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多做些具体工作
从林
党一再教导我们:“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动手,”我从日常工作中,深深体验到这句话是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信,有例为证。
1955年5月,沈阳市曾输送了一部分出国工人,其中有一部分工人是由辽宁省工业厅第一工业局局长领导的,由于领导上没有亲自参加准备工作,所以到临出发的前两天,大部分准备工作尚未做好:出国证件没有搞好;会员关系没有办理;一部分工人在工作时期的工资还没有发下来。眼看快出发了,而问题一大堆没有解决,局长才亲自出马,同时临时又抽调了很多干部,仅仅各单位前去检查和协助工作的局处长级的干部就有十多名,可是由于这些干部也不参加实际工作,只是这里批评批评,那里指点指点,结果还是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另外一部分人是省建设厅领导的,情况就不同了,主要的是厅长亲自参加了各项具体工作,因此他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了解得很清楚,那里做得好,那里做得不好,那个地方可能发生问题,以及应当如何去防止等等,都能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就能够很清醒的按步骤来计划和布置工作,因此,他们在出发前,一切都准备得很好。
目前在我们的工作中,特别是机关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一个缺点,就是领导干部不做具体工作。很多机关,只要是科长以上的干部,就可以不做具体工作,每当确定工作计划和分配工作任务时,很少把领导干部也当做完成具体工作的一份力量来筹划,许多领导干部的工作多半是主持主持会议,听听汇报,批批文件。这样,领导干部就不可能了解工作中生动的情况,当然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就更不能恰如其分的加以解决了。
本来领导干部的主要责任,就是在熟悉干部和熟悉业务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政策,依靠自己的模范行动,组织领导干部不断的改进工作,以此保证提前和超额完成任务。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参加具体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作中的问题,不是事先就生在领导者的脑子里,或者是会议上,而是存在在实际工作中。
不过,一个部门的工作往往很多,领导干部当然不可能样样都参加,一般工作可以通过计划总结和检查工作来领导。重点工作却必须领导干部亲自参加。因为重点工作常常是和其他一般工作有连带关系的,往往在一件工作上做好了以后,不仅培养了干部,而且把别的工作也带动起来了。


第4版()
专栏:

保证烈军属等的收入 减轻群众代耕的负担
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
新华社6日讯 一种保障烈属、军属和革命残废军人生活的新的优抚制度——优待劳动日制度,正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的农村中开始推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黑龙江、辽宁、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十个省、市,已经有60%到90%以上的乡把烈属、军属应该享受优待的劳动日评定到户。其他许多省(区)、市,除个别省外,对优待劳动日也都作了布置或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评议,预计秋收前后基本上可以贯彻到乡、社。
对烈属、军属和革命残废军人实行优待劳动日制度,是为了适应农业合作化后农村的新情况。农业合作化后,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已有改变,旧的“代耕”制度已经不适用。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按劳取酬,无劳动力或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军属(包括一部分革命残废军人)的生活就比较困难。优待劳动日就是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每人每年所分得的劳动日数为标准,除去烈属、军属自己能得到的劳动日外,不足的部分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补助,以保证烈属、军属的生活。山东省郓城县今年享受优待劳动日的一千四百三十八户烈属、军属,在麦收时,普遍达到了一般社员在预先分配中所得到的收入。河北省藁城县一千九百七十个农业社中享受优待劳动日的烈属、军属社员,90%以上都增加了收入。山东省莱阳县昌山乡太阳红农业社烈属于淑芳享受优待劳动日后,夏收时分到小麦一千零三斤、豌豆一百四十八斤,比去年入社前享受代耕时,多收入粮食四百五十斤。她高兴得逢人就说:“政府、合作社对烈军属真关心,从今以后,俺家生活再也没有困难了。”
由于把过去少数男劳动力负担代耕改为全体男女社员负担优待劳动日,群众负担也更加合理。目前,由于优待劳动日制度和军官改为薪给制后家属不必再享受优待等原因,社员的负担比代耕时一般都有了减轻。据河北省晋县、定县、邢台、束鹿、蓟县等五十五个县的统计,今年优待劳动日数比去年代耕工减少了30%左右。滦县去年代耕工共五十五万三千三百三十个,今年优待劳动日为五十万三千二百二十三个,比去年减少了五万多个工,因而受到广大社员的欢迎。


