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巩固基层选举的成果
权剑琴
目前全国大部分县、市已经完成了基层选举,其余少数县、市的基层选举也进入结束阶段。在选举中,很多地方不仅充分发扬了民主,而且认真地巩固了选举的成果,使基层国家机关的民主制度更加充实和完备,进一步活跃了人民民主生活。
但是,也有不少地区在选举工作临近结束的时候,出现了放松领导、草率收兵的现象。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没有广泛地搜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且把群众在选举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也丢在脑后了。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整顿基层政权的组织、制度,或者只是形式地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和上级的指示,宣布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的会议制度和建立那些组织,而很少过问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以致乡政权组织和工作的混乱现象依然如故。还有的地方,认为代表选出来就完成了任务,至于代表作什么工作、如何联系选民等问题,则没有认真地加以解决。
巩固选举成果是整个选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在那些选举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如果不注意巩固选举的成果,也会“前功尽弃”;而在那些选举工作做得有缺点的地方,如果能认真巩固选举的成果,也会弥补工作中的一些缺陷。巩固选举成果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特别是县、市一级政权机关要具体指导基层单位在结束选举工作的时候,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把群众在整个选举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分别轻重缓急,认真地加以研究处理,需要领导上帮助的,应该大力支持予以解决;另一方面是,把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的各种组织、制度充实和健全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干部在实践中能够逐步地习惯依靠和运用这些组织进行工作。
这次基层选举工作中,由于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对政府工作和干部作风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据十二个省八十七个基层单位的统计,群众提出的建设性的和批评的意见共有一万六千多条。这些意见不只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一些具体要求,而且也检查了党和政府的工作。把这些意见很好地集中起来,认真地研究解决,既能够有效地克服当前基层工作中的缺点,也能够使各级领导更接近群众、接近实际,在工作中不犯或少犯一些错误。陕西省延安县枣园乡,在这次选举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全乡人民以主人翁态度,对政府工作和干部作风进行了一次民主大检查,群众共提出了四百三十四条意见和要求。群众要求政府帮助修补枣园水渠和按照规定供应缺粮户粮食等迫切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反映:“这次选举把咱们的大问题解决了。”群众提出的四百多条意见中,有关干部作风方面的就有一百多条。这些意见尖锐地批评和揭发了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不调查研究,不按政策办事、不关心群众生活的官僚主义和强迫命令作风。乡长、支部书记和乡文书主动地向群众作了检讨,取得了群众的谅解。人民对于经过自己选举到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更加信任和支持,乡的工作在群众的监督下生气蓬勃地开展起来,群众的生产热情也空前高涨。枣园乡这样做了,巩固了选举成果,其他的基层单位当然也是可以这样做的。
全国第一次普选以后,各地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但是有的地方的基层单位没有形成经常的制度;人民委员会的各种组织、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很多群众在这次选举中提出批评说:“过去选的代表不起作用,这次又选代表干什么?”因此必须通过这次选举把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切实地而不是形式地建立和健全起来。同时要组织基层干部学习有关的法律、法令,加强法制观念,以便使他们既能够体会到“民主是力量的源泉”,又懂得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严肃性。为了加强人民对于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密切政府同群众的联系,还需要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和政府联系代表的制度。每个基层单位都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生产单位和选民居住地区建立代表小组,代表并且应该分工固定地联系选民。许多地方已经实行的代表个别访问、定期召开选民会,以及设立选民接待室、选民留言簿等办法,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试行。政府联系代表,除了举行代表座谈会和指定专人接待代表来访外,目前有些城市组织代表定期深入了解情况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其他有条件的城市也可以推广。
认真处理群众的意见和健全基层政权的各种组织、制度是巩固选举成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认真地处理了群众的意见,满足了群众的民主要求,才能更加激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和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并使基层政权在群众的监督下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充实和健全了基层政权的各种组织、制度,就能够经常地活跃国家的民主生活,使群众的积极性得到经常不断的发扬。


第4版()
专栏:

人民代表在视察成都高等学校后
批评有些党员缺乏民主作风
新华社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马哲民、朱君允从12月1日到24日视察了西安市和成都市的高等教育工作。他们对记者谈了视察后的感想和建议。
他们认为,在成都的一些高等学校中,民主党派虽然对团结知识分子起了一定作用,但工作还不够活跃,教师中的共产党员和群众的关系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民主党派成员本身应积极发挥作用以外,共产党员也应该加强同非党群众的联系。有些共产党员还缺乏民主作风,缺乏自我批评精神,在接受旁人意见时不够虚心。有些学校的民主党派工作没有得到学校中共党委的领导和关心。
他们认为,西安和成都地区的高等教育今年都有一定的发展,两地都新建了一些学校,新的专业课程和学生数量也有增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纠正的缺点。例如,许多学校没有注意给予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没有注意很好利用原有的设备。他们建议,这些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原有图书仪器的设备利用率,根除积压和浪费现象;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进行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书籍和仪器。他们还建议,由于目前学校师资比较缺乏,除了应该在学校中培养新生力量外,还应该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专长,推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认为,许多学校的领导人对老教师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多,但对发挥他们的专长,使他们能做更多的事这一点没有充分注意。
他们还认为,“百家争鸣”的方针已经大大鼓舞了教师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但是,有些学校学术上的自由讨论还不够开展,例如有的学校的教研室非要教师讲统一的意见不可,有些教师不能在讲大家的意见之后,同时讲解自己的看法。
马哲民、朱君允还认为,现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够密切,彼此了解不够。他们建议,学校除应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外,还应该教育学生多主动接近教师,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多好处。


第4版()
专栏:

数学家华罗庚谈视察观感
科学界的新生力量成长很快
新华社讯 视察了西安工作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新华社记者畅谈了陕西省的科学研究工作。
华罗庚说:“这次到西安来,是十分兴奋的。这个古代名都现在不但已经成为新型的工业城市,而且也是一个高等学校集中的文化中心。”他认为,陕西省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次视察给了他一个鲜明的印象。使他最感到兴奋的,是陕西省科学界新生力量的成长,华罗庚举出最近他参加的西北大学第二次科学讨论会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他说,这个会上讨论的一百二十篇科学论文中,数学方面的就占了二十六篇,其中绝大部分是他不熟悉的新作者。他接着说,当然论文的数量还不足以说明他们的科学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这里的科学研究工作刚开始,就出现了这么多的新兵,这象征着未可限量的未来。
接着他又兴奋地谈到陕西省科学事业的发展。他说,解放以来,陕西省已经建立了农业和考古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构,领导科学界开展学术活动的组织也已经建立了,特别是高等学校从两所增加到十二所,这批力量给陕西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说,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也是工业重点建设地区,工农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援。陕西省的科学研究工作者虽然已经动起来了,但是从工农业建设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不相称的。因此,他认为今后中央对于陕西的科学研究工作还需要加以大力支援。
华罗庚还谈到,他在这次视察中对制定一个合理的全国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体会很深。例如,西北是个有名的黄土地带,却缺乏研究黄土的应有力量,要用火车把黄土运到哈尔滨去进行试验。西安新建的几所工学院中,设立的专业还有互相重复的现象。陕西省的高等学校很多,但科学研究机构的教量却很少。他认为全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设置必须有一个总的布局,干部和图书资料等,必须经过充分的考虑合理地调配,研究题目必须协调和减少重复。
华罗庚在西安期间,曾经到西北大学、交通大学等许多高等学校视察,同教师、学生、科学研究工作者作了广泛的接触,还向陕西省、西安市的科学界人士作了学术性的演讲和举行了座谈会。(附图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名戏剧家曹禺最近在上海视察里弄居住情况。这是曹禺在和里弄居民、上海市五好积极分子顾君珠交谈。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第4版()
专栏:

江西吉安专区加强基层组织
大批干部下调到乡
原有乡干部将分别情况妥善处理
编者按:近来,不少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已经开始精简上层充实下层。可是有人怀疑:这样一级一级往下挤,基层组织机构岂不又要庞大起来了吗?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注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江西吉安专区在把大批干部调到基层以后,对原有的基层干部采取的分别情况妥善安排的办法是值得参考的。
本报讯 江西省吉安专区和所属县的机关,正将大批工作人员下调到县、乡,充实基层领导力量。据初步统计,目前已经或正在下调的专区和县的干部共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中共吉安地委的各部门和吉安地方群众团体有七十四人。各单位下调的干部中有一些是专区或地委的部长和科长级以及县级的领导干部。他们调到县、乡以后,全专区将有90%以上的县有地委级干部兼任县委书记,30%以上的乡有县级干部帮助工作,每乡平均可以有三个到五个以上的区级干部。有一些下调的干部还要担任农业社的领导工作,这样农村基层领导力量将大大加强。
专区和县的各部门都适当地进行了合并,并且撤销了一部分重叠的机构。如中共吉安地委已经把宣传部与文教部合并为宣教部;撤销财贸部,恢复财委组织形式来领导财经工作。
大批干部下放以后,原有乡干部到那里去呢?中共吉安地委已经指示各县,对原有的乡干部,应根据工作能力、身体强弱、个人要求等情况,经过教育动员,分别妥善安排:大部分乡干部可回到自己住家的社里去,担任农业社支部书记,改为半脱产,参加社内生产由社记工分;一部分乡干部仍然留在乡里工作;一部分在自愿的情况下转业回家生产,发给一定的退职金。     (刘天锡、陈耀先)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把干部放下来吧
编辑同志:
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加强基层组织的一个好办法”一文,我认为是正确的。它说明上级机关只派工作组深入基层去推动工作,不是加强基层领导的一个根本办法,只有抽调大批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基层组织,才是加强基层领导的根本办法。
我是一个乡干部,根据我的切身体会,我觉得派工作组下去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工作组的任务虽然是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及时了解情况也许可以办到,要及时解决问题却并不容易。因为基层组织中的很多问题是经年累月形成的,比较复杂,所以解决起来也需要时间,而且要做比较艰巨的深入的工作。工作组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吗?他们下去多则一月,少则十天半月,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是有困难的。即使表面上看起来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往往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们一走,问题还是一大堆;因此加强基层组织的根本办法应该是抽调较强的干部下去,仅仅派工作组去检查他们的工作,去帮助他们的工作虽然是需要的,却是很不够的。而且,我不明白,既然领导机关抽出大批干部组成工作组、视察队派下去帮助工作,不但今天派,明天还要派,那么为什么不把他们就放到基层组织中呢!我们是如何渴望着有人长期帮助我们工作啊!
吉林省白城县那金乡 康文豹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捷冰球队昨胜哈尔滨队
本报讯 捷克斯洛伐克维特科维泽市“班尼克”冰球队在昨晚的友谊比赛中,再以十五比零战胜1956年我国冰球冠军的哈尔滨市队。
这次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双方队员都表现得十分勇敢顽强。第一场开球后,捷队围攻哈尔滨队禁区,多次射门都被守门员杨奎武及时挡住。五分钟后,左卫茨·英得里赫才在混战中拨入一球。十六分钟时,哈尔滨队有两个队员被罚离场二分钟,捷队趁机接连攻入两球。哈尔滨队队员的个人技术和捷队比还是相差悬殊的,但是战斗意志却很坚强。


第4版()
专栏:

中央慰问团第五分团在小凉山
迎风冒雪进行慰问
新华社昆明4日电 中央慰问团第五分团以副团长陈杰为首的一行六十多人,正踏着冰雪在小凉山彝族聚居区慰问。深冬的小凉山现在已经寒风刺骨,慰问团的人员冒着寒冷,跋涉了无数座高山河流,在冰雪交加下把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带给了小凉山的人民。
慰问团一月来慰问了宁蒗彝族自治县四个区的各族人民,举行了慰问大会八次,参加大会的有二万多人,赠送了锦旗六十一面,慰问品三千多份,寒衣一万二千套,粮食九十六万斤,召开了各种座谈会三十多次,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还演出了几十场杂技和电影,观众达四万多人。通过慰问,这些地区的各族人民更加体会到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关怀。
慰问团从1月4日起,已分两路到西川狰里台和烂泥箐、跑马坪、羊坪等地进行慰问。


第4版()
专栏:

武汉首批私方人员离职学习成绩良好
据新华社讯 武汉市第一批离职学习政治理论的六百一十六个资方从业人员,已经在去年底学完。
他们在四个月的学习期间,学完了“工商业者政治常识课本”,听了有关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公私共事关系、市场问题等报告,并且联系本身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了讨论,从而对社会发展规律、剥削的实质以及和平改造政策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商业资本家们在明白了商业利润的来源以后,批判了过去认为自己是“将本求利”,没有剥削的看法。有些过去抱消极态度的人,现在改变了态度,每逢假日或课余回厂、回店,都主动地和工人接近,关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第4版()
专栏:

一支为灾民免费治病的解放军医疗队
据新华社3日讯 最近完成任务回来的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救灾医疗队,从去年9月下旬起深入河北省阜城、景县一带灾区,共免费治好了八千六百多个病人。他们带回了人民的感激和赞扬。
这支全部由军队的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救灾医疗队,在三个多月中,深入农村,调查病情,挨门逐户地诊断治疗;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病人就立即出诊。有时早饭后出诊,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吃第二顿饭。他们一面勤勤恳恳地给灾民治病,一面进行宣传工作,大大鼓励了灾民生产自救的热情。


第4版()
专栏:台湾近况

今年财经情况更加困难
台湾报纸发表国民党某高级官员的谈话,预测1957年台湾的财政经济将比1956年更加困难。
这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对台湾报纸记者说:台湾当局1957年的财政负担将比1956年“更为加重,主要仍为军费支出的不断膨大,其他各项支出亦有增加的趋势,故预算仍难达到平衡”。
台湾报纸说,在1956年头三季度,台湾当局向台湾人民征收的捐税,已经比1955年同期增加了八亿多元台币。这数目约相当于1956年台湾当局总预算七分之一。元旦以前,台湾税务人员向台湾人民催征捐税急如星火。在上月20日这一天台北市一家报纸上所登载的“台北市税捐稽征处”催征各种各样税捐的公告就有六个。新的一年税额又要加重,将使台湾人民更加困苦。


第4版()
专栏:台湾近况

退伍官兵生活悲惨
台湾报纸透露,因老弱残废退伍的蒋军官兵三万多人(约占退伍蒋军官兵的一半),在台湾过着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消息说,最近由金门退伍回到台北县家乡的三十多名老弱残废的蒋军士兵,因为家中房屋破旧倒毁,田地被地主霸占,以致流落街头,成为乞丐。至于原籍大陆的退伍蒋军官兵,生活更加凄凉。曾在蒋军中当过旅长的雷励群,原籍大陆,退伍以后,在台北税捐处任小职员,因为收入微薄,不能赡养家庭,房屋又被台湾当局指为“违章建筑”强行拆除,全家七口无处安身。逼得雷励群无路可走,因而服毒自杀。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

大姐们的婚事
新华社记者 高洁
年轻的纺织女工们对于旧社会女工悲惨生活的印象,逐渐地淡薄了。新的生活条件和自由的婚姻,使得许多年轻的姑娘,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美好的家庭生活。但是,在上海十八万纺织女工中,还有一些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和苦闷的中年女工,旧社会的生活遭遇和婚姻的偏见,使得这些大姐们错过了青春。她们期望关怀和帮助。
重要的不是外表
在申新第九棉纺织厂,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姓金的试验工的故事。她是一个性情孤癖的人,沉静的眼神,默默地工作;每天下了班,吃过饭,当宿舍里的小姊妹还在嘻嘻哈哈取笑作乐的时候,她却独自蒙上被头睡觉了。生活对她似乎失去了乐趣。她已经三十多岁了,脸上有些幼年出过天花的斑痕,到现在还没有对象。车间里的小姊妹和工会女工委员都很关怀她的婚姻大事。
去年3月,工会收到一个幻灯厂工会写来的信,希望申新九厂帮助一个转业军人介绍女友。对方三十多岁。热心的女工委员黄梅芳立即到对方工厂联系。她了解了转业军人的情况以后,觉得金大姐挺合适。她向对方详细介绍了金的一切,对方很爽快地说:“重要的不是外表,要看生产好,性格合不合得来。”经过介绍,两人逐渐熟悉起来。从那时起,这个女工不再下了班就蒙头睡觉,变得有说有笑了。她同那位转业军人在去年国庆节建立了美好的家庭。最近,她羞答答地告诉小姊妹:他们将要有孩子了,丈夫很体贴她,连床单、被头也不让她自己洗。
需要更多的帮助
就在这个将近五千名女工的申新第九棉纺织厂,大约有一百名这样的中年、单身的女工。这个厂的党、团和工会组织的一些同志很关怀这部分女工的婚姻问题。
热心的女工委员黄梅芳就是其中的一个。黄梅芳在纺织厂里做了十多年工,她告诉了我很多女工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现在,时代变了,生活改善了,人们对婚姻的观念也变了,这部分在旧社会耽误了青春的老大姐们,同样渴望着美好的家庭生活。但是,她们又不像年轻姑娘那样活泼、善于交际。她们需要同志们更多的帮助。
申新第九棉纺织厂的这些同志,半年多来已经同本市一些男工多的工厂和单位建立了联系,经过了解、介绍,使厂里十多个中年女工结识了朋友。黄梅芳告诉我:我们所做的不过是负责帮助她们找到合适的对象,帮助双方了解情况,然后介绍他们认识。以后的事就看他们双方的心愿了。
他也是我的孩子
在国棉十二厂,我结识了女工教练员吴金秀。高高的身材,微微清瘦的脸庞,看上去不过三十岁上下。谁会相信她已经有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呢!她在十七岁结婚,二十二岁那年丈夫就死了。婆婆怪她命不好,“克”死了丈夫。她哭着到上海做工。将近十年了,她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处,相依为命;儿子在无锡婆婆家念书,由她寄钱回去养育。解放以前,她怨自己命苦,再也不愿结婚,巴望儿子长大,将来老有所靠就行了。解放以后七年来,社会、工厂都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她自己也加入了共产党,生产中总是积极带头。她看到许多姊妹结了婚,家庭生活美满幸福,自己怎么办呢?她开始想到结婚。
同吴金秀一起作了十年工的车间工会主席陈桂芳,是个热心的人,她的丈夫有个好朋友高正光,年纪同吴金秀差不多。她决心给这两个人介绍。
介绍以后将近半年,两人感情很好,并且准备在去年国庆节结婚。但是,到时候吴金秀犹豫了,婚期延迟了下来……。一直到今年的元旦,他们终于结婚了。在这以前,我见到吴金秀,故意问她:“你为什么不肯在国庆节结婚呢?”她刷的脸红了起来,低声告诉我说:“我是为了孩子有些拿不定主意。有一天,我想试试他对我孩子的态度,故意对他说:我不给孩子寄钱了。他马上说,应该寄,你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我们应当让下一代生活得更幸福。他还要我把孩子接到上海来念书。他这样说,我也就放心了。我这才答应同他结婚的。”
害怕结婚的人
就在这个厂的织布车间,车间工会主席李玉明向我讲了一个原来害怕结婚的中年女工的故事:
“她名字叫唐小妹,今年三十六岁,个子很瘦小,是个老实人,1953年结的婚,现在很幸福。过去,谁要是劝她结婚,她听也不要听。她说,她看到自己的母亲太惨了,日子苦不用说了,还经常挨丈夫打骂,她怕过那样的日子,觉得结婚不如一个人自由自在。
“解放后这几年来,她看到别的女工都结了婚,生活好了,丈夫也不再打骂妻子。渐渐地,她不再拒绝人家向她提结婚的事了。
“后来,我们几个同志商量以后,决定给他介绍张发祥,就是她现在的丈夫。张发祥也在本厂做过工,现在是中国纺织工会上海市委员会的干部,人很好,同唐小妹正配得上。张发祥前妻死了,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他们结婚以后,夫妻感情很好。唐小妹待张发祥前妻的孩子非常好,结婚后,她时常笑迷迷的,再不像过去那样见了人就躲得远远的了。”


第4版()
专栏:

边城芒市
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三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比较繁荣的城市了。   
          蔡尚雄 吴寅伯摄(人民画报社稿)
新建的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大楼。
云南省潞西第一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芒市郊区游玩。
为当地各民族服务的潞西县民族医院。
芒市新华书店的新书受到德宏各族青年的欢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