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意共、德共、挪共和加劳工进步党
决定加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
号召争取国家的新的政治领导
新华社6日讯 据塔斯社罗马讯:“团结报”5日刊载了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近举行的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这次全会根据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的精神讨论了党的副总书记隆哥关于共产党员在工人阶级斗争中的任务的报告。
全体会议赞同隆哥的报告和报告中提出的政治任务。决议指出意大利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说,在意大利经济中,既有资本主义前的经济形态,又有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这种经济发展的性质和条件、政府的政策以及垄断资本的过分大的权势都不是减轻、而是加深了原有的种种矛盾: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矛盾,意大利北部和南部之间的矛盾,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不但加深了原有的矛盾,而且还在产生新的矛盾。大批失业人数的存在以及利润水平和工资水平的悬殊、工人工资和生活费用的悬殊、劳动强度和报酬额的悬殊的不断扩大,这些就是矛盾加剧的最明显的表现。
决议接着指出,应当在下列几方面展开工人阶级的斗争:保卫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保卫劳动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为争取实行新的经济方针而斗争;为争取国家的新的政治领导而斗争。
中央全会再次表示支持意大利总工会提出的纲领:要求提高工资,在保持原有工资条件下缩短工作日,保卫工人的自由和劳动人民的工会权利。
决议最后强调了工人阶级团结的重要性。它指出,工人阶级的团结是加强和发展工人阶级斗争的主要条件,这种团结主要应该在共同的斗争中求得。
挪共号召和平力量团结起来
争取使挪威采取和平和共处的立场
新华社6日讯 据塔斯社奥斯陆讯:“自由报”5日刊载了挪威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关于国际局势的声明。声明分析了最近国际局势的发展,并且着重指出,苏伊士事件再次暴露了列强在争取控制石油产地和控制外国的斗争中的严重矛盾。这不仅经常威胁殖民地千千万万人民的自由,同时还经常威胁和平,妨碍国际紧张局势的和缓和各国间的和平共处。
大西洋公约把挪威同英法两国连结在一个军事联盟里。这就包藏着一种严重的危险,使我国可能被卷入世界大战,站在帝国主义者一边去反对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人民。在这种情况下,挪威工人运动应当努力争取使挪威的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战争政策,始终一贯地坚持和平和和平共处的立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国的一切和平力量应当团结起来,共同提出下列要求:立刻停止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禁止热核子武器,解散一切军事集团,取消在他国建立的军事基地并且一切军队撤离他国领土,加强联合国,在集体安全和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扩大国际联系,裁减军备,承认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扩大各国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德共中央举行全体会议
讨论代表大会和参加选举的准备工作
新华社柏林6日电 德意志通讯社杜塞尔多夫5日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3月初举行了第三次会议。会上讨论了德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和参加联邦议院选举的准备工作。德国共产党第一书记雷曼在会上作了主要报告。
会议发表的公报说:“经过透彻的讨论后,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代表大会的纲领草案。纲领草案将分发给全体党员,以便能充分地准备代表大会。此外,这次会议还确定了联邦议院选举的竞选纲领。会议显示了坚决的斗争意志和满怀信心的精神。中央委员会对被监禁的同志们为和平和自由而英勇斗争表示了不可动摇的同情,同时再度提出了立即实行政治赦免的要求。”
加劳工进步党总书记谈第六次党代表大会
党的统一和团结将进一步加强
新华社6日讯 塔斯社渥太华6日讯:加拿大劳工进步党总书记布克在3月号“民族问题”上撰文,评论将在今年4月举行的加拿大劳工进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讨论的政治决议草案。
布克指出,决议草案确认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为劳工进步党的建党基础,并且拟订了党在加拿大争取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布克坚决抨击了要求放弃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取消派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他表示相信即将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将在加强统一和进一步团结党的队伍的口号下进行。


第5版()
专栏:

