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胜利
——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
姚溱 王力
全世界觉悟的工人阶级和一切真诚革命的人们,都在欢欣鼓舞地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这是庆祝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检阅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力量的盛大节日;也是庆祝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胜利,检阅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和全世界劳动人民国际团结的盛大节日。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这个革命理论把俄国革命看做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看做是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看做是世界帝
国主义战线链条在一个国家破裂的结果。同时,伟大的十月革命又把全世界一切国家中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联系起来,它的伟大意义不仅是在一个国家中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体系,而且它是推翻一切剥削和压迫制度的世界性革命的开始和继续发展的强大基础。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之一,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斗争的有力武器。早在共产主义运动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国际无产阶级团结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为了把各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共同进行斗争,不仅从理论方面而且在实践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后来,当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走上社会沙文主义的道路时,列宁就领导了各国觉悟的工人阶级,对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保卫并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列宁一再指出: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力量,首先就在于工人阶级及其革命先锋队的国际团结。所有各民族和国家的工人,由于本身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进行反对资本的斗争条件,应该努力达到最紧密的联合和兄弟般的团结。列宁说:“劳动的利益要求各国和各个民族的劳动者之间要有最充分的信任和最紧密的联合。……我们是反对民族仇视、民族纠纷、民族特殊化的。我们是国际主义者。”列宁特别强调:“分散的工人——一无所能,团结的工人——无所不能”。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也开辟了一切被压迫民族解放的道路。它使各国劳动人民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增强了斗争胜利的信心,它也使得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空前的高涨。十月革命建筑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这是一条以苏联为首的世界革命战线,也是一条国际主义的革命战线。十月革命四十年来,苏联人民和全世界觉悟的工人阶级以及一切真诚革命的人们,就是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使得这条伟大的世界革命战线,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十月革命四十年来,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之下,坚决地贯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对于援助各国人民的事业,作了极其巨大的努力。这是世界各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社会主义苏联的存在和发展,其本身就是对世界革命运动的一种援助。列宁说过:首先获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内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会把其他各国被压迫的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苏联对世界革命提供的最大帮助,正就表现在这里。这也正是列宁所说:“最高限度地实行一个国家内所能实现的事情,以便发展、推动和激动世界各国的革命”。苏联人民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的严重困难中,在没有先例和榜样可资借镜的情况下,在原来比较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经过极其艰难困苦的奋斗,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民以自己的艰苦劳动,把科学的社会主义从一种理想和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并且从自己的具体实践中,为其他走向社会主义的国家,提供了许多最宝贵的基本经验,这便是对于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最伟大的援助。苏联人民以活生生的事实,向全世界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证明了十月革命所开辟的道路是如何优越和正确,使得各国革命工人运动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获得了无限的希望、信心和勇气,帝国主义的统治也因此而发生了根本的动摇。正是因为这样,十月革命四十年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已经在世界各国日益深入人心。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夜,全俄国的共产党员不过二十五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包括苏联在内的四十三个国家里有了共产党,党员共有四百二十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国家增加到七十六国,党员总数超过两千万人。现在,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员总数已经超过三千三百万人。十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已经成为执政党。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现在有六十三个共产党,党员人数共约五百万人。