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如何保证副业生产不被挤掉?
  莱阳专区各县采取具体措施
新华社莱阳30日电 在今年冬季农业生产高潮中,如何保证副业生产不被挤掉?山东半岛各县正在采取具体措施。
目前,山东半岛各县广大农民和干部,正以坚决的意志积极进行人力物力的准备,开展冬季兴修农田水利运动,许多地方并已经热烈地行动起来。但是,各地的副业生产却是另一番情况。许多乡、社没有具体的计划安排;有些社在研究工作时根本不提到副业生产。即使是县一级的领导,也多半只在布置工作时提一下,缺乏切实具体的组织领导工作。
据分析,当前各农业社忽视副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一、由于今年冬季工作多,任务重:如晚秋作物的收藏、冬耕冬刨、植树造林、水利建设、收益分配、粮食统购、麦田管理和整党整社等,都是十分重要而又有时间性的工作,许多农业社要在同一时间内把这些工作统筹安排得好,无论在人力或资金方面,都有顾此失彼的困难;二、由于在大辩论中彻底批判了资本主义思想,打击了非法投机活动,有些干部和群众误认为今冬副业没有什么搞头了,而对于正当的副业生产的广阔门路和家庭副业的深厚潜力忽视。
根据这一情况,中共莱阳地委负责同志认为,如果对这种现象不及早提醒大家注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那末,就有可能重复1955年冬在水利建设高潮中丢掉副业生产的教训,造成来春农业社和社员经济生活普遍紧张,工作被动。因此要求各县、乡、社对冬季副业生产作切实安排。中共福山县委已在11月21日全县党组织书记和乡长会议上,要求各乡党组织书记和乡长加强对副业生产的组织领导,深入各农业社帮助他们很好地安排各项工作,务使每个社都有一定数量的劳力和资金投入副业生产。同时,县委又召开了供销社、服务局、手工业社和税务局等各有关单位会议,研究了如何从原料、销路等各个方面来支持农民副业生产的问题。据初步计算,只要把当前有条件搞的各种副业都搞起来,今冬明春全县仅家畜家禽、编织、绣花和运输等四项即可收入二百多万元。


第2版()
专栏:编后随笔

  前车之鉴
在去年春天和夏天,在不少地方,曾经有一些农业社缺少资金,有许多社员缺零花钱,“太紧了”“太死巴了”的呼声四起,一时弄得大家十分苦恼。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同一部分社员的资本主义思想有关,同办社工作中的缺点也有关。其中原因之一,是在前冬去春的生产高潮中放松了甚至丢掉了副业生产。
去冬今春,又出了另一种偏向;一些社员只顾搞自己的副业,甚至经营投机买卖,有些干部也放松了对农业社的基本建设的领导,以至资本主义在农村有抬头之势,集体利益、长远利益被忽视了。
今年冬天,经过大辩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高潮又出现了。应该全面地接受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不要把副业生产忘掉或者挤掉,而要使它成为整个生产高潮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年生产高潮来得早,许多地区已经完成了兴修水利的年度计划的大部分,这是今年开展冬季副业生产的一个好条件。现在是时候了,都像山东莱阳地委这样及时地把冬季副业抓起来吧!


第2版()
专栏:

