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把学习和生产结合起来
西黄村乡大部分文盲识字一千以上
计划在五年内成为有文化的新农村
本报讯 北京市郊石景山区西黄村乡扫除文盲工作获得显著成绩。全乡参加文化学习的四百七十个文盲中,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人达到了扫盲的标准(已识字一千五百个以上),二百多人识到一千字左右,其余的也识到五百多字,并有四个人当了记工员。
西黄村乡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九户,在一千四百零九名男女农民中,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文盲有五百二十九人。该乡在解放后就成立了冬学。因为时学时断,采取的是班级教学方法,成绩不大,正像群众说的“年年上冬学,年年从头学。”1955年冬开展扫盲运动,经过动员,大部分文盲参加了冬学。但是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常常被工作或会议打乱,学员情绪大受影响。到1956年4月,学员由八百七十人减到三百人。干部们因此就认为学习和生产有矛盾,扫除文盲很困难。乡的党政领导方面,为了把学习坚持下去,并形成运动,在1956年4月作出了三条规定:(一)保证干部班及班级学习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占用学习时间开会;如果必须占用时,一定要经过乡党委批准,并要用另外的时间补上。(二)改变学习方式,除编班、编级学习外,可以利用一切便于学员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三)农业社、队的干部要管学习。很多生产队长说:“老粗哪能管文化”,“管文化耽误生产怎么办”?执行规定中遇到了困难。经过打通思想,同时在五四社的二队实验中,取得了队长管学习的经验。多数队长在两三个月内,也都把文化学习管了起来了。生产队长管起文化学习以后,就使学习与生产上的矛盾获得了解决。于是领导方面又把在乡知识分子和已经在冬学学习结业的学生三百八十八人,组成一支扫盲的大军,为广泛开展扫盲工作创造了条件。
在开展扫盲工作的过程中,该乡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的组织措施。全乡由乡人民委员会、党组织、青年团组织、妇联、农业社、学校等负责人组成扫盲协会,按地区成立了四个分会,分会下设会员小组。会员小组是基层战斗单位。全乡参加扫盲工作的会员,组成了六十四个扫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五、六家或一个生产小组。小组的任务是调查文盲情况,宣传动员,组织学习、教学、检查,对本小组责任地段内的文盲全部包干,负责到底。他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如班、组学习,地头复习;地头学习、回家复习;在家包教,地头复习;以及炕头组、干部班、送字块等方法。全乡学习热潮掀起来以后,有90%的文盲都参加了学习。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一进村,街头挂着识字牌,地头竖着小黑板,春联上的字成了课本,锅台上、墙上,甚至玻璃窗成了小黑板。
西黄村乡扫盲获得这样显著的成绩,并没有影响农业社的增产。以五四农业社为例,1956年平均每户分红五百一十二元,比1955年增加八十二元,有78.3%的社员增加了收入。在已获得成绩的基础上,该乡党政领导方面和群众,对扫盲更满怀信心,进一步计划在五年内全部扫除全乡青壮年中的文盲,使全乡变成为有文化的新农村。


第8版()
专栏:

广东省番禺县小马乡第一批扫盲毕业生正在参加毕业时考试。
 郭伟祺摄(南方日报稿)


第8版()
专栏:

从城市到农村业余教育事业普遍发展
四川一百多万人摆脱文盲状态
本报讯 四川省工农业余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成绩。到目前为止,从城市到农村,工农业余扫盲网已经初步形成。1952年到1956年间,全省已有一百二十九万多人摆脱了文盲状态,有四万二千八百多人达到了高小和初中文化程度。
去年全省参加业余学习的约有一千四百四十八万人,其中有二十万人参加业余小学学习,有两万五千人参加了业余中学学习。
几年来,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华安煤矿解放初期,文盲占职工总数90%以上,到1954年底就降低到65%了,并有23%的职工提高到高小的文化程度。重庆市、成都市和长寿县有些工厂基本上扫除了文盲。长寿纺纱厂的工人杜长青学习文化后,改进了技术,倡议“车粗纱管刀子”,每年为国家增产约三千三百多元。农村文盲也有了很大变化,只在去年就有四百万人学会了记工分、写工账。 (庆诰)


