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奋斗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王恩茂同志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和拥护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报告。
“七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政治路线指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和其它各方面工作一样获得了巨大成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地区之一,党在这一地区的工作,也同样获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全国革命战争胜利的形势下,一九四九年新疆实现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和坚持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民族革命的民族军会师,从而在全疆范围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政治上结束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
新疆解放后,七年来党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许多工作,主要的是:
完成了农业区的土地改革,分配了七百三十余万亩土地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消灭了封建势力。
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完成了民族区域自治。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前也基本上完成了准备工作,并即将开始进行。
发展了经济、文化建设事业:解放后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石油、电力、煤炭、水泥、农具制造、汽车修配、拖拉机修配、纺织、印染、缫丝等厂矿。一九五五年工业生产总值达二亿零二十七万元,比一九四九年增长近三十五倍;发展了农业,一九五五年粮食产量达三十八亿斤,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八,棉花产量达五千二百二十万斤,比一九四九年增长四倍多;发展了畜牧业,一九五五年牲畜达一千八百七十五万余头,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六(弱);发展了交通运输事业,一九五五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八千九百三十九公里,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一百八十三,一九五五年汽车货运量达五百二十九万五千二百六十六吨,比一九五○年增长二十七倍多;发展了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一九五五年营业额达四亿五千二百九十七万元,比一九五○年增长近十七倍;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一九五六年高等、中等和小学学生共达五十四万多名,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一百五十。这就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为这一地区今后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在各民族中建立和发展了党的组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党员六万二千四百七十九名(除军队党员在外),其中有本地各民族的党员二万七千八百三十三名。各级党委都有本地民族干部参加,并且担任着重要的领导工作。
培养了本地各民族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干部九万二千零八名,其中本地民族干部五万一千一百零六名。各级政府都是本地民族干部担任主要的领导职务,使用本民族的文字语言,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新疆地区的和平解放和七年来我们党在这一地区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民族工作,使新疆各民族空前未有地亲密地团结起来。现在任何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分子要想挑拨民族团结和破坏祖国统
一都是不可能了。
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了许多工作,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现在我只讲一下其中有关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否则,要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要求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觉悟程度和积极性是很高的,这是党在这一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但是,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极大多数民族信仰宗教,过去反动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所遗留下来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反革命分子容易利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来反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在这一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困难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工作开始就强调了民族团结,坚持了宗教信仰自由,重视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做好民族上层人士、牧区部落头目和宗教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在政治上安排他们的地位,保持同他们长期团结和合作,在经济上照顾他们的利益,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水平,这样就取得了他们对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并使得反革命分子无隙可乘,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胜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广大的农业区和畜牧业区。这两种地区的情况是不同的。