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伏罗希洛夫在鞍钢的讲话亲爱的同志们:
我们能来到这个著名的城市和你们会面,感到非常荣幸,请允许我向你们向鞍山市男女公民们、儿童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我们这样热情的、盛大的、兄弟般的欢迎,并向你们转达苏联劳动人民的来自内心的崇高的敬意。亲爱的同志们、城市的居民们,你们就像欢迎最亲密的朋友一样迎接了我们。我们是你们的亲兄弟,是你们真诚相爱的兄弟,我们对你们这样热烈的盛大的欢迎,表示我最深切的谢意。
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的真正人民的国家。现在正在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热情百倍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知道建立强大的重工业是保证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防力量和提高人民福利的主要条件。中国政府和共产党正在尽一切努力来把中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繁荣的工业国。解放以后,中国已经建立了数十个新的重工业企业、发电站、矿井,建设了几千公里的铁路和公路,工业技术也在不断地努力革新。
亲爱的鞍山的同志们:在中国工业化的斗争中,你们走在为争取中国工业化斗争的前列。在很短的时期内,你们已经把你们的城市变成了中国大规模的钢铁工业基地。现在的鞍山正像你们称呼的那样是中国的“钢都”,同时它也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的未来。
我们很高兴看到:用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鞍山钢铁公司每年出产的钢,相当于解放前全国钢的产量的两倍以上。不仅全国的人民知道,而且其他国家的人民也都知道鞍山的人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和自己的企业,他们正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鞍山钢铁厂的工人们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劳动上的创造精神。鞍山的工人们掀起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群众性运动,并且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你们的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炼钢厂里炼一炉钢的时间从十二小时缩短到七小时,而炼钢工人胡连阁已经把炼钢时间缩短到四小时五十三分钟,并且把每平方公尺炉底的出钢量提高到十五吨以上,超过了氧气炼钢的最高的指标。
还有许多其他鞍山工人的名字也是为苏联人民所熟悉的。
亲爱的同志们:请允许我代表苏联人民向你们在生产上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衷心地预祝你们在劳动中获得新的成就。
你们的劳动具有巨大的意义。你们给国家多生产一些钢铁,也就是对于把你们的国家变成为富强的工业国的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亲爱的同志们:鞍山和迅速发展的鞍山钢铁企业是中苏友谊的生动的体现。在这里中国的工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他们的苏联朋友们并肩劳动,这些苏联朋友把苏联钢铁工业的最好的经验介绍给中国。我想可以这样说:鞍山是最突出地表现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一个成果,这种友谊是炼钢炉的烈火炼出来的友谊——是工人的友谊,我们衷心地希望中苏两国工人的友谊正像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一样,不断地发展和加强。
亲爱的同志们:我想着重指出人民之间的友谊——这绝不是什么偶然的和暂时的现象,这是一切民族发展的道路,这是整个人类的未来。如果全世界一切国家的人民都能友好相处,如果他们都在和平劳动中互相竞赛,那么流血的战争将永远绝迹,各国人民的生活将变得空前繁荣和幸福。
人口占全人类三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不渝地执行各国人民的友好的政策。
这个政策得到了为反对殖民主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缅甸、阿富汗和许多其他亚非国家的支持。这个崇高的运动也得到欧洲和美洲公正人士的支持。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之间巩固的友谊,全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是阻止帝国主义者发动新战争的主要的力量之一。
因此,帝国主义者和它们的帮凶们就千方百计地破坏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制造分裂,煽起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情绪。
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爱好和平、自由和独立的苏联、中国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及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那么帝国主义冒险家的血腥的计划就必定会遭到破产。
亲爱的同志们:最后请允许我向你们保证苏联人民今后仍然是中国人民最可靠和忠实的朋友。
祝苏联和日益强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友谊和亲密合作不断加强!
英勇的中国工人阶级万岁!
亲爱的朋友们:祝你们身体健康,祝你们在劳动中取得新的胜利!
中国人民万岁!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第4版()
专栏:

在伏罗希洛夫主席欢迎会和欢宴会中书感
陈铭枢服人以德足推贤,伟烈丰功不让先,震耳声名今喜觌,那知醉我是慈泉。信将玉帛化干戈,掌握和平莫与科,氢弹从今真可毁,苏中保卫世同歌。


