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勤俭操持家务 婚丧一切从简
江西很多地区节约粮食成风气
本报讯 江西省万年、万安、进贤、莲花、安义、萍乡、上饶等县的广大农民,在粮食问题的大辩论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他们认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因而都自觉地想出各种办法节约粮食。
万年县八万多农业社的社员,掀起了节约粮食的热潮。该县新华乡原有四百多户社员计划在今年年底办各种喜事,大吃大喝,经过辩论,大家都提出要一切从简。彭沅乡张家社张家队的四十二户社员,原准备办生日、结婚和给小孩做满月的共有十五场,也都决定不办或从简。该乡共青团员陈忠山原来准备在结婚那天做八斗五升米的麻果和六桌酒席,也经过双方协商后免除了。在喂养家畜家禽上,许多地方开始改变了过去用大米喂猪的浪费现象。松岗社原来群众养猪多是用米,经过节约粮食教育,妇女们都表示今后不再用米喂猪。妇女队长卞苗先带领十四个妇女到港里捞水草喂猪。张家生产队养了七十头猪,以前每头猪一天要喂半斤到一斤米,现在天天有二十多个妇女上坂拔野草做饲料,很少用粮食做饲料。同时,在原计划不种的鸡口田里,种上十五亩萝卜,做猪的饲料。此外,通过大辩论,涌现了许多善于安排家庭用粮的主妇,成为节约粮食的主力军。为了把节约粮食经常化,许多农业社还制定了具体的计划。
万安县不少乡、社在社会主义大辩论以后,提出节约“一两米”的号召。人口较多的户,还作出了从现在到春耕短时期内的“一升米”、“两升米”、“三升米”的节约用粮计划。团结一社在大辩论开展后的第二天,90%的社员停止用大米喂猪;在这个一百一十户的社里,平均每户节约一到二升米。胜利一社社员陈志义,见全社早、中稻增产,晚稻和二季作物又生长良好,便向社要求分六百斤酒谷,经大辩论教育,将已分得的二百斤酒谷,自动向社退回一百斤。涧田社社员何肇九,过去猪婆生猪崽,要喂一个多月的白米煮粥,现改喂七天,其余用田塍白皮豆磨浆和南瓜混煮代用。常胜五社社员,现在积极收贮饲料。该社二队十九户社员,已晒干丝草一百七十七担,最多的户已收贮了二十五担。全县各地自留地的番薯藤,也都开始收贮晒干。号称“油米之乡”的枫林、沿江等乡,也都投入了节约运动。习惯做“荡米皮”(一种食品)的,过去每户至少做二斗米,多的上担米,现在都表示节约不做了。森林二社社员萧宏时并将正浸在水里准备做“汤糟”的二十五升早米,从水里滤出晒干做饭了。目前全县大部分乡、社、户都订立了增产节约计划,使增产节约运动经常化。全县扩种荞麦一万三千二百七十五亩。为更好的开辟明春饲料地,并代替部分主粮食用,全县预计扩种萝卜田一万二千余亩。
进贤、莲花、安义、萍乡、上饶等县的社员们在分清了“国家统购粮不能减少”、“三定口粮够吃”的是非以后,纷纷将多分的口粮自动退出,并从各方面堵塞浪费漏洞,节约用粮。萍乡县崇源农业社,夏收分口粮时,每人多留了四十到六十斤,辩论结束后,社员们自动退出三万五千斤。安义县柏树社,全社二百七十一户,家家都以平均每人四百八十斤谷子为标准,根据季节闲忙,农活轻重,订出了用粮计划。进贤县新设乡为了做到用粮心中有数,有的社员煮饭时要过秤,小孩吃饭也按量,不留剩饭,淘米时不让米倒入馊桶,把碾谷改成砻谷,可多出些米。莲花县有七十一个社,节约粮食已形成社员们的自觉行动。坪里乡的五洲一分社,最近有五户人家办喜事,原来每户打算做八至十二桌酒席,订出节约粮食公约后,三家不做了。过去滥用粮食喂猪的人家,现在都尽量用薯藤、小薯根或者挖野菜来喂猪。
这些县的乡社基层党员和干部,在节约粮食中,都起了积极带头作用,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安义县罗田乡京台三分社党员刘敦柳,一家七人,三定留粮是三千三百斤,去年分得口粮四千四百斤,吃不完,用粮做酒、做米粉、喂鸡,浪费了一千二百三十斤。辩论后,他自动把全家口粮减为三千一百七十斤,比三定留粮标准还少一百三十斤。党员刘怡庆,还对自己一家全年的用粮作了周密的安排,他家四人吃饭,三定留粮标准是一千九百五十斤,平均每月一百六十二斤半,他计划在11、12、1月这三个月每月只吃一百二十斤,节省下一百二十七斤半;2、3、9、10这四个月按三定标准吃;4、5、6、7、8这五个月农事较重,每月吃一百八十七斤。总起来,全年用粮只一千九百四十五斤,稍低于三定留粮标准。