杜兰斯基在捷共中央全会上作报告
号召发挥潜力保证国民经济不断高涨
新华社布拉格6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电台5日全文广播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副总理杜兰斯基在最近举行的捷共中央全会上所作的“争取提高捷克斯洛伐克国民经济的效率”的报告。
杜兰斯基在报告中说,捷克斯洛伐克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是巩固人民民主制度的最重要条件。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生产增长额为9.5%。现在的工业生产量增加到了1937年水平的二点七倍。1956年全国生产了六千八百万吨煤,三百三十万吨生铁,四百九十万吨钢。
农产品产量也大大提高。去年全国新建了一千二百二十一个高级形式的统一农业合作社。目前,统一农业合作社的总数达到了八千零一十六个,它们拥有占全国耕地面积33%的耕地。
1956年的个人消费量提高了7%。
杜兰斯基说,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缺点和困难还是有的。这首先涉及到工资总额支出过多,工艺规程没有得到遵守,生产组织和生产领导还不完善。
杜兰斯基指出,在克服现有缺点和困难方面,基本任务是更加有效地利用我们国民经济中的一切资源和潜力。而工业发展方面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提高采煤量,在工业和其他部门中更加有效地利用金属,克服化学工业的落后状态以及最大限度地节约燃料。
为了把农业产量在1960年以前提高30%,这首先要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统一农业合作社,并且要充分利用地方上的天然经济财富和技术装备。
杜兰斯基说,在目前情况下,把基本建设投资总量增加到超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指示规定的水平,并不是出路。问题只有通过提高基本建设的效能和减低它的成本来解决。
杜兰斯基在谈到国内各个地区按比例发展的问题时谈到了斯洛伐克的工业化成果。他说,同1948年相比,斯洛伐克的工业生产量增加到三倍,农业生产增加了29%。工业在斯洛伐克成了主要的经济部门,工业中的就业人数在最近期间增加了十二万人。工业生产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斯洛伐克农业中的社会主义成分达到了整个农业的42.3%。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
杜兰斯基接着说,我们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率而斗争的实质是,学习更好地利用我们的社会制度所包含的优越性,也就是更好地组织和发展人民无穷的创造力,并且不断地使他们更广泛地积极参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作。在改善经济领导方面,我们的目标首先是把领导的重心转移到下层去,以便使领导更加干脆、具体和切实有效。
随后,杜兰斯基又强调指出应当进一步加强作为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工具的计划工作和提高党的领导作用。
最后,杜兰斯基谈到了发展捷克斯洛伐克国民经济的当前任务。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和蒙古妇女积极参加建设
在生产战线上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5日电 在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妇女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年来,全国又有三十多万妇女参加了工农业生产。很多妇女在推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在工业战线上,涌现了将近四万四千名女先进工作者和七百名女革新家。在女工占多数的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中,有五十八名女厂长。在社会主义贸易机构中,妇女已经占职工总数的46%。
在农村,妇女积极参加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集体农庄的领导机构中,妇女有一千八百多人,其中有许多人是集体农庄主席。在国营农场中也有许多妇女担任工作队长、农艺师和其他职务。
在科学、艺术和文学方面,妇女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仅仅在罗马尼亚科学院工作的,就有六百多名女科学家。另外,还有几十名妇女担任大学教授和讲师。在高等学校的六万一千七百多名大学生中,女学生有两万二千六百多名。
妇女也同男子一道成功地参加国家的政治活动。在各级人民会议的代表中,有三万五千名代表是妇女。在今年2月份国民议会的选举中,又有七十一名妇女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党和政府对妇女和儿童的福利工作非常关怀。仅在乡间,就设立了一千四百五十多所产科医院和接生站。在企业和机关中,建立了一千多个托儿所和幼儿园。有五万多个多子女的母亲获得了“母亲英雄”的称号和母亲光荣勋章或母德奖章。
新华社乌兰巴托5日电 在工厂企业中工作的蒙古妇女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由于去年兴建和扩建了一批工厂以及铁路的通车,女工人数比1955年增加了10%。
蒙古妇女一向是农牧业生产战线上的重要劳动力,随着国营农牧场和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女工人数也有增加,现在在农牧场工作的有两千五百多人。
蒙古劳动妇女在生产中取得了优越成绩,并且出现了各种先进人物。工业联合工厂制毡厂车间有70%是女工,去年均提前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生产任务;制鞋女工阵卜勒由于在制作皮鞋中进行节约,得到了乔巴山奖金的奖励;挤奶工洪保得、蔬菜工道拉格尔在挤奶和提高菜蔬产量方面都获得突出的成绩。
蒙古劳动妇女联合会秘书长拉姆对记者说,蒙古妇女们普遍参加政治活动,现在在大人民呼拉尔的六十六名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2.4%,地方劳动人民代表会议中也有五千五百多名女代表。
拉姆说,蒙古妇女中的文盲已经基本消除,高等学校中的女学生占学生人数的30%。妇联组织还经常组织妇女学习时事、政治,进行生产实习,并且教她们管理家务。(附图片)
布加勒斯特优秀的女车工爱丽娜·图尼亚在车床上工作
罗马尼亚通讯社稿(新华社)
乌兰巴托一个幼儿园的优秀教师苏米娅在教孩子作画
(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电力工业有发展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 据罗马尼亚通讯社报道:目前,罗马尼亚只要三个月就能生产出1938年全年所生产的电力。它的1956年的发电量比1938年增加了三倍。
现在,罗马尼亚共有二十多个水力和火力发电站。过去供电设备相互没有联系的一些城市现在已经由统一的电力网联结起来。这样不仅保证了工业所需要的电力,同时也保证了居民愈来愈多的用电量。