第8版()
专栏:

提高文化 有利生产
广东一百多万人坚持常年业余学习
本报讯 广东省到今年6月底为止,已有四十六万人脱离了文盲状态,六万多人达到了高小和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开平县基本上扫除了城镇职工文盲,南海县张搓乡大富村和揭阳县大岭下村已经成为没有青年文盲的村子。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坚持常年业余学习的约有一百四十五万多人,其中扫盲班有一百零二万人,高小班有二十四万人,初中班有十六万人,高中班有三万人。劳动人民学习了文化以后,为发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乐东县保定农业社自从去年4月开办民校以来,到现在已有四十八人学会了记工分,二十八人当了记工员,全社95%以上的社员都能看懂了工分的记法,基本上克服了过去在工账上的混乱现象,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目前,全省从城市到农村的工农业余教育网已经初步形成,工农业余教育职工干部就有一千四百人,在农村有十万人担任了民校教师,其中有一万五千多名获得了扫盲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张梅兴)


第8版()
专栏:

辽宁识字农民大量增加
辽宁省农村中已经有一百零一万文盲变成识字的农民。在辽阳、安东等地,据最近调查,已经出现九个无文盲乡,五十个无文盲农业社,三百八十多个无文盲生产队。全省农村目前已有一万多所小型图书室。


第8版()
专栏:

洛阳专区扫除文盲三十万
河南省洛阳专区一百零七万个文盲中,有三十万人达到了扫盲标准,三万五千多人扫盲毕业后进入业余小学学习,七千多人进入业余中学学习。伊川县马回营农业社扫盲毕业的四百三十四个学员,有八十四人当了农业社的会计、记工员、技术员。 (严维钧)


第8版()
专栏:

日本足球队和北京队今日比赛阵容
本报讯 今天(23日)下午三时日本国家足球队同北京足球队举行一场友谊比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将从二时五十分开始用1350千周作比赛的实况广播。双方的阵容如下:
日本队  北京队
11号岩渊功  11号孙福成
6号大村和市郎  4号王克斌  10号年维泗
3号高森泰男   10号佐佐木康治 6号张京天
1号古川好男 5号小泽通宏  3号王德发
9号八重樫茂生 1号徐福生  9号方纫秋
2号平木隆三  4号佐藤弘明  5号陈成达
8号二宫宽  2号孙宝荣  8号张宏根
7号北口晃  7号丛者余


第8版()
专栏:

江西挖掘许多革命传统剧目
近一年来,江西省挖掘革命传统文艺的工作,收获巨大,其中以瑞金、赣县、石城等县最突出。
在瑞金县,已发掘出革命戏剧“红军胜利万岁”、“胜利活报剧”、“送郎当红军”、“工农兵团结”等六个;舞蹈“马刀舞”、“刺枪舞”、“妇女解放舞”、“劳働舞”、“四姊妹翻身舞”、“海军舞”等四十个;歌曲、歌谣二十支。
在赣县,发掘出革命戏剧“活捉张辉赞”、“拉尾巴”等五个;舞蹈“国际歌舞”、“蝴蝶舞”等六十个;山歌、组歌、小调等二百首以上。更可贵的是该县发现了当年在红色俱乐部的十八名活动骨干,他们都是老苏区时代的戏剧舞蹈表演能手。
此外,该县还在东河戏(赣剧的一个支派)的发源地——田村,挖掘出了三千九百四十二个传统剧目。
在石城县,也发掘出了革命戏剧“富农破坏生产”、“打碎敌人乌龟壳”等四个,舞蹈“红军胜利了”等十数个。其它各县如兴国、宁都、会昌、大余等县,也发掘了很多革命山歌、舞蹈、戏剧等的革命文艺。
挖掘出来的节目,都是短小精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至今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第8版()
专栏:

天津成立音乐小学
天津市专门培养具有音乐才能的儿童的第一所音乐小学——天津市音乐小学已经正式开学。
这个学校的前身是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儿童课余音乐小学。三轮车工人的儿子程起过去从来没有摸过钢琴,经过老师两年来的热心教导,现在已能弹奏一般小奏鸣曲了。九岁的于聪珩的小提琴演奏,婉转动听,受到了苏联小提琴专家的称赞。这所学校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和天津市文化教育部门联合举办的,附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和天津市实验小学等五处,有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个研究组,学生们除了学习音乐课以外,还要学习普通小学的文化课程。这个学校现有学生一百三十四名,其中有七十八名新生。 (据新华社讯)


第8版()
专栏:

大批苏联新唱片即将供应
四十种新的苏联唱片正在上海中国唱片厂复制。第一批复制的两万多张唱片,将在月底以前出厂,满足群众庆祝十月革命节的需要。
这些复制的新唱片内容非常丰富,有阿库连科作曲、舒鲁波娃演唱的“为什么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俄罗斯合唱队合唱的“我们赞美劳动”,有由格林卡作曲的“秋夜”。前几天在上海演出的苏联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所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这次也要复制一批。
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唱片厂已经复制出苏联唱片二百二十五种。
(据新华社讯)


第8版()
专栏:

上海明年将生产哪些故事片?
上海电影制片公司所属江南、海燕、天马三个故事片厂明年计划生产二十五部故事片,包括彩色故事片和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其中有歌颂王孝和烈士英勇不屈的影片“王孝和”,有反映农村新面貌的喜剧片“布谷鸟又叫了”,有描写侦察人员在解放战争中机智、勇敢地歼灭敌人的军事惊险片“千钧一发”,有反映鸦片战争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有描写1926年至1936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地下斗争的革命史迹影片“不平静的夜色”,有描写僮族青年与汉族姑娘恋爱故事的影片“山鹰飞回了森林”,以及反映维吾尔族人民革命斗争的影片“伊犁河畔”。此外,还有儿童片“蓝蓝与冬冬”等。这些影片,一部分在今年第四季度即可开拍。


第8版()
专栏:

器乐爱好者的好消息
广州乐器制造研究所最近试制了一批竹管乐器。这些乐器容易学、成本低,用不到一百块钱的成本,就能配备一个群众性的竹管乐队。新成立的拥有九十人的广州青年学生竹管乐队采用了这种乐器,经过一个多月的课余练习(实际用了十六个小时)便能够演奏各种风格的曲调,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广东音乐“平湖秋月”等,而且富有竹管乐器的特色。
该所还用科学方法改良了潮州唢呐,既保持了原来风格,又能控制音量和转调,艺人们使用起来也觉得很合适。小提琴的制造,过去多出于模仿,没有研究出一个最合理的标准,现在该所工作人员在探求共鸣箱的构造原理,绘出结构的图形,并已制成一些试验品。


