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归有光的“先妣事略”
宋云彬
归有光的“震川集”里有一篇很好的抒情文叫“先妣事略”。作者列叙母亲的琐事,显出她的完美的人格,从而抒写他的爱慕的情怀。解放以前,这篇文章常常被选入国文课本,给中学生当范文读。我今天并不是要谈这篇文章写得怎么好,怎么动人;只就文章第一段所列叙的事实,配合当前某些情况,作为问题提出来谈谈。
文章开头说:“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1488)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暗不能言。正德八年(1513 )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它首先告诉我们在封建时代,地主阶级为要子孙满堂,大都是早婚的。归有光的母亲十六岁出嫁,实际还不满十六岁,因为我们中国人一向算年龄是不算足岁的。归有光的母亲从出嫁到死整整十年当中做了六次产,其中一次而且是双胞胎。这就告诉我们,妇女的生育过多早已成为问题了。在目前,早婚问题已经解决,因为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但是妇女生育过多的问题倒比以前更加严重,因为现在的妇女跟封建社会时代的妇女不同,她们跟男子一样参加各项建设工作,生育过多不但影响健康,而且影响工作。
于是乎,种种避孕的方法都拿出来作公开宣传了。其中也有单方。邵力子先生两个月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发言的时候,就介绍了一个据说是“灵验,稳当,又不费钱”的单方:“用春天产生的蝌蚪虫,在冷开水中冲洗干净,行经后三四日活吞十四条,次日再吞十条,可以避孕五年之久,以后倘仍要避孕,续吞二次,可以永久不受孕”。这就使我联想到归府上的“老妪”向归太太介绍的那个避孕单方:活吞两个田螺。“以杯水盛二螺”,而又可以“举之尽”(一口吞下去)。那两个田螺当然是不带壳的,而且也可能用水“冲洗干净”了的,至于是不是用的冷开水,那我们就不知道了。那个单方当时一定在民间很流行,所以那“老妪”才很有把握地告诉归太太说,“饮此后妊不数矣”。但是吞下去的结果怎么样呢?“喑不能言”,而且从此一命呜呼了!那个好心肠的“老妪”当时怎么样表示,归有光的文章里没有写出来,但可以想像得到,一定是悔恨万状的。
据我的看法,这两个避孕单方是同源异方,因为田螺跟蝌蚪同是水生动物,而且照中医的传统说法,这两种动物都是属于“寒凉”的。当然邵力子先生介绍这个避孕单方要比归府上的那位“老妪”慎重得多。他说明这个单方是中医先进者叶熙春代表告诉他的;又告诫我们,“民间秘方”“有的还难免危险,不好随便尝试”;他希望卫生部加以研究,并且“早日公布研究的结果”。他并不模仿那“老妪”,以杯水盛十四条活的蝌蚪,送到产妇嘴边,轻轻地说,“饮此后妊不数矣”。但是邵先生没有想到,卫生部如果用实验方法来作研究,要等到五年以后才能公布研究的结果。谁能担保
“为多子苦”的妇女同志们都能够耐心等待五年,而不去“随便尝试”呢?假如这个单方跟那活吞两个田螺的单方一样“难免危险”的话,有人“随便尝试”而发生了类如归太太那样的“危险”,邵先生不是也要悔恨万状吗?邵先生这几年来为要给妇女同志们解决“多子苦”的问题,宣传各种避孕方法真可谓不遗余力,这样的一付好心肠谁也会感动。但是,如果因为急不择方而居然发生了意外,那么好心肠倒反得不到好结果了。——殷鉴不远,就是十六世纪十年代江苏昆山县归府上的那个“老妪”。


第8版()
专栏:

拖住矛盾
如翔
“矛盾论”读得不透,领会不深。但对矛盾的客观性和人们应该抓住矛盾,分析它,解决它,还算大体上是知道了的。然而有一些人,不是在工作中去抓住矛盾,分析它,并且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而是爱拖住矛盾。他们拖来拖去,固然不曾把矛盾真个拖住;到头来,却让矛盾把自己拖得够呛。
何以见得?有的同志,思想上有了问题,组织上没有及时加以解决,而以种种原因,万般理由拖下去。结果客观上存在的问题依然发展下去,甚至有的居然弄到组织上也觉得更不好处理了。
师资水平不高,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问题比较复杂,固然不能一下子解决,但也应该更有计划地设法逐步解决才好。水平不高的人总不会不愿自己再提高一些。
干部希望本单位能给一间房子住。这本来也不是怎么难解决的问题:能够给的就痛快地给,真正不可能给的就好好解释,只要做得公平合理就得了。然而有些领导人偏偏喜欢拖下去。
当然,爱拖住矛盾的人或许会开口道:“事情太多,照顾不过来呀!”“有具体困难呀!”有的人也许板起面孔说:“现在不能要求过多,要耐心一些!”但是,人们并不要求在一个早上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只是耐心等待,到底又等到何时?
还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越是老问题越不好解决”。试问持这种观点的人,问题为什么会成了老问题?问题虽老,也不见得就不好解决。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大概很少有人说理论应该脱离实际的,也很少有人愿意指着鼻子自我介绍说:“我,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但是,从理论到实际究还有距离。因此,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就要靠我们主观的努力。


第8版()
专栏:

秋夜谈火星
李杬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那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是什么原因使火星变得又大又亮,十分引人注目呢?因为它靠近了地球。今年9月7日,它和我们的距离只有五千六百万公里,这是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平均每隔十五年或十七年就发生一次。
现在,火星将要到同地球最接近的地方来作客了,接待和访问这位远客的,将不只是一些科学家、天文学家和新闻记者们,而且还有我们大家在内。因为,很久以来被视为“神秘”的行星,曾引起了人们许多的猜疑和幻想。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有没有人类?这些问题是特别使人感到兴趣的,大家渴望着科学来给我们揭开火星的秘密。
人们自从用望远镜观测了火星之后,就发现火星表面的种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在大望远镜里,可以看到火星两极的白色帽子,叫做极冠。极冠的大小和形状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冬季变大,夏季缩小。它们很可能是聚集在火星两极的一层薄的冰和雪。
火星表面的大部分都是橙色的,据推想,火星表面大部分是由沙漠组成的。但在火星的橙色表面上,也有一些暗绿色斑点的存在,人们曾经把它叫做“海”,其实那里是没有海水的。这些暗绿色的部分,也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极冠的冰雪正在溶化,而这些绿色的“海”得到了宝贵的水份以后,在太阳光下,它们开始了新生。就像地球上的森林和草原一样,改变着自己的颜色。
有些天文观测家,还发现火星表面有许多互相交错的细线和条纹,曾经把它叫做“运河”,有人认为这些“运河”是由有很高智慧的“火星人”开凿的,并且说他们还给地球人来过电报!这种说法居然也曾风行一时。小说家威尔斯还以此为体裁写了一本“星球间的战争”。美国的一家电台有一次就依据了这本小说,加上实在地名,进行了“火星人”进攻地球的广播,结果有几千个美国居民信以为真,突然地惊慌起来,甚至说已经闻到了“火星人”所放的毒气。实际上自然没有这会事,这也是无聊的美国生活方式之一。
关于上面说到的那些火星两极的冰雪、绿色的“海”、巨大的“运河”、以至于“火星人”来的电报等等这些令人神往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有?是否可以从而证明火星上确实有生命,甚至有人类存在呢?这些问题,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天文学家也并不比普通人懂得更多。假如你向一位天文学家问到上面所说的那些东西,你很可能得到一个很谦虚的答复:那一些,火星上也许都有,但是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科学证据。也许他再加上一些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他认为火星是一个寒冷的世界,那里的空气比地球上最高的山上的空气还要稀薄,水蒸气和氧气更是少得可怜;那里主要是一片严寒而干燥的沙漠,决不是一个生命存在的理想乐园。
对生命说来,火星上的条件未免是太苛刻了一些,但是生命的顽强性和适应性也是很高的。所以正如苏联研究火星的专家、天文植物学的创始人奇霍夫所指出的那样,在火星上有某些低等植物的存在,还是非常可能的事。
直到现在,火星依然有很多“秘密”没有为我们揭开。科学家们十分珍惜每一次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机会,以探测火星的真象。从上次1939年火星接近地球以来,世界最大的二百吋望远镜建立起来了,无线电、雷达、电视等等都应用到探测宇宙的科学工作中了,因此当今年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时候,“地球人”拥有了更有力的科学武器来探测火星。我们期望着得到更多从火星上来的新知识。
当然,想要彻底揭开火星的秘密,还有待于我们与火星的直接联系,一位苏联科学家最近曾发表了他的看法:当1971年火星再一次最近地球的时候,人类很可能已经建立起星际航行的工具,直接去访问我们的邻居火星了。(附图片)
火星的照片,图中可见南极的冰雪和暗绿色的“海”。
火星上的“运河”。


