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依靠群众 兴修水利
豫北十三县举行水利座谈会
总结和推广治理漭河经验
谭震林同志作了五点指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全面发展,综合利用;依靠群众,小型为主;认真总结本地经验,虚心学习外地经验;党委负责,书记动手,全党动员,坚持贯彻
新华社郑州14日电 中共河南省委最近召开了豫北十三个县座谈会,总结和推广新乡专区治理漭河的经验,研究治理卫河的规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参加座谈会听取汇报,并作了重要的指示。省委书记处书记吴芝圃也作了总结性的发言。
谭震林在听取了漭河流域治理经验以后,又听取了中共新乡、安阳两地委以及豫北各县的详细汇报。他在会上首先就如何运用治理漭河的经验,来做好卫河治理规划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漭河治理经验,不在于具体的工程和技术,而在于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而在于全面发展,综合利用,密切结合当前生产,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而在于依靠群众性的、多样性的小型工程为主,辅之以必要的中型工程;而在于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各地经验,及时推广经验;而在于党委负责,书记动手,全党动员,坚持贯彻。卫河治理应该吸收这方面的经验,应该是从深山、浅山、丘陵、平原、洼地、碱地、沙地全面的规划在治理范围内;应该是从封山育林、造林、植林,整修梯田,挖水窖、旱井,修水库、谷坊,挖沟洫,修台田,种水稻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在规划排水工程时,就应当想到用水的问题,如何把卫河流域全面水利资源,用于灌溉这个地区的土地。
谭震林进一步论述了大型和小型工程的关系问题。他说,如果从人力财力两方面考虑,比较节约的是大型工程;但是,小型工程铺的面广,发生效力快,最大的特点是容易和当前生产结合,群众自己力量能够办得到,因此,就可能多和快。大型工程技术性高,国家投资大,因此就不可能多,也不可能快。至于好和省,同全部投资、人力、物力相比,大型工程好像是省;但从另一个意义上看,即从发展当前生产上看,由于小型工程既快又多,可以迅速减少灾害损失,这样小型工程就能是多、快、好、省。同时,国家举办的大型工程是在点上进行,不能多种多样;而群众兴办的小型工程是在广大的面上进行,可以多种多样。小型工程是依靠群众自己办,这对于合作社是有极大好处的。这些工程都是合作社的,为社员集体所办,社有了公共积累和基本建设,就会像钢铁般的巩固,而且有了这些工程,就会使产量迅速提高,出现增产的跃进。大型工程就不同,它是国家办的,是全民所有制。由此看来,小型工程是主要的,依靠群众是基本的,这是群众的需要和要求。以小型工程为主并不排除大型、中型工程的必要性,因为需要它起骨干作用。而大型工程本身也需要有大量小型工程的配合,才能发挥它更大的效果。
谭震林强调指出,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没有实践,不可能把理论提高。他说在短短的两年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都证明,治水应当以蓄为主,因为整个淮河以北地区水是不够,黄河的水拿来也不够用。既然水不够用,我们就不能把水排掉,把金子银子抛到海里去。我们要把怕水恨水的思想,变为爱水想水,才能发挥水的作用。天津专区是几十条河流的下游,水都集中到海河入海,造成天津地区年年受到水灾。天津专区经验很好,他们提出“适应、限制、利用、改造”八个大字的结果把水害变成了水利,苦战三年,扭转了年年春天挖河修堤、夏天防汛秋后救灾的被动局面,由缺粮区变成为余粮区。
谭震林说,治水同当前生产密切结合是群众的要求,抓住治水和生产结合,就更能充分发动群众,就能把兴修水利运动长期的坚持下去,群众的情绪也就会愈来愈高。
谭震林指出,治理漭河的具体办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其基本经验是有普遍意义的。由于他们采取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综合利用的方针,来治理漭河,其结果就不光是兴修了水利,我算了一下,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中就结合办了十四条,那就是:根据合作社的经济情况和当地的自然条件,采取各种增产措施,逐步地增加农业基本建设,为巩固农业合作化制度和大力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创造了条件,合作社巩固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孟县全县已经超过了四百斤的要求,至于乡、社达到和超过的就更多了;发展了牧畜业(他们主要是养羊,还应该注意发展耕畜);推行了增产措施和推广先进经验;发展了养猪养羊,大力增加了农家肥料;扩大了复播面积,变两年三作为一年两作;多种高产作物,改种了水稻;进行了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扩大了耕地面积;发展了山区生产,植树造林和发展水产养殖业等等。
谭震林说,小型工程因为它量多,出现废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要怕,领导的责任就是要检查鉴定,不合规定的要立即补救。书记动手,并不是说靠书记搬每一块石头,而是要书记作“统帅”。所谓书记,并不等于书记一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党,一个人的本事是不多的。
谭震林说,漭河、林县的经验,可以基本上解决山区、丘陵地区的治理,平原地、低洼地、沙荒、盐碱地的改造,河南也都有了很好的经验。所有这些经验,要把它总结起来,成为完整系统的经验,贯彻下去,普遍推广。而推广经验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项工作要由党委担负起来。今冬明春工作很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水利运动,还要整风、整社、反右派,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生产的发展,当前首先是保证小麦增产。应该看到,今年小麦是抗旱抢种上的,如果不加强管理,灌溉、施肥,就有减产的危险,所以要注意加强小麦的田间管理,争取大面积丰产。
