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发扬革命传统 与工农相结合
北京等地学生以实际行动纪念一二·九
本报讯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二十二周年纪念日到来了,首都高等学校纷纷举行了有意义的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等校分别邀请了“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彭涛、蒋南翔、陆平、杨述、黄敬等同志做了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报告。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还举办了中国学生运动史料展览会。其他学校有的举行晚会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凯旋”等话剧,朗诵和演唱了“一二·九”时代的诗和歌,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在一二·九纪念晚会上演出了“学生运动诗歌大联唱”。有的学校还放映了影片“桃李劫”、“为了和平”“在长征的道路上”等。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学生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荣革命传统,许多学校的学生除了经常参加校内外的体力劳动外,还特地在一二·九纪念日的前夕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纪念性劳动。如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中文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水文系的学生8日分别到光明农业生产合作社、进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了挖地沟、平整菜地的劳动。北京体育学院全体师生8日到朱房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民一起修水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共青团员8日去北新桥附近商店当了售货员、服务员,北京铁道学院学生决定从9日开始举行“清洁卫生周”的义务劳动。各校纷纷以实际行动来纪念“一二·九”。
有些学校还开展了和工农联欢、座谈的活动。如北京师范大学有一千多学生去东方、马甸、塔雁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民进行了联欢,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二年级的共青团员到第一机床厂进行了访问。清华大学部分学生到清河制呢厂和老工人举行了座谈,北京俄语学院师范翻译系的学生还邀请了长辛店铁路老工人座谈了“解放前后生活的对比”。此外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和机械制造系一、二年级学生还分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联欢。大家表示一定要发扬“一二·九”时代爱国学生的革命的光荣传统,紧密与工农结合,向工农学习,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
新华社南京8日电 南京市九个大专学校的学生、解放军驻南京部队的青年官兵和江宁县的青年农民共七千四百多人,今天在南京东南三十里的方山植树,纪念一二·九运动二十 二周年。
南京九个大专学校的二千多名学生,7日下午就背着行李、扛着铁锹冒雨步行到方山,今天一早他们就到山上植树,栽了五万多株树苗。江宁县建康农业社的青年社员们天还没亮就赶到方山,和青年学生、解放军青年官兵会合,一起植树。七千四百多名共青团员和青年今天共在方山栽植了二十多万株树苗。
新华社沈阳8日电 沈阳市大专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四千多名学生7日晚在东北工学院举行盛大晚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二十二周年。曾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辽宁省商业厅厅长佟云在会上报告了一二·九运动的情况,各学校学生在讲话中都表示要继承一二·九的光荣传统,把自己锻炼成为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来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沈阳市文化宫从7日开始举办了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图片展览。
新华社长春8日电 长春市的全体大学生今天用参加扫马路等体力劳动来纪念“一二·九”二十二周年。7日,八十多名大、中学生代表为纪念“一二·九”和老工人们举行了座谈会。老工人们在会上勉励青年学生们要在劳动中锻炼和改造自己。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举办了中国学生运动图片展览会。各校学生还将到郊区农业合作社、工厂、幼儿园、医院去义务劳动来纪念“一二·九”二十二周年。


第7版()
专栏:

