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诺瓦尔指责美国干涉约旦内政
约旦全国委员会向国王提出八项要求
各地群众示威要求肃清帝国主义分子
本报综合报道 前约旦陆军参谋长诺瓦尔22日在大马士革接见“舆论报”记者时揭露,美国驻约旦大使馆干涉约旦内政。
诺瓦尔说,“在前首相纳布西的内阁解职前一个月,宫廷、美国大使馆和一些充当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代理人的政客对我施加强大的压力,要我组织一个以我为首相的军事内阁。前首相里法伊对我说,他保证宫廷和美国大使同意我当首相。”而美国大使馆武官斯温尼上校要他给艾森豪威尔的特使理查兹来约旦执行任务创造方便条件。
诺瓦尔要求哈利迪新内阁立即辞职。他说,这个内阁的“目的是要作为一个桥梁,使帝国主义可以通过它来消灭约旦国内所有的开明分子,强使约旦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并且把约旦同叙利亚和埃及拆开,而使约旦同巴格达条约联结起来。”
他说:“它(哈利迪内阁)现在的目的是想消灭军界和非军界的民族主义分子。”他谴责王宫组织一个军事委员会“来实现这种消灭行动”。
诺瓦尔还说,约旦官方所谓继续奉行积极的中立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政策,纯粹是欺人之谈。
在前一天,前约旦外交国务大臣里马维对埃及“共和国报”记者说,美帝国主义是目前约旦危机的幕后主谋者,它的目的在于集中力量打击约旦,以攻击叙利亚和最后孤立埃及。
里马维说,美国设法在约旦造成一种气氛,暗示如果进行抵抗就会引起以色列军队或是伊拉克军队的入侵。
约旦首相哈利迪22日晚间在一次广播演说中为他的政府辩护。他说,他的政府竭力奉行“自由阿拉伯政策”。哈亚里和其他人在大马士革所发表的言论是“毫无根据的”。
哈利迪再一次否认美国驻约旦大使马洛里曾经进行干涉约旦内政的活动。
据开罗电台广播,约旦全国指导委员会(约旦左翼党派联合组织)4月22日向国王侯赛因提出了关于解决目前约旦政治危机的八项要求。八项要求的内容如下:
一、释放被逐出军队的军官,并恢复他们的职位;二、召回在约旦境外避难的军官;三、把某些人赶出王宫;四、解散为审讯被逐军官而设立的调查委员会;五、组织一个议会委员会来调查最近在约旦的扎卡所发生的军队冲突;六、哈利迪政府辞职,成立一个以同埃及和叙利亚团结、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政策为基础的民族联合政府;七、美国驻约旦大使和武官离开约旦;八、成立全国法庭审讯卖国贼和进行政治和军事阴谋活动的人们。
在21日和22日,约旦的一些城镇激荡着示威游行的浪潮。示威游行者要求拒绝艾森豪威尔主义和成立新的联合政府;要求恢复民族主义军官的职位,释放被拘禁的人;要求将宫廷总管革职,并且在宫廷、国家机关和军队中肃清帝国主义分子。
另据美联社报道,大马士革可靠人士22日说,约旦国王侯赛因向叙利亚总统库阿特利否认伊拉克军队已经进入约旦的消息。同时,伊拉克的官方人士也否认伊拉克军队开进了约旦。(附图片)
诺瓦尔像


第6版()
专栏:

埃沙两国拨款援助约旦
新华社开罗23日电 据“共和国报”22日报道,埃及已经正式通知约旦,它已经拨出二百五十万埃镑的硬币,专供约旦在从那些与埃及有贸易关系的欧洲国家进口物资结算时用。
据安曼消息说,沙特阿拉伯已经拨出了五百万英镑硬币供约旦支配。
这是按照阿拉伯团结协定的条款所作的一项安排。在这个协定中,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答应“共向约旦提供一千二百五十万英镑的援助,以代替英国对约旦的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已经随着英约条约的终止而停止。


