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接受批评深入基层及时解决问题
汽车厂领导干部转变作风
职工提的意见基本处理完 十二个车间开始大辩论
本报讯 第一汽车制造厂整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在深入开展,职工提出的八万多条意见,能够解决的已经初步处理结束,基本上作到“条条有交代,件件有着落”。其他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正在继续调查研究,或转请上级机关处理,需要明辨是非的问题,已开始大辩论。目前,辩论正在热处理、模型、机修等十二个车间进行。
这次鸣放约占40%左右的意见,都是批评领导作风的。工人尖锐的批评了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不深入、脱离群众的倾向。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各级党组织制订出深入群众、转变作风的措施外,厂党委并作出决定:必须坚持执行每周半天参加体力劳动;在每周内建立两天无会议日制度,每逢这两天,不开任何会议,作为巩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
在10月份第一个无会日里,厂长饶斌深入车间研究了竞赛条件、职工创造的压棉纱机等问题。热处理车间氰化工迟德珠和厂长谈话后激动地说:“饶厂长和我谈了半个小时的话,不但谈工作,对我的生活情况也很关心。”厂党委副书记方劫也在这天和工人研究了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的问题。
各车间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经过整风,普遍开始深入车间,深入基层,克服过去的官僚主义、高高在上的作风。因而,使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锻工车间过去计划管理比较混乱,计划不当,调度不当,忙闲不均,工人虽然提过多次意见也没有得到解决。领导上认为,新建厂计划管理不周是很难避免的,没有积极研究采取措施。这回,经过工人的严肃批评,具体地揭发出计划不周所造成的停工、事故等损失,使领导上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批判了过去的消极情绪,转变作风,深入研究,并且多次和动力、生产等部门联系商量,显著地改进了计划管理工作。9月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车间二十三个生产班,就有二十一个超过班生产定额。这是过去没有的新气象。工具二车间领导上转变作风后,深入基层组织工艺人员解决制作精密工具等生产上的关键问题,结果,使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没有试制成功的锁体压铸模、高速磨头、金钢镗头等三种极为精密的工具试制出来。两个季度没有全面完成计划的工具二车间,在9月份全面完成了计划。现在,各个车间的领导干部都有一半时间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生产、思想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目前,已有一百零七项技术安全工程正在施工。变速箱车间已将不合理的机床排列重新安装,便利了工人操作。机修车间的天车也安装上软梯。生活福利处长带领炊事人员到省模范食堂——营城煤矿食堂参观实习,解决了生活福利上比较迫切的改善伙食管理的问题,使十六个食堂的主食品花样达到一百零二种,副食品花样达到七十九种。
整风运动使全厂的民主生活活跃起来。工人揭发出许多由于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所造成的生产上的浪费现象。这些浪费现象都随着领导作风的转变一一消除。锻工车间的料头,过去都送到废料车间当作废品处理,现在,重新收回,研究利用锻打零件。木工车间制作坐垫靠背用剩下的帆布料头,经研究也缝接起来加以利用。金属品、冲模车间机床漏油很严重,浪费很大,工人批评后,金属品车间专门组成“机床漏油研究修理小组”,加以解决,现在漏油现象基本消灭。
在解决问题当中,许多领导干部深入下去和工人商量研究,必要时进行说服解释。冶金处试验室有些工人不愿穿围裙,要穿背带裤,冶金处长陈禹荪、安全技术处长吴丹就下到车间和他们研究,了解到他们的思想主要是为了美观,经过说服,他们不要了。在解决问题当中虽然是些极小的问题,各级领导上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模型车间吃饭排队时间长、集体宿舍开办红角等问题,都认真地给予解决,使工人很满意,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第2版()
专栏:

抓住关键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沈阳工厂发动职工专题鸣放
新华社沈阳23日电 沈阳大部分国营工厂职工正在围绕企业关键问题展开专题鸣放。
沈阳市工厂企业职工大鸣大放到10月上旬已经形成高潮。当鸣放急需深入一步的时候,沈阳螺钉厂、扇风机厂、矿山机器厂、皇姑屯机客车修理工厂等大部分国营工厂的领导方面,便把鸣放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有的从中找出企业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办法,然后再让职工进一步鸣放。沈阳螺钉厂领导方面正在向职工陆续提出:紧缩组织机构、改进竞赛组织领导、改进领导作风、改进生活福利等六个专题。皇姑屯机客车修理工厂领导方面,在职工大鸣大放揭发浪费现象的同时,就组织专人深入检查浪费,并且派人到兄弟工厂去学习经验;在职工鸣放需要深入的时候,领导方面就提出:克服浪费,赶上先进水平,降低成本30%到36%的初步意见,把全厂职工引向他们最关心的企业关键问题上来鸣放。
围绕企业关键问题展开专题鸣放,可以使职工有目标地积极找原因、想办法,鸣放得更深更透。沈阳螺钉厂职工大鸣大放的时候,对管理机构问题,只是揭发一些人浮于事、管理机构臃肿等现象。领导方面提出把十九个科室合并成九个科室,把八个车间合并成七个车间的专题以后,职工在专题鸣放时主张:取消工具车间和修配车间的管理组织,保留工具科和设备动力科,直接领导两个车间原有工段,以便同有关方面联系工作,这样能更好地为主要生产车间服务。现在,这个厂已经吸取职工们的意见,确定并且宣布了紧缩组织机构的方案,把十九个科合并成十一个科,把八个车间合并成五个车间,减少管理人员50.5%。这个方案实现以后,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15%到20%。


第2版()
专栏:

在整风中职工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重庆钢铁公司扭转了不良倾向
新华社重庆23日电 重庆钢铁公司职工在大鸣大放中,除对企业领导和各方面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外,同时展开了相互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从10月份起,这个公司第一批开展整风的八个车间的职工,在继续对公司各方面工作提出意见的同时,对一些人违反劳动纪律、不爱护国家财产、不爱学习及趁整风机会在生活福利方面提出过高要求等不良现象,也通过座谈会、大字报、漫画、广播等方式,进行了批评。大型轧钢车间、大型炼钢车间、炼铁车间都有一部分工人公私不分,把应该在工作时穿的劳保衣服拿回家去穿,甚至穿去逛公园、跳舞。炼铁车间工人画了一幅漫画,批评这种行为。许多工人在受到批评以后,都自动把多领了的劳保用品交还了公家,并且在座谈会上作了检讨。
炼铁车间的“鸣放园地”上出现了两张标题为“鸣锣通知”和“鱼乐至上”的大字报,吸引着许多人的注意,前一张上面写着:“兹有我班数人,自鸣放后缺席数天,四处找寻无着,现将姓名公布于后,知其下落者,请速告知”,后一张上面画着一个工人,在河边钓鱼,在他背后一架闹钟的时针指着一点半,这正是学习时间。这两张大字报贴出后,被批评的人马上在旁边贴了“我的检讨”和声明“我已上班报到”的大字报。
许多老工人还以亲身经历,批判了少数人过分强调生活福利等错误思想。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各个车间都加强了团结。不少人端正了劳动态度,自动取消了过高的要求。大型炼钢和大型轧钢车间过去交接班经常发生“扯皮”现象,经过互相提出意见以后,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没有了。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违反劳动纪律、不遵守操作规程的现象也比过去大大减少,有的车间还连续创造了生产新纪录。


第2版()
专栏:

倾听和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
广东安徽财贸部门大力改进工作
新华社广州22日电 广东省财贸部门抽调一万多名干部,下乡倾听和接受农民在鸣放中对财贸工作提出的批评,改进了工作。
最近一个多月来,广东省各地不少财贸基层单位已根据大鸣大放中农民的意见,改善了经营。合浦、东莞、顺德、茂名、化县、阳春等许多县的供销社、粮食供应站等销售单位,都延长或调整了营业时间,便利农民购买。有的县还把按周休息的办法改为非墟(赶集)日休息,以适应农民习惯。茂名县的医药供应部门并作了规定,凡农民因急病要买药时,非营业时间也要营业。新会县财贸部门听取群众意见,采取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减少商品流转环节等办法,使五百多种商品零售价格降低。各地销售单位,还举行“服务良好月”、“服务良好竞赛”等,改善营业员的服务态度。
许多地方的财贸部门接受农民意见,加强了对自由市场的领导和管理。新会县最近在杜阮、古井等区建立了市场交易所,经营那些不是国家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商品,限制某些农民经商和无牌摊贩的投机活动,使这些商品的价格趋于稳定。这个县商业部门还在不久以前,替农民推销了一批被台风吹落的柑、香蕉等水果,减少农民的损失。
广东省财贸领导部门在农村开始鸣放时,就组织了以省级财贸系统负责干部为骨干的九个工作组下乡,各专区及县的财贸部门也专门组织工作组或派出专人,直接下到区、乡、社听取农民对财贸工作的意见,协助基层财贸部门改进工作。不少县的区、乡还设了专人负责收集、研究和处理农民的意见。最近,为了进一步做好财贸系统的边整边改工作,广东省各地中共地委、县委整风办公室还设立专门小组,负责领导财贸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改进工作。
本报讯 安徽省财贸系统各单位积极贯彻“边整边改”精神,在改进工作方面获得显著成绩。
首先,各部门都注意改进了业务。省粮食厅根据四级干部会议所提出的意见及平常所掌握的情况,改进了粮食统购统销办法。把供应标准改为分人定量。过去农村粮食供应标准,大人小孩都是一样多,因而小孩多的户就吃不了,小孩少的户反映不够吃。现在实行分人定量的办法,做到合理用粮。另外改进了粮票管理方法:城镇非农户,一律发给供应证,凭证购粮,如有必要可以兑换部分流通粮票使用。农村全面实行票证结合办法,直接安排到户,这样堵塞了粮票使用中的漏洞。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留用量的计算年度,使其与当地粮食生产季节基本符合。
前些时候,商业部门曾一度放松了对开放自由市场物资的经营与管理,以致私商小贩投机抬价抢购等现象不断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形成自流。商业部门针对这一情况,除决定加强对自由市场的管理外,并加强对开放自由市场物资(即三类物资)的经营,进行适当吞吐,以稳定市场价格。这一决定贯彻后,各地副食品价格均有下降。如合肥市中秋节前自由市场毛鸡每斤价格是五角二分至五角四分,中秋节后由于加强了市场管理和供应,便降为每斤三角三分至四角。商业厅最近还改进了生猪收购价格的计算方法。过去生猪收购是采取去头蹄内脏按斤肉斤价来计算价格的,沿江地区反映这种办法不合群众习惯。现在斤肉斤价计价方法不变,但对沿江地区生猪的收购,头蹄改为折半计算价格;江淮接壤地区三折一计算价格。
省银行改进了农贷资金管理办法,把原来农贷资金由省统一掌握的做法改为核定各县固定农贷资金的办法,以促进各县收贷的积极性。这种办法实行后,各县都很重视当前的收贷工作,对放贷也控制较紧。省银行内部对贷款分工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克服了扯皮现象。


第2版()
专栏:

真金不怕炼 真理不怕辩
红星社员认清合作社无比的优越性
本报讯 山西省平遥县苏家堡红星农业社,不久以前围绕着合作化是否具有优越性的问题,进行了一次社会主义大辩论,驳倒了富裕中农的种种错误论调。
生活提高了不是降低了
高级合作化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对这个问题,贫农下中农和上中农有不同的看法。开始时,有些上中农认为高级合作化以后,农民的收入是减少了,生活水平是降低了。很多贫农和下中农用自己入社后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的事实进行辩论后,有些上中农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说:贫农和下中农的收入是增加了,但他们的收入是降低了。如李希俊说:“入了高级社整整劳动一年,连口粮也领不起”。刘玉杰和丘凤池马上翻出了他的老底:他家今年有副业收入二百六十元,夏季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欠下社内三十四元口粮款不想给,并不是领不起口粮。富裕中农入了社是不是就都要减少收入呢?大家认为不是的。苏满信入社前有两头骡子一辆车,是全村数一数二的富裕户,今年全家五口人,可以从社内分到七百八十多元,家庭副业还可以收入八十多元。苏满信家的收入为什么这样多?主要因为他们肯劳动,就是寒冷的冬天,他们也没有停止过干活。上中农入社后收入减少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劳动不积极。如张勋入社后把马车和骡子又退出来,骡子出售,马车按每月三十元出租给别人,自己就很少在社劳动。第二种是只给自己劳动不给社内劳动。如刘德祥经常贩卖鸡羊到太原卖,赚取暴利,一年才在社内做八十个劳动日。这种人从社内看收入减少了,全家的实际收入并未减少。大家算了十户富裕中农所做的劳动日,同样的劳动力上中农平均比下中农少做劳动日15%。
经过一场辩论后,社内宣布了今年的收入情况,全社每人平均收入可以达到八十元。按户来看,全村有60%的户达到了富裕中农生活水平。大家又把合作化前后作了对比,认为农民在生活上有三大变化:第一,吃穿好;第二,修盖房子的多,全村整整新建了一条街;第三,自行车多,全村有九十五辆,其中绝大部分是去年和今年买的。最后,一致认为农民现在不是没吃的,没钱花,而是要求吃的更好些,花的更多些。
合作社比单干优越得多
到底合作社好还是单干好?在辩论中,有些上中农提出:单干时农民早晨劳动,一吃完饭马上又下地,合作化后早晨不劳动了,吃过饭还要等队长唤齐人才走;单干时做活细致,合作化后做活粗糙;单干时使用生产资料节约,合作化后浪费。贫农和下中农看到所提这些都是事实,也就被搞糊涂了。为了帮助社员辨明是非,社干部一面检查了这些缺点,一面向社员指出:要把合作社的缺点和合作制度好不好的问题区别开,合作社优越不优越要从根本制度上看。这样,争论便展开了。经过讨论,大家感到合作社的优越性最突出的有三点:第一,经营规模大,能够倒茬轮作和因地种植。大家都说要不是高级社,今年就种不了一千三百多亩棉花,收入也就不能增加。有的说过去单干时种高粱七、八年不倒茬,产量一年比一年低,今年实行倒茬,种植得合理,高粱获得大丰收。第二,人多力量大,不怕灾害。今年社内修渠一条,使四百亩土地伏浇一次。在夏季天旱时,社内又用担水等办法浇地三百六十多亩。大家说这些事单干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第三,社员不怕天灾人祸。刘子治去年闹了一年病,全家八口人的生活都是社内照顾的,他说:“如果是旧社会非得卖儿女不可”。王开富小兄弟俩没有爹娘,社内给予五保,供给读书,大家说:“如果是旧社会,这两个孩子非讨吃不可”。
入了社有四大自由
“高级社是好,就是有些不自由”,这也是社员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思想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支部出了一个题目:到底高级社有那些自由,那些不自由,让社员辩论。辩的结果,认识了高级社不是不自由,而是很自由。综合大家的意见,高级社有四大自由:第一,有平等的使用社内的生产资料的自由。大家感到最深刻的是单干时有四分之三的人家没有牲口,自己磨面、拉炭想用牲口,出上大价钱向有畜户再三求告,还是用不上。现在磨面可以自由使用社内的牲口,烧炭有社内统一安排。第二,生产有了分工,劳动自由。单干时种上几亩地,什么活都得干,白天劳动一天,黑夜还得喂牲口。现在根据社内的安排,每人只干一种活,而且有什么本领就干什么活。劳动回来后,可以在家里自由自在的休息,学文化,高兴起来就到俱乐部唱唱戏,听听戏。第三,生产由社统一经营,自己思想上不发愁。单干时既要计划生产,又要计划生活,现在生产由社安排,分红后只计划怎样过好生活。第四,过去种上几亩地,寸步不敢离开家。现在人多力量大,能出外搞副业,请假出外探亲友也不怕荒了地。但是,还有些人并不否认以上的自由,只是说自己还有些不自由的地方。大家就叫他们讲出来,李大常说:“单干时我太阳多高才上地,不到中午就回家,入了社上地队长唤,工作一齐干,统一出地,统一回家,这就是不自由”。大家批判他嫌不自由原来是不想劳动。接着,又讨论还有些什么不自由,有的说是想做投机买卖的人嫌不自由,有的说是地主富农不能胡说乱道嫌不自由,有的说是买卖土地不自由。最后让大家对比了这两种自由和不自由,社员们认识了合作社对于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来说有很多单干时不能享受的自由。而对那些不爱劳动和留恋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则有很多不自由。分清了这个界限后,有的说:“按咱社来说,不是自由少,而是自由太多,没有纪律了。有些人不想劳动就可以不劳动,不请假就可以随便外出,搞商业投机活动也没有人干涉,像这样的自由今后应该少些”。
经过这次大辩论后,社员一致反映:“经过这次教育,社会主义的立场是站稳了。”有些原来动摇要求出社的人说:“就是用棒子打也打不走了”。 (白兴华)


第2版()
专栏:

云南大批理论教员将深入基层参加实际工作
本报讯 为了更好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做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工作,云南省抽调三百多理论教育干部到基层去参加实际工作。第一批和第二批干部,定于10月和11月分别出发。今后,理论教员每年都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到基层参加实际工作。


