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回忆苏联伟大无私的援助
何香凝
四十年前,十月革命的炮声震动了全世界。世界上被压迫国家和民族,都受到了十月革命的无可比拟的鼓舞。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所给予的支持,使世界上被压迫的民族独立运动走上了新的历史时代。
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以极大的推动。有了十月革命,中国革命才开始了它的新纪元。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室。列宁对孙中山先生有过极高的评价。辛亥革命以来到十月革命这一段期间,每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尝试,都是以封建官僚和军阀的反革命军事政变而告终,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并没有成功。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黎明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中传开了,并且生了根。那个时候,革命不再是军事阴谋了,革命已经成为具有自觉的人民在具有明确革命纲领的革命政党领导之下的群众性行动。正因为如此,孙中山先生对一群反对联苏、联共的老反革命说:“我就是要改组国民党。如果你们都不愿意,你们都可以退出,我一个人加入共产党。”
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国内的封建军阀势力,终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多年来,苏联对我们的无私帮助,一直没有间断。在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不久,苏联就宣布取消帝俄时代与清朝政府所订立的不平等条约,首先自动解除帝俄时代所加于中国人民的束缚。我们中国人民是多么兴奋感谢啊!当孙中山先生在1923年决定联苏、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之时,苏联所给予我们的无条件的、慷慨的帮助就很大。当时很多是由廖仲恺接头的。苏联帮助我们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还派来了顾问,派来了军事专家,使孙中山先生能够在当时的困难环境中进行各项工作,建立了革命武装,保证了北伐的成功和胜利。民革成员及各民主党派的一部分人士,应该熟悉这段时期的历史。就是在蒋介石反动集团统治中国的二十多年中,苏联人民也没有停止过对中国人民的鼓励和支持。尽管有一个时期,蒋介石反动统治曾一度向苏联宣布断绝邦交,但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仍然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和各界民主人士的理想中的明灯,仍然照耀着广大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道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帮助中国人民争取胜利,有不少的苏联朋友甚至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光荣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实在令人感激。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苏联对我们的帮助,更是尽人皆知的了。苏联首先承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2月,又和我国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帮助我们进行各项恢复和建设工作。1954年10月,以赫鲁晓夫同志为首的苏联政府代 表团访问中国,与我国国家领导人进行会谈,发表了
“中苏关于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根据地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支配的联合公报”和“中苏关于将各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公报”等等,把很多装备和物资无偿地送给我国。至于中苏两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合作,诸如派遣专家、赠送机器设备和帮助我们红十字医院等等人力物力的帮助,就更数不胜数了。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给予我国的经济和技术的援助,对我国的建设事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苏联这种大公无私的援助,我国的工农业及各项建设就很难有今日这样迅速、这样伟大的成就。这种援助,除了社会主义的苏联之外,要想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国家也这样无私地帮助我们,是绝对不可能的。帝国主义国家只是侵略我们而不是帮助我们建设。历史就是明证。三十多年以前,孙中山先生就已预见到这一点,所以在1923年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联合苏联”、“以俄为师”的道路。苏联对我们的帮助,是三十多年来不容否认的事实。只有睁眼不愿正视当前现实和历史事迹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才会附和帝国主义,才会对伟大的中苏友谊进行无耻的污蔑。右派分子公开诋毁苏联,挑拨中苏关系,反对中苏友好的外交政策,简直是荒谬绝伦。我年已八十岁了。我应该说明:三十多年来苏联对我国有如兄弟的情谊和大公无私的帮助,是我亲眼看见和直接感触到的历史事实,我愿意对全国人民作见证。苏联一贯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是万分感激的。现在右派分子居然说出这些以怨报德的谬论,我感到十分愤激。不难看出,右派分子无视历史事实,丧心病狂,颠倒黑白,不过是别有用心而已。
正如毛主席所说:“在中苏两大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充分的了解与深厚友谊,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中苏两大国人民的团结将是永久的,不可破坏的,没有人能够分离的。”久经锻炼的中苏友谊非但绝对不会削弱,反而是愈来愈巩固了。中苏友好也决定于两国的地理关系。中苏两国相邻,地跨欧亚两洲,幅员遍及寒带、温带和亚热带,人口共有八亿多,地下金属资源丰富,苏联又有优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如果我们两国人民共同团结,努力劳动生产,以充满地下的丰富矿产资源和农业的丰盛收获,为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提供原料,这样互助互济,不仅人民生活得以提高,国家得以繁荣富强,还更可以拯救被压迫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促进人类进步和保卫世界和平。
最近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使多少年来人类为探求地球以外大自然的秘密的理想得以接近于实现。我们中国人民都以无比兴奋的心情热烈祝贺苏联科学家和苏联人民在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前夕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的伟大科学成就,祝贺苏联人民这个对世界和平事业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贡献。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万岁!