第6版()
专栏:

文莱要向英国争取自治权
人民党决定派代表团去伦敦谈判
据新华社23日讯 新加坡消息:英属北婆罗洲中部文莱的人民党主席阿扎哈里昨天在新加坡说,文莱希望立即从英国取得自治权。
阿扎哈里说,他的党最近召开的代表大会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到伦敦去同英国殖民地部谈判自治问题。这个代表团可能在今年9月到伦敦去。
他说,如果同英国政府进行的谈判失败,文莱人民党将通过联合国中的亚非国家要求联合国把文莱变成一个托管地,并且将发动公众举行示威来表示抗议。
文莱的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英里,人口约六万六千人。当地出产石油。石油开采税是当地政府绝大部分收入的来源。据阿扎哈里说,文莱的行政目前是由当地的议会管理的,议会中的十四名议员全部由苏丹和英籍顾问官委任。他说,人民党党员约有一万六千人。


第6版()
专栏:

英国防大臣到塞浦路斯
据新华社23日讯 英国国防大臣桑迪斯22日从伦敦到达塞浦路斯。他将在这个岛上逗留三天,视察英国殖民当局在这里的军事设备,并且同英国驻塞浦路斯总督哈定会谈。
桑迪斯在本月初发表的英国国防白皮书中曾经透露说,能够投掷核武器的轰炸机空军中队不久将驻在塞浦路斯。
合众社指出,桑迪斯是在约旦发生政府危机的时候作这次旅行的,预料他将“研究仍然留在约旦的英国军队的地位”。


第6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激战又起
法国殖民军到处挨打
据新华社23日讯 阿尔及利亚解放军同法国军队之间的战斗一周来又趋激烈。
在马尔尼亚附近的山区里,法军同一支二百人的阿尔及利亚解放军部队激战。在英克尔曼附近,法军巡逻队中埋伏,结果九人阵亡,五人受伤。在君士坦丁省的格尔马,阿尔及利亚起义者对法军据点发动了一系列的猛烈攻击,迫使法军慌忙向这个地区增援。在奥尔良斯维尔和阿弗来维耳附近的两次战斗中,法军死伤二十二人。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关于“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平共处日”
4月24日是“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平共处日”。今年,全世界青年第一次纪念这一有重大意义的日子。
过去几年,各国广大的青年、学生和其他人民群众,把每年的2月21日作为“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在这一天展开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加强反对殖民主义和支援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
2月21日这个节日的由来是这样的:1948年2月,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和国际学生联合会在印度加尔各答召开了“东南亚青年与学生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大会”,会议期间举行了有十万青年参加的示威游行,并建议规定每年的2月21日为“支援殖民地青年斗争日”。这是因为这天是1946年印度人民发动反英大起义的纪念日,也是1947年埃及的工人和学生举行反英示威的一个纪念日。以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支持了这个倡议,号召各国青年每年以加强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来纪念这个日子,并把它定名为“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
从1948年起经过了七年,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果。许多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特别是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地区二十九个国家在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对于世界反殖民主义斗争的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会各国一致地通过了关于反对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决议,庄严地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因此,1956年6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学生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每年4月24日(亚非会议闭幕日)为“亚非学生反对殖民主义日”。国际学生联合会对这个决议表示支持。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会并在去年8月的索非亚会议中作出决议,把4月24日进一步定名为“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平共处日”,并号召全世界青年在这一天进行广泛的纪念活动。
(基)


第6版()
专栏:

国际知识“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当前最危险的殖民主义
胡平
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强大潮流,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东方世界的面貌。同时,殖民主义者也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扑。英法武装侵略埃及是一种方式;美国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又一种方式。后一种的主要特征就是特别伪善。但是,三个多月来,“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殖民主义本质,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事实中逐渐地暴露出来。
百慕大的暴露
在最初的“填补中东真空”这个过于露骨的口号引起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广泛反对之后,美国曾经赶紧进行粉饰,用大量的反共标语和美钞样本把“艾森豪威尔”装扮起来。但是,3月下旬美英两国首脑在百慕大举行会谈、重分殖民利益的时候,“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狐狸尾巴不由自主又露出来了。代表美国统治集团发言的一些主要报纸赤裸裸地说:“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由于英国和其他西欧殖民国家“作为世界力量中心的衰落”和“自由世界的势力西移美国”而提出来的,美英之间必须把它们在中东的殖民利益进行“巨大的调整”(纽约时报)。它们还说:由于苏伊士事件,英国在中东的力量已经衰落,“如果要从这次损失中抢救出任何东西的话,那么它们必须由美国的力量和势力来代替”(纽约先驱论坛报)。这实在是说得非常露骨,“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实际目的就是从中东反殖民主义狂澜面前“抢救”殖民主义的利益。
由于美英争夺殖民利益的根本矛盾无法调和,百慕大会谈在中东问题上未能得出“协调一致的政策”;但另一方面,在关于镇压中东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问题上,美英两国却达成了谅解。用“华盛顿邮报”的话来说:“在百慕大会谈上有一个明确的默契,就是在同阿拉伯国家打交道这方面,英国愿意遵循美国的领导”,交换条件是美国对英国殖民者的“安全”,“对在运河的重大利益以及对中东的石油”,都要负起“责任”。
事实上,美国已经在中东担负起支撑殖民主义的主要任务了。在坚持苏伊士运河和亚喀巴湾“国际化”以及干涉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局势等活动上,美国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最近,美国总统重新提起了1950年美、英、法关于中东问题的“三国宣言”而拒绝了苏联提出的主张各大国保证不干涉中东事务的建议,这也表明美国在排挤英法的同时,还是要同英法合伙来干涉中东事务。
“三C”政策的重版
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的军事委员会,是暴露它的殖民主义身份的一个有力证据。巴格达条约因为具有明显的侵略和殖民主义的性质,所以它一直受到中东各国人民、特别是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巴格达条约主要成员国英国对埃及公然发动武装侵略之后,这个条约受到的反对更为强烈,陷入了瘫痪状态。这时,一直藏在幕后的美国就出场来支撑这个条约,从英国手里接管了它的控制权,并把它当做推行“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桥头堡。
美国总统派出的推销“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特使理查兹访问中东各国,首先到巴格达条约国家活动,一面驱使它们为“艾森豪威尔主义”捧场,另一面利用“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理查兹还带着一套计划,要修建一个连接安卡拉、巴格达、德黑兰和卡拉奇的巨大的交通系统(包括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这个计划如果成为事实,那么美国分散在中东的各个军事基地就将连成一片,美国镇压中东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掠夺它们的资源、利用它们作为反苏的战争基地,都要方便得多了。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梦想霸占中东的德国就提出过所谓“三B”政策,想用铁路连接柏林和巴格达,以便把势力伸入中东。英国也提出过所谓“三C政策”,企图修建一条从开普敦经开罗到加尔各答的铁路,以加强对亚非地区广大的殖民地的统治。这两个帝国主义的计划都破了产。今天“艾森豪威尔主义”把它们的观念重又拣了起来,这也非常有助于说明“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本质。
“国际化”油管的阴谋
掠夺中东丰富的石油矿藏,是“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一个主要动机。美国参议员克弗维尔也承认:这个“主义”“主要是按照国际石油公司的需要来拟订的”。在这个“主义”的指导下,美国政府首脑同英国政府首脑在百慕大谈判了中东石油权益的分配问题。和政府的外交活动互相呼应,美国的石油垄断公司也在中东到处进行活动。目前,它们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夺取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新近发现的库姆油田。许多美国公司已在德黑兰活动很久了。美国政府也插手干预。它不但对伊朗施加压力,而且还干涉想要租用这个油田的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的石油垄断集团,反对它们向伊朗提供较高的租让条件。
在不久以前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杜勒斯证实了一项传说中的计划,说美国的石油垄断公司已在同英法石油垄断公司商议,要在中东修建一个新的输油管系统——一条从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油田经土耳其到地中海的大油管和另外两条支线。杜勒斯公然提出:修建这一油管系统时,要同中东国家订立条约,赋予油管以“国际地位”,使所在国家无权“干涉”。这个油管建设计划的被大肆宣传的目的,是使中东石油运输可以不依赖苏伊士运河。实际上它还有着一个远为阴险的殖民主义目的,就是把油管所经过的数千公里沿线中东各国腹地,变成美国和其他殖民国家的租界。
“保护”和“援助”的真实含义
美国在推行“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宣传美国的目的在于“保护”中东国家不受“苏联侵略的威胁”,
“援助”中东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但是中东人民和不少负责的政治领袖都指出,所谓“苏联侵略的威胁”是根本不存在的。苏联同中东国家的关系是一种真正友好无私的关系。是苏联主张大国不干涉中东事务。现在又是苏联建议美英法共同谴责用武力作为解决中东未决问题的手段。相反,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继续着在这个地区的大规模殖民掠夺。是它们在武装侵略埃及失败之后,迄今还对埃及施加种种压力,要它放弃主权。是它们用各种方法干涉着中东国家的内政,设法推翻它们所不喜欢的政府。它们宣传根本不存在的“苏联侵略的威胁”,正是为了想使中东人民看不到真正侵害着他们利益的西方殖民主义。
“保护”其名,侵略其实,这原是殖民主义的老花样。至于“援助”,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尽管美国官方一再企图使人相信,美援不带有任何条件,但是事实都证明相反。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援助”协定,条件是延长扎赫兰美军基地租期和由美国军事人员去“训练”沙特阿拉伯军队。美国向黎巴嫩、埃塞俄比亚等国开出美援支票,条件是在这些国家建立新的美国军事基地。约旦因为宣布了不打算为美援而接受条件,殖民主义势力就在那里制造了政治危机,美国宣传机关趁机进行了露骨的威胁利诱。它们说,约旦只有从美国寻求援助,否则就会“灭亡”;而约旦如要从美国得到援助,就必须“同意艾森豪威尔主义”,并且“镇压”国内的反帝国主义力量。
“保护”是幌子,“援助”是手段,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美国的殖民主义利益。随着“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推行,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了:“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各国特别是亚非地区国家人民今天最危险的殖民主义死敌。因此,中东和亚非各国人民在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正在把他们的斗争锋芒愈来愈多地集中到这个美国牌子的新殖民主义上来。