  走光荣的革命道路
  德林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二·九”运动已经二十二周年了,全国的知识青年和青年学生都很珍重这个光荣的革命节日,并且正在以各种实际行动来纪念。
在“一二·九”当年,我们的祖国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真是强敌压境,河山破碎,汉奸当道,家国危亡!那时的革命知识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不怕汉奸卖国贼的血腥镇压,举起爱国主义的大旗,英勇地举行了示威大游行,振臂高呼“抗日救亡”的口号,振奋了全国的人心,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这是中国的革命知识青年和青年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和当年迥然不同,我们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正在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劳动和学习。但是,对于革命的知识青年和青年学生来说,“一二·九”时代那种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必须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把它转化为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动力。事实证明,我们这一代的青年,绝大多数是愿意而且也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是不愧为社会主义祖国的优秀儿女的。不过也要看到有些青年,虽然已经置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列中,但是步伐还不够雄健,信心还不够坚定;他们瞻前顾后,在那里踽踽而行。唱“只专不红”“先专后红”的调子的人也还不在少数,斤斤计较地位待遇、惧怕艰苦、追求生活享受的人也还相当普遍,一句话,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成了许多青年踟蹰不前甚至后退的严重障碍。目前社会主义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前进,我们如果不坚决扔掉这个个人主义的包袱,不但不能顺流而下,而且有被这股强大的洪流卷没的危险!我们要抬起头来,看向前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在团结一致地建设瑰丽的共产主义大厦,社会主义的力量已经超过资本主义世界,东风已经压倒西风。两个人造卫星上了天,不但表明在科学技术上苏联已经把美国抛在后面,而且在按人口平均的生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已经为期不远。我们的党已经发出了在十五年后,在钢铁和其它重要工业产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雄伟号召。这是何等伟大何等豪迈的时代!面对着这样的时代,一切个人主义的打算,真是显得太琐屑太渺小了。为了不辜负这样的时代,也为了无愧于上一代的革命青年,我们必须要下定决心改造自己,努力清除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锻炼成为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在建设共产主义大厦的伟大工程中奠下一砖一石。
改造和锻炼的最好办法之一,便是参加体力劳动,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一二·九”时代的革命青年所走过的光荣道路。现在知识青年参加体力劳动的风暴已经开始形成浪潮,这是一件可喜的好事。我们还需要把这股浪潮掀得更高,并且要把它巩固下来,使之经常化,成为我们生活上不可分开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有些青年同志对这个问题却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他们说什么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是“浪费人材”、“大材小用”,“体力劳动和发展科学技术有矛盾”,等等。因而他们对这一个意义重大的革命行动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甚至有严重的抵触情绪。这表明这些同志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看法很不对头,同时也说明他们还没有迫切要求改造和锻炼自己的决心。社会主义的重大特征之一,就是把劳动看作是光荣豪迈的高尚事业,而体力劳动又是一切劳动的基础,因为它是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所以一个人对劳动的态度如何,是测验他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如何的一个重要标尺。参加体力劳动,可以使我们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向他们学习优秀的革命品质,吸收改造和锻炼我们自己的养料,使我们增加革命的感情和建立工人阶级的立场;参加体力劳动,还可以使我们增长生产知识,实践和印证科学技术理论。体力劳动是发展一切科学文化的基础,参加体力劳动不但和发展科学技术没有矛盾,而且只有认真地把知识和劳动结合起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会找到丰富的源泉。愿我们行动起来,坚决地走“一二·九”的和工农结合的光荣道路,加强劳动锻炼吧!


第7版()
专栏:资料

  “一二·九”运动
