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本报评论员
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于11月26日结束了关于西伊里安问题的辩论。会议通过了锡兰等十八个亚非国家和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所提出的联合提案,要求荷兰和印度尼西亚就西伊里安问题重新举行谈判。这个提案还需要提交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讨论,但是就政治委员会的辩论结果来说,印度尼西亚已经取得一次重要胜利。
联合国关于西伊里安的辩论,实质上是一场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西伊里安是印度尼西亚的不可分割的领土。因此,印度尼西亚要求收复西伊里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多年以来,荷兰竟违背它所签订的圆桌协定,违背它所宣布的把印度尼西亚的“全部主权”移交给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诺言,一直霸占着西伊里安,继续在那里实行殖民统治,并威胁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全。因此,正如印度尼西亚驻联合国代表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所说,西伊里安问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殖民主义问题”。这一点,从政治委员会的辩论和投票情况中也可以得到证明:一切社会主义国家和绝大部分亚非国家都是支持印度尼西亚的,而只有西方殖民国家及其追随者,像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等,才不顾一切事实替荷兰殖民者进行狡辩,并投票反对锡兰等十九国的联合提案。
但是,荷兰殖民者及其支持者的立场和它们所提出的种种“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荷兰殖民者想用种族观点来证明它似乎有权霸占西伊里安。这显然是荒谬绝伦的。谁都知道,西伊里安的居民是印度尼西亚民族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他们就同印度尼西亚其他地方的居民生活在一起,并在语言、文化和习俗上有着密切关系。可是另一方面,正同加纳驻联合国代表阿克霍斯特所指出的:“西伊里安同荷兰有什么种族联系?”荷兰殖民者硬把西伊里安问题同所谓“自决权”问题扯在一起,想要分裂印度尼西亚,并把它对西伊里安的占领合法化。但这种诡计也被揭穿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国家代表指出,西伊里安同印度尼西亚是一体的,根本谈不到什么“自决权”问题。而且,西伊里安居民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英勇斗争,早就说明了他们要求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政治委员会的辩论中,荷兰殖民者及其支持者已经遭到政治上和道义上的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这次辩论中所采取的手法。它对锡兰等十九国提案投了弃权票。在这以前,11月19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宣称,美国对西伊里安问题是采取“中立的态度”。他认为,荷兰和印度尼西亚双方谁都没有提出“明确的理由”。但是,这种“中立”不过是一触即破的伪装而已。西伊里安问题的是非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分明,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中立”可言。而且,在荷兰已经霸占着西伊里安的情况下,杜勒斯却认为印度尼西亚对西伊里安的要求是没有“理由”的,这不是公开支持荷兰殖民者,又是什么呢?事实上美国报刊早就透露了美国对西伊里安的野心和美国的真正立场。不久以前“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让我们支持荷兰人”的社论,就是一例。
由于荷兰霸占西伊里安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权,由于荷兰和美国正在利用西伊里安这个基地来威胁印度尼西亚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和平,联合国完全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个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印度尼西亚人民正在全国展开如火如荼的要求收复西伊里安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有力地表现了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祖国统一和维护独立自由的最大决心。中国人民是完全同情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我们将继续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国家一起,坚决支持印度尼西亚人民要求收复西伊里安的斗争。我们相信,印度尼西亚的一切爱国力量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正义的事业一定会得到胜利。


第6版()
专栏:

世界工联发表声明
要求联大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
比诺在联大政委会仍坚持殖民主义立场
据新华社布拉格28日电 世界工会联合会27日就阿尔及利亚问题发表了致第十二届联合国大会的声明。
声明说,全世界各国人民指出,法国政府直到目前为止所采取的态度驱散了这些希望。反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军事行动增加了人类的牺牲和痛苦。世界舆论愤慨地谴责这种态度。要求根据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合理愿望,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平解决冲突的主张,日益获得广泛的支持。不久以前,摩洛哥和突尼斯两国政府曾经表示愿意进行斡旋。阿尔及利亚人民的代表很重视这个有助于恢复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和平的倡议。现在,只有法国政府坚持拒绝用谈判的方法公平、合理地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在这种种情况下,第十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辩论,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和法国人民,以及对世界和平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声明接着说,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和各个工会响应世界工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呼吁,展开了支援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运动。世界工联坚决地希望,联合国大会能够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要求独立的合理愿望。
据新华社28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27日开始讨论阿尔及利亚问题。
法国外交部长比诺第一个发言。他绝口不谈法国殖民主义者对阿尔及利亚人的残酷镇压,却一味吹嘘法国政府准备推行的所谓改革阿尔及利亚政治的“根本法”。比诺提出了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三点计划——停火、选举、谈判,但是拒绝给予阿尔及利亚以独立,而独立正是阿尔及利亚人的民族权利。
比诺硬说,如果阿尔及利亚实行自决,阿尔及利亚就会分裂成“两个国家”。
比诺还对埃及和叙利亚进行诬蔑,硬说它们妨碍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解决,要对阿尔及利亚局势负责。
埃及和叙利亚的代表反驳了比诺的指责。埃及代表卢特菲说,比诺对埃及的指责是蓄意编造的谣言和谎话,其目的在于掩饰法国不肯给予阿尔及利亚人民以应有的权力。