第4版()
专栏:

“我们维吾尔族的区委书记”
克敏
盛夏的一个傍晚,我访问了喀什噶尔古城西南边沿托克扎克区的区委副书记刘文礼同志。他是新疆许多区委书记中学习农业技术和当地民族语言比较出色的一个。
在他的办公室的小房间里,摆着许多他自己订购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书刊。他常常在奔忙了一整天以后的夜晚,静静地钻研农业技术。刘文礼还种了农作物试验田:茁壮的玉米,在微风中摆动着长叶子,每棵都挂上了两、三个玉米棒子,估计每亩可产一千五百斤左右。这是他根据学到的农业技术,从播种到田间管理亲手做的结果。一片整齐青绿的棉株,结满了累累的绿桃。刘文礼就在这片棉株上进行过间苗、定苗、打杈等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工作,利用书本上学来的农业知识进行实践。
过去,刘文礼明明知道农民种的玉米卷起了细长的枯叶,是早应该浇水了,可是总没有充足的科学理由说服农民去浇水。现在,再也没有人把他当作种庄稼的门外汉了。今年初夏,他领导区乡干部发动农民开展了除虫运动,并且用自己学会的农业知识指导农民铲除了大部棉田的地老虎蛹。为了改变当地农民用木板磨地的习惯,刘文礼用了一整天时间,编制了一个柳条磨,亲自到地里做试验。当农民看到区委书记为他们磨过的田野上,露出了松碎的细土的时候,个个都被感动了,被说服了。立即采用了柳条磨磨地。
刘文礼在繁忙的工作中,还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维吾尔族语言,而且说得很流俐。他说:在这里工作,如果不会当地民族的语言,光靠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熟悉业务,还是不容易把工作做好的。
刘文礼出身于山西农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参了军,过去根本没有读过书,他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一切都是陌生的。1953年,他和维吾尔族的区委书记分工负责征粮工作,他正好遇到一个业务水平不高的翻译,翻译常常把他对群众说的话翻成了另外的意思。有时候,他花费很多时间给群众讲道理,因为翻译不出来,群众一点也听不懂,工作开展不起来。结果维吾尔族的区委书记完成了征粮任务,而他负责的地区只完成了80%,影响了全区征粮任务的完成。刘文礼正在苦恼的时候,又知道了维吾尔族区委书记也为没有完成全区征粮任务而流了一次眼泪。这对他是多么大的刺激啊!他感到自己负责的工作比战斗任务还艰巨复杂,自己担负不起地方工作的重担子,因此有了回部队的念头,开始不安心于地方工作。
刘文礼正在思想斗争的时候,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了。在总路线的学习中,他认识了所担负的工作的重要性。他又联想到自己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受过苦,还能不安心于帮助农民过幸福生活的工作吗?这时候,他的亲密的老战友,也从部队纷纷来信,鼓励他做好农村工作,发扬人民解放军勇敢坚强和克服困难的优良传统。刘文礼偷偷地流了几滴激动的泪珠,决心不辜负党和同志对自己的希望,坚定了长期为边疆少数民族服务的信心。从此,刘文礼开始突击学习维吾尔语。他随时随地学习,不放松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在听农民讲话的时候,他就注意着每句话的辞句和发音,并记在笔记本上。为了发音正确,他还经常找维吾尔族人去谈话。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认真学习,他终于能够流俐地用维语讲话了。
学会了维吾尔语,打破了同当地农民之间的语言壁障,工作方便多了,同群众的联系密切了。当他到农村的时候,农民们自动地围拢来,和他用维吾尔语谈得非常热情。农民有事情都愿意和他谈,他讲的话农民也愿意听。所以,维吾尔族农民们都称他“我们维吾尔族的区委书记”。(附图片)
江荧 插图


第4版()
专栏:

上海市开始基层选举
工作队深入选区进行宣传鼓动
新华社上海5日电 上海市的绝大多数区已经开始基层选举。
到今天为止,由四千多名干部组成的二百八十五个工作队已经先后进入选区进行宣传鼓动和选民登记工作。一千八百多名里弄积极分子和数以千计的工厂、企业、机关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自动参加了选举的宣传工作。
今年的选民登记工作比1953年时进行得快。各区选举委员会根据本区的具体情况和选举、生产两不误的原则,灵活地采用设站、上门、发表等三种登记方式,在1953年时托人登记的一些年老和家务忙的妇女,这次都纷纷带着户口簿,亲自到登记站登记。有一部分地主和原来是破坏革命秩序被管制的分子,在过去的一定时期中表现比较好,现在经过群众同意,并且依法改变了成份或撤销了管制以后,这次也进行了选民登记。在破坏革命秩序被管制的分子中有一些立了功的人,这次还提前撤销管制,依法给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为了推动基层选举的顺利进行,从法律上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利,上海市级和区级的司法机关最近还正在进行有关表扬好人好事、选民资格申诉以及坏人破坏选举审理等准备工作。


第4版()
专栏:

最近从日本归国的华侨已在上海得到妥善安置
新华社上海6日电 最近从日本回国的五十多名华侨,已经在上海得到了妥善安置。这批归国华侨当中,凡是有就业条件的都已分配到工厂、商业或海运部门工作。对机械有研究的宋义明,被分配到大安机器厂担任技术员。王村隆在大中华橡胶厂做技工,他的妻子原来是个医务人员,也被分配在同一个厂的医务室工作。他们都很感激政府的照顾。
这批归国华侨都是生长在台湾的,大多数人侨居日本有十多年。他们向往祖国的建设,这次带着家眷一起回到祖国。在他们还没有来上海以前,政府就为他们找好了住房,备置了必要的家具和日用必需品。现在他们的生育和医疗费用也全部由政府补助。
几年来,从日本归国来上海的华侨已有八百多人,有就业条件的人都已经全部就业,政府还帮助他们的家属创造了就业条件。他们当中约有四十人由于生产成绩良好而当选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工作者。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苏联爬山队员离京回国
别列次基发表谈话称赞我国爬山运动员体育新闻
据新华社6日讯 中、苏混合爬山队的苏联队员和工作人员,今天离开北京回国。
早晨,中国爬山队员和工作人员在飞机场送别了同他们长时期生活在一起的亲密的伙伴们。他们同苏联爬山队员和工作人员热烈地拥抱、亲吻,互祝彼此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新的成就。
苏联爬山队员和工作人员从8月30日到北京以后,受到北京市人民的热烈欢迎。
随爬山队来北京的苏联莫斯科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的两名摄影师——苏联功勋运动员阿·伊·西多连科和伊·格·格列克,把部分中国爬山队员在日常工作时的情形拍入了镜头。西多连科和格列克对新华社记者说,他们两人合拍的中、苏爬山队员征服慕士塔格山的五彩纪录片,将在今年十月革命节前后完成。
据中、苏混合爬山队副队长史占春说,中国爬山队员今后的工作是总结这次爬山的经验。他们还准备举办展览会和报告会。中、苏混合爬山队插在慕士塔格山上的一面中国国旗和一面苏联国旗,以及他们在慕士塔格山附近搜集的岩石、植物标本和他们用的爬山装备等,都将在展览会上展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陈德禹和周峰摄制的攀登慕士塔格山的纪录片,将在9月10日前后和北京市观众见面。
新华社6日讯 新华社记者杨克现报道:中、苏混合爬山队队长别列次基在离开北京以前,向记者发表谈话,称赞年青的中国爬山运动员。
别列次基说,苏联爬山运动员和中国爬山运动员的合作,从去年就开始了。去年8月,有四名中国运动员和苏联运动员一起,成功地攀登了苏联境内的十月峰(拔海六千七百八十公尺)和中、苏运动员共同命名的团结峰(拔海六千七百七十三公尺)。那时候已经可以看出,中国运动员学习爬山技术和知识非常努力,他们掌握爬山技术和知识也很快。
别列次基说,今年以来,中国爬山运动员在北京和陕西省的太白山,以及苏联的高加索一带,进行了更艰苦的锻炼。6月间,当中、苏爬山队员胜利地攀登上了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以后,这就预告了中国运动员将能登上世界高峰之一的慕士塔格山(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公尺)。
别列次基说,在攀登慕士塔格山时,尽管碰到的困难很多,但是十二名中国运动员全部登上了慕士塔格山顶峰。以后,又有两名中国运动员登上了公格尔久别山顶峰(拔海七千五百九十五公尺)。
他说,这些事实表明,中国运动员已经变成了很有希望的爬山运动家。在这次爬山中,中国队员表现出他们有着组织爬山活动的才能和爬山运动员应有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因此,他相信中国运动员将能攀登上许多到现在还没有被征服的世界高峰。
别列次基最后说,像中、苏两国其他传统性的合作一样,两国爬山运动员的合作和友谊将会日益密切。


