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到农村去!到劳动战线上去!
北京市最近抽调了并且要继续抽调大批干部参加农村劳动和基层工作。在许多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形成一种热潮。他们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劳动战线上去!锻炼自己,建设新农村!
这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大收获。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从中央到县,都应该这样作。
大批干部下放到劳动战线上去,是国家机关避免干部积压、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机关和企业、事业的管理机构组织庞大,层次过多,人浮于事。不但中央一级和省市一级有这种现象,连县一级也有这种现象。机构多了,人员多了,这当然要浪费人力物力,减低工作效率,助长官僚主义,弊害是人所共知的。很多机关早已决定要大量抽调工作人员到农村和基层去。在今年,许多地方用层层下放的办法作出了相当成绩,全国约有二十万工作人员下放到基层,约有十万工作人员下放到生产岗位。但是总的说来,这些还是很不够的。特别是较高级机关的工作人员,还很少直接回到生产劳动中去。
现在北京市决定从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中抽调30%—50%到农村、工地等劳动战线上去。这就为加强劳动战线、加强农村和基层的工作开展了正确的道路。在这些干部当中,有许多原先就是从农村和基层来的,现在回到农村和基层去,驾轻就熟,固然是适当的;另外有一部分是没有劳动过、没有经过农村和基层锻炼的青年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到农村和基层去,在劳动中锻炼和改造,尤其是十分必要的。
必须大量抽调高级机关的工作人员,直接下放到农村去,到劳动战线上去,才能够彻底克服国家机关和其他管理机关的头重脚轻的现象,才能够把我们的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大大推进一步。我们不是无政府主义者,我们认为一定的有威权的管理机关是必要的。但是管理机关如果过于庞大,这就不但浪费人力物力,把许多生产的力量变为消费的力量,而且不可避免地产生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不少机关由于人员膨胀,层次重叠,以至使许多生气勃勃的工作人员长年累月地关在办公室里,无事可做,或者无事找事做。还有些机关把重要工作委托给缺乏实际经验的青年知识分子担任,这样既有害于工作——使工作中的许多迫切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解决;又有害于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使他们失去了在下层锻炼的机会,而滋长了空洞、傲慢的恶习;又有害于这些机关的领导者——使他们陷于机关事务、文牍和会议的海洋中,甚至使他们事事依赖下级,依赖秘书,而懒得亲自动手,懒得深入下层,深入群众的实际生活。因此,把管理机关的过多的工作人员下放到劳动战线上去,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来,乃是一种生产力的解放。
我们的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这种革命的阶级的性质,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党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当然也一样——一般地是从劳动人民中间来的,能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在今后,一切新提拔的工作人员即使还不能都是劳动人民家庭出身,至少也必须都经历过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首先是体力劳动,并且担任过基层工作。对于目前各级国家机关中没有经过生产劳动和基层工作锻炼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参加农村劳动和基层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补课”。这些青年干部一般是积极工作的,但是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从家门到学校门,从学校门到了机关大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实际生活缺乏了解,同工农群众缺乏联系。依靠这样的工作人员是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的。应该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当农民,当工人,经过几年的锻炼。这样,他们增强了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懂得了生产的基本过程,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认识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学会从群众的实际状况出发考虑问题,按照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的国家既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就不仅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从劳动人民中间来,而且要求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仍然回到劳动人民中间去。在我们的国家工作人员中,不能允许那种只能脱离生产、不能回到生产,只能“为官”、不能“为民”的荒谬思想作怪。当社会有某种需要的时候,我们的一部分劳动者离开了生产劳动的岗位来到国家机关;而当社会有另一种需要的时候,当需要缩减国家机关加强劳动战线的时候,或者当某些人在国家机关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他们又欣然回到劳动的岗位——这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生活的正常表现。因此,不但没有经过生产劳动和基层工作锻炼的青年知识分子应该到劳动战线上去补课,就是本来从劳动人民中间来的工作人员,在国家认为需要回到劳动战线上去的时候,也应该毫不踌躇,回到劳动岗位,不但没有任何不光荣,恰恰相反,这才是劳动人民的光荣,而不愿意回到劳动岗位,这才是很大的不光荣。
下放大批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参加基层工作,对改进和加强各方面的工作,对干部本身的锻炼,都有很大的意义。问题是对于下放的干部要作好思想的动员,作好具体的安排,使他们能够顺利地长时期地劳动和生活在农村、工厂、基层。从北京市的经验看来,绝大多数干部在经过思想动员以后,态度是积极的。许多人听到下放的消息之后,踊跃报名,争取第一批下乡;有些人由于工作需要没有批准,还再三请求批准。但是也有些同志因为认识不大清楚,或者不正确,下不了决心。例如有人嫌农村脏,怕农村生活苦,或者怕长期劳动没有“前途”,等等。对于这些思想问题,必须在原机关切实解决。为了作好思想工作,各单位的领导人员必须亲自找干部谈话,了解他们对参加生产劳动的认识,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且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北京市各机关经过这样细致的调查研究,下放干部的问题一般都得到了适当的解决。有的干部原来只想到工厂,不愿到农村,经过说服以后就表示:“让我到那里去,我都很高兴。我过去没有经过流血斗争,现在流点汗算什么!”
我国的六分之五的人口在农村。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在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必须用极大的力量建设农村,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证明了那种醉心城市而轻视农村、轻视农民、轻视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的观点是完全错误和十分可耻的。下放干部的大部分要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建设事业。按照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目标,我们要在十二年内使粮食、棉花和其他重要农作物的生产有巨大的增长,使农业生产逐步现代化,在这样的基础上,使五亿以上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大大提高。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也要依靠城市和工业的支援。下放的干部就是城市支援农村的力量的一部分。当然,为了帮助农村的建设,必须无条件地放下“城里人”的架子,虚心地、刻苦地向农民学习,特别是向农村干部学习。我们希望一切到农村去的干部和青年热情地参加到农业劳动的大军中去,同农民群众同呼吸共甘苦,坚决战胜任何困难,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1版()
专栏:

