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农村干部
祝更生用他视察所见来说明:广大农村干部都在日夜辛勤地工作。他们为了群众,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缺点,但并不是有意要把好事办坏。有人完全抹杀了他们的成绩,直往他们头上泼冷水,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敬向领导我们祖国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致一崇高的敬礼!
我荣幸的列席这次全国政协会议,更光荣的被邀参加了最高国务会议,得以面聆毛主席英明而正确的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十二项指示,并听到了周总理访问亚欧十一个国家的报告和李副总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说明;及陈叔通副主席所作政协工作的报告,以及各位委员的发言,使我深刻的体味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日形巩固和壮大,祖国的日益繁荣富强,社会主义无限美好的将来。这就更鼓舞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为着社会主义的实现誓愿献出我自己的生命。
现在,我对于如何正确的对待基层工作干部,帮助他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鼓舞他们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这一个问题提出我个人的几点意见。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有一部分基层工作干部,尤其是乡村基层工作干部,无庸讳言的在思想上存在着主观主义,缺乏民主作风,遇事独断独行,不和群众商量,在工作上存在着命令主义,粗暴蛮干,急于求功,例如在嘉兴地区有个别的乡村干部单纯的为了增产粮食任务的完成,就强迫农民把种好的生姜拔掉另种稻子,忽略了多种经济的发展。又如推广双季稻,凡是按照农时插秧的都普遍增产,可是有个别地方已经过了插秧时令还是强迫农民种植,结果稻子很少结实,把好事办成坏事。这些缺点和错误,不特造成农业生产上一定的损失,而且在群众中也引起了一种很不好的影响。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存在,是极不应该的,更不能说是没有它一定的严重性。各方面对于基层干部中所存在的这些缺点和错误,本春秋责备贤者之旨提出严正批评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这些缺点和错误也必须从速加以纠正的。
可是我认为某些基层干部所有的这些缺点和错误,不一定都应该由他们来完全负责。只就我在农村视察中所接触到的基层干部来看,99%以上都是夜以继日的在忙着工作,根本捞不到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有的甚至十天半月连一张报纸都看不到,因而他们的政策思想,往往就落后于实际和形势的需要。上级布置任务又多半只是交代一个原则,旁边帮助的人又很少,于是他们为了要保证任务能提前超额完成,就不去细致的分析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硬干。凡此种种,可能就是他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缺点和错误的主要根源。严重的还是在各级领导对他们教育不够,帮助不够,我们非党人士对他们更少有力的帮助。
我认为基层干部所存在的这些缺点和错误毕竟不过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缺点和错误。肯定的讲,他们并不是有意识的想把好事办成坏事,况且农村有许多工作如农业合作化、统购统销、改进耕作制度等等都是新的工作,差不多都是在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摸索前进。因此缺点和错误也就难免了。我认为他们工作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错误是次要的,况且他们在对工作高度负责强烈的革命性这一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的基层干部,的确是长期的抱着疾病,顽强的在乡村支持工作。记得在1955年的冬天我和全国人民代表俞寰澄老先生到德清县农村视察时,只在一个乡里所遇到的十个乡村干部,因在乡间不避风雨泥沙长期的工作,其中就有八个同志都久已沾染着严重的血吸虫病或血丝虫病(其中有一个是德清县副县长沾染了血丝虫病)。当时我们曾问,有这样严重的毛病为什么不赶紧去治,他们说,搞好工作要紧,实在没有工夫去看病。他们穿的衣服有的许多日子都没有工夫去换洗,有时吃的多是冷饭头。但他们不管怎样苦,都没有半点的怨言。他们既不争名于朝,又不争利于市,他们只知道埋头下层,无限忠诚的勤勤恳恳为社会主义服务。当洪水季节,更有不少的基层工作同志,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和农民兄弟在一起冒着暴风雨,连着几天几夜都不困觉,在?埂上,在洪流中,奋勇的抢险排涝,与自然灾害作殊死的斗争。1956年的8月,十二级台风袭浙,山洪暴发,海水倒灌,乡村干部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被洪水淹没而壮烈牺牲的达六十三人之多,只象山一个县里就淹死了五十个干部,象山县人民委员会九个科长就淹死了七个。他们这一种为人民利益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歌可泣壮烈的史实,怎能不叫我们又感动又惭愧?可是另外有某一些人连我过去也曾是这样,看到了个别的乡村基层干部所存在的某一些缺点和错误,就认为所有的乡村基层干部都是这样。说什么 “基层干部把乡村搞得天昏地暗,比解放前还不如”,说什么“共产党是上级少,中级好,下级糟”,在所有的广大基层干部的头上都泼上一盆冷水,甚至有的人看到个别乡村干部有了这些缺点和错误,就对中国共产党也会引起不满,对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也起了怀疑。