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捷准备建造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
新华社布拉格5日电 据捷克斯洛伐克通讯社报道,一座建筑在斯洛伐克中部地区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根据计划,这座具有十五万瓩发电能力的原子能发电站将在1960年建成。这座发电站将供应足够的电力给斯洛伐克中部地区的日益发展的工业。
捷克斯洛伐克将是在苏联、美国、英国之后,第四个建立自己的原子能发电站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拥有充分的上等质量的铀而处于有利的地位。


第5版()
专栏:

苏联各民族运动大会隆重开幕
据新华社莫斯科5日电 苏联各民族运动大会今天下午一时在莫斯科开幕。
在最近建成的列宁中央运动场上,今天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十多万人群从几条道路和莫斯科河上来到大运动场。离开幕前很久,大比赛场就坐满了人。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走上中央看台时,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场上响起了军乐声,升起了苏联国旗。接着举行检阅式。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运动员穿着民族服装,举着旗帜,走过了运动场。
随后,中小学生、劳动后备学校、中央体育学院和工会的八千多名体操队员在运动场上表演了体操、艺术表演和舞蹈。他们的表演丰富多采,变化多端,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全苏星状接力赛的运动员跑到运动场上,他们是从全国各地沿着八条道路跑到莫斯科来的。最长的路程有七千五百公里,最近的也有九百八十公里。
全苏自行车比赛的运动员们也跑到运动场上来了。比赛的全程共有二千六百六十二公里。运动员们是从莫斯科出发经哈尔科夫、基辅、明斯克等地又回到莫斯科的。莫斯科运动员得到了第一名。
接着田径赛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是一万公尺赛跑,苏联著名运动员库茨以二十八分五十七秒八的成绩打破了苏联全国纪录。随后,举行了三千二百公尺男子接力赛和二千四百公尺的女子接力赛。
下午五时,运动场上开始举行足球比赛。
苏联各民族运动大会是苏联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这次运动大会的有通过多次选拔后组成各加盟共和国代表队的九千多名优秀的运动员。这比历届国际运动会中最大的一次——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加者还要多,因为参加这届国际运动会的只有七千名各国运动员。这次运动大会将成为具有高度水平的苏联体育运动的盛大检阅。


第5版()
专栏:

苏联内河航运突飞猛进
航线的长度占世界第一位
本报莫斯科5日电 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海运部部长夏什科夫昨天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苏联内河航运及其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的情况。他宣布说,苏联内河航线的长度占世界第一位。招待会是在“高尔基”号轮船上举行的。
夏什科夫说:水利方面的建设对于内河航运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如伏尔加—顿运河使苏联欧洲部分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河上运输系统。目前苏联内河航线长达十三万二千公里,比革命前的俄罗斯航线增加了一倍。在许多大河上建筑了水利发电站,改善了通航条件。现在运输量比1913年增加了三倍,客运增加了六倍。从1950—1955年,河上运输量由八千五百五十万吨增加到一万二千九百三十万吨。到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内河运输量更将大大增加;其中特别是莫斯科运河,白海到波罗的海的运河运输量将增加半倍,伏尔加—顿运河增加两倍。
夏什科夫在说到船只在战后年代增加的情况时说:目前运输船只已增加了将近一倍。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还要进一步增加快速度的船只。将要制造货船和客船总载重量是三百一十万马力。


第5版()
专栏:

苏联决定在塔什干建立一核子物理研究所
新华社5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四日讯: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在塔什干设立乌兹别克科学院核子物理学研究所。在这个研究所里,将建立一个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并且装置研究核子物理学方面有关的设备和仪器。这个研究所的任务是研究原子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在生物学、化学、医学和技术方面广泛运用示踪原子的问题。
这个研究所建成之后,乌兹别克共和国和苏联中亚细亚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科学家都将在这里进行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5版()
专栏:

“真理报”观察家评论
苏日谈判需要双方具有诚意
日本提出领土要求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主要障碍
新华社莫斯科5日电 “真理报”观察家在四日评论苏日谈判的文章中指出,日本方面在领土问题上的无理要求,是苏日关系完全正常化道路上的障碍。
观察家谈到领土问题的实质说,大家都很清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雅尔达协定以及旧金山和约等国际协定已经彻底解决了关于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问题,这些领土已经完全地、无条件地交还了苏联。
观察家说,苏联在伦敦谈判中同意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交给日本,苏联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它的和平政策和为了迁就日本。当然,苏联这种让步只有在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条件下,即在签订苏日和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观察家说,苏联公众期待日本能够正确理解和估计苏联这一宽宏大量的步骤。但是,日本方面却再次提出了领土问题,坚持把属于苏联的千岛群岛南部的国后岛和择捉岛让给日本。这两个岛是千岛群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日本没有任何理由提出对上述岛屿的要求。在今年五月布尔加宁同日本农林相河野会谈时就已经指出,日本方面对国后岛和择捉岛的领土要求只能被看做是调整关系的障碍,苏联方面在领土问题上也不会再作任何让步。因此苏联认为再讨论这个问题是不会有什么益处的。
观察家着重指出,毫无疑问,只要双方真诚地希望解决一切没有解决的问题,莫斯科谈判一定会导致两个邻国的关系的正常化。而苏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将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开辟道路。在这方面,苏联政府准备在苏日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开始同日本谈判缔结关于贸易和航海条约以及贸易支付协定问题。苏联认为,在今后五年中,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每年至少可以达到十亿卢布(双方各五亿卢布)。
观察家最后指出,苏日两国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是加强普遍和平和进一步缓和紧张局势所必需的。显然地,希望阻挠这种解决的首先是这样一些外国人,他们力图阻止日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走上国际舞台。 


第5版()
专栏:

日本人民切齿痛恨投掷原子弹
纪念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十一周年
刘宁一
身负原子弹创伤的日本人民,十一年来,年年在广岛和长崎惨遭原子弹轰炸的日子,以血和泪作着沉痛的悼念;并以愤怒的心火,向全世界控诉原子弹投掷者的罪恶行为。
今年八月,也像去年一样,日本各界人民要举行第二届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日本被原子弹轰炸的日子,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为反对原子武器的共同纪念日了。
投掷在广岛市中心的一颗原子弹,烧毁了广岛市的土地三十平方公里以上,炸毁了广岛居民近七万户,当场死去者二十多万人,伤者十多万人。投掷在长崎的一颗,也烧毁了土地十余平方公里,炸毁了居民一万八千余户,死伤各七万多人。直到现在,日本还有十多万人带着原子弹的病痛在死亡线上挣扎。日本人民永远忘不掉八月六日八点十五分和八月九日十一点零二分那两个可咒的时刻。
时间虽然已经过了整整十一年,但是,原子弹带给日本人民的祸害,并没有像时间一样单纯地成为历史上的记载。去年我们去日本参加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的时候,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过的血泪斑斑的痕迹,还随处可以见到。日本人民对十一年以前被轰炸的惨状,也依然感觉历历在目。死难者的孤寡,十一年来一直是在痛苦、凄凉、贫困中过日子。当时侥幸死里逃生的伤病者,仍在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迄今幸存者也都身心残破,有的创疤遍体,有的缺腿断臂,有的双目失明,有的内脏血液变了样,他们都不是正常的人了。原子弹的祸害还在折磨着每一个受害者。任何稍有人类同情心的人,看到这些原子弹受害者的痛苦情形,都会觉得十分心酸。他们伸出了求援之手,他们要活,他们切齿刻骨地痛恨投掷原子弹,他们不愿再有第三颗原子弹或氢弹降临人类的头上,他们愿为反对原子武器献出残生。
原子弹的创伤未复,太平洋公海上的氢弹试验又给日本人民带来新的灾害和不安。在公海上捕鱼的日本渔民,由于氢弹爆炸的放射性而受到了伤害,福龙丸的船员久保山爱吉被夺去了生命,大批渔民因为氢弹的放射性使鱼不能食用而失掉了生计。氢弹试验所带来的灾难,使日本人民感到原子武器的威胁依然在自己的身边。旧恨新仇,日本人民对原子弹投掷者和氢弹试验者的切齿痛恨,是可想而知的。
还不止此,载运原子弹的飞机和发射原子武器的大炮又正在运进日本,原子战争威胁者还正在把日本变成准备进行原子战争的基地,日本人民感到面临着新的巨大灾难。
但是,日本人民不是坐着等待新的巨大灾难的到临,他们对原子狂人们的暴行和罪恶企图表示无比的愤怒,他们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站在反对原子武器运动的前列,为反对原子武器作坚持不懈的斗争。早在1950年,日本人民虽然处在非常困难条件下,但是六百多万人还是在反对原子武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上勇敢而严肃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由1954年八月开始的禁止原子弹和氢弹签名运动,到今年三月已有三千八百多万人签了名。日本人民向世界人民控诉自己的惨痛经历,愤怒地抗议原子战争的威胁和要求禁止原子武器。
日本人民反对原子武器的正义斗争,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支持。去年八月,日本各界人民举行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时,参加大会的有日本各地各阶层的代表和原子弹和氢弹受害者的代表;还有十四个国家的五十多名外国代表也应邀参加了大会。这次大会显示了日本人民要求禁止原子弹、氢弹的强烈愿望和巨大的力量,标志着日本人民要求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高涨。参加大会的外国代表们,以沉重而愤怒的心情,听到了日本人民对投掷原子弹和试验氢弹所造成的灾难的悲愤的正义的控诉。“不准再投原子弹”的歌声,是日本人民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声音。
中国人民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一样,一贯主张禁止原子武器,并主张把原子能用于和平目的。中国人民热烈参加并支持反对原子武器的运动;四亿以上的人签名反对原子武器,有力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不可动摇的意志。对于近邻的日本人民由于原子弹轰炸和氢弹试验所遭受的痛苦,中国人民抱着深切的同情,并愿全力支持日本人民为禁止原子武器所进行的斗争。
去年八月,中国人民派遣了自己的代表,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向日本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支持和慰问。今年八月六日至十一日,日本各界人民又将在东京和长崎举行第二届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中国人民也已应邀派遣了代表团前往参加。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必将更进一步推进禁止原子武器的强大运动,进一步促进亚洲和全世界人民在禁止原子武器、消除新战争威胁、确保世界和平的共同事业中的团结。