  他们的劲头哪里来?
  ——中共山西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一斑——
 本报记者 吕建中
太原市井州饭店“四三三”号房间里,这几天显得格外活跃。出席省党代表会议的解虞县的代表们,在这里根据四十条纲要的精神和省委初步拟订的全省十二年农业发展规划(修正草案)讨论自己县里的增产指标。
代表们从省委的规划中的增产措施等方面得到启发,但觉得规划里面有几个重要数字还不够理想:
全省到1967年粮食平均亩产量,由1955年的一百二十七斤增加到三百一十五斤,其中晋南地区由1955年的一百五十八斤增加到四百二十斤。
全省到1967年棉花平均亩产量(皮棉),由1955年的三十八斤增加到八十斤,其中晋南地区由1955年的四十一点五斤增加到八十六斤。
省委把这个规划草案提交这次党代表会讨论之前,曾经过几次讨论和修正。在讨论当中,有的同志对增产指标持谨慎态度是有他的理由的,这就是山西省过去几年来的粮食产量总是很不稳定:1954年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一百三十三点九斤,1955年为一百二十七点五斤,1956年为一百五十斤,1957年为一百二十点六斤。造成产量不稳定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水利跟不上——全省六千八百三十四万亩耕地面积中,现在只有水浇地一千万亩左右。1955年和1957年的两次严重减产,都主要是旱灾造成的。
不过,解虞县的代表们觉得省委这个指标不够理想,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他们的增产劲头很大,这种劲头主要来自正在结合讨论四十条纲要大搞生产建设的全县十几万群众。
代表们在讨论当中认为,解虞县和全省的情况一样,水利问题也是全县增产的主要关键。解虞县河流稀少,地下水源却很充足。解放前全县只有一万多亩水浇地。解放后,特别是经过高级合作化后第一个冬春的兴修水利高潮,全县水地发展到二十六万多亩,使1956年从旱灾中夺得了丰收。最近,他们又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白天千部机器响,夜晚万盏灯火明”的冬季生产高潮。花果山农业社辩倒了保守思想以后,社员们要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气魄,使“低水向高流,遍浇花果山”。习苏农业社在11月7日那天完成了两条大水渠,一条定名“十月革命渠”,另一条定名“辩论渠”。在辩论中,有的社员提出节约粮食,支援夜间打井的人;有的社员把准备盖房子的钱投到社里搞水利建设。许多地方群众自动组织勘察组上山下地找水源,并展开挑战竞赛,热烈异常。
群众这种征服自然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闹生产的劲头,给代表们增添了勇气和智慧。在这次会议上讨论制订全县增产指标的时候,他们明确了:只要坚持贯彻“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小型为主,中型为辅”的方针,就可以把全县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发展水利就可以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参加这次党代表会的红星农业社主任罗成鄎和燎原农业社主任高鸣钟,就曾根据这个方针创造了很好经验。红星社在中条山脚下,他们采用挖泉截流,修建水库的办法,不到一年工夫用三千二百元投资,就发展了水地五千九百多亩。燎原农业社地处平原,他们经过全面规划,采用利用旧井、打新井、挖渠的办法,建立灌溉网,并采用机械抽水,两年工夫就提前实现了全社水利化,比原来的计划节省了投资二十八万多元。根据这些,解虞县的代表们对全县今冬明春把水浇地扩大到四十万亩、到1959年底实现全县水利化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
代表们还认为,随着水利的发展,肥料也必须跟上去。这一点,全县群众在辩论四十条纲要当中也挖掘出好多肥源,而其中更重要的一项措施则是大量发展养猪。全县明年平均每亩土地施肥量可比今年增加40%,再加上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全县1958年粮食的平均亩产量可由今年的一百八十四斤提高到二百六十二斤,棉花可由今年的五十五斤提高到七十斤,争取达到八十斤。连同其它农副业收入,明年全县每人的纯收入可由今年的九十七元提高到三百三十五点一元,比合作化前富裕中农每人平均收入一百零三元提高了142.1%。
在一年当中使全县每个农民的收入由低于富裕中农一跃而超过富裕中农一倍多,这样的大跃进是可能的吗?群众的力量鼓舞了他们的信心。解虞县的农民群众曾把大量的收入投入了水利建设。现在全县有水车六千多部,锅驼机、柴油机一千多部,平均每三十三户就有一部水利机器。这些机器大部是今年各农业社自己筹资买来的,并在今年抗旱中发挥了巨大的效能。这又给代表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只要大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就可以创造奇迹。
代表们在辩论全县1960年的增产指标问题的时候,斗争十分激烈。那时候,全县已经水利化了,养猪积肥也有了加倍的发展,加上全省十万名干部全部下放和回乡生产以后,农业战线上的领导力量也将大大加强,这样就使增产条件更加优越。然而在进一步改革耕作制度,尤其是扩大复播面积这项重要措施上,却发生了争论,有的代表赞同,有的表示怀疑。代表刘生溪举出他所领导的星火社为例子,这个社每个劳力平均十三亩地,九百亩复播,七百亩棉花,春秋两季劳畜力都十分紧张,顾不过来。这的确是个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可是大家从辩论中终于找到解决办法。其一,是从制度上加强劳动管理,从思想教育上端正社员的劳动态度,挖掘社员的劳动潜力。其二,更基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水利机械化。在这方面代表高鸣钟所领导的燎原农业社就是一面镜子。这个社的劳力原来也很感不足,可是他们装置了柴油机、锅驼机各一部,除带动水泵浇地两千亩外,还带动十八部轧花车、六部脱绒机和一座油磨、钢磨,这不仅使全社的棉籽可以全部自己加工,同时榨油和社员磨面也用机器代替了。代表们认为燎原社的做法完全有条件在全县其它农业社里推广。
经过一阵辩论,大家认为1960年全县复种面积扩大到二十五万亩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至于产量,代表当中有两个是今年部分土地千斤粮和两个大面积百斤棉的农业社的领导者,他们实现这种高额纪录的条件和措施,并不比上述1960年的增产条件好。据此,代表们最后讨论决定,全县1960年棉花亩产一百斤以上。粮食平均亩产量四百三十六斤。这就是说:省委给晋南地区提出的十二年指标,他们1960年就能超额完成!
上述指标一经确定,全体代表大为振奋,县委书记陆达同志好容易才抑制住了大家的喧嚷声,他要大家再沉下心来考虑1962年和1967年的指标。大家觉得突破了1960年这个“大关口”,后面就好讨论得多了。他们认为,再往后,尤其是到1967年,除了上述实现水利化、水利机械化、大量养猪、积肥和改革耕作制度等增产条件以外,有几个重要因素还必须考虑进去,一是耕作机械化增多;二是国家能更多的供应化学肥料;三是各级领导水平的提高和领导力量的加强;四是群众思想觉悟和劳动态度将有更大地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将完全纳入正轨,经验也更加丰富了。根据这些条件,代表们认为全县有把握在1962年达到棉花亩产一百一十斤,粮食亩产五百斤。到1967年,就可达到棉花亩产一百五十斤,粮食亩产六百四十斤的指标。
这时候,房间里又是一阵热闹,有的提议向省党代会建议,把晋南地区1967年的产量指标由四百二十斤提高到五百斤;有的鼓励陆书记在大会发言时,把解虞县群众那股增产劲头和代表团讨论出来的这个增产指标好好讲一讲。人们响亮而自信的笑声,阵阵飞出那阳光斑斓的,半掩半开着的窗口。