第4版()
专栏:

  浪费的歪风一定要扫除
  沉浦
过日子要勤俭,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治家经验和优良传统。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许多人把这个好经验、好传统忘掉了。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丰收地区和经济作物地区,铺张浪费的坏风气正在逐渐滋长。在大辩论的过程中,有必要发动农民把这个问题的是非弄清楚。
为什么有些农民会这样迅速地改变了过去艰难生活时期省吃俭用的习惯,居然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钱,大量地浪费粮食了呢?这里面有思想问题。一部分人的想法是:现在是高级合作化了,生产提高了,因此就得来一个生活大改善。要求改善生活并不错,共产党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农民都过越来越富裕的幸福生活。问题是这些人想在改善生活上一步登天。他们不了解在目前的条件下,正常的改善生活同铺张浪费之间的区别。让这些人明白这两者的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耐心地向他们说明不考虑生产发展水平和收入增长的程度,而过分地过高地追求生活消费,这就是超过了正当的改善生活的界限,而成为浪费了。至于某些人花大量金钱去从事烧香、拜庙等迷信活动,去修建漂亮的坟墓,这种与改善生活毫无关系的作法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要不得的浪费。农业合作社由于它本身的优越性,虽然能够较快地增加生产,但是一般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比较富裕。可见,即使是入了高级社,对于生活的改善,也不能犯急性病。
还有些农民有着一种万事依靠集体的想法。他们认为入了社可以不注意节约了,有了困难,就找合作社或政府给解决。应该教育这些农民打消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合作社和国家的自私自利思想,使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个人同集体和国家的关系。
过去,在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中,注意少扣多分,使刚刚实现合作化后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一些收入,这对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和巩固新成立的合作社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为了进一步地扩大生产,这种情况却需要作适当的改变。今年的秋收分配中,很多合作社都注意正确地处理社内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给扩大再生产留下尽可能多的资金,这种办法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农村党组织和合作社领导干部也有责任经常注意对社员进行勤俭办社和勤俭持家的教育。在每个村庄里,都有一些至今仍然保持着勤俭持家传统的农家,应该表扬这样的农民,并且多多介绍他们的节约办法和经验,推动那些不会过日子的人向这些勤俭人家学习。江西省万年等县经过大辩论后普遍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新风气;四川省遂宁专区的农业合作社动员社员用节约的余粮建立“义仓”。这些事实说明,只要加强思想教育,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节约办法,就一定可以扫除浪费的歪风,树立起勤俭的新风气。


第4版()
专栏:

解放牌汽车出口
约旦商人17日在1957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向我国购买了三辆解放牌汽车。这是我国制造的解放牌汽车第一次出口。
约旦商人比塔——海外贸易公司董事长,仔细研究了汽车的各个部分,并当场试了车,然后满意地说:这种汽车的性能和外观都很好。


第4版()
专栏:

全国养了多少蜂
我国目前用活框箱式饲养的蜜蜂约有三十万箱,用土法饲养的蜜蜂在一百万群以上。
现在全国年产蜂蜜一万多吨、蜂蜡约一百多万斤。所产蜂蜜主要供应国内人民,一部分提供出口。出口蜂蜜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并在西欧市场上受到欢迎。
饲养蜜蜂投资少,收益大,且能促进农作物增产,是农村一项很好的副业。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