第4版()
专栏:

欢迎苏联元首伏罗希洛夫主席 调寄千秋岁
黄绍竑苏联元首。中国亲朋友。您好比,春风到。北京新气象,万众瞻仪表。看遍野,百花招展清明后。兄弟般拥抱。唇齿般依靠。写不尽,中苏好。笑谈帏幄里,世界和平手。千秋岁,勋名宇宙同不朽。


第4版()
专栏:

民建中常会召开宣教工作座谈会
讨论今后宣教工作的方针
本报讯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务委员会为了总结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各地方组织宣教工作的经验,并讨论今后宣教工作的方针和具体内容,特于本月5日到17日,召集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等省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重庆、西安、兰州、广州、沈阳、济南等市委会宣教部门的负责同志和部分工商业者会员举行宣教工作座谈会。
会议根据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和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精神,全面地、具体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工商业者的基本情况。会议认为,宣教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工商界的思想动态,今后必须订出制度经常进行了解和分析,分别其主流、细流和暗流,掌握其变化和动向。会议确定今后宣教内容的重点在:(1)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继续贯彻民建二中全会关于当前几个主要原则问题决议的教育;(3)鼓励和帮助会员重视政治理论学习;(4)大力宣传和学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5)加强会章教育。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三个文件——关于今后宣教工作的意见,关于协助国家贯彻以企业为团结、教育和改造私方人员的主要基地的方针的初步经验和意见,关于推动工商业者会员进行理论时事政策学习方面的经验和意见。


第4版()
专栏:

首批华侨回国旅行团到京
本报讯 参加今年“五一”节观礼的第一批华侨回国旅行团三十余人,在团长、印度尼西亚龙目岛中华总会主席沈清江率领下,于18日晚间到达北京。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秘书长陈曼云、王纪元等人,到车站迎接了这批远道归来的侨胞。
这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侨胞,大部分是华侨工商业者,其中有七对夫妇同来,有的还带了儿女。他们之中大多数是第一次回国。
旅行团是6日到达广州的。在广州逗留期间,他们参观了华侨新村,游览了名胜古迹。在北上途中,他们参观了武汉长江大桥、汉阳纺织厂、国棉一厂、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学院,游览了东湖、中山公园等。旅行团人员在纺织厂参观时,对我国工人生活和厂里的福利设施特别感到满意。
他们将在首都参加“五一”节观礼后,去东北、华东等地参观游览,然后回乡探亲和游览。


第4版()
专栏:

民主德国举重队到北京
据新华社18日讯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重队一行十五人,今天下午坐飞机到达北京。
举重队由恩斯特·拉萨恩任领队。队里的十名运动员(包括七个举重等级),五名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运动健将,五名是一级运动员。


第4版()
专栏:

参加讨论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问题的人士的名单
新华社19日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邀请参加讨论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问题的各方面人士名单如下:
一、广西代表团人员
团 长 陈再励
副团长 丘 辰
团 员 王以仁 王培之 凤福山(瑶) 韦冠英 韦瑞霖(僮)甘怀义(僮) 石兆棠 刘 嘉(僮)何自坚 吕集义 李任仁(请假)李世兴(苗) 林克武 陈汝楫陈良佐 陈 雄 陈 捷 赵佩莹(僮) 郑显通(请假) 徐惠规(女)秦廷柱 秦振武(侗)
 马驹誉(回)(请假) 张景宁 张显龙 梁岵庐莫乃群 汤有雁
 覃 辉(僮)冯 介 黄德沾 杨 义 杨振士雷荣珂 翟念劬 潘乃德 魏继昌
二、政协广西籍委员和有关委员
尹 羲(女) 关瑞梧(女)何柱国 李沛文(请假) 林 虎
(请假) 罗尔纲(请假) 梁漱溟覃异之 黄松坚(僮)(请假)黄启汉 黄绍竑 雷沛鸿 裴文中
三、在北京、广州、武汉、长春等地工作的广西籍人士
王 力 龙一飞 阳太阳 吴克清 李达潮 汪振儒 陈此生陈迩冬 陈秋帆(女) 俞作柏 赵可任 郑建宣(僮)(请假) 唐现之 张云逸 张震球 盘珠祁彭世桢 黄昶芳 黄新友 谢鹤筹
(僮) 锺夫翔