各国共产党的威信不断增涨,世界的职工运动波澜日益壮阔。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也说明了苏联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全世界人民解放事业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鲜明的国际主义旗帜,向全世界人民指出了在人类中根本消灭战争的道路,也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树立了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标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拥护一切正义的战争;这正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一项重要标志。十月革命四十年来,苏联一贯地执行着列宁的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的政策。早在十月革命的第二天,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就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不久又提出了建立各国真正友好平等的纲领。这些文件,成了苏维埃国家维护和平和争取各民族平等的对外政策的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曾经不断地反对扩张军备,揭露帝国主义垄断集团的战争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又多次提出裁军和禁止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建议。苏联和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合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并且对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作出了一系列的极其重大的贡献。现在,苏联争取和平的斗争,争取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并实行经济竞赛的斗争,已经同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运动相互呼应,形成了强大的制止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力量。世界和平事业,已经有了更光明的前景。当然,苏联、社会主义各国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努力争取和平,并不是像帝国主义侵略者所说,是由于我们的力量薄弱。世界各国人民清楚地知道:当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一定要把战争强加在人民头上的时候,当战争变得不可避免的时候,就必须坚决反对一切不义的战争,无条件地同情和支持一切正义的战争。因为这种正义的战争,正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和保障人类利益的目的。人类永远不会忘记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他们拯救了世界人类免于受法西斯奴役,彻底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中最残暴的队伍。特别是,英勇的苏联军队同有关各国的人民合作,解放了东欧各国和中欧一部以后,这些地区的人民力量获得了顺利的发展,这些国家中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也就取得了重要的条件。苏联对于我国的抗日战争也作了有力的支援,并且在最后阶段给了日本帝国主义集结在我国东北的精锐部队以歼灭性的打击,解放了我国的东北部和朝鲜的北部,大大帮助了我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事业。由于苏联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履行了国际主义的义务,由于以苏联为首的世界革命统一战线战胜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大大发展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的力量,缩小和削弱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整个历史进程,也就发生了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深刻变化。帝国主义的长堤到处溃决,全世界的革命工人运动和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运动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洪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是显得更加深刻和显明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波澜壮阔了,欧亚两洲许多国家的劳动人民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结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已经越出了一国的范围而成为一个同世界帝国主义相对立的世界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只占全世界的17%,人口约占全世界的9%,工业产量约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现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已占全世界的26%,人口约占全世界的35%,工业产量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新型的、真正平等友好合作的国际关系。这种新型的国际关系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它的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在这一方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苏联的慷慨帮助和支持,是各人民民主国家迅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当各人民民主国家在解放初期面临各种困难的时候,苏联就给予各种援助,帮助渡过暂时的困难。在各人民民主国家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计划建设的年代里,苏联又向这些国家提供真诚的、系统的援助,大大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展。苏联根据最优惠的条件给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贷款,总数已近三百亿卢布。苏联根据缔结的条约帮助其他国家建立的最新式工厂企业总数已达三百多个,到1962年以前总数将达到四百七十八项,还有一百二十多个单独的车间和其他技术装置。以苏联帮助我国的情况来说,根据中苏两国协议,苏联协助我国建立二百一十一项企业和二十一个单独车间,其装备总值即达八十一亿卢布。