第5版()
专栏:

广岛被炸两年后的景况 日本画家 赤松俊子


第5版()
专栏:

民主德国举行体育运动大会
乌布利希要求东西德运动员为德国统一而斗争
据新华社来比锡4日电 第二届德国体育运动大会八月二日晚间在来比锡著名的战胜拿破仑纪念塔前面的广场上隆重开幕。
参加这次运动大会的有民主德国的男女青年运动员共十五万人。西德有三万个运动员不顾西德政府的阻挠前来参加运动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一副总理乌布利希在向大会致开幕词的时候指出:德国人民有着热爱体育活动的良好传统。第二届德国体育运动大会的举行表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切工作都以加强爱好和平的德国人的亲密团结为基础。他要求东西德运动员为建立一个统一的、爱好和平的德国而斗争。
除德国人外,还有苏联、中国、印度和芬兰等二十五个国家的体育代表团和来宾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其中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埃及和芬兰等国的体育代表团分别参加了射击和足球等四项国际比赛。正在民主德国访问的中国男女排球队也参加了运动会。
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射击、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十九种。此外,还有各种体操表演。运动会将举行四天。


第5版()
专栏:

保加利亚农业生产广泛使用农业机器
全国已建立一百八十多个机器拖拉机站
据新华社布拉格讯 保加利亚机器拖拉机站今年的工作量按耕地面积计算将达到九千万狄卡尔(合一亿三千五百万市亩)。
从今年年初以来,保加利亚全国各地新建了十七个机器拖拉机站。目前,全国机器拖拉机站的总数已经增加到一百八十个以上,它们拥有的拖拉机差不多比1951年增加了一倍,将近达到一万七千八百台(每台以十五匹马力计算)。
农业技术装备的大量增加使机器拖拉机站能够为农业进行七十种工作。1955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收获谷物的工作有一半是用机器拖拉机站的收获联合机和割捆机来进行。脱粒工作已经完全机械化。畜牧业、果树和蔬菜种植业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机器。


第5版()
专栏:

柬任命首任驻苏大使
新华社5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五日讯:柬埔寨国王在征得政府的同意后,已经任命前内阁首相兼外交大臣兰·涅特为柬埔寨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
苏联政府已经同意柬埔寨的这项任命。


第5版()
专栏:

缅甸“人民报”发表评论
警惕帝国主义破坏缅中友谊的阴谋
新华社仰光5日电 曼德勒“人民报”八月三日发表社论说,缅中两国政府和人民必须加强警惕,注视帝国主义破坏缅中友谊的阴谋活动。
这篇题为“论缅中友好”的社论说,由于缅中两国宣布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那些企图破坏缅中友谊的人就利用两国的未定界和华侨问题,阴谋挑拨两国的关系。
社论认为,关于所谓“中国军队侵入缅境”的谣传必须加以制止。缅甸政府应该澄清发生谣传的原因。