第4版()
专栏:

中国游泳运动员在华沙创三项全国最高成绩
据新华社华沙6日电 中国游泳运动员5日在华沙同波兰国家选手进行的第二天友谊比赛中创造了三项全国最高成绩。
穆祥雄在二百公尺蛙泳中获得第一名,他以二分三十八秒六的时间创造了我国的最高成绩,并且比去年世界青年联欢节这一项第一名的成绩快了零点八秒。原来这一项的中国最高成绩是二分三十九秒四,是穆祥雄自己在8月间的欧洲游泳比赛中创造的。
在男子八百公尺自由泳接力赛中,中国队得第二,成绩九分五秒一,这也是中国的最高成绩。原来的最高成绩九分六秒八是8月间在布达佩斯欧洲游泳赛中创造的。这项比赛的第一名是波兰队,成绩九分四秒。
女子四百公尺混合接力赛中国也得第二名,成绩五分三十七秒五,第一次打破了1954年创造的五分三十八秒一的全国记录。波兰队得这一项比赛的第一名,成绩是五分十七秒。


第4版()
专栏:

征服高山大谷的战斗
李耐因
越过永安县城以后,吉普车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向东南飞驰。南方的热风迎面扑来,路边村落的木板房飞快地向身后移去。我们是傍着鹰潭—厦门铁路线行驶的,已经筑好的路基隐现在一片葱绿的庄稼后面。但是行没多久,旧的道路到了它的尽头,吉普车猛然跳上新辟的崎岖山道。迎面是一片群峰兀立、谷深崖险的大山。计速器的指针迅速地抖动着低垂下来,二十公里、十公里、七公里……,马达吼叫着,喘息着爬上一座座岭崖,钻进山林。新辟的道路两旁,到处是“注意,险路慢行!”“急转弯,鸣笛!”的警告牌。
一阵汽笛的喧叫和马达的隆隆声传来,道路突然拥挤起来。大队大队的运输卡车擦肩而过,车上载满了筑路工地上所需用的钢筋、水泥、木材和细沙。司机们举起右手向我们打个招呼,扬起一片尘雾向前驶去。
傍行的路基这时突然消失在一片山林和岭岗后面,当我们重新看到它时,它已经升高到半山腰,人们只能仰望到它黄色的边缘。从那半空中,传来鼓风机的隆隆叫声和风枪的达达声。一阵烟尘从山后升起,大爆破的滚雷炮声在深山中回响着,人们脚下的土地也在晃动。
我们已经达到了鹰潭—厦门铁路线上著名的重点工区——闽南、闽北分水岭筑路工区。福建境内有名的戴云山脉,把它庞大险峻的腰身伸展到这里,挡住了铁路南通的道路。海拔一千零七十六至一千二百四十一公尺高的旗头山、马花干山、大晾山的群峰,俯瞰着这条线路,并在它面前布下一道道深谷、大岭和溪流。英雄的铁道兵的战士们,就在这一片深山大谷中展开了强大的攻势。战士们的口号是:填平山谷,劈开山崖,提前把铁路修通到厦门!
还在到达这一工区之前,我们曾会见了铁道兵技术副司令刘克大校。刘克大校在他挂满线路图、施工计划图的办公室内,向我们介绍了这段艰巨工程的概况。于是,一幅我国军队和人民以超绝的毅力和卓越的劳动征服高山大谷的战斗图景,在我们面前展开。一条墨线以江西境内浙赣线上的鹰潭车站为起点,向东南伸延。线路越过资溪一带丘岭,进入了著名的闽赣分水岭武夷山区。这是鹰厦线上第一个重点工程区。筑路部队挖通了大、小禾山,使线路突破武夷山分水岭进入福建境内。用“地无三尺平”来形容闽北山区,是完全恰当的。线路在万山丛中盘旋伸延,穿透许多山岭,跨过无数溪流河道,越过永安县城,进入戴云山中。
筑路部队在这一片山地内,遭遇到了巨大的
困难。自猪舌洋到城口的四十九公里线路内,集中有隧道十三座,桥梁十二座和大量的高填深挖工程。特别艰巨的是自赤头板到柯周坑的八点八公里地段,隧道、桥梁、大劈方、大填方一个接一个,线路高高地在半山腰中盘转。平均每公里土石方总量高达十七万方以上,如果把它排成一公尺高一公尺宽的堤坝,就有一百七十公里长。
