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重庆通用机器厂设计、工艺人员向同行提出倡议
改进产品设计节约金属增加生产
黑龙江部分机床厂为节约金属着手修改产品设计和工艺规程
编者按:今年,我国机械设备的生产不能够满足需要。机械工业的原料——钢铁和有色金属又不能满足机械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机械工业部门增产节约的中心应该是在节约金属的基础上努力增产。根据当前的情况,机械工业节约金属最重要的途径是改进产品设计和改进制造方法。因此,重庆通用机器厂设计、工艺人员提出的倡议,有很大实际意义。我们希望机械工业部门的设计、工艺人员都积极响应这个倡议。在改进设计的时候,要克服缩手缩脚的胆怯心理,也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仔细进行科学的计算和试验,防止发生偏差,影响产品质量。
本报讯 重庆通用机器厂设计、工艺人员最近向全市同行提出倡议,本着节约金属、增加生产的精神,大胆改进设计,破除工艺规程方面的陋习和不合理的规定,为国家积累资金。
通用机器厂的许多产品图样都是按照国外的产品测绘来的,在研究图纸和制定工艺规程时,常认为一切无可非难,有许多明明可以按照本厂实际情况加以修改的也不敢修改。酝酿增产节约时,设计、工艺人员批判了这种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思想,重新检查和研究了今年产品的性能结构。在抽油机系副产品上,准备缩小尺寸和改进结构零件,预计全年在三、五、六号抽油机上节约型钢七万四千八百五十公斤,增产三号抽油机型钢部件一百五十台;在叶氏鼓风机系副产品上,进一步提高转数,缩小机体,取消可要可不要的零件,预计全年可节约金属四万七千三百四十公斤,可增产五号叶氏鼓风机四十七台;在轴流式送风机产品上,利用竹料代替钢板制造导风箱,全年预计可节约钢材五十二吨。工艺规程方面准备修订加工余量,采用和贯彻新工艺,进一步推行集中下料的方法和限额领料制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工卡具的设计和制造,将力求简单适用,尽量翻新和回用旧工具。
中国第一机械工会重庆市委员会坚决支持他们提出的增产节约计划和倡议,正在号召全市机械厂的设计、工艺人员响应。
(据四川日报)
本报讯 哈尔滨电机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等单位从修改设计、工艺规程着手,挖出了节约金属材料的巨大潜力。
哈尔滨电机厂设计科的技术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修改了产品结构和部件的尺寸。交流电机组修改二百五十瓩同期电动机的设计,使每台电机的矽钢片用量减少了一百八十公斤,钢材用量减少了三百七十五公斤。加上其他品种电机的设计的修改,按今年一季到三季度的产量计算,就能节约六十多吨金属材料。工艺科加强中型电机系列产品的工艺分析工作,采用新技术,改善工艺装备,平均可节省工时15%至20%,全年可节约二十万元。
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经过检查,发现零件加工过程中有许多部件的材料消耗量很大。他们组织人员研究了先进加工方法,把先进加工经验充实纳入工艺规程中,合理规定加工留量。比如将“磨擦片”部件由原来采用钢料加工改为采用板材“冲压”加工,每四个“磨擦片”可比过去少用一公斤钢材,还省去三道加工工序,使加工效率提高二百四十倍,质量也好。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对6Н82Г平铣床的部件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了审查修改,生产一台铣床用的钢料就比过去减少九十公斤。这也就是用原来生产十台铣床的钢料可以生产十一台铣床了。
(据黑龙江日报)


第2版()
专栏:

机器返老还童
据新华社上海9日电 六十六年前李鸿章从外国买来的一台造纸机,现在每天生产的纸张比它年青的时候要多三倍半。
这台机器仍旧在我国最老的一个造纸厂——天章造纸厂的厂房里。天章厂的前身是李鸿章当年创办的“伦章造纸局”。
这台机器运到上海的时候,上海那时还没有发电厂,机器靠蒸汽机带动,每天只能生产两吨纸。现在,这台机器上的许多六角螺丝帽,几乎都磨成光头了,铸在烘缸上的英文牌号也已经模糊得难以辨认。像这样古老的机器,早该当作废铁回炉了。但是,现在它每天生产的纸张已经达到九吨,是六十六年来最高的纪录。
天章厂在前年合营以后,职工们对这台机器非常爱护。职工们说,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准备再用它四、五十年。


