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庆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苏维埃文化的繁荣
苏联 马尔科夫斯基
在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前夕,全苏联经历着充满伟大事件的、欣欣向荣的生活。历史是最准确的记录员,它每天记载下苏联人民大大小小的成就,记载下新的大发电站、工厂、矿井、文化宫、图书馆、剧院、住宅……的建设。
今年的秋天是值得纪念的。这个秋天标志了苏联科学界最伟大的胜利——发射人造卫星成功。被科学家们恰切地称为苏联月亮的人造卫星,是多年来科学工作的结果,是十月革命打下了发展基础的苏联国民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结果。
早在十月革命的前夕,列宁就预言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本家、地主的被推翻,将为生产力的空前迅速发展开辟出道路,只有在取得政权之后,无产阶级才能为全民文化的迅速高涨创立必要的前提。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光辉地证实了列宁的预言。在最初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当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当对分散的小农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在苏联顺利地实现了文化革命,这个革命的结果,苏联人民现在处处都觉察得到。
现在全苏联实行了七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在革命前的俄国,九岁以上的居民中76%都是文盲。在十二万四千个中小学校里学习的有九百六十五万六千人,在一百零五所高等学校学习的有十二万七千人。1956—1957学年中,苏联在二十一万三千所中小学校中的学生达三千万以上,在七百六十七所高等学校里共有二百多万名学生。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苏联培养出六百三十万受过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专家。而在沙皇俄国总共才有二十万名专家。
在年青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最初年代里,全国到处建立起新的剧院。数十个艺术研究所为那些渴望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的艺术家们打开了大门。在莫斯科出现了革命剧院和瓦赫坦戈夫剧院,在列宁格勒出现了大剧院,在各省也建立起数十个剧院和艺术研究所。先进的艺术家们都团聚在这些剧院的周围,他们努力创造新的、革命的艺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从前坐满了圈椅、池座、包厢的、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们,把坐温的椅子让给了新的观众——工人和农民。
这里不得不回忆起莫斯科高尔基艺术剧院的创建人之一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在回忆录中写的话:“……在最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我们陷于完全茫然失措的境地。我们的艺术开始雕萎了。它已经不像我们建立我们剧院时那样的热情奔放了。我们对自己和自己的艺术开始失去信心。我们的政治生活暗淡无光。我们丧失了创作的勇敢,而没有它艺术就不可能前进。我们大家现在很好地意识到,如果没有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我们的艺术就会萎缩、消失。”
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戏剧艺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现在有三百多万劳动者参加了业余剧团,这样的剧团约有二十五万个。在整个帝俄一共有一百七十七个剧院。现在苏联有五百一十二个剧院,其中有三百五十五个话剧院和三十二个歌剧院。革命前,全国没有一个儿童和少年剧院,现在这样的剧院有一百零一个。沙皇俄国的多数剧院,特别是省的剧院生存非常困难;在边疆地区,如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地根本就没有剧院。现在每一个苏维埃共和国里都有数十个剧团。
但是,三十年代所实现的一切仅只是巨大的文化建设的开始。文化建设一年、一天也没停止过,甚至在苏维埃国家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进行伟大的战争时也没有停止过。
革命前的旧俄国,正像我们上面已经讲过的,有文化的人很少。很多市镇和乡村里全部都是文盲。至于说到在俄国居住的许多民族,他们在沙皇制度下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在沙皇俄国出版的书那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要说明一下,那时是有书可出的,因为俄国拥有富有天才的作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1913年才出版了八千六百七十万册书,1956年达到十一亿零七百五十万册,而到1960年书籍出版的数量将增加到十五亿册。
书是用苏联各民族的语言出版的。到1937年,我国的书籍已用一百一十一种语言出版。
四十年来高尔基作品的印刷总数超过了八千八百万册,普希金的——八千四百万册,列·托尔斯泰的——七千六百万册。苏联作家的书也出版了千百万册。
资本主义的国家的出版社在“文艺书籍”的幌子下把另外一种书推销给人民。贝尔塔·加斯德尔在2月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信使”杂志上表现出公正的不安,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沉入侦探小说潮流的危险威胁着庄严的文学”。美国出版商人大量出版的既不是朗费罗和马克·吐温的著作,也不是德莱塞和奥·亨利的著作,而是一些低级的小说。