这种抓一点当全面,只看缺点抹煞成绩,把非主流的看作是主流,片面的对待问题,检查起来是应该深自进行自我批判的。又有一些人,认为基层干部犯了错误,不能以检讨了事,应该从严惩办。以我看来,还是应从我们本身思想观点上多检查一下好,对基层干部一些非原则性的无心之错,只要他们能虚心检查从而得到改正,那就再好没有的了。人民政府对于反革命分子的政策,不管他已经有多少罪恶,只要能坦白交代即从宽处理,减免罪刑。这样看,难道说我们对于基层工作干部在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非原则性无心的一时之错,就硬要采取单纯的惩办主义吗?在我来京之前有人对我反映,有很多乡村干部认为任务完不成要吃批评,任务完成了在工作上出了些偏差,仍然要受上级批评,社会人士也责难备至,农民也对他们提出许多意见,这样三面吃巴掌,弄得垂头丧气,所以他们现时在乡村连话也都不敢大讲了,因而使乡村工作已受到了不少影响。这已是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应当指出,解放以来各种伟大的运动尤其是1956年的合作化运动伟大的胜利,转变了祖国几千年来经济性质,解放了生产力,这是和广大的乡村基层工作干部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一致的努力分不开的。在我们六亿人民的革命大家庭里,乡村基层工作干部是我们建设的主力军,是我们革命大家庭里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亲切的手足骨肉,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乡村基层工作干部。对于他们所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应该从帮助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帮助达到改正错误提高工作的目的。不能只在他们头上泼冷水,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我建议大会转请中央,对于长期埋头在乡村基层工作干部(包括农、林、牧、渔、蚕、交通、文教、水利等等所有的基层干部),也能像对知识分子那样特订一种具体可行的适当照顾制度,规定出他们必要的学习时间和机会,认真的帮助他们提高政策思想水平,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鼓舞他们安心的在基层愉快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努力。此外听说中央已决定干部下放向农村进军,以加强乡村基层工作的领导,陈云副总理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认真实行精简上层加强下层的办法,这是保证把乡村工作尤其是对农业合作社健康的发展防止偏差一个极为英明的措施。前天报纸上已登出绍兴县田副县长去担任乡长动人的典型事例。所以我并建议我们各民主党派在政府需要的条件下,应调动主要力量深入下层,深入到农业合作社里去从事基层生产工作。再能像浙江省政协有若干委员固定的经常联系一个合作社或一个工厂,系统的了解全面情况,进行具体的帮助,这样做,那就更好。
最后我向大会提出一个保证,就是,如果组织上需要我到农村里搞生产工作的话,我绝对不留恋城市生活,由衷的极为乐意到农村去,学习乡村基层干部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并向农民群众学习,认真搞好基层生产工作。我认为只有深入下层,接触实际,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来搞生产工作,自己的思想,才能彻底的得到改造,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勤务员,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以上意见是否有当,请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批评和指正。


第3版()
专栏:

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
七十六岁老人 张之江 表示:“我还愿参加一点实际工作来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把这一宝贵的祖国遗产,好好地研究整理,好好地向后一代传授和交代。”
我听了毛泽东主席最高国务会议上的宣示与周恩来总理和陈叔通副主席的报告后,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我愿竭尽个人棉薄,以实际行动来拥护和贯彻执行所提示的任务和方针。
我虽然是一个七十六岁的人,我总觉得解放后由于生活安定、精神愉快,特别是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更有说不出内心的感奋,因而总觉得我的心理年龄比我的生理年龄实在要年轻得多。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社会里,我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才算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呢?我想几十年来我除了前半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作了一些微末的贡献外,当然也犯了不少的错误;但在后半生我曾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倡中国固有文化事业之一,即中国武术,借以报效国家和人民,因而获得了一些实际经验和心得。现在,我就想以提倡武术的这些经验和心得,开宗明义,这项固有文化事业,东西洋各国都没有,绝对可称为中国所独有。提出些许意见和建议,在必要的时候,我还愿参加一点实际工作来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把这一宝贵的祖国遗产,好好地研究整理,好好地向后一代传授和交代。