第2版()
专栏:

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实地调查
  休宁县制订山区十年发展规划
新华社合肥30日电 安徽省休宁县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制订出发展山区生产的十年规划。这个规划要求到1967年,全县林地面积由现有一百零八万多亩扩大到二百零二万多亩;粮食产量由一亿二千多万斤增加到二亿六千多万斤;牛、马、驴、骡等大牲畜由一万五千六百多头增加到八万四千三百多头;猪由七万四千头增加到十六万四千头;其他副业生产总值由一百九十六万多元增加到四百二十一万多元。这个规划实现后,全县每人全年平均纯收入将由一百一十三元增加到二百一十九元。
休宁县是个山区县,地多人少,物产丰富,除粮食作物外,盛产竹木、茶叶、牲畜及数百种土特产品。目前这个县还有一百多万亩适合种树、植茶的土地荒芜着;已利用的土地潜力也没有发挥,有的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山区的小土特产很多,有的现在还没有经营起来。山区饲料多,有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也有很大潜力。
根据这些条件,规划要求贯彻山区以发展林业(包括茶叶)为主的方针,到1965年把荒山荒地全部绿化,发展用材林七十多万亩,提倡“油料上山”,增植油茶十万亩,油桐三万多亩,大力发展果树;继续垦复荒茶园,并开辟新茶园三万亩,产量由今年的三万五千多担到1967年增加到十二万多担。粮食生产根据山区宜耕地少的特点,着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保持水土的原则下适当发展耕地面积。规划要求在1962年把耕地平均每亩产量由现在的四百九十九斤提高到八百零八斤,到1967年增加到九百九十七斤。为保证完成粮食生产指标,对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开展积肥工作等措施,都作了单项规划。
在发展畜牧业方面,规划要求到1967年平均每户养牛二头,养猪近四头。并挖掘各种小土特产和造纸、烧石灰等副业生产的潜力,扩大品种,到1967年把总产值提高一倍。
休宁县在进行山区生产十年规划时,大力发动了群众,山区农民几乎跑遍了全县每一个山坡,实地进行了踏查,并提出了很多意见。在整个规划过程中,都反复经过群众讨论,所以规划得比较细致,群众对完成规划中的各项指标也有了信心。目前全县农民已开始行动起来,为发展林业需要的三万多斤油茶、油桐、松树种籽的采集任务,已超额完成。现在又正在采集杉树种。为开辟茶园,农民们已采摘了茶籽七万多斤。造林、种茶等生产活动都已提前进行。为提高粮食产量,扩大复种指数,全县现已播种了午季作物六万多亩,比去年扩大了近一倍。今年全县计划兴修水利工程的土方,超过了解放几年来所作土方的总和。