第4版()
专栏:

广西历史简况
邓锐龄

广西建省始于元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更远在宋代已有“广南西路”的名称。如果我们再追溯到唐懿宗咸通三年分岭南为东西二道时,那么广西就有一千零九十五年的历史了。现将广西省历代沿革,列表如下:

中原汉族进入岭南,从秦代开端。在秦代以前,南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东抵今浙江,西抵今广西,曾经聚居着许多部落。在秦汉时,中原人统称他们为“越”。“越”是一个颇为笼统的概念。在东端有断发文身风俗的“东瓯人”,和在西端耕种“骆田”的“骆人”,都被包涵在这个概念里面。广西在古代是“越”族中的“西瓯”、“骆”等部落的居住地区〔注二〕。
秦用了很大的兵力和“越”人进行一次战争,虽然杀死了“西瓯”的领袖,但是结果遭到惨败,以后秦用很多军队防守五岭,做好进军准备,终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郡。战争结束后,秦政府就把一批中原人移戍到三郡,和越人杂处,其成分大概不外是商人、赘婿、罪人之类。
秦末,天下纷扰。当时在岭南的一位秦高级官吏真定人赵佗(真定即今河北正定),利用这个时机,合并了南海、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赵佗是个很聪明的汉人。他既然做为南越各部落的共同领袖,就想尽方法取得越人的支持。他抛弃了中原汉人的冠带,自称“蛮夷大长”,任用越族治理政务,鼓励越族和汉族通婚。对于代替秦的汉王室,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西北许多部落包括在今广西的“西瓯”、“骆越”(它们有自己的领袖),远到今贵州境内的“夜郎”,都用财货交结,使他们不为汉用。在他的统治下,可以说百越和集,致使汉高祖、汉文帝都不得不正式承认他所建立的政权。至于汉人越化或越人汉化的情形,现在不得而知。在汉高祖写给赵佗的信中说赵佗治理三郡,“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这些话可能不全然是颂词(注三)。在汉高祖、文帝时两度出使南海的使臣陆贾,曾经写了一本旅行纪——“南越行纪”,可惜这本书已经散逸,不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中知道一些那时越族的情况。
赵佗这一帝系维持了九十多年的统治,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被武帝用兵力合并。汉在南越故地设立九郡,其中苍梧、郁林在今广西境内。
汉对岭南第二次用兵,在南越亡国的一个半世纪后。那时越南北部、广西西南部有许多部落反抗汉族地方官吏。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等率军南征。马援等行军路线横穿过广西南部,开辟了从今广东、广西到越南北部的陆路和水上的通路(注四)。
汉人进入广西,大概都聚居在西江下游若干军事据点上,四周仍是越族活动的天地,虽然在史书上看,汉代所立的县治已经到达柳江西岸〔注五〕,但是这只能理解为汉兵力一度到达的地点。当兵力不及时,这些地点就被称为“陷入蛮夷”了。汉在岭南郡县中军队官吏的给养最初完全靠岭北供应,地方政权对于当地民族,只能“以故俗治”〔注六〕。
汉平南越,有瓯、骆四十万人降于汉〔注七〕。汉灵帝建宁三年(170),有十余万“乌浒人”接受汉郁林太守谷永的招降〔注八〕。(汉郁林郡治在今广西贵县,“乌浒人”居住地域大概在今郁江流域一带。)汉平南越出军十万人,光武帝派马援南征,军人不过二万多人,即便把些军人都留下,加上前此定居在岭南的汉人,比起当地民族来,仍然是少数。关于东汉到隋五百多年间的历史记载中虽然看不到部落人口数字,但是在西江上下游,仍然有许多各有常帅的部落,想像那时当地民族人口比汉人还是多得多〔注九〕。“以故俗治”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汉族统治阶级经过长期斗争,所总结的一条经验,因为当汉族势力伸入这一片地区,成立地方政权后,要团结好当地部落领袖才能巩固统治。六朝时,岭南地方政权反抗中央的斗争往往要依靠地方氏族、部落的支持。隋统一岭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岭南冼氏大族的号召力量。