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关于删改
马前卒
记得已故作家郁达夫,曾经把俗语里“儿子是自己的好”改了一改,叫做“文章是自己的好”。这如果理解为天下文章只有自己的最好。那自然不免狂妄了。
但作家写文章,当他没有写成之前,搔手苦思,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确实有比之于孕妇临盆之前的情况。当他写成之后,回环低诵,返复增删,修其不整,补其不全,希望发表出去,能够打动读者的心,这又同母亲加意培育自己孩子,希望成个器材的心境是一个样的。作家珍爱自己的文章,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近年来,有些报刊和书籍出版社,任意删改文章的风气颇为流行。据说,有一家报纸,约请一位名作家写了一篇文章,登出之后,面目全非,仅有两句未改,那是引用别人的话。而文章标题之下,依然署那位作家的名字,看来文责还须那位作家来负的。还有某出版社,总结了编辑工作的经验,得名句一联:“作家的头脑,编辑的笔”,这么说来,自古有“削足适履”的笑话,而今有“削头就笔”的事实了。但头是削不得的,那怕编辑拿起笔来,自我称雄,高声叫道:“我有笔如刀”,然而作家还是摇头称谢:“对不起得很,你有你的笔,我爱我的头。”
我想,我们目前的文章风格之所以如此“干巴巴的”,某些执笔如刀的编辑是出了一把力的。
但这并不是说,编辑对作家的文章没有取舍和提意见之权,这个“权”还是有的。问题是在于任意删改,一定要把“姑娘”改做“少女”,未必文雅;一定要把“无济于事”改做“没什么用处”,也未必传神,文如其人,文章的风格也就是作家的个性的表现,我以为是删改不得的。
写到这里,想到一个老笑话。据说有个绍兴文人论到天下的文章的时候,说道:“天下的文章,要算浙江;浙江的文章,要算绍兴;绍兴的文章,要算家兄;而家兄的文章,有时还得由我删改删改!”大概爱好删改别人的文章的某些编辑,是同这位绍兴文人的心理一样的。


第8版()
专栏:

激流中的友谊
菡子
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经历了一件危险的事。
他在潍河中游水,另外还有两个同志游在他的前面。他们看着美丽的两岸,顺着既温和也湍急的水流,准备一口气游出两三里路去。水深了,在拐弯的地方,看见了漩涡,可是人是勇敢的,要游过去!能潜过深潭,有最高的战斗的愉快。
我的朋友不是一个出色的游泳家。他仅是相信自己能游过去,技术比他的胆子小。最初的漩涡就把他拖下水去,他喘息着,不过立刻镇静了,想起自己在什么地方,就屏住气息,推开水浪,冲上了水面。可是马上有什么东西又抱住了他的两条腿,他淹没在第二个漩涡中间,并被甩向一边,摸不清楚水路了,看见的是他想像中最可怕的黑暗的陷阱,他多么渴望再看见那青青的两岸。他一面嘱咐自己:“别慌,别慌!”,一面用力踢开抱住他的无形的手,也尽量使自己手的动作,合乎潜水的要求,他终于又冒出水面。
前面隐约的水涡准备继续作弄他,他感到疲乏得难以应战,就想求助于前面的同志,他大声喊道:“等一等吧,等一等吧!”离他较近的一个同志听见了喊声,回过头来,可是他只茫茫地看了一眼,就又掉头游去。我的朋友看见了希望但又立刻泄了气,不过他不怪别人,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在激流中救人的本领,更不能设想这个同志没伸过支援的手是由于自私和胆怯,……那么,自己更勇敢一些吧,可是浪花击打着他,他又陷入了漩涡。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声音,他只觉得身体在向下沉去,向下沉去,他知道不能这样沉下去,因为这就是最后离开可恋的世界。他以最后的挣扎,升上水面,可是他仍没有挣脱漩涡,想起还有最前面的一个同志也许能够帮助他,就大声叫喊起来。他又一次从水中露出头来的时候,终于看见最前面的同志已向他游来了,多么高兴,确确实实是向他游来的,他觉得那个亲爱的同志在以生命的全副力量,向他伸过手来。他不是孤立无援的了,那旋风似的激流不再是他的敌手了,他被卷下去,但立刻就更顽强地冒出头来,亢奋而英勇地战斗着。前面的手愈离他近,他就战斗得愈勇猛,愈有信心,最后他自己游出了险境。不过他觉得真正拯救他的还是那伸过手来的同志,他简直找不出言辞可以说明他的感谢,只有一辈子记住这种在激流中的友谊,想着给人希望的人有多么美好,而自己也该是一盏夜航中不灭的小灯。


第8版()
专栏:

献给文殊师利
尼泊尔诗人 屠拉达尔
译者按:作者是现在访问我国的尼泊尔访华文化代表团团员,尼泊尔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为访问中国而作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给中国伟大的灵魂——文殊师利的献辞。”据尼泊尔古代传说,在有史之前,尼泊尔溪谷地区,原来是湖泊。文殊师利由中国来到此地,他辛苦地将湖水排去,让同来的人们安居下来,建立了尼泊尔国。因此,直到如今,文殊师利在尼泊尔受到极大的尊敬。文殊师利啊,我祈求您到我这里来啊,再一次来访问,看一看能够为我做些什么啊,您。只有您才知道什么事情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什么事情,只有您才能够啊,指示什么事情应当进行。为了放光的五色莲花,〔一〕当时离开了五台山的宫殿,您啊,科学和艺术的大师,您一手拿着书卷,一手提起宝
剑,〔二〕将山岭劈开,将湖水排干,尼泊尔的名字这才出现。通达宇宙之源的大师啊!您还教会了我们人生的要件。后来,一个伟大的儿子降生给我,他的名字是释迦牟尼,〔三〕大慈大悲而又大勇大力地,他向全世界倡导着大同主义。吾师文殊师利啊,从您所建立的和教导的国土里,您的祖国接受了一份赠礼,那就是释迦牟尼的教义。我遵行了您的教训,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典范,建筑,雕刻和幢幡,舞蹈,音乐和歌赞,吾师啊,因此我的儿女们在人类各种成就的领域中,像星星在天空一样光明灿烂,美艺创造者的声名在世界上遍传。远方的人们翻山过海而来,来欣赏我的儿女们作品的高贵,可是艳羡和赞美,并没有使他们沉醉,以至看不见您的恩惠,也没有使他们忘记,派遣阿尼哥到您的国土来,贡献出他的智慧。〔四〕这里,不少的梵宫和佛殿,是阿尼哥和他的文化使节遗留下来的,直到今天。在白塔里,能看到用朗伽罗文写的
总持字,〔五〕在五台山上的五大寺中,能看到我们共有的心思和血汗,亲密的友爱的关联,交流的崇高的情感。我的名字仍旧是尼泊尔,万山之中美丽的国土,在众所爱戴的前王底里普班的领导
下,我已经废除了独裁政府。我也没有遗忘您所教导的科学和艺
术,它们的光辉曾经照耀千古,然而现在使我操心的,却是如何保证它们的新生和进步。战胜了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您的伟大国家已经获得了解放,人民共和国放射着光芒万丈,亿万人团结在自由、平等、友爱的
海洋。啊,在您的改变了面貌的国土上,一定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仔细端
详。因此,今天我来到您的家乡,文殊
师利啊,您知道我的至诚,我向您合掌。
(赵朴初译)
(赵朴初译)
〔注附〕〔一〕神话中说,文殊师利菩萨因为听到尼泊尔那里的湖中开着一朵奇异的莲花,便由五台山前往。这个莲花乃是“自体放光者”,宇宙生起之本源。
〔二〕神话叙述文殊师利一手持剑(象征科学),一手持书(象征艺术),他用剑劈开了山,将湖水排去。
〔三〕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属尼泊尔国境。“降生给我”即“降生给尼泊尔”。
〔四〕阿尼哥是公元十四世纪尼泊尔名建筑师,在中国元代宫廷供职,北京的白塔就是他设计扩建的。
〔五〕总持字是佛教密宗用的一种用几个字母拼合起来的字。(附图片)
屠拉达尔


第8版()
专栏:

从书橱格子谈起
姜维朴
近来有些书店向连环画的出版部门提出了这样的意见:“连环画的开本大小最好一律用原来的六十开,新出的四十开和四十八开本,不适合我店书橱的格子,管理和陈列极不方便,因此不便订货。……”
原来书店订货的标准是按照他们固定的书橱格子的大小为依据的,这真是千古奇闻!
其实,不但连环画的开本形式有“格子”为准,目前连环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也有着固定的“格子”。尽管书名似乎不大一样,但是读者从书里得到的却往往是尺码相似、规格一律的故事。例如“民间故事”,往往是:兄弟两个,大的懒,小的勤,大的欺侮小的,结果大的倒了霉,小的得了好。或者: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男主角勇敢而强悍,女主角多情而善良,不幸遇到地主恶霸或者妖魔从中破坏,劫走了女主角,于是男主角奋勇相救,斩妖除奸,重获团圆;或遭到不幸而牺牲,变成奇花异鸟,流传后世。
如果是反映工业上的先进生产、创造发明,那么是这样的“格子”:某工人钻研创造,遇到官僚主义者的阻碍和落后者的讽刺打击,于是信心波动,后来受到党委书记的鼓励和启发,重新鼓舞起来,终于成功,并教育了官僚主义者和落后者。如果是表现农业合作化,那么至今也还是用的“退社单干、困难转变”的老格子。在表现活泼多采的儿童生活时,也多被嵌进了死板的“格子”:那些背着个人主义的小主人公,一错再错,以致功课落后,或生了病、受了伤,于是优秀的同学相机帮助教育,使之感动,加上老师和辅导员的一番训诲,而终于幡然悔改。……
这些“格子”本来早已不是什么秘诀了。读者们只要一看这些书的开头几页,就可以猜到全部的内容。但是作家们却还舍不得打破这些“格子”,以为按照固有的规格办事,较之独立思考,总要简便容易得多,而且作品有“格子”为凭,似乎稳当可靠,既不至于被批评为歪曲政策,也不会出现违犯现实的差错。因此即使不是什么秘诀,总还以为不失为一个“窍门”。
当然,这不仅是连环画的问题,目前的连环画多数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所以,打破“格子”,也就不光是连环画作家的事了。