谭震林说,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公布了,四十条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淮河以北地区,因为这个地区平均亩产不到二百斤,这个地区有五亿亩土地,一亿六千万人口,如果达不到纲要的要求,“四、五、八”就成了问题。这次豫北地区的同志们提出这个地区不仅是“四、五”,而且可以达到“六、八”。当然把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通过许许多多的工作。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耕地有限,所以重点是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的高产国,这是可能实现的。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水利化,有了水还要肥料,肥料来源是大量养猪,过去是饲料困难,济源县利用梯田种苜蓿,计划种十万亩苜蓿可养猪四十万头。再就是利用河泥,可以试验。总之,要广泛地开辟肥源。有水有肥,精耕细作,加上改良工具等其他措施,那么农业生产就一定会在全县、全专区和全省出现大跃进。
最后,谭震林号召大家学习湖北省红安县的经验,每个干部都要深入生产,抓一个典型,带头搞丰产试验田,下定决心,使农业生产量来个跃进。他说,增产是农业纲要四十条的核心,它可以带动其他各项,希望豫北地区创造一个全面实现四十条的典型。
吴芝圃接着发言。他在回忆了河南水利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情形以后,着重阐述了如何领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谭震林指示的精神,指出在豫北地区坚持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应当注意的问题。吴芝圃说,谭震林同志把治理漭河的经验总结了五条,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个技术措施,而要看成是个方针问题。吴芝圃要求豫北地区在今冬明春来个兴修水利和农业增产的跃进。
参加会议的有中共林县、安阳、新乡、济源等县县委书记和县水利局长,中共新乡、安阳地委和专署的负责同志、水利局长及省直属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四十多人。(附图片)
——漭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图——


第2版()
专栏:

“愚公”的理想实现了
胡国林 李传清
济源王屋乡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坚毅精神,在一年时间内,一股劲修建了五座水库、数百眼水井和水窖,使七千一百六十六亩梯田变成了水浇地。获得了全年农业大丰收,创造了丰产地亩产二千多斤的奇迹。
王屋乡,位于太行山中,拔海八百公尺,因地处王屋山而得名。古书列子里“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全境山高坡陡,常是“下雨水流走,天旱似火烧”。有些农民吃水需要爬山越岭,到数里以外的山沟里去取,经常是“十年九旱,季季有灾”。1942、1943两年连年大旱,五谷歉收,当地80%的人出外逃生。王屋村绝大部分农民逃了荒,只剩下几户地主恶霸。群众生活贫困不堪。因此当地有“烧黄蒿、燎圪针,有姑娘不嫁王屋村”之说。兴修水利,是群众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
解放后,王屋乡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了生产,但在兴建水利方面,却重视不够,只是搞了些临时性的、质量不高的旱井和梯田,缺乏根本性的长远打算。合作化的到来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公布,给山区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5年冬,济源全县开展了水利化运动,当各地热火朝天地进行打井、挖渠、修建水库的时候,王屋乡群众也在酝酿着:“咱这儿要能修水库多好!”
去年春,中共王屋乡支部根据上级党委指示和群众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开展水利化运动。群众对这一决定积极拥护,但因在高山上搞水利困难很多,又无经验,因而决心不大,信心不高。部分党员、干部也发生了动摇。针对这一情况,王屋乡党支部专门研究了如何发动群众问题,在武装思想的基础上,支委分工负责,向广大群众进行了水利建设对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国家建设、改善山区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并响亮提出:“前代愚公能移山,我们能水利化”的口号。为了更有效地发动群众,各个农业社除诱导群众回忆了历史上的大旱灾情外,还组织群众实地参观,算水利增产账,进行了重点试验。群众从事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80%以上的劳力投入了兴修水利的运动。全乡每天有二千多劳力参加打水井、挖水窖、修水库。经过三个月的斗争,长达百余公尺的二里桥水库竣工了。接着桃花洞和郭沟水库也相继建立起来,同时出现了群众性的筑窖运动。从去年3月至今年春天一年时间内,该乡一股劲修起了五座水库,沟河引渠二十条,筑水窖五百九十四个,打水井一百四十二眼。全乡水浇地的面积扩大到七千多亩。有了水,加上山区肥足,去年获得了大丰收,比1955年增产三成。余粮比去年多卖了四十余万斤。更喜人的是:秋季全乡出现了三百八十九亩丰产地,一般亩产千斤左右,多者亩产二千零三十斤。随着生产的增加,社员每人平均收入四十七元,超过了当地战前一般中农的生活水平。群众普遍反映:“水利真管事,有共产党来领导,有合作社作依靠,谁说高山不能引水,旱地不能丰产!”
