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各地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
安徽要求家家动员人人动手消灭四害
本报讯 最近,山西、山东、安徽、四川、浙江、湖南、新疆和北京、天津、兰州等许多省(自治区)市,正积极布置和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
各地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都明确地提出以除四害为中心内容之一。山西省准备在下雪以后就掀起一个灭雀高潮,并且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稷山县灭鼠模范薛回义的灭鼠经验,开展灭鼠运动。山东省目前正集中消灭越冬蚊蝇,以后再发动一次消灭鼠、雀的突击运动。安徽省准备在今冬明春开展三次卫生突击运动,消灭四害,目前正开展第一次卫生突击月,着重消灭越冬蚊、蝇,并且结合消灭鼠雀。新疆正发动农牧区青年积极参加除四害,将在农牧区掀起一个“消灭麻雀、老鼠,打狼除害”的运动。浙江、湖南以及天津、青岛、成都、重庆等省市也作了具体的布置,成都市自15日开展除四害以后,三天内全市共灭雀四百多只,捕鼠二千四百多只,蚊蝇九万多只。
许多省市还把预防冬春季疾病作为爱国卫生运动中心内容之一。如浙江、山东、山西等省都要求在消灭四害的同时,作好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季节性多发病和传染病的工作。
山西、山东、湖南等省还要求各地在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中,大量清除积存垃圾、粪便、污泥,结合积肥改善环境卫生。
本报讯 安徽各地已展开了一个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合肥、蚌埠市委第一书记和一些单位的负责干部都亲自参加和担任了除四害的动员和指挥工作。运动开展以来,十几天内,合肥市就消灭了麻雀、老鼠二万三千多只。蚌埠市也歼灭蚊、蝇六十多万只,老鼠、麻雀五万六千多只,挖蛆蛹一千多斤,疏通长一千八百多公尺的沟渠九十多条。淮南市王巷小学的二百多个学生在十天内就消灭老鼠九千多只。怀远县曹老集乡在挖塘、打扫垃圾、积肥的同时进行了捕鼠、灭雀和消灭蛆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乡、农业社和生产队都专门成立了突击小组,负责积肥和除四害,每户社员也分配了积肥、除四害的任务。
最近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今冬明春在全省开展三次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合肥、蚌埠、芜湖、安庆市和屯溪市的市区、淮南市的田家庵,以及部分农村所掌握的重点区,达到基本消灭越冬成蚊、成蝇和蝇蛹。其他地区要求达到家家动员,人人动手,消灭四害。(于风)(附图片)
北京市红十字会会员在电车站、汽车站和街头宣传“请勿随地吐痰”。
刘光华摄


第8版()
专栏:

北京劝止随地吐痰收效大
本报讯 北京市从9月底以来开展的劝止随地吐痰运动,获得了显著成绩。在两个月中,全市人民普遍受到了一次卫生知识的教育。据11月10日这一天的统计,全市就有二百九十九万人次受到宣传教育。现在,随地吐痰的人已大大减少。运动刚开始时,据在东四南大街便道上的调查,在半小时内通过便道的一百九十四人中,有二十九人随地吐了痰;二十五天后,在同时间内通过便道的一百五十八人中,只有八个人随地吐了痰。崇文门外路口过去每次过火车时,停留的人随地吐痰的现象很严重。经过半个月的宣传教育以后,停留的行人就很少随地吐痰。
北京市在开展这次劝止随地吐痰运动中,充分发动红十字会会员和中、小学学生参加宣传活动。他们利用假日、课余时间,到车站及其他公共场所,通过喊话、黑板报、大字报、标语、漫画、传单、讲座、广播宣传车等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
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现确定,继续进行宣传教育,更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劝止随地吐痰运动,把它作为经常性的工作。(郑幼德)


第8版()
专栏:

乒乓球锦标赛九项冠军产生
本报讯 1957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男、女单打、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和青少年比赛、安慰赛的九项冠军经过四天来一千二百多场的比赛已于26日晚上产生。王传耀、叶佩琼分别获得了男、女单打冠军,王传耀、胡柄权和邓竹君、李麟书分别夺得了男、女双打冠军。庄则栋、章宝娣取得了男、女混合双打的冠军。
在26日晚上举行的五项冠军争夺赛中,男子单打由王传耀和姜永宁争夺冠军。王传耀在这场比赛中打得十分稳重、灵活,他用耐心的提拉球获得姜永宁接回过来的球后,用大拍猛力抽击,当几次猛抽迫使姜永宁离开球桌一丈多远奔跑救球时,他突然放一短球,等姜永宁上前抢救短球时,猛力一拍抽死。姜永宁连输三局,屈居亚军,让王传耀夺得了今年全国男子单打的冠军。
女子单打由叶佩琼、丘锺惠争夺冠军,叶佩琼用稳健的削球以三比一胜丘锺惠。
男子双打由王传耀、胡柄权与上海一队的小将杨瑞华、徐寅生争夺冠军。四人都是攻球能手,王、胡以抽击有力见长,杨、徐却以灵巧、快速为胜。比赛一开始双方的抽、挡、推、削看得观众眼花缭乱。结果王传耀、胡柄权以三比一胜杨瑞华、徐寅生,夺得了冠军。
获得男、女混合双打冠军北京二队的庄则栋、章宝娣以三比二战胜了他们最后一个对手——上海一队的杨瑞华、朱培民。


第8版()
专栏:

