年来,外来民族的压迫、帝国主义的侵略结合着内部的反动阶级形成对内蒙古民族的分割统治。历史学家描述这种状况是:在蒙古人民身上一座大山加一座大山;在经济上则是被层层的封建剥削和殖民主义者的高利贷网束缚得动弹不得。
到解放前夕,蒙古族人民长期在这里生存发展的内蒙古,在旧中国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它了!它被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四分五裂地划归到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各个行省。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候,历史给它遗留下来的是一幅贫困、悲惨的图画。在草原牧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牲畜已经不多了。严重的疾病到处流行,没有医生,人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蒙古民族没有自己的商业,现代工业几乎谈不上,在牧区连本民族独立生产的手工业者也是稀有的。农业地区,耕作技术大多很粗放。虽然早在七百年前蒙古民族就创立了自己的拚音文字——这种文字较汉族的方块字要容易学习和掌握,但识字的人却百不抽一;本民族的书籍和出版物更是奇缺。这一切都因为过去只有人向蒙古人民进行剥削和掠夺,而没有人去进行建设。
从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对蒙古民族长久的历史来说是一个短暂的时期,但这却是有伟大变化的十年。
过去蒙古民族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外来的民族压迫和内部反动的封建统治,曾进行过多次的斗争,但都没有达到目的。解放后,根据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实现了区域自治,取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蒙古民族当家作主之后,一面恢复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一面进行了必要的社会改革。在农业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牧业区自上而下地进行了民主改革,取消了封建特权,解放了奴隶,实行了自由放牧和牧工、牧主两利以及在牧区不划阶级、不斗不分等项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从而改变了民族内部的封建关系,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内部和区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内蒙古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已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所有制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进行,自治区也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各项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除开国家直接在内蒙古进行的重大工程建设以外,自治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各项基本建设的投资约合黄金一千万两,这是蒙古民族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
在自治区成立后的十年中,新修了一千一百公里的铁路和九千多公里的公路。工业生产增加了十二倍。全区牲畜总头数增加了二点二倍,粮食产量增加了一点五倍。
现全区共有大、中、小学九千四百多所,学生总数九十三万。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较解放初期增加了十倍。
民族语文的使用也有很大发展,1956年出版的蒙文报纸有六种,共二百四十四万份。各种蒙文图书、杂志、教科书及扫盲课本共八百八十一万册。
自治区现有二十三座较大的医院和疗养院,各旗、县普遍设立了卫生所,医务工作人员较解放初期增加了二十三倍。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区内各少数民族的人口由下降改为上升,蒙古族人口十年中约增加了20%。
  这些简单的数字对蒙古人民的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改变了一个民族的面貌。(附图片)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宋显瑞 张文班 刘嵩柏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