第5版()
专栏:

“鄂毕号”又去北极
载一批海洋考察人员去做研究工作
据新华社据塔斯社报道 不久以前从南极回国的“鄂毕号”柴油电远船八月四日又离开列宁格勒向北极出发了。“鄂毕号”这次远航,是把一批苏联高纬度海洋考察团的人员送到北极去。
考察团这次考察的地区是非常广阔的。他们将在格陵兰海北部、斯匹次卑尔根和佛兰兹·约瑟夫地以北区域内工作两个月。科学家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水流和暖流。考察团将收集水文学、水路测量学、气象学和水生动物学的材料。他们还将研究斯匹次卑尔根的暖流和东格陵兰的寒流,南森急流地区的海底地形和地质结构。科学家们的考察是继续去年“利特克”破冰船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鄂毕号”柴油电动船将经过斯德哥尔摩,把瑞典和挪威的几位科学家接上船来,他们将同苏联科学家一起去北极进行一些研究工作。


第5版()
专栏:

·国际交往·
△据金边电台三日广播:柬埔寨王国内阁会议已经决定在九月间派一个文工团到中国访问。
△缅甸武装部队总司令奈温将军应南斯拉夫人民军总参谋长伏奇科维奇上将的邀请,将在八月间前往南斯拉夫进行十五天的访问。
△西德联邦议院自由民主党议员施万在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北京。他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前来中国访问的。


第5版()
专栏:

南极岸边
访问从南极归来的“鄂毕号”
本报驻苏联记者 陆灏
经过好望角最后的一块峭壁,载着苏联考察队去南极的“鄂毕号”轮船离开大西洋进入印度洋以后,就越来越接近南极的边岸了。
蓝蓝的清澈如镜的海水逐渐呈现着深秋的景色。船的四周,迷迷蒙蒙,庞大的“鄂毕号”好像被裹在重重的灰雾中。黑色的海燕和宽翅膀的信天翁已经不见了,只有孤单的海鸥偶然地出现在船头。人们记得当船只来到赤道的时候,像古时候帆篷大船经过这里一样,有人还在盛着海水的木桶里洗过澡。非洲海面的灼热的太阳,也曾经灼伤过航海者们的嘴唇。而现在,海面上郁晦而阴暗,人们穿上了特制的皮衣,旷野的海风好像带着针尖似的。船越往前航行,寒暑表上的水银也越急剧地下降。
白夜,天空一直像蒙胧的黎明,在浓雾腾腾的海面上,微微地闪耀着虚幻的鱼肚色的光。云层低坠,它好像掉下来似的和浩瀚的大洋连在一起了。航道消失了,飞鸟也已绝迹,在望远镜里,只可以看到那远远的地方有鲸鱼吐着高高的“喷泉”。
自从135年以前俄国的航海家别林斯高津和拉扎列夫发现了南极大陆以后,这是“鄂毕号”第二次载着苏联的南极探险者们重新出现在这个地方。船在接近南极洲边岸的时候,茫茫的海洋似乎被千万座冰山堵塞了。冰山有的是蓝色的,它的奇异的外形好比一座稀疏的村落;有的是洁白的,很像一个透明的雪亮的大烛台;有的顶上是浅绿色的,仿佛是人穿上了短短的外套一般。在这冰山的崖边,时时可以看到背上穿着黑衣裳和有着白肚皮的企鹅,它们摇摆着笨重的脚步,诧异地望着这大船行驶过自己的身边。
船在重重叠叠的冰山中航行,就像是人在刀刃上走路一样,时时都危险万分。由于风暴和流冰的袭击,互相碰撞的冰山就碎成大块大块的冰块,急流直下,一下子就会把船只掀翻或压坏。这变化莫测的险恶的冰山,一个多世纪以来,使一百多个探险队无法接近这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但勇敢的“鄂毕号”终于排除万难,驶进了这块沉睡了千万年的土地。
“鄂毕号”在德波特湾停了下来,探险者们要想寻找一块地方建立一个村庄——“和平村”,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但在这里,五六十公尺高的厚厚的冰岩,像一堵堵牢固的城墙把大陆和海洋远远地隔离了起来。连绵的冰山矗立在它的旁边,如果暴风一来,冰雪会把什么东西也打烂的。很显然,这里不是探险者们落脚的理想的地方。这时候,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极地飞行员、苏联英雄契列维奇尼领导的航空队的身上了。
于是起重机忙碌起来,装在木头箱子里的飞机零件被吊到船边的浮冰上去,机械师们日夜地工作着,把双翼飞机装好了,契列维奇尼驾驶着它第一次飞行在南极上空。飞行是艰难的,既没有地图,也见不到天上的星星,它只好像在二、三十年以前飞行装备的情况下,慢慢地低低地飞行,大地上只有无边无际的白皑皑的冰雪……
飞机第一次飞行了三百公里,回来的时候,契列维奇尼报告说:除了冰山和冰河什么也看不见。第二次、第三次飞行,还是没有结果,人们一天天焦急地等待着。
飞机终于在离开德波特湾一百二十公里的哈斯威尔岛发现了一块平地。这块企鹅成群的平地有一平方公里那样大。契列维奇尼把这个消息带回来以后,船长曼和考察队海洋探险部负责人科尔特马上坐上飞机去作了第二次观察。经过几次三番的勘察,“和平村”的地址就算确定下来了。
为了卸下“和平村”所需要的七千多吨物资,“鄂毕号”要经德波特湾开到离哈斯威尔岛比较近的地方去。辽阔的海面上,已经被密密层层的冰山所包围了。有的冰山高出水面三四十公尺,它和这排水量一万二千六百吨的大船几乎是并肩地站在一起;有的冰山连头带尾有几十里路长,“鄂毕号”靠在它旁边,好像是一只小划子靠在大轮船上。这强大的柴油电动船稍许向前走一步,它的身边的冰山就在海面上发出一种可怖的响声,锋利的被粉碎的冰块没头没脑地冲击过来,巨大的船身都震动得颤颤发抖。海面上是这样,在海底里,到处是像刀子似的石头的冰凌地暗礁。虽然船长曼坐着飞机一次又一次的探测着航道,但船还是只能像瞎子那样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前进。
这真是可怕的航行……“鄂毕号”在海风呼啸中勇敢而又蹒跚地前进。正在这航行之中,水底的岩石突然把“鄂毕号”的船底戳破了一个窟窿,海水夹杂着冰块涌进舱里来。船搁住了,很多人赶到舱里去抢救这场危险。冰更猛烈地夹击着船的外壳。水手古列切夫马上把身上的皮衣脱掉,穿上了潜水衣,潜入这浮满了冰块的海底,他检查了漏洞,消除了障碍。