  丰收莫忘荒年
遂宁专区农业社合建义仓积谷备荒
无为县有些社员大吃二喝烧香赌钱
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遂宁专区的农业社以乡为单位联合建立“义仓”,在丰收年节约一定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灾荒年需用。筹备工作进行较早的潼南县前进乡,“义仓”已经建立起来,社员们自愿拿出的四万二千五百四十九斤粮食已经全部入仓。专区其他各乡的“义仓”也都决定在10月份内建成。
“积谷防饥”是这里农民固有的优良传统,当建立“义仓”的倡议提出后,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三台县新德乡第六村农民在讨论建立“义仓”时,到会的八十四人当场自报全年能节约出粮食一千零五十一斤放到“义仓”。
遂宁专区过去连年增产,农民留粮数量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每人一年节约五斤粮食是完全可能的。遂宁专员公署在9月20日发出指示,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协助农业社做好“义仓”的工作。
本报讯 安徽省无为县今年早稻中稻全面丰收,每亩平均产三百九十斤,比去年增产一倍多(去年大部水稻受灾减产),中稻也丰收。部分社员产生了大吃大喝大手花钱的思想。如新民区马厂农业社爱国大队沙庄小队十四个社员在早稻收割后,连续两次下饭馆,花掉二十八元,喝得熏熏大醉;陡沟区新华农业社买了十六只手表,纺绸衣服三十一套,毛线一百零五斤,总值四千七百多元。
唱戏、烧香、赌博的风气也很盛。陡沟区赵坝乡四个农业社连续烧香十几天,共花去香烛钱一千六百多元。这个乡的联合农业社第一二两个生产大队,因为丰收唱了六天“平安戏”,共花掉四百多元。烧香唱戏不但浪费了金钱,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生产,因为唱戏和烧香正是农忙的收获季节。为了看戏,许多社员宁愿放弃了生产。像联合社五百亩成熟的早稻无人收割,以致脱粒落地发芽。新华农业社有些农民聚赌,输赢达到四五千元。
中共无为县委发现上述情况后,已开始对农民进行勤俭办社勤俭持家的思想教育。


第4版()
专栏:

  既要突击抢种又要保证质量
山东陕西农民在种麦中及时补苗保苗
据新华社17日讯 山东、陕西各地在突击抗旱种麦的同时,抓紧对已播种的麦田进行查苗补苗。
山东省许多地区最近对抗旱抢种的麦田进行了检查,发现部分麦田由于播种粗放,浇水不足,病虫害防治不够等,缺苗断垅的现象相当普遍,据估计全省缺苗的麦田约占已播面积的30%左右。许多地方已经展开查苗、补苗和保苗工作。据十七个县本月10日左右的统计,已补救麦田三十六万多亩。冠县还推广了在农业社内划分区域,专人负责保补保出的办法,全县九十二个农业社,每社都有一个社长、每队都有一个队长专门负责领导这一工作。在少数缺苗断垅比较严重的地方,农业社正采取从新翻种或育苗移栽的办法加以补救。仅文登、蓬莱两县已育苗二万三千多亩,准备适时补栽。
陕西省到10日为止已经播种了一千七百五十多万亩麦,达到播种计划的70%以上。目前,除陕北山区因墒饱小麦出苗良好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麦苗出土后缺苗断垅现象很严重;有些地区因表土过分干结而影响麦苗出土。现在,受干旱威胁较大的八百里秦川地区和商雒专区,除了争取在最短期间内全部完成播种任务,还大规模地开展了抗旱保苗斗争。大部分农业社已经逐块检查麦田的出苗情况。有灌溉条件的农业社,正在对部分出苗不旺的麦田进行浅灌,然后轻耘保墒,并提早进行冬灌的准备。商雒专区正在推广稻田育苗的办法,给缺苗的麦田移苗补苗。在渭北高原等旱塬地区,许多农业社对缺苗断垅的麦田也在担水灌浇补种;对出苗少或未出苗的采取石滚镇碾或浅耙浅耱的办法蓄水提墒,促进麦苗生长。


第4版()
专栏:

  全年产盐计划提前完成
本报讯 全国各盐场到10月14日止,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产盐七百零三万五千多吨,完成全年国家计划100.5%,比去年同期增产61.24%。北方几个海盐区今年更获得了空前的丰产。辽宁局至9月中旬止已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产量;长芦塘大局至10月上旬已达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生产水平;汉沽和山东两局至10月上旬也分别完成年计划119.73%和101.13%。这些地区的丰产,使当前原盐的供应紧张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食品工业部盐务总局曾在8月份召开海盐区各局局长会议,根据气象科学研究部门预测下半年少雨的情况,提出了增产五十六万吨盐的要求,并且提出了适当的技术措施。各盐区广大职工热烈响应了这一号召,抓紧有利天时,大力进行秋产,终于取得了空前的丰产。
(盐务总局生产处)