以后唐、宋在广西设立的羁縻州县,元、明设立的土司土官都可以看做是“以故俗治”这一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从三国以来,有许多中原人士迁入岭南。他们给岭南带来了汉族文化。但是,汉族居住地区仍集中于西江下游,相当今广西省东部一带。广西西部如今百色地区、宜山地区和原邕宁专区的大部分,仍然是许多当地民族部落的聚居区。从后汉书马援传、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记载汉族进入越南北部几百年间,当地经济文化都有进步的情形推测,在今广西东部和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长时期内也必然会大部分接受了汉族的文化。
唐初,在今两广地设岭南道,末叶为了防御南诏军事上的需要,又将岭南分为东、西两道。广西西部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和唐政权取得了连系,唐设立了三十多个羁縻州县。今宜山地区、原邕宁专区地当时都在中央政令所达到的范围以内,但实际上聚居这些地区的部落仍然可以对自己内部事务独立作主。在唐中叶后,边境的实情常常被地方官吏壅闭,不能上达,一部分地方官吏对当地民族滥用权威和武力,以故多次激起当地部落的反抗〔注十〕,其中以黄氏、侬氏等反抗最强。黄氏最强时期,控制了左、右江流域全部,东抵今平乐专区地,向北进入今湖南南部,和唐进行战争达六、七十年之久。随着,唐南部心腹大患——南诏也侵入桂西,安南北部地方势力也联合邕州西部部落进入广西。唐用了很大兵力坚守邕州(南宁),但几度被迫退守梧州。
唐代以前,广西、广东还是一片开垦很少的亚热带地区,林木蓊郁,人口稀少,疟疾病猖獗流行,中原人士视为畏途。朝廷往往把一些犯错误的官吏谪发到岭南来。像韩愈谪流到潮州,柳宗元谪流到柳州。直到北宋时,广西仍然是谪臣迁客之所居。据说,士大夫如不把人打得“唇绽齿折”,是很少有机会游赏阳朔荔浦的山水的〔注十一〕。人们这种把岭南做为谪放罪人的地方的观念,可以上溯到秦。南宋以后汉族人口进入广西的更多,人们对广东、广西的旧观念也可能从南宋开始转变〔注十二〕。汉族人口陆续地迁居岭南对广东广西的开发起了积极的作用。
(一)此表仅示沿革大略,欲知其详,请参阅黄诚沅“广西郡邑建置沿革表”。
(二)罗香林,“中夏系统之百越”页120—126。罗氏将“西瓯”“骆”区分为二。
(三)汉书高帝记。
(四)后汉书马援传。
(五)据汉书,最西郡县有郁林郡(郡治今贵县)所属潭中(今柳城、大苗山苗族自治县、血雒容等县地)、领方(今上林、武鸣、宾阳、邕宁等县地)、定周(今宜山县地)、临尘、雍鸡(俱今左崇县地)等县。后汉书有郁林郡所属潭中、领方、定周、临尘、中溜(今来宾县地)等县。
(六)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二年条下。
(七)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八)后汉书南蛮传。
(九)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冼氏传中说苍梧、藤州、罗州等地都有首领。
(十)新唐书南蛮传。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指出黄氏部落言语服装都和汉人不同。
(十一)宋孙光庭“北梦琐言”卷五:“王赞侍郎,中朝名士。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以阶缘尝得接瑯琊,从容不觉形于言;侍郎曾见阳朔、荔浦山水乎?瑯琊曰:某未曾打人唇绽齿落,安得而见!因之大笑。”王、杨皆唐人。又唐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云:“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又况逾临源岭,下漓水,出荔浦,名不在刑部而来吏者,其加少也固宜。”
(十二)宋人关于广西地理历史的著作较前代多,可参看宋史艺文志。南宋时汉人逾岭定居事参看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珠玑巷条下。南宋广南西路户口较北宋时上升参看袁震“宋代人口”(历史研究1957年第3期)。    (待续)1957年第3期)。    (待续)(附图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