苏联对社会主义各国提供援助和经济互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平等、互利和密切合作的贸易关系进行的。通过对外贸易这一渠道,苏联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大量的机器设备、金属、器材、原料、医药以及生活必需品等等。苏联并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科学技术合作,经常相互交流生产建设中的技术经验。苏联还帮助友好国家组织原子能的生产,帮助它们和平利用原子能。所有这些,对于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同时,当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积极准备向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进攻的时候,拥有强大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苏联,又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社会主义阵营各国有互相协助的义务,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防御能力,都是以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力量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就使得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战争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社会主义各国的安全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当去年帝国主义者和匈牙利国内反动势力进行旨在推翻匈牙利人民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成就的反革命颠覆活动的时候,当代表人民意志和民族利益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要求苏联援助的时候,英勇的苏联人民就像过去帮助匈牙利人民获得解放一样地派出自己的军队来援助匈牙利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者和反革命分子的阴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对匈牙利人民作了极大的支持和援助。正是这种对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忠诚,保证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革命事业的铜墙铁壁。
既然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当然也反对任何民族压迫。革命的无产阶级认为,压迫别的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自由的,各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全世界无产阶级互相支援并且努力援助一切被压迫民族,就成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和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里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是的,这一革命将是一切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他一再指出:东方各民族不再是帝国主义发财的对象,而是参与解决全人类命运的斗争的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决定全世界革命必将胜利的最大保证。早在1916年,列宁就说过:“我们竭力要与蒙古人、波斯人、印度人、埃及人接近和融洽,我们认为实行这一点乃是自己的责任和自己的利益,因为不如此则欧洲的社会主义就将是不巩固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更从俄国劳动人民和全世 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和“支援一切民族的解放斗争”的响亮号召。十月革命四十年来,苏联坚决地和始终不渝地支持着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解放事业,苏维埃国家从建立最初之日起,就向中国、伊朗、土耳其和其他东方国家伸出了兄弟和友谊之手,废除了帝俄时代所订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了沙皇政府的特权,宣布和东方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结成同盟;而东方各国人民也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接受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此起彼伏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怒潮。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十二年来,已经有全球人口的一半,即十三亿以上的人口摆脱了殖民地附属国的地位。其中除了中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连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已获得解放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道路之外,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及、叙利亚和其他许多国家也已摆脱了殖民制度,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道路。东方国家听受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压迫宰割的时代,已经永远一去不复返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发展和所获得的胜利,是同十月革命以及十月革命所产生的苏联分不开的。伟大的苏联对于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以及对于国际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打击,是一切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为了巩固东方各国的独立地位,苏联对已经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还进行着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援助。苏联的这种态度,鲜明地、一贯地表现在它的外交政策方面。苏联坚决支持中国、印度、缅甸等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支持亚非各国的万隆会议决议,并且在历次联合国会议和其他的国际会议上,经常不断地支持一切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运动,全力支持亚非国家和其他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维护本国独立的斗争。