第4版()
专栏:建设动态

  建设动态
给武钢供煤的新矿井
河南省平顶山煤炭基地二号矿井,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在国庆节前夕举行了移交生产的仪式。
平顶山是河南目前的最大煤田,并且储藏量极丰富,煤质又佳,它所出产的煤将由京汉线直接运往武汉钢铁联合企业供炼钢的需用。
       (李沙)
第一段电气化铁路
在宝成铁路线上坡度最大的宝(鸡)——凤(州)段,将修建我国第一段电气化铁路。
目前,承担这项工程的铁道部通信信号工程公司,已开始在宝鸡建立施工基地,加紧进行技术力量和施工机具的准备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做立塔、桥梁隧道的挂线等基础工程。整个线路工程将在1959年年底完成。 (王曾俊)
八小时宰一千五百头猪
国营江西南昌肉类联合加工厂五日正式投入生产。
按照设备能力,这个厂每八小时能宰猪一千五百头。主要产品是冻猪肉、鸭子和一些熟食品。同时,它还可以藏各种新鲜水果等。(据新华社讯)
安徽省的新电源
佛子岭水电站(安徽省霍山县境内)的扩建工程最近胜利完成。
扩建以后的佛子岭水电站,发电能力由二千瓩增加到一万一千瓩。
佛子岭水电站的电力原来主要供应合肥市,今后它将通过即将建成的合(肥)裕(溪口)高压输电线路供应裕溪口港和沿途农田灌溉排涝用电。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切实编好一九五八年度国民经济计划
10月7日,安徽日报发表了题为“切实编好我省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社论。
社论强调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在编制1958年的计划当中,要在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前提下,贯彻执行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
在编制农业生产计划中,各地区、各单位要注意:(一)解决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关系问题。要在保证不影响粮食增产任务的前提下,把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957年的计划水平上,重点产区不应有所减少,经济作物的高产地区还要适当扩大种植面积,以适应工业原料增长的需要。(二)目前就要安排好明年午季的生产计划。(三)要切实掌握合理使用农业生产投资。对农业水利的基本建设投资、农业贷款、农业事业费开支和农业社本身的各项生产投资,要结合起来考虑,很好地加以安排。使用重点应放在与农业生产有重大关系的防洪、排涝、灌溉和开辟肥源的事业上,并且要准确地发挥投资效果。(四)造肥施肥是保证农业增产计划实现的重要关键,除积极兴办肥料工业增产化学肥料以外,解决肥料的办法,仍应以种植绿肥、农家积肥为主。各个农业社、每个农户都要订出肥料计划,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积肥运动。此外,各地还要根据力量的可能,以农业社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垦荒山荒地,要求明年全省完成三十五万亩的开荒任务,增加耕地面积。在编制1958年的计划中,并要注意加强山区的水土保持和畜牧、造林事业。
在编制工业生产计划中,应该认真地研究使供产销达到平衡。地方工业应着重加强原材料和肥料的生产。因此,要适当增加对这方面的投资,新建、扩建一些中小型企业,以增加生产能力,并努力挖掘现有设备潜力,积极增加原煤、纸张等的生产。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和群众集资的积极性,根据资源和投资的可能,有计划、有组织地投资举办小型原材料工业和肥料工业;也可以鼓励手工业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副业)筹资进行小煤矿、小铁矿、小金矿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开采,以支援农业增产和国家工业建设。