刘克大校说:“这是鹰厦线上第二个关键工程。现在全线的眼睛都注视着这里,全军都抽调可能的人力、物力支援这里的施工,成千上万的军工和民工正在这里日夜轮班动工。全线能否提前通车,就看这里能不能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这一著名工区。一条蜿蜒的山路在山间盘转着,引导我们到柯周坑去。吉普车停在一座高大的山岭上面,四面望去只见一道道深谷,许多低岭都在脚下。陪同我们到工地去的某团助理员告诉我们:“到了,这里就是柯周坑大拉沟!”
在我们面前的山岭中心,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足有一里多路长的深沟。被削平的沟壁,裸露着青色和黄色的岩石。在深深的沟底,好几道轨道向沟外伸出去,一辆辆载满土石的铁斗车,正隆隆的飞驶着。沟里传出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和劳动号子声,穿着军装的铁道兵战士和戴着斗笠的民工们,正在为铲除沟内最后一道石崖而紧张劳动着。
攀登上高达五十公尺的沟崖,向下望去,只见沟壁像刀切一样陡直,尽管我们紧抓住沟沿的木桩,仍然觉得有些眩晕。而这时,勇敢的刷坡工们却垂吊在绳索上,脚蹬着崖壁,清除可能坍下的松石。
沟壁上斗大的标语字,道出了这一伟大工程的修建者的豪壮胸怀和英雄志愿“为祖国贡献一切力量,给人民修通幸福之路!”
走出大拉沟拐一个小弯就进入了小拉沟。虽然是叫小拉沟,可是这里的工程却不小,仅仅因为它比大拉沟稍短些而已。
还离着沟口很远,就听到了沟内风枪的密集的达达声。这座沟周围的山岭上,像曾被暴雷扫过的一样,许多大树连根拔起,盖满灰色石粉和黄尘的山坡上,横陈着被斩断劈裂的高大杉树的枝枝杈杈。偶尔有一棵幸存的大树,枝杈都被斩光,赤裸裸地竖立在光秃的山坡上。
担任小拉沟施工任务的第五连指导员单世德中尉告诉我:这是大爆破的“成绩”!他说:“在小拉沟的施工中,我们采用了苏联大爆破的先进经验,让炸药代替人工作。这使要许多人工作很多天的工程,在一声炮响中就完成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展速度。在这一工作中,我们培养锻练出大批优秀的风枪手、爆破手,他们成了工地上有名的人物。连和我们一块工作的民工,也学会了这一技术。”他指着一个正抱着风枪向岩石进攻的战士说:“他的名字叫蒋双圆,并不是我们顶出色的风枪手,但是他的工效也远远超过了定额。”
单世德中尉向我们讲述了不久前进行的一次大爆破的情形。他们在这座花岗岩构成的硬石山上,凿挖了一点二平方公尺大、十四至十八公尺深的六个井洞,里面填装了四十九吨炸药。在所有的人远离工地后,点燃了药室。立刻像火山爆发一样,一阵沉雷滚过山岗,大地也抖动起来,在烟雾中山岭裂开了一个巨大的深沟。这次爆破整整掀走了一万五千立方山石,完成了全部工程石方的四分之一。单世德笑着说:“那简直是山崩地裂!斗大的石头满天横飞,山坡的森林被一下削平!现在,我们的爆破手们不只能炸飞岩石,而且能指挥石头飞出的方向。使炸出的石头,正好飞到须要填平的沟坑,大大增加了大爆破的工效。……”
我们的谈话还没有结束,哨子声便传来。一个战士挥动着红旗命令人们离开。单世德拉着我们说:“走吧,放炮了!到指挥所去躲一躲。”所谓指挥所,只不过是在山背后用多层横木搭起的棚子。里面堆满了炸药箱、雷管和各种工具。我们刚刚坐下,风枪手们便擦着满脸汗水赶来,他们把风枪放下,又匆忙地跑出去。当他们再次跑回来时,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阵连珠炮声。山沟里升起灰色的雾,飞石像弹雨一样啸叫着从上空飞过,棚子的顶上被打得乒乒乓乓响。
