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怎样做好五亿亩农田灌溉管理工作
  水利部和农业部要求各地帮助农业社健全用水组织,推行先进灌水方法和计划用水,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新华社26日讯 水利部和农业部今天联合发布指示,要求各地做好灌溉管理工作,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
指示说:目前全国灌溉面积已发展到五亿亩,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条件。做好已有灌溉设施的管理工作,全面地发挥灌溉效益,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与超额完成,获得农业的大丰收,是农业、水利部门共同的重要任务。
指示要求各地:
(一)切实依靠和帮助农业社健全用水组织,做好用水管理工作。各地首先要把现有灌溉设施,根据工程规模及类型,采取适当形式全面切实管理起来。农业社里应该建立水利管理组织,设立专人负责领导,制定必要制度,消灭无人管理现象。其次,要积极帮助农业社培养水利技术人员;把灌水员固定起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技术能力。
(二)大力提高灌溉技术,推行先进的灌溉方法。实践证明,旱作物的沟灌、畦灌,水稻的合理勤浇浅灌是增产的好办法,并能防止盐碱地盐份的上升。各地在今年的灌溉管理工作中,应该把改进灌溉技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还要注意总结群众用水经验,就地推广。
(三)积极推行计划用水。农业合作化的发展给扩大推行计划用水带来了更优越的条件。各地应根据可能条件,尽量扩大计划用水实施范围,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更应尽先实行。去年没有实行计划用水的地区,今年要积极重点试办,为广泛开展创造条件。灌区农业社应该把用水计划纳入生产计划,统一安排劳力,按时用水。
(四)充分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对一些干塘漏塘,应该及早进行检查整修;对所有蓄水灌溉设施,都要注意开辟水源,提高蓄水抗旱能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用水,加强田间保水工作。


第3版()
专栏:沿海动态

  沿海动态
  浙江渔民农民放养蛏蚶
本报讯 浙江省沿海地区目前正是蛏、蚶、牡蛎等贝类的放养季节。每天海涂(海边的烂泥,当地称为“海涂”)上成千上万的农民或渔民,进行着紧张劳动,捉洗蛏、蚶幼苗,整理涂地,积极做好准备放养工作。今年蛏苗生长旺盛,足够供应该省需要。根据各地生产社的计划,全省放养面积达五万八千亩,比1956年增加二万余亩。
海涂养殖,成本低,产量高,收入大,是沿海农、渔业社一项重要副业。宁海县西垫乡,全乡放养牡蛎一千零四十七亩,每个劳力平均收入六百元。乐清县海涂养殖的收入,每亩平均相等于二、三亩水稻田。蛏、蚶、牡蛎等贝类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副食品;蛏干还销售国外。
该省海岸线长,港湾多,海涂面积广阔,贝类资源非常丰富,今年放养面积,还仅占全省可利用的海涂八分之一。
(洪绍炳)
福建试养海带
本报讯 福建省首次试养海带已有成效。去年10月,福建水产局在青岛运回二万多棵海带幼苗,采用竹筏式的人工养殖方法,试养在连江县小埕长?湾水深五——六公尺的外海地方。经过两、三个月的养育,这些幼苗已经长成呈褐黄颜色一公尺以上的海带了。据观察,海带每日可生长二、三公分,生长迅速,说明福建沿海大有发展海带养殖的前途。 (黄祖源)


第3版()
专栏:

  解决社员长款和欠款问题
  江宏农业社建立预支制度
本报讯 本报记者陈浚报道:山西省洪赵县官庄江宏农业社,解决了社员的长款和欠款问题,规定每年三次预支、两次分配的制度,使社员进一步认识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生产热情空前提高。出勤率男劳动力已提高到97%,女劳动力也达到90%以上。
记者走进官庄,一个强烈的印象是,村里静悄悄的。社员们都忙着起粪、送粪、修水渠、选棉花籽去了,一段段的大路,旧的路面都被挖去做了肥料,铺上了新挖的河泥。
江宏社社员的生产热情去年一年都是较高的。在秋后,社里90%的田地进行了秋翻,冬麦种得又快又好。可是,到了春节前后,社员情绪突然低落了。原来是经过分配决算以后,劳动日多、预支少的社员,应分的钱拿不到手;预支过多,欠了社里的钱的还不出来。
社干部碰到这个问题,在县委的指示下,决定改进经济制度,并在社员中进行一次结合实际的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教育。
社管理委员会首先进行了检查。去年由于上级强调照顾社员生活困难,社干部有恩赐观点,社员提出要借钱就借给;加上去年计划偏高,预计每个劳动日能够分配三元,有的社员就尽量借支。结果,全年借出十四万二千多元。到分配的时候,把生产股金、股份基金、公益金、公积金和部分社员多余的款项都垫付出去,还差三万三千多元。有二百二十九户应分的钱,拿不到;有五百一十户向社预借的钱,超过了应分得的粮款,共欠社四万四千多元。这种情况,造成了社员的思想混乱。
此外,他们还分析了欠款户的具体情况。
于是,管理委员会先后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社员大会、欠款户座谈会,说明实际情况,并反复讨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采取的办法是第一步清算账目。长款户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抵销了未缴的股份基金、生产股份基金和在初级社欠社的钱以后,在社还有余款的就只剩下九十三户。欠款户同历年在社有余款、生产资料折价未还的款项抵销后,还欠社款的也缩小到二百五十八户。
第二步,逐户帮助欠款社员,订出计划,保证还清欠款。其中,可以生产自救的有一百五十二户。办法有组织搞副业、养猪、积肥;社分配轻活照顾老弱妇女多参加劳动;还有的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今年每次预支的时候,扣除一部分钱还社,也有的可用现存余粮余棉归还欠款。有四十六户军官、工作人员、教员、医生的家属,可以用寄回来的薪金、工资归还欠款。另外,还有实在困难、自力无法解决的,由社用公益金救济。
第三步,确定采用三次预支(春耕的时候、五月节、八月节),两次分配(夏收、秋收),平时不能任意零星借支。按期预支,可以使社员能够有计划地使用每次预支的钱。
经过这些工作,社员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欠款户表示过去没有想到社的困难,今年一定要好好劳动,把借社的钱还清。


第3版()
专栏:

  今年棉花增产的途径是:
  保证完成国家播种计划,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新华社27日讯 农业部召开的九省(市)棉花生产汇报会议已经在昨天结束。会议指出,今年我国棉花增产的途径,是在保证完成国家棉花播种面积计划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今年国家对于棉花生产的初步计划,要求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加13%以上,总产量比去年和丰收的1955年都有很大增加。会议指出,今年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办社经验,棉花生产技术有了提高,并且都准备了良种,树立了棉花丰产的典型,创造了一些适合本地情况的丰产经验;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今年棉花的增产计划就不仅可以完成,而且还可以争取超过。
根据各省(市)汇报的情况来看,目前有些地区和农业社计划的棉花播种面积,还达不到国家计划的要求。会议希望这些地区和农业社根据当地条件,按照国家的棉花播种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会议指出,为了争取今年的棉花大丰收,要做好几件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对棉花生产的具体指导,对不同棉区要有不同的指导方法。例如对老棉区,应该着重研究和推广有效的丰产经验;对新棉区,应该着重传授棉花生产技术、培养当地技术干部;对棉麦两熟区,应该着重推广棉麦两熟的增产经验。同时也要注意今年棉花生产的特点,及时指导。其次,必须抓紧时机,作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做到适期及时播种。第三,要抓紧技术指导,除继续积极地推行去年已有成效的一些技术,如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早中耕、两熟棉区的套种技术等以外,今年同时要注意精细整枝、防止后期虫害、防涝排水、增加中耕次数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县和农业社要因地制宜地订出增产棉花的技术措施计划,按季节分阶段地来指导实施。对新棉区和低产棉区的技术指导,更需要加强。第四,要把棉花生产的指导工作,同改进农业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最后,要继续开展棉区的大面积丰产运动。