第6版()
专栏:

理查兹白走一趟
艾森豪威尔主义在苏丹碰壁
据新华社23日讯 喀土穆消息:美国总统特使理查兹的发言人4月22日说,理查兹和苏丹政府对艾森豪威尔主义没有达成最后的谅解。
理查兹从4月20日到22日在喀土穆同苏丹政府举行了关于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会谈。会谈结束后发表的公报说,双方商定对这个问题“将进一步加以研究”。


第6版()
专栏:

对巴拿马施加压力
美国在运河区举行演习
据新华社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将从4月24日起在巴拿马运河区由一万名海、陆、空军举行三天的大演习。消息说,这次大规模演习的目的是对巴拿马施加压力,作为对巴拿马声明它享有运河区主权的答复。


第6版()
专栏:花絮

狗,寡妇和孤儿
法国“人道报”登载了一幅插图,标题是“狗,寡妇和孤儿”。里面说:为了饲养一条教练好的“猎捕阿尔及利亚人”的军用犬,政府每天需用一千五百法郎。但摩勒政府对在反法西斯主义斗争中牺牲的法国爱国者的寡妇每日却只付三百九十二法郎,孤儿一天只有七十法郎。(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一年来反殖民主义斗争形势图
舒适绘


第6版()
专栏:

也门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保卫祖国,老年人也站在反侵略战争的行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