第6版()
专栏:

老挝爱国党宣布公开活动
新华社河内28日电 万象消息:据“新老挝报”报道,老挝爱国党在11月18日经前老挝王国政府内务部批准宣布公开进行活动。
老挝爱国党的前身老挝爱国战线于1956年1月6日在寮国战斗部队集结的桑怒省成立。由寮国战斗部队领袖苏发努冯亲王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根据1956年12月富马亲王和苏发努冯亲王达成的协议和两位亲王在今年11月2日发表的联合声明规定,在有寮国战斗部队代表参加的老挝联合政府成立后,老挝爱国战线将成为一个政党,它同在老挝依法建立的其他政党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并负有同等的义务。
据“新老挝报”报道,以彭·苏发那冯为首的老挝联合党和老挝拥护和平中立政策委员会对老挝爱国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
巴黎讯:巴黎“解放报”27日在以“不顾美国的禁止,老挝两兄弟相抱了”为题的评论中说,老挝的统一顺利地消除了印度支那的战争后患之一。这是杜勒斯政策的失败,也表明中立主义有了进展。
评论谴责美国外交政策不守信义。评论说,事实证明,只要是不顾美国的禁令,认真看待对方的谈判建议,就可以实际解决问题。


第6版()
专栏:

苏联科学成就震惊华盛顿
许多美国参议员感到沮丧和不安
新华社28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参议院军备小组委员会27日在秘密会议上听取了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关于苏联科学技术和导弹方面的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内容没有公布,参议员们在听完报告后对记者说,他们感到“悲哀”、“不安”。
参议员薛明顿把艾伦·杜勒斯所报告的情况称之为“悲哀而惊人的消息”。参议员布里奇斯说,委员会听到了一个“非常不愉快的情报”。参议员约翰逊说,“了解到苏联在某些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后,人们是不会得到什么安慰的”。参议员弗兰德斯也说,他“有些感到不安”。
布里奇斯还说,将来委员会如果把这种情报公开的话,美国官员们势将“大吃一惊而不再有任何自满情绪”。
参议员约翰逊25日曾经说过:在外空和导弹方面“美国已经危险地落在苏联后面了。”
他说:“我国为俄国在军事和科学上的巨大成就所苦恼。我们一向认为,在科学武器和技术与科学的领域内,我们是远远地走在俄国的前头的。但是由于苏联第一号和第二号人造卫星的发射,不用说我们的优势,甚至连平等地位都成了问题。”
航空科学家杜利特尔26日在小组委员会作证说,在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方面,苏联“肯定走在美国前面”。
这个将军说,他认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俄国进步的速度”超过美国的速度。并且在其中的某些方面,“俄国已经赶过了美国”。他预言,“如果俄国继续它目前的进步速度,它将在科学技术的一切方面超过我们。”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文宁25日也承认:“在科学技术方面”,苏联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我们自己的增长速度,我们在技术方面占优势的程度正在不断下降”。


第6版()
专栏:

北大西洋集团决定
如期举行“最高级”会议
据新华社28日讯 巴黎消息:北大西洋集团常任代表理事会今天在这里开会,决定这个集团的“最高级”会议将按原定计划,于12月16日在巴黎召开。


第6版()
专栏:

抗议美国迫使濑长市长去职
那霸市四万群众集会
新华社28日讯 据塔斯社东京讯:据日本广播电台报道,冲绳岛那霸市26日由社会大众党和人民党召集了一次大规模的群众大会,抗议美军当局非法强使那霸市长濑长龟次郎去职的行动。
有四万市民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强使濑长龟次郎市长去职的做法,认为这是美军当局对地方自治的严重干涉和反民主行为。


第6版()
专栏:

英法会谈没谈出什么结果
公报含糊不清 分歧依然存在
据新华社27日讯 巴黎消息:英法两国政府首脑会谈已经在26日午后结束。疲倦而苍白的麦克米伦走出法国总理府,向围拢来的记者表示,会谈没有达成协议,虽然获得了“很大进展”。他还说:“今后当然还会有很多问题。”随后,他同毫无表情的盖伊阿冷淡地分手。当天下午,麦克米伦就匆匆赶回伦敦去了。
会谈结束后不久发表的联合公报虽然一再强调“团结一致的精神”,但是它也表明英法在会谈后分歧依然存在。
这尤其是表现在引起法国震怒的美英以武器供应突尼斯的问题上。观察家认为,在这方面,双方的态度“都没有改变”。公报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是说,双方决定作一些安排,来避免再发生类似最近曾经发生的困难。但是,当记者追问英国发言人,这是否表示英国已经答应不再运武器给突尼斯时,这个发言人回答说:“不。”公报还说,英法今后还要就运送武器问题进行协商。
在谈到为12月举行的北大西洋集团政府首脑会议作准备的问题时,公报表明,英国竭力想平息法国由于美英企图使它们的盟国处于从属地位而引起的愤慨。在这方面,公报也只是泛泛地谈到要根据“平等精神”对“互相依赖的原则”和北大西洋集团的“团结”下一个“更精确的定义”,谈到要“尽力发展”这个集团中的“协商制度”,而没有什么具体协议。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如此“互相依赖” 本报记者 潘非
新调调
“互相依赖”这个口号,目前在伦敦已经成为最时髦的东西。麦克米伦在华盛顿会谈中提出这个口号;艾森豪威尔很快接受了他的建议。当会谈结束时,他们在联合声明中写道:“自由世界各国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建立真诚的合伙关系,把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并且在许多方面分担任务,那样才会有安全和进步。在我们这方面,我们已经一致商定今后我们两国将根据这一原则办事。”
自从华盛顿会谈以后,英国不遗余力地鼓吹这个口号。麦克米伦不止一次地谈到“互相依赖”的必要性。
究竟什么是“互相依赖”?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美英在核子武器、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和生产上进行“合作”;并以美英两国为基础,把这种“合作”扩大到其他国家中去。
二、在“互相依赖”的口号下,要求西欧国家重新调整它们同美英的关系。
两个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和英国,企图依据这样一个“新”的原则,来重新调配西方阵营的力量,安排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它们各自所预期的目的。但是,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倾轧的西方世界中,要想实行即使是某种程度上的真正的合作,也是难以令人相信的。当麦克米伦在华盛顿提出“互相依赖”这个口号时,英国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回马枪和杀手锏
华盛顿会谈是英国主动提出来的。当时,苏联制造洲际导弹与放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已使美国的对外政策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与此同时,在美国干涉叙利亚人民的阴谋中,艾森豪威尔主义(这个主义对英国来说,就是要排挤不列颠在中东的势力)宣告了破产。而英国则已从苏伊士战争所遭受的打击中缓过气来,恢复了经济,收缩了阵脚,缓和了联邦国家同英国的紧张关系等等。于是,一个美妙的幻想伴随着麦克米伦从伦敦飞到了华盛顿;百慕大会谈时英国向美国低声下气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它可能大大抬高自己的地位,来迫使美国在若干问题上让步。换句话说,苏伊士战争后在美国的步步进逼下不得不作了许多退却的英国,现在想突然转过身来,给山姆大叔一个“回马枪”。
可是,英国的估计并不现实。因为美国侵略政策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是英国的胜利。当麦克米伦到达华盛顿以后,艾森豪威尔又邀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斯巴克参加会谈。这等于告诉麦克米伦:美国并不把英国当作一个平等的伙伴,只不过把它看作是美国领导下的北大西洋军事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当麦克米伦回到伦敦,得意扬扬地装作英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第二号头目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又故意取消了对英国的访问,对尾巴翘得很高的英国,狠狠地抽了一鞭子。
这样,麦克米伦的“回马枪”,遭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杀手锏”的还击。
它们的共同目的
这些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来分析“互相依赖”这个口号。
作为华盛顿会谈的具体结果,是美英以及整个北大西洋集团在发展核子武器、火箭和导弹问题上进行“合作”。不能认为,美英两国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共同的目的和意图。在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解放运动的时候,在反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时候,它们可以找到“共同语言”。
