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欢迎敬爱的伏罗希洛夫同志
朱德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同志要到我国来进行友好访问了。这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在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都是一件盛大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情。我和全国六亿人民一道,对不辞辛劳远道前来的伏罗希洛夫同志表示由衷的热烈的欢迎。
伏罗希洛夫同志是苏维埃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战斗的一生,是同俄国的工人运动分不开的,是同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成长、巩固和发展紧密地联系着的。早在1896年时,他就开始把自己献身给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事业,六十年来如一日。沙皇政府对他进行了多次逮捕、迫害和流放,丝毫也不能磨灭他为崇高的阶级事业奋斗的决心,却反而使他斗志更加昂扬,信心更加坚定。正因为如此,伏罗希洛夫同志早年就赢得了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者的热爱和信赖。
1917年,伏罗希洛夫同志积极地参加了俄国二月革命和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家之一。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年代里,伏罗希洛夫同志为年轻的苏维埃国家建立了特殊的功勋。1918年威震世界的察里津保卫战,就是在斯大林同志和伏罗希洛夫同志的亲自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以后,伏罗希洛夫同志和苏联党政其他领导人一起,努力进行建设和巩固苏联武装部队的工作。由于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伏罗希洛夫同志在1935年获得了苏联第一个元帅的称号。在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伏罗希洛夫同志是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参与了领导苏联军队击溃法西斯侵略者的工作。战后,伏罗希洛夫同志在苏联党和国家工作中继续担任了重要的职位。他对加强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苏联人民中间享有很高的威信。在去年访问苏联的日子里,我曾有机会同伏罗希洛夫同志和苏联其他国家领导人会见和接触。伏罗希洛夫同志平易近人和亲切真挚的态度,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次我和我国人民能够有机会在我们的国土上欢迎这样一位年高德劭并且具有丰功伟绩的共产主义老战士,感到极大的兴奋和光荣。
伏罗希洛夫同志作为苏联国家元首前来我国访问,是中苏两国人民亲如兄弟和牢不可破的友谊的充分证明,并且对这个友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自从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缔结伟大的兄弟同盟以来,我们两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已一年比一年扩大和巩固了。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也为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促进国际合作而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中苏两国八亿人民的这种团结一致和紧密合作,不但大大地增进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两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的前进,而且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发展的一个最强大的因素。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了解这个事实,并且像土拨鼠害怕太阳一样害怕这个事实,因此它们几年来总是像沙里淘金一样地企图在我们两国关系中发现一些即使是最微小的隙缝。帝国主义的宣传机关从来也没有放松在中苏关系的问题上进行挑拨的机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可悲的是,他们过去既没有成功,现在和将来也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希望。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之所以能够经受起一切考验,是因为我们的团结是建筑在牢不可破的基础之上,我们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同思想,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的共同目标;同时我们是对八亿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全人类进步事业的根本利益负责的。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坚强核心。有了这个团结,我们就有力量克服一切前进途中的困难,就使和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伏罗希洛夫同志这次来访我国,是苏联人民对我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的生动表现,也是苏联对加强中苏两国友好关系和加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新的贡献。苏联是我国人民最亲密无私的朋友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援助者。我深信,我国人民将以最高的热情,来欢迎伏罗希洛夫同志来到我国访问,以此表示我们对苏联的感谢,表示对苏联人民情同手足的友谊,表示中苏两国人民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团结。


第2版()
专栏:

苏联专家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卓越贡献
新华社记者 君谦
伟大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前夕,苏联专家又相继到了工地。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柯洛略夫在3月10日对三门峡工程局干部报告了这一工程的初步设计内容,施工专家耶果洛夫又在3月18日专门做了初步设计中的施工部分的报告;地质专家萨维里也夫和女地质专家萨科洛娃在帮助完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资料的搜集后,又来指导技术设计资料的搜集。专家们将热诚地贯彻始终地要帮助我国把这个伟大工程建筑完成。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和北洋军阀及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中外驰名的害河——黄河都没有妥善的治理办法,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家们对它更做出了悲观的结论。可是现在根治和开发黄河的帷幕揭开了,控制黄河流域92%面积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工了,这项要变害河为利河的伟大措施,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要衷心地感谢苏联伟大国际主义的无私的帮助。