我们没有采取像农业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办法,在畜牧业区进行民主改革,而是以比较长的时间,在这种地区一面实行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的政策;一面巩固社会治安,改造旧政权,加强人民政权,建立牧区党的组织,培养牧区干部,发展畜牧业互助合作组织,试办畜牧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国营牧场,发展畜牧业区的牧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等,其中许多工作,实际上带有民主改革的性质,在很多方面实行了民主改革,同时为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至于某些尚未完成的民主改革任务,则准备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中去同时完成。经验证明:这样做既能顺利完成畜牧业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又保证了畜牧业不受破坏而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强调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做好党的政策的宣传教育、训练干部、试办等工作。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需要有一定数量有经验有能力的汉族干部的帮助,但最主要的是要依靠培养本地民族干部去进行。只有大量培养本地民族干部,才能做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那种不相信本地民族干部能够做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想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我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一方面反对了对少数民族的觉悟程度和积极性估计不足,不敢积极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右倾偏向;另一方面,反对了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困难估计不足因而急躁冒进的“左”倾偏向。这是保证取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重要条件。我们的经验证明,在这种地区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的是“左”倾偏向。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主义改造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观主义,强迫命令,不照顾民族特点,不和群众商量,不接受群众意见,不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不关心群众个人利益等现象。而我们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则是这些现象所以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反对官僚主义,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发现并坚决克服这些现象。否则,它就将妨碍我们巩固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成果。
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并且提高了觉悟水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对于改变历史上遗留给他们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严重状况,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本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以求赶上先进民族的水平具有十分强烈的愿望,我们党必须尽一切努力来领导和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这是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长期的中心任务,只有实现了这一任务,才能最后地解决民族问题。但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比较快的速度来实现这一任务,除了主要的要依靠各族人民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必须要有国家和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大力支援。过去七年中,国家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给了很大的支援。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所以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很大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但是,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来说,国家今后还应该对这个地区给予更大的支援。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的生产建设部队,过去在克服财政困难和进行经济建设的事业中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事业中还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要求国家把这支部队的问题,当作是支援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对他们给予更大的重视和必需的投资。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使之迅速赶上先进民族的水平是我们党和国家光荣的历史政治任务,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蕴藏丰富,发展那里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对于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原有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特别是工业基础很薄弱,目前在那里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困难较多,投资也要较大。因此,必须不怕困难和不惜较大投资才能发展那里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如果顾虑困难多、投资大,对于发展那里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不采取积极的态度是不正确的。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主改革早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业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农、牧业生产和其它经济建设事业有了发展,兰州——乌鲁木齐——阿克斗卡铁路,不久就要进入新疆,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此次大会刘少奇同志的政治报告和周恩来同志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都说到确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我国新的工业基地之一,这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条件已经开始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加紧完成一切准备工作,以迎接就要到来的大规模工业建设的任务。