第2版()
专栏:

广东又建成一批糖厂
据新华社广州9日电 广东最近有十个新建的中、小型糖厂先后陆续投入生产。广东除新建和改建大型糖厂之外,近四年来共新建、改建和恢复了中、小型糖厂五十一个。这些中、小型糖厂总的榨蔗能力,比广东现有五大糖厂还要多。


第2版()
专栏:

不能取消责任制
丰满发电厂厂长 杨裕进
丰满发电厂党组织和行政部门,最近在党的领导下,批判和纠正了过去执行一长制所发生的错误。如过去在执行一长制的时候,曾经不自觉地忽视了党在企业中的领导作用,削弱了企业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由于强调所谓一长的命令,也曾发生过擅自决定重大问题,造成重大事故的情况。同时,由于强调一长的命令,也助长了命令主义和惩办主义。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原则也被丢在一边了,厂里几乎半年之久没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等。但是,我们认识到,在批判一长制的时候,应该把一长制和责任制区别开来。不能在否定一长制的同时,也否定掉那些积极的责任制度。如过去在执行一长制的时候,曾经根据生产的需要,调整了一些不合理的组织机构,确立了各部门的职责条例,划分了各人的职责范围,使它更加符合区域管理制和专业化的原则。以后,又在企业中全面贯彻了生产责任制,使得每件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台设备都有专人管理,从而杜绝了企业中无人负责的混乱现象。今天看来,这些制度是好的,不但不应取消,而且应该加强。
现在,有些同志批判一长制不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认为“实行集体领导,就可以不要责任制了,就可以不必服从指挥和调度了”。这是错误的。
还有些同志认为批判一长制,就是批判行政负责人,这是不对的。有些行政负责人接受一长制,并不都是为了要实行个人独断独行,也不都是为了要把自己放在党组织之上。他们因为缺少经验,寻求一种管理企业的领导制度,因而不自觉地执行了一长制。事实上,有些同志在执行的时候,遇有重大事情也是坚持了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交给党委集体讨论的。因此,我认为,在批判一长制的时候,要从具体情况出发,不要否定一切。


第2版()
专栏:

积累资金 节约资金
广东五大糖厂去年积累资金近亿元
安徽两个水库今年压缩投资六百万
新华社广州8日电 国营广东制糖工业公司所属顺德、东莞、紫坭、市头、揭阳五个糖厂,1956年为国家积累了九千九百多万元资金。
这五个糖厂主要是靠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糖分流失,降低成本等办法来增加资金积累的。1956年上半年,由于创造和推广了各项先进操作法,五个厂平均每天要比设计能力多榨二千四百多吨甘蔗,因而比1955年同期增产了五千六百多吨白砂糖。去年上半年五个厂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糖分流失也多生产了价值一百零八万多元的白砂糖。职工们还注意从其他方面节约。例如作为糖厂燃料的蔗渣,过去烧不完就白白让它烂掉,1956年各厂把剩余的蔗渣卖给造纸厂和农民,既使这些蔗渣得到利用,糖厂本身也得到一部分收入。由于职工们普遍注意节约,1956年五个厂共降低成本两百万元左右,超过国家规定降低成本4.4%的指标。
但是,这五个厂在1956年上半年也曾经因为生产了六千多吨次质赤砂糖,损失了七十二万余元资金。各厂吸取了这个教训,在11月份新榨季开始以后,都加强了技术管理,产品质量已经有了提高。
本报讯 在安徽省正在建设中的响洪甸水库和磨子潭水库工程,经过重新审查预算和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以后,可以为国家节约资金六百万元。响洪甸水库工程的预算,经中央水利部、淮委勘测设计院、响洪甸水库工程指挥部等单位审查后,削减可以俭省的费用达四百多万元。如原预算中,要在混凝土上钻孔,每公尺需三十元,审查预算时,研究了施工技术,认为只要在浇灌混凝土时埋好管子,就不必钻孔,这样每公尺就可节省工程费用十五元。磨子潭水库到去年底,职工们在施工中节约的材料能计算出价值的,已达一百九十八万多元。这个水库的职工们提出了有重大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四百多件,有40%已被采用。两个水库还节约了许多设备投资和生活费用。如响洪甸水库,原来还计划自己购买十一辆汽车,经过审查,削减掉八辆。磨子潭水库的职工用山上长的巴王草和杂树作稻草和毛竹盖了六百多间房子,光材料一项就节约了五万多元。 (安徽记者站)