我们计算着,这一次爆破一共响了一百多炮,持续了十多分钟。原先横挡在沟中央的一个大石崖,在炮声过后已经改变了面貌。
一个高大、健壮、面庞微黑的战士走进工棚来。“青年突击班下士副班长陈先荣。”单世德给我们介绍说:“这是我们全连最优秀的两个风枪手中的一个。这两个风枪手都是广东人。”陈先荣坐下来,操着夹杂着许多广东土音的普通话和我们谈起来:“在那次大爆破的凿井工作中,我们是抡着八磅锤和钢钎干的。干一天,只能打进零点九公尺。这怎么行呢?靠这样的速度,工程要耽搁许多天。于是我们小组就讨论怎样改进操作、加快速度,终于找出了窍门,几天的工夫就把每天的工作效率提高到三点八五公尺。现在我们是用风枪打眼,我已经打了三百公尺没有断过一次空心管。我们风枪手们正展开五百公尺无事故的劳动竞赛。”单世德这时插进来说:“陈先荣现在的成绩是十五点二公尺,超过技术定额六公尺一倍半。
当我们谈到铺轨队正在向这里推进,拦路的山是否能开平的时候,陈先荣坚定地说:“放心吧,在我们这里绝不会挡住火车通行!虽然任务艰巨,我们完全有把握按期完成。”
在我们巡视分水岭南北工地的时候,我们不只一次地听到战士们和民工们的豪语:“在我们这里绝不会挡住火车通行!”当铺轨队以令人振奋地速度引导着火车向这里开来的时候,这个口号是那么响亮、有力。不论是团、连的指挥员,还是负担某项具体任务的班排战士,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的工段保证能提前完成。提前修通鹰厦铁路已经不是笼统的口号,它正在为无数战士和民工的具体行动所实现着。一个战士说得好:“你想想看,铺轨队赶来了,别人的工段已经完成了,而唯独你这段工程没有完,铺轨队停在这里,火车停在这里,全线通车的任务为你搁耽着,全国人民都为你这小段工程着急,你怎么有脸见人啊?这是耻辱!”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自觉和高度的责任心,推动着战士们在戴云山重重大岭中展开忘我的劳动,推动着各工地上汹涌澎湃的劳动竞赛运动。一切智慧、心思、力量都集中在提前修通铁路上,巨大的困难被克服着。老战士们把休假放弃了:“修通铁路再休息吧!”军官们的家属也上了工地:“每一份力量都要在这伟大工程中放放光!”机关干部也离开了办公室:“到工地去!”在各个隧道、桥梁和挖、填方工地上,人们冒着南方酷热的天气向高山大岭展开总攻。
翻过一座为原始森林覆盖着的大岭,我们走到宫子湾工地。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隆隆鸣叫着的推土机、铲运机、平路机、压路机,正往返奔驰在半山腰平坦的工地上。宽阔、漫长的工地只有机器在移动,却看不到喧闹的人群。高达四十六公尺的一座山头,已经被削平了三十八公尺;从山上铲下来的土石已经把几十公尺深的谷坑填平。全部工程六十一万方的挖填任务,只剩下了七万方的尾巴。拖拉机司机们正在为更快地完成施工而展开热烈的劳动竞赛。在工地上特别活跃的是三十六号铲运机。驾驶它的是司机长李仁凤。机械连连长李明堂上尉告诉我们,在最近几天内李仁凤铲运土由八小时八十三趟提高到一百零三趟,创造了全连纪录。但是只隔了一夜,另一台拖拉机的司机徐川林就以一百一十三趟超过了他。现在他们间正在为突破这一数字竞赛。二十八号和十一号推土机的司机们,也在进行竞赛。李明堂上尉笑着说:“单只最近一些日子里,就已经有七台拖拉机的司机获得了奖金!”