第3版()
专栏:

苏联人民对包钢建设的支援
包头钢铁公司经理 杨维
值此全世界人民欢欣鼓舞地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回想起了包钢几年的建设。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胜利斗争,才能在这风砂大、气候寒冷的塞外,工业极端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平地建设这样大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包钢。参加包钢建设的苏联同志们,不仅是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而且有着像在他们的祖国工作一样的热情。在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内含氟比较高和含有大量的其他金属物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技术干部对冶炼这样的矿石没有经验,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当时在东北工学院任教的伊·彼·萧米克同志,慨然答应我们的请求,不仅在理论上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问题,而且带病由沈阳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直接指导试验操作,领导我们的技术干部作出试验报告。在包钢编制设计任务书和选择厂址时,也因为我们技术经济的经验不够,不能肯定厂址,不能编制出设计任务书。直到别良齐可夫、安德列也夫率领的选厂址组来到中国,才帮助我们解决了所遇到的技术经济上的困难,编制了设计任务书,选定了厂址。安德列也夫同志对在包头地区建设钢铁联合企业如何进行准备工作,向我们提出了极宝贵的建议,如铁路、公路、热电站需要在何时建设,建筑基地如何组织,建设干部与工人如何调备等问题,今天看都是正确的。上面所提到以及没有提到的凡参加过包钢建设的苏联专家,都很热情地把他们先进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同他们一起工作的中国同志。有的专家在包钢工作时间比较短,在临别时还向我们表示没能更多的把他所学的先进技术传授给中国同志是件憾事。这中间充满了中苏两国人民深厚的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
黑色冶金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以安德列也夫总工程师为首的全体设计人员在给包钢设计中采用了苏联钢铁工业上最新的技术成果,炼钢厂采用了世界第一流的大平炉,使用氧气炼钢,汽化冷却,并设有含热锅炉,以利用余热;几套轧钢机全部机械化自动化并有联锁装置;中央化验室设有同位素检验室,超高速探伤检验室,光谱定质定量检验室等新试验室。以上这些新设备,包括几套轧钢机、平炉等都由苏联制造供给我们。这一方面反映了苏联共产党与政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无私援助,同时也反映了十月革命后四十年来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包钢全体职工在这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时,除了衷心地感谢苏联无私的援助我国经济建设外,还深刻体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限活力,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我们要以极大的热诚庆祝这开辟人类新纪元的伟大十月革命的四十周年,要更自觉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决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积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勤俭建设包钢。


第3版()
专栏:

感谢苏联的援助
华北制药厂厂长 申象山
我们华北制药厂和所属淀粉厂,是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二百一十一项重点工程之一。从1953年以来,我们就在苏联的援助下进行着各项工作。现在,淀粉厂已正式投入生产;制药厂也将在年底基本上建成。这期间,我们对苏联的伟大的友谊有深刻的体会。
首先,苏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来为我们工厂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随着苏联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即时修改了部分设计。例如制药厂第二种产品的提炼,采用了最先进的离子交换法,就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做的重大改进。为了支援我们的建设,苏联供应了优质合金钢材及乙烯塑料管材,并供应了我们数千台崭新的设备及仪表,其中有的是苏联刚试制成功,在国内还未使用过。凡是我国自己不能供应的设备及部件,苏联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供应。如淀粉厂试车损坏了两盘重要的滚珠轴承,严重影响工作的时候,苏联有关方面得知后,迅速用飞机给我们送来。这真使我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我们建厂和试车期间,苏联曾先后派来三十二位专家帮助我们工作。每一批专家到来,都反复表明他们接受苏联党和政府的指示,要以国际主义的精神,尽其所能帮助我们。本来在苏联有一年一度的休假制度,但是他们竟不愿休假,而成年累月为我们辛勤的工作。这种忘我的高贵的品质,令人万分感佩。
苏联专家在工作中一方面为我们解决了技术上的大问题,一方面通过讲课与实际操作,培养了我们年青的技术人员。如机械化仓库工程是采用活动模板施工法,这在我国从来没有搞过。但经过专家的具体指导,现在我们已有成批的职工学会了。我们安装队的工人不会焊接不锈钢,经过专家手把手的教导,也有一批工人学会了。在专家这样具体的教导下,已有几百个生产技术人员成长起来。
苏联专家不但是在工业建设的经验上和技术上堪为我们的老师,他们严肃的工作态度与踏实的工作作风,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作用。他们常说,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不应有丝毫的苟且和马虎。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这种意见的正确性。
十月革命节就要来到了,全世界劳动人民都为苏联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沿着苏联已经走过的道路,并在苏联积极的支援下胜利前进的。因此,我们庆祝十月革命节,首先应向苏联盟邦致以衷心的感谢,并要继续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为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奋斗。