但是,应当承认,我们对于迎接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准备工作,是做得很不充分的。目前我们的地质勘察力量、基本建设力量、交通运输力量、商业力量、干部力量等等都十分不够,就是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也还很不够。这一系列的问题亟需我们及早地加以解决。为此,目前我们必须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为中心,同时积极兴办可能兴办的若干地方工业,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扩大基本建设力量,努力支援铁路建筑,发展交通运输、商业和文化教育,做好培养干部特别是本地民族干部的工作。否则,我们的工作就将不能适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工业建设的道路上,是会遇到困难的,但是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自治区五百万各民族人民的努力,有全国各民族人民和苏联及各兄弟国家的支援,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工业建设的胜利是可以获得的。
最后,我们相信“八大”决定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路线,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各民族人民一定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民族人民也一定能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过渡到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3版()
专栏:

编辑部说明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四十五位同志的书面发言,从今日起,陆续在本报发表。


第3版()
专栏:

改进蔬菜和土特产贸易的管理办法
中共武汉市委员会第一书记 宋侃夫同志的发言
迫切需要取消市场管理方面过严过死的限制,以便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保证消费者、生产者的利益。
我完全同意刘少奇同志的政治报告,少奇同志在商业问题上这样指出:“我们应当改进现行的市场管理办法,取消过严过死的限制;并且应当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一定范围内,允许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我认为这样做完全符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武汉市蔬菜的供应工作来看,就迫切需要取消过严过死的限制。由于过分强调了蔬菜要集中交易,由国营蔬菜公司实行统购包销,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周转环节,因而形成了周转慢、损耗大、费用高的状况。居民买不到鲜嫩蔬菜,买到的是最少是存了一两天的陈菜,并且常有大批蔬菜霉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已经把统一收购蔬菜的服务站改变为交易市场;国营蔬菜公司对于十几项大宗蔬菜仍然按照合同向蔬菜合作社进行收购(不是全部统购),以便保证供应,稳定菜价;对于其他非大宗产品则允许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买卖,自由成交,除了在国家领导的菜市场可以自由买卖以外,还允许菜贩串街上门零售,以便利居民。
关于蔬菜的价格,也是过分强调了统一,没有注意运用价格政策以调节供求和指导生产。过去私人经营蔬菜,不但有季节差价、品质差价,一天当中还有早晚差价,过去是老菜嫩菜任人挑选,价钱差别很大,我们则变成硬性搭配,价钱一律。我们先卖陈菜后卖新菜,新菜变成了陈菜才卖,消费者说这是“推陈储新”。过去新上市的鲜嫩蔬菜与大量上市时的蔬菜价格差别很大,可是我们把它缩得很小,这样菜农则等待蔬菜长大长老,不肯卖出嫩菜;因而有些蔬菜合作社虽然蔬菜产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但是货币收入反而减少了。这样做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统得过死的价格是与统得过死的市场管理办法分不开的。今后对于蔬菜的价格问题,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若干主要品种,议定中等质量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然后由各个菜市场和零售店根据各种蔬菜的不同质量与供求情况,在一定幅度内,灵活地调整价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
几年来,武汉市在蔬菜供应上存在着有时脱销有时积压的严重的不均衡的情况,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部门和郊区工作部门密切结合,根据居民的需要,指导蔬菜合作社有计划地安排各个季度蔬菜的生产,以克服产销脱节的现象。
在土特产交易方面,也有限制过严过死的情形,不论大宗、小宗,强求统一经营,货源、价格、资金等都是由上面“一条鞭”管到底,原来产销可以直接成交或者通过小商贩可以直接买到的,现在要由供销社层层转手。如有些化工原料由供销社基层收购,经过几道转手到武汉市交给国营化工公司,再卖给化工厂,转手之间,增加几道手续费,层层加利润,造成购销差价过大,差价率一般达百分之三十,个别品种达到百分之五十。又由于强调统一收购,农民就不能进城出售零星土特产,有些产品城市脱销,而农民手中的东西却卖不掉,使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和地方工业、手工业的原料需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初步研究提出的意见是:除国家计划收购的大宗土特产以外,建议互相开放地区之间的小宗土特产的自由成交;允许农民或基层合作社在市场上自由出售;恢复土特产交易市场(也可改组为农村服务部),采取产销双方直接见面、订合同或自由成交的办法,以减少流转环节,减少费用,缩小购销差价。使城乡物资交流得到畅通。


第3版()
专栏:

工业建设中一个突出的矛盾
解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于生产发展需要的矛盾,是推进国家工业化工作中亟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中共吉林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吴德同志的发言
参加大会的吉林省地方代表,完全同意中央委员会向这次大会所提出的各项报告和建议,并保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执行。我想根据报告精神谈一谈关于在工业建设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
由于过去我国工业落后,而新建工厂是在苏联帮助下,采用最新技术,又用相当快的速度建设起来,陆续投入生产,旧有的企业在必要和可能条件下,也正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更新,因而,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从我省来看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这是在推进国家工业化工作中亟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要大量培养技术人材 反对技术问题上的近视和保守倾向
