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埃及政府发言人宣布
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基地不再存在
新华社3日讯 开罗消息:埃及政府官方发言人1月2日对中东通讯社记者说,1954年英埃条约中所提到的在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军事基地不再存在了。
发言人说,“在英国侵略埃及之后,这个基地立即取消了”。他说,埃及“从这个苏伊士基地得到了英国的军需品以补偿由于英国对驻在西奈半岛的我国军队进行的袭击而遭到破坏的埃及物资”。
埃及政府发言人还说:“英国飞机一再对这个基地的仓库进行的猛烈轰炸,使储藏在那里的物资蒙受相当大的损失。”
声明最后说:“1954(英埃)条约现在已经被认为无效,因为,缔结这项条约是为了保卫埃及使它免受侵略,而英国并不遵守这个规定。英国并不是同埃及站在一边反对外来的侵略,而是同法国和以色列一起来进攻、统制和侵占埃及。”


第6版()
专栏:

英外交部发言人耍赖皮
硬说英埃条约仍然有效
据新华社3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外交部发言人2日说,英国不承认埃及有权废除1954年缔结的英埃条约。他说,英国认为,1954年缔结的英埃条约仍然有效。
这是英国政府对埃及宣布废除英埃条约的行动第一次表示态度。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说,英国还没有决定它可能采取什么行动。


第6版()
专栏:观察家评论

美国对中东人民的凶恶进攻
美国最近大肆喧嚷,它要在中东地区推行一个叫做什么“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计划。这个计划挂着“防止苏联威胁”的烟幕,一面叫嚣要在中东使用武力,给艾森豪威尔以随时可以在中东地区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权利;一面规定一项四亿多美元的两年经济援助计划,对中东国家进行所谓“援助”。拆穿来说,美国就是想用威胁和利诱这两把刀子,来宰割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自由的中东国家。因此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只是一个极端贪婪而凶恶的殖民主义侵略计划。
这个侵略计划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稍为熟悉美国对外侵略历史的人都会晓得,美国在1823年有过所谓“门罗主义”,在1947年有过所谓“杜鲁门主义”,都不过是美国赤裸裸地对外扩张侵略的殖民主义。美国推行“门罗主义”,是要攫取整个中南美洲,奴役和剥削这些国家的人民。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是要把它的侵略势力伸进希腊和土耳其,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控制这两个国家。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只是“门罗主义”和“杜鲁门主义”的翻版,同样是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
美国这个侵略计划的目的,是要把“从直布罗陀海峡到阿拉伯海的任何中东国家”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压制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使它们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杜勒斯前几天发表的年终文告中就说,中东地区对美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交通航道。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去年12月29日也透露,为了实现这个侵略目的,艾森豪威尔认为,如果必要的话,“中东是值得为之一战的”。这都清楚地暴露出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侵略实质,它根本抹杀中东国家的独立主权,是对中东人民的凶恶进攻。
美国说,“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目的,是要“用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填满英法在进攻苏伊士以后由于影响的消逝而在中东造成的势力真空”,这对于独立自主的埃及人民和所有中东国家人民都是莫大的侮辱和诬蔑。按照这种荒谬的说法,好像中东国家人民根本不能有独立自主权利,好像他们天生要依靠西方殖民国家才能过活。中东国家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主权,曾同西方殖民国家进行过长期斗争。他们打跑一个殖民主义者,不是为了让另一个殖民主义者进来,而是要过不被压迫和剥削的生活。英法侵略埃及战争的失败,英法侵略势力和影响在中东的消逝,正是埃及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美国殖义主义企图代替英、法骑在埃及人民和中东国家人民的头上,要填补英法殖民主义者所留下的所谓“真空”,这不过是不能实现的梦想!
美国说,“艾森豪威尔主义”是要以美国的力量,“给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中东安上一面保护的盾牌”,这同样是骗不了人的。历来的事实证明,威胁中东国家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恰恰是西方殖民主义。在英法对埃及发动的侵略战争中,苏联、中国以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坚定地站在被侵略的埃及人民和中东国家人民方面,同情和支持他们反抗侵略、保卫独立主权的斗争。而大言不惭地声称要作为“保护”中东“盾牌”的美国,实际上却站在英法侵略者方面,支持英法对埃及和中东国家的进攻。因此,当苏联照会美国,要它共同出兵制止英法的侵略行动、保护中东和平的时候,美国表示坚决拒绝。现在,英法的侵略战争已制止,美国却出来叫嚷要使用武装部队“保护”中东,这不是为了它自己对中东的侵略目的又是什么呢?
叙利亚驻美国大使宰尼丁说得好:造成中东的紧张局势的原因,是殖民主义者和为它们所支持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美国“所谓苏联在中东进行渗透的说法是不真实的,它只是为了要掩饰真实情况的一种外表现象”。开罗人士也表示,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意味着武装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它同纳赛尔总统的独立自主政策相抵触,埃及将同“艾森豪威尔主义”作斗争,正像埃及曾经同巴格达条约作斗争一样。
装作外婆的狼现在已经露出了牙齿。曾经把自己改扮成中东人民的“朋友”和“反殖民主义者”的美国,实际上恰恰是中东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和赤裸裸的殖民主义者。为了争取和维护中东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为了保卫中东地区的和平,就需要坚决反对侵略性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就需要同美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不调和的斗争。