第2版()
专栏:

鹰厦路首次运货到厦门
新华社福州9日电 6日下午,有四千包面粉和其他大批物资,由鹰厦铁路运到厦门。这是鹰厦铁路运输部门举办临时货运营业以前接受物资单位托运的第一批货物。
这批货物是从上海起运的。春节以前,通过火车还将陆续从上海运到厦门一批食用品、缝纫机、化妆品和玩具等。
鹰厦铁路建成以后,虽然还在加紧进行维护整修工作,但是厦门、鹰潭之间的列车已经不断往来,行驶相当平稳。


第2版()
专栏:

支援工农业的生产和建设 供应人民更好的生活用品
沈阳地方工业制出千种新产品
本报讯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市地方工业(包括地方国营,公私合营、手工业合作社营工业企业)在去年一年里,共试制成功一千零十种新产品,改进与增加了四千六百多种新式样新规格的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帮助人民改善生活。
在试制的新产品中,供应工业生产的有金钢沙、硬质合金钻头(采煤用)、蛇皮管、手动桥式起重机、稻草漂白纸浆、酒石酸、万分之一天平、高级过滤纸等一百九十五种,占19%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有木制水车、山地犁、打场机、脱谷机、颗粒肥料机、植树机、豆饼粉碎机等三十三种,占3%以上;为基本建设服务的有晒底纸、建筑玻璃管、震动器、机制空心砖、炉灰瓦、建筑模型等一百二十七种,占12%强;为人民生活和文化教育事业服务的有挂式瓦斯灯、小苏打、拉链胶鞋、苹果干、香槟酒、京式八件、胶领衬衣、三用桌、新玩具、科学教育模型以及工艺陈列品等六百十六种,占60%强。此外,还有占总数3%以上的新产品,是为科学研究等部门所需要的。
在去年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当中,有很多是过去靠进口供应的。公私合营成德玻璃厂试制的折射玻璃,经长春电影制片厂鉴定,光度和耐热能力达到了苏联进口货的水平,但售价却比进口货低六倍。公私合营天兴恒胶纸厂试制成功的晒底纸,一次可影印许多图纸,据煤矿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谈,用晒底纸可以帮助他们节省二百名描图员的工作时间,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些新产品由于质量好、价格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另一方面事实表明,各企业的试制新产品工作也还存在许多缺点: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正常的试制制度和程序,缺乏专责领导,时而拖长试制期;去年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很多是临时订货,准备工作不充分,列入计划的只有一百多种,缺乏计划性,因而有些已投入试制的新产品中途被挤掉;较严重的是有的企业在试制新产品上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对市场的及时供应,因此消费者反应干打雷不下雨,看到了试制样品,但迟迟买不到。这些缺点,是需要在今年加以克服的。 (据沈阳日报)


第2版()
专栏:

产品好坏不在于工厂大小
温述仙
在长春,常常听到人们讲到购买“华丰牌”滤过漏斗的故事:有一次,长春有一个单位,听说上海来了一批很好的进口货——滤过漏斗,特地打发人到上海去买,买回来以后,细看商标,原来这个“进口货”的产地就在长春。还有一次,重庆有个部门,想买滤过漏斗,跑遍各地买不着,很失望。后来采购员打听到长春有卖的,于是忙坐火车来长春,马上订购了一批,要求用航空邮寄到重庆。
这种漏斗是华丰仪器厂制造的。1951年,这个厂还是私营的,1956年年初改为公私合营。以后,因为这个厂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滤过漏斗很快成为畅销的供不应求的好产品。去年的产量,等于前年的三倍半,但是仍然满足不了要求,如果要全部满足用户的要求,非把全年产量再提高一倍左右不可。
为什么“华丰牌”滤过漏斗受到这样的欢迎呢?原因很简单:质量好,价钱便宜。吉林省有两个工厂的化验室,曾经把它和进口的同样产品比较,过滤的效果是一样的;在价钱上,进口的滤过漏斗每个大约要十多元,“华丰牌”滤过漏斗只要四元多。前年,国营上海玻璃厂也开始生产这种滤过漏斗,价格却比较高,每个要六元多,在质量方面,也不如“华丰牌”的好。“华丰牌”的坩埚式滤过漏斗的底子是烧的,而上海玻璃厂出品的底子是磨的,烧的比磨的好,因为磨的容易损伤天平的托盘,影响天平的精密度。
我起先以为生产这种驰名的“华丰牌”滤过漏斗的工厂,一定是一个设备优良的现代化大工厂,但是当我看了生产这种产品仪器制造厂以后,才知道它是一个规模很小的、设备简陋的小工厂。
这个工厂面临一条热闹的大街。推开工厂的大门走进去,就看见一张放着电话机的办公桌,在桌子对面靠墙的地方,堆放着做出来的滤过漏斗和许多玻璃原料,这就是厂长办公的地方,也是堆放货物的“仓库”。在办公室的南面,有一道小门,从这里走出去两步,就看见一间很小的像“斗室”一样的屋子,三个工人坐在里面,就把屋子填满了,转不过身来。这里却是重要的生产小组——磨粉组作业的地方。紧接着这间小屋,有一间狭长的房子,中间放着一张长桌,桌子的四边装着煤气管,九个工人围坐在板凳上,细心地用煤气火焰把玻璃管烧成各种形状的仪器。屋子的两端,一边堆满了玻璃原料,另一边放着磨砂的滚子。从这里,走过一条小夹道,便到了烤饼组作业的厂房,这个厂房却像一间小厨房,里面放着烤炉,还摆着木板床,下班以后,这个厂房就变成了徒工的宿舍。在刻度生产小组的厂房里,放着一张乒乓球桌子。这儿既是厂房,又是休息、吃饭的“食堂”和“俱乐部”。
虽说这里的厂房和办公室的面积总共不过一百平方公尺,还是比公私合营以前扩大的多了。过去的厂房,只有一间小屋子,面积最多也才有二十多平方公尺,里面拥挤着六个工人。合营以后,产量增加,原来的厂房和工人不够用,所以才扩大了厂房。增加了工人。现在全厂有二十三个人,五个生产小组。直接生产的工人有十七名;管理人员有六名,其中厂长和一个供销员,有时还参加生产,其他四个管理人员,管理全厂的生产组织、材料供应和财务工作,还要经营门市部。这个门市部,就设在工厂的隔壁。厂里没有勤杂人员,所有清扫、烧水等工作,都是由工人自己分担的。
这个工厂的设备也很简单。在磨粉组的厂房里摆着一架两尺多高的小机器,是全厂最贵重的设备。这台被工人们看成是宝贝的震筛机,价值也不过七百元。其他一些主要的工具和机器,最好的就是一台电动机、一个高温电炉等,价值也不过三、五百元。全部生产,几乎都是手工操作的,所以在这里看不到一架大机器。
这个工厂的工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了质量良好的滤过漏斗。工人告诉我,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他们觉得:只要卖出去一个质量差的滤过漏斗,也会损伤在市场上已经建立的信誉。厂长亲自检查成品,质量不好的,一律不许出厂。工人们还想出许多办法,不断改进质量。技师邢坤廷钻研技术,发现用煤气烧的办法做出的坩埚式滤过漏斗的底子,比原来用磨的办法做出来的底子好得多,于是他改用了烧的办法,提高了质量,并且还减少了三道工序,一年可以多创造一万五千多元的财富。
我看了这个小工厂的好产品,有一点感想:有人曾不大喜欢小工厂,以为工厂小、设备差、工人少就做不出好产品来,这是完全不应该的。


第2版()
专栏:

开发长白山林区的设计完成
本报讯 我国未来的森林工业基地——长白山林区的总体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工作,已于1956年11月全部完成。这个林区拥有二百多万公顷的广阔的森林面积。这里盛产着红松、杉松、鱼鳞松、赤柏松、水曲柳、胡桃、色木等珍贵的建筑材料。
国家为了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这个林区的资源,从1954年起就组织了四个勘察队进行了四千多公里的野外勘察。设计机构的技术人员经过八个月的细致的规划设计工作,到1956年11月份已编出“长白山林区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了长白山林区今后几十年内的宏大的建设远景。
这个方案(草案)中规定,第二个五年计划初,这个林区将建设一条通过临江、靖宇、抚松、安图等县贯穿整个长白山林区的长达二百余公里的大铁路。
这个方案(草案)中规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个林区将陆续建设五个大型的木材生产企业——森林工业局、十二个现代化的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和机械检修工厂、许多个机械化伐木场、四十二条总长近两千公里的森林铁路和林区公路。这些规模宏大的基本建设项目,将使长白山林区建设成一个拥有完整的机械化生产体系的现代化的森林工业基地。这个森林工业基地每年将给国家积累数以亿计的建设资金。
这个方案(草案)除已由有关部门报请国家审定外,铁道部第五设计院和吉林森林工业管理局设计公司将分别组织大批勘察设计力量,从今年开始进行大铁路定测和新建森林工业企业的勘察设计工作,以保证及时正确地进行各项建设。
(秦勤)