第5版()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我丝绸公司访日代表团抵东京
中国丝绸公司访日代表团一行七人,6日到达东京。团长陈诚中在机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们这次访问是要增进同日本化学纤维界的友好,进行参观和学习,以及扩大日中两国间的贸易。
南议会代表团抵伦敦
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议长皮雅杰为首的南斯拉夫议会代表团5日到达伦敦。他们将对英国进行为时十天的访问。
南外交国务秘书长访比利时
南斯拉夫外交国务秘书长波波维奇5日早晨到达布鲁塞尔,对比利时作正式访问。
罗、捷工会代表团访匈
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工会代表团应匈牙利自由工会的邀请在4日先后到达布达佩斯访问。
(据新华社讯)


第5版()
专栏:

苏波签订波罗的海邻近地段国界条约
新华社6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代表团和波兰代表团在莫斯科经过几天会谈后,5日签订了关于苏波两国波罗的海邻近地段国境线定界条约。条约规定,1945年柏林会议规定的、苏联和波兰在波罗的海邻近地段现有的国界将于1957年就地划定。条约从交换批准证书之日起开始生效。代表苏联方面在条约上签字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代表波兰方面签字的是波兰外交部长拉帕茨基。


第5版()
专栏:

日本教职员工会考察团发表声明
主张进一步加强日中两国教育文化交流
据新华社广州6日电 日本教职员工会中国教育考察团已在5日前先后离开广州回国。
代表团团长宫之原贞先在行前发表声明说:“日本教职员工会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之间的临时协定的签订,为中日两国教师的友好关系开辟了新的一页。不久这个临时协定成为正式协定的时候,双方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将会日益加强起来。”
声明最后说,“我们强烈地决心要日益加深互相的信任和友谊,加倍努力恢复中日两国邦交,以便从速带来两国人民之间的和平和幸福。”


第5版()
专栏:

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
不满美国驼鸟式的对华政策
新华社6日讯 华盛顿消息:“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5日发表社论,抨击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这篇社论的题目是“我们的驼鸟式的对华政策”。
社论写道,禁止美国记者访问中国的插曲要求“重新研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不是从实际出发的”。
报纸抨击杜勒斯这样的说法:考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时尚早”。它说,“美国在争取和平解决同中国的关系方面做了些什么,这是值得考虑的。我们反对派遣新闻记者到中国去。我们不顾朋友们的忠告和劝说,用尽一切力量来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我们企图劝我们的盟国不要同中国贸易。我们固执地执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以神话为基础的福摩萨政府(台湾蒋介石集团)的政策。”
社论指出,在中国大陆上空进行骚扰的蒋介石飞机“是美国提供的,飞行员也是美国军官训练出来的。不可想像,他们的飞行会不经美国官员的同意”。报纸说,因此,“挑衅无疑出于美国方面。美国政策所遵循的路线十分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俄政策的路线……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似乎硬是要使它的态度表现得十分不现实,因为它固执地、盲目地反对已经发生的变化。这种政策一直没有成功,在对付俄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了解到这一点了。我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们总得同中国一起生活在一个星球上。”
社论接着指出,禁止记者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根到底是为了不让美国人民知道辽阔的中国大陆上的情况,它说,“这种把头藏在沙中的政策肯定是会失败的。我们坚持这个政策越久,我们的威信和我们在远东的利益受到的危险也越大”。社论说:“要同共产党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和同它取得全面解决在目前阶段也许是不可能的。但是开始把美国政策恢复到现实的地步是完全可能的。”社论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不再人为地限制美国记者采访新闻,这样我们和自由世界就能够更多地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第二个步骤是“结束要把共产党中国排除在联合国外的十字军运动”。同时,社论又主张要“为台湾在(联合国)大会中取得一个单独的席位”。


第5版()
专栏:

苏联东部一农庄 关怀青年似爹娘
只要姑娘劳动好 农庄给她办嫁妆
新华社莫斯科6日电 苏联一个集体农庄为姑娘结婚备办嫁妆的事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
这个集体农庄名叫“为了和平和劳动”,它在克拉斯诺达边疆区。不久以前,老庄员玛利亚的女儿尼娜和复员军人米哈依尔结婚,就得到了一份丰富的嫁妆。结婚这一天,贺客来了一百多人,大家都争看新娘的嫁妆。这里有床、桌子、被子、衣柜等等。
农庄主席在结婚典礼上说,给姑娘作嫁妆是俄罗斯传统的风俗。过去总是由父母分一部分财物给自己的女儿做嫁妆。现在农庄富裕起来了,农庄不仅能发给年老庄员以养老金,能给农民定期休假,给孕妇和产妇以假期和在假期中照付劳动报酬,并且还能给成立新家庭的青年置嫁妆。这一项过去由父母担负的责任现在由农庄担负起来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这个农庄给青年准备结婚嫁妆的办法是从今年开始实行的,但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农庄的嫁妆的,只是那些劳动特别勤快的青年才可以得到。
“为了和平和劳动”集体农庄已经把这一新的措施明文规定在集体农庄的章程里了。从今年初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对新婚夫妇获得了农庄备办的嫁妆。


第5版()
专栏:

一个普通的苏联妇女
中国留苏学生 方石
转了学,不能时常见到我所敬爱的依莲娜·莎可维奇了。但是她的形象时常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依莲娜·莎可维奇今年五十五岁了,当然年纪不算太老,但是辛劳、困难的早年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烙痕。她的头发已经花白,外貌显得比年龄老些。现在,她是列宁格勒一个师范学院夜大学的负责人,除了行政工作以外,还兼着教课,并且担任学校党委委员。在我几次到她办公室去找她的时候,看见她总是被一些人围着:有来找她商量课程问题的教员,有来征求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意见的学生,也有像我这样来向她请教党的工作的人。她总是忙着,写着,说着,时常忽然大声地笑起来,笑得直咳嗽。这是一位乐观、能干、忙碌的老太太,但有谁想到在她的生活中却承受过巨大的不幸呢——她的丈夫和唯一的爱子在卫国战争中牺牲了,如今她自己就是她全家唯一的成员。
依莲娜·莎可维奇待人非常诚恳,对中国留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她只要一看见我们的脸色不好,就发脾气说:“下次再脸色发青来见我,一定要把你们赶回去。”接着又“寒暖起居”问个不休。我们开学习讨论会或检讨会时,她偶尔也参加,并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有一次,我们中间有人检讨了自己的自高自大,她听到后就很严肃地说:“听人讲,你们党的许多负责同志现在还经常抽空去听哲学课,他们是何等的谦虚,你们难道可以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满足了,不学习了吗?”她也时常夸奖我们的学习成绩,鼓励大家努力学习。
去年列宁生日的时候,我们请她谈了她同列宁会见的情形,又请她讲了她个人的生平事迹。
“如果没有革命,我可能早就成为一个流浪者,死于沉重不堪的劳动中了。我的母亲和姐姐很年青就这样死去了。”她这样开始了关于自己的谈话。
她是白俄罗斯人。她父亲是给人种地的,母亲也是人家的佣工,早就死了。她七岁那年就被生活所迫去当牧女。九岁时进了皮革厂,每天从日出做工做到日落,不能休息。1914年她十二岁时只身来到了举目无亲的彼得堡,进入一个洗衣厂做工,平均每天工作十六小时到十八小时,下工回到宿舍就立刻像死人一样躺在床上,第二天一清早又拖着还没有恢复过来的疲乏的身子去上工。虽说她那时生活在帝俄首都,但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戏院、图书馆、学校,这些都好像与她无缘。
二月革命来到了,她们厂一百多女工全体参加了罢工,工厂也就此倒闭了。不久,她进了斯摩尔尼宫做打扫工人,就在这里,她见到了伟大的列宁。
一天,她在食堂里和女工安努什卡谈天。安努什卡是教徒,她对依莲娜说,共产党和基督走的路是一条,她要申请入党。依莲娜很不以为然地说:“你不害臊,在布尔什维克这里工作却帮助神父,如果你申请入党,我一定说:你不配!”
安努什卡问:“那你为什么不入党呢?”
依莲娜回答说:“我还不识字,也不会说道理,要入党一定要受过教育才行。”
突然,列宁走进食堂来了,原来他听见了她们的谈话。列宁告诉她们说,党员是不信神的,但党员却不一定都要进过学校。党首先要吸收的是工人。党是最好的学校,党什么都会教给我们……
这些话给了依莲娜·莎可维奇很大的鼓励和勇气。这些话直到现在她还牢牢地记在心里。
1918年,十六岁的依莲娜,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保卫年青的苏维埃共和国,拿起枪杆上了前线。就在红军志愿部队里,她入了团,入了党。战后,她复员了,去一个大学附属的工人部念书,同时还在“红三角”橡胶厂工作。三年以后,她进入了赫尔岑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以后又做了研究生。她从1919年入党以来,从没有中断过社会工作。当全苏农业集体化高潮时期,她曾被派到农村去工作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担任了赫尔岑师范学院的代理院长。在列宁格勒被围的困难的日子里,她参加了城市保卫工作,送过不少的教职员和学生上前线。她自豪地告诉我们说:“我情愿生长在又饥饿、又寒冷的革命暴风雨时代,而不愿坐待革命胜利。革命总是会给受压迫的人,特别是受压迫最深的妇女打开生活道路的。但是美好的有价值的生活是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能等待它自己到来。”
这两年,我在苏联学习,深深感到妇女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企业里,在农村里,在学校里……,有不少妇女是在负责的岗位上,而像依莲娜·莎可维奇这样的妇女在苏联是到处都可以遇见的。
(“三八”节前夕寄自列宁格勒)


第5版()
专栏:

访门古拉斯村
——阿尔巴尼亚通讯
 范承祚
公路像一条无尽长的带子,蜿蜒在科尔察平原上。司机同志指着前面对我们说:“越过那条小河,就可以看到门古拉斯村了。”
我们左边是一片田野,田野那边一条和公路平行的矮山,就是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的边界线。右边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土墩和草地,成群的牛羊在那里休息。
当我们正在观看景色的时候,忽然从羊群里跑出来两个孩子,向村内高喊着:“中国同志来啦。”
一到村里,就看见成群结队的人在斜阳下等着我们。全村到处张挂着红旗,扩音器播送着“阿中友谊万岁”的呼声。
欢腾的浪潮从村口转向广场。全村的人都因我们中国留学生要在这里参观和过夜而欢欣异常。广场上弥漫着乐器声、歌声和舞步声。有十位六、七十高龄的老人还特地为我们跳了阿尔巴尼亚的民间舞,特别令人感动。
随后,我们在一大群合作社社员的陪同下参观门古拉斯村。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向我们介绍他们引为骄傲的一切,使我们的耳朵应接不暇。我只听到:“这边二十八幢新房子是合作化以后建的”,“这就是即将落成的有九间房子的大仓库”,“这里将要修建电影院”,“这里是初小,就要扩大成七年制小学了。”边说边走,渐渐地,水流奔泻的声音淹没了人们的语声。农民们已经把我们带到他们的小型水电站来了。看起来这个水电站很简单,有一条通向夕固滨河的长约数公里的水渠,在一个低凹的地方有座小瓦房,水从上面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室内只有两个人在轮流管理发电站的机器。阿尔巴尼亚的很多乡村,都建立了这种花钱不多而效用很好的小型水电站。
当夜幕铺上了山岗和平原,整个村子灯火齐明的时候,门古拉斯村农业合作社为了招待我们,在一座新建的大厅里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晚餐菜肴的丰盛使我们感到惊奇,光是大盘的蜂蜜,就足够我们吃一个星期。但是好客的主人的心意比蜜还要甜,合作社的党书记把我们的友谊比作甘露。
我们被安顿在一个农民的家里,女主人把她儿子原住的一个房间让给我们住。她儿子刚毕业于地拉那农业技术学校,现在已被决定派到苏联去留学。这位热爱农家和自己孩子的母亲对我们说:“我们根生土长是农民,我们叫自己的孩子也学农。”在说这话的时候,满意的笑容展开了她脸上的皱纹。
在这个整洁的房间内,陪伴我们的三位七十岁上下的老人,按照他们的习惯席地而坐,向我们谈起了他们辛酸的过去和幸福的现在。
门古拉斯村的农民同阿尔巴尼亚全体劳动人民一样,过去世世代代受着痛苦和贫困的折磨。饥饿曾经逼得他们背井离乡,到遥远的美国、埃及、意大利等地去流浪,以出卖自己的劳力谋生活。解放前,门古拉斯村的男人在外流浪的竟达全村男人的四分之三。他们往往在婚后不久,就忍痛丢下了年轻的妻子,变卖了家中一切可能变卖的东西,走上茫茫的前途。他们往往在年老力衰的时候,又空着双手回到了贫穷的家乡。还有些人出去以后,音信全无,永远不再回来了。
这就是门古拉斯村过去的情景。谈话的这三位老人当中,有两人曾亲身经历过流浪的痛苦,他们是充满血泪的往事的见证人。
但是,那样的日子终于过去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在斗争中找到了出路。他们拿起了枪,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即现在的劳动党)的领导下,解放了自己,解放了祖国,赶走了外国占领者,消灭了封建势力,在残破的废墟上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园。特别是在1948年,门古拉斯村建立了农业合作社,这是全村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开始。
八年来,门古拉斯村的面貌完全改观了。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数字看到这种变化。当合作社刚成立时候,入社的只有二十二户、五十四公顷地、九只羊和四头牛,其他什么也没有了;而今天却是一百零八户,三百三十公顷土地,三百八十只羊,六十二头牛,三十匹马,一百八十只猪,不久以前又买了一辆大卡车。以前死气沉沉的门古拉斯村,现在变得十分活跃了。全村组织了一个六十五人的合唱团,党书记哈达尔·比介里担任指挥,还组织了戏剧组和舞蹈队。最近在全州的文娱会演中,门古拉斯村赢得了农村的一等奖。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争取超额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号召,门古拉斯村的合作社社员们保证增加生产。这是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的门古拉斯村农民的响亮的声音。
三位老人不倦地谈着,他们激动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他们说:“全国解放使我们摆脱了压迫;合作社成立才使我们摆脱了贫困。”他们最后又补充道:“农民没有合作社,就像孩子没有亲娘。”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门古拉斯村。党书记握着我们的手说:“请把我们亲切的友谊转达给伟大的中国人民,告诉正在合作化道路上前进的中国农民兄弟!”
太阳照红了山岗,这时我们看到田野上已经到处是辛勤劳动的农民。汽车徐徐行进,我们向门古拉斯村的农民们挥手告别,晨风送来了他们的祝福:“祝一路平安!下次再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