第8版()
专栏:

撤了的好
商兑
领导上下决心撤掉了挂在走廊里的意见箱。多数人是很赞成的,少数人有异议,仿佛是:意见箱,顾名思义,是让大家多提意见,发扬民主的,一旦撤除,未免有些那个。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领导上撤除意见箱,正表示觉悟到六片薄木板的不可信赖,可信赖的应该是活的人和活的组织。从群众来说,如果对朝夕见面的领导没有感情,不相信,又何独厚爱于冷着脸的木箱呢?这就无怪意见箱寂寞终身。先是每周、后是按月的空无所获地开箱,成了形式。
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往往给某些人以精神安慰,却无助于实际事情。所以,总是撤了的好。撤除了形式主义,人们就会去思索下一步该当如何。


第8版()
专栏:

杂感
司马牛
邵力子先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介绍了叶熙春大夫的蝌蚪避孕单方,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虽则邵、叶(叶的谈话见七月十日杭州日报)两位都表示这个单方还需要卫生部门的研究,可是有些报刊却认为它已经可靠无疑,立即向群众宣传起来。“农村青年”杂志(第十四期销数二十一万多册)就是这样。编者在推荐这个“小偏方”时不仅说了一连串的“完全有效”、“稳当可靠”等话,还有这样一些渲染:“叶熙春大夫,今年七十六岁,胡子眉毛全白了……”
好像这样便更能增加单方的可靠性似的。
过于执“察颜观色”,便能决狱断案;“农村青年”看见“胡子眉毛全白”,就负责地向二十一万(当然实际不止此数)农民推荐一个“还需要研究”的药方了。*
在某工厂的领导人员的办公室里,某领导人在同来访的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谈话。谈话中间,某技术员进来请示公事,完毕后,某技术人员说了一声“谢谢”,态度是谦恭有理的。
门重新关上以后,某领导人对他的老战友说:“瞧,典型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
这是看人论事“典型的”简单化之一例。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注意追求批评的效果
读者来信,要求本报编辑部注意追求在报纸上开展批评的效果。例如李承华来信说,他很关心七月十日人民日报对长江航运管理局汉口航道工程区领导人员不关心职工疾苦的批评,可是,到现在报纸还没有发表被批评者的反应。他认为编辑部应该督促被批评者答复批评,如果批评有不正确的地方,也应该请被批评者发表意见。读者伊如来信,要求本报发表在“复员军人的呼声”中所批评的事情的处理结果。本报发表的题为“是领导人呢?是传声筒呢?”的党员来信,批评了浙江省税务局几个领导人的官僚主义作风,并为此发表了社论,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注意;有些读者来信要求报纸报道这一批评的效果。
读者的意见是对的。近来,本报编辑部对于追求批评的效果问题,确实注意得不够,报纸上发表的对本报批评的反应也很少,现在正在加以改进。同时,我们也希望被批评者能够尽快地答复本报的批评,对于本报批评得是不是事实,批评得恰不恰当,都希望告诉我们。并希望其它读者随时向我们反映有关本报批评效果的情况。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要干预歧视妇女的问题
人民日报自改为八版以来,内容较前多样化了,但我总觉得有关妇女、儿童方面的事情,报纸发表的不多。目前,轻视、虐待妇女、打骂儿童的问题还很严重。妇女的地位还没有普遍地提高,某些厂矿企业、机关在接收新人员中不愿要妇女,拒绝收孕妇。某些家长(甚至有些机关干部也是这样)还在用粗暴的打骂方式来对待儿童,某些教师还在直接或变相地体罚学生。
对于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应该加以干预。希望在今后的报纸上,能够经常看到有关妇女、儿童方面的新闻和文章。 (张悦朴)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有这种奇怪的病症吗?
人民日报七月二十五日第三版登载的“广西动物药酒畅销南洋”的报道内,说这些酒“能治如祛风、去湿、活血等病症”。人们要问:是从哪里传来的袪风、去湿、活血病呀?其实只要是稍有一些卫生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些药酒是具有袪风、去湿、活血等“功能”,而并不是能治什么“袪风、去湿、活血等病症”,我们也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奇怪的病症。编者这种粗枝大叶的作风是要不得的。但愿今后在报刊上不再见到这样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 (施仁政)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改进商品广告
人民日报登载的商品广告,特别是日用消费品的广告,应该尽可能地向消费者介绍商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等等,达到为群众服务的目的。但是,现在所登的商品广告,往往只是列举商品的名称,读者对这种广告是不会感到兴趣和满足的。 (韩新名)


第8版()
专栏:

吹风(雕塑) 曾新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