火器营农业社消灭麻雀的经验 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农业社主任 段文奎
北京市海淀区东冉村乡火器营消灭麻雀的主要经验:一方面是要把所有的群众发动起来,做到人人动手;另一方面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工具,给麻雀撒上天罗地网,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在发动群众方面:首先要向群众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每一个人认识到消灭麻雀的意义,这样群众才能自觉地行动起来。其次要建立组织,统一领导。第三充分运用青少年的力量和充分发挥职业捕鸟人的作用。
在捕捉麻雀的方法方面:必须掌握住“搜、捕、掏、堵”这四种办法和“稳、准、狠”的原则。主要的捕捉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大网扣:用两块长约三丈六、宽约一丈二的线网,把两网的一端连结在一起,网的下边钉在地上,从上面看下去成“?”状,沿网的上部边缘穿上一根绳子,通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人就守在这里。网里的地上放两只麻雀作引诱。等到很多麻雀进入网里,就用力拉网绳,网的上部边缘就合到一起,网就倒在地上,把网里面的所有麻雀全部扣住。用这种方法一次可以捉到几百只麻雀。最近,社员唐庆禄和学生刘振江,使用这种方法,一网就扣住二百五十九只麻雀。
二,用手电筒照、手抓麻雀:一般麻雀都在屋檐下过夜。麻雀在黑暗里见到手电筒射出的强烈亮光后,就睁不开眼睛,也不能飞动,这个时候用手去捕捉非常容易。采用这种方法捕雀的时候,最好由二、三人配合进行。一人先用手电筒照住麻雀,一人扶住梯子,另一人上去捕捉。捉的时候动作必须轻快,并且不要让捉到的麻雀叫,以免惊动其他麻雀。如学生傅书申用这种方法,一晚上就捉住三十六只麻雀。
三,胶粘:用苏子油四两,放在小沙锅内用微火熬,约二十分钟左右,倒出一部分,叫“稀胶”,作调和胶用,其余的再熬四十分钟左右,等到胶起了金黄色的泡沫以后就成稠胶,又叫老胶,再用木板捣搅以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的时候,取二尺多长的荆条棍若干,把胶涂抹在这些荆条棍上,叫“胶尺”,根据具体情况,把“胶尺”插在树上、柴草垛、屋檐等处。根据麻雀喜欢迎风飞、迎风落的习性,所以要把“胶尺”迎风绑在各个地方,麻雀落在“胶尺”上就被粘住。粘到麻雀以后,“胶尺”上的雀毛要弄干净,否则别的麻雀不会继续往上落。绑“胶尺”的地方必须经常调换。刮大风的时候最好不用胶粘法,因为“胶尺”上沾了土就不黏了。
四,筛子扣:用筛米的筛子或圆簸箩都可以。把筛子或簸箩扣在地上,用一根小木棍支起筛子或簸箩的边,小木棍上拴一根长绳,筛子或簸箩下面的地上撒一点小米,等麻雀来吃食的时候,一拉绳,小木棍就倒了,麻雀就被扣住了。这种方法在下雪天最有效。下雪以后单扫清筛子或簸箩下面的这块地面,麻雀一定到这儿来找食,所以极容易捉。
五,夹子打:一般用的老鼠夹子都可以,最好改制一下使用。用小夹子最合适,如用大夹子时,可以把支棍改长一些,拴线改短一些,支成将近于一百八十度的形式最为适宜,埋在土里,外面只露出雀食,麻雀来啄食物时,碰着放食的支棍,支棍滑落后就把麻雀打住。
六,弹弓打:用一条比较粗的铁丝,弯成铁架形状,在铁丝两头拴住两根橡皮带,再在两个橡皮带的一端安好皮斗即成。
七,掏窝:麻雀都在瓦檐间、墙窟窿或树洞里筑窝。蹬梯子上去后,用手把麻雀窝里的草和雀蛋掏出来,窝口最好放一个布袋,以免麻雀飞跑。有的麻雀窝有两个洞口,最好从一个洞口掏,另一个洞口放好布袋,这样不仅能将窝里掏干净,麻雀也不致飞掉。掏完以后,用碎砖把雀洞填实,外面抹上泥或灰。这样就避免它们再来繁殖。使用这个办法,最好是和附近住户同时作,使麻雀无处躲藏,便于消灭。掏窝的时候最好带上口罩、手套,并且用绳子拴住自己的腰,绳子的一端拴在稳妥的地方,以便保证卫生和安全。
其他如用木板砸、砖砸等还有很多方法。从实际工作里证明,以用手电筒照、手抓的方法最为有效。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一般人都可以作。大网扣的方法也很有效,不过这种网很贵,同时得有熟练的技术。
此外,在捕捉麻雀时,作好侦察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在拂晓麻雀出窝及黄昏麻雀入窝时,是侦察麻雀活动的最好时间,不论白天捕打或晚间掏窝,都必须切实作好细致的侦察工作,才不会落空。特别是晚间掏窝时,更要作好侦察工作。根据麻雀的习性,在冬春之间,一般是不进窝,夜晚大部栖住在避风、暖和的屋檐下,在捕打中也发现草垛柴堆、篱笆墙、城墙、鸡圈、马圈、树林、枯井以及古老建筑物等处,有很多麻雀,都可以发动群众去捕打。


第8版()
专栏:

张玉坑捕鼠近万只
福建省诏安县官陂区湖里村农民张玉坑,自今年1月起,十个月中,共捕到老鼠九千九百五十五只、麻雀五百二十只、苍蝇九斤半,并扑灭了大量的蚊子。
张玉坑捕鼠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老鼠的生活习惯和出没规律,进行捕捉的。今年2月,正值旧历年关,家家户户蒸糕炊粿,张玉坑就抓住这个时机,到各村各户去捕老鼠;平时也带着捕鼠器,到各地特别是粮食贮藏的地方去捕捉,结果抓了很多老鼠。张玉坑除了积极捕鼠外,还到处宣传除“四害”的意义,介绍自己的捕捉经验。
(张世结)


第8版()
专栏:

应该推行门诊三班就诊制 本报记者 锺林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从本月15日起,试行门诊一昼夜三班就诊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天津市许多医院正在酝酿,准备推行这个制度。这是医务工作者在整风运动中提高思想、改进工作的一个重大标志。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跟其他许多医院一样,原来只是重视住院工作和研究工作。这个医院门诊部开诊的时间,除了个别的科每天有七、八小时以外,许多科只开诊三、四小时;全院二百二十个大夫中,负责门诊工作的只有五十多个。其余一百多个大夫主要是为住院病人治病(有的还作些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全院只有四百六十五张病床。这就是说,平均一个大夫看三个住院病人。但每天门诊病人经常在一千五百名左右,平均一个大夫看病人三百左右。看病的人十分拥挤,常常有病人挂不上号,看不了病;有的虽然挂上了号,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看病。
最近,在整改当中,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领导上,根据群众在大鸣大放当中提出的意见和党的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了试行门诊一昼夜三班应诊制的问题,经过大家酝酿讨论后,就从11月15日开始试行了。他们试行这个制度,是在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为人民服务和为生产服务的认识,批判了轻视门诊工作的思想,在不增加人、不增加开支、不延长工时的条件下,经过改进工作,调整劳动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后实行的。他们经过算细账,决定把急诊和门诊合并,从住院部的医护人员中,抽出一部分人投入门诊,给负责教学和研究的大夫也安排些时间参加门诊。
从近几天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个制度有很多好处:门诊部能够接纳的患者大大增加了,第一个昼夜就比平常的门诊时间多看了一千多患者,这就等于国家不用增加开支,又办了一个医院。患者也感到方便,机关干部、工人、学生的普通患者,可以不占用工作、生产和上课时间去看病了。这样,医院就有效地节约了大家的时间,支援了生产和工作。病人过分拥挤的现象消除了,大夫诊断病的时间就可以从容、细致一些,这必然会提高对患者的治愈率。医疗设备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过去门诊的医疗设备每天最多只利用八小时,现在每天可以利用二十四小时;原来门诊和急诊是两套设备,现在急诊和门诊合并,设备还富余一套,这个潜力也还可以挖掘。
当然,实行门诊一昼夜三班就诊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的,甚至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例如:病案工作怎样才能适应新的要求?住院部留下来的医护人员的工作要怎样安排才更妥当?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第8版()
专栏:

大风降温预报
有冷空气从蒙古人民共和国移入我国。未来二十四小时内,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东北平原有六级左右的偏北风。明天早晨起,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也有五、六级的偏北风。以上各地在冷空气侵入以后气温将下降六至十度。渤海、黄海、台湾海峡也有六、七级的偏北风。


第8版()
专栏:

革新者的路 权玉
已经有许多人去作有文化的农民,还有更多的人立下了宏大的志愿,准备下乡。但是,也有人走着空头革新家的路。报载:“荥阳县有一个高中毕业生,乡里让他作农业社副社长,他摇摇头说不;让他作会计,他连头也不摇就走了。”据说这位所以这么神气,是由于有“优越感”。自以为自己已经是农村的“改造”者和“革新”家了,哪里还屑作这种小事?至于要他像普通农民一样下地生产,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因为他是“同农民合不拢、说不来,又瞧不起农民”的。
这种人自感“优越”的,无非是啃过几年书本,装了半肚子“知识”,他们所谓的“新”,大概也不外乎这点。“有文化的农民”,比起普通农民来,当然是“新”些的;可是,只有文化,并不生产呢?作一个“有文化的寄生者”,难道也是值得骄傲的吗?
瞧不起农民,原是剥削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病。这位高中毕业生,对这学的不算坏,可惜有点过时,今日农村,说实话并不需要这种骑在农民头上的知识分子。其实,即使在过去,这种人在农村也并不行时。幼时在农村,曾见过一位城里回来的大学生,开始谈天说地,神气十足,十分的瞧不起乡下佬,不过后来露了马脚,他不仅分不清韭菜或麦苗,就连初生的荞麦或棉花,高粱或玉米也分不清。这就使连我这样的小孩子也不佩服了。大概是由于敬重斯文吧,乡亲们倒没有十分难为他,不过也给过一些嘲笑,还有一首歌:“熟读百家,不识五谷;上天(作官)有路,入地无门。”至今流作话柄。
现在的学生,是不至于像以往的那样低能了,但从报纸上看,不懂怎样握镐把的人,还很有些。有的还得农民亲自把手去教,像教师把手教小学生写字的一样。我是不曾听说过小学生对教师有过什么“优越感”的。
不管包装得怎样好的“优越感”,一碰上韭菜、麦苗之类的东西,都未免要露底,无需多说的了。重要的问题却是,有志于农村的革新者究竟应走怎样的路?
将来农村“改造”和“革新”的重担,毕竟是要“有文化的农民”来担。这里面包括学了文化的农民,也包括从城里到农村去的有文化的人。因此,有志于农村的“改造”和“革新”,是完全值得嘉许的。这种志士对农村来说,不是多了,而是很缺。但有志并不等于狂妄自大,摇头也并不就是志高。即使承认那位毕业生是“改造”者和“革新”家吧,难道只靠摇头和说不就办得了事么?幼时听神话故事,我常常惊异于那些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的大罗神仙们的神妙。但就是他们,也还要“点石”和“念咒”。我的记忆中,是并没有靠摇头施法的神仙的。不管如今的高中毕业生是否“神通广大”,摇摇头说声不,就使农村变色的事,还是不会有。倘使手不染尘,即使肚子里真的装有五车书,也顶不上一瓢大粪有用。他们所以觉得天底下容不下了,其实是自我膨胀的一种空架子。正是这架子的架隔,使得他们双脚难以着地,飘飘然地想走空头革新家的路了。然而,此路不通!
真正有志于农村革新的,是踏踏实实下地生产,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农民的那种人。他们重视自己已有的书本知识,但也明白,只有这知识与生产结合才有用。于是他们愉快地去从事生产了。有文化的人一当进入生产,那文化便要发生物质作用,正是这作用,在促进着农村的“改造”和“革新”。事实证明,只有先改造自己,才能去改造农村;只有先认真地当农民的徒弟,才有可能去当农民的师傅。这是一条无法逾越的必须循之前进的轨道。我们可以叫这作实践革新家的路。现在走着这条路的,是下乡青年的大多数,这又证明着聪明人总是多的。
离开生产的实践,便没有所谓“革新”家。不入大海,焉能成龙,连水也不愿下,是连泥鳅也作不成的。空头革新家如欲成龙,要先打碎自设的架子,改变摇头说不的坏习气。因为革新是一条实在的路,容不下这架子的。


第8版()
专栏:

在山谷里的工地上 蒋蘅
山谷里的教师
职工业余学校的吴老师刚一跨进竹棚,工人们都围上来了。小李问:“吴老师,病好啦?”
“好了,谢谢你!”吴老师把粉笔放下来,一边摘下眼镜擦了擦上面的泥沙,一面回答着大家。
吴老师是被工人称为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的,只要一提到吴老师,工人们就说起他的故事来。
一个夜晚天,出碴工人王小生得了病,躺在床上翻来复去,似乎身上被一层东西压得重重的,一直到早上才发现身上盖着一件大衣。小生叫睡在他上面床铺的小周:“是你的大衣掉下来了吧?”
“不,我没有大衣。”小周刚从床上站起,往下看了看。大家都认不出是谁的大棉袄。老陆走过来一看,说:
“明明是吴老师穿的大衣哩!”原来是吴老师在夜里怕小王冻着替他盖上的。
一位老工人告诉我:吴老师为了提高我们工人的文化,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白天我们上班时,他就跟着我们到悬崖上搬石头、铲土。有一次,他的手被石块砸破了,我们劝他不要干,他却反批评起我们来:“建设祖国大家都有份呀,你们是工人,我也是工人;在课堂里我是你们的老师,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学生。”
工程师推斗车
一个下午,我初到小车沙石场去。在人群中一位年青的工程师正忙个不停地将土箕装满石子送上斗车,他出神地回顾了一下四周,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对一位技术员说:“来吧,看看谁的劲头大!”工人王桂生走到斗车旁说:“工程师,你休息会吧,已经劳动了三个多钟头,够累的了,还是让我们来推吧。”工程师很不服气,打趣道:“我们都长着两只手,两条腿,小伙子,比比看吧!”
斗车绕过山坳,足有一里多地。前面三个人推着一辆斗车停了下来,工程师老远就看出来了,喊:“同志们,是不是斗车不灵活,推不动啦吧?来,和你们换个儿推推!”
“工程师,这个够沉的了,能行吗?”我见他累得那个样,想叫他休息一会,他哪肯听,连连点头:“行!行!”当斗车飞奔的时候,他额头上的汗珠簌簌地滚下来,把一件白衬衣早染成黄色的了。
第一次考验
一个深夜,台风抱着暴雨,越过层层山峦,激起河水的浪花向两岸猛冲,悬崖上的土层被水卷走了。工段长发出第一次口令:“同志们!快,快把绳子绑紧,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段长看了看学习放炮工种和混凝土工种的大学的实习同学,心里总像吊水桶七上八下的。他的心思早被邵钟霞看出了,她拉开嗓门喊:“放心吧,段长,我们和工人同志一样能吃苦;台风暴雨寒流扑灭不了我们为祖国建设的火热的心!”
“一切准备工作都计划好了。”胡天玲在一边急推。
干混凝土的震动、平仓工作,劳动强度是相当大的,但这些困难终于没使她们屈服,她们坚持下来。龚柔坚一次就搬一包五十公斤的水泥送到河槽浇筑拱坝。假若不是亲眼看见,谁会相信平时习惯于课堂读书的这个小小个儿的女学生有这股劲呢?
浇筑混凝土开始了。台风、寒流、暴雨像猛兽般扑来,他们没有畏缩,反而精神百倍地坚持排水、平仓、震动等等工作。为着使门式机能将混凝土准确地放到预定目标,提高浇筑速度,邵钟霞拿起一根五公尺长缚着红旗的竹杆,在六级台风的袭击下,支持着红旗。她的全身被雨水浸湿了,她的脸由红变成青色,被乱石划破的鞋渗出了鲜血。可是,她咬着牙,慢慢地又挣扎起来。段长走过来叫她休息,她对段长说:“没什么,我们的保证书上有一条,要经得起第一次考验!”


第8版()
专栏:街谈巷议

街谈巷议
怎能不高兴呢!
爸爸来信说:“汽车已经通行到我们村来了,村里的人都到公路旁边去看,大家都高声嚷着:这真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好世界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怎能安静下来念书呢?我的故乡在广西桂西的山野里,很偏僻,是少数民族地区,周围都是高山峻岭,连半里的平地都没有。多少年来,那里的人们都靠着两条腿,爬山越岭谋生。三年前,我离开家乡来北京念书的时候,自己背着行李,在炎热的夏日的太阳下,一步一步地走过一山又一山,一岭又一岭,苦行了几天的羊肠小道才到火车站。可是,三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变了,大公路代替了羊肠小道,汽车代替了人们艰苦的步行。这些叫我怎能不高兴呢!
(北京师范大学黄建成)
这办法能不能改?
在邵东汽车站的售票窗口前,旅客们排成一长队买当天的车票。
“同志,买三张票!”一个中年旅客用恳切、期望的口吻喊道。
“不行,一人一张!”
“怎么,不行?难道一家人都要排队?!”
“一人只准买一张!”
旅客有些气愤了:“你们怎么这样机械?”
“机械?!”售票员用反问的口气道:“这是照顾大多数!”
旅客无可奈何,只好叫他爱人和他年迈的母亲排上队。票当然都买到了,可是三个不同的车次;一张是上午十一点,一张是下午三点,一张是三点半。
旅客去找站长说:“你看,一家人分散在三辆车上,下雨天,谁照顾!”
可是怎么说也不行。
人们真奇怪,为什么这办法不能改一改?
(志愿军510部队二排涂玉书)
对孩子没有好处
清晨或者下午,在一些买副食品的商店门口,经常可以见到人们排着队买肉、鸡蛋和别的东西,人民的生活都改善了,有些副食品供不应求,自然得匀着点买。这没什么。可是,有些人把家里的孩子也带来排队,有的人带上三、四个孩子,甚至四、五岁的娃娃也排在队里,占上一份,这就不好了。一来违背了排队购买的意义,多占了别人的;二来对孩子的教育上也不好,这不是从小就教他们占小便宜吗?又耽误孩子温习功课。
(北京东四六条一居民)