苏联跨出了星际旅行的第一步
第一个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正在九百公里高空围绕地球运行,昨天经过广州上空
新华社5日讯 塔斯社莫斯科5日讯:塔斯社公报
几年来苏联一直在进行建造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
报纸前已报道,苏联曾经预定按照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研究计划发射第一批卫星。
经过各科学研究所和设计局的大量的紧张工作,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卫星。据初步材料,运送卫星的火箭使卫星获得了每秒八千公尺左右的必要的轨道速度。目前,这个卫星正围绕着地球按椭圆形轨道运行,用最简单的光学仪器(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等)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卫星的飞行。
据计算(现在已经可以根据直接观测的结果加以核正),这个卫星将在离地面九百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将是一小时三十五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六十五度。这个卫星于1957年10月5日将在莫斯科市区上空经过两次——莫斯科时间夜里一点四十六分和早晨六点四十二分。关于苏联在10月4日放出的第一个人造卫星以后的动态,广播电台将经常加以报道。
人造卫星是一个球形体,直径五十八公分(编者按:等于市尺一尺七寸半),重八三·六公斤。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其频率分别为二○·○○五和四○·○○二兆赫(波长分别为十五和七·五公尺左右)。发报机的功率可以保证广大的无线电爱好者有把握地接收到无线电信号。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三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一种频率信号的发送系在另一种频率信号间歇时间进行。
苏联各地的科学站将对卫星进行观察,并确定它的轨道要素。因为稀薄的大气高层的密度如何,不能确实知道,目前还没有数据能准确测定卫星存在的时间和它进入稠密的大气层的地点。计算表明,因为卫星的速度很高,它在末了进入稠密的大气层之后,即在几十公里的高空烧毁。
早在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的可能性。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对世界科学文化宝库是一项极重大的贡献。在这样的高空中进行的科学实验,对认识宇宙空间的特性和研究地球作为太阳系的行星的性质,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联准备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再发射若干个人造地球卫星。以后发射的这些卫星的体积和重量都要加大和加重,这些卫星将被用来实行广泛的科学研究计划。
这些人造地球卫星将为实现星际旅行开辟出道路,显然,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亲眼看到,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人们获得解放的和自觉的劳动把人类最大胆的理想变成现实。
又讯 据塔斯社讯:卫星在10月5日莫斯科时间十七点四十一分(北京时间二十二点四十一分)经过广州上空。