现代化的新的技术设备、工艺规程和操作方法,都是需要人去掌握的,如果没有一批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干部,熟练技术的工人(我省新建工厂大多数的岗位上都是由低级工人代替高级工人的工作),便无法组织和管理生产,而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生产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提高。丰满水电厂从一九五三年新机组投入生产以来,共发生重大事故十余次,最严重的是今年发生的二号机事故,烧毁了全部机组,停工修理两个月。辽源中央竖井,从投入生产以来,从未完成过生产计划,到今年上半年,才只达到设计效能的百分之五十二。井下巷道由于技术管理不善,倒塌情况严重,运输条件十分困难,工人编成顺口溜说:“中央竖井现代化,两脚不走四肢爬,过去坑木用车拉,现在实行人力化。”吉林新中国制糖厂在试生产中发现主加灰桶变速器发热,检修时本应从入口进去,因为缺乏知识,工人张文富却从方形口进去,以致被瓦斯熏死。吉林电极厂有些复杂的设备至今还不能熟练地掌握;该厂产品还存在着裂纹、起泡、分层、弯曲、空头等缺点。这都反映出现有的技术水平是低下的,我们还不能掌握新的技术。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扩大技术力量的队伍。
“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目前对于我们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为了大量培养技术人材以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除了国家科学研究机关和大专学校有计划地培养以外,大量地、迅速地生长技术力量的有效办法,就是在现场、从实际生产中培养训练。
目前在技术问题上的近视和保守倾向,仍然是需要继续加以克服的。我们还没有能够把现有的技术力量全部动员和充分发挥起来,还没有能够把足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生长技术力量的一切可能条件,都充分利用起来。一方面一部分原有的技术人员,由于政治进步不够,技术思想保守,学习先进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另方面,有些企业领导干部,对党的科学工作方针和技术政策领会不够,对原有技术人员及其技术知识的作用估计不足,重视不够,加以本身缺乏科学知识,领导经验不足,某些工作措施也不当,就束缚了技术人员研究问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妨碍了他们对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培养新生力量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科学工作方针、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和技术政策,认真研究和总结领导技术学习的经验教训,把目前已经掀起的技术学习热潮推进和提高一步,是当前企业领导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把工地、现场、车间当成学校
几年来,若干重点工程单位在培养技术力量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说明:只要领导重视,方向对头,很好地发动群众,就可以在建厂过程中训练出能够初步掌握新的技术设备的技术队伍和一定的后备力量;技术问题上的矛盾,是有办法逐步得到解决的。
新建企业要确立“建厂、生产准备和培训技术力量同时并重”的方针,从本厂的实际出发,预见到企业发展的需要,用积极主动精神,贯彻执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工地、现场、车间当成学校。第一汽车制造厂就是根据这种方针,首先把领导骨干特别是转业的老干部作为培养训练的重点,使他们较快地获得领导生产和管理业务所必需的文化、技术和业务基础知识;在建筑、安装阶段,以组织工程技术干部的学习为重点,使他们熟悉了设备技术资料,保证了安装质量;进入试车调整生产时,组织了全厂工人“大练兵”,使新工人熟悉了工艺过程和操作规程。在建厂过程中,从设备订货的到达、开箱清点、安装、验收、清洗、试车、调整生产直到开工生产,抓紧每个环节,都把各生产岗位的人员分别组织起来,进行现场学习,对照技术资料,研究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边做边学,做啥学啥,缺啥补啥,有疑难问题随时向专家请教,还进行了假操作和预防性的事故演习。进入生产后,便以争取生产水平完全达到设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学习掌握工艺规程,是使设备效能在预期时间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的一环,要在初步掌握工艺规程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精通,作到会背会用,懂得“为什么”。这样,联系实际,学习资料,把消化资料同总结职工群众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地反复提高,使干部和职工在投入生产以前,在技术理论方面和实际操作经验或管理经验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准备,形成一支从上到下都具有初步能力的技术操作和经营管理的队伍,保证了顺利进行生产。但是,这还仅仅是学习掌握新技术的第一步;还需要通过生产过程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丰富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作到能够独立地解决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并进一步争取作到不断改进生产,进行新的产品设计,运用更完善的工艺,赶上世界上同种类的生产技术的最先进的水平。
积极地学习苏联先进技术
学习苏联先进技术,是我们学会掌握现代技术、生长技术力量的最有效的办法,要想学到苏联先进技术,首要问题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就是要积极地、老老实实地学习,既要反对消极依赖态度,又要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厂子,一般都注意组织全体有关人员认真钻研苏联技术资料和组织设计资料,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方式,系统地、全面地、成套地向苏联专家学习,如建立专家工作室,组织专家传授技术,指定干部作专家的徒弟,随专家工作等,善于把对苏联技术和设计资料的学习同现场的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把学习苏联先进技术、贯彻专家建议同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同先进生产者运动结合起来,主动地向苏联专家介绍具体情况,虚心地向苏联专家请教和商量问题,使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能够更好地同实际情况、同现场条件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发挥专家的作用,又能从专家方面学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本事。丰满水电安装公司把执行专家建议和发挥群众创造性结合起来,迅速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生长起我国安装水轮发电机的一支技术队伍,这种作法很受苏联专家重视。