三门峡水利枢纽从规划、勘测、设计到施工,每一个阶段都有苏联专家的卓越贡献。
1952年5月,两位苏联专家被邀请来到了交通困难、山陡水急,自古称为天险的三门峡实地查勘。这两位专家便是帮助我国改建小丰满水电站的哥罗格洛维奇和地质专家瓦果林哥。三门峡可做水利枢纽的优良地形和地质条件引起了两位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坐船在激流险滩的河里观察,爬山越沟查勘后,哥罗格洛维奇肯定了三门峡在治理和开发黄河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对它做详细的勘测工作;瓦果林哥也给布置了一批地质勘探钻孔。哥罗格洛维奇还给我们介绍了苏联对河流综合利用开发的先进经验,建议搜集黄河各方面的基本资料,为黄河流域规划做准备。从此,钻探三门峡地质情况的工作开始了,勘测黄河流域的勘测和整编黄河水文资料等基本工作也加紧了。这两位专家的启发,对后来完成流域规划——黄河流域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报告和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确定以至于施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当时是燃料工业部)和有关部门在1953年6月成立了黄河研究组,一面积极搜集和分析研究有关黄河的基本资料;一面向苏联政府聘请专家组来我国帮助做黄河流域规划。
在黄河上建筑水库,以便及早解决黄河防洪,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个意见是一致的。可是首先在哪里建筑拦蓄洪水的高坝呢?有的主张先建筑三门峡坝,有的主张先在邙山和芝川建坝。意见一直统一不起来。总的原因,是对河流综合利用的观点还不明确。
包括水工、水文、水工施工、地质、灌溉、航运、水电等门类以柯洛略夫为首的苏联专家组在1954年1月到北京。他们听了黄河研究组对黄河情况的介绍,检查了搜集起来的黄河基本资料。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分析研究,对我专家和工程人员搜集的资料表示满意。认为已有的资料,编制黄河流域规划已经够用,建议着手编制流域规划。于是黄河研究组扩大组织,改为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开始了流域规划的编写。
专家们并不因为编制黄河流域规划的资料够用就满足了。他们为了把已有的资料和实际情况相印证,为了掌握丰富的黄河资料,使黄河流域规划编制得更充实和更科学,就随黄河查勘团对黄河做全面的查勘。这次大规模的查勘,下起黄河入海处,上溯刘家峡,历时四个月,行程万多里,查勘了干、支流坝址二十九处及下游堤防、河道、航运、水土保持、水文站等项。这次着重查勘了三门峡、刘家峡、邙山、芝川等坝址,特别是查勘三门峡就费了一天多的时间。查勘三门峡时,六十多岁的地质专家奥加林在陡峭的河岸和险峻的山崖上,爬上跑下,拿着地质家必备之物——铁锤子,这里敲敲,那里砸砸,检验岩石的性质。柯洛略夫也紧紧跟着奥加林了解情况。经过这次查勘后,专家们一致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是治理和开发黄河中最好而且应当首先建筑的枢纽工程。以邙山和芝川列为第一期工程的主张被否定了。因为这两个坝址的地质条件都不好,建坝的技术条件都不容易解决,花钱不少,还不能起综合利用的功效。
三门峡确定为黄河上首先兴建的枢纽工程了,专家们立即提出了查明三门峡一般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做为选定坝轴线的二十四个钻孔的建议。
中国第一部流域规划的完成,苏联专家是起了巨大作用的。哥罗格洛维奇启发了做黄河流域规划的准备工作,当时水电总局的苏联专家给写出了一套河流流域规划的编制规程,专家组根据黄河的特点又对这个规程做了补充。专家们还非常热诚地、不厌烦地教会编制规划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指导规划委员会的机构编制和分工。向规划委员会做了系统的报告还不算,在帮助规划委员会的人员学习编制流域规划时,还解答了二百多个疑问。黄河流域规划报告初稿写出来后,帮助修改稿件,最后又写了黄河流域规划结论。苏联专家热诚耐心地帮助,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艰苦虚心地学习,终于使流域规划报告在1954年10月完成。
1955年2月底,苏联专家组再次来中国,检查三门峡的地质勘探资料,做为拟定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的根据,同时提出对下一阶段的勘探建议;了解了对黄河影响大的黄河支流泾、北洛、渭、伊、南洛、沁等河的坝址。
专家组第三次来中国,是在1956年夏季。这一次提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同时了解三门峡水利枢纽施工场地的地质及场地布置,并且围绕着三门峡问题,查勘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措施,了解了郑州、洛阳、西安等工业城市用电的现状及远景。
现在,专家组到中国和三门峡来是第四次了。这一次提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初步设计,进一步检查三门峡的地质勘探资料和提出三门峡水利枢纽技术设计的补充勘探建议。而这中间,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承担了复杂艰巨的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设计工作。以柯洛略夫为首参加这个设计工作的就有一千多人。
具有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的苏联专家还有许多高贵的品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苏联专家对工作处处表现了认真负责的精神。当他们初次到中国,了解了黄河资料已够编制流域规划用的情况后又到黄河上做了百多天的实地查勘,才肯定第一期工程。几次查勘三门峡时,总是攀登岭崖,跳越沟坑,下到百多公尺深的探井里去深入观看检查。三门峡的地质勘探,曾因没有经验,在钻探和开挖过程中,工作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地质描述不够细致,萨维里也夫检查出这一点,使勘探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建筑三门峡水利枢纽时用的砂石材料,起初曾打算到远在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的陕西灞河和华山山麓去采运。萨维里也夫反对了这个计划,建议在附近寻找。结果在距坝址只有五十四公里的灵宝涧河找到了质量优良、数量丰富的砂石材料产地。这样,可以节省许多采运费用。专家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很令人佩服的。去年5月底,专家们查勘三门峡水利枢纽施工场地、会兴镇供水钻探及南涧河砂石材料时,浮土飞舞迷漫,天气酷热,浑身流汗,专家们仍然坚持查勘。地质专家萨维里也夫和萨科洛娃更是非常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寻问,一定要把需要的情况弄清才算完。哥罗格洛维奇在深入查勘了三门峡和王家滩等坝址后,曾为了赶上参加在北京的一个会议,从王家滩骑着马,翻山越岭,以三小时飞驰九十里赶上经过渑池往北京的火车。专家们沉着无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称道。哥罗格洛维奇从三门峡坐船沿河往王家滩查勘,在一处急流中转弯时,忽然遇着山谷疾风的扑卷,船向山崖冲去,几乎被石头碰坏。在万分惊险中,哥罗格洛维奇仍然沉着地察看着峡谷和河道,计算着蕴藏着多少动力。
