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谢皮洛夫在美术家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
发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造性
对艺术派别的多种多样和不同手法应该感到高兴
新华社3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谢皮洛夫2日在全苏美术家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说。
谢皮洛夫说,美术的任务在于从美学方面来教育千百万劳动人民群众,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和成为增进精神和发展文化的强大工具。我们不需要形式主义的矫柔造作,不需要“抽象论者”的畸形产品;我们需要的是充满先进思想和有人类心灵的热情的那种反映深刻的生活真理和崇高的人道精神的艺术。
在谈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时候,谢皮洛夫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透彻而明确地反映出作为人类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步骤的苏维埃艺术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反映出我们的艺术同过去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有机联系。但是,苏维埃艺术的现实主义并不是过去的现实主义的因袭和翻板。这种现实主义是为现代最先进的和唯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充实的创作方法,这种创作方法在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新纪元的伟大革命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党确定了作为苏维埃艺术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且着重指出,把这个方法解释为会使得艺术大师的艺术个性划一的方法,这是令人不能容忍的。我们对艺术派别的多种多样、各个美术家的手法的互不雷同不必害怕,而应当感到高兴。
谢皮洛夫说:在报纸上和在美术家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不要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看作是创作的方法,而看作艺术家的世界观。这里的争论不是一个名词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非常重要的东西。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做世界观、而不当作创作方法的这种见解,只会使得重要的概念混淆起来,并且为主观主义打开道路。不言而喻,对这个问题是要进一步作理论上的全面探讨的。
谢皮洛夫接着谈到了现实主义传统和革新的问题。他说,要求艺术家创造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的新社会制度和苏维埃时代的新人的作品,这一要求本身就包含着革新,包含着对反映生活内容的新的表现方法的探求。对我们来说,艺术中的革新,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不能撇开这样的问题:朝什么方向革新?我们说:依靠古典遗产,在艺术上朝着力求能够更深刻地认识现实和社会生活的方向革新,朝着进一步完善艺术本身和它的描写方法的方向革新。这样理解革新就会促使艺术家前进,使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有可靠的原则根据。
谢皮洛夫说,旧的东西并不都是坏的,新的东西也并不都是好的。生活和艺术中的革命性在于:善于从人民利益的角度来看待一切现象和新旧艺术。
对艺术工作者来说,主要的是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深入了解苏维埃人的思想、感情和体验。苏维埃人和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的日常的和充满英雄气概的生活和斗争应当是我们艺术的真正主题。
我们不想给美术家规定“必须”用什么样的题材或是“不要”用什么样的题材。生气蓬勃的社会敏感性和对生活、对人的艺术兴趣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题材。但是,我只想说一点:越是有意义的题材,就越是同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接近和为人民所珍视;越是有意义的题材,艺术家就越是应当得到文化机构和美术家协会方面的协助和关注。
新华社莫斯科3日电 苏联第一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1日继续开会。大会听取了艺术家们关于苏联绘画、艺术学批评、宣传画等的补充报告。在晚间会议上,应邀参加会议的中国美术家刘开渠代表中国美术家向大会宣读了贺信并且讲了话。
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谢列勃里扬尼在关于苏联绘画的报告中,谈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画家四十年来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上所获得的成就。他说,苏联美术家和艺术家一致认为,艺术的人民性和党性的原则是颠扑不破的,他们所争论的只是这些原则所指的是什么和如何更好地在创作中实现这些原则。党的领导是根本的指导原则,苏联全体正直的美术家都把党的领导认为是党和苏联全体人民对他们的创作的经常援助和支持。
艺术学博士阿尔帕托夫随后作了“论艺术学和批评”的补充报告。他在报告中着重指出,必须更勇敢地干预今天的问题,反对对于现代生活的庸俗的理解。
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伊凡诺夫在他的关于政治宣传画的补充报告中指出,苏联宣传画反映了苏联人民在苏维埃政权的四十年间生活中的一切重大现象。仅在最近六年,全国就出版了各种宣传画三万二千多种,总数达六亿六千五百万份。
中国美术家刘开渠在讲话中说,中国美术家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最进步的创作方法,而苏联的美术创作,以其独特的姿态,体现着这一创作方法。苏联的美术创作同相应的发展起来的艺术理论,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术家的工作。他说,前进中的中国美术工作存在着问题和缺点,为了克服缺点必须进一步深入生活,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修养,提高艺术技巧。每个民族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和民族特点,进步的人类文化需要相互的影响和溶合,因为这有利于我们的共同的伟大事业。
苏联名作家萧洛霍夫因故不能参加大会,给大会写了一封热烈的贺信。
大会还收到了匈牙利雕刻巨匠斯特罗勃尔的一封贺信。