但是,有的厂矿却不是这样,他们对专家采取一种消极依赖的态度,在建厂过程中,他们没有积极地、系统地向专家学习,厂子投入生产时,在专家具体指导下,生产正常,产品质量很好;一旦专家离厂,自己就不能掌握技术,生产情况马上变坏,出废品,发生技术事故。消极依赖思想,使他们失去了学会掌握苏联先进技术的良好时机。另一方面,有些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在学习苏联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时,也发生过教条主义的偏向,脱离实际,机械搬运,这也是十分有害的。比如,苏联的汽车设计原来是好的,但在我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我国有些地方有摄氏四十度的气温),就发生了散热器散热能力不够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反映给专家,在他们帮助下进行研究和改进。又比如汽车车箱用的木料,苏联原设计是鱼麟松,这种木材在苏联是不少的,但在中国这种木材却很少很贵,出品率只达百分之三十左右,据说是完全可以改用我们所不缺的白松一类的木料,但有些同志却认为只要是苏联的设计,就不能提出任何意见。其实,苏联先进技术的特点,就是它能够适应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讲究实效和节约,许多苏联专家,都是本着这种精神工作的。比如吉林化工区的输水道,原设计采用钢管,目的是防止由于水质性能而引起的腐蚀,后来国内技术人员发现当地水质性能不同,不会引起腐蚀,建议改为铁管,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苏联专家的赞同和支持。由此可见,教条主义态度会引起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的歪曲,不按实际情况办事,必然造成建设和生产中的浪费和损失。当然,反对学习上的教条主义,决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采取非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不是发现问题不经过周密研究就可以草率处理。
开展职工的文化、技术学习 反对急躁情绪和放任自流现象
为了普遍、大量、迅速地提高技术水平,生长技术力量,必须对职工的群众性的文化、技术学习加以正确的、深入具体的领导。在我省工业企业中,目前已有百分之九十的职工参加了业余的文化、技术学习。先进生产者运动的特点之一,就是掀起了群众性的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热潮。但在领导业余文化、技术学习问题上,也曾发生一些要求过急的冒进情绪,还有缺乏具体领导的放任自流现象。如不纠正这两种偏向,学习就将“欲速不达”,或者失去领导,结果都不免半途而废。因此,必须强调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根据长远需要和当前的实际可能,对职工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加以全面规划,具体安排,纠正当前存在着的贪多图快,职工负担过重的现象。一方面要积极地、有重点地把各种业余文化、技术学校(训练班)办好,以便循序渐进,从初级到高级,从综合到专业,向职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术教育;另方面要通过社会主义竞赛和先进生产者运动,大力组织各种群众性的技术活动,组织职工互教互学,取长补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企业领导上应该把组织和领导这两方面的学习恰当地配合起来。分别不同的对象(如新工人、一般工人、熟练工人、回国留学生,以及其他各类技术人员等),提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采取适合他们各自的特点的组织形式,如职工中的“包教包学”、“师徒合同”,技术人员中的“连锁传授法”,及各种综合性、专业性的“技术研究会”,在先进生产者运动和社会主义竞赛中的劳技结合,突破技术关键的“突击小组”、“合理化建议处理小组”以及推广先进经验、开展合理化建议、进行技术表演等等,从而使系统的技术教育和群众性的技术学习活动,在统一领导之下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为了使职工技术学习热潮能够持久地坚持下去,还必须加强思想工作,提高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还应该正确解决工资、奖励、业余时间安排等问题,促使职工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科学研究机关建立联系 加强党对技术工作的领导
建立生产建设单位和科学研究机关的联系,这对于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关键问题,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改进企业产品质量,也有极重要的作用。在安装五○六铁塔的工程中,中国科学院机电研究所就帮助解决了工地所不能解决的地耐力、钢材物理性能的化验分析等复杂的技术问题,使安装任务顺利完成,并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我省地方工业和科学研究机关也建立了联系,在改进产品质量方面,也得到许多帮助。而建立这种联系,对于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也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最后,必须提高干部对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党对技术工作的领导。有些干部认为“技术问题是小事,用不着党去领导”,或者认为“不懂技术,不能领导”,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是放弃党对技术工作的领导。当然另外也有这样的一种倾向,一部分技术干部,认为“有了技术可以走遍天下,不问政治也可以吃饭”,“社会科学上要讲马列主义,自然科学上用不着马列主义”,也有一些技术管理干部和企业行政干部,懂得一点技术就骄傲自满,认为“党不懂技术,就不能领导技术”,说“外行领导不了内行”,在实际工作中拒绝党的领导。这也是错误的,必须严肃地加以批判、教育和克服。企业党的工作中存在着这些问题,显然不利于团结全体技术力量,提高技术水平和培养技术人材,动员和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加强党对技术工作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政治工作的方法,去启发和提高广大职工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技术人员通过科学技术的实践接近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政治觉悟。既不是过多的去干涉那些纯属技术性质的问题,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政治号召,党在工业部门中的干部必须钻研技术问题,善于把政治工作和技术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党对技术工作的领导。
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地认识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本着大会的指示,加强党对工业中技术工作的领导,以便使我们新建和改建的工矿企业,都能够尽快地学会掌握现有的先进技术设备,并尽可能地利用最新的科学成就,以便进一步把我们的工业推进到现代化技术的轨道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