今年7月25日到10月底,虽然三个月时间没下雨,由于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效能,该乡依然按时完成了一万四千亩的麦播任务,预计比没有水利的条件下抗旱种麦,至少可增产八十余万斤。社员们说:“八个大牛拉也不能把我拉出社。”
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公布,进一步鼓舞了王屋乡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了贯彻省水利会议的要求,王屋乡正在掀起一个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高潮,他们打算在现有基础上,再经两年时间的努力,使全乡水利化(即使九千五百亩田地水利化),七千八百亩“半水利化”(有田有窖,一亩一窖)。到1959年,全乡土地可保种保收,社员收入超过当地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末了,全乡亩产达到四百斤,可提前五年实现全国发展农业生产纲要的指标。


第2版()
专栏:

山村的变化
齐鸣宇
出济源县城,顺济邵公路西行三十里,便进入海拔一千三百五十公尺的太行山区。四周山峦起伏,各个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山脚下的沟壑,纵横交错,山林深处,散布着小小的村庄。这就是最近林业部奖励的林业模范单位——济源县的李八庄乡。
今昔两个样
十年前到过李八庄乡的人,如今旧地重游一定会大吃一惊。那时节,所有的山峦峡谷尽是童山秃岭,一片红似一片,不用说树木,连蒿草都少的像癞痢头上的头发一样。山坡上被雨水冲刷的条条小沟,露出了千层岩石。气候不调和,常年受着旱、涝、洪、风、雹、霜、冻七大灾的威胁,尤以旱灾为严重,种地不打粮食。当时曾流传着“山上和尚头,沟里没水流,今年盼明年,年年都不收”这种反映人民痛苦的歌谣。群众每天的生活是:“早上糠,中午汤,黄昏稀饭照月亮,冬天穿不上棉衣裳”。
解放十三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李八庄乡已经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从山顶到山底长满了栎树,茂密的枝叶,靠近村庄附近的山坡上,黄一群白一群肥壮的牛羊在绿油油的牧草场上和灌木丛里跑来跑去。山沟里,新筑起一串串的石谷坊和土谷坊,沟口汇集处修筑了小型水库,沟岸上,长满了柿、梨、桃、杏、花椒、核桃等各种果树,山谷盆地,各样庄稼,一块比一块长的漂亮、齐整。难解的“疙瘩”
李八庄乡是怎样变成今天这样被青山绿树环绕着的一个村庄呢?
说起来话就长了。
还是在1948年的冬天——当地解放后的第四年冬天,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向山区人民提出了封山育林、绿化荒山,并介绍了许多外地绿化荒山的经验。党支部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制定了停止陡坡耕种、封山育林等办法,决定在全村贯彻执行。
一个新经验的推广,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传统势力的阻挠和抵抗。封山育林的新精神向农民宣布以后,立刻就到处议论起来了:
“就凭那几亩薄地多少打几颗粮食,勉强还可以养家顾口;要是丢掉坡地不种,全村几百口人吃啥呀?”
不但习惯了满山乱开荒的人不满意,放牛放羊的人也有意见。
党支部再三向大家解释封山造林收入大、好处多的道理,人们仍然认为远水不能解近渴。问题越弄越糊涂,连原来积极的也怀疑会弄成“守着荒山没柴烧,牛羊难放吃不饱”的局面。
费了不少周折,整整吵嚷了一冬天也没有解开这个“疙瘩”。事情就这样放了下来。
找到了途径
头一炮虽没打响,但封山育林已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恰恰又是土地改革以后,山区农民分山划界、确定地权,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每户都分到一片山坡,今后如何经营呢?是每一个农民内心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问题是先从虎岭村解决的。
虎岭村是当时李八庄行政村的第四闾,翻身农民曹永建被选任了闾长。
一个晚上,曹永建把几个互助组长和几个老头请到自己家里,谈封山育林的事,但一扯到粮食怎么办,牛羊到哪里放,柴到何处拾,就都说不出办法来了。
蹲在一边的曹永建,一会儿搓搓手,一会儿搔搔头,忽然他若有所悟地走近桌前说:“土改能分山划界,咱就不能再划个大界,把山分成几份,有的长树、有的放牛羊、有的拾柴火吗?”