第2版()
专栏:

安乐人造丝厂什么时候能生产?
本报驻上海记者
195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二版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的消息,内容是说:上海安乐人造丝厂已经能够制造纺织工业需要的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以及国防工业用的强力人造丝了。消息说:
“公私合营安乐人造丝厂自从1936年开始筹建以来,曾聘请法、德等国的专家指导试制,十多年始终没有投入生产。直到解放以后,才正式开辟实验工场,由中国工程师领导制造人造丝。”
在一般读者看来,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但不幸得很,这条消息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事情的一面,而且不是重要的一面。在这条新闻的背后,还有着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原来这个工厂不是在去年8月间,而是早在1951年就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人造丝。但是,这座为我国人造纤维工业作出了初步贡献的工厂从那时起就遭遇了不幸。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已整整被延搁了将近六年没有进行生产,直到现在这座工厂依然基本上处在停工状态中。
这里不是想批评这条消息的片面性,而是想对这条消息作一个补充,利用这个机会,为安乐人造丝厂的不幸的遭遇作一番呼吁!
我们都知道,人造纤维工业现在在我国还是一个急待充实的空白点。旧中国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厂:一个是制造短人造纤维(即人造毛等)的工厂,它在安东,已经被严重破坏,现在正在着手恢复。另一个就是上海的安乐人造丝厂,它是全国唯一能生产长人造纤维(即人造丝)的工厂。这座工厂是在解放前由私人资本建立的,过去没有正式开过工,厂的规模比较小,每天只能生产一吨半人造丝,但设备、厂房等很完整,机器也比较新颖。可以说它是我国人造丝工业的第一颗幼芽,是很值得珍视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950年纺织工业部在跟资本家协商之后,在厂实行了公私合营,并在1951年初进行了人造丝的试制。这次试制的情况很好,这批人造丝和织成的一些人造丝织品曾拿到国内外展览会上公开展出。纺织工业部在同年便投资三百万元,决定全部恢复生产,把这个厂作为研究技术、培养人才、进一步发展人造纤维工业的一个基点。
但是这个工厂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的厂房设置在上海市区的住宅区里,而人造丝厂是属于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业,它在生产过程中要排出一种有害的废气——硫化氢和二硫化炭,这种气体如果不用科学方法加以控制,在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就会发生毒化空气、爆炸燃烧等恶果。因此当工厂提出要扩大生产的申请之后,上海市政建设委员会(即现在的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和市卫生局、市公安局消防处都不同意,他们要工厂迁移到危险工业区去。而纺织工业部门认为有害气体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来解决,抛弃原有基础既浪费,也拖延时日。
双方意见不同,这是毫不足怪的,这正是人们对事业负责的表现。但是非常遗憾,在安乐厂的问题上,有些部门却没有本着这种态度,采取正常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分歧,以致使工厂拖延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方案,浪费了几年的大好建设时光。
上海城市规划等部门提出的迁厂到郊区危险工业区去的方案,优点是既可解除有害气体的威胁,也可以使日后工厂有发展的余地。1952年,上海有关部门在请示上级机关以后,就确定了这个方案。如果执行了这个方案,那么安乐厂今天早就在正常地进行生产了。但可惜,这个方案没有被执行。最初纺织部门是接受了这个方案的,安乐厂在1953年时已动手设计,准备迁厂到上海市政建设委员会指定的危险工业区去。工作进行到一半,市政建设委员会因为上海城市的总体规划有了变更,通知他们中止了工作,要工厂迁到另一个危险工业区去。不久,安乐厂还曾两度准备迁厂,但均未成功。几经周折之后,纺织部门不愿再迁厂了,认为迁厂不合算,因为要实现这个方案,需要一笔不小的投资,而且基本上要从头建设,时间要比在原址恢复生产慢。以致一再蹉跎,把事情拖了下来。