第5版()
专栏:

克服目前困难 保证生产和生活进一步提高
捷共中央全会通过提高经济效力的决议
新华社布拉格3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月27日和28日举行的全体会议,就杜兰斯基同志关于“争取提高捷克斯洛伐克国民经济的效力”的报告通过了一项决议。
决议说,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继续获得了发展。工业生产达到了1937年生产水平的二点七倍。在增加农业生产方面也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基本建设水平的停滞已经克服。新的重大的生产设备已经投入了生产。工农业生产的增长使得我们有可能实行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标准的措施。1956年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捷克斯洛伐克曾经达到过的最高水平。
决议接着说,但是,经济发展中也有一些消极的现象出现。首先,计划规定的增产节约没有完成,供应基本建设和技术发展、供应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一些交货(主要是在重工业方面)没有完成,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同工资增长速度之间计划的比例没有被遵守。捷克斯洛伐克经济的内部困难由于某些外界因素而有了增加。由于经济发展中这些不利现象,来源和需要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紧张现象。捷克斯洛伐克国民经济面临着保证克服目前困难和为进一步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创造先决条件的严重任务。
决议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国民经济的效力,最有效地创造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并且最有效地加以分配。这就需要最有效地利用原料,不断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保证全面地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在加强大规模社会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保证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大大地提高基本建设的效力,按照所有各个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发展它们的经济,主要是斯洛伐克和边境地区的经济。积极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尤其是同苏联发展经济合作。
决议说,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在国民经济的组织、指导和计划方面始终如一地履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这一方面,它认为应当进一步扩充各企业的管理权,以便它们能够独立地完成它们的任务。特别重要的是,应该要负起以它们各种各样的产品来供应国民经济或它的范围所属的部门和销售它们的产品的责任。
决议指出,在同意移交管理权和职责的时候,也有必要实行关于设计方法和制度的适当的调整措施。它的重心将由用生产——技术指数来详细规定企业的任务转移到基本指数。通过强调经济指数的办法,将会保证国民经济主要方面的质量的任务的完成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的遵守。同时也留出最广泛的可能性,以便企业发挥它的主动性。
决议着重说,中央委员会强调指出,在实行这些措施时,有必要对目的在削弱有计划的中央领导的原则的趋势进行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对小资产阶级的自发性的趋势进行斗争,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歪曲进行斗争,对低估了人民民主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和组织活动的决定重要性进行斗争。
中央委员会认为扩大劳动人民参加管理工作是特别重要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工会组织。
中央委员会还强调指出有必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立即实行有效的措施,以便在实现1957年的计划任务时消除严重缺点。


第5版()
专栏:

来比锡春季博览会开幕
有四十个国家一万个单位参加
新华社来比锡3日电 本社记者刘桂梁报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来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2日晚上在来比锡话剧院举行了开幕典礼。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兼对外与国内贸易部部长海因里希·劳在开幕词里指出,参加这次博览会的有四十个国家的约一万个展出单位,其中日本、巴基斯坦、叙利亚、冰岛和玻利维亚等国家是第一次参加。博览会的总面积为二十七万五千平方公尺,比以前又有扩大。前来参观博览会的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参观者。
民主德国政府总理格罗提渥及各部部长,苏联、中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及各国驻民主德国的外交使节和其他约一千名来宾参加了开幕典礼。
海因里希·劳在开幕词中说,尽管帝国主义者在1956年加紧制造国际紧张局势,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额在这一年中还是有很大的增长。他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完全赞同苏联政府关于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的主张,以便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改善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海因里希·劳指出,这次博览会的盛大规模反映了各国经济贸易界人士要求扩大国际贸易往来的愿望。他指责“欧洲共同市场”计划的矛头是针对着东西方贸易的,并且意味着在和平统一德国的道路上设置一个新的障碍。他强调指出,扩大两个德国之间的贸易,消除东西德贸易的人为障碍会有助于德国重新统一问题的和平解决。在这方面,他特别提到,在参加这次展出的一万个左右的展出单位中,约一千个展出单位是来自西德的。
今年入春以来来比锡所罕见的晴朗天气使博览会显得分外多采和活跃。市内建筑物上挂满了世界各国国旗,街道上车水马龙,到处拥挤着人流。所有旅馆都宣告客满,有着好客传统的来比锡市民腾出自己最漂亮的房间来接待来自远方的客人。