按照书籍种类出版的数量计算,苏联稳占世界第一位。更重要的是,苏联新书出版在继续增多。1913年美国出版的书籍比沙皇俄国还少一半。过去的四十年间,苏联每年的书籍出版量提高了一倍多,而美国仍然踏步不前。
苏联的三十九万四千个图书馆,拥有大量书刊,并仍在不断地充实着,因为苏维埃政权毫不吝惜文化需求方面的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有十一万九千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达三亿册。如果再加上十一万五千个农村俱乐部、文化宫和四万七千个电影放映站,就可看到一幅证明苏联农村文化迅速发展的鲜明图画。
生活完全驳倒了资本主义的那种似乎存在天生注定一辈子落后的国家的理论。十月革命后证明,摆脱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枷锁的一切国家,毫无例外都能达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能提高到先进国家的水平。哈萨克斯坦去年供给国家十亿多普特粮食,而哈萨克斯坦过去是怎样的呢?面积大,人口少,居民几乎全都是文盲,如1919年哈萨克斯坦一千人中只有二十个人识字。
现在请看一看这个国家的地图:你们能找到在短期间成长起来的巴尔哈什、捷米尔—塔乌、则兹卡兹干、萨兰尼等闻名全苏联的工业中心。
这个共和国现在有九千所中小学校,一百三十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和二十五所高等学校,学生总数达一百五十余万。从前哈萨克人没有一个剧院。戏剧因素仅只包含在古老的民间典礼中,如在民族的表演、在冬布拉伴奏下当场编唱者的唱诗比赛中。如今在哈萨克斯坦有十九个剧院,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和朝鲜族剧团。此外还建立了阿巴伊歌剧和芭蕾舞学院、哈萨克剧团、哈萨克国立江布尔音乐馆,以及专为文化机关培养熟练干部的音乐学院。
鞑靼和巴什基里亚两个自治共和国的人民在革命前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甚至在逐渐消亡。鞑靼人和巴什基里亚人的过去和今天从下列事实和数字里就可看出,巴什基里亚在石油生产方面已跃居苏联第一位,同时它已成为一个有高度文化的国家。那里的人口不断增加,过去的黑暗已无影无踪了。过去巴什基里亚人几乎全都是文盲,现在有了八所高等学校、四十七所中等专业学校、十九所科学研究机关和七个剧院。这个共和国还出版很多报纸和杂志。在荒野建立起来的新城市,像萨罗瓦伊、十月,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榜样。
鞑靼自治共和国也是这样,它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是在十月革命后开始的。鞑靼人民中出了像穆萨·嘉里尔这样举世闻名的优秀诗人和英雄。鞑靼共和国的艺术在迅速发展中,不久以前在莫斯科举行了鞑靼文艺旬,他们不仅上演了新的话剧,而且还有新歌剧。歌剧“穆萨·嘉里尔”,音乐质量高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鞑靼族同先进的民族齐步前进,它现在拥有一切,有自己的工业、发达的农业和日益繁荣的文学和艺术。
文化革命是实现列宁关于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天才计划的基本因素之一。 (本报特约稿,方译)(附图片)
四十年前莫斯科的交通工具:马拉轨道车,行驶极其缓慢又不方便,而且价钱贵得劳动人民乘坐不起(见左图)。四十年后的莫斯科交通大大发展,每天行驶在市区的有一千辆无轨电车,两千辆有轨电车,一千八百辆公共汽车,日夜服务,价钱便宜,每天来往乘客为八百万人次(见右图)。


第6版()
专栏:苏联来信

刘胡兰中文小组开始新学年亲爱的同志们:
自从“人民日报”登了我介绍索契市刘胡兰中文小组的来信以后,我和我的学生接连不断收到中国寄来的大批信件。这些信多半都是中学毕业生和大学生写来的。从这些信里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的幸福生活和他们建设祖国的无限青春活力。
抱歉的是,来的信那么多,我的学生们还不会用中文写信,而我又有病了。尽管这样,这些天,我已经写了几十封回信。
刘胡兰中文小组已经开始了新学年。今年7月1日和8月1日,我们曾先后两次邀请了中国留学生一起隆重地庆祝了中国共产党的诞辰和中国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为了庆祝中国国庆节,10月1日我的学生们开始出刊“友好”杂志。这个杂志每两个月出一期,内容是关于刘胡兰中文小组的生活和中国情况介绍。
此致
兄弟般友谊的敬礼
刘胡兰中文小组教师 拿武莫夫(附图片)
刘胡兰中文小组第一班举行开学典礼时的合影。


第6版()
专栏:苏联通讯

一定要赶上美国
本报记者 李何
“在按人口计算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苏联共产党向人民提出这样的号召。这是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
“一定要赶上和超过美国!”苏联人民响应了党的这一号召。工人、集体农民、科学工作者都怀着要在和平的经济竞赛中战胜资本主义国家的坚强斗志。
苏联经过了两次战争,曾经只能用三十年多一点的时间进行和平建设,而且革命前留下的只是贫弱的经济基础。虽然如此,苏联在短短的四十年间,在工业的绝对增长率、科学的最新成就等等方面,还是赶上和超过有一百多年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并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过横财的美国。
尽管这样,当今年5月苏联共产党号召农业劳动者在最近几年内在肉类、牛奶和油脂的生产上按人口平均计算赶上美国的时候,美国资产阶级分子又在讥笑了。在他们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些人看不清几年来苏联进一步发展农业所造成的大规模提高畜产品的形势,他们不知道几年来苏联农业在狠狠地改进以后拥有何等巨大的潜在力量。