当英法帝国主义者唆使以色列并在美国帝国主义同意下发动侵略埃及的战争时,苏联政府毫不犹豫地宣布采取制止侵略的坚决措施,对于保卫埃及的独立地位、恢复中近东的和平和制止第三次大战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苏联坚决无情地揭露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对中近东的侵略面目,特别是在最近揭露了美国策划勾结土耳其部署侵略叙利亚的战争,苏联宣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援助叙利亚抗击侵略者。这一切都说明了,苏联一贯是东方弱小民族最真挚的朋友。由于有了强大的苏联的存在并且一贯地鲜明地采取了支持和保卫民族独立运动的政策,这就使得那些刚刚获得独立地位的亚非国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此外,苏联在经济上给予这些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对于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独立地位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苏联的援助是不附带任何政治的军事的条件的,这和帝国主义者奴役性的援助是根本不同的。苏联帮助印度建立一座年产一百多万吨钢铁的冶金工厂,就是这种合作的一个典型表现。这个事实说明,为了获得现代化工业设备和其他必需的商品,东方国家是用不着依靠向帝国主义者乞讨过活了。而且,由于有了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这种援助,就迫使帝国主义者也不得不在政治上和贸易方面向东方国家作出一些让步。帝国主义者所谓“援助”的奴役性质,已经进一步地暴露在东方各国人民之前;而伟大的苏联在支持东方各国的独立和维护和平的斗争中的伟大作用,也就更加为各国人民认识清楚了。(未完)


第7版()
专栏:

发射人造卫星的技术问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永怀
10月4日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在人类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它证明人类征服空间、实现星际旅行,已不再是一个理想而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了。在人类向大自然探索秘密的路上,有了人造卫星就像在黑暗中得到一盏明灯。今后在各个科学领域,如高空、气象、地球、天文、物理等等,人类知识范围的扩大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有了人造卫星,世界和平的事业就更有了保障。这对全人类文化的发展将有难以估计的贡献。这里我想谈谈关于发射这颗卫星的技术问题。
人类向高空迈步的最大的障碍是地心的引力。譬如说,人们把一个球往天上抛,当达到一定的高度,它便又回到地面;抛的速度大些,它上升的就高些。发射速度和高度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自然定律。在决定上升物体是否可以一去不返,我们就要看发射速度是否可以使物体飞到地心引力的范围以外。这个速度叫做“脱离”速度。在简单情形下,这个数字每秒大约是十一点二公里。要突破地心引力的束缚,实现星际旅行,这个速度便是推进机须要达到的目标。
苏联这次发射的人造卫星,重约八十三公斤,在地球九百公里以外的上空按椭圆轨道以每秒八公里的速度运行。从发射到最后进入轨道的过程中,技术问题很多,现在简单地提出以下两点。
第一,火箭技术。在近代各种推进机中,火箭具有两个特点。它有在很短时间内供给大量的能量的性能,同时它又可以不要外界的氧气就能进行燃烧,越出空气层进到真空里飞行。由于这两个特点,火箭便成为人们实现星际旅行的唯一的希望。火箭能量的大小同它的排气速度有直接关系,排气速度大,所给的推力或火箭达到的飞速也就大。但是排气速度决定于燃料,所以改善燃料,加大火箭的能量是主要的。就目前已知的化学燃料,一个很简单的计算便可以证明,一级火箭不可能达到每秒十一公里的高速。
为了这个缘故,有人主张采用多级火箭。多级火箭是把火箭分作几节,各节都安装推进设备。这样做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在一节燃烧完毕,失去性能之后即行脱落,剩下的火箭就轻便,容易推进。苏联这次所用的是三级火箭。为了具体了解这项工作的艰巨,我们可以考虑一个例子。假设人造卫星重一百公斤,在地球八百公里外绕地球环行,并且所用的燃料是氧和肼的混合。在这个条件下的三级火箭,一个可能的重量分布是:第一级九十一吨,第二级十五点六吨,第三级一点七吨。火箭的起始总重量结果是一百零九吨。这就是说,最后达到轨道上去的重量占总重的六十四分之一,而卫星的重量又仅仅是最后一节火箭的十七分之一。
发射这个火箭,起始所需的推力是一百八十一吨,装设五台发动机,每台的推力就要达到三十六吨。待第一级脱落后,第二级所需的推力也要三十一吨。因此,这里所要的发动机,就要比著名的“V—2”火箭的发动机强大得多,如果燃料类似,苏联这次所用的发动机的性能,应当也在这个范围,当然也可能比这个还要好。苏联近年来在燃料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利用到新的更有力的燃烧剂,同样大的推力,最后送到轨道上的重量,还可以大大增加。
第二,人造卫星发射的问题。火箭的发出到进入轨道,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级在达到一定的高度,燃烧终止而后自动脱落。这一段火箭是在大气密度最浓的一层里飞行,为了避免外体的温度过高,速度不能太大,在设计上所选择的数字,要取决于火箭表面抗热的能力。第二级是在空气较淡的一层里飞行,飞行速度因之就可以加高。为了达到预定轨道,飞行就要遵循一定的轨迹,燃烧的时间和火箭的脱体都是要控制的。第三级由于速度高的关系,开始时就像炮弹一样地在一定的轨道上飞,待进入卫星的轨道后,最后的发动机才开动,把火箭加速到所要达到的速度,同时卫星便从火箭射出来。
完成这样的飞行,显然是有各种可能性的。根据火箭的性能和选定的轨道,最适宜的条件是可以找到的。有了这个条件,便可以设计一个准确的自动控制系统,指导火箭在每个阶段的运动。
从以上两点看来,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不仅证明了苏联在航空和自动控制的技术上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而且也证明了苏联在许多重要的技术部门已经达到国际最高的水平。
人造卫星的成功还证明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星际旅行的时代已经来临。星际旅行的第一道关口,便是建立一个环绕地球运行的空间航行的出发站。有了发射卫星的技术,就可以把建立这个站所需的器材分批运送到预定的轨道上去,然后再安装起来。这个站一旦建成,地球到月球的航路首先就可以开辟。那时候,它对人类的活动和文化所起的作用,将是不可想像的。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件惊天动地的创举,不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这岂不是又一个有力的证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下的科学,正如其他各种事业一样,才能迅速发展。苏联科学家近几年来一系列的巨大成就,是和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分不开的。我们中国人民,尤其是科学工作者,在庆祝苏联兄弟科学家们的成功的同时,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