第5版()
专栏:

苏联地方苏维埃选举开始
莫斯科等地人民踊跃投票
新华社莫斯科3日电 苏联的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立陶宛、摩尔达维亚、塔吉克和土库曼共和国3日开始进行各级地方苏维埃选举(其他六个共和国将分别在3月10日和17日举行)。
苏联远东地区的选民最先开始投票,天还未亮,无线电波就已经发出了那里进行选举的消息。
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各选举站的大门在这一天清晨六点钟就打开了。选举站的房屋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都张贴着美丽的选举招贴画和写着“所有人都来选举!”的字的红色横幅标语。选民们陆续前往选举站投票。在伏龙芝区第一选举站,第一批来投票的是一群妇女。六十三岁的领养老金的女工叶克斯特拉娃在深夜二时就来到这里,等待着投第一张票。在捷尔任斯基区第七十三投票站,前来投票的选民十分踊跃,在开始投票以后四十分钟,就有一百二十人投了票。对因病不能到选举站投票的人,各选区选举委员会都派专人带着密封的投票箱送票上门,让他们投票。


第5版()
专栏:

卡达尔总理
接见苏联工会代表团
新华社3日讯 据塔斯社布达佩斯讯: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总理卡达尔1日接见了应邀到匈牙利访问的以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索洛维耶夫为首的苏联工会代表团。


第5版()
专栏:

捷判决一叛国集团
民主德国判处美间谍
据新华社布拉格3日电 布拉格州法院判决了一个由八个人组成的叛国集团。据审讯结果,这个集团的主要人物拉吉斯拉夫·特尔帕列克和瓦茨拉夫·弗朗特都是外国谍报机关的代理人。
去年10月28日他们图谋在布拉格的温塞斯拉斯广场进行破坏活动;击碎了商店窗户的玻璃,并散发反动传单。法院分别判处主犯七年和六年徒刑。其余的被告判徒刑一年到两年半。
据新华社柏林3日电 据德意志通讯社哈雷消息:民主德国的哈雷法院2月27日对美国军事谍报机关的三名间谍各判处了十二年、四年半和三年徒刑。这些间谍犯曾经在民主德国境内收集军事情报,交给美国谍报机关。


第5版()
专栏:

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
第三届会议八月举行
新华社3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禁止原子弹和氢弹协议会2日和3日两天在东京举行的第一届第一次全国理事会会议决定,今年8月6日左右在东京举行第三届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并且吁请世界各国给予帮助。
理事会选出安井郁为协议会理事长,并且选出平野义太郎等三十七人为常任理事。由于全国理事会的成立,日本禁止原子弹和氢弹协议会从此由临时性组织变成了永久性组织。
据协议会宣布,到3月3日为止,加入协议会的团体有劳工、文化、妇女、学生、和平、宗教等四十六个全国性组织和四十六个地方禁止原子弹和氢弹协议会。


第5版()
专栏:

我国杂技团
在新德里首次演出
据新华社新德里3日电 中国杂技团2日晚上在印度首都对约一万人举行了首次演出。
尼赫鲁总理以及中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和各国驻印度外交使节也观看了杂技表演。首次演出一共表演了十八个节目。每一个节目都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5版()
专栏:

意共中央全会讨论党在群众斗争中的任务
号召行动一致争取改善生活
据新华社讯 据塔斯社罗马讯: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从2月26日到3月2日举行了全体会议。党的副总书记隆哥在会上就第一项议程——“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群众斗争中的任务”作了报告。会议就这个报告作了决议。
隆哥指出,垄断组织对意大利经济的控制妨碍了劳动人民的充分就业、小企业的发展以及对南部落后地区的开发。他说,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加深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垄断组织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了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性质。因此,要利用国家经济机关来进行反垄断的斗争,就必须成立一个真正代表劳动阶级的新的政府。
隆哥接着谈到劳动人民所受的剥削日益加深的情况。他指出,意大利的工业产量增加了,资本家的利润也已经大大上升,但是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得很少,失业人数几乎没有减少。例如从1948年到1955年,意大利工业产量增加了将近一倍,而工人的平均工资只增加了19%。在冶金工业中,最近三年来企业主的利润增加了50%,而工人的工资只增加了8%。这种情况在机器制造、化学和其他主要工业部门中都可以看到。
隆哥强调指出:没有顽强而持久的斗争,工人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共产党人赞同和支持意大利总工会所提出的要求:增加工资;在维持原有工资的条件下缩短工作周;保护企业中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隆哥最后着重指出工会派别之间实现团结的意义和共产党人的任务。他说:当前迫切的要求是各工会派别之间在为共同目标进行的斗争中行动一致。我们无论何时都应当用一切方法争取劳动人民的行动一致,以克服各工会组织的分裂、建立统一的工会联合会。
在讨论隆哥的报告时,许多委员发了言。
意大利总工会总书记朱塞佩·维多里奥在发言中指出,意大利劳动人民正面临着资本家对他们的权利发动进一步进攻的威胁。他号召为保卫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加强意大利总工会的团结进行斗争。
隆哥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必须同垄断资本进行斗争。共产党应当提出具体的政治主张,支持产业劳动者在工会领导下所进行的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斗争。


第5版()
专栏:莫斯科通讯

在节日气氛中投票
李克 戴枫
3月3日清晨,当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的大钟刚刚敲了六响,莫斯科广播电台播送第一声苏联国歌的时候,莫斯科的上百个选举站打开了大门。隆重的地方苏维埃选举开始了。像全苏各地人民一样,莫斯科的千百万人民愉快地走向选举站,享受着世界上最民主的社会制度所给予的权利:把忠心为人民服务的、自己最爱戴的人选入地方苏维埃中去。
五点一刻,天还没有亮,我们驱车沿着市内大街行走着。每一个选举站的入口大门都被强烈的灯光照射得通亮。每一条街,每一幢大厦上苏联国旗迎风飘扬。城市街道上欢腾起来了,人民沉浸在节日愉快的选举热潮中。
莫斯科伏龙芝区的第一选举投票站设在一座灯光辉煌的俱乐部里。这个选举站大厅正中悬挂着巨幅的列宁像和两面苏联国旗,在它们的前面摆着半人多高的投票箱两个。四周是美丽的鲜花。靠左是一长列领取选票的桌子。靠右是三个用蓝色丝绒布做成的秘密写票室。
深夜,这里就来到了第一个投票者——白发苍苍的、领养老金的叶克斯特拉娃。五点三刻,投票大厅的大门边已站立着很多人了。正六点,选举站选举委员会主席巴巴英科向选民们道贺。并宣布开始投票。选民们分别按不同姓名字母领取选票。第一个将选票投入箱内的是六十三岁的叶克斯特拉娃。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说:“从我第一次获得了选举权以来,在这里投下第一票的一直都是我。”今天,将有二千零五十二个工人、工程师、家庭主妇、作家、科学家等在这里投下自己的一票。他们投票选举莫斯科市苏维埃代表、著名建筑师、列宁中央体育场、即今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大会会场建筑工程总负责人格拉道夫。七十八岁的尼果拉爱娃和巴拜拉甫娜投票后高兴地对我们说:“我们和全选区人民一道把我们最敬爱的人选入地方苏维埃,为的是他们将为我们更好地工作。”
一批一批的选民不断地来到捷尔任斯基选区的七十三号选举站。这个选举站设在第二百五十九中学里。四十五分钟内已有一百零二个人投了票。选举站选举委员会主席伐立瓦契领着我们参观了正在进行选举的情形。我们见到选举是根据自由、平等的原则以秘密方式直接进行的。这选举区的人民把莫斯科袜子制造厂的先进生产者巴罗契科娃推为莫斯科市苏维埃的代表,因为她曾在卫国战争时期在前线军队中出色地完成过任务,在恢复生产建设时,她又是全苏节约原料社会主义竞赛的首倡者之一。同时推选了三个区苏维埃代表:第二百五十九中学校长罗加诺娃、制铝工厂的女实验员基利立科、制铝工厂的焊工维班利柴夫。巴克拉索夫兴致勃勃地来了,他是制铝工厂的汽车司机。他对我们说:“基利立科和维班利柴夫都是我们工厂很好的工作者。今天我投了他们的票。”玛脱维卡是莫斯科铁道学院学生,今天是她刚满十八周岁的生日,也是第一次参加投票。这个选举站还设有三个小汽车,专门接送那些年老的不能走动的人来参加选举,或者直接把小选举箱送到生病者那里让他们投票。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选区有一个投票站设在莫斯科大饭厅的休息室里。这允许许多来自全苏各地的旅客在这里履行选举权利。
我们参观了很多选举站。今天,莫斯科选民将从八百五十三名市苏维埃候选人和约六千名区苏维埃候选人中选出自己的心爱的市、区苏维埃代表。在充满着欢乐和信任的选举节日中,我们又一次的见到了苏联人民精神上和政治上的团结一致。 (3月3日莫斯科电)