大家都知道,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主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上、民族自卫上以及在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生过很大的作用和效果。这有数千年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谁也不能否认。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一般所谓西洋体育专家们,只知一味提倡西洋体育,而对于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国武术,则多方破坏、侮蔑和排斥。反动当局,对于武术也多不重视。因而在二三十年中,虽有一般社会人士,大声疾呼努力倡导,但终不得要领,终未收到应有之效果。言念及此,甚觉痛心!解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凡百事业,都在大兴大建。所有祖国文化遗产,亦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重新获得重视、恢复整理、发扬光大的机会。例如中医中药、中国戏曲、中国音乐以及中国文史等等,这几年来都设有专门研究整理的机构,因而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和赞誉。惟独中国武术这部遗产,研究整理工作显然落在后面。目前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这一方面工作的领导。这是一件值得庆幸之事。我已不揣冒昧另作提案,提请大会共同讨论。这个提案如果获得通过成立,或将有助于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在这一工作上裨益于参考和推动的作用。我认为目前研究整理中国武术工作,首先必须设一研究机构,如中国武术研究院或中国武术研究馆,以便集中全国较有武术修养之老一辈人士,共同担负这一工作。同时我也感觉到关于这些散处在社会上之武术界人士的团结教育、改造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重要的问题。我们国家必须对这些人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帮助他们逐步化除宗派门户之见,使内家、外家、少林、武当,不再有此疆彼界之划分和老死不相往来之歧视。帮助他们尽心尽意公开教学传授后代,不再有各怀其宝、各秘其密、居奇骄吝、自私自利的坏习气。并帮助他们建立考试制度彻底革除已往“打擂台”、好勇斗狠、互争雄长的狭隘恶劣作风。因此我想只有中央设立这样一个武术研究机构,才能在研究整理国故工作上,在团结、教育、改造武术界人员工作上,发生较好的作用,收到完善的效果。至于中央武术研究院设立的规模和工作的教规,我在提案中也提了些许意见,希望有关部门参考采择。这就是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一点贡献,也就是我对党和毛主席在关怀照顾中表示一点感谢和敬意。以上所言是否适当,敬请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批评指教。
并祝大会胜利完成任务,各位身体健康。


第3版()
专栏:

更好地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巨赞的发言
自从学习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和我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之后,这几天又听到了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的报告,我个人觉得,人类文化将展开更为灿烂的一页,除了欢欣鼓舞迎接新阶段的到来之外,有一点浅薄的感想拟在这里谈谈,向各位委员请教。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帝国主义挣扎不久,就会灭亡,人类思潮有大体上逐渐趋向于一致的可能。在这个一致当中,除了总结取得胜利和遭受挫折的经验以外,还将融化过去和现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丰富马列主义的内容。一切思想上学术上以及信仰上的派别,虽然不一定还会像过去那样显示它的头角,而能够把它最正确最有用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贡献于全人类。凡是热爱真理服从真理的人,我以为,目前可以着眼于此,着手于此。
“无弃理”,“无弃术”
大家知道,在三大敌人统治的国家里进行革命斗争是很困难的,在人口众多生产不发达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担子也非常沉重,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祖国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较少;特别是论无产阶级专政的两篇文章发表以后,格外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公正睿智与心平气和。这固然是由于中共领导人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又有苏联的经验可资取法的关系,但我个人认为不能说与我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无关。这就是说,我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在有意无意之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习惯,因而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祖国的事业中也成为发生决定作用的条件之一。这当然是值得继续发扬和向全人类推荐的。