第3版()
专栏:

谢尼娅万里探亲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前夕,一位苏联妇女谢尼娅不辞万里从莫斯科赶来上海,会见她死去的最亲密的朋友的父亲——九十二岁的中国老工人李德山。
这位苏联妇女谢尼娅,25日乘车到达上海。老人李德山早已在月台上等候。虽然两人是平生第一次见面,但是二十多年来彼此朝夕怀念,相见之下,悲喜交集。谢尼娅抱住老人,泣不成声,李德山更是老泪纵横。同往迎接的公安里居民委员会主任杨慧英向谢尼娅送上一束鲜花,祝贺他们难得的会面,祝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血肉相连。
李德山是位革命老工人,早在大革命以前即随董必武同志等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积极组织码头工人与反动派作斗争。他有一个儿子名李凌云,1926年往苏联学习,取了个苏联名字舒拉。李凌云在海参崴担任“五一”工人俱乐部副主任和海参崴市职工会指导员,是个有为的共青团员。1930年,他认识了海参崴东方大学的女学生谢尼娅。谢尼娅也是个共青团员,一面读书,一面在“五一”工人俱乐部工作。这对年青人为共同的理想所鼓舞,慢慢地内心播下了恋爱的种子。那知1933年11月5日,舒拉死了。谢尼娅悲痛欲绝,含着眼泪埋葬了年仅二十四岁的中国朋友。
李凌云生前曾告诉谢尼娅,他父亲李德山还在上海,已经六十八岁。李凌云死后,谢尼娅立即写了一封双挂号信到上海。但是,老人没有收到这封信。原来李德山老人自参加“五卅”运动后,遭叛徒出卖,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监禁在龙华,后来又解到苏州,1934年才释放。出监后,老人写信给儿子,但是音讯全无。
抗战爆发,老人不辞千里关山到了重庆,全靠当时革命人士接济维持生活。重庆解放,政府对这位革命老工人作了妥善安置。迁来上海后,政府对他更是照顾备至。
李德山以八、九十岁高龄目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内心无限欢欣。但他还是深深怀念着儿子。虹口公安分局乍浦路派出所户籍警丁尧培同志了解了情况后,怀着满腔热情,要替老人做无异大海捞针的事。首先,丁尧培写信给李凌云的同学,探问究竟。果然,哈尔滨市公安局长宋少卿同志来信了,说:李凌云已在1933年死亡,生前与一个苏联女郎感情非常好,李死后,埋葬的事也是她料理的。但是,这个苏联女郎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里,他不知道。
老人听说儿子已死,不胜悲痛。他对丁尧培说:同志,设法让我与那位好心的苏联妇女通个讯吧!但是,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苏联这样大,到那里去找呢?明知事情难办,上海市有关部门还是一层层上报,最后,一封信转到了莫斯科我国驻苏大使馆。
今年春节,奇迹出现了。丁尧培兴冲冲地到老人家报喜道:查到了,她叫谢尼娅,现在莫斯科矿业大学担任俄文系主任。
感谢绿衣人,一封从上海发出的信飞快地到了莫斯科矿业大学。有人对谢尼娅说:“你有封从中国来的信。”谢尼娅说:“不会的!”但是拆开一看,她哭了,做梦也没想到舒拉的父亲还活着,而且会找到她啊!
不久,李德山老人收到谢尼娅从莫斯科的来信,还寄来了照片。信一开头就说:
“你好,亲爱的父亲!
“你的信来得出我意外,它给
我带来了快乐与痛苦。快乐,因为
你过了近四分之一世纪还没有忘记
我;痛苦,因为它使我又一次经历
了二十三年前所经历的事。
“1934年,我看到你给舒拉的
一封信。这时,舒拉已不在了。我没
有写回信,一则因为我在这样的悲
痛中不能提笔,一则怕你听了这消
息打击太大。
“1933年11月10日,我们把舒
拉埋葬,葬礼很隆重。半年后,墓地
另作别用,我们便迁墓,那是在
1934年5月2日,这对我又是一次沉
重的打击。
“我和舒拉曾经生活得非常非
常好,但是我们永远分别了,我们
只相处了大约一年零五个月。
“很想见你,如有可能到中国
去,一定来看你……。”
什么话都不能形容老人接到信后的安慰,他像接到了亲生女儿的信一样,立即写了回信,还寄去了他的照片。信上说,无论如何盼她到中国来。
谢尼娅的回信又来了。信上说:
“你那样兴奋地期待我的到达,我十分高兴……。请求你什么也不要准备。你的儿子曾经是我的亲密的朋友,因此你也就是我的亲人”。
老人怎么不准备呢?就在粉刷一新的房间里,他接待了这位情义深重的苏联妇女。中午,老人请了热心的户籍警丁尧培和里弄居民委员会主任杨慧英陪谢尼娅一道吃饭。铺着台布的桌子上摆满了红烧桂鱼、青豆虾仁、白切嫩鸡、栗子炒鸡,这些都是热心的邻居烧出的拿手好菜。老人问谢尼娅:“你喝酒吗?”谢尼娅操着流利的中国话说:“我不会,我从莫斯科带来了好酒送你。”老人笑了,夹了一大筷桂鱼给她,说:“我今年九十二,要活一百岁,我还要到北京、莫斯科去。”谢尼娅说:“你一定长寿,欢迎你到莫斯科来。”……
阳光射进了房间,笑声、谈话声,满室生春。谢尼娅掏出手帕,拭去了脸上晶莹的泪珠,望着老人说:“你这样长寿是少有的。我们这件事情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原载上海新闻日报,本报略有删节)(附图片)
在短短相聚的日子里,谢尼娅像女儿一样照料着中国“老爸爸”的起居饮食。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第3版()
专栏:

保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程潜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怪影。”六十九年之后,1917年11月
7日,彼得堡起义工人、士兵的炮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的震惊世界的电波,宣布人类新纪元的开始,宣布“共产主义的怪影”在古老、落后的俄国开始变为现实的巨人。再过四十年,1957年11月7日,人们看到:苏联劳动者正在忘我地从事建设新生活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正在向共产主义过渡;拥有全世界26%的领土、35%的人口的十三个国家,正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前进;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十三亿)的国家和人民,在战后十二年之间,奋起摆脱了殖民地统治的沉重枷锁;全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员已经超过了三千三百万人,这些高贵的战士,正在向旧世界、向自然界展开不间歇的战斗。“共产主义的怪影”已经日益深入全世界劳动者的心灵,变成了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正面潮流。“共产党宣言”揭示出的道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永远指引着人们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
“真理报”总编辑萨丘科夫同志9月30日在莫斯科庆祝中国国庆大会上指出:“苏联人民在准备迎接伟大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周年,并且深深感激兄弟的中国共产党过去和现在宣传十月革命对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命运、对中国人民和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的历史性意义方面所进行的巨大工作。”萨丘科夫同志的论断是深刻和正确的。中国的共产党人,中国的革命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斗争的岁月里,一直忠实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对于十月革命道路的深厚影响和积极意义有着血肉般的感受。中国人民过去认为,现在认为,将来也同样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芒,照亮了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道路,包括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道路;苏联人民四十年来所创造的伟大成就,是人类进步事业中无可估价的共同财富。高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旗帜、保卫十月革命的共同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断地巩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团结,是有关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是中国人民的最崇高的国际主义的义务。
中国人民寻找十月革命的道路,不是没有经过曲折困难和艰难险阻的。鸦片战争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我们有许多前辈,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矇矓的中国的前途,曾经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壮丽的、永远值得后人表彰的史诗;但是,他们的美丽的理想,最终还是葬送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帝王的刀光血影之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作为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战士,晚年在经过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得出了“以俄为师”的光辉结论,在其弥留之际,他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致苏联遗书,他称苏联人民为“亲爱的同志”,“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因此说,遵循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决定的,是中国一切真正有志于为国为民的先进人物和广大群众在历史洪流面前的充满智慧的选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自己的血,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汗,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毫无吝惜地、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十月革命的光辉道路,“一贯把中国革命看作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并且以此为莫大的光荣”,最根本的原因是,只有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最终地解放中国人民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人民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路先锋——俄国人民怀着尊敬和感激之情,不倦地宣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意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苏联四十年建设的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十月革命的道路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认为,它的基本性质是:共产党的领导,经过革命斗争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不懈怠地维护世界和平。“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指出:“我们平常所说的十月革命的道路,撇开它在当时当地所表现的具体形式来说,就是指的这些基本的东西。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和普遍的真理,中国人民从来不曾有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动摇,尽管我们中国的革命运动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去冬今春我随全国人大代表团访苏时,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赫鲁晓夫同志曾经盛赞中国人民所获得的成就,赞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胜利。赫鲁晓夫同志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宝贵而引人注意的经验”。彭真同志在宴会的演说