第6版()
专栏:观察家评论

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颠复活动
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国内发生的一些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前陆军副参谋长卢比斯三次阴谋政变失败之后,前第一军区司令西姆波朗又在北苏门答腊发动军事叛乱。这些政变阴谋的目的,都是想用武力推翻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政府,并改变政府所执行的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很显然,这些叛乱活动严重地危害了印度尼西亚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同印度尼西亚的民族利益是根本不相容的。正是因为这样,卢比斯—西姆波朗集团的阴谋计划遭到了印度尼西亚爱国力量的反对而宣告破产了。这是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人民的一个胜利。
但是,卢比斯—西姆波朗集团所制造的反政府阴谋,并不是单纯的国内问题。根据印度尼西亚报纸所揭露的事实,已经完全证明,在这个集团的背后站着帝国主义者,而美国就是这个集团的幕后拉线人之一。去年9月中旬,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就曾到雅加达活动,和卢比斯举行会谈,并给了卢比斯几百万美元的经费。在这以后,卢比斯的反政府活动就紧张地展开了。耐人寻味的是:在卢比斯第三次发动政变的11月15、16两天,美国大使馆的人员反常地整天没有一个人离开办公室和住宅。同样的,在西姆波朗事件发生前,也发现有美国的活动。一架属于美国退伍军官陈纳德的飞机突然在北苏门答腊降落。坐这架飞机到那里去的人答应援助西姆波朗,条件是保障美国在北苏门答腊的石油利益,最低限度同保障荷兰的石油利益一样。西姆波朗事件发生后,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在拜会印度尼西亚政府人士时,更公然表示美国可能考虑承认西姆波朗的政权。印度尼西亚舆论指出,所有这些是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内政的粗暴干涉,美国就是企图利用这种手段来改变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局势。
自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美国就敌视这个年轻的共和国。特别是去年9月普选以后,印度尼西亚民主力量和爱国力量的增长使美国大为震惊。它公然叫嚷“必须作出坚决的努力”来“挽救印度尼西亚的局势”。从此以后,美国就加紧了它对印度尼西亚的颠复活动。它利用所谓“亚洲基金会”等等私人的基金会援助某些集团来进行推翻政府的阴谋。现在它竟又支持反政府的武装叛乱。这就是美国高唱的对亚非国家的“友谊”!
印度尼西亚的爱国人民从这些事件中已经更清楚地看到谁是他们的敌人。我们相信印度尼西亚人民必将团结起来击败一切殖民主义的阴谋活动,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使自己的国家能够沿着独立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


第6版()
专栏:

坚决保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约旦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
印度和埃及报纸继续谴责美国侵略计划
据新华社3日讯 安曼消息:约旦外交国务大臣阿卜杜拉·里马维2日在评论美国企图垄断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计划时说:“我们根本反对关于中东有真空的论调和以这种论调为基础的任何一种政策。”
里马维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要保卫阿拉伯世界不受任何威胁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危险,必须依靠阿拉伯国家自己。这种防卫应当来自这个地区内部,而且是针对对任何阿拉伯国家,它的主权、独立或利益的进攻的。他说:“在我们为达到把阿拉伯世界从帝国主义势力中完全解放出来的目的而艰苦奋斗时,我们拒绝接受用任何其他外国势力直接或间接地来代替这种势力。”
里马维并且说,约旦政府的政策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参加外国公约和保持中立。他说:“诉诸武力,或者单独采取措施来防止威胁世界和平的进攻是不符合联合国的原则和宗旨的。”
他指出:“虽然我们需要经济援助,但是我们不能接受牵涉到政治目的,或者带有外国影响、带有干涉我们主权条件的任何经济援助。”
据新华社新德里3日电 “印度斯坦时报”今天对美国在中东的新计划表示失望,并且说,“集体行动在埃及取得的胜利本来是应该鼓励人们希望可以更多地依靠集体行动,而不依靠填补力量真空的勾心斗角活动的”。这家报纸说:“如果真是有力量真空的话,那末必须由西亚国家自己来填补这种真空。”
“自由新闻”认为艾森豪威尔最近对中东的计划是“用新式的美元帝国主义来代替英法在中东的腐朽的和名誉扫地的殖民主义的策略手段”。
这家报纸说:“阿拉伯民族主义不是出卖的”。它并且要求美国了解到,“民族主义已经在亚洲和非洲扎了根,企图破坏它的任何政策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据新华社3日讯 开罗消息:开罗各报纸1月2日纷纷抨击美国企图控制中东的新计划。
“人民报”说,美国应当知道,“我们决心保卫的自由和独立,把我们的土地保留给日益增长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
“消息报”指出,阿拉伯国家不会同意另一个外国的势力来代替英法。
这家报纸说,所有西方国家应当知道,阿拉伯国家决心不允许用它们的领土作为冷战的战场或是用来进行争权夺势的斗争。


第6版()
专栏:

鼓励工业自由发展
埃及成立工业咨询委员会
新华社3日讯 开罗消息:埃及政府新成立了一个工业咨询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为了在埃及发展工业的问题上向工业部提出意见而设立的。
这个委员会一共由七十个委员组成,其中包括六名企业家。埃及著名的资本家艾哈迈德·阿鲍德也参加了这个委员会。
美联社记者韦尔顿·韦恩认为工业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是埃及在工业方面鼓励更加自由经营企业的一种努力。它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6版()
专栏:

约旦议会要求联合国
迫使以军撤出西奈和加沙
新华社3日讯 安曼消息:约旦议会在2日决议打电报给阿拉伯国家首脑和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要求他们尽一切努力使以色列撤离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


第6版()
专栏:

美国政府加紧采取步骤
争取国会支持侵略中东计划
据新华社3日讯 华盛顿消息: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在加紧采取步骤,争取国会支持它的侵入中东的新的军事—经济计划。
在艾森豪威尔1日同国会领袖进行会谈以后,杜勒斯2日又访问了国会。杜勒斯首先同众议院议长雷朋和众议院的其他领袖进行会谈,解释这个新计划。接着,他又到参议院领袖们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那里去,要求参议院在中东问题上采取“积极的行动”。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开会以后发表声明说,杜勒斯把中东局势说得很“危险”,杜勒斯说,如果不通过他向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出来的政府中东计划的决议草案,“战争的危险将会增加”。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乔治说,他认为这项议案应该规定,只是在一个遭到攻击的国家提出要求之后才给予一个中东国家以武装“援助”,可是根据政府的决议草案,美国可能不事先得到联合国的建议就派兵到中东去。
白宫新闻秘书哈格蒂曾经透露政府关于尽快争取国会就中东问题采取行动的“高速度时间表”,但是,据国会人士说,国会至少在两三个星期内不会采取最后行动。


第6版()
专栏:

艾森豪威尔函复布尔加宁
拒绝开五国会议讨论裁军问题
新华社3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2日致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拒绝了苏联要求召开一次苏、美、英、法、印五国政府首脑会议来讨论裁军问题的建议。
苏联政府曾经在去年11月17日向美、英、法、印政府领导人发表声明说:“考虑到目前的国际局势刻不容缓地要求采取措施来防止战争和停止扩充军备,苏联政府认为,根据瑞士联邦主席的建议召开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印度五国政府首脑会议是适宜的。”艾森豪威尔在回信中说,他认为在联合国范围内进行讨论似乎更有可能使极其复杂的裁军问题前进一步。因此,他表示,“美国将在那里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艾森豪威尔说,美国准备在即将举行的裁军小组委员会会议上
“仔细研究”美国的和苏联的有关裁军的建议,不过他强调指出,美国将仍然坚持早先他在日内瓦提出来的“对军事实力中心进行空中视察”的主张。


第6版()
专栏:

也门抗议英国的野蛮轰炸
阿拉伯联盟要求联合国制止英国侵犯也门
新华社3日讯 伦敦消息:也门驻英国代办穆罕默德·易卜拉欣2日发表声明,抗议英国军用飞机12月31日轰炸也门哈里布城附近地区。
也门驻英国公使馆在这篇声明中说:“1956年12月31日早晨,两架英国军用飞机飞临也门哈里布城和这个城市附近的村庄投掷了许多炸弹,结果这个城市附近村庄里的几所房子起了火。”声明说:“也门驻英国代办穆罕默德·易卜拉欣2日上午已经就这种侵略行为向(英国)外交部提出抗议,并且要求外交部制止这种侵略和遵守两国之间签订的协定。”
也门驻埃及公使阿布塔莱布同一天在开罗说,英国军队已经利用英国的亚丁保护地在也门边境进行集结,这就“引起了也门的非常紧急的局势”。阿布塔莱布指出,也门、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政府现在正根据它们签订的三边军事协定来研究这一局势。他并且说,亚丁和也门之间的电话联系已经被切断了。
阿布塔莱布还说,他已经把这些局势发展的情况告诉了苏联驻埃及大使兼驻也门的公使基谢廖夫以及埃及和阿拉伯联盟的官员们。
据路透社纽约消息说,也门驻联合国代表团2日向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提出了对英国的控诉。也门在控诉中指出英国应该对在也门南部边界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一事负责,并且要求哈马舍尔德进行斡旋,以结束英国对也门的侵略。也门驻联合国代表团还要求把它的控诉书分发给联合国所有的会员国。
新华社3日讯 开罗消息:阿拉伯联盟2日晚间发表声明,对于英国侵犯也门的局势表示关切。声明要求联合国干预以维护正义。


第6版()
专栏:

叙总理强调奉行积极中立政策
将致力加强阿拉伯的团结赞同万隆会议决议
新华社3日讯 大马士革消息:叙利亚总理萨布里·阿萨利1月2日在一项向报界发表的外交政策声明中宣布,叙利亚的全部政策将遵循在东西方之间保持“积极的中立”的原则,并且反对任何外国军事联盟。
这项声明表示赞同1955年亚非国家举行的万隆会议所通过的决议。它还预告了加强阿拉伯的团结的一些新措施,其中包括完成同埃及进行的关于签订一项加强阿拉伯联盟宪章的双边条约的谈判。
声明还说,叙利亚将拒绝承认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强夺行为。


第6版()
专栏:

叙利亚总统将访问印巴
新华社3日讯 塔斯社大马士革3日讯:官方宣布,叙利亚总统舒克里·库阿特利即将访问巴基斯坦和印度。外交部长比塔尔和其他官员将陪同总统前往访问。


第6版()
专栏:

万隆十万人集会
支持政府对苏门答腊事件态度
新华社雅加达3日电 万隆在1日举行了大约有十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大会通过决议支持印度尼西亚政府和最高统帅对北苏门答腊和中苏门答腊事件的明确态度。决议还要求一切集团和政党真正维护普选的结果。
这个大会的决议对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内阁执行的政策表示敬意。它促请政府和全体人民一起更加彻底地实施亚非会议的决议以铲除殖民主义,并且促请政府更加具体地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以加强国家的地位和增进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福利。
全印度尼西亚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1月1日发表的新年文告中号召全国人民同政府团结在一起,“保卫独立宣言共和国”。文告提醒说,对现状的一些不满情绪目前已被那些利己分子所利用,并且已经有外国干涉的迹象,这将危害国家和民主生活的根基。


第6版()
专栏:

应印度政府的邀请
朱可夫将访问印度
新华社3日讯 塔斯社莫斯科2日讯:印度政府邀请苏联元帅朱可夫在1957年1月下旬访问印度。
朱可夫元帅接受了印度政府的邀请。


第6版()
专栏:

泰国纪念释迦牟尼涅槃筹委会决定
邀请中朝等国佛教代表参加纪念大典
新华社3日讯 曼谷消息:泰国“纪念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筹备委员会”在12月26日举行的会议上通过决议,要广泛邀请各国代表参加定于今年5月12日到18日在泰国举行的纪念大典,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佛教代表。筹备委员会同时决定邀请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和锡兰等国的政府代表团前往泰国观礼。
这个筹备委员会是由泰国当局任命的,由泰国外交部常务次长、宗教厅厅长、典礼厅厅长和泰国佛教协会主席等人组成。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埃及废除的英埃协定
1957年1月1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废除1954年的英埃关于苏伊士运河区军事基地的条约,这是维护埃及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的一个重要措施。
英国在1882年侵占埃及,在1914年片面宣布埃及为英国的保护国。由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英国不得不在1922年2月承认埃及为“独立王国”,但英国仍保留在运河区驻军的权利。1936年,英国与埃及政府签订了“英埃二十年同盟条约”,其中规定,英国继续占领埃及的若干重要地区,尤其是苏伊士运河区。1951年10月15日,埃及议会宣布废除1936年的英埃条约。1953年,埃及共和国建成后,埃及人民继续反对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驻军。1954年7月27日,英埃在开罗临时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的新协定,并于同年10月19日正式签署了该项协定。
1954年的英埃协定规定英国占领军在签字后二十个月内完全撤出运河基地。1956年6月13日最后一个英国士兵灰溜溜地离开了埃及土地。这是埃及人民反殖民主义的重大胜利。但是,1954年的英埃协定还规定了一些对埃及不平等的条款。协定规定:英军撤出后,苏伊士运河区英国基地的设备要由英国的“民间承包公司”维持,实质上是让英国的便衣军队继续控制运河基地;条约有效期为七年,在这期间,英国空军经过预先通知后可以飞越埃及,在运河区降落,并可使用机场设备;协定还规定,英国军队可以借口所谓阿拉伯联盟国家和土耳其“遭到外国的武装进攻”,而重新回到苏伊士运河地区,占领埃及的领土。这暴露了英国还没有放弃在埃及重建殖民统治的企图。英法对埃及发动的侵略战争,证明了这一点。因而,埃及在把英法侵略者赶走后,宣布废除1954年的不平等条约,是完全正当的。正如埃及“金字塔报”所指出,“英国是埃及的敌人,同敌人是不能成为联盟的。”
(元)


第6版()
专栏:

帝国主义争夺拉丁美洲市场的斗争
梅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帝国主义进一步排挤了英、法、德、日等国,在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据了控制地位,使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主要依赖于美国。过去二十年内,美国同拉丁美洲之间的贸易增加了五倍,目前每年达七十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欧洲的贸易总量,比美国同亚洲的贸易几乎多一倍。但是,近几年来,美国同拉丁美洲的贸易开始遭到西欧国家和日本卷土重来的威胁。
由于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贸易所采取的掠夺政策,使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陷于困难的境地。拉丁美洲国家为了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正在扩展着同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同时英、法等西欧国家,特别是西德和日本经过战后这些年来的恢复和发展也正迫切要求夺回在战时所失去的拉丁美洲市场。因此帝国主义争夺拉丁美洲市场的斗争就日益尖锐起来。
很长时期内,英国在拉丁美洲的贸易中都占有相当的地位,尤其是在南美曾占优势。但从1939到1950年,英国对拉丁美洲的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为了改善英国在拉丁美洲的处境,1952和1953年英国先后派里丁勋爵和贸易代表团去拉丁美洲。1954年英国贸易副大臣又亲自访问了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等国。
英国的这些努力使它在对某些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上多少有了一些起色。1951年英国在智利的进出口总值中占6.5%,1955年1至11月已提高到12%,在阿根廷也从1951年的12.5%提高到1955年上半年的14.5%。1955年上半年英国在乌拉圭的贸易总额中还略高于美国。但是由于美国和西德等国的竞争,英国对拉丁美洲的贸易,特别是出口方面仍然遇到极大的困难。1950年英国对拉丁美洲的出口超过西德二亿七千万美元,但在1954年西德反而超过英国一亿九千万美元。去年英国曾派贸易代表团去巴西,但因巴西缺少英镑,贸易谈判没有成功。英国对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的出口仍都落在西德的后面。
另一个同拉丁美洲有传统贸易联系的法国,早在1950年就竭力向拉丁美洲出口发动机、电气设备、拖拉机、铝、铁管和钢等,并增加给拉丁美洲国家七年到十年的贷款以加强它的出口。1954年,法国经济代表团到南美,同阿根廷、巴西、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萨尔瓦多签订了长期的通商条约。1955年上半年,在阿根廷的入口中,法国的比重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水平,占到阿根廷进口中的8%。但是它也同样遭到美国和西德的竞争。这些年来并没有在恢复和扩大它在拉丁美洲市场的地位上获得决定性的成就。它同巴西和智利等国的贸易仍旧只能维持在1951和1952年的水平上。
西德和日本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市场上已经成为两个新的强大的竞争者。
西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绝了同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来往,一直到1947年才开始恢复。但是西德对拉丁美洲的输出在过去三年中已先后赶上英国和法国。1955年西德对拉丁美洲的输出额达五亿零四百万美元,是拉丁美洲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大卖主。为了开展同拉丁美洲的贸易,西德政府的经济部长曾于1954年到拉丁美洲访问。目前西德已同十个拉丁美洲国家缔有贸易协定。西德和阿根廷在1954年所签有效期三年的贸易协定规定每年每方的出口额至少九千万美元。西德和巴西所签的贸易协定贸易金额达二亿八千四百万美元。西德并分别和这两国成立“西德、阿根廷混合委员会”和“巴西、西德经济开发委员会”以监督协定的执行和便利西德的投资。西德还同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等国订立双边抵消帐户协定,给这些国家以信贷来扩大它对这些国家的出口。1955年有十三个拉丁美洲国家从西德的入口都较1954年有所增加,西德对哥伦比亚的输出增加了二倍半以上,西德对阿根廷的输出增加了近一千五百万美元。
被美国限制了对中国贸易的日本也正在积极发展对拉丁美洲的贸易。1952年,阿根廷自日本的入口只占总值的2%,1955年上半年已升到6%。日本在巴西的贸易总值中也自1952年的1%上升到4%。虽然它向拉丁美洲的输出总额不大,1955年只一亿七千万美元,落于美、西德、英、法、加、意之后,但是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据日本通商产业省宣布,1955年日本对智利的出口为前一年四倍,对巴拿马的出口比前一年增加了220%,对阿根廷的出口增加了72%。这两年日本还向巴西、古巴等国输出轮船。
西德和日本在拉丁美洲市场上的扩展不但引起了英、法、西德、日等国之间矛盾的尖锐化,而且已经影响到美国对拉丁美洲的贸易。
据墨西哥新闻报报道,拉丁美洲自西欧的进口在拉丁美洲的总进口值中已自1948年的7%增加到1954年的22%,而美国却在同时期减少了11%。1954年美国对乌拉圭的贸易额比1953年减少了三分之一,1955年比1954年又减少了四分之一。美国在乌拉圭贸易中所占比重已自1951年的35.5%降到1955年上半年的14.7%。美国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贸易中所占比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955年同1954年相比,有九个拉丁美洲国家减少了从美国的入口。
1956年5月,合众社报道说,美国商人们在世界市场上正遭到若干年来最顽强的竞争。并说目前最大的战场是南美洲。泛美格雷斯航空公司副董事长贝恩指出,许多国家正利用“较廉的价格、比较宽大的信贷条件和立即交货等办法”打进这个地区。他并警告,激烈的外国竞争有把美国从它的拉丁美洲市场上排挤出去的危险。1955年,拉丁美洲自美国的进口额是三十一亿一千三百万美元,占了拉丁美洲进口总值的48%。因此说美国在拉丁美洲有排挤出去的危险未免言之过早。但是美国独霸拉丁美洲市场和为所欲为的做法确实已经受到了威胁。
美国当然是不会甘心情愿在拉丁美洲退缩一步的。为了“熨平”美国同拉丁美洲国家间关系上的“绉纹”,去年7月,艾森豪威尔久病初愈就亲自赴巴拿马参加美洲国家总统会议。他在会上宣称发展美洲国家组织中各国经济合作的新时代现在已经来到,并建议各国派特使在美洲国家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来研究美洲国家的财政、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西欧各国和日本也不示弱,它们仍在千方百计扩展同拉丁美洲的贸易。1955年和1956年初西德、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又同巴西和阿根廷等国签订了多边贸易支付协定。去年2月,一个由十七人组成的西德贸易代表团到了拉丁美洲。去年9月初日本贸易代表团在访问了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后到达阿根廷,代表团还将同其他南美国家商谈发展贸易问题。西德、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为了增加对拉丁美洲的输出正在或者已提出要在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投资建立钢铁厂、汽车、拖拉机厂、肥料厂和船坞等。传说一些西欧的资本家甚至企图在美国石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委内瑞拉投资开采石油。
同时,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同拉丁美洲国家间的贸易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逐步的开展起来,拉丁美洲各国也在加强它们之间的贸易联系。帝国主义国家在拉丁美洲的市场相应的缩小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加深。
帝国主义就这样加剧着它们争夺拉丁美洲市场的斗争,而且这个斗争正在日益尖锐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