可惜,解放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批判有余而接受不足;对于古代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的发掘整理与研究,虽然在号召百家争鸣的前后,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也有不少成绩,但是有许多著作,只是玩弄一下名词和概念,就作为对古代文化的一种新的估价,而其实并没有接触到它的思想实质。思想实质既然没有接触到,就要来谈它在当时和后世所起的进步或反动作用,那就很恍惚了。以前没有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要探索古代文化中是否含有符合于客观真理的实质,是相当困难的;现在有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只要摒除宗派和教条的成见,深思一下,客观一些,我认为是不难接触到古代文化的实质的。古代文化的实质揭露出来了,再谈它的优良传统才有所依据,才能使祖国的新文化真像百花齐放一样,丰富多采,阔大庄严。我希望在“无弃人、无弃物”的号召之外,加上“无弃理”“无弃术”。
发掘宗教中的宝贵资料
话又要谈到宗教上来。记得1954年3月,我曾经向科学院建议:把保存在宗教里面的有关生命现象的资料收集起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实验,再加以应用,可以增进人民的健康、智慧和延长寿命。当时科学院对于这个建议如何考虑与处理,我不知道,可是过了一年多,事实证明我的建议是正确的,合于科学的。这说明,宗教的本质和它在过去社会所发生的作用虽然已有定论,而几千年来保存在宗教里面的先哲的各种经验与智慧,还是值得重视和发掘的。特别是在佛教里面,关于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认识论、心理分析等方面的问题,都有相当丰富的资料,可供思想家的参考。它和我国文化各方面发生关系的史料,当然也应该整理与研究,以备历史学家的咨询。我想,别的宗教里面,一定也同样有许多宝贵的资料,可以发掘。此外,从宗教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上,还可以发现人类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探索下去,也可以使真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我希望佛教徒以及其它宗教徒努力学习科学和马列主义,以便把保存在宗教里面的宝贵资料发掘出来,并把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贡献于全人类,使它也成为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力量。同时希望马列主义者尊重这样的努力,并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支持与协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宗教问题。
由于人类文化飞跃的进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各方面(包括宗教界在内)都提出了新的问题或任务,人民群众对于在各种事业中起核心作用的干部,要求就提高了。他们要求干部的文化水平业务水平和政治修养都能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他们要求把纠正偏差和错误的工作提到每一个单位的日程上来,而且要强调少犯错误,避免一切可以引起敢于犯错误者误解的言论。这种要求当然是为了国家好,为了建设事业少走弯路,少受损失,也是相信党和干部的一种表示。我深信,在毛主席和党的英明领导下,一定能够采取各种措施,逐渐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要求,进而在全国人民中取得认识上大体的一致。从这个一致出发,通过各种范围不同性质不同的交谈或会议,再进而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也取得认识上大体的一致,同时在采取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有用成分上,作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则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提高,一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环顾当前,瞻望未来,我感到无比的高兴。敬祝各位委员心情愉快,既寿且康。


第3版()
专栏:

发展我国水电建设
黄育贤的发言
几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的一些经验——我国有许多发展水电建设的优越条件——国家经济建设部门应当适当安排水电投资——勤俭建设水电站——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把大水电站建好
我热诚地拥护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的报告。并同意李富春副总理对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和陈叔通副主席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陈云副总理关于增产节约的发言。