苏联专家帮助我国编制出黄河流域规划,又帮助建设变害河为利河的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工程,这是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团结的具体表现。将来黄河流域受到改造黄河的利益的人们,将会永远感念苏联专家的功绩。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朱副主席、周总理
接见电影界人士和两个民族参观团
新华社14日讯 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今天下午接见了出席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成立大会的代表、1949年到1955年优秀影片得奖者代表和出席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代表。
接见的时候在座的,有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济深、彭真、陈叔通,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章伯钧、包尔汉。
毛泽东主席同许多著名的电影演员、导演和放映工作者亲切握手和谈了话。
新华社14日讯 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今天下午接见了云南省各民族参观团和湖南省各民族参观团的全体人员。
接见时在座的,有邓小平、李济深、彭真、陈叔通、章伯钧、包尔汉等人。(附图片)
右图: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出席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成立大会的代表、1949年到1955年优秀影片得奖者代表和出席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代表。   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第2版()
专栏:

民族资产阶级还有两面性么?
许多民建会员和工商业者展开热烈讨论
本报讯 民族资产阶级是否还有两面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些问题,曾经引起了许多民主建国会会员和工商业者的争论。自从民主建国会召开二届中央全会以后,特别是听到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以后,民主建国会的各级组织和许多工商业者,通过各种方式,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自由的热烈的讨论,反映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生产关系变了两面性就变了吗?
在通过各种方式的讨论中,人们几乎一致地承认,在实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广大工商业者通过实践和学习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正在逐渐地增长。许多被安排在企业的私方人员,对于搞好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对于搞好公私共事关系,都表现了愈来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他们还积极地要求学习,努力从各方面改造自己。根据民建中央召开的公私共事关系汇报会上反映的材料,江苏省十二个市和十六个县合营定息户的私方人员,在去年第一到第三季度,参加社会主义竞赛的有八万多人,其中得奖或获得光荣称号的有一万三千多人。在同一时期,武汉市有一万四千三百多私方人员参加了社会主义竞赛,有两千五百八十多人得奖,其中还有人连续三次得奖。又据一千一百九十个市、县的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种学习的工商业者及其家属有一百二十三万多人。这对提高工商业者及其家属的思想认识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这一切是否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就没有了两面性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而这些不同的看法,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当前民族资产阶级的估价。
有人说有两面性就是先进和落后
人们在两面性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来源于他们对当前民族资产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随着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完成,既然生产关系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私方人员已经成了企业的工作人员,当然不会再有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们说:生产资料基本上交出去了,既已缴械,则唯利是图的物质基础不复存在,那里还来两面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对于说民族资产阶级还有两面性,很不服气,认为是共产党和民建中央搞出来的,是人民政府“派定”的。另一种表面上和前一种不同而实质上相同的意见是,如果硬要说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那也只是思想上的两面性,也就是先进和落后的两面性。因此结论是:两面性人皆有之,不限于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其他的劳动人民也有。
这两种对两面性的看法,在讨论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但是也遭到了更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还是存在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否认随着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完成,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也不否认许多资产阶级分子通过实践和学习提高了觉悟,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正在逐渐增长,并且认为积极的一面已经成为主要的一面。但他们同时也指出:由于目前定息还存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还没有最后消灭,并且由于思想认识常常落后于客观实际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消极一面也还是存在的。这主要是:在从实行定息到最后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的不利于逐步消灭剥削的思想行为,在企业实行合营到企业国有化过程中必须逐步克服的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思想作风,在由剥削者逐步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克服的轻视劳动的思想行为,以及其他不利于公私共事和不愿接受改造等方面的思想行为。有的人的脚已跨上社会主义的船眼睛却还在“黄鹤楼上看翻船”