第8版()
专栏:

“故删”无理
海默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新出版的四游记中,出版说明上有这样的话:“……四游记后面有好几段‘设供’、‘忌食’……及‘玄帝圣号劝文’,完全是道家的修真方法和咒语,与正文故事没有关系,我们把它删去了。”
“与正文故事没有关系,故删”的例子并不止于此,这已经是个很合法的流行观点了。在编辑部的复信中,在对电影剧本的意见中,在讨论作品的会议上,这种看法总是理直气壮的。依照这种观点,假若红楼梦是在今天写作的,那么其中的家宴、婚、丧、嫁、娶、礼品单等等都必须删去;要求严格些,作品开始的那一大段太虚幻境的描写也应删去;再严格一些,贾雨村、甄士隐也“与正文故事无关”,应该删去。删到最后,在书的内容提要上就可以这样写了:“作者明确地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
除了作家本身的原因之外,近年对文学的要求上这种流行的观点,是使很多作品改得枯燥简单的重要原因。
幸而红楼梦被人民保存下来了,幸而没有删掉那些与正文故事没有关系的描写,所以我们才能从这部作品中看见整个的中国封建社会,看见一幅包罗无遗的社会图画,看见在史书中所找不到的有关人民习俗、时代特征等等各方面的描写。马克思所以称赞巴尔扎克的作品,正是因为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见活的法国历史。
回到四游记的删改工作上,难道这些“设供”、“忌食”,不是恰恰可以反映在那个社会中盛行一时的道家生活吗?今天的人,不是可以从这里知道过去中国的道家是怎样生活的吗?这样“故删”的理由在哪里?


第8版()
专栏:

鲁迅先生和经典戏
徐淦
(三)
鲁迅先生所看的乡戏,我在上面叫它“文乱弹”或“绍兴戏”,它不是现在的“越剧”。它后来从绍兴到了上海,正为了与来自嵊县原叫“的笃班”的越剧区别,才改称“绍兴大班”。前两年,大概鉴于大班的大字显得有点自大,又正名为“绍剧”了。
谈论这个剧种的文章,见之于书刊的,至今似乎只有“华东地方戏曲介绍”集中的一篇,还主要在介绍它的曲调。据说它现在只胜三个剧团,经常在上海、杭州两处演出,仅仅在春节前后农闲时回到绍兴去几天,那倒反成为难得的下乡巡回演出了。
他们有一折“芦花记”,前年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得了奖,稍稍为人所知。
其实,这个剧种的历史,仅逊于现已绝响的高腔,远比越剧悠久。它有几百个传统剧目,统本戏也有几十部,不少优秀遗产(特多搬演五代隋唐故事的老戏),值得发掘整理。
现有老艺人当中,也有许多出色的表演家,单讲上面所说的二丑,就有汪筱奎其人,艺名玉兔,二十年来一直以二丑挑大梁,戏路宽,拿手好戏多得很,最脍炙越人之口的如齐王“哭殿”,薛刚“打太庙”和二丑在戏里很吃重的群戏“龙凤锁”,“双剪发”,“太狮图”,“紫玉壶”,“玉龙球”……这里所举的剧目,不知戏曲界的同志曾在别的剧种的剧目中见过否?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绍剧艺人极大多数不但是农民出身,而且经过科班的苦学苦练,成名之后,往往仍然是农闲时唱戏,农忙时归田。解放前,遇着城市不景气,他们在外边待不住,回到家乡,农村也不景气,极少唱戏机会,有的又无田可种,竟不得不挑葱卖菜。他们是真正的民间艺人,朴质的生活和困苦的遭遇,也正如昆剧艺人一样。
我为了记念鲁迅先生的忌日,想到先生少时十分喜爱,后来从中吸取了不少素材的绍兴戏,不禁想了开去,越想越远,觉得这个剧种,也是一棵大可开放的花,耽心它未老先衰;要使它不像“高腔”那样消亡,要使它有可能开出像苏昆剧团的“十五贯”那样的花来,现有的一般的支持恐怕还是不够的。
因此,我甚至这样想:在鲁迅先生忌日前后的纪念节目中,希望除了有电影“祝福”,有越剧和评剧“祥林嫂”,有话剧“阿Q正传”之外,最好还有绍剧团的这样一组节目:
一、“龙虎斗”,
二、“游园吊打”,
三、“男女跳吊”,
四、“跳无常”。
这虽然是离题十万八千里的话,我却愿意认真当建议提出。其目的,一是娱鲁迅先生于地下,二是引起大家对这个剧种的注意。
(完)


第8版()
专栏:读者 作者 编者

科学研究和“无名氏”
“人民日报”7月13日刊载了一篇“华东农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贡献”的通讯。7月27日发表了水稻插秧机试制成功的消息。
看到这些消息和报道是令人兴奋的。可是,有一个教人不能理解的问题,这两篇报道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们:谁培养了长绒棉品种?谁试制成功了水稻插秧机?
向人们介绍科学研究的荣誉的成果,一字不提工作者的姓名,通篇用“华东农业科学工作者”,“他们”和“十二位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来代替,这难道是妥当的吗?难道我们的科学家没有他们自己的名字吗?
我们的国家尊重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尊敬科学工作者的荣誉,但是上述这种现象却与此很不相称。他们硬把科学工作者的成果记一笔笼统账,给一个“无名氏”的头衔,让新社会应该给以荣誉的人“隐姓埋名”了。  高里


第8版()
专栏:读者 作者 编者

这些通讯真吸引人
最近,我经常听到人们在谈论着:“人民日报有些通讯真吸引人”。萧乾的“凤凰坡上的人们”,黄谷柳的“旧闻新事话湛江”,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希望作家们更多地为报纸写这种特写和通讯。  汪祖高


第8版()
专栏:读者 作者 编者

报纸要关心干部的理论学习
四川省巫山县城区机关干部和学校,在七月份订阅的人民日报,比上月增加了45%以上,这说明人民日报改版以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
但是,人民日报对在职干部的理论教育工作,注意得很不够。报纸上偶而发表了一两篇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文章,如8月8日的“坚持在职学习的一点感受”,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可惜,关于干部理论学习的其它问题,在报纸上见到的实在太少了。  漆齐


第8版()
专栏:读者 作者 编者

一条好广告
人民日报8月24日的一条关于缝纫机的广告,形式很新颖。我一看题目——“小宝的妈妈想买一部15—201新型缝纫机”,就被它吸引住了。这条广告,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很自然地介绍了新型缝纫机的优点,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好广告。
王德崇


第8版()
专栏:读者 作者 编者

这条新闻标题是不确切的
本报9月4日第七版“教育部、教育工会发出通知,在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开展先进工作者运动”,这条新闻题文不符。这新闻说,各方面对在学校中开展先进工作者运动有不同的意见,需要作慎重的研究,在中央未作指示前,分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三种暂时措施。但是,这则新闻的标题却没有把这个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不少读者来信指出了这个错误,特此更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