现在让我谈谈关于如何积极发展我国水力发电建设事业的问题。几年来,我国水电建设事业与其他工业建设一样,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至目前为止,我们改建和扩建完成的有东北丰满、镜泊湖和四川的上清渊洞等水电站。我们新建的水电站主要有永定河上的官厅、四川的狮子滩、江西的上犹江、广东的流溪河、福建的古田溪、浙江的黄坛口、北京附近的模式口等十多个中小型水电站,其中官厅、狮子滩、古田、模式口以及新疆的乌拉泊和西藏的拉萨等水电站,已于1955和1956年先后建成发电。1953年至1956年底为止,已经投入系统运转新安装起来的水电容量约四十五万瓩,预计到1957年投入系统运转的水电容量将达七十万瓩左右。通过这一批水电站的建设,从资源勘测到设计施工,从组织领导到技术管理,从设备制造到机电安装等各方面,都摸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提高了技术水平。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随着水电建设力量的不断成长,我国水电建设事业还将进一步的发展。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将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水电建设和电力工业在整个工业建设比重问题:
电力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先行工业之一,没有电就很难谈工业化。几年来我国电力工业是有很大发展的,但还不能适应整个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有三十多个地区缺电,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在短期内还不能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电力工业投资的安排还有不够适当的地方。从基本建设投资额的分配来看,1953年到1955年投资平均增长速度在各工业部门中以电力工业为最低。如以1952年为基期,1953年到1955年全部工业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44%,而电力只37%,其他煤炭46%,石油84%,有色金属采掘及冶炼61%,金属加工50%,机器制造50%。因此电力工业和全部工业发展速度的对比,与世界各国情况比较,也以我国为最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中,如以整个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则同一时期内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为0.85。而世界其他各国均高于此数,其中苏联0.88,美国1.35,英国1.25,法国1.09,日本为1.17。我国电力工业低于钢、生铁等主要产品,而苏联、美国、英国等的电力生产均高于其他产品。因此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必须适当安排电力工业的投资,使它真正地能先行一步,否则恐将会影响整个工业的发展的。
在我国电力工业中,水电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水力资源与世界各国比起来,是有很多独特的优点的。首先是地理位置适中,左右逢源。全国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相当均匀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几乎全国工业区及人口稠密区,都位于可能由水电来供电的范围内。我国煤藏较少的地区,恰是水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地形地质条件优越,河流多狭谷地区,土建工程量小,造价便宜,是我国水力开发的特殊优点。世界各国水电投资一般比火电要贵二—四倍,而我国大中型水电站比火电贵不多,有的比火电还要便宜。如刘家峡和以礼河两水电站每瓩造价只六百五十元和七百五十元,就比建设火电站还便宜。几年来的经验证明,我国水电站建设的速度也是能够快的,狮子滩水电站按工程量来说是相当大的,整个施工期间只有二十六个月,上犹水电站预计今年秋季完成发电也只要两年半。根据这些优越条件,今后我国电力工业逐步以水电为主的方针是正确的。目前水电在整个电力工业中的比重约为20%,预计第二个五年计划末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末将提高到28%和40%,这个比例是适合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能按这个比例预期完成,这就不得不牵涉到关于水电的投资问题。
水电建设的特点之一,是它除了发电而外,往往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如何根据水电站的各项综合效益来合理的分配水电建设全部投资,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科学研究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的确是存在的。譬如在黄河规划中,即曾建议将三门峡投资的三分之一摊入发电,将刘家峡投资的二分之一摊入发电。当然我们目前并不一定要求在各政府部门之间如此分明地来分摊这些综合性工程的投资,事实上这样的分摊也有一定困难,但是在掌握国家总的经济建设的部门,在分配电力工业特别是水电投资时,希望能考虑到这些因素。有时候由于建设水电站,可以为国家节省一部分的煤矿投资和大量运煤所需的铁路投资,对这些投资上的节约,统筹全面的国家领导部门在分配水电投资时也必须加以考虑。总之水电投资应当适当安排和解决,以便使我国特殊有利的水电建设得到必要的发展。
下面我还想谈谈如何勤俭建设水电站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树立节约的设计思想,和加强施工管理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关于这点我们过去做了一些工作,今后还准备进一步教育水电工作人员,树立人人考虑经济的思想。其次,充分利用国内设备和当地原材料,减少外汇,也是节约的重要环节,当然建筑水电站,因为地形狭窄,工程量大,施工时间短且与河水作斗争,是需要高度的机械化的,但有些工作可以用人力,就应该尽量利用劳动力,因为我国劳动力多,这样也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增加人民就业的机会。此外还可以考虑适当地点建立水电站的建筑基地,以备职工眷属居住,建立适当的工人休假制度以便回家省亲。这样,职工可以尽量不带家属,临时建筑物就可以大大减少;至于整顿设计、施工和管理机构,精简人员也是很重要的。所有这些都是可行而有效的办法。总之,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为勤俭建设水电站而努力。