第2版()
专栏:

江华瑶族自治县造林运动即将展开
据新华社长沙1日电 一个空前规模的营造杉林的工作,就要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始。成千上万的林农正在积极整理林地。
按照这个县最近制订的十二年远景规划修正草案,在今后十年内,林农们将营造森林一百零七万四千一百七十亩。到1967年,全县将支援祖国建设用材四十六万七千立方公尺,比今年增加一·八倍。林农收入也将大大增加。今年,全县就要在新整的林地里按照新的规划造林,同时再间播旱稻、红薯或玉米。杂粮收获三年以后,油桐就开始结球;待油桐收获六、七年后,杉苗才长大成林。这样,每座山就能为瑶族人民创造巨大的财富。


第2版()
专栏:

陕西山区农民提出战斗口号
  一两年内绿化山区
广东广宁县山区基本绿化
新华社讯 陕西全省山区农民在最近一个月来已经植树造林五十多万亩。许多山区农民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鼓舞下,经过辩论,提出了在一两年内绿化山区的战斗口号。榆林专区到11月22日已完成造林二十三万亩的任务。清涧、吴堡、靖边三县的农民已经超额完成今年秋季的植树造林计划。
今年各地都训练了大批植树造林的技术人员。榆林县造林局的负责人率领十九个干部,分别到长城沿线的沙漠地带,组织和领导农民植树造林。农民们以泥浆浸苗(树苗根粘些泥浆)和担水灌溉等办法战胜了天旱。榆林、靖边、横山等地组织了许多青年造林突击队。靖边县永丰农业社组织的七人青年造林突击队带动该社八十多人以三天时间完成了三百三十多亩的造林任务。绥德县由八百九十多个青年组成的二十三个植树造林突击队,采用灌水栽植的办法,栽植的杏树、核桃、葡萄和桑树等成活率都很高。绥德县的扶苏山、钟楼山和无定河岸已栽满树苗,另外还补植旧林一千九百多亩,零星植树十万株,幼林抚育任务完成九千多亩。在植树造林中还整顿护林小组三百多个。汉阴县有五千多名干部、学生下乡上山帮助农民造林,不到一个月,全县就植树二十多万株,其中绝大部分是经济林,如杜仲、花椒等。华县西壬、华峰等六个农业社的社员为了绿化华山上的小片荒山秃岭,选出六十多个有经验的社员冒着寒冷,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经过三天紧张劳动,在山上造林四百多亩。
新华社讯 山峦重叠的广东广宁县,由于连年大规模造林,改变了山区面貌。
这个县的山地占总面积87%。从1951年起到现在,全县农民共开荒造林四十五万多亩,整理补植残林十九万亩,加上原有林地,现在全县共有森林面积二百六十五万多亩,97%以上宜于造林的山地都是一片青葱翠绿。现在的千山万岭,尽是墨绿的松杉和嫩绿的竹林。过去每逢下过大雨,县里便到处山洪暴发,山岗崩塌,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害。有时山洪带着泥沙堆盖了大片农田,山洪漫进城镇。但是,今年4、5月间,暴雨持续很久,全县基本上没有受到山洪的损害。
几年来林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使全县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今年,这个县林副业品的总收入预计可达二千二百万元,按全县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就有八十元左右,再加农业收入,每人有一百二十元以上。
这个县的群众性造林运动是随着合作化的发展逐步形成的,近两年来,农业社社员们在秋收后便登山涉岭,早出晚归,采集林木种子,进行大规模育苗造林。坑口区二十多个合作社的社员们,在近两年腊月寒天,不怕艰难,深入大山采种,超额完成采种任务。几年来全县农民为了护林防火,不管下雪降霜,刮风下雨,在无数高山的脊梁上,开出了纵横交错的防火线道。仅去年和今年就开辟了共三万一千多里长的防火线,参加的劳动力共达二十五万多人次。现在,全县已基本上消灭了山林火灾,被省里评为无森林火灾县。今年夏种大忙时,竹林虫害盛发,全县农民一面进行夏耕夏种,一面抽出劳动力到山里去突击除虫。