第3版()
专栏:

  龙溪县的春耕热潮
  本报记者 雷普
九龙江两岸,已经掀起了合作化以后的第二个春耕生产运动。福建省龙溪县,在春节以后大地就换了新装,沉静的初春已变得热闹起来。
去年这里第一次获得了“千斤县”的光荣称号,每亩田的平均粮食产量达到一千一百七十九斤,这一年所产的粮食如果按全县农户平均分配,每个人可以得到一千零四十四斤,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它给了五万三千多户农民最大的鼓舞和力量,使合作化经过了严格的考验。
春天来了,这里的人们又在做些什么打算呢?最近,我访问了这个地区,了解到全县农民正在开展一个“万斤户”的增产运动。这个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今年一年,包括粮食、果类、副业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增产在内,每户平均收入达到一万斤粮食,比去年每户平均九千四百四十二斤增加五百五十八斤;如果只计算粮食,去年是每亩平均产量一千一百七十九斤,今年将达到一千二百二十五斤,比去年提高四十六斤。
人人都打新算盘
究竟农民怎样依据今年新的条件和特点保证增产任务的实现呢?开始,我也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当我沿着九龙江跑了一趟以后,看到农民积极生产的劲头真使人兴奋。在古县、颜厝、九湖等乡,事实上早已开展了“户户、人人算账”运动,九湖乡先锋农业社已经制订了一个比去年规模更大、更全面的增产计划。根据这个计划,今年包括粮食、果类、养蜂等多种经济的总收入是一百六十五万多元,全乡一千八百多户,每户可以分到八百八十多元,折算成稻谷,每户平均达到一万二千斤。粮食生产中仅改良灌溉一项可以增产二十二万四千斤。古县区委作了一个统计,全区十三个高级社,一万零四百多户,今年每户平均总收入可以达到一万斤的三个社,一万一千斤的六个社,一万二千斤的三个社,一万四千斤的一个社;九个社的收入可以达到一百万元,成为今年新的“百万富翁社”。
有人问,计划是否可靠呢?答复是肯定的。据说,今年农民得到一个基本经验,叫做“先打算后行动”,所以说今年是稳定的生产高潮。去年龙溪县农业社基本建设的规模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水利建设已经达到基本上消灭旱灾的程度,但是农民反映有些不该做的做了,该迟做的早做了,他们把这种铺张现象比做:“没料盖大厝(房子),无子讨媳妇”;另外,开荒的数量也很大,总数是三万多亩,这为发展果树开辟了新的园地,但是也有一部分开错了,特别是土地多、劳力少的地方已经感到不合算。当然,在没有集体经营经验的情况下产生一些缺点确是不可避免的。今年就不同了,从县到乡以至农民都认为计划应该订得切实可靠、因地制宜,做到既稳妥又积极的标准,有不少农业社还为执行某项计划展开了必要的争论。比如,古县农业社第五生产队队长郑狮笼向社里提出一项建议,他主张把乡里一个大池塘的污泥挖出来改良土壤。据他的估计,池塘里积蓄的肥土至少有八、九万担,足够改善三百亩土地的土质。但是他的意见没有被社里采纳,因为据社长的估计,最多只能挖三万担,怕白花劳力,不合算。最后争论不休,社里便决定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去实地调查。调查的结果,是郑狮笼的意见正确。现在污泥已经清理出来,不是三万担,而是十万担。今年龙溪县的增产打算所以说稳妥、可靠,也在于走了群众路线,农民们反映“今年摸了家底”。因此,很多地区的农民是一边打算社里的一边打算自己的,有的人还向社里订了出勤计划,入春以来很多社出勤率达到90%以上。
兵强马壮迎春耕