第8版()
专栏:节日的怀念

马丽亚
方令孺
我在这里想,我们人民是多么热爱苏联啊!话虽说得这样简单,事实却千真万确。不信,你去问问,凡是到过苏联的人,他们回来以后,不管走到那里,随便遇到谁,都要说:你不是到过苏联吗?讲讲苏联的事给我们听。即使你是很久以前去过苏联的,事隔好几年了,还是有人要问:你到过苏联,把你看见的讲给我们听听吧。去过的人也不惮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讲他的感受。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人们总是对自己最喜爱的人或事,时时缅怀,时时叨念,时时会不自觉的反复提起。
还有,就是从苏联来的专家,或者作家,没有见到他们的人,一旦知道你见到了,一定要跑来问,例如:柯涅楚克是怎样有风趣?“虹”的作者瓦西列夫斯卡娅是什么样子?卓娅的妈妈是怎样庄严?苏尔科夫是怎样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更不用说为了你曾和万人景仰的伏罗希洛夫老人握过两次手,而对你显露羡慕的眼光了。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永远忘不了苏联专家马丽亚,虽然我知道她的事很少,见面也只有一刹那的时间。我是5月中旬先在西安听到她的事,5月末在西安遇到她,这已是四个多月以前的事了,可是,她的影子时刻在我脑子里。每回听到“苏联人民对我们无私的帮助”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到她。
今年5月中旬,我在西安参观一个发电厂,这厂全部自动化。走进厂,听不到那样轰隆隆的声音,走到车间,每间都是那样“室无纤尘”。工人们静静地来回走着,看看表,有时拨动拨动机关。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完全自动化的厂,非常有兴趣。厂长介绍建厂过程,说:“建设这厂,主要是苏联专家帮助的。尤其是第一期工程,完全是苏联专家帮我们设计。第一期工程是在冻期开工,我们没有这经验,所以施工过程都是苏联专家指导,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几位专家来指导。第二期工程,由于我们学习了苏联经验,就能自己搞了。这里机器设备都是从苏联来的,开始我们掌握不了,因为过去用的是英国、美国的机器,要用人手开动,保护差。苏联机器多是自动,加煤也不用人,由机器把煤碾成细粉从管子里喷到炉子里去。过去用人手加煤,常常发生事故,不是停火了就是煤在炉里爆炸,既不经济又不保险。为了学习掌握这炉子,苏联专家马丽亚帮助咱四个多月,她天天钻到炉膛子里,烟道中,走出来,从头到脚一身灰,工人都把这位老太太专家叫‘白毛女’。”
“老太太常给工人讲课,”厂长继续有兴趣地说:“有时一连讲了四十多天,工人们把老太太讲的课和做的试验方法,写好,贴在床头上常常看。有的人把它背熟。开始是机械地学,再经过几次试验就能掌握,而且熟练了,所以第二次试炉的时候,只经过二十四小时就能掌握,炉烟出来就是白色了。这是马丽亚精心教导出来的。”
我听了这故事以后,脑中常常幻想这一身灰尘的“白毛女”老专家。5月末,我从兰州又回到西安,在西安人民大厦里,遇到一位女青年,她就在那个发电厂工作。我们正在谈着,忽见从楼梯上走下来一位五十多岁,身材不太高,清瘦而有满头灰白头发的苏联老太太,这位女青年立刻跑去和她亲切的说话,又回过头来给我们介绍,说:这是我们厂里苏联专家马丽亚。我一听说是马丽亚,不觉欢喜得叫起来,双手捧着她的手。翻译同志把我知道她的事讲给她听,她也笑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随即告诉我们说:她就要到车站去接她的儿子,他是从莫斯科来的,因为她自己不能回去,所以她儿子就趁暑假来看她。
我知道马丽亚的事是这样少,见面也不到十分钟,可我就忘不了她,她在我心里有了光辉。我常常对人讲这段小故事,现在又把它写下来,在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愿意发出一点点感谢的火花。


第8版()
专栏:

简评纪录片“长江大桥”
黄钢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长江大桥”已经上演了。这部纪录电影完成和上演在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四天以后;这部迅速制成的纪录影片,是新闻纪录影片的工作人员本着长江大桥建桥工程队伍的奋勇精神突击和提前完成的。影片的迅速完工,说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英雄业绩给予电影工作者的工作精神以良好的影响和推动的作用;另外也可以说这部影片是电影工作者献给祖国建设的新礼品之一。我国的新闻纪录电影的工作者们,近年来一直都在努力迅速地反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努力迅速地反映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题材,这种重视新闻纪录影片及时出品的积极工作精神与政治热情,是值得我们电影观众高兴和欢迎的。
从“长江大桥”这一部短短的(只占三十分钟左右的放映时间)纪录影片里,人们不但可以看到大桥正式通车前后武汉当地的盛况,而且还可以经过新闻电影摄影机多变化的眼睛(它那一些精彩的镜头),目睹桥梁建设者在长江江面上英勇的劳动,以及感染到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而无比欢跃的武汉人民的空前喜悦情绪。这部影片也用相当的篇幅记载了苏联专家给予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与帮助的作用。影片的作者们根据苏联专家们在武汉桥梁工地上与中国工程人员合作的巨大贡献,理所当然地把武汉长江大桥理解成为中苏友谊的结晶,理所当然地借助电影的形象来宣扬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这些都是做得正确的。这部纪录影片特出的地方,是作者们很重视、也很善于在反映工程建成的过程中去插写与劳动本身不可分割的一般人们的抒情活动。例如影片在大桥钢梁合龙的部分以后,就插入了一节各种工程人员,包括部分苏联专家们的舒畅心情与休息时活动的情景,反映出大桥工程基本上完成后的人们心理面貌;又例如等到大桥公路路面也铺设完成后,作者们对于华侨学生与少先队员们来到桥头参观的一些镜头和解说词,也是别具匠心而显出是经过创作者的深思的。这部纪录片的摄影员同志们在纪录桥梁的高空作业时,也很英勇地登上了江面高空的位置,跟随着桥梁工人的足迹,选取了高空的拍摄角度。这些从高空俯摄的一些珍贵的画面丰富了观众们的视野,而电影摄影人员的这种向工人阶级看齐的负责的和英勇的战斗作风,也是很值得我们表扬和感谢的。
这部影片有它的明显的社会价值,它帮助了人们了解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但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它所具有的一些缺点与不足之处。它的很明显与最重要的缺点之一,是它对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过程及其建成后的全貌,非常缺少历史的与整体的描写。例如这部影片中直接描写到桥梁工地作业的部分,是从有一部分桥墩已经露出水面的时候开始作介绍的,这样,影片也就很不应该地略去了修筑桥墩以前,苏联专家设计与我国工程人员应用成功(如今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以“管柱钻孔法”进行施工的最新桥梁基础的建成历史;而采用这一施工方法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得以顺利与提前完工的重要关键之一。又如,武汉长江大桥工程,不单是长江上的一座大桥,而是一个复杂的、许多工程建筑物的总合,关于这一点,我们所能要求于这部影片的,至少是在描写到它的大桥的正桥部分完工以后,作者们应该通过摄影机,想些办法,带引我们观众去观察一下有关武汉长江大桥的全貌,那就不能不包括跨越汉水的其它桥梁和有关的跨线桥及武汉有关的一些崭新的市容等等,不然,就不会使得观众了解武汉长江大桥真正的规模及其整体的面貌,而减弱了新闻纪录影片的纪实作用和它的宣传效果。
其次,影片对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理想的实现的描写,还是缺少一些深度的。影片的作者们比较擅长和习惯于一般的欢愉场面(鲜花、笑脸、歌唱等等——当然这也是必要的)描写,甚至这些作者们对于武汉气候炎热而工人同志们在盛暑中的艰辛操作的一些细节纪录也都运用了很聪颖的表现手法,由这里传达出工人阶级神圣劳动的奋勇精神,给人印象很深;但是,影片作者们却不善于在工地完工前后生活的观察中猎取另一些具有时代特征与思想意义的典型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比方说:人们都看到革命先辈何香凝老人尽管年老体弱,但她在正式通车前一天就坐在病人用的手推车上去观看建成后的大桥,并向身旁的报界记者表露了她——一位革命前驱——的深切感受。人们在这一庄严雄伟而又重要的社会主义建筑物面前,有理由要求电影纪录片的作者——他们是形象化的历史的记载者与形象化政论的艺术家——具有更多的大胆抒写与更深刻的思想深度。可惜,这些方面还都表现出影片作者们的观察能力不够深刻,不够主动,以致成了影片的不足之处。
在这部值得一看和迅速完成的纪录影片上演时,我们一方面十分欢迎,同时也开始初步地、扼要地提出一些最主要的要求,其意义在于说明:我们可以从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上吸取到成功的与缺点部分的两方面经验与教训。我们抱着研究的态度肯定成绩也看到明显的缺点,这样,也许会有助于我们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在将来以更好的创作成品来献给我们的观众,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与祖国建设事业的实际取得更深一步的结合。


第8版()
专栏:

窑衣的争论
周隆潇
电笛儿音刚落,矿工们就在车间里集合齐了。车间主席站起来说:
“昨天晚末晌,大伙儿听了工会路主席的报告了,今天就接着大辩论吧!”
“我发言,”屋角一个黄头发小伙子欠了欠身子。“关于发工作服问题,我觉得一年发一身太少了,应该一年两身或者一年三身窑衣。我们礃子困难,容易磨破衣服……这回窑衣发口袋布的,太硬,干活儿不灵便,还拉肉……我建议上级买咔叽布的,又方便又结实。”小伙子说完,拧脖子瞅瞅后尾儿。后尾儿坐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儿,正在划洋火抽烟。
“我赞成胡海的发言,”坐在车间主席旁边的一个青年矿工站起来,看样子,他才二十五、六岁。“工作服一年最少应当发两套,少了不够穿,工人穿不上窑衣怎么能上班。口袋布做窑衣不成,大伙儿都说有三不乐意:一是工人干活穿着不灵便,不乐意;二是太厚实,裁缝不好砸,不乐意;三是家里老婆不好洗,不乐意。我老婆就说:‘要那个干吗,放在水里立着,没法儿洗。干脆一人发一个口袋得啦。’我看,领导上还是发点好布的吧!”
会场骚动起来,有几个人发出了笑声。
“主席,让我说说,”一个有着干哑的嗓子,瘦削的个儿的人说话了。“我不同意刚才胡海跟刘文华说的。一年一身窑衣足够了,而且有人还有富余。胡海,刘文华,我问问你,你们俩去年发的窑衣破了没有?还能穿吗?你们说口袋布硬,可我也试过,挺棉软,穿着挺舒服。眼下,国家号召节约,叫咱们勤俭办企业,我看你们俩说的就不符合这精神。”
“对对,让我来鸣一鸣,”一个穿青制服的小伙子霍地站起来。“刘文华说口袋布的工作服有三不乐意,依我看,倒有三大好处。一是挡风暖和;二是经穿耐磨;三是遇见有点淋头水,浸不透。另外,口袋布并不很厚,裁缝砸很顺当,家里媳妇只要疼男人,就是铁做的她也给你缝洗得了。”
接着是一阵笑声。
“咳咳,”一位老矿工咳嗽了几声说道:“我在这煤矿上有三十多年了,解放前那阵,谁发给我们过窑衣,下窑披着块破麻袋,那时只顾下窑干活养活家口,哪管干活灵便不灵便。我看,这口袋布的就挺好,穿着干活又不透水又灵便,什么三不乐意四不乐意,布厚点是难洗点,但还是能洗,甭听她家属老婆小耳朵风在一边扇……小海子,你没受过苦,不知道解放前走窑的苦处,二十年前我跟你爸爸……”他顿了顿,瞅了瞅胡海后尾坐着的老头儿——那就是胡海他爹。“……我们一块下窑,五冬六夏,哪儿穿过衣服,……”他说不下去了,嘴唇不住哆嗦,末后,他望着胡海他爸爸说:“福魁哥,你说说吧……。”
这当儿,会场变得严肃了,大伙儿的眼光都转向胡海的爸爸——胡福魁。
“您就说说吧。”车间主席说道。
“好,我来聊聊。”胡福魁挺直了腰板。他的头发全白了,下巴颏也长满了白胡子碴,但身子骨挺硬朗。
“我接着刚才马瑞喜说。”他瞅了瞅坐在他前面的儿子一眼。“小海子,马大伯的话很对,我跟他在这矿上下井三十多年了,解放前,从来没穿过一件齐整衣服,那时,大伙儿都说:‘穿的是破麻袋,吃的是豆饼块,头冷蓑衣盖,脚凉灶灰埋’。‘七七’事变那年,就是你妈生你那一年,你生下来,连衣服都没一件,还是我跟别人借的。那阵子,我们下窑的,窑上窑下就那一身衣裳。小海子,还有你——刘文华,别忘了本,每年发一身三新的窑衣还嫌不好?领导上怕我们冻着、浇着、蹭着,才发给我们口袋布的窑衣,我们应该感谢领导,感谢党……。”
胡福魁发言没完,就引起一阵鼓掌声,人们不由得向小海子和刘文华望过去,只见他俩低着头,也跟着大家一起鼓掌呢!