第5版()
专栏:

澳新访问记
中国访澳新艺术团团长 徐光霄
从1956年9月23日到今年1月25日,中国艺术团应邀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访问演出。我们到过新西兰的克里斯丘吉、惠灵顿、奥克兰和澳大利亚的悉尼、布利斯班、堪培拉、墨尔本、阿得雷德、伯斯等九个城市,一共演出七十五场,观众约十二万多人。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曾作了两次电视广播,观看中国京剧电视广播的观众约一百五十万人。
中国艺术团是历史上第一次到澳新两国访问演出。我们到处都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情的欢迎和隆重的招待。两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世界和平的真诚愿望,给了我们极为深刻的印象。
中国艺术团每一次演出都是观众拥挤座无虚席。差不多每一场的每一个节目都要谢幕三次至七次之多,有的节目如“红绸舞”、“荷花舞”、“徭族舞曲”等,观众几乎每场都要求重演。我们每到一个城市都收到很多观众的祝贺信件和电报,对中国的艺术表示热烈的赞赏。在演出结束后,剧院门前经常有很多人围着等候演员签名留念,有的只是为着再看一眼中国客人,直等到深夜还不散去。最使人难忘的是在墨尔本的闭幕演出。当观众热情地向中国演员献花时,成千的人从台下,从二层楼和三层楼向台上抛掷五光十色的彩带,形成一幅绚烂绮丽的奇观。这样美丽动人的场面,据说在澳大利亚戏剧界是从来没有过的。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报纸、杂志和广播评论,对中国艺术团给予很高的评价。澳大利亚“太阳报”用“绝艺和色彩的奇妙世界”来形容舞台场面的壮观。新西兰“自治领报”用同样的笔调形容说:“光彩夺目,使一切黯然失色”。很多评论对中国的京剧和歌舞的丰富多采,比作“层出不穷的万花镜”。对“雁荡山”“三岔口”“闹天宫”“水漫金山”“猎虎”等节目的幽默和惊险开打,均评价极高。对“秋江”“拾玉镯”“贵妃醉酒”“辕门会”“空城计”“霸王别姬”等节目,也都给予好评,特别是对“秋江”一剧的风趣和模拟动作,各报均一致大加赞美。舞蹈节目如“荷花舞”“红绸舞”也造成极好的印象。新西兰的“新闻报”对中国艺术的评论可以说明很多观众的一致的观感,该报评论说:“传统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光辉场面所表现的既不是西方人所幻想的缥缈仙境,也不是生活在狭隘圈子里的人们所嗜好的庸俗情趣,而是火热的生命力。”
澳大利亚有很多朋友曾多次对我们说:“澳大利亚的舆论界在任何问题和任何事情上,从来没有一致过,但是对中国艺术团的热烈支持和称赞则是完全一致的,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从这简单的几句话里,使我们深深感到澳大利亚人民对中国人民友谊的力量。
侨居在澳新两国的二万多华侨,无论男女老幼几乎全部都争前恐后地观看了祖国艺术团的演出。有不少人看了一次又一次,有的甚至连续看了十几次。有的华侨从这一城跟随到那一城,一连跟随艺术团走了几千里路,跑了好多个城市,临离别时有很多人流泪不忍分手。在奥克兰、悉尼、布利斯班、墨尔本等华侨聚居比较集中的城市,都有华侨开设的中国饭馆,他们怕我们吃西餐吃不惯,就替艺术团做中国饭。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我们到处都受到华侨的热情的欢迎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惠灵顿、奥克兰、悉尼、墨尔本,我们曾多次受到几百人甚至上千华侨的盛大欢迎和招待。到处都可以听到华侨歌唱祖国的歌声,很多华侨都会唱“东方红”“歌唱祖国”等歌曲。华侨在国外都很勤劳,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他们时时想念着祖国,向往着祖国。他们和澳新两国人民都很友好地亲密合作,并尊重当地政府的法律制度。华侨团结互助的精神和他们热爱祖国的行动,使艺术团全体团员深为感动,并使我们受到很大的教育。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英国的两个自治领,这两个国家都只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新西兰的土著人民是毛利族,他们的样子很像黄种人。据新西兰有名的历史学家道克博士的考证,认为毛利族是在唐代由中国的南部坐木船漂流到新西兰岛上来的。这个说法是否可靠,尚待进一步研究。