上随即指出:“赫鲁晓夫同志说,中国有很多新的经验。是的,我们是有一些新的经验。但是,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丝毫都不能把它夸大,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的一些创造性的经验,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整体来说,对于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经验来说,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的部分。打个比喻:我们的经验好比是我们面前这瓶花上的一些枝叶和一些花朵,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整体,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的整体,则好比是花的根和干。花朵和枝叶正是从花的根干上长出来的一个统一体。”“我们总是说,我们中国革命是走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谦虚,而是因为这是事实。”我认为,彭真同志是很恰当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真情实感的。
在反右派斗争的前夕,出现了一股反共的修正主义的逆流。这股逆流想用抽象的词藻,来篡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遂行其削弱、反对和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这股逆流现在已经被击败了。击败这股逆流,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现今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在违抗历史发展的规律,作垂死的挣扎,阶级斗争并未熄灭,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加强;第二、十月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必将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获得胜利。因此,可以说,反右派斗争的胜利,从其本质的意义上来说,也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苏联四十年来的强大发展,向人们说明一个真理:多少年来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状态的劳动者,不必依靠压迫者和剥削者而独立存在。没有这些吃血鬼,劳动者同样可以过日子,而且日子过得很好。这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无产者在这革命中只会失去自己颈上的一条锁链。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当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美国的刊物曾经登出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说,俄国人提出赶过美国的口号,但走的是泥泞满地、坎坷不平的道路,建设者乘着牛车走。按照这些美国老爷们的想法,
“老牛破车”的俄国,永远也赶不上他们所谓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美国。但是,奇怪得很,不出四十年,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是苏联发射的,第一个原子能电力站是苏联建成的,第一个洲际导弹也是苏联试验成功的。如所周知,这些成就,不单纯是某一门科学的胜利,而是物理学、化学、数学、喷气技术、无线电技术和其它部门科学技术的胜利,而最根本的,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至于苏联在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事业上的胜利,更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现时,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经不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实上的问题。在欧洲来说曾经是落后的俄国,四十年后的今天,竟然在科学技术上赶过了自诩为“科学先进”的美国和英国。这一点,当然使美国的议员们和英国的爵士贵族们感到头痛,他们大惊失色,奔走相告,似乎“大难临头”。但是,头痛毕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苏联导弹试验的成功和雷霆万钧的严正警告,去年曾经迫使英、法、以缩回了伸到埃及的侵略的罪恶的血手;今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自然不能不迫使美国的好战分子们变得稍微清醒一些。但是,为什么苏联跑到前头去了呢?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真正的答案,并不能在美国议会厅的走廊旁边去争吵叫嚷,仍然要从社会制度本身去探讨。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一切为老板们的钱袋服务,为高的、更高的利润服务,为血腥的侵略战争服务,因此,一切科学家的天才智慧和聪明毅力就要遭受扼杀,而有良心的、有造诣的科学家,就不可能有任何伸展余地。
在反右派斗争的前夕,出现了一股怀疑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逆流。据某些右派老爷们的见解,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什么优越性可言,它只能是产生个人崇拜和“三害”的根源。必须回答右派老爷们,苏联共产党人勇敢地反对和批判个人崇拜的危害,中国共产党人公开地揭露“三害”的危害,苏联四十年来建设的无可比拟的光辉的成就,中国和一切人民民主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所有这一切,只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不容争辩的优越性。因此,可以说,反右派斗争的胜利,是在我们国家内保卫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胜利。
学习苏联,永远“一边倒”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苏联四十年来建设的成就,苏联的丰富经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苏联党、政府和人民,根据国际主义的原则,给我们以无私的、巨大的、系统的援助。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一个发电站,一座水坝,一架桥梁,一个企业,都有着苏联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在内。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家,我们必须在感谢苏联援助的同时,不倦怠地向苏联学习。
苏联的巍然屹立和实力的强大,是当代保卫世界和平的支柱。在现今国际上两大阵营搏斗的时候,我们必须坚定地倒向苏联一边,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边倒”,永远地倒向苏联一边。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有任何动摇,就会在事实上落入帝国主义的陷阱和圈套。
在反右派斗争的前夕,出现了一股反对学习苏联、反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逆流。据某些右派老爷们的见解,学习苏联搞糟了;苏联太小气了,“一边倒”划不来,不如“脚踏两边船”,看风使舵。必须回答右派老爷们,创造性地、结合实际地学习苏联,永远是我们的方向,我们断不容许借反对教条主义之名,行反对学习苏联之实;倒向苏联一边,巩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坚定方针,什么“中间路线”等等,只能倒向帝国主义的怀抱,我们断不容许某些人披着冒牌的“爱国者”的外衣,来散播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毒药。因此说,反右派斗争的胜利,坚定了我国人民学习苏联、在国际事务中“一边倒”的决心。
以实际的斗争和辛勤的劳动,勇敢地保卫十月革命的道路,大力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实际地、虚心地学习苏联,坚持不渝地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这就是我们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献礼!