第1版()
专栏:

祝中匈友谊常青 祝贵宾旅途平安
匈牙利政府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5日讯 卡达尔总理和他率领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结束在中国的访问,今天早晨乘喷气客机离京返国。
周恩来总理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到机场欢送贵宾。卡达尔总理由周恩来总理陪同检阅了仪仗队。
周总理致词欢送贵宾。他说,这次匈牙利政府代表团来中国的访问,给中国带来了匈牙利人民的深厚的兄弟友情。他还说,中匈两国政府领导人这次在北京的亲切会谈和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声明,“再一次表明我们两国政府对于当前重要的国际问题,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发展中匈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等问题都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周总理说:“亲爱的总理同志,我们虽然暂时地分别了,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把我们两国人民的心永远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我衷心地请你把中国人民对匈牙利人民最诚挚的愿望转达给匈牙利全体人民。”
周总理最后祝英勇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匈牙利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工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卡达尔总理发表了告别讲话。他首先谈到了中匈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他说:“在我们的会谈中,我们曾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互相介绍了各自的情况。互相介绍了正在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我们两国政府和人民当前着手解决的国内问题。在会谈到的一般国际问题以及同中匈有关的问题上我们都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因此,我们要感谢同我们会谈的,并且对匈牙利人民的事业完全理解的中国的国家领导人。”
卡达尔总理接着说:“我们感觉到,我们这次访问中国是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对匈牙利人民作了一件有益的、有成效的工作。”
“在访问期间,我们有机会到过很多地方,访问过国家机关、社会设施、工业企业、农场和文化机构。我们到处都看到坚持不渝和遵守纪律的精神,看到伟大的、胜利的劳动成果。”
“中国群众表现出来的坚定决心,团结一致的精神和伟大的意志给了我们特别深刻的印象。这种伟大的意志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击退一切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住自己的民族独立,建设起社会主义的社会。”
卡达尔总理说:“我们在中国人民广大群众中间所体会到的对匈牙利人民的友谊,给我们这些到过这里的人回国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新的力量。回国后,我们将把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不断增进的巨大友谊告诉匈牙利人民”。
这位总理最后说:“我们向你们保证,匈牙利人民在远离中国的祖国里,将继续同兄弟的中国人民一起,坚决地为了我们自己的、也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为了社会主义,为了和平而进行斗争。”
两国总理在讲话结束时,都高呼:“中匈两国人民永恒的兄弟友谊万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兄弟团结万岁!”
到机场为贵宾们送行的,还有陈云、彭德怀、邓子恢、贺龙副总理,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副委员长,董必武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和各方面的负责人以及各国使节。
周总理和我国家其他领导人一直送贵宾们到飞机前面,两国领导人长时间地紧紧握手,互道珍重。贵宾们在这里接受了首都女青年献的鲜花。当飞机在八时起飞时,机场上送行的人群还不断向贵宾们挥手致意,祝他们旅途平安。


第1版()
专栏:

卡达尔总理致周总理感谢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亲爱的中国朋友们:
现在,当我们友好访问结束,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的时候,我们怀着十分感谢的心情和最热烈的兄弟情谊,怀念起我们亲爱的主人和全体中国人民。
在这次友好访问期间,我们同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令人尊敬的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会见了各界劳动人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并且参加了难忘的“十一”国庆。
在我们所到过的地方,到处都受到友好的、兄弟的接待,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因为我们知道,这种尊敬和热爱是对匈牙利劳动人民的尊敬和热爱。
我们在你们国家里所进行的友好访问,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正义事业的信心,更加巩固了我们对发展和加强匈中两国人民友谊的坚定意志。我们认为,这次访问和会谈对于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对于人类进步、各国人民民族解放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衷心地祝伟大的中国人民为繁荣自己的祖国,为各国人民的合作,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事业所作的努力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就。
请允许我代表匈牙利政府代表团全体团员,并且以我个人的名义再一次对你们给予我们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同时对兄弟的中国人民表示最友好的祝贺。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工农革命政府总理
卡达尔·亚诺什
1957年10月5日(附图片)
卡达尔总理(中)在上飞机前对周总理说:“我带着你们的鲜花和友谊走了。……”右为马罗山同志。
本报记者 高粮摄


第1版()
专栏:

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开工生产
民主德国副总理厄斯纳参加开工典礼
据新华社5日讯 我国第一座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制造无线电元件的综合性工厂——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厂,今天举行隆重的开工生产典礼。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在开工典礼上讲话说,华北无线电器材厂的建成,是继去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之后我们无线电工业建设中的又一个新的光辉的成就。薄一波代表中国政府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和参加这个工厂设计和建设的德国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远道而来出席这个工厂开工典礼的以厄斯纳副总理为首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团长、副总理厄斯纳对这个工厂开工生产表示热烈祝贺。厄斯纳说,我们特别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国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能够帮助建设这个工厂。我们的设计师、专家、工人用他们的劳动帮助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事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部长阿佩尔脱以及帮助建厂的德国专家代表也参加了典礼。
在开工典礼上,王世贤等代表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一般机器制造工业部以及帮助建设这个工厂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十八个工厂企业献了锦旗和礼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代表阿布利希特,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来比锡仪表厂等六个单位,向华北无线电器材厂献了锦旗和礼品。
国家验收委员会在开工典礼仪式上宣布了验收结论。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这个工厂设计是完整的,技术是先进的,质量完全合乎标准,具备了开工生产的条件。
最后,薄一波副总理剪彩。接着,薄一波副总理、厄斯纳副总理以及其他来宾参观了这个工厂。(附图片)
厄斯纳副总理和薄一波副总理参加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开工典礼。他们在亲切谈话。     本报记者 纳一、吕相友摄


第1版()
专栏:

化工部边整边改中一项重要措施
合并重叠机构下放大批干部
据新华社4日讯 化学工业部在边整边改中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这就是撤销重叠机构,合并部、局两级为一级领导,由部直接领导企业。化学工业部实行这一措施,对于克服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有着很大的意义。
整风运动开始后,这个部的干部和职工对组织机构、业务工作、领导作风、生活福利等各方面提出了三千一百多条意见,其中属于体制和组织机构方面的意见有二百七十二条。化学工业部领导方面认真研究了这些意见,采纳其中的合理部分,在干部中进行反复的讨论,最后决定撤销三个管理局、三个部内局和三个司,新成立两个司和一个调查研究室,由原来的二十个司局撤并为十三个司局。
这样做的结果,初步改变了领导机构重叠的现象,使部和所属企业直接通气,并且抽出了一批干部加强基层领导力量。
为了加强领导起见,化学工业部还决定个别副部长兼任司长,部长助理一律兼任司长,部分副司长兼任处长。
根据新的编制,化学工业部共可抽调出六百名干部下放到基层,其中包括司、局长级干部十八人、处长级干部二十二人。
这一决定,受到干部的一致拥护。目前,化学工业部撤局并司工作已经结束,第一批下放干部一百四十三人正在陆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根据边整边改的精神,化学工业部和所属各单位领导方面对干部和职工提出的各项意见都认真地进行了排队,其中60%的意见是有条件解决和能够马上采纳实行的,现在已经采纳实行了。目前,化学工业部整改的重点已经逐步转向工作作风方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