毛利族是一个很勤劳很勇敢的民族,他们一直保存着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古老的神话传说。毛利人的歌唱和舞蹈,充分表现了这个强悍民族的特点。据说毛利族原来有三十多万人,他们曾多次地英勇抵抗过英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略,在战争中有很多人遭到残酷的屠杀,现在毛利族仅有十三万人,并且大部分人逐渐为欧洲生活方式所同化了。澳洲土人的命运,比起毛利族来更为凄惨,他们至今仍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几乎有灭种的危险。据说二十年前澳洲土人还有六万多人,现在仅仅剩下几千人了。他们被驱赶到荒凉的深山和炎热的沙漠地带,受着非人的待遇,生活十分悲惨。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的风景都非常幽美,特别是新西兰,全国到处是绿色的牧场和密密的绿色的丛林,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但是新西兰的工业和农业都不很发达,最发达的是畜牧业。新西兰全国仅二百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几个较大的城市里。我们游历了新西兰全国所有著名的城市和罗托洛热泉山、维多莫山洞、瓦拉济跳舞泉、舍脱雪山等名胜。我们还参观了新西兰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工厂和水利工程。这些游览和参观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印象。此外,我们还观看了新西兰业余剧团和著名歌唱家、舞蹈家的精彩表演,并学习了毛利族的舞蹈和歌唱。
澳大利亚两岸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印度洋。全澳大利亚九百万人口有三分之二以上都集中居住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里,其他大部分地区几乎完全没有人居住。澳大利亚的气候比新西兰要干燥得多,天气也比较热,像布利斯班和伯斯等地一年四季很少下雨,夏天草色一片枯黄,连许多树木的叶子也都呈现赭黄色。澳大利亚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文化教育事业都比新西兰发达。我们在澳大利亚也参观了一些学校、工厂、国家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游览了悉尼著名的动物园,欣赏了澳大利亚的绘画、雕刻。此外,澳大利亚的优秀的艺术家们还单独为我们组织了几次话剧、歌剧、芭蕾舞和音乐演奏等项节目的精彩表演,澳大利亚著名的音乐家还教会了中国演员唱澳大利亚歌曲。中国艺术家和澳大利亚艺术家在短短的时间里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关系。
我们回忆起许多朋友的热情的话语,生动地表达了爱好和平与友谊的新西兰人民和澳大利亚人民的真诚的意愿。曾经到过中国的新西兰作家贝特兰先生,有一次意味深长地说:“中国艺术团的访问演出,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将给新西兰留下久远的影响。”澳大利亚作家伯恩斯先生在布利斯班的一次欢迎会上,真诚地表达了澳大利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的友好感情,他说:“我们不相信英国诗人吉卜林所说‘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永远不能相遇’的话,辽阔的大洋环绕世界,不是要把人们隔开,而是要把人们联系起来。太平洋冲洗着我们的国土,也冲洗着你们的国土,我们像近邻似的欢迎你们!”是的,人民的友谊把我们联系起来了。
六万万中国人民对澳大利亚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永远是友好的,我们坚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澳、新三国人民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附图片)
墨尔本市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拥有一百五十万居民。美丽的雅拉河横贯城市中心,风景非常优美。图为墨尔本市雅拉河畔景色。
新华社记者 袁 苓摄
惠灵顿市鸟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