第3版()
专栏:友谊的花朵

国际列车上的故事
当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
这还是去年11月的事情。在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工地工作的张砚侠要生孩子,她想到在产期在自己家里会照顾得好一点,便决定回家到北京。可是,当她乘莫斯科—北京国际列车走到中途的时候,孩子就要诞生。这使得她很恐慌。在那严寒的冬天,又是在火车上,怎么办呢?当列车上苏联车长知道以后,他马上请车上的医生给张砚侠接生。由于在列车上工作的许多苏联同志的周密的照顾,婴儿就在列车行进的时候,安全诞生了。这使得苏联的同志们高兴极了。他们给产妇送饼干、送糖表示祝贺。他们说:这还是我们列车上第一个诞生的婴儿!列车到达北京的时候,苏联的车长把自己洁白的毛毯给婴儿包好,叫汽车把她们母子送到了医院。直到后来,苏联的同志们还在打听他们母子的情况。现在孩子已经快一周岁了,身体很结实,他的妈妈又愉快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张铨)


第3版()
专栏:友谊的花朵

南京机床厂的礼品
国营南京机床厂在26日把一套精致的六角车床走刀齿轮箱的造型木模寄往莫斯科机床铸件厂。
这件木模是南京机床厂职工们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礼品,同时也是感谢苏联专家的礼物。
几年以前他们在制造木模的时候,因为没有工艺图纸,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经常造成返工浪费。
不久,有一位苏联铸工专家来到了木模工段。他问工人用什么图纸制造木模。工人回答说:“我们一直是用台件加工图纸做木模。”专家看看木模说:“这种方法不好”,他随手拉开皮包拿出一份木模工艺图纸,并且指着说:“用这种图纸,工作效率就可以提高。”他把这份木模工艺图纸送给了厂里。
木模工段学习了苏联这项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了木模工艺,木模质量迅速提高了。 (据新华社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