走过许多工地,都可以看到满怀着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紧张参加筑路工程的福建民工。战士们竖起大拇手指夸赞着:“福建民工真是好样的!”在鹰厦线上,哪里有铁道兵,哪里就有民工的队伍。数以万计的福建民工负担着筑路工地上大部分土石方的工程,许多人并学会了风枪、爆破、砌石的技术,他们和战士们一起冒着风寒暑热向荒山坚石进攻。宁化县一百八十二名民工中百分之七十学会了装填炸药的技术,十七个人学会了放炮。从前他们根本没有见过风枪,现在也已出现了十七个熟练的风枪手。二十岁的马贵荣刚刚开始学习使用风枪,他向我自豪地说:“我一定要把这门技术学会,将来我们要自己来修建福建境内的铁路!”
特别动人的是,在许多工地上可以看到大批福建青年妇女和姑娘参加筑路工程。在雄壮的劳动号子中,夹杂着高昂的女声,她们像男民工一样参加各项工作,而且完全不比男人弱。在赤头板一号大劈方工地上,我们访问了漳浦县民工队。这个队中有二十七名女青年民工。她们的年龄是十八到二十四岁。二十岁的女青年蔡本华和陈妙,被称为全队推土能手,她们的工作量超过了许多男人。当我举起照像机拍摄她们劳动英姿的时候,工地上许多人都喊着:“加油呀!向小蔡学习啊!我们也上报啊!”………
我们巡行了许多工地返回了工区指挥所,这时候天色已经傍晚,工地上一片灯火。巨大的探照灯照射着,扩音器放送着雄壮的进行曲,隆隆的机器声、有节奏的劳动歌声和不断传来的炸破声,冲破了黑夜的宁静在群峰间回响着,振奋着人们的心弦。戴云山夜间的战斗开始了!
一队队载重卡车,像一串串流星一样,开着大灯从我们窗外公路上隆隆驰过;隔壁司令部的电话机铃铃地响着,传送着夜间战斗的号令。戴云山是没有夜间的!当全国城镇、乡村的人民已经安睡的时候,戴云山险峻的峰岭上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紧张地为建设祖国而忘我劳动着。它使我记起铁道兵一位指挥员说的一句话:有人把鹰厦铁路修建形容为“移山填海”的工程,一点不假。在厦门岛我们把海湾填平筑起路基,在戴云山区硬是把一些山岭劈开或移走。在短促时间内修通这条山区铁路,这在工程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我们的人民正在创造奇迹!


第4版()
专栏:

太原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
据新华社太原5日电 山西太原、大同市等地的二百多名归国华侨代表,3日到5日在太原市举行了太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太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并且选出吴清华等十九人为联合会委员。山西省和太原市的党、政领导机关都派出代表前去向他们表示祝贺。
最近几年,侨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和英国等地的侨胞已经有五百多人,陆续回到山西省太原市等地,并已根据他们的职业、特长和要求分配到各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中去工作。现在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已经被选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生产者、模范教师和政府委员。山西师范学院、医学院和太原工学院已有三十七个华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