苏联牛奶产量按人口平均计算将比较快地赶上美国,这方面的怀疑论者比较少。苏联集体农庄每头乳牛一年平均产奶量从1953年到1956年的三年中提高了半倍以上,达到一千六百多公斤。按人口平均计算,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的牛奶产量在去年已经超过美国。按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计算,不但这三个共和国,而且乌克兰、白俄罗斯两个共和国,以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十六个州的牛奶产量在去年已经达到二、三、四百公担的高额。今年头八个月,全苏联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牛奶产量比去年同期增产了三百二十万吨,也就是增产了21%。所以,牛奶产量要从1956年的四千九百一十万吨提高到七千万吨——按人口平均计算赶上美国是不需要多久的。
增产肉类的任务比较艰巨。但是,这个任务的提出,也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从1953年到1956年的三年中,肉类就增加了一百三十万吨(毛重),而过去三年苏联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增产谷物方面。所以,这还不是苏联增产肉类的真正速度。人们如果看到苏联农业劳动者今天响应党的号召,决心在和平的经济竞赛中与美国较量的高涨情绪,那么就会了解,他们的力量不是普通统计学的尺度所能衡量的。最近我在摩尔达维亚见到了这种令人兴奋的情绪。
我在收获葡萄的季节到了摩尔达维亚。集体农庄庄员们笑吟吟地告诉我:今年葡萄丰收!在这葡萄之乡,葡萄丰收是件莫大的喜事。摩尔达维亚葡萄园和果园的面积占全苏的三分之一,今年大约收获二十七万吨葡萄。有什么事情比葡萄丰收更吸引摩尔达维亚的人心呢?有,那就是增产肉类。
不论在哪个区,人们想的和谈的都是关于肉类增产和养猪问题,因为养猪是迅速增产肉类的有效办法。整个共和国的农村都卷入这个爱国主义运动中去了。许多集体农庄保证今年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生产肉类六十到一百公担,牛乳三百到三百五十公担。今年上半年集体农庄交售国家的肉类,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一倍。
南部茶堆龙区走在增产肉类运动的前列。这是蓬勃发展的一个区。全区有十三个集体农庄。截至8月20日止,全区从每一百公顷生产了四十五公担肉类,这等于去年全年的一倍半;其中基洛夫集体农庄生产了一百公担,伊里奇遗训集体农庄生产了八十三公担。人们的劲头很大,他们自信能够实现全区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生产六十公担肉类的诺言,而明年后年产量还要大大增加。
这种信念不是单纯建立在一股热情上面的。区委第一书记沃尔良斯基带我参观了几个集体农庄的猪舍和饲料基地。虽然走马看花,但看得出人们的信心是有充分根据的。全区今年养六万多头仔猪和五千多头母猪,这几乎全是在1955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伊里奇遗训集体农庄今年养二千二百头猪,差不多为去年的两倍。基洛夫集体农庄积极地扩充饲料和猪圈,准备三年内跃进到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生产一百八十公担肉类的高峰。养猪,多多养猪,增产肉类,这就是全区的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上下的心都放在养猪业上了。把猪养好,已成为党区委会的首要任务。沃尔良斯基到处亲自检查猪圈和饲料,提醒各个集体农庄及时使母猪交配,使得明年1月就添加猪仔。党员、团员、优秀的庄员被派到养猪场工作了。田间、果园和拖拉机工作队也附带养起猪来。他们用木栅在空地上搭起临时的猪圈,每队养五十头到一百头。喂的是废弃的食物,以及利用田边地角栽种的饲料。饲料的准备和栽培已更加受注意,用起来也更加节约了。适宜于此地生长的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了。补充饲料也大大发展了。为了利用夏秋田间充足的青绿饲料,他们把母猪产仔的时间安排在一二三月间和七八月间。
这个区计划在明年从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生产一百公担肉类。为此,全区母猪在9月开始交配。要它们在明春产仔猪四万四千头,连同今秋留下的两万头,总共六万头。同时将把每头养到八十公斤以上,以便取得四千八百吨猪肉。加上明年交售的三千头牛、一万二千只羊和二十五万只家禽,那么一公顷地生产一公担肉的目标将会达到。
沃尔良斯基指着满圈满栏的肥猪,谈着发展的趋势,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要赶上美国。”
我才从摩尔达维亚回到莫斯科,茶堆龙区农业劳动者已经向苏共中央报告他们提前实现了今年的目标:全区集体农庄在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上在九个月中生产了六十三点九公担肉类,这等于去年全年的两倍,等于1953年的五倍。
苏联全国各地农业劳动者都卷入了这个“赶上美国”的热潮中,以出色的劳动成就来迎接十月革命的四十周年。乌克兰共和国文尼查州克雷佐波尔区在九个月中在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上生产了八十八公担的肉类和二百四十一公担的牛奶。楚瓦什自治共和国列宁集体农庄在九个月中在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上生产了一百零二点六公担肉类和二百三十九点三公担牛奶。唐波夫州“共产国际”集体农庄在九个半月中在每一百公顷农业用地上生产了八十五公担肉类和二百一十二公担牛奶。……这是良好的开端。苏联农业劳动者说:“党说怎样,就会是怎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