纺织部门提出的采取技术措施解决有害气体,在原址进行生产的方案,在技术上可能比较困难些,但也不是完全行不通的。1953年苏联两位印染专家曾提出有害气体可以采取通风换气等技术措施来解决。1956年4月,民主德国人造丝专家威尔克等人参观了该厂以后,更提出了一个具体建议,认为只要修建一个七十公尺高的烟囱,废气经过烟囱排至较高的空气层,立即变得稀薄,就不会对人有什么影响。安乐厂的技术人员在厂内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认为废气是可以控制的。纺织部门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试验结果,几次提出了在原址复工的方案,1956年还提出了将工厂作为人造丝实验厂,进行小规模试验性生产的方案。但是上海卫生和城市规划建筑部门仍不同意,因为那些技术措施毕竟不是百分之百能够打包票的,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其他意外,而且这些措施还相当麻烦!于是这个方案也搁浅了。
几年来,就在这两个方案之间,反反复复地讨论,停停谈谈,谈谈停停,不知开了多少次会,发了多少文电,还是没有谈出结果来。
既然这两个方案相持不下,如果有一个领导机关出来认真干预一下这件事,衡量两个方案的利弊,作出一个决定,僵局是可以解决的,事业是可以前进的。但是不幸得很,事情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安乐人造丝厂的工作人员曾经数次写信给上海市领导机关呼吁。几年来,国家计划委员会等领导部门,也有不少领导工作人员到过安乐人造丝厂参观访问,其中有的人还同厂里的有关人员开了座谈会,谈了话,他们赞扬安乐厂的设备不错,应当恢复生产,对工厂长期被冻结表示同情、惋惜。然而安乐人造丝厂的情况,现在仍无丝毫改变。
也许有人会说:“安乐厂拖了几年不复工,不能只怪我们。有害气体问题的解决确实很复杂,我们没有经验呵。”是的,人造丝工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确实没有、也不可能有经验,解决有害气体问题,技术上也确实比较复杂。但是,我们从那里去取得经验呢?是在积极的实践中去逐步寻求和积累经验呢?还是就此停步不进呢?六年多了,我国已建成了许多技术上极为复杂的新厂矿,它们所遇到的困难何止万千,难道这些困难中没有一个抵得过安乐厂的废气问题?难道独独只有废气问题是我们的智慧所不能战胜的?
这几年中,安乐厂的工作人员日夜想望着工厂复工,不论是在原地复工,还是迁厂新建,他们都乐意。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再让他们长期地把一双渴望为国家效劳的手空闲起来,就是让祖国新兴的人造丝工业得到发展。1955年,技术人员们利用了小部分厂房,进行了国内第一次强力人造丝的试制,获得了成功。这种强力人造丝质量很好,可以作为卡车轮胎、飞机轮胎、降落伞的重要原料。这个事实,再次说明了如果好好利用安乐厂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是可以在人造纤维工业方面作出贡献来的。但是,安乐厂工作人员们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了,令人痛心的损失在继续着。几年来,纺织工业部门苦于没处给正在筹建中的大型的新人造丝工厂培养技术骨干力量,上海的华东纺织学院人造纤维系的学生苦于没处实习(只好到一般的化工厂去),而正在大家想找而找不到人造纤维厂的时候,安乐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却朝着机器叹气,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近,安乐厂的一位工作人员丁永年又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他说:“在参观了日本商品展览会上的人造丝织品以后,心情非常激动,是不是这种人造丝我们不会做呢?不,我们能够做。是不是我们没有设备呢?不,我们的整套机器在车间里睡觉。是不是我们没有技术人员呢?我们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只是我们安乐厂的工作人员像我们的厂名一样在“安居乐业”。可是,编辑同志,我们不要这样的“安乐”,我们要同其他建设部门一样轰轰烈烈地工作,我们迫切地希望安乐厂的烟囱早日冒烟。”
安乐厂的工作人员提出这样的呼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这件事情负有责任的人们有义务早日答复他们这个质问:安乐人造丝厂的烟囱究竟何时冒烟?


第2版()
专栏:

疏浚镇江港
位于长江和运河交叉处的镇江港正在进行疏浚。这是挖泥船正在挖泥。 新华社记者 许必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