第2版()
专栏:

  从山上来 回山上去
  宕昌县搬到河谷的农民认识上山十大好处
  陆续搬回山上要把过去丢掉的宝贝找回来
新华社兰州1日电 宕昌县从高山上搬到河谷村庄来住的农户,经过社会主义大辩论以后,最近又陆续搬回高山原住处去,仅官亭、沙弯等区,搬上山去的就有二百多户,其中还有些原来住在河谷村庄里的农户。
宕昌县90%的耕地是山地,因此大部分居民住在山上。合作化以后,除了山上农民建立农业社以外,还有一部分合作社是河谷地居民和山上居民联合建立的。在这部分合作社里,山上的居民就不安心在山上居住,认为上山苦,困难多,不如山下居民挣的工分多。他们说,“既然山上山下都能得工分,为什么我们要在山上住?”许多农户就搬下来了。但是,这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社员们每天上山种地,来回要走三、四十里路,两头不见太阳,还干不了多少活。按二百多农户统计,由于他们搬下山来,就荒了一千多亩地。
农村展开粮食问题大辩论时,在上述类型的农业社里就提出了“上山下山”的问题。有的社员说:我们的地大部分在山上,人都下来了,怎样能增产粮食?有的社员说:山地出产洋芋,不种山地,总不能把石头当洋芋吃。中共官亭区委会曾根据各农业社的辩论,总结出上山的十大好处:种地少跑路,田间管理方便,能消灭荒地,能大量积肥,可以大量养猪和放牧牛羊,容易推行田间责任制,能做好封山育林和水土保持工作,能发展多种经济,能保证增产计划的完成。经过大辩论,社员们都认识到下山是不对的。同时各农业社也注意解决在山上居住的某些困难,如补修水窖,解决吃水问题;调整了房子,解决住的困难;根据山上居住分散的情况,实行了包工包产到组和积肥奖励制度。
经过辩论后,下山居住的社员们就陆续搬上山去。官亭区星光农业社,原来在河谷住的二十多户,也随着搬上山去住。


第2版()
专栏:

  坡地梯田化、台地水利化、荒山荒地都绿化
  辽宁山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黄河中游地区掀起冬季水土保持高潮
新华社沈阳1日电 辽宁省山区大力兴修谷坊、梯田,广植林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五年来已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一百多万公顷。在已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山区土地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一般都比进行水土保持前提高了30%到50%。
辽宁省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山区已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7%。许多山区过去由于森林被破坏,山坡滥行垦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达四百一十五万多公顷,每年从山坡上流失的泥沙量约有七千多万公方,农田产量逐年下降;同时,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河床,使平原地区经常发生洪水雨涝灾害。
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山区人民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仅1953年到1956年四年间,山区人民即修筑谷坊二十四万多座,兴修田间工程十二万公顷,封山育林二十二万公顷,造林二十七万多公顷。许多山区农民还创造了修撩壕、改横垅、修等高线和种苜蓿草带等控制水土流失的经验。许多山区经过综合治理之后,农业生产显著增长,山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几年来大修水土保持工程,全乡基本上达到“坡地梯田化,台地水利化,沟川台地化,荒山荒地都绿化”。粮食产量比一般平原地区还高。这个乡农业社的八盘沟生产队,在坡度二十五度的瘠薄山地上修梯田,加强田间技术管理,连续两年创造了亩产玉米一千二百多斤的高产纪录。
新华社28日讯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到目前止,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七万八千八百多平方公里。今冬水土保持高潮又已在许多地方出现,数以万计的农民正在各地展开如火如荼的冬修工作。
黄河中游地区今年度保持水土各项工作已完成65%,共可控制一万六千八百多平方公里土地的水土流失。加上以前几年完成的工作,黄河中游地区初步控制水土面积已达七万八千八百五十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占中游水土流失总面积13.6%。这些成绩对中游地区农业增产起了显著功效。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陕西省洛川县,全县76%的耕地已控制了水土流失。这些工程今年都已起了拦蓄洪水、保墒防旱作用,据推算全县可增产粮食四十八万多斤。
最近,黄河中游各地总结了1955年冬和1956年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各地干部和农民劲头很大,目前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水土保持运动高潮。甘肃省提出:已经完成今年水土保持计划的地区,今冬明春再完成明年任务的30%到50%;基本上完成今年任务的,再完成明年任务的20%到30%;还没有完成今年任务的,要保证和超额完成今年的任务。全省秋季已造林一百零二万亩,到10月中旬又完成了可控制八百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的水土保持工作。平凉专区至本月初就已超额完成了今年的水土保持任务。河南省济源县决定在三年内消灭普通旱灾,五年绿化全县;今冬明春再修建小水库一百六十四个,打水窖三万个,使山区和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有80%得到控制。“愚公移山之乡”——济源县王屋乡,已经出动一千二百多人,上山进沟,全面展开水土保持工作。


第2版()
专栏:

  高寒山区威宁自治县
  大规模改良土壤
据新华社讯 位于云贵高原高寒山区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决定今冬明春继续改良土壤八万亩。全县各族集体农民正投入这个大规模的改良土壤运动。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一百零四万亩耕地中,有95%分布在海拔二千公尺左右的高山顶和半山坡,其中有三十五万亩是土质瘠瘦的黄泥地和灰泡地,粮食产量极低。从1953年以来,这个县就普遍采用在瘦地施放硝泥、石灰、岩灰和肥泥的办法,改良土壤近十一万亩,增产粮食七百六十三万斤。


第2版()
专栏:

战胜穷山恶水的英雄社
大山农业社位于老革命根据地山东营南县厉家寨乡,由于境内山岭纵横,全社六千多亩土地被分割成瓢一块,碗一块。其中比较平展的一千多亩地,也都布满了石渣子,土层只有二、三寸,每亩地仅收麦子四、五十斤。解放前,全乡有七十多户常年讨饭。当地农民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穷人三根棍——先放羊,后放牛,再拉几年要饭棍”。
解放后,厉家寨乡的农民组织了起来,在“劈岭填沟,让河水改道,叫土地翻身”的口号下,移平了十一个岭头,填平了二十一个大坑和三百多道水沟,把一千多块零碎土地整理成一百多块大片地,并扩大耕地一百九十二亩。又进行了水土保持工作,把凶猛的山洪驯服了。1953年平均亩产粮食五百九十斤;1956年是历史上少有的大灾年,平均每亩仍产粮五百五十多斤。全社已有60%的社员生活水平赶上了富裕中农。       刘正中摄(新华社稿)(附图片)
  1、几年来的封山造林,保护了大山河两岸土地不再流失。
  2、全社修了十三个水库。这是北山上大水库的一角。
3、社里修了五道引水沟和地下水道,把大山河的清水引上岭头。这是社员在岭上车水浇地。
4、社员任平老大爷有生以来第一次种出这样大的萝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