其他地方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一般应在克服原材料供应困难的基础上,尽量争取增产。此外,还必须注意加强中、小企业之间、工业和手工业之间、专业与副业之间的生产协作,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潜力。
在基本建设投资的使用方向上,除保证几个重点工程和拖跨年度工程施工需要外,主要应使用在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小型水利工程和煤炭、肥料等的工业建设上,并尽可能多举办一些投资小、收效快的生产性建设。在编制1958年度基本建设计划中,必须严格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务求不使各项建设脱离现有的经济水平,尽量使用国内制造的设备和组织企业间协作,避免建设中的重复浪费现象。凡列入计划的建设项目都应作慎重考虑,尽可能削减次要的和不必要的设备,降低设计标准和定额,并应节约建设用地。要求投资计划在国家控制数字内,严格执行节约投资额3%—5%的节约任务。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多吃些甘薯,节约粮食
上海解放日报本月8日以“大家吃些山芋,节约主粮”为题发表社论(按:上海人把甘薯叫做山芋)。社论说:上海现有人口在七百万以上,全部口粮和各种行业用粮每月要消费二亿三千万斤上下,每人每月平均消费大约三十二斤。不论是丰年还是歉年,国家都须要从全国四面八方调运如此大量的粮食来供应上海,全国的农民兄弟对于支持上海的生产可说是尽了很大的力量。现在正是农村山芋大量上市的季节,如果我们在今后两、三个月里,每人能吃少量的山芋来代替大米、面粉等主粮,不仅对农民是一种有力的支持,而且将使全市节约出几千万斤主粮。这对于减轻国家一部分负担和增加国家的粮食储备,都会有好处。
社论说,许多右派分子把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夸大成为天堂和地狱的悬殊,企图借此来破坏粮食的统购统销,破坏工农联盟。城市居民进一步地开展城市节约粮食的工作,用一部分粗粮来代替一部分主粮,将使一般不了解情况的农民消除误解,这就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里,是不是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做到大家吃些山芋呢?社论认为是有可能的。首先,在上海居民中,很大一部分人有用主粮搭吃山芋的习惯,如果大家吃一部分山芋,既能调剂食用品种,又为国家节约出主粮。因此,这件事情也是能够受到绝大多数居民欢迎的。其次,全市大约有一千个左右规模不等的伙食团,在执行统销制度和响应节约用粮的行动中,从来是全市居民的表率,他们应该也可以在减少主粮消耗、提倡多吃山芋的号召下,继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全市居民提供榜样。第三,公共饮食店、摊,用改进服务和增多花色的办法,在消费者乐意合作的前提下,也可以扩大一部分山芋的销售,节约一部分主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全市性的一场政治上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正在深入展开,全市人民的社会主义热情正在进一步高涨,只要把道理讲清楚,把组织工作做好,我们是完全有可能在今后两、三个月里节约出不少主粮来的。社论说,让城市居民吃些山芋,节约粮食,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供应山芋的时候,不应该采取简单的强命摊派的作法。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全市人民认识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而自觉地同粮食部门合作。