尽管今年有许多新的变化,却有少数人没有能够看得出来。他们说:“今年春耕不像去年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似乎今年农民劲头不大了。事实不是这样。在九龙江两岸,自入春以来,就常常处于阴雨状态,但是农民下田的时间却比去年提早半个月左右,到2月下旬,溶田已经全部结束,田野里像一大片海洋一样,把天空映到大地上来。最近,每天仍然洒着蒙蒙细雨,但确实找不到闲人。我在古县农业社访问了几个正在播种早稻的社员,他们播得精致、整齐是往年少见的,秧种是经过有经验的老农专门培育的,播种以前在稻田里划出方格式的线条,播得既快又好也有标准,充分反映了今年生产的深入细致。据古县区区委书记的分析:“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是去年,深入细致、有条有理是今年”。去年农民内心的斗争是“能不能增产”,今年的内心斗争是“增产多少”。
在管理生产方面也可以看出,今年有许多变化。古县农业社把去年管理生产的缺点总结成几条,叫做:评分乱、派工乱、计工乱、农具乱、计划乱。因为缺乏经验,一亩田最多集中过二十八个人劳动,有的小队在一块稻田里重复间苗三次。今年都摸出一套经验来,做得行行有人管,事事有安排,劳动效率提高了很多。到目前为止,肥料的积蓄量已经达到二十五万担,比去年同时期的八万担增加两倍以上。
龙溪县改善农业社经营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社大不便于领导的实行分社经营;普遍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扩大生产队职权范围和全面推行“三包”制度等几种措施。去年大部分农业社的权力都集中在社里,生产队没有主动权,经营管理混乱的主要症结就在这里。今年农业社推行了“三包”和职权下放以后,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颜厝乡工作组对我说,去年这个乡包括党支部书记和大部分社干部都坐在办公室里指挥生产,今年都深入到生产队里领导了。小队有了主动权,就便于和社员商谈,去年社员们有这种感觉,大家认为“合作化以后富了,但富得糊涂(意思是当不了家)”,现在事事都和社员商量,把自己和社的利害关系更紧紧结合在一处了。
在新问题面前
但是,要保证今年农业生产超过去年的水平,即全县达到“万斤户”的水平,还必须解决一些问题。从目前来看,首先一个主要问题是资金、物质准备不足。据调查,有很多农业社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筹集好应有的资金,颜厝乡胜利农业社由于制度掌握不严,全社一千三百多户社员中有四百多户超支了现钱,其余的社员很有意见,不愿意向社里投资。据了解,像这类问题还不只发生在个别社里。其次是部分地区对去年改进耕作制度和技术缺乏正确的估价,少数农民不分是非,凡提起改进技术就认为是错误,如盐水选种是几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今年很多地区没有这样做;去年推行适当密植,绝大部分地区显著增产了,少数由于施肥不合理、排水时机不适当而发生了倒伏,今年如果正确的总结经验,是完全可以避免去年的错误的,可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有些地区否定了这条增产门路,有些农民和干部则片面强调“密植花工大,不合算”。
还有一个问题是干部层层下放后,存在着两种不同认识和不同作风,大部分干部认为今年农村工作更深入更细致,他们掌握了今年的特点,抓住农民迫切要求,大胆、深入的去作农民的顾问。群众说:
“今年干部脚踏实地工作,没有主观主义了。还有另外一些干部,他们面对今年的新情况束手无策,不敢大胆和深入的工作,却埋怨农民“落后”、“保守”,说“农民今年发了”。农民称这些人为“从上面挤下来的官僚主义”。不少干部只重视今年生产中稳妥的一面,而忽视积极的一面,所以某些社春耕中有个特点,只有稳妥的一面,没有积极的一面,特别是在改进技术上的保守思想没有受到批判。相信龙溪县会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的。