第8版()
专栏:

美好的想像,你们飞吧! 力扬
是什么歌使我们底心弦如此震动?
是什么花朵吸引着我们底想像开放?
是我们底耳朵,我们底心又听见
第二颗人造卫星在蓝色的高空飞过。
带着共产主义胜利的自豪;
带着我们无尽的喜悦和祝贺;
美好的想像,你们飞吧,飞吧!
在这月色如水、星光灿烂的良夜。
也以一秒钟八千公尺的速度,
沿着美丽的“红色月亮”底轨迹,
你们飞吧!从这明净澄澈的青空,
飞向遥远的空间、遥远的世纪。
我们底祖先用劳动和智慧,
刳木为舟,给我们创造了船只,
使我们渡过水深浪阔的江河;
使我们渡过波涛汹涌的洪水。
我们底祖先又用劳动和智慧,
给我们创造了能够滚动的车子,
使我们跋涉过一个原野又一个原野,
不是用缓慢的脚步,而是用飞旋着的轮子。
是谁坐上那第一辆的车子?
是谁坐上那第一艘的船只?
不管是谁,我们世世代代的人,
都对着创造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感激。
在不久的未来,也许就在明天,
共产主义者又会用劳动和智慧,
给我们创造一种航向月亮的船只,
它用不着风帆,也用不着桨子。
那时候,我们来往各个星球,
就好像来往国内各个都市;
也许,我们去月球旅行一遭,
就好像到公园里去游玩一次。
在月球上,我们会首先遇见
那个终年伐木的吴刚;
我们也会去访问广寒宫里的嫦娥,
用微笑向她请一次“早安”。
如果,他们早就已经成为
月球上的亚当和夏娃,那么,
就请他们带领着蕃衍的子孙,
回到人间,参加我们共产主义的乐园。
在我们这种漫长的旅途中,
我们也一定会遇见那天上情侣——
那在河西放牧的牛郎,
和那在河东纺织的织女。
我不知道长江是天河的写照?
或者天河是长江的影子?
如果天河是长江的影子,那么,
天上的建设也应该按照人间的布置。
为什么牛郎、织女如此的不智,
老是隔着盈盈一水而终年太息,
只有在七月七日的那个晚上,
才渡过了鹊桥,彼此见面一次?
为什么不改建一座钢铁的桥梁,
像长江大桥一样,从河东通到河西?
我们可以供给全部的钢材;
苏联专家也会替他们设计。
牛郎!织女!天上的模范劳动者!
如果你们还是单干的农户,
几千年来也免不了灾害、贫穷和疾苦,
那么,就请加入我们底农业生产合作社。……
我们美好的想像,还有很多很多,
一阵丑恶的声音却把它们搅破:
战争贩子们看见这人类福星的出现,
没有欢笑,却发出嫉妒的啼哭。
美好的东西,歌颂它一千遍,
歌颂它一万遍,都不算过分;
丑恶的东西,即使看它一眼,
听它一次,也尽够叫人恶心。
我们要用花中之花献给
人类底创造性的和平劳动;
我们要用歌中之歌来赞美
共产主义的伟绩丰功。
我们现在没有工夫来唾骂,
等到我们飞上月亮的日子,
再回头看一眼地球上的战争贩子们,
给他们底尊容吐上一星星口水。


第8版()
专栏:

雪景(套色木刻) 力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