第一,不论是美国,或者是英国,它们都希望在“互相依赖”的口号下,加速和扩大核子军备竞赛,挽救已经破了产的“威慑政策”。这个政策不仅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和核心,同样也是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和核心。它们都竭力阻挠国际局势的缓和,因为这种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意味着大垄断集团利润的下降,并促使中立主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它们都希望在扩大核子军备竞赛以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得以推迟。大家知道,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开始急剧下降。美国力图阻止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而英国也同样地害怕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因为这势必使同美国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英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三,它们希望在“互相依赖”的口号下找到某种“合作”的形式,来巩固资本主义世界中美英在核子武器生产上的垄断地位,力图防止更多的“原子国家”出现。它们还企图借此控制其它北大西洋公约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物质力量,为它们的战争计划服务,同时又把扩充军备的一部分负担转嫁到北大西洋组织中的其它伙伴身上。
第四,它们企图在“互相依赖”的口号下,为北大西洋组织创造一种新的“理论”基础,使这个正在解体中的军事集团稳定下来,并把它变为发射火箭、导弹和进行核子战争的基地。想当年,北大西洋集团是在这样一种“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苏联将向西欧发动“进攻”,西欧国家必需在美国的支援下“组织起来”实行“集体自卫”;在这一被臆造出来的战争中,西欧国家的军队将作第一线的“抵抗”,然后是具有绝对的“原子优势”的美国,用它巨大的“威慑力量”给假想中的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在这个军事集团成立以后的几年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那就是:苏联忠诚不渝地实行它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的思想深入人心,而美国的“原子优势”也被粉碎了。因而这一旧的“理论”过时了,需要由一个新的理论来代替。
美英之间的分歧
但是,当一牵涉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标榜着要率先进行“真正合作”和实行“互相依赖”的美英之间,便出现了分歧。
英国忍痛承认美国在核子军备上的霸主地位,但希望自己能稳坐第二把交椅,同美国共同实行垄断核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华盛顿会谈对此似乎作出了决定,在原则上宣布了美英在研究和发展核子武器方面的合作。问题是,这种“合作”是没有基础的。且看:英国有氢弹,美国也有;英国正在着手研究火箭,但在洲际导弹的研究上还没有开始,而美国至少比英国先走了一步。美国有什么必要把英国的地位抬高一些?相反地,美国恰恰打算利用这种“合作”的形式取得一些现成的好处,而又在“分工”的借口下限制英国在研究和制造核武器方面的进展。传说美国某些军方人士建议英国只作氢弹的研究,而由美国等进行生产,然后供应英国一定数量的核子武器。为此,麦克米伦授权两国专家小组中的英国代表,坚持英国必须进行氢弹和导弹的生产,无论美国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在“互相依赖”的口号下,英国希望加强它同西欧国家的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但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的。美国正在策划把西德用核武器装备起来,把它变为在美国控制下的核子战略基地,以贬低英国的地位。在突尼斯武器供应事件中,问题显得更清楚了:美国和英国都竭力想排挤法国在北非的势力,但就美国的策略来说,它还有一种利用英国和它共谋的关系,来离间英法关系的作用。当然,英国是不会不采取对策的。当法国大发雷霆之际,麦克米伦匆忙飞往巴黎,举行英法会谈,企图弥补两国之间的裂痕,并在北大西洋集团中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
“有”的国家与“无”的国家
在核子武器问题上,不但美国和英国之间充满着矛盾。在有核子武器的美英两国(特别是美国)同没有核子武器的其它国家之间,同样也充满着矛盾。
12月份的北大西洋集团首脑会议上,美英将兜售它的“互相依赖”的具体计划。根据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等人的谈话,根据美国代表在北大西洋组织议会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其他方面的报道,美国的想法大体是:一,在英国及其他北大西洋公约国家建立中距离的火箭基地;二,在西欧建立起在美国控制下的核子武器(包括火箭弹头)的储存;三,扩大现有的“盟国”人员处理原子弹及原子火箭的训练;四,对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的“防御任务”重作分配,确定主次,以美国为中心;五,科学人材与情报的“共同使用”,美国则准备把麦克马洪法作某种程度的修改;六,使用核子武器的最后决定权,操于美国之手。
北大西洋集团的成员国对美国计划的反应是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计划并未体现“互相依赖”的精神,而是要西欧国家进一步屈服于美国。对自己的“大国地位”特别敏感的法国,不满意美英在华盛顿会谈中预作安排,把它们制定的计划强加给北大西洋集团国家。法国更不甘心被剥夺制造核子武器的权“利”。憧憬着称霸西欧的西德,也并不乐于充当美国核子武器基地的角色。而西欧国家面临的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它们将被要求放弃多少国家主权?将在军费开支上多拨多少款项?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挑起的一场核子战争中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由此可见,“互相依赖”这个口号的提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团结的开始;而恰恰是它们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的开始。(附图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紧张局势苏联 叶菲莫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