周总理在党的第八次大会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继续进行华中和内蒙古两地区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的建设,积极进行西南、西北和三门峡周围等地区以钢铁工业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的建设……”这个方针是正确的。目前我国已在和将要建设的三门峡、刘家峡、新安江、以礼河、岷江、万家寨、五强溪、丹江口等大水电站,就是根据这个方针而提出的。然而这些大工程都是属于国际水平的工作,需要做很多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向苏联专家及人民民主国家专家学习,向世界其他各国所有对我们有帮助的经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水电建设事业加速前进,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贡献出我们的一切力量。


第3版()
专栏:

谈勤俭办学
蒋旨昂的发言
周总理给我们正确指出: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和缓、走向进步。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国际和缓局势。增产节约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在增产节约的方针下面,我们正在勤俭办学。这里提出两个问题来讨论。
高等学校一、二年级教师力量的使用配备问题
首先提出的是有关高等学校发展规模的一个问题。将来每校不会太大。今年有许多学校新生比较去年将有骤然的减少。许多学校今年秋季将要发生“大肚子”问题,也就是二年级特别大的问题;也就是,在他们升级之后,高年级特别大的问题。到了今年秋季,教一年级课的教师就要显得过于多了,而二年级教师却大感缺乏(以后好几年高年级教师也将大感缺乏)。如果今年秋季把二年级所缺教师补充够了,那么明年秋季又会有一部分教师变为那较小的一班所不需要的了。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
我们的意见是这样:今年秋季多余出来的一年级教师,可以多展开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调到或借到新建院校任教,也可以借给缺乏师资的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去代课。有些教师要求趁此无课时机去他校进修,恐怕人数太多,条件不能允许。
二年级以上所缺的教师,如果都给配备,有人担心他们把大班教过以后下一班是较小班次,便不再有需要,而形成人才的积压浪费。我们却以为假若不予配备,那么教师力量不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而我们教育工作今天的中心任务已然明确,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发生今年秋季配足、明年秋季嫌多的情况,仍然可以转入科学研究,或调到新建院校任教。六亿人口的国家决不能限定只有当前的二百所高等学校。新建院校必定要逐渐增多的。
因为有这样一个“大肚子”问题,许多没有“发展任务”的高等学校(就是招生数少于或等于毕业生数的高等学校)就不需要增加教师编制的说法,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这需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因为计划所造成的节约才是最大的节约。
同样的道理:今年秋季一年级教学设备可能多了,而二年级以上教学设备可能少了。多了的一时调不出去,一时卖不出去;少了的,却为保证教学质量,又不能不买。
上面所谈的是应该避免片面节约观点的问题。
工会会费和行政拨付的工会经费还可降低
其次谈一个应该可以节约的项目。行政拨付的工会经费,可否少于工资的2%呢?
好久以来,教育工会有一些会员就曾反映:工会会费定为工资1%,颇嫌太高。1956年工资改革以后,工会经费更较以往为多,因为工资提高很多,全国平均工资提高13%,高等学校可能还要高些。
教育工会在去夏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方针任务更为明确了,各地基层工会都在积极展开工作,但是在“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下,也不一定非增加许多经费不可。即使举办福利事业,也是如此。周总理在“八大”报告里说过,“有一些福利事业是不需要增加国家预算的开支就可以举办的。”
事实上,不少基层工会历年都有节余。最近上级工会更把较大比例的经费划给基层工会。所以在节约原则下,会员会费应该可以降低下来。至少可以把工资改革所加的比例13%降低下来。再因工会应该争取把全体教职工吸收到工会里来,会费收入将会增加,而支出却不会比例增加,因为以往没有加入工会的教职工在享受会员物质权利方面并未严格限制。所以我们的初步意见,降低20%应该是可以的,就是说,会费由工资的1%降到0.8%。
行政拨付的工会经费也应降低。李富春副总理所说“可以减少社会集团的消费,以便有可能增加个人的消费”,是很好的。事实上有的指标已经降低,例如今年福利费已然由去年的5%降到3%。行政拨付的工会经费为什么不可以也降低一些呢?我们初步意见,像会费一样,行政拨付工会经费也降低20%,就是由工资总额的2%降到1.6%。
让我们用几个整数算一算账。行政拨的工会经费如果每个职工每年十元,一千五百万职工就有一亿五千万元。少拨20%即少拨三千万元。每年工资五百元的职工,在那些不必另行投资设备的地方,就是在那些有设备潜力的地方,即可以安排六万人。
这不仅是教育工会的事,而是牵涉到全国各种工会的。如果可以降低,究竟降低多少大家还可进一步商量。
以上两点意见,是否有当,请批评指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