第2版()
专栏:比比·看看·想想·看看

谁贡献大?谁享受多?谁支援谁?
山西潞安县大辛庄胜利农业社,距离长治市只有十多里,全社八百多口人,其中有五十多人在外做工,所以在这次社会主义大辩论中,对工农联盟、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百四十多条意见、主要问题有:城市工人吃粮多、农村农民吃粮少;农民支援工业多、工业支援农业少;和工人比待遇、比生活。
辩论一开始就首先讨论了城乡人民生活的问题,当时有许多人片面强调农民生活低、吃粮少。因而便展开热烈争论,并用具体材料进行了对比:工厂工人每月平均吃成品粮三十七斤,全年共吃四百六十四斤,折原粮四百九十斤,长治市市民家属按大人、小孩分七等供应、一户以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平均计算,全年每人吃成品粮三百一十斤半,折原粮三百六十三斤,干部每月供成品粮三十斤,全年三百六十斤,折原粮四百二十二斤。去年胜利社男女大小每人平均分到原粮四百三十五斤,比市民多吃七十二斤,比干部多十三斤,虽比工人低五十五斤,但工人都是大人又是男人。生产价值又比农民高,多吃一些是合理的,这说明片面认为农民生活低,城市工人生活高的说法,是不合乎事实的。
社员关三女说农民劳动一年的粮食就有一半是支援工人和城市,而工人对农民有什么支援?许多社员都说关三女说的对,到底谁支援谁的问题又争论起来了。这时又进行了算账对比,首先从工业支援农业方面算了四笔账:一、土犁和机耕对比帐,全社共有秋地三千七百多亩,过去用土犁秋耕,要耕三十多天,到上冻时都要剩下一千多亩耕不完。自1955年用拖拉机耕后,只要十四天时间就能耕完。并且耕得又深又透,保墒杀虫,每亩约增产二十斤粮食。二、算机器浇地账,全社共有经济作物地一百八十多亩,现在用锅驼机车水浇地,可节省用工九百多个,每亩比过去增加收入四十多元,共可增加收入八千元。三、算化学肥料增产账,全社共有四千多亩地,过去没用化肥时,庄稼经常发生虫害。自使用化肥后,每年进行药剂拌种,基本上扑灭了虫害,每亩约可增产十斤。四、算工业品供应账,全社一百九十二户,全年共用布七千多尺、食盐一万二千多斤、煤油四千多斤,今年又买了喇叭筒九个、自行车五十二辆,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工人制造,从哪里来呢?其次,在农业支援工业方面也算了一下,去年连粮食带毛猪,全社共卖给国家约值四千多元的物资,而工业支援农业每年能增产物资折款约为一万八千多元。经过这样一对比,谁支援谁的问题就明白了。
最后大家又用实际事实反驳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思想。史珠庆说:有人提出农民劳动时间长,工人工作时间短,我不相信。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按时上工,到点下工,一年三百六十天,除礼拜过节以外,其余再没有休息时间。咱农民呢?李海金去年一年最多做了二百三十个劳动日,秦连成全年才做了一百二十一个工,这能说成农民劳动时间长吗?工人比农民收入多一些,但在开支上要比农民大,农村一个农民每月开支五元有剩余,城市一个人每月开支十元还不够用。 (范仁乡等)


第2版()
专栏:

深刻的教育
——魏庄农业社举行大辩论
河北省大兴县北顿垡乡魏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入社会主义大辩论高潮。在辩论会上,有七个过去要过饭的农民都发了言,他们用摆事实、讲道理、回忆对比等方式,说服了一部分原来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在大辩论的同时,还举办了一个“比比过去、看看现在”的实物展览会。经过辩论后,魏庄社里社会主义正气大大上升,广大农民在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认清了合作化和粮食统购统销的好处,坚决跟着共产党走合作化的道路。 新华社记者 盛果摄(附图片)
当了三十多年长工、要过饭的张凤才,带着他过去要饭时的破衣服、被子、打竹板参加辩论会,他说:“1943年,我家整四十天没见棒子粒,一年到头总是顾吃顾不了穿,到冬天全家盖一床被子。我参加了高级社后,去年就新盖了三间砖房。”
李老太太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不大满意,爱说些怪话,她的孙女高小毕业生李雅仁(右)抽空向奶奶解说统购统销的好处和为什么要统购统销的道理。
10月14日晚上,大兴县魏庄农业社举行了一个实物展览会。左边是这村在过去(1943年)十四户贫农在外面要饭时所穿的衣服和被子。右边是解放后新添制的暖水瓶、胶鞋、矿石收音机等。通过这个展览会,提高了社员们的觉悟。
在小组辩论会以后,有些家庭里也展开了两条道路的争辩。富裕中农孙守义入社后不好好劳动,反而用自己的一辆胶皮大车去搞运输,做生意,又想退社。他的爱人扈乃荣对他的资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