一句话点破了沉默的局面,人们的心里觉得开朗了许多。平素不多说话的曹玉法老头也插言道:“只要不乱砍小树,过几年就能养成大林,往后拾柴只准砍枝梢不准刨疙瘩;要安心养林,就不要再种山地(陡坡)啦,把坡根多修几块水口地,地边堎堰垫得高一点,少种种好,一样多打粮食。”说着说着,大伙就划起山界来了,划得大家都很乐意。当天晚上,他们又成立了封山护林委员会,组织了防火护林大队。大家高兴地说:“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新办法很快就实行起来了。秋天,曹永建又领着大家在没有幼林可封育的荒山上,试造点种了二十五亩栎树,边修边封了四千亩山。防火队在焦文海的领导下,一年内连续扑灭了七次山火,保护了山林。
第二年春天,党支部系统地整理了虎岭村的封山育林经验,很快就在李八庄行政村的其它村庄和玉皇庙、玉阳两个行政村里推行起来了。
向山区进军
1954年春季,曹永建被评为全县特等林业劳动模范以后,心里有点满足了;当年秋天,他又出席了全省的劳动模范大会,这一次大会给他敲了警钟。听了吴省长的报告和成百福的发言,使他感到心情很沉重。他开始感到自己的成绩不大,倒是缺点不少。而最重大的缺点,正是吴省长在报告中所指出的:不了解山区的特点,没抓住水土保持这一重要环节,不知道农、林、牧全面发展是建设山区的根本方向。
省里开会回来,他没到家就去找党支部书记郑立运,传达了省里会议精神和介绍了一些外地经验。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党支部进行了农、林、水相结合的全面规划,领导广大群众向山区全面进军。除建立林业专业队继续造林、修林、封山育林外,山沟里开始闸谷坊、修淤地坝,坡地梯田切里外垫、修堎垒堰;河道里开始筑坝收滩治理河床。各项工作都动手了。群众对党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措施很满意,把党支部叫做开发山区的司令部。但是,那时农民还没有完全组织起来,只有几个初级社,水库、石谷坊和拦河坝等很多较大工程都无力修建。
1955年冬末和1956年春初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来到。李八庄乡组成了三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秋季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山区生产规划,为大规模的建设山区创造了条件。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李八庄一个农业社今年上半年,修建小型水库三座、截水坝一个、石谷坊二十座、还修了水塘、拦河坝、水窖;又整修梯田,垒石堰,修排水渠,培地边,共拦蓄洪水二万八千余方,淤地三十九亩,浇地一百五十六亩,能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二十平方里。
这八年,全乡没有发生过山林失火。植树六十四万余株,连荒山播种共新造林三千八百余亩。修林和抚育幼林达十四万多亩次。全乡已有六万一千余亩林园。新嫁接各种果树四万五千多棵。
生活改善了
李八庄乡农民现在的生活和解放前比较起来怎么样?要问这里农民,他们只回答你简短的一句话:根本不能比。
解放前,李八庄乡每亩粮食产量只六十三斤,全年打的粮食不够半年吃;解放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56年每亩粮食产量达一百九十六斤多,总产量为五百七十六万余斤,除交纳农业税和全乡吃用外,卖给国家六十八万余斤。刚解放时,全乡羊没一群、猪没一头,牲口寥寥无几,现在已有牲口二千二百余头,猪一千二百余口,羊二千二百多只。收入何止这些!仅据李八庄、玉皇庙、玉阳三个农业社1956年的不完全统计:柿子、核桃、桃、杏、板梨等果类,药材、橡子、花椒等土特产品,以及猪、羊、鸡蛋等畜产除自用部分外,共收入九万九千余元。
说到社员家庭生活,就拿该乡虎岭村现在仍是贫农生活的贾先富这一户来说吧。解放前全家九口人,二十亩地一年打不到二千斤粮食,全家终年辛勤劳动,过年也吃不上一个白馍。1943年全家因灾荒年死的只剩下他一个人了。现在呢?孩子老婆共五口人,有铺有盖,有余粮。
× × ×
现在,李八庄乡的农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在山顶上、山坡上、山沟里进行坚持不懈地忘我劳动。从他们的规划方案里可以看出,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可以年产一千五百万斤粮食,每年能输出一万五千吨木材和八十六万斤山果。那时候,李八庄乡的农民将和全国人民一样,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家庭里,过着更富裕、更幸福、更美满的生活。
(原载河南日报,本报略有删改)(附图片)
这是李八庄乡虎岭农业社绿化后的情景。山岭上牧草丛生,群羊正在自在地吃草
本报记者 曹桂江摄
济源县几年来修堎垒堰八万道,山岭地区几乎全部梯田化了。这是王屋乡王屋山上的梯田 本报记者 曹桂江摄
这是王屋乡广大农民在山沟里兴修小型水库的情景
 本报记者 曹桂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