第3版()
专栏:

  加强灌溉管理
  本报评论员
目前全国灌溉面积已发展到五亿亩。在一般情况下,有灌溉设施的稻田比天水田增产一百斤至二百斤,水浇地比旱地增产一倍至二倍以上。因此,做好灌溉管理工作,是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的重要工作之一。灌溉管理的任务是:正确管理灌溉设施,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紧密结合农业措施,进行合理灌溉,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业高产稳收。
去年在农业生产高潮的推动下,灌溉管理工作在许多地区获得不少成绩。陕西省由于密切结合农业措施,进一步加强灌溉管理工作,全部国营灌区的小麦平均产量较1955年提高10%,棉花提高18.3%,水稻提高12.9%,同时灌溉面积从原有的二百二十八万多亩扩大到二百八十四万多亩。湖南省醴陵县陈家垅、何家垅两高级社,由于加强了灌溉管理组织,实行专人放水,统一调整水路、合理灌溉,使社内水利设施的抗旱能力一般提高了十天到二十天。由于专人放水,一年内省了看水工二千八百个,并且保证了去年90%的面积由间作稻改连作稻,或单季稻改双季稻的灌溉用水,提高了产量。
但是,灌溉管理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灌溉面积的迅速增加和农业高级合作化后生产关系的改变。有些农业社还没有健全的水利组织,新发展的灌溉地区,群众还缺乏用水的习惯和经验,不少灌溉设施还没有建立经常性的管理组织或专管人员。这就要求各地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灌溉管理工作。
加强灌溉管理,主要是充分依靠农业社,健全基层水利组织;大力提高灌溉技术,推行先进的灌溉方法,并做好蓄水保水工作。依靠农业社,是做好灌溉管理的基础。但由于大多数农业社建成不久,缺乏集体管水用水的经验,因此就必须给以切实的帮助。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建立和健全水利管理组织,使社内有人负责领导灌溉工作,制定灌水和工程养护的制度。灌水人员应当固定,他们的工作责任、质量要求和付酬办法,应当有明确的规定,防止他们为了多得工分而单纯追求灌水面积,忽视灌水质量。在缺乏用水经验和习惯的新灌区,还应该积极帮助各社培养水利技术人员,传授有关管水用水的技术和知识,交流一些行之有效的适合当地情况的成功经验。
提高灌水技术,推行先进的灌溉方法,也很重要。实践证明,旱作物的沟灌、畦灌,水稻的合理勤浇浅灌,是增产的好办法,也是防止灌溉土地盐碱化的重要措施。陕西省大面积的玉米、棉花实行了沟灌,高额产量玉米在千斤以上,棉花(籽棉)在六百斤以上。河南引黄灌区96%的麦地实行了畦灌,也显著地增了产。四川、广东、广西等省推行水稻合理勤浇浅灌以后,产量都有提高。因此积极推行上述灌水方法,是提高灌水技术的主要方面。为了推广先进的灌溉方法,农业社对于平整土地、开沟、打畦及修筑田埂等工作,应当好好安排。
过去几年中不少大型灌区实行计划用水,普遍获得了增产又省水的良好效果,各地应该根据工程及技术条件,继续推行。
农业合作化后,土地联片,有些灌区部分土地已经机耕,在小农经济时期兴修的田间渠道,已不能适应目前耕作要求,旧有灌溉系统必须相应改建,为进一步提高灌溉技术创造物质条件。
蓄水保水,也是当前重要任务。南方水稻灌区有二分之一以上的面积是依靠塘坝、小水库等蓄水工程。但因去冬不少地区遭受干旱,塘、库蓄水很少,有的甚至干涸了。为了保证春耕用水,必须克服麻痹大意,及时蓄水,注意保水。


第3版()
专栏:

  中捷友谊农场的春天
中捷友谊农场在河北省黄骅县境内的渤海滩上。这是一个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国营机械农场。这里的全套农业机械设备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赠送的。
这个国营农场的设计总面积达十四万多亩,其中耕地有十万多亩,1957年将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到1958年就可以正式实行以棉花为主的棉粮轮作制。
目前,全场职工正积极投入农业器械保修和运肥等工作,迎接建场后的第一个春天。 黄景达摄(附图片)
下图:已有二千五百吨厩肥运往地里,完成了春耕前的运肥任务。
右图:中捷友谊农场的捷克斯洛伐克专家斯坦尼帮助我国训练了一百多名拖拉机手。
  左图:拖拉机手们正从场部往各个生产队运送农具。
  下图:青年拖拉机手们修好了自己的拖拉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