第8版()
专栏:

对“钱塘江大桥”一诗的修正
郭沫若院长所作“钱塘江大桥”一诗(见本月6日本报八版)第二节提到大桥之下还有隧道,这是作者写错了,现在作者来信将第二节作如下修改:
忽然间全桥隐隐地震跃,
原来还有下桥敷设着铁道。
铁道上正通过南下的火车,
这就增加了戏剧性的微妙。


第8版()
专栏:

环绕地球的欢歌
俯拾是你自己一个飞么?听听:在你心脏里跳动着二十六亿个“我”;是你自己一个升起环绕地球么?听听:环绕地球上空疾卷过无数传唱的欢歌。欢歌啊,依着你的噼噼噼打拍,唱的人们冲开了一切隔绝封锁:在华盛顿街头人们大声议论,在东京日比谷擦鞋儿童也骄傲地呼喝!“美国丢了脸”!只剩下“超人”“拿手”的偷摸,飞吧涨吧吹吧!股票、资本家的荷包和法螺!时间,一圈一圈地飞过,胜利,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多,带领着人类前进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四十年后的今天又爆出划时代的收获!究竟苏维埃还有多少奇迹要爆出?前进!到火星、金星、另外的恒星……见面时再说!
1957、10、9日


第8版()
专栏:

西南行吟
放平在树林中间,在田野中间,起伏着,蜿蜒着,时隐时现,这是一条伸向云层的大路,两侧镶着绿如碧玉的花边。路呵,你像飞天身上的飘带,随着她的舞姿在天空中旋转,当她热烈地投身在我们人寰,你就轻盈地飘过河谷和高山。虽然这里是无尽止的上上下下,对于行旅,你却是这样的平坦,每天无论有多少车辆沿着你前进,你都让它们安安稳稳地穿过云端。我这一生曾经越过许多天险,没有一处比得上你七十二弯,是它把守着云贵高原的大门,迎接远道而来的人进入深山。吊死崖曾经像一头撒野的凶龙,常把来来往往的车辆任意掀翻。如今,它一动也不动地驯服了,贴在悬崖上喘息着,流着冷汗。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山色,峰峦,村落,树林,都像画面,汽车飞上飞下并不影响我的兴致,路呵,因为有你保证我的安全。
致养路工一忽儿站在云彩上面,一忽儿站在云彩下面,用平日捶碎的小石子铺在路上,为它撒着泥沙,为它修整路边。家就是这条路,这条路就是家,最最重要的,它是祖国的血管。想起它,虎啸猿啼化成了音乐,你们对它的爱情呵,永不折断。滂沱的大雨不能损伤它分毫,雨后有那更明媚的山川陪伴;突然袭来的山洪想向它冲击,可是碰不动,只好闪过一边。下雪天,银花片片,水晶串串,你们就像勇敢的战士抗住严寒,有时候深夜里从睡梦中醒来,也披上衣,点上灯,出来查看。
致双班车是为了把祖国的血液输送,是为了使高原上的城市繁荣,是为了村镇和山寨日渐富裕,是为了生活的节奏更加鲜明……赶路呵赶路,爬山呵越岭,你们的车一辆接着一辆飞奔,像雾,也像烟云般的尘土,从路面升起,一直卷向天空。一双油垢的手紧紧握着方向盘,严肃的脸上亮着棕黑色的眼睛,有多少骄傲和思虑在瞳孔里燃炽,那些红色的数字就是最好的说明。十万公里,二十万公里,二十五万公
里,这是你们已经安全走过的行程,每当风尘仆仆开进最后一个车站,一句同志式的慰问会使全身轻松。赶路呵赶路,爬山呵越岭,车灯像宝剑,划破夜幕和黑云,即或是在风雨和冰雪的晚上,你们也照样的赶路,直到天明。
养蚕人家金顶山上长着桑树柞树,金顶山下住着养蚕人家。蚕茧结得好像金果银果,蚕农心里开着金花银花。金果银果装满千箩万箩,送到丝厂织成锦绣绫罗。金花银花开遍金顶山下,山外海外感谢养蚕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