“鄂毕号”靠近了哈斯威尔岛的海岸,探险者们踏上了这南极洲的土地。这里到处都是裂着大口的雪的深渊,嶙峋的悬崖和辽阔的土地,都给一二公里厚的冰层封闭住了。在船的甲板上喧闹地响起了直升飞机的发动机的声音,一箱箱的建筑材料,电讯器材由红色的直升飞机载过冰山,运到了“和平村”的基地。起重机把一辆辆履带牵引汽车和拖拉机吊到冰地上去,车子马上被驾驶员们开动起来。车子在冰地上慢慢地走,像溜冰一般,根本不听从驾驶员的指挥。那不平的冰路,又使车子左歪右倒,前俯后仰。轧轧轧的柴油机的响声,召来了成千的企鹅,它们一点也不害怕,好奇地伸着粗短的脖子,反而靠拢车子或走近人的身边。这时候,拖拉机手哈玛尔刚从船上下来,他驾驶着一辆载重汽车,车子把他颠簸得头昏脑胀。在他前面不远的地方,有着一辆拖拉机,那拖拉机有时候很长时间停止不动,有时候,蠕蠕地向前移动一点。起初,哈玛尔还以为车子上是有驾驶员的,但后来静静地一听,拖拉机的发动机并没有什么响声,它是在冰上自动地滑行。刹那之间,看着拖拉机已经滑到了一个陡坡的边缘,眼看如果翻下去,这拖拉机马上就要毁灭了。哈玛尔急忙从自己的载重汽车跳下来,他大步跨过冰雪的裂缝,连跌带跑地爬上了拖拉机,终算使它停了下来。
拖拉机是停下来了,但它的履带式的轮子却已经深深地陷在雪里头,一时爬不上来。哈玛尔放大了油门,车子喷吐着乌黑的浓烟,这把围在车旁的企鹅都赶跑了。但是尽管拖拉机用尽了它的全部的力量,它的轮带却是越陷越深,本来看来坚硬如铁的冰地,这时候却松软得好像普通的雪堆一般。忽然天崩地裂似地一声轰响,雪堆倾刻之间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深渊。勇敢的共青团员哈玛尔和拖拉机一下子都掉在这五六十公尺深的冰坑里了。谁也无法来得及抢救他,哈玛尔就被这南极洲的无情的冰雪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人们怀着深切的哀悼的心情埋葬了死者,马上又投入建设“和平村”的英勇的劳动。
这正是南极洲的严寒的季节。气候常常在零下六十度左右,暴风雪几乎成天成夜地刮着,它把人们的脸打肿了,脚背也压伤了。特别是那些架设电线的人,尽管两手紧紧地抱住了电线杆,但站在三四十公尺的高空,电线杆被大风刮得像熟透了的麦子,垂下了头,人被吹得荡来荡去,像风筝一般。遍地冰雪反射的强烈的白光,把人的眼睛刺得直流眼泪,大家带上了白色的面罩才能工作。经过了一个半月的努力,在这个冰雪之中的哈斯威尔岛上建立的“和平村”,盖起了二十四间双层的楼房,这些特制的楼房,有的虽然是建筑在厚厚的冰层上的,它不但具有科学研究的一切设备,就是在生活上,它也和莫斯科很多楼房一样,有暖气,有冷热用水,凡是需要的,苏联人民都早已为探险者们详尽地想到了。“和平村”还装备了六百瓩的发电机,它不但给探险者们光和热,而且还使强大的广播站把遥远的莫斯科和南极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每天,通过广播站把有关南极洲科学研究的成果告诉给莫斯科;从莫斯科,又传来了亲友们的亲切的问候。
“鄂毕号”在卸完了“和平村”所需要的全部物资以后,它的空空的船身就好像高高地浮动在冰山之上,就在这个时候,风暴又接二连三地袭来。暴戾的风暴把“鄂毕号”上的钢铁的桅杆吹得发出一种尖厉的响声,碗口粗的船缆一会儿松,一会儿紧,把“鄂毕号”颠簸得像只小小的摇篮。天空飘下的雪团和大陆上吹过来的冰块,刮得比我国古老的传说中所描写的飞砂走石还要厉害。船边的大大小小的冰山,山倒般地涌向船边。船长曼站在高高的了望台上,手里拿着望远镜,虽然是乌黑的云彩和呼啦呼啦的风雪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的高大的身躯站在那里,就像一个英勇的哨兵那样,警惕地凝视着海面。
突然地从船长曼那里传下了紧急的命令:暴风吹着一座比“鄂毕号”船身还要大得多的冰山,正向船身冲来,“鄂毕号”必须解开钢缆躲开这个地方,否则船都会被压成粉碎的。
几个水手跑向了岸边,但拴着“鄂毕号”的那根钢缆这时间却绷得紧紧的。因为风暴把船吹离了冰岸,这万吨大船的力量现在都集中在这根钢缆上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没有一个人可以解开这条钢缆,而高过大船的冰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了。这时候,船头上出现了水手格拉夫索夫、古拉乌洛夫和普列沙克夫,他们三个人冒着狂暴的风雪,冒着生命的危险,用利斧砍断了这个钢缆,缆一断,船就一下子离开了冰岸。过了一会儿,那大冰山顺流冲来,把岸边的那像高楼般的坚固的冰岩撞了个稀烂。
“和平村”只不过是探险者们在南极大陆建立的第一个基地。为了便利探险者们继续深入南极洲一、二千公里建立第二个、第三个科学研究基地,不久之后,就在离开“和平村”四百公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少年先锋”研究站。这个站建立在拔海二千六百公尺的一个高山上,那里的情形比起“和平村”来就更加困难。气压很低,空气稀薄,人的呼吸也很困难,鼻孔会常常出血。强壮的人在那里生活两个月回来,体重就要减轻十公斤。
尽管困难是多么严重,但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揭开这南极之谜,苏联的探险者们在今年的严冬还要继续深入到南极洲的中心去。现在,以契列维奇尼为首的航空队的飞机的飞行已经深入到南极大陆二千七百公里,苏联的英雄的飞机已经快接近从来没有人迹的南极圈了。(附图片)
“鄂毕号”在南极岸边
苏联 阿·科契特科夫摄(塔斯社稿)


返回顶部