为了证明这一看法的正确,人们指出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部分私方人员中已经产生或仍然有以下的一些现象:第一,有松劲思想,这又主要表现在:(一)有的私方人员对企业缺乏热情,工作劲头不大。过去和企业是血肉相关,劲头十足;现在是积极性大为减退,只喝自己的“门前杯”,甚至该自己作的事也不作,或者作得很不好。过去是身在家里,心在厂里;现在是离开企业,毫无牵挂。(二)有的私方人员安于现状,不求进步。而这所谓安又是安心于名位、定息,而不安心于工作、学习和改造。
(三)有的私方人员责任感不强,以为自己是“老二”,一切责任有公方代表顶,甚至冷眼旁观,看着公方代表出岔子,所谓“黄鹤楼上看翻船”。第二,资本主义经营作风又在抬头。有些人把竞赛理解为竞争,盲目抢购物资,不按国家计划办事。有些人看见“自发工场”赚钱就红了眼,不顾企业公职人员的身份,竟脚踏两只船,去搞“自发工场”。有些人已经发生贪污舞弊、假公济私等行为。第三,敌我界限模糊。匈牙利事件的本质是:国际帝国主义利用匈牙利前领导人所犯的错误,嗾使反革命分子发动武装叛变,妄图卷土重来,并进而进攻社会主义阵营;但是部分工商业者对匈牙利事件的看法,却有原则性的不同,甚至个别人还有幸灾乐祸的心理。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许多参加讨论的人认为,这说明部分工商业者虽然也跨上了社会主义的船,但他们的内心还在留恋着资本主义,或者至少是对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热情。
提出两面性是否就会妨碍积极性的发挥?
有人认为,在目前阶段还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还指出它们有消极的一面,这会有碍于工商界积极性的发挥。许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还有两面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首先肯定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还有消极的一面,这不但不会妨碍工商业者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够提起工商业者的注意,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改造自己,更好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立功。反之,如果只谈积极的一面,不谈消极的一面,甚至根本否认有消极的一面,这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有害于工商业者进一步接受教育和改造,从而也就不可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有人在讨论时指出,今天部分私方人员所以还有上述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抹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致使一部分人放松了自己的改造。
应当怎样理解公私关系?
由于对两面性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人们也就很自然地在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在如何理解合营企业中的公私关系上,发生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认为没有两面性或者只有思想上的两面性的人,在实质上否认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在合营企业的公私关系上只强调公私共事关系,而不强调或者不愿意提阶级关系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为照他们看来,合营企业中的私方人员,已经四分之三是公职人员了,两面性也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有也只是思想上的先进和落后之分,因而根本不发生谁领导谁的问题,也不发生谁改造谁的问题。认为还有两面性的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们主要指出了以下两点:第一,随着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完成,资方人员被分配在企业工作,他们已经同共产党员和职工群众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这就是企业中的公私共事关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没有最后改变,资产阶级还没有最后消灭,因而企业中的公私关系同时又是阶级关系,也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有承认这一点,才不致模糊了阶级界限,才能够使私方人员更好地接受公方人员的领导,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从而加速自己的改造。第二,基于上述的事实,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就不仅是思想的改造,而且同时是企业的改造,也就是要逐步消灭剥削,把合营企业改变为国营的企业。而且就思想改造的内容来说,也实质上不同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思想改造。因为对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并不发生由剥削者改造成为劳动者的问题;而资产阶级分子改造的实质,恰好就是这个问题。不承认这一点,以为资产阶级分子只有思想上先进和落后的两面性,把他们的改造同劳动人民的改造混同起来,这就会在实际上取消了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对社会主义的事业不利。在讨论中,有人提出,目前部分私方人员不尊重公方代表的领导,不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不肯虚心地向职工群众学习,甚至看不起公方代表和职工群众,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公私关系是共事关系也是阶级关系,不懂得劳动人民的改造和剥削阶级分子的改造的本质区别,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
以上关于两面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的讨论,目前正在民建会各级组织和工商业者中间热烈地进行着。据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这一讨论虽然还不是很充分的,但它说明在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后,特别是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以后,民建会会员和工商业者的思想正日趋活跃,许多人已经能够大胆地暴露问题,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争论。这无疑地是一种好现象。为了通过自由的争辩来澄清思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民建中央最近召开了宣教工作座谈会,将要进一步在会员和工商业者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要进一步领导和组织会员和工商业者,就两面性问题及他们关心的其他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