第4版()
专栏:

  农具变成了“玩具”!
在推广新式畜力农具最早的集贤县,有不少农业社对新农具的保管工作很不重视。播种机、收割机、镇压器使完了就往院子里一放。兴安乡有的农业社还用新农具当作拴牲口、筑牲口圈的骨架子。由于保管的不好,很多新农具丢失了零件,不得不停车。上图是保安乡丰收社的孩子们把集贤拖拉机站散放在外面的圆盘耙前导轮当作玩具玩。        (张志毅)(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需要更多的牛奶
  韩光 陈玉
从1953年起,在乳源比较集中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相继新建和扩建了十几个比较大的乳品厂。1956年,全国乳制品的产量达到了六千多吨,比1952年增加了238%。今年全国各种乳制品产量上升到八千七百多吨,比1956年又增加了45%。但是,市场上乳制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仍未改变,各地不断地提出要求增产乳粉。
怎样能够增产乳制品呢?我们认为,下面几个问题是需要研究解决的。
牛乳产量少
根据去年全国乳品会议资料记载,全国共有三百九十八万头乳牛,其中较好的改良种乳牛有十八万头
(其中实际产乳的约有十一万头),能产少量乳的土种乳牛有三百八十万头。每头改良种乳牛的年产乳量,平均可达二千五百到三千公斤,土种牛年产乳三百公斤左右,合计起来,全国每年可产乳一百二十万吨左右。土种牛多集中在牧区,因为交通不便,实际上很少出售牛乳。真正作为商品出售的牛乳,仅有二十万吨左右,而其中又约有三分之二是供城市居民饮用的,1956年供给工业加工用的牛乳,仅有六万五千到七万吨。因此许多乳品厂的设备能力便不能充分发挥,有些厂能够获得的原料仅能满足设备能力的30%—40%。此外,土种牛的泌乳期短,一般仅四、五个月,因此,也使得工厂只能进行季节性的生产,管理上困难,经济上也受损失。
要解决乳源问题,根本办法是改良土种牛,延长泌乳期,提高产乳量。但是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有些农牧管理部门甚至在某些地区削弱了管理力量。
乳价太低
牛乳的价格过低,也影响着乳源的增长。牧民感到养乳牛利少甚至无利可图,就不再细心管理。冬季乳牛常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过冬,而且经常吃不饱,因此牛的产乳量显著下降,有的甚至停止出乳了。
由于乳价低,牧民对小牛和种公牛的培育特别不精心。把一头小牛养大要付出很大代价,但是,等养大了,卖乳不值钱,卖牛也不合算。
饲养管理问题多
内蒙古、黑龙江一带盛产甜菜叶、马铃薯、玉米秸等,这些多汁的饲料对提高产乳量有很大作用。但是,目前各地有关的领导机关对这些多汁饲料的种植与利用,还普遍缺乏认识与技术指导。同时精饲料的种类也过于单纯,并且供应不足,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罗木得镇,自1956年6月至1957年6月,根本没有购到精饲料,牧民很有意见。
在乳牛群里,还混有结核、流产牛,特别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据说还有牛肺疫等传染病。牧民反映,很少看到兽医和畜牧技术人员下来工作。
在选留种公牛方面,因为牧民感觉养公牛不如养乳牛合算,不愿养公牛,因此种公牛渐渐减少。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区有成年乳牛七百余头,仅有两头种公牛。所以牧民反映,乳牛一代不如一代了。
两点建议
为了扩大乳源,迅速发展我国的乳品工业,我们建议:
(一)
改善对乳牛的饲养管理,改良土种牛的品种。
各地农牧部门在有条件的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以及福建、广东等地,应建立乳牛改良及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机构,配备适当数量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帮助牧民发展乳牛事业,并在这一基础上制订全国乳牛发展规划,作为工业部门制定乳品工业发展规划的依据。
经验证明,用滨州沿线的北满牛与当地蒙古牛杂交,第一代牛的第一个泌乳期(三百天)平均可产乳一千六百二十三点五公斤,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可达二千九百十五点五公斤,比亲母牛增加乳量达五倍多。而且收效比较快,一般第一代杂种牛约三年多的时间即可产乳。
在饲料问题上,鉴于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还不很高,因此单纯依靠粮食部门解决饲料,是不现实的。要解决饲料问题首先应当在各地建立和充实乳牛管理机构,通过它在饲料种植技术上给牧民以帮助与指导,逐步做到谷类饲料特别是多汁饲料能够自给自足。在牧民还没有种植饲料的习惯与技术之前,饲料的供应,暂时还需要粮食部门大力支持。
乳价是刺激乳品工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建议由工业农牧两个部门,本着工农兼顾的精神协商,合理安排。
(二)
合理调配乳源,大量增产食用乳制品。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分散的乳源增产工业用乳制品。
目前国外已普遍采用代用品代替乳糖与干酪素来制造青霉素与塑料。因此,我们也不应当把最好的牛乳用来制造乳糖、干酪素等工业用乳制品。我们建议将已经建成的海拉尔乳糖厂改产乳粉。正在审查设计的安达乳糖厂改成以乳粉、炼乳为主要产品的工厂。
工业用的少量乳糖、干酪素等,除继续从内蒙古一些工厂供应一部分外,可以考虑由新疆、青海、甘肃等牧区供应。这些地区有大量的土种牛,牧民都有养牛挤乳饮用的习惯,所以乳源是很丰富的。但是目前仅在青海、甘肃各有一个乳品厂,新疆还是一个空白点。我们认为,可以先选择乳源、交通、燃料、水、电等条件较好的地区,投资建立平锅式手工工厂,这样做投资少、收效快,既可满足目前工业乳品的需要,又可以推动牧民增产牛乳,为建设大型的乳品厂准备条件。(附图片)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草原上的甘南乳品厂,每年可生产金牛奶粉一千五百多吨。这个厂在各牧区设置了十多个收奶站,这是加尕滩牧民们向收奶站售牛奶。                 
     新华社记者 郝常耕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