二十二年前,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前夕。继1931年“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侵略的魔掌从东北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政府一方面对日寇实行不抵抗主义的卖国政策,连续和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丧权辱国的条约,并且下令“睦邻”和“取缔排日”活动;另一方面,不理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抗日的爱国主张,在国内继续“围剿”工农红军。1935年,华北局势极度紧张。在日寇操纵下,国民党亲日派和汉奸们正扮演着一幕幕的傀儡丑戏:汉奸殷汝耕宣告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区”,北京酝酿着“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冀察政务委员会”即将成立……一片阴黑的云雾,压在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头。再也不能忍受!
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像一股慧亮的火光,照亮了人们的眼睛。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八一宣言上写着:“……抗日救国,已经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北京爆发了“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京被封锁在严寒里。为爱国热情所激荡,胸中奔腾着热血的北京学生,走上了街头。他们并没有为反动派的血腥镇压所吓倒,游行队伍冲破伪军警的阻拦,夺下迎面袭来的水龙,冒着皮鞭、大刀、步枪的威胁踏着受伤同学的血迹,沿街奔走呼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唱着雄壮的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成万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向蒋介石驻北京代表何应钦请愿,毫无结果。10日,各校宣布总罢课,经过一周的准备,在12月16日举行了规模更大的游行示威。消息传出,天津、上海、武汉、广州,全国各地学生纷纷起来响应,而且迅速地扩展到工人、市民和其他爱国分子阶层。北京学生点燃起来的抗日烽火,漫卷全国,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一二·九”运动突破了阴暗的反动统治,成为抗日战争的序幕。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们发生了一个疑问:怎样来进行抗日救国?依靠什么力量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英明的中国共产党告诉他们:工农是主力军,知识青年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工农大众动员起来。党给他们指出了和工农结合的道路。“一二·一六”游行后不久,“到农村去”的口号响起来了。由当时的北平学联组成了“南下扩大宣传团”,许多学生到农村去,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青年学生们踏着冰雪,徒步奔走在农村,围巾上凝结着嘘气的霜花,夜晚和衣睡在稻草上、土炕上,第二天清早连脸也不洗,吃完大饼咸菜,又踏上浮土满扬的大道。农民们开始不了解,以为这些“洋学生”是来“传教的”,因为他们满口学生腔,和老百姓的语言不一样。终于,学生和农民打破了隔阂,老乡们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学生们也开始了解了农村的情况。农民谈到租佃关系、地主的残酷剥削等,使得许多生长在城市豪华家庭的学生,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他们开始关心民间疾苦,开始悟解到在实现反帝任务的同时,还必须反封建。下乡宣传进行了三个星期,由于被反动军警阻挠破坏而告结束,但是学生们却在农村播下了抗日的种子,并且提高了自己的革命觉悟,许多人认识到必须深入工农群众,和工人农民结合在一起向敌人进行斗争。
抗日战争开始后,一个规模宏大的革命知识青年与工农结合的运动出现了。大批的参加“一二·九”运动的青年学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向延安汇集。他们参加工农的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参加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和工农劳动人民一起进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并在其中得到改造和锻炼,担负起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使命。
“一二·九”运动是中华民族觉醒的表现,是在党的领导下爱国的、革命的、划时代的群众运动;它同时为中国知识青年与工农结合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一二·九”运动指出了一条真理:知识分子只有下决心实行与工农结合、为工农服务,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现在,我们祖国正经历着另一个更伟大更深刻的历史转折,全国人民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党又向知识分子发出了在劳动中锻炼改造自己的庄严号召。在这样的时刻,每个知识青年重温一下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很有益处的,它将会帮助我们认识参加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中国这一代的知识青年应该继承“一二·九”时代青年的光荣革命的传统,下决心把自己培养和改造成工人阶级的劳动知识分子。 (田)(附图片)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队伍踏雪下乡宣传
  一二·九运动中军警用水龙袭击爱国学生


第7版()
专栏:

  老农民夸新农民
  新华社记者 朱彬
11月26日,是中国人民大学六百多教师和干部下放到北京郊区参加农业生产整一个月的日子。这个学校的中共党委副书记崔耀先在这一天去中捷友好生产合作社,访问了下放到这个合作社的一百四十多个新农民。我乘着这个机会也跟着他一起去了。
那天偏巧是大雪后初晴的第一天,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四度左右,凛冽的西北风刮得面如刀割的痛。我们刚看到中捷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庄子,就看到几个农民在引水浇麦地,其中有一个人裤管卷到了膝上,赤着双脚在水里弄土。这位赤脚的农民就是人民大学下放的体育教员陆文灏,他的脸又黑又红,笑着和崔耀先握手,没有一点畏冷的样子,我看见在他脚边的一些水潭已经结起了薄冰。经过带领这支新农民队伍的负责人翟良超的介绍,知道陆文灏是受老农民赞扬的“五虎将”中的一员。翟良超说:“五虎将”就是陆文灏、龚培山、陈振邦、董明爽四个下放的体育教员和国民经济教研室下放的一个助教曾绍伦。他们五人身材魁梧体格结实,又都在一个生产小组里。刨白薯、挖渠、浇地等重活儿不但都能干,而且干的很好。这五个人又都是运动员,休息的时间经常在一起打篮球,和附近一个学校的师生举行三次比赛,三次都赢了,“五虎将”的名字就这样在农民中间喊出来了。
我们走进合作社的庄子,在庄前场上打玉米、扬花生的新农民,蜂踊而上地包围了崔耀先,争先恐后地向他报告生产成绩,有的自豪地对崔耀先说:你们刚才走的庄前的一条公路,就是我们新老农民昨天连夜在上冻前赶修出来的。崔耀先和其他一起同去的干部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洋镐挖起土来了。我们去看了几十个生产小组,所有小组的生产成绩,不论男女,已经都能抵上一个中等的农民劳动了。男的每天都能得十二到十四个工分,女的也能得九个工分左右。
中捷友好生产合作社的农民和干部们打心底里喜欢这些新农民,夸这些教师和干部把社当作家,全心全力地干活。清晨,老农民们还没有下地,这些新农民就已经在地里干起活来了,傍晚下工也是他们走在后头。他们不论什么活儿都肯干,填牛棚、挖猪粪,这些在知识分子们看来最脏的活也一样地干。
在南营庄生产队里,老农民还在谈论着三个下放的教师参加打井的事。打井这项工作在老农民中间也是挑选体力好最能吃苦的人干的。最初生产队里只挑出了五个老农民,因此工作进展得不快。这些从来没有看到过挖井的讲师苏国衡、苏素清,马列主义教研室总支书记陆迅,再三要求生产队长让他们也参加这项工作,老农民们都耽心他们吃不了这个苦,可是他们下井后和老农民一样举起镐刨下土,接着就换锹来铲,一面保证不断地把土向井上送,一面又忙着排水下地。他们从井下爬上来时,全身都湿淋淋的。老农民看到他们照常又说又笑,心里很感动,正式吸收了他们参加挖井工作。
老农民们还特别称赞人民大学经济系下放的一些干部对引水灌溉麦地工程的设计所提的建议。社里原先的渠道设计要毁掉四亩麦地,下放的经济教员何伟经过几次测量和研究,提出了一个既不增加渠道工程量,又可保留原有四亩麦地的方案。从此以后农民们就把何伟叫做“工程师”了。何伟在生产队里也的确成了工程师。九年前他曾经在冀中老解放区参加过大生产运动,懂得改旱地为水浇地的技术,而中捷友好合作社的农民搞水浇地今年还是头一回,他们就把何伟当成了顾问。
老农民们喜爱新农民,而这些新农民也热爱老农民。他们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共同劳动的日子里,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新闻系下放的林培芝等四个女教师就和指导她们生产的女社员小队长刘玉兰被人称为五姐妹。白天刘玉兰教林培芝等人生产,晚上林培芝等人就教刘玉兰学文化。下放到这里的女教师和干部,现在几乎每人都当了老农民的文化教员。她们的教学方法称做“三不定”,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人数。中午,我们乘新农民们午休的时间,到宿舍里去访问。工业经济系下放的十多个干部正围在一起拟制突击组的条例,见我们进来了,一位年青的首先指着他旁边的一位身材高大的人介绍给我们说:他原名齐升才,现在名叫“大旗”,是我们突击组的组长。后来我们了解了他们组织突击组的想法后,才理解了“大旗”这个称号实际上是这些新农民用来督促自己前进的一个代号。齐升才等人来到这个生产队后,就发现队里生产计划安排得不好,有些活儿没有按社的规定完成,他们一方面帮助生产队长安排计划,同时还把体力比较强的十多个人组织在一起进行抢收,有时晚上也加几小时班。齐升才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又多又好,有一天就挖九洼胡萝卜,创造了这个农业社挖胡萝卜的新纪录。因此大家就推他当突击组长,并叫他“大旗”。齐升才在下放前是人民大学的数学教员,他出身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里,他的父亲从事英语教师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他的哥哥在当工程师,妹妹在做医生,而他的爱人也是做教员,一家人没有一个参加过体力劳动。齐升才对记者说,他来到了农村也就爱上了农村,他特别爱农民们纯朴勤劳的品质。前两天下雪,他们在屋里正感到冷,生产队长和农民送来玉米棒,并且亲自为他们把炕烧热,齐升才说:“这不正是‘雪里送炭’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会学到许多东西。”我们在和这些新农民接触中间,发现他们多数人都在考虑着进一步的努力重点。我们在和新闻系下放的教师道别时,他们有些人带着玩笑地说:“一个月的劳动治好了我们的神经衰弱病,我们要进一步治好我们的思想病。”


第7版()
专栏:

第二个人造卫星十日将飞过我国
据新华社讯 据北京有关方面接获苏联天文委员会的电报,12月9日和10日清晨北京居民有可能看到苏联第二个人造卫星。10日北京时间五点四十七分,可以在方位角二百三十九度、高度二十六度的高空看见这个卫星。天文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度,正西方向为九十度,正北方向为一百八十度,正东方向为二百七十度。


第7版()
专栏:

  1957年九单位速度滑冰测验比赛中
  五人破五项全国纪录
新华社哈尔滨8日电 1957年速度滑冰测验比赛8日下午举行了最后两项比赛后,已经全部结束。两天来,共有五名运动员打破了五项全国纪录。
8日下午举行的女子三千公尺比赛,齐齐哈尔选手卢成玉以六分十七秒三的成绩,打破了她自己保持的六分二十六秒五的全国纪录。卢成玉在这次测验比赛中,不但得到了五百、一千、一千五百和三千公尺四个单项第一名以及四项全能总分的第一名,并且还打破了五百公尺、三千公尺和四项全能总分的全国纪录。
卢成玉这次四项全能总分达到了二三七·八一六分(单项成绩越好,总分就越少),而她原来保持的全国纪录是二四二·六四四分。四项全能总分第二名是哈尔滨的杨云香,她的总分是二四二·○○○分,也打破了全国纪录。
男子速度滑冰四项全能总分第一名是齐齐哈尔选手李太权,他的总分是二一一·三三一分。李太权8日下午还以十九分十六秒五的成绩,得到一万公尺的第一名。
九个单位的五十多名男女选手在这次为时两天的测验比赛中,有五名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了一级运动员的标准。他们是:女选手卢成玉、杨云香、李采英(哈尔滨)和男选手李太权、任世俊(哈尔滨)。


第7版()
专栏:出版消息
出版消息
  重印“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是研究宋代章典制度的最好材料。宋代修本朝会要前后共十次,但是因为卷帙浩繁,没有全部刊行,所以陆续的遭到散失。清嘉庆年间,徐松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约得五百卷。1933年北京图书馆曾就徐氏原本影印成“宋会要辑稿”,但是当时仅印了二百册,流传不广。现在为了学者们研究方便起见,中华书局最近根据北京图书馆本以原书两页合一面重印,共十六开本八册,估计年底前可出版。该书内容就史实性质分为帝系、后妃、礼乐、舆服、仪制、崇儒、运历、瑞异、职官、选举、道释、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等部分,约有十分之七八的材料,超出于宋史诸志以外,可以说是两宋章典制度的渊海。 (于)
  “新校正梦溪笔谈”
胡道静校注的“新校正梦溪笔谈”一书,最近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写的一部笔记。沈括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这部笔记中,几乎概括了他一生对科学和艺术等各方面的深刻的见解,并且反映了处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北宋王朝的种种情况。在学术价值上和历史资料上,学者们一向重视这部文化遗产。 (乾阳)
清代大学者俞正燮的著作
清代嘉道年间大学者俞正燮所著的“癸巳类稿”和“癸巳存稿”,共有七十多万字。这两部书论证的范围包括经学、史地、诸子、医理、天文、释典、道藏,以及古代的名物制度和社会风俗,征引渊博,考订精审。这两部书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新版“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
“忠王自传”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史料。罗尔纲所著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对自传内容作了考释和注解,该书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增订本。增订本改正了从前著录原稿钞本不守整理古书改字规例的错误,并且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对自传内容特别是人物和地名的笺证,作了修订和补充。增订本重写了长达五十多页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考证”,肯定了这部自传确是忠王亲笔写的。


第7版()
专栏:

  活跃的国防体育运动
  航空模型——青少年们喜爱的活动
每逢风和日暖的星期日,在从北京到长辛店的公路上经常能看到一群群骑着自行车,背着大大小小模型飞机的青少年。他们是首都中、小学校的学生,来试验他们精心制作的“小银燕”。
一会儿,你就会看到,长辛店的空旷原野上升起了一群群五色缤纷的模型飞机。在高空中盘旋、飞翔平稳得像老鹰一般的是牵引模型滑翔机;在空中能作快速的低冲、滚翻并且带着刺耳的马达声的是活塞式发动机模型飞机;小巧玲珑、灵活得像燕子一般的是弹射模型飞机和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这些在高空中盘旋、滑翔和互相追逐的“小银燕”吸引了地下千百个观众。
这些“小银燕”的主人们都是北京市航空模型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他们宁可放弃星期日的看电影、打球等喜爱的活动,带着自己心爱的飞机,骑几小时的自行车赶到长辛店比赛和试验一下谁的飞机飞得远飞得久。
他们很多人在儿童时代便是叠折飞机、竹蜻蜓的爱好者,进了学校后不久便成了“飞机迷”,在辅导员和老师的帮助下,利用课余时间,他们自己动手锯木条、糊机翼、制造发动机,最后飞机制成后,他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颜色给自己的飞机均匀地涂上油漆,然后带着它去试飞和参加比赛。北京钢铁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寿尔康便是成千上万的“飞机迷”的一个。学校里的繁忙的功课需要他付出许多精力,但是他还是挤出时间,试制各式各样的模型飞机。在去年全国比赛中,他以三次飞行一百八十秒的成绩获得了二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比赛的第一名。
在首都,模型飞机的爱好者有多少呢?据北京市航空模型俱乐部的统计是约三千人,除了青少年外还有中年人和老人,体育工作者和专家。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航空运动爱好者的要求,明年这个俱乐部将改成北京市业余航空学校,校内除了各种模型飞机外,将有滑翔机、教练机等。
不久,首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航空活动,我们将会出现成批的优秀的飞机设计家和驾驶员。 (安)
做个好摩托手
一个初冬的早晨,北京市摩托车障碍比赛正在进行。一个穿白运动衣的女运动员开始出发了。她那敏捷而准确的动作,立刻引起所有观众的注意。她驾驶摩托车就像鸟一样的轻巧自如地通过每个障碍。一会儿下了弹坑,不见了。一转眼又像一匹战马似的前轮抬起,只有后轮着地奔驰着。接着她又迅速准确地通过了土丘、8字、独木桥……。当她通过了最后一个障碍后,全场都为她的精湛的技术而鼓掌。这个女运动员就是那次比赛的女子冠军、北京航空学院学生许佩珍。
航空学院的业余摩托车运动开展得好是出了名的。可是他们开展这项运动也不过才两年多。
还是在1954年底,航空学院响应党的号召,在校中开展了国防体育活动。当时校方给买了两辆摩托车,学生们就组织了“摩托训练班”训练摩托手。训练班有了学员,但是没有人懂技术怎么学呢?办法总是有的。学校的教飞机发动机原理的教师担任了理论教员,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的技术教官作了他们的义务驾驶、保修教练员。从此,每个星期天运动场上整天有摩托车活动,每次活动都吸引了许多青年人。很多人都相继地参加了训练班。连一些不会骑自行车的学生都说:“回去赶快练自行车,好参加摩托训练。”在航空学院学习驾驶摩托车,成了热潮。
训练班办了一期又一期,最后由训练班发展到今天的摩托运动小组,摩托车也从最初的两辆增加到八辆。两年来,已有五六百人掌握了不同程度的驾驶技术。像许佩珍那样的优秀摩托运动员也有三、四十人。
开展摩托运动比起其他一些运动来是要费钱得多。这一点航空学院的同学们很了解。一开始他们就保持了勤俭的风气。每个运动员在驾驶时,总是考虑如何保护好车辆。在学驾驶的同时,他们也学习养护和修理。现在车辆的大小修理工作,完全由学生们自己负责。
(李书敬)
  龙潭湖畔看跳伞
在北京崇文门外龙潭湖畔,有一座伸开三个钢臂的高塔。这就是北京跳伞运动俱乐部的著名的高达五十多公尺的跳伞塔。
的确,爱好运动的人,有谁不被跳伞这项运动所吸引呢?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身子悬挂在离地三十多公尺的高空中,顶上是晴朗的蓝天,朵朵的白云,往下望是桌面般大小的屋顶,绿色的田野和蜿蜒的小道;刹那间挂在钢臂上的伞钩脱开了,身子以每秒钟三、四公尺的速度往下掉着,两耳呼呼的风声,地面迎着你飞来,不到十秒钟,一阵轻微的震动,身体便落在软软的细沙内,站起来时两脚还有些摇晃……。
跳伞运动除了能使人们获得气流学、力学等基本知识和使用降落伞的原理、结构以外,在往下跳的一刹那间,还能培养人们勇敢、果断、机智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因此它吸引了大批的青年男女。1955年北京市跳伞运动俱乐部成立后,很快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学生。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内,参加了跳伞运动的已有八万多人次。俱乐部已培养了八千多名成绩合格的跳伞运动员,在首都二百多个单位中,培养了三百多名干部、工人、学生作为原单位跳伞活动的辅导员。这些辅导员不少成了跳伞俱乐部中的积极分子,他们不嫌路远,经常主动地前来俱乐部当义务辅导员,有时替俱乐部做一些其他工作。俱乐部就真像他们的家一般。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跳伞运动员的要求,俱乐部不久以前特地从苏联购买了两个跳伞用的氢气球。明年,那些跳伞运动爱好者,将不是仅在五十多公尺高的跳伞塔上练习跳伞,而是在几百公尺的高空,在摇晃的氢气球上纵身一跃,张着降落伞飘然